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0532A -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0532A
CN1980532A CN 200510125646 CN200510125646A CN1980532A CN 1980532 A CN1980532 A CN 1980532A CN 200510125646 CN200510125646 CN 200510125646 CN 200510125646 A CN200510125646 A CN 200510125646A CN 1980532 A CN1980532 A CN 1980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oint
shape winding
choice
ca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56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钱
奉冬芳
范文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1256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0532A/zh
Publication of CN1980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5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整合在一电路板布线系统,辅助该布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其由一选取模块沿走线方向选定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三个选择点,其中一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一侧,另二个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另一侧;由一读取模块取得电路板上选择点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再由一设定模块依据读取模块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之后由一绕线绘制模块以一选择点的中心为圆心,根据设定模块设定的弧形绕线半径、起点、终点以及读取模块读取的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本发明可提高电路板布线效率,提升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

Description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对电路板元件密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布线的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高密度化的发展,扩大了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软件进行布线的需求。关于线路布局(Layout)目前较为普遍的布线方法是采用自动布线与手工布线相结合的方法。与手工布线相比,自动布线具有完成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更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对产品设计提出的要求,但在元件密度较高的区域,需要利用手工布线,实现优化布线的功效。
对于电路板上元件密度较高的区域,由于各元件周围具有避免信号干扰或短路的布线约束区,使信号走线需要绕过多个布线约束区,并在不同信号线之间保持一定的线距,因此,布线人员只能通过尝试错误(try and error)的方式一小段一小段地拼接线段,使布线速度极为缓慢。并且不规则的走线不利于信号的传输,同时也产生许多电性及信号阻抗,从而影响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及电性功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能够简化布线操作,提高布线效率并提升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提高布线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可提升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整合在一电路板布线系统,辅助该布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该弧形绕线系统系包括:选取模块,沿电路板走线方向选定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三个相邻选择点,其中一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一侧,另二个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另一侧;读取模块,取得该电路板上选择点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设定模块,依据该读取模块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所需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以及绕线绘制模块,根据该设定模块设定的弧形绕线的圆心、半径、起点、终点,以及读取模块读取的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
其中,该选择点是分布在电路板上的元件,该元件是连接垫(Pad)、管脚(Pin)或通孔(Via)。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弧形绕线方法,应用在一弧形绕线系统中,该弧形绕线系统整合在一电路板布线系统,辅助该布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该弧形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定分布在电路板走线方向两侧的三个选择点,其中一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一侧,另二个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另一侧;读取选择点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依据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以及根据弧形绕线的圆心、半径、起点、终点及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
因此,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在电路板中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内,沿走线方向选择三个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选择点,以单独位于一侧的选择点中心为圆心绘制满足走线要求的弧形绕线,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布线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利用本发明绘制的弧形绕线较为平滑,有利于提升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绘制的弧形绕线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的弧形绕线方法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所述元件是连接垫(Pad)、管脚(Pin)或通孔(Via)等。该弧形绕线系统整合在一现有布线系统(软件)中,例如Allegro中,也可外挂于布线系统供其调用。当布线系统对电路板进行布线并进入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时,即可开始调用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该弧形绕线系统沿线路走线方向,选取分别分布在走线方向两侧的三个选择点A、B以及C,其中选择点A位于走线方向一侧,选择点B、C沿走线方向依次分布在另一侧。该弧形绕线系统以选择点A的中心为圆心绘制位于选择点A与选择点B、C之间的弧形绕线,其中,该弧形绕线的半径、起点以及终点通过读取选择点A、B、C的相关信息以及走线信息设定,下面详细介绍该弧形绕线系统的架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1包括选取模块10、读取模块11、设定模块12以及绕线绘制模块13。
选取模块10沿电路板线路走线方向选定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三个相邻选择点A、B及C,其中选择点A位于走线方向一侧,沿走线方向另一侧依次为相邻选择点B和C。
本发明可以由使用者通过该选取模块10手动选取各选择点,也可由弧形绕线系统1通过该选取模块10自动完成选取动作。进行手动选取时,该选取模块10连接到电路板布线系统(软件)元件和走线数据库,生成一使用者操作界面,该操作界面至少显示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的走线方向及其两侧的元件分布,供使用者用鼠标点选或用键盘输入选定的三个选择点,该选择点是设在电路板上的元件,也可以是相邻走线区域中的任意点,不一定是固定元件。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点A、B以及C是连接垫、管脚或通孔,这些选择点具有一定的禁止布线区域,系统在布线时需绕过这些区域,避免出现短路或信号干扰。
读取模块11读取选择点A、B、C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在本发明中,读取模块11通过弧形绕线系统1与电路板布线系统(软件)连接,从该电路板布线系统(软件)的数据库中读取相关信息,包括选择点A、B、C的中心点坐标,选择点如果是电路板元件的外围半径,选择点与走线间的最小距离、走线数目及线宽要求以及走线与走线间的最小距离等。
设定模块12依据读取模块11读取的信息设定以选择点A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绕线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
请配合参阅图2,本实施例以2条走线为例说明如何设定弧形绕线的半径,首先,设定第1条弧形绕线的半径,本实施例将选择点A的中心与弧形绕线的最小距离设定为第1条弧形绕线的半径。例如,从读取模块11读取选择点A(如果是电路板的元件时)的外围半径是S1,选择点(元件)A的外围到弧形绕线的最小距离是S2,弧形绕线的宽度要求是W1,则选择点(元件)A的中心到第1条弧形绕线中心线的最小距离是S=S1+S2+W1/2,即S是第1条弧形绕线的半径。接着,依据走线与走线间的距离要求,设定第2条弧形绕线的半径。例如,从读取模块11读取的走线与走线间的最小距离是S3,第2条弧形绕线的线宽是W2,第2条弧形绕线的半径S’=S+W1/2+S3+W2/2。这些弧形绕线的起点可设定为选择点A、B间联机与各弧形绕线的交点,该弧形绕线的终点可设定为选择点A、C间联机与各弧形绕线的交点。依据选择点A、B、C的坐标可计算出起点与终点的坐标。但需注意的是,弧形绕线的半径、起点以及终点的设定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需要作出变更。例如,如果沿走线方向的前段线路与选择点A、B的联机有交点,可以选择点A的中心为圆心,选择点A的中心到该交点的长度为半径绘制弧形绕线,只要该弧形绕线符合走线要求即可。该弧形绕线的终点也可以是沿走线方向的后段线路与该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A及另一侧的选择点C之间联机的交点。
另外,除上述由设定模块12自动完成弧形绕线的半径、起点及终点的设定外,还可由使用者通过该设定模块12手动设定。这时,设定模块12依据读取模块11读取的信息生成一使用者操作界面,使用者可通过鼠标点选或键盘输入等方式设定弧形绕线的半径、起点及终点。
绕线绘制模块13以选择点A的中心为圆心,根据设定模块12设定的弧形绕线半径、起点、终点以及读取模块11读取的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从而完成选择点A与B、C之间的布线。
如图2所示,它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选择点A与B、C之间绘制出两条分别以A的中心为圆心,半径分别是S及S′,宽度分别是W1及W2的弧形绕线E、F。
请参阅图3,它是本发明的弧形绕线方法的运作流程图。本发明的弧形绕线方法应用在上述弧形绕线系统中。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首先执行步骤S1,由选取模块沿走线方向选定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三个相邻选择点A、B及C,其中选择点A位于走线方向一侧,沿走线方向另一侧依次是B和C,接着执行步骤S2。
在步骤S2,读取模块读取选择点A、B、C的相关信息以及走线信息,接着进到步骤S3。
在步骤S3,设定模块依据读取模块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接着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4,绕线绘制模块以选择点A的中心为圆心,根据弧形绕线半径、起点、终点及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从而完成选择点A与B、C之间的布线。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到S4,即可完成元件高密度区域内的布线。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在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内,沿走线方向选择三个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选择点,以单独位于一侧的选择点中心为圆心绘制满足走线要求的弧形绕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布线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利用本发明绘制的弧形绕线更为平滑,有利于提升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质量。

Claims (10)

1.一种弧形绕线系统,整合在一电路板布线系统,辅助该布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系统包括:
选取模块,沿电路板走线方向选定分别分布在其两侧的三个相邻选择点,其中一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一侧,另二个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另一侧;
读取模块,取得该电路板上选择点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
设定模块,依据该读取模块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所需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以及
绕线绘制模块,根据该设定模块设定的弧形绕线的圆心、半径、起点、终点,以及读取模块读取的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选择点是设在电路板上的元件,该元件是连接垫、管脚或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起点及终点是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走线另一侧的二个选择点间联机与弧形绕线的交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的起点是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另一侧的选择点间联机与沿走线方向的前段线路的交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的终点是沿走线方向的后段线路与该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另一侧的选择点间联机的交点。
6.一种弧形绕线方法,应用在一弧形绕线系统中,该弧形绕线系统整合在一电路板布线系统,辅助该布线系统在电路板上包含多个元件的高密度区域进行布线,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方法包括:
选定分布在电路板走线方向两侧的三个选择点,其中一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一侧,另二个选择点位于走线方向另一侧;
读取选择点的相关信息及走线信息;
依据读取的信息设定弧形绕线的圆心及半径,并设定弧形绕线的起点及终点;以及
根据弧形绕线的圆心、半径、起点、终点及走线信息绘制弧形绕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弧形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选择点是设在电路板上的元件,该元件是连接垫、管脚或通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弧形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起点及终点是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另一侧的二个选择点间联机与弧形绕线的交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弧形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的起点是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另一侧的选择点间联机与沿走线方向的前段线路的交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弧形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绕线的终点是沿走线方向的后段线路与该走线一侧的一选择点及另一侧的选择点间联机的交点。
CN 200510125646 2005-11-30 2005-11-30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9805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5646 CN1980532A (zh) 2005-11-30 2005-11-30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5646 CN1980532A (zh) 2005-11-30 2005-11-30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0532A true CN1980532A (zh) 2007-06-13

Family

ID=3813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5646 Pending CN1980532A (zh) 2005-11-30 2005-11-30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053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252A (zh) * 2010-08-05 2010-12-2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号质量的布线方法
CN102892249A (zh) * 2012-08-27 2013-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cb板单点接地处理方法
CN103761100A (zh) * 2014-01-24 2014-04-3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画出差分信号过孔周围禁布区域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38898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弧形配线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252A (zh) * 2010-08-05 2010-12-2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号质量的布线方法
CN102892249A (zh) * 2012-08-27 2013-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cb板单点接地处理方法
CN103838898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弧形配线方法
CN103761100A (zh) * 2014-01-24 2014-04-3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画出差分信号过孔周围禁布区域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0810B2 (ja) Cad装置およびcadプログラム
CN103970959B (zh) 一种电路板布线方法及系统
CN115329713B (zh) 一种布局模块、生成布线文件以及布线的方法、装置
CN104866642A (zh) 基于优质线束系统平台的整车线束图纸生成方法和装置
JP5050811B2 (ja) 嵌合チェック支援装置および嵌合チェック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980532A (zh) 弧形绕线系统及方法
JP4962285B2 (ja) Cad装置およびcadプログラム
CN101320396A (zh) 印刷电路板布线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782931B (zh) 电路板布线的约束区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35949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设计中差分过孔的挖洞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389183A (zh) 一种差分信号线的贯孔区域设计系统及方法
JP5050809B2 (ja) 嵌合チェック支援装置および嵌合チェック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3679817A (zh) 用于计算机图形标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62631B (zh) 线路图产生装置及线路图产生方法
US7389486B2 (en) Arc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725221A (zh) 布线干扰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06406670A (zh) 一种歌词图片的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080288906A1 (en) Integrated system on module
CN102479274B (zh) 印刷电路板的走线线宽设定方法
CN101271481B (zh) 通孔组件辅助布设系统及方法
CN101582094A (zh) 通孔布设系统及方法
CN101281548A (zh) 元件布设系统及方法
CN101944137A (zh) 辅助布线系统及方法
CN112861467A (zh) 线宽补偿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1727511A (zh) 电路布局图中零件摆放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