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2834Y -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42834Y CN200942834Y CN 200620035318 CN200620035318U CN200942834Y CN 200942834 Y CN200942834 Y CN 200942834Y CN 200620035318 CN200620035318 CN 200620035318 CN 200620035318 U CN200620035318 U CN 200620035318U CN 200942834 Y CN200942834 Y CN 20094283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transmission shaft
- steering
- gear teeth
- vertica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该产品具有车架、前轮、后轮、前轮转向操作结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设置有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和传动轴,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具有车把立杆和车叉,车架上具有车把立杆支承筒,车把立杆的下端穿入该车把立杆支承筒与车叉的上端相连,后轮的轮轴由车叉的下端支承,传动轴由车架上设置的传动轴轴套支承,前轮转向操作结构的前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前轮转向轮齿,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后轮转向轮齿,传动轴具有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和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与前轮转向轮齿相啮合,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与后轮转向轮齿相啮合,驱动结构设置在前轮和后轮其中之一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其是一种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具有电动驱动结构,使用时由电动驱动结构带动电动自行车前进,用户骑行时十分省力,并且速度较快,使用户能轻松的渡过路途中枯燥的骑行过程。但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相对于脚踏自行车来说较为笨重,一旦在速度快的情况下需要转向时,电动自行车前轮与后轮的行驶轨迹未能位于同一圆周上,就会造成转弯半径大、行驶距离长、转向不灵活的情况,甚至会因此而与其他物体碰撞,带来安全隐患。当用户在电动自行车速度慢的情况下进行转向操作时,电动自行车的转向轮行驶方向与驱动轮的行驶方向具有夹角,相应在转向轮处产生较大阻力的问题变得突出,加上没有惯性力的辅助,单靠电动驱动结构带动电动自行车,让电动驱动结构负荷过大,从而容易造成电动驱动结构损坏。因此,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结构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转弯更加灵活、有效延长驱动结构寿命的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具有车架、前轮、后轮、前轮转向操作结构、驱动结构,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具有车把、前车把立杆和车前叉,在车架上具有前车把立杆支承筒,所述前车把立杆的下端穿入车架上设置的前车把立杆支承筒而与车前叉的上端相连,所述前轮的轮轴由车前叉的下端支承,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设置有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和传动轴,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具有车把立杆和车叉,在车架上具有车把立杆支承筒,所述车把立杆的下端穿入该车把立杆支承筒而与车叉的上端相连,所述后轮的轮轴由车叉的下端支承,所述传动轴由车架上设置的传动轴轴套支承,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的前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前轮转向轮齿,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后轮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与前轮转向轮齿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与后轮转向轮齿相啮合,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前轮和后轮其中之一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前轮转向操作结构上固定设置的前轮转向轮齿和后轮随动转向结构上固定设置的后轮转向轮齿来说,它们既可以由齿轮的全部轮齿充当,也可以由齿轮的部分轮齿充当,当然,必要时甚至可以是由具有轮齿的凸块等部件充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既可以是让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和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分别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两端,同时让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的轴线和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的轴线均与传动轴轴线重合,也可以让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和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分别通过传动过渡件(传动连接件、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等)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结构既可以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轮,也可以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其设置方式与现有电动自行车驱动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前轮设置有驱动结构而作为驱动轮时,可以增加用户操作自行车的灵活性,令自行车转向更快捷。当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设置有驱动结构而作为驱动轮时,可以让电动自行车加速更有力、行驶更平稳。本实用新型推荐采用电动自行车的前轮作为驱动轮。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时,可以将驱动结构开启,带动设置有驱动结构的前轮或后轮,进而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进。当用户需要转向时,可以转动电动自行车前轮转向操作结构中的车把,让自行车前轮转向,在此期间,电动自行车前轮的转向操作结构还会带动前轮转向轮齿,将转向力传递给与前轮转向轮齿相啮合的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再经传动轴传递给位于传动轴另一端的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进而使与之相啮合的后轮随动转向结构上的后轮转向轮齿转动,让转向力驱动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动作,带动电动自行车后轮完成转向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过程中,位于传动轴一端的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和位于传动轴另一端的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的转动方向一致,即传动轴两端的转向轮齿均随传动轴转动方向转动,这样即可让电动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行驶轨迹位于同一圆周上,有效地减小电动自行车的转弯半径,而且,驱动轮遇到的阻力不会因转向而急剧增加,有效地保护了驱动结构,延长驱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架上还可以设置有升降轮装置,所述升降轮装置由升降机架、支撑轮和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构成,所述支撑轮设置在升降机架的一端,所述升降机架的另一端与车架相铰接,所述升降机架操作结构与升降机架传动连接。升降机架操作结构可以是单纯的手动或脚动操作结构,也可以是电动操作结构,甚至可以是液压操作结构。上述支撑轮可以是单个支撑轮也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轮单元构成。上述升降机架可以是具有机架复位器的机架,所述机架复位器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部件充当,如:弹簧、橡胶绳等。上述升降机架操作结构中的控制部分可以设置在用户便于操作的地方,如:转向操作结构的用户手握位置或车体上用户脚踏位置等。当设置升降轮装置后,用户在高速驾驶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时,可以利用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控制升降机架,让升降机架上的支撑轮收起,不影响正常行驶。用户在低速驾驶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直至该车停止,或从停止状态启动电动自行车行驶时,不易掌握平衡,可以利用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控制升降机架将支撑轮放下,用以稳定车身,同时,进行转向操作也会更加平稳、更安全。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具有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停车和起步平稳的特点,并且有效地延长了驱动结构的使用寿命,让用户使用更方便和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的升降轮装置收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具有车架1、前轮2、后轮3、前轮转向操作结构、驱动结构5,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具有车把21、前车把立杆4和车前叉25,在车架1上具有前车把立杆支承筒26,所述前车把立杆4的下端穿入车架1上设置的前车把立杆支承筒26而与车前叉25的上端相连,所述前轮的轮轴27由车前叉25的下端支承,其特征是在车架1上设置有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和传动轴7,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具有车把立杆6和车叉28,在车架1上具有车把立杆支承筒29,所述车把立杆6的下端穿入该车把立杆支承筒29而与车叉28的上端相连,所述后轮的轮轴30由车叉28的下端支承,所述传动轴7由车架1上设置的传动轴轴套19、20支承,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的前车把立杆4上固定设置有前轮转向轮齿8,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车把立杆6上固定设置有后轮转向轮齿9,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10,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11,所述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10与前轮转向轮齿8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11与后轮转向轮齿9相啮合,所述驱动结构5设置在前轮2。
使用本实施例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时,先将驱动结构5开启,带动前轮2,进而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进。当用户需要转向时,先转动与前轮2活动连接的驱动轮转向操作结构上的操作把手21,让驱动轮转向操作结构的前车把立杆4带动由其支承的前轮2,即让自行车前轮转向,在此期间前车把立杆4还会带动前轮转向轮齿8,将转向力通过与前轮转向轮齿8相啮合的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10,然后经传动轴7传递给与传动轴另一端的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11相啮合的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车把立杆6上的后轮转向轮齿9,从而让转向力驱动车把立杆6动作,进而带动自行车的后轮3完成转向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过程中,位于传动轴7一端的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10和位于传动轴7另一端的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11的转动方向一致,即传动轴7两端的转向轮齿均随传动轴7转动方向转动,这样,即可让电动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行驶轨迹位于同一圆周上,有效的减小电动自行车的转弯半径,而且,前轮2遇到的阻力不会因转向而急剧增加,有效的保护了固定设置在前轮2上的驱动结构5,延长驱动结构5的使用寿命。
为了让用户行驶更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有升降轮装置,所述升降轮装置由升降机架12、支撑轮和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构成,所述支撑轮设置在升降机架12的一端、所述升降机架的另一端通过机架铰轴23与车架1铰接,所述升降机架操作结构与升降机架12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架是具有机架复位器的机架,本实施例中机架复位器13由弹簧充当。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架操作结构由控制拉线14、操作踏板22、拨齿15和具有单向倾斜齿的齿条16构成,所述控制拉线14与拨齿15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拨齿15铰接在车架1上,所述拨齿15另一端与齿条16相互配合,所述齿条16固定在操作踏板22上,所述操作踏板22通过踏板铰轴24与车架1相铰接。本实施例中支撑轮由两个支撑轮单元17、18构成。本实施例中拨齿15上还具有拨齿复位弹簧25。
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电动自行车中的升降轮装置时,先利用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控制升降机架12,即拉动操作控制拉线14让拨齿15释放齿条16,并在机架复位器13的弹力作用下将支撑轮收起,此时,松开操作控制拉线14,拨齿复位弹簧25会让拨齿15卡住齿条16,从而让支撑轮定位,不影响用户正常高速行驶。用户在低速驾驶本实施例的电动自行车时,先施加外力踏下操作踏板22,让操作踏板22下面具有的顶推轮向下顶推升降机架12,并克服机架复位器13的弹力将支撑轮放下与地面接触,此时,拨齿15不能限制单向倾斜齿的齿条16向下运动,最后,当支撑轮放下与地面接触时,即齿条16停止运动时,拨齿复位弹簧25会再次让拨齿15卡住齿条16,避免齿条16自行向上运动,从而让支撑轮定位,即升降机架操作结构锁定支撑轮,用以稳定车身,代替操作者用脚撑地,同时,进行转向操作也会更加平稳、更安全。
Claims (2)
1、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具有车架、前轮、后轮、前轮转向操作结构、驱动结构,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具有车把、前车把立杆和车前叉,在车架上具有前车把立杆支承筒,所述前车把立杆的下端穿入车架上设置的前车把立杆支承筒而与车前叉的上端相连,所述前轮的轮轴由车前叉的下端支承,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设置有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和传动轴,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具有车把立杆和车叉,在车架上具有车把立杆支承筒,所述车把立杆的下端穿入该车把立杆支承筒而与车叉的上端相连,所述后轮的轮轴由车叉的下端支承,所述传动轴由车架上设置的传动轴轴套支承,所述前轮转向操作结构的前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前轮转向轮齿,所述后轮随动转向结构的车把立杆上固定设置有后轮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具有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所述传动轴第一转向轮齿与前轮转向轮齿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第二转向轮齿与后轮转向轮齿相啮合,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前轮和后轮其中之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升降轮装置,所述升降轮装置由升降机架、支撑轮和升降机架操作结构构成,所述支撑轮设置在升降机架的一端,所述升降机架的另一端与车架相铰接,所述升降机架操作结构与升降机架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35318 CN200942834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35318 CN200942834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42834Y true CN200942834Y (zh) | 2007-09-05 |
Family
ID=3871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353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2834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42834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7738A (zh) * | 2014-06-30 | 2014-10-15 | 肇庆学院 |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
CN104619530A (zh) * | 2012-07-10 | 2015-05-13 | 阿尔法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三轮车辆的转向和控制系统 |
CN106627963A (zh) * | 2016-11-18 | 2017-05-10 | 王徽 | 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
-
2006
- 2006-08-18 CN CN 200620035318 patent/CN20094283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9530A (zh) * | 2012-07-10 | 2015-05-13 | 阿尔法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三轮车辆的转向和控制系统 |
CN104619530B (zh) * | 2012-07-10 | 2017-03-08 | 高达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三轮车辆的转向和控制系统 |
CN104097738A (zh) * | 2014-06-30 | 2014-10-15 | 肇庆学院 |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
CN104097738B (zh) * | 2014-06-30 | 2016-06-29 | 肇庆学院 |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
CN106627963A (zh) * | 2016-11-18 | 2017-05-10 | 王徽 | 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6627963B (zh) * | 2016-11-18 | 2019-07-23 | 王徽 | 直列式电动车后轮转向自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11652B (zh) | 电动叉车 | |
CN103935934B (zh) | 小吨位电瓶电控叉车 | |
CN200942834Y (zh) | 前后轮反转向升降轮电动车 | |
CN201033724Y (zh) | 自行桅柱式升降车 | |
CN201704033U (zh) | 电动叉车 | |
CN201573697U (zh) | 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 | |
CN2846278Y (zh) | 便携式自行车 | |
CN201980305U (zh) | 四轮电动站立车 | |
CN207389408U (zh) | 正反两用电动三轮车 | |
CN201169358Y (zh) | 人力车手动助力器 | |
CN2631917Y (zh) | 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 | |
CN2664937Y (zh) | 车辆平衡机构 | |
CN2574976Y (zh) | 健全人及残疾人两用人力驱动轿车 | |
CN2677288Y (zh) | 软轴驱动自行车 | |
CN107651072A (zh) | 正反两用电动三轮车 | |
CN221457778U (zh) | 一种可牵引转向式电动线控转运拖车 | |
CN202518341U (zh) | 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 | |
CN216002909U (zh) | 用于主动摇摆正三轮车的摇摆机构 | |
CN200948843Y (zh) | 双人休闲自行车 | |
CN2750970Y (zh) | 亲子休闲车 | |
CN202429069U (zh) | 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 | |
CN2639145Y (zh) | 踏动式无链高效自行车 | |
CN2853526Y (zh) | 车辆自动移位调头举升装置 | |
CN2480184Y (zh) | 二轮车平衡支撑装置 | |
CN2334661Y (zh) | 三轮机车后轮总体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