CN201018751Y - 液冷式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式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8751Y
CN201018751Y CNU2007201428017U CN200720142801U CN201018751Y CN 201018751 Y CN201018751 Y CN 201018751Y CN U2007201428017 U CNU2007201428017 U CN U2007201428017U CN 200720142801 U CN200720142801 U CN 200720142801U CN 201018751 Y CN201018751 Y CN 2010187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quid
base plate
shell spare
perispo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2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振禄
林浩晖
胡素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42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87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87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87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相邻并接的一液冷座与一储水箱。该液冷座是贴靠在一发热元件上,并界定出一条密封通道。且该储水箱也界定出一个连通该通道的储水空间。使用时,冷却液体会进入该液冷座的通道中回流,用以热交换发热元件的热量后直接流入储水空间中,而后此高温液体再由储水箱流出。借上述将液冷座与储水箱左右相邻配置的空间设计,能使液冷式散热装置达到薄形化的目的,可利于安装在相距较窄的电子元件间,以具有较佳适用性的功效。

Description

液冷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发热元件接触且用于排散发热元件的热量的液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计算机主机、液晶屏幕、等离子电视等电子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有些电子零件会产生高温,所以需要利用一个散热系统来强迫散热,而近年来业界已陆续研发出多种液冷式散热系统,是在电子设备的发热元件上贴置一个用于吸收热量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并在液冷式散热装置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连接一个散热器及一个泵,能使液冷式散热装置内的高温液体流出且降温冷却后,再回流到液冷式散热装置内,以利用冷却液体不断循环进出液冷式散热装置,来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以往液冷式散热装置1,与一散热器(图未示)及一泵(图未示)连接,是用于排散一发热元件10的热量,并包含一液冷座11、一储水箱12、一输入管13,及一输出管14。
该液冷座11包括一贴靠在所述发热元件10上的座底板111、多片间隔由座底板111顶面往上延伸的散热鳍片112,及一罩盖在散热鳍片112上且底缘结合在座底板111上的座壳件113。该座底板111、散热鳍片112与座壳件113共同界定出一条单向回流的密封的通道114。该座壳件113具有一顶壁115、一形成在顶壁115上且供液体进入通道114的进水口116,及一与进水口116相间隔地形成在顶壁115上且让液体从通道114排出的排水口117。
该储水箱12的剖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周缘是结合在该顶壁115上,以叠置在该液冷座11上方,其并与顶壁115共同界定出一个连通排水口117的储水空间15,且该储水箱12包括一对应位于进水口116上方的插孔121,及一连通储水空间15且与插孔121相间隔的出水口122。
该输入管13是穿伸入该插孔121,且向下插接在该进水口116中,以将冷却液体直接送入液冷座11的通道114中。
该输出管14是插接在该出水口122中,以将由排水口117排入储水空间15的高温液体送出。
使用时,驱动所述泵,使散热器内的冷却液体经由输入管13送入液冷座11,利用热交换吸收来自发热元件10的热量后,升温后的高温液体会自排水口117进入储水空间15,而后再由输出管14输送至散热器,经过散热器的散热降温后再供给冷却液体,借以循环散热。
上述液冷式散热装置1虽然可以循环流动,以将发热元件10的热量吸收带走,但是目前的电子设备为了迎上时代趋势而须缩小体积,所以不同的电子设备内部会有不同的空间设计,并不会预留相同的安装空间,而且不同发热元件的周围也不会空出同样较大的间距,例如: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中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通常芯片与芯片间的间距较小,而上述液冷式散热装置1是采用将储水箱12直接叠置在液冷座11上的相叠设计,若是安装此高度较大的液冷式散热装置1,将难以置入间距较小的间隙中,何况尚须预留输入管13、输出管14的空间,所以空间的安排配置上更相形掣肘难以组装,因此,该液冷式散热装置1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适用性不高,所以上述设计仍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薄形化以利安装在较窄空间中的液冷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是用于排散一发热元件的热量,并包含:一液冷座,及一储水箱。
该液冷座包括一贴靠在所述发热元件上的座底板、一位于座底板远离发热元件的一侧且周缘结合在座底板上的座壳件,及多片分别设在该座底板与座壳件间的散热鳍片,该座底板、座壳件与散热鳍片共同界定出一条单向回流的密封通道,该座壳件具有一围绕在散热鳍片周围的座周壁、一供液体进入通道的进水口,及一与进水口相间隔地形成在座周壁上且让液体从通道排出的排水口。
该储水箱相邻并接在该座周壁设有排水口的一侧上,并包括一邻接在该座底板的一侧的箱底板,及一邻接在该座周壁的一侧且周缘结合在该箱底板上的箱壳件,该箱底板与箱壳件共同界定出一个连通排水口的储水空间,该箱壳件具有一连通储水空间且与排水口相间隔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该液冷座的座壳件更具有一片与该座底板间隔相对的座顶壁,该座周壁是由座顶壁的周缘往座底板的方向延伸,而该储水箱的箱壳件更具有一片与该箱底板间隔相对的箱顶壁,及一片由该箱顶壁的周缘往箱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箱周壁,该出水口是形成在该箱周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该座底板与箱底板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且该座壳件与该箱壳件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该液冷座的散热鳍片都是由该座底板同体朝座壳件延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该液冷座还包括多片分别直立插接在座底板与座壳件间且界限出该通道的隔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上述将液冷座与储水箱左右摊放配置的空间设计,能使液冷式散热装置达到薄形化的目的,可利于安装在相距较窄的电子元件间,以具有较佳适用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以往液冷式散热装置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纵剖视示意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横剖视示意图;
图5是类似于图3的一视图,说明上下反向翻转的另一使用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冷式散热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与一散热器(图未示)及一泵(图未示)连接,是用于排散一发热元件2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元件2为一安装在计算机主机(图未示)中的图形处理器(GPU)。而该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液冷座3、一储水箱4、一输入管头5,及一输出管头6。
该液冷座3包括一水平贴靠在所述发热元件2上的座底板31、一剖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以借周缘固接在座底板31上的座壳件32、多片相间隔地由座底板31的顶面往上直立延伸且位于该座壳件32内的散热鳍片33,及多片分别直立插接在座底板31与座壳件32间的隔片34。通过隔片34的间隔错置,会在座底板31、座壳件32与散热鳍片33间共同界定出一条单向回流的密封通道35。
该座壳件32具有一与该座底板31间隔相对的矩形座顶壁321、一由座顶壁321的周缘往座底板31方向延伸且围绕在散热鳍片33周围的座周壁322、一形成在座周壁322的一侧的进水口323,及一与进水口323相间隔地形成在座周壁322的另一侧上的排水口324。该进水口323可供液体进入通道35,且该排水口324可让液体从通道35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水口323是设在座周壁322前侧,且该排水口324是设在座周壁322左侧,当然在设计上该进水口323也可以形成在座顶壁321上,此外该排水口324的数量也可以增加,也就是可设有相间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而且形状、大小也不须受限于本实施例。所述散热鳍片33都是由该座底板31同体朝座顶壁321延伸,而且,散热鳍片33与隔片34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储水箱4是相邻并接在该座周壁322设有排水口324的一侧上,并包括一由该座底板31的左侧同体往左延伸的箱底板41,及一同体形成在该座周壁322的左侧且周缘固接在该箱底板41上的箱壳件42。该箱底板41与箱壳件42共同界定出一个连通排水口324的储水空间43。该箱壳件42的剖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并具有一与该箱底板41间隔相对的矩形的箱顶壁421、一由该箱顶壁421的周缘往箱底板41方向延伸的箱周壁422,及一形成在该箱周壁422左侧且连通储水空间43的出水口423。当然,该出水口423的位置也是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该箱底板41与该座底板31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该箱壳件42与该座壳件32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也就是液冷座3与储水箱4在界定上是左右相邻,只是在本实施例的实际构造上,液冷座3与储水箱4是由上、下两半壳体对接而成。当然在设计上,该液冷座3与储水箱4也可以分别为一独立个体,另外再左、右并接在一起,所以本实用新型液冷座3与储水箱4间的接合构造也可以为其他设计,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输入管头5是插接在该进水口323中,用于将冷却液体直接送入液冷座3的通道35中。可通过一输入管(图未示)连接至已相连接的散热器与泵的一侧。
该输出管头6是插接在该出水口423中,用于将由排水口324排入储水空间43的高温液体送出。可通过一输出管(图未示)连接至已相连接的散热器与泵的另一侧。
使用时,先在散热器、液冷座3与储水箱4中蓄满如水液或冷介质等液体,高温的发热元件2会将热量传导至液冷座3中,让液体进行热交换而升温,当驱动所述泵运转时,就能使得散热器内的冷却液体经由输入管头5送入液冷座3,并将升温后的高温液体自排水口324进入储水空间43,而后再由输出管头6输送至散热器,经过散热器的散热降温后再供给冷却液体,以持续进行循环散热。
须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安装在发热元件2的上方,当然在设计上也可以如图5所示,上下反向翻转地安装在发热元件2的下方。此外,如果当发热元件2是直立设置时,则本实施例就可以随其对应配合,也会直立安装在该发热元件2的侧面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方向上,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液冷式散热装置的设计,是在液冷座3的旁侧增加储水箱4的设置,所以不只能提升液体的储存量增加散热效果,且其采用左右相邻的并排设计,所以可降低高度使整体构造平面薄形化,有利于置入间距较小的间隙中,使得空间的安排配置更为方便且易于组装,所以本实用新型可达到薄形化以便安装在较窄的空间中,以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的功效,确实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是用于排散一个发热元件的热量,并包含一个液冷座,及一个储水箱,该液冷座包括一片贴靠在所述发热元件上的座底板、一个位于座底板远离发热元件的一侧且周缘结合在座底板上的座壳件,及多片分别安装在座底板与座壳件间的散热鳍片,该座底板、座壳件与散热鳍片共同界定出一条密封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该液冷座的座壳件具有一片围绕在散热鳍片周围的座周壁、一个供液体进入通道的进水口,及一个与进水口相间隔地形成在座周壁上且让液体从通道排出的排水口,而该储水箱是相邻并接在该座周壁设有排水口的一侧上,并包括一片邻接在该座底板的一侧的箱底板,及一个邻接在该座周壁的一侧且周缘结合在该箱底板上的箱壳件,该箱底板与箱壳件共同界定出一个连通排水口的储水空间,该箱壳件具有一个连通储水空间且与排水口相间隔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冷座的座壳件更具有一片与该座底板间隔相对的座顶壁,该座周壁是由座顶壁的周缘往座底板的方向延伸,而该储水箱的箱壳件更具有一片与该箱底板间隔相对的箱顶壁,及一片由该箱顶壁的周缘往箱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箱周壁,该出水口是形成在该箱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底板与箱底板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且该座壳件与该箱壳件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冷座的散热鳍片都是由该座底板同体朝座壳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冷座还包括多片分别直立插接在座底板与座壳件间且界限出该通道的隔片。
CNU2007201428017U 2007-04-05 2007-04-05 液冷式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87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28017U CN201018751Y (zh) 2007-04-05 2007-04-05 液冷式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28017U CN201018751Y (zh) 2007-04-05 2007-04-05 液冷式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8751Y true CN201018751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28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8751Y (zh) 2007-04-05 2007-04-05 液冷式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875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258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66046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天津商业大学 强化注水式芯片散热器
CN116931698A (zh) * 2023-07-28 2023-10-24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258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24258B (zh) * 2012-03-20 2016-08-3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66046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天津商业大学 强化注水式芯片散热器
CN104866046B (zh) * 2015-04-28 2018-09-11 天津商业大学 强化注水式芯片散热器
CN116931698A (zh) * 2023-07-28 2023-10-24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16931698B (zh) * 2023-07-28 2024-02-13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8144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팩 열관리 장치 및 열교환 모듈
US11800683B2 (en)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CN100383957C (zh) 冷却模块
US20030201092A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processors
CN201064063Y (zh) 视频控制卡的散热装置
CN101375651B (zh) 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
CN108733183B (zh)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US20220232733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 of cpu radiator
US20230014449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CN201018751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114371768A (zh) 单水排内置双水泵的水冷散热水排
CN201119216Y (zh) 水冷式散热系统的水冷头结构
CN200994246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4856348U (zh)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US8240359B2 (en) Liquid storage and cooling computer case
TWI775368B (zh) 液冷頭、液冷頭元件及液冷散熱器
JP2006527489A (ja) エンクロージャのための冷却装置
CN106852096A (zh)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CN116931698B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06325441A (zh)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CN201015252Y (zh) 用于液体散热装置中的一体式热交换器
CN200997750Y (zh) 水冷头
CN201039650Y (zh) 视讯控制卡的散热装置
TWI772092B (zh) 浸沒式冷卻系統
CN212461026U (zh) 散热装置及室内p1.8小间距高清全彩显示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