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121A - 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2121A CN1982121A CNA2006101610382A CN200610161038A CN1982121A CN 1982121 A CN1982121 A CN 1982121A CN A2006101610382 A CNA2006101610382 A CN A2006101610382A CN 200610161038 A CN200610161038 A CN 200610161038A CN 1982121 A CN1982121 A CN 1982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ing device
- area
- energy disperser
- aforesaid right
- closing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60R5/04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翻转装置(1)具有闭合面(2)以及至少一个缓冲器(4,5),所述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闭合面的侧面(3),其中所述缓冲器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a,5a)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6,7),所述固定装置从后面配合所述侧面,并且用于在一方面为翻转装置而另一方面为支承区域之间的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的所述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构成和/或可与支承区域的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的部分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Klappenandordnungen)。
背景技术
这样的翻转装置例如广泛用于机动车的后置存放区域(Heckablagenbereich)。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是由轻的材料构成的可锁扣的板状护板,该护板在安装状态下可绕转动轴枢转。在翻转装置的闭合面上例如设置有绳,翻转装置悬挂在这些绳上。这些绳在另一端例如与机动车的后挡板相连。因此,在打开后挡板时由此发生翻转装置的自动提升,使得能够实现对机动车的行李箱内的存取。在闭合后挡板之后通过翻转装置阻挡了至行李箱中的视域。因此,也可能存放一些物品(例如帽子,因此也名为“衣帽架(Hutablage)”)。
然而问题在于,由于翻转装置的机械上的负载以及连接到多个其它部件(转动轴保持器、后挡板、另外的支承区域)上而不再能保证翻转装置的完美的配合。因此,重要的是,为了缓冲、减少噪音或限制行程设置一些缓冲的元件。
在此,迄今常用的用于上述翻转装置的这些缓冲元件通常是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被喷射的或者用机械引入的部分。
公知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出于工作技术的原因通常必须使用昂贵的机器来施加弹性部分,这些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翻转装置的整体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了一种翻转装置,其可低成本并且容易地进行安装并仍然能够满足在翻转装置的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方面的最高的要求。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其中该翻转装置具有闭合面和至少一个缓冲器,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该闭合面的侧面,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器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从后面配合侧面;并且
用于在一方面为翻转装置与另一方面为支承区域之间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的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构成,和/或可与支承区域的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的部分建立连接。
因此也可能的是,缓冲器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由柔软的材料例如橡胶或者EPDM构成的与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据此,缓冲器接着“由于本身”而缓冲并且相应地(即使缓冲器例如碰到后挡板的“坚硬的”部分时)也缓冲翻转装置。
然而,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也可能的是,缓冲器本身基本上是“坚硬的”并且与支承区域的相应的柔软部分连接。在此非常特别的是,缓冲器同时与挂绳相连。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固定连接来快速并且可靠地安装该绳。因此通过支承区域的部分(即优选为后挡板的部分)来实现了柔软的、缓冲的特性。不同于目前的设计,在此在唯一一个位置上不仅产生悬挂而且产生缓冲。不必在翻转装置上朝着弹性体部分并且在其旁边分离地为绳设置悬挂点。此外必须注意到,在后挡板或支承区域的织物衬里/包覆足够的情况下,衬里或包覆也足够能产生所希望的缓冲。
然而,在缓冲器上优选的是,第二区域直接由缓冲的材料构成。
这是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其中翻转装置具有闭合面以及至少一个缓冲器,该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闭合面的侧面,并且缓冲器具有第一区域以及与其邻接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从后面配合侧面,并且用于在一方面为翻转装置与另一方面为支承区域之间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的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构成。
划分为不同的、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区域使得安装变得极容易。固定装置允许手工安装,因为可容易地使在此待选择的材料扣进侧面的相应开口或者凹口中。
与第一区域相邻的柔软的材料在此保证了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对于这些预制的部件有利的是,这些部件也可以普遍地用于不同的翻转装置。
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是,由塑料(特别是聚酰胺、特别优选为PA66)制造第一区域。该材料具有良好弹性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其硬度确保了固定装置的良好的机械配合。可替换地,第一区域当然也可以由其它坚硬的并且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例如金属。总之,固定装置必须这样地实现,使得固定装置与侧面的所参与的部分共同具有互补的固定连接。因此,也可有利的是,在侧面内设置固定件等等,这些固定件配合到缓冲器的相应区域中。
有利的是,第二区域由塑料构成,该塑料具有特别的缓冲的(“胶质的”)特性。为此热塑性的弹性体、例如EPDM是适合的。
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是,第二区域(即实际的缓冲区域)在侧面平面和/或闭合面的平面中或者平行于闭合面的平面延伸。据此,在仅仅一个空间方向上或者在两个空间方向上实现了有选择的缓冲。例如,如果第二区域仅仅在侧面中延伸,则由此在实施为衣帽架装置的翻转装置中仅仅(在机动车的x-y平面中)实现水平的缓冲。但附加地或者替换地,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缓冲。在此,在侧面平面中或者在闭合面的平面中的起缓冲作用的(daempfungsaktive)区域也可以是矩形的。一方面,这在视觉上更容接受,因为在此具有与通常的侧面区域的相应配合,另一方面由于更大的伸展从而可以更好地缓冲。
不同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涉及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因此例如可能的是,第一区域通过边界平面、即基本上平坦的面连接到第二区域上。在在制造技术上是特别简单的并且对于很多目的是足够的。然而,为了改进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抓紧(Verkrallung),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底切(Hinterschnitt)是很重要的。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区域至少部分由第二区域环绕。这通过包封可以是特别容易的。原则上,一种双组件压铸方法适合于上述两种变形方案的制造,其中首先例如以压铸技术制造第一区域并且接着喷射或者包封以第二区域。
一种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是,绳在其一端与缓冲器相连而在绳的另一端其优选地借助钩设置了连接,用于将翻转装置例如悬挂在机动车的后挡板上。在该特别有利的变形方案中,盖的缓冲和悬挂功能统一在一个部件中。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相对于公知技术提高了美观性,此外,使得可制造性和可安装性明显变得容易。
绳可以在其至缓冲器的连接区域中具有变厚部,用于第一和/或第二区域底切地夹紧。然而在制造第一区域时简单地将绳包封就已足够,因为通常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保持。
绳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造,例如由“胶质的”材料如生橡胶或者EPDM来制造。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盖的进一步缓冲。然而特别是当重视绳的机械负荷能力时,也可能设置基本上抗拉伸(dehnstarre)的绳。
根据本发明的翻转装置优选可关于转动轴保持器枢转。特别优选的是翻转装置可扣进转动轴装置中或从转动轴装置中脱开,由此例如在改装机动车中的后排座时可以暂时地移去翻转装置以便更容易地装载被增大的载货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翻转装置优选是衣帽架装置或者也是机动车的杂物箱的盖装置。
特别是在衣帽架装置的情况中,有意义的是,安装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垂直和/或水平缓冲的缓冲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是,设置有至少四个缓冲器,其中优选两个缓冲器与用于悬挂翻转装置的绳相连。
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改进方案在其他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多个附图对发明进行阐述。
其中
图1示出了在紧凑型机动车的尾部区域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翻转装置的侧视图,
图2a和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翻转装置的详细示意图,
图3a至3c示出第一缓冲器的不同的变形,并且
图4a和4b示出了第二缓冲器,其与用于悬挂的绳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翻转装置1,其实施为紧凑型机动车(或SUV或者客货两用车)的后置区域中的衣帽架装置。
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机动车的后上方区域中的部分。在此可看到转动轴装置12,翻转装置1可扣进转动轴装置中或者可从其中脱开。翻转装置1可以相对于转动轴装置12枢转。只要后挡板13在方向R上向上枢转,翻转装置就进行枢转。因为绳10一方面悬挂在绕轴14枢转的后挡板13上,而另一方面悬挂在后置翻转装置上,于是导致后置翻转装置的提升。由此,在翻转装置1的与转动轴装置12远离的区域中产生了在方向W上的提升,直到进入终端位置,在终端位置可容易地对载货空间15进行装载。当关闭后挡板13时进行在相反方向上的运动,使得又得到图1中所示的最终状态。
在图1中所示的最终状态中,第一缓冲器4位于第一支承区域8上并且第二缓冲器5紧靠第二支承区域9。
在图1中,与绳10相连的缓冲器5具有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例如EPDM构成,并且由此可与后挡板的“坚硬的”支承区域9建立缓冲连接。然而替换地也可能的是,“坚硬地”设置缓冲器的相应区域并且将缓冲功能交给支承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该支承区域可以实施为EPDM部分、橡胶部分或者织物部分。
以下将特别介绍缓冲器4和5。
图2a和2b示出了翻转装置1的视图或者细节。
所示为机动车的翻转装置1,其中该翻转装置具有闭合面2,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闭合面的侧面3。该侧面可以是(但并非必须是)环绕的。环绕的设置出于坚固的原因当然是有意义的。翻转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缓冲器,在此有四个缓冲器。该缓冲器4或5分别具有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连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分别从后面配合侧面3。图2a中也可看到的向外的第二区域是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用于在一方面为该翻转装置而另一方面为机动车的支承区域8或者9之间缓冲、减小噪声和限制行程(参看图1)。
在此,根据图2a的翻转装置侧向上安装有两个缓冲器4,这些缓冲器可与相应的支承区域8建立连接。这些缓冲器分别为垂直和水平的缓冲而设计,替换地这些缓冲器当然可以设置用于仅仅水平或者仅仅垂直的缓冲。
一共设置有四个缓冲器,其中在分配给后挡板的端面上有缓冲器,这些缓冲器固定地与用于悬挂的绳相连。然而在一种替换的变形方案中,相应的绳也可以安装在侧向安装的缓冲器上,即安装在缓冲器4的区域中。
图2b示出了缓冲器4的细节。在此可看到,缓冲器安装在侧面的相应的凹进部分中,以便这样一方面更好地增添了美感而另一方面建立更稳定的连接。
现在,图3a至3c更详细地描述了缓冲器4。
缓冲器4具有第一区域4a,第一区域由聚酰胺构成。此外,在该区域内还安装有固定装置6的固定突出部,这些固定突出部具有两个用于从后面配合翻转装置的侧面的弹性簧片。此外,在固定装置的基础上朝第二区域4b还有双侧的拱出部(Auswoelbung),双侧的拱出部导致第一缓冲器4关于侧面的扭转止动。
第二区域4b由EPDM制造。在此是第一区域的部分“包封”。该变形方案是特别稳定的,因为第一区域被第二区域包封,以便达到良好的保持。
图3a中所示的缓冲器具有第二区域4b,第二区域不仅在侧面平面上而且在平行于闭合面的平面中分别矩形地延伸。由此,不仅在横向上(水平方向上)而且在垂直方向上都有缓冲。在此,并非一定要是矩形。通过这两个矩形面之间的边缘区域中的压缩(Einschnuerung),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给出了更好的弹性效果。
图3b或3c示出了第一缓冲器4的另一变形方案。在此,与根据图3a的实施形式不同,下部的被喷射的第二区域通过基本上平坦的边界面与第一区域分离。在此,特别是为了提供更大的面用于在水平方向上的缓冲,在图3b中相对于图3c中的第二区域4b”明显更大地实施第二区域4b’。因此,图3b中的第一区域4a’相应地小于根据图3c的第一区域4a”。
图4a示出了第二缓冲器5。该缓冲器与绳10相连或者焊接。在绳10的另一端上安装有钩11,该钩用于挂入机动车的后挡板中。
该绳可以由胶质的材料或者基本上抗拉伸的材料制造。
现在,绳与第一区域5a焊接在一起。替换地,也可能与第二区域5b或者这两个区域焊接在一起。关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实施形式,在固定装置或者材料数据等等方面完全地、且为了避免重复而参阅上面针对图3a至3c所述的内容。这些变形方案中的特别有利的是使用此外可很简单地扣进侧面中的单个部件,一方面通过第二区域5b而具有缓冲并且另一方面实现了绳10的悬挂。
在图4b中再次详细地示出缓冲器5。在此尤其还可看到,(不同于第一缓冲器4)第二区域基本上半圆柱形地附装到第一区域上。圆形是有利的,因为即使在后挡板枢转运动时也始终存在对第二区域5b的良好接触。绳被第一区域(该区域也由PA66构成)包封并且因此固定地与该区域相连。也是又由EPDM构成的第二区域5b主要用于水平缓冲,当然根据相应后挡板或侧面的倾斜,由于倒圆的结构也同时可用于垂直缓冲。
最后必须说明,本发明并非一定被限制在衣帽架上,而是可以包括任何特别是机动车中的盖装置或者翻转装置。边缘区域也不必须一定垂直与闭合面,即在此平面之间具有精确的90°。在此的意思是,闭合面一方面基本上应该是一个平面,而侧面对此应该设置在60°与120°(优选80°与100°之间)之间的角度。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其中所述翻转装置(1)具有闭合面(2)以及至少一个缓冲器(4,5),所述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闭合面的侧面(3),其中所述缓冲器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a,5a)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6,7),所述固定装置从后面配合所述侧面,并且用于在一方面为翻转装置而另一方面为支承区域之间的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的所述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构成和/或可与支承区域的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的部分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4a,5a)由塑料、特别是聚酰胺、或者金属构成。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的材料是塑料,特别是EPDM。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4a,5a)在所述侧面(3)的平面中或者在平行于所述闭合面(2)的平面中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平面和/或所述闭合面的平面的起缓冲作用的区域基本上是矩形。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4a’)通过边界平面连接到所述第二区域(4b’)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5a)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区域(5b)环绕。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绳固定地用一端连接到缓冲器(5)上而用另一端与钩(11)相连,用于悬挂所述翻转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10)在端部区域中具有用于底切地抓紧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区域的变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10)与所述第一区域(5a)和/或第二区域(5b)相连。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1)是衣帽架装置或者是机动车的杂物箱的盖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由胶质的或者基本上抗拉伸的材料构成。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可关于转动轴保持器(12)枢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可扣进转动轴装置中和/或者从转动轴装置中脱开。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垂直和/或水平缓冲的缓冲器。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具有至少四个缓冲器,其中所述缓冲器中的两个与用于悬挂所述翻转装置的绳相连。
17.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1),其中所述翻转装置具有闭合面(2)以及至少一个缓冲器(4,5),所述闭合面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闭合面的侧面(3),其中所述缓冲器(4,5)具有第一区域(4a,5a)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4a,5a)相连的第二区域(4b,5b),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a,5a)由机械上耐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固定装置(6,7),所述固定装置从后面配合所述侧面(3),并且用于在一方面为翻转装置而另一方面为支承区域之间缓冲、减小噪音和限制行程的所述第二区域由柔软的材料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0520019371 DE202005019371U1 (de) | 2005-12-02 | 2005-12-02 | Klappen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EP05090329.3 | 2005-12-02 | ||
EP05090329A EP1792780B1 (de) | 2005-12-02 | 2005-12-02 | Klappen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DE202005019371.2 | 2005-12-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2121A true CN1982121A (zh) | 2007-06-20 |
CN1982121B CN1982121B (zh) | 2012-09-26 |
Family
ID=36274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610382A Active CN1982121B (zh) | 2005-12-02 | 2006-12-04 | 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82121B (zh) |
DE (1) | DE202005019371U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4467A (zh) * | 2013-10-15 | 2015-04-2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行李厢盖罩和带有行李厢盖罩的汽车 |
CN107499241A (zh) * | 2016-06-14 | 2017-12-22 |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面板,特别是后窗台板的缓冲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25756A1 (de) | 2010-07-01 | 2012-01-0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 Heckbereichsanordnung und Halteschnur zur Anordnung in einer Heckbereichsanordnung |
FR2974047B1 (fr) * | 2011-04-15 | 2013-05-31 | Faurecia Automotive Ind | Dispositif de masquage arr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montage associ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21541B1 (fr) * | 1987-10-13 | 1990-11-30 | Renault | Tablette cache-bagages reliee par un lien souple a un hayon relevab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732653B1 (fr) * | 1995-04-10 | 1997-06-20 | Treves Ets | Dispositif de montage de la tablette arrie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851528A1 (fr) * | 2003-02-25 | 2004-08-27 | Amkey Mgt | Tablette arri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
2005
- 2005-12-02 DE DE200520019371 patent/DE202005019371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12-04 CN CN2006101610382A patent/CN1982121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4467A (zh) * | 2013-10-15 | 2015-04-2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行李厢盖罩和带有行李厢盖罩的汽车 |
CN107499241A (zh) * | 2016-06-14 | 2017-12-22 |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面板,特别是后窗台板的缓冲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05019371U1 (de) | 2006-04-13 |
CN1982121B (zh) | 2012-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82121B (zh) | 用于机动车的翻转装置 | |
CN102086651B (zh) | 具有一体化减振器和倾翻防护结构的施工设备 | |
CN109306830B (zh) | 组装到车顶纵梁的可拆卸式举升门铰链盖 | |
CN104149671A (zh) | 车辆振动设备、车辆座椅和车辆驾驶室 | |
PL1925523T3 (pl) | Sprzęg przegubowy dla pudła wagonu pojazdu wieloczłonowego | |
JP6759469B2 (ja) | トラック荷台のカバー装置 | |
CN104924880B (zh) | 门内部密封条 | |
KR20070012646A (ko) | 볼 조인트 및 베어링 쉘 | |
ES2340591T3 (es) | Disposicion de trampilla para vehiculos de motor. | |
KR101822264B1 (ko) | 트레일링암의 결합장치 | |
CN105051384B (zh) | 用于机动车的铰链装置 | |
EP3409538B1 (en) | Automobile roof rail and seal system | |
CN102910211B (zh) | 汽车行李箱盖内板 | |
JP3724921B2 (ja) |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位置決め構造 | |
CN204003952U (zh) | 一种悬架减震器支柱轴承 | |
CN203093914U (zh) | 一种汽车装饰板的衣帽钩结构 | |
CN216895354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用悬架轴承 | |
CN205706112U (zh) | 一种汽车车窗双层披水条 | |
CN214648059U (zh) | 用于密封车辆部件之间缝隙的密封条、车辆装饰板和车辆 | |
EP1886859B1 (en) | Sealing structure of back door opening | |
CN104972852B (zh) | 用于汽车的拖钩堵盖 | |
KR102634402B1 (ko) | 런업타입 스윙아웃 도어 리테이너 구조 | |
CN215706097U (zh) | 一种密封组件及汽车 | |
CN206319759U (zh) | 汽车背门限位装置 | |
CN218563351U (zh) | 车门的铰链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