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6558A -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6558A
CN1976558A CNA2006101394561A CN200610139456A CN1976558A CN 1976558 A CN1976558 A CN 1976558A CN A2006101394561 A CNA2006101394561 A CN A2006101394561A CN 200610139456 A CN200610139456 A CN 200610139456A CN 1976558 A CN1976558 A CN 1976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display panel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94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俊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76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41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the vessel being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6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 H01J9/261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the vessel being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7/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2217/38Cold-cathode tubes
    • H01J2217/49Display panels, e.g. not making use of alternating current
    • H01J2217/49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发明,包括:设在基膜的一端,由电极列组成的板连接部;设在基膜板连接部的相反的一端,由电极列组成的信号输入部;上述信号输入部施加驱动数据信号,则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IC。而且上述信号输入部的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因上述特点,本发明可以减少设有柔性线路板驱动线路的线路印刷基板连接部发生的短路。

Description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发明,更具体地说是为了提供:通过变更与印刷有驱动线路的线路印刷基板连接的柔性线路板的电极形状,可以防止短路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板是利用成为气体放电的物理现象,显示图像,小到单一数位,大到具有2百万像素的1m对角线大小的图表用显示装置,是具有广泛大小范围的显示元件,是作为商业产品获得成功的现实装置之一。
等离子显示板具有很强的放电非线性,在点火电压以下时不会放电,对线数无限制,因此可以实现大型化,且可以采用减少驱动回路数的多路复用技术。而且,与通常的阴极射线管相比,具有寿命长、亮度和亮度效率高、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等多种优点。等离子显示板因具有这种优点,随着信息社会的急速发展,对其的需要急增。
等离子显示板,根据施加到放电串的驱动电压形式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广泛应用的为交流型。具体介绍交流型如下:
各维持电极通过电介质层及保护层与放电层分离,上述各电极不吸收在放电显像时产生的带电粒子,而形成壁电荷,利用其壁电荷引发下一个放电的形式。
通常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包括:下板基板、形成在上述下板上的寻址电极、形成在设有此寻址电极的下板基板上的电介质层、形成在此电介质层上,维持放电距离、防止各串之间的电光学串扰(Cross Talk)的障壁、在下端设有一定模型的维持电极对和总线电极对使其与设有上述障壁的下板结合,与上述寻址电极正交的上板基板。上述维持电极对,通常为了透过光线而采用透明电极,而且为了补偿透明电极的高电阻,接合了总线电极。由上述障壁划分的放电空间内最少有一侧形成荧光体层,在上述上板的下端形成了填入各电极的电介质层和保护膜。上述放电空间内注入混合氖(Ne)氙(Xe)等的放电气体。
这种等离子显示板中,设在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是通过FPC(FlexibleCircuit Board)电性连接驱动线路,上述FPC中,为根据板的像素选择形成壁电压,设有根据驱动线路控制的信号施加寻址电压的驱动IC。
如上所述,利用FPC和驱动IC的电压施加结构广泛应用的有:驱动IC贴装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上的COB(Chip On Board)、在组成FPC的膜上直接贴装驱动IC的COF(Chip On Film)等。
图1为简示传统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用COF的形状图片。如图所示,COF由与等离子显示板100连接的板连接部210和设有输入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入部220的FPC200组成,驱动IC230通过导电性粘合剂235安装在上述FPC上端。
上述各输入部和驱动IC是通过电极列(Align)连接,与COF结构中可以在电极列上接合IC芯片的最小间距60μm相反,柔性线路板结构中最小间距为40μm以下,因此从同一大小的IC芯片中可以增加输出针数这一方面考虑,柔性线路板更有利,制造工序方面考虑也是柔性线路板更有利,因此最近电压施加结构逐渐从COF转换为柔性线路板。
柔性线路板配备连接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和驱动线路的各自连接端子部。而且,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和柔性线路板连接端子部是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电性结合,驱动线路和柔性线路板连接端子部是通过公母接头电性连接。上述各自连接端子部将设置与离子显示板的电极和驱动线路连接的连接配线。柔性线路板具有与传统的COF类似的结构,在降低制造费用方面比较有利。
采用上述柔性线路板连接驱动线路和等离子显示板时,发生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柔性线路板的电极列与PCB电极列互相错位,不能正确连接。
若上述电极列错位与不是相应电极的其它电极接触,则发生短路,为防止这种短路,有加宽电极间隔或缩短电极宽度的方法。
但是,为防止短路加宽电极间隔,则会增加柔性线路板的大小,会增加制造费用,过度缩短电极宽度,则会减少与电极的接触面积,很难与相应电极正确接触。
使用COF时,如图1所示,通过在信号输入部220一侧设置突出部225,使电极列与PCB接头的电极列正确连接。与其相反,柔性线路板比COF厚度薄,因此即使设置突出部也很难与PCB接头正确连接,存在突出部被破损的忧虑。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问题,需要开发可以改善连接结构的柔性线路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通过变更与印刷有驱动线路的线路印刷基板连接的柔性线路板的电极形状,可以防止短路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
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包括:设在基膜的一端,由电极列(Align)组成的板连接部;设在基膜板连接部的相反的一端,由电极列组成的信号输入部;上述信号输入部施加驱动数据信号,则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IC,而且上述信号输入部的各电极设为末端宽度要比其余部分更大。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列是由铜组成。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电极末端的形状是多角形或圆。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输入部的各电极的最大宽和最小宽的比率是1∶0.5至1∶0.8。
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由下板基板、形成在上述下板上的寻址电极、下板电介质层、障壁、荧光体层组成的下板;由上板基板、在上板基板下端设置的维持电极、总线电极、上板电介质层、氧化镁膜组成,与上述下板结合,使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正交的上板;附着于上述下板基板,与上述寻址电极或维持电极电性连接。
前述的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是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或导电性粘合剂与维持电极或寻址电极电性连接。
前述的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还包括:与上述柔性线路板的信号输入部电极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与上述柔性线路板电极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设有贯穿槽的基膜上形成金属膜的阶段;蚀刻上述金属膜,从而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在上述各电极列的一部分上形成防焊漆的阶段;在贯穿槽贴装驱动IC,使上述各电极列和驱动IC通过凸缘电性连接的阶段及形成绝缘部,使其包围上述驱动IC和电极列连接部分及各电极列的一部分的阶段,且上述信号输入电极列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包括:在上述金属膜上形成光致抗蚀膜,在贯穿槽对应的金属膜下端形成抗蚀膜的阶段;对上述光致抗蚀膜进行露光、显像,从而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的阶段;对上述未形成上述光致抗蚀膜模型进行蚀刻,从而形成电极,除去光致抗蚀膜模型及抗蚀膜的阶段。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设计在线路印刷基板上的与驱动线路连接的柔性线路板的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中,组成上述电极列的电极的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上述电极末端的宽设成与传统电极的宽度相同,其余部分的宽设成小于传统电极的宽度
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形状是,通过缩小除末端之外的其余部分的宽度,不仅可以获得与实际增加电极间隔同等效果,而且末端宽度维持与传统相同的大小,可以确保可与线路印刷基板电极连接的接触面积。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通过使信号输入用电极列的电极末端大于其余部分,在与设计了驱动线路的线路印刷基板电性连接时,可以防止短路发生。
而且,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是通过不加大电极间隔,可以维持与传统柔性线路板相同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是利用传统的光刻工序,不追加工序就可制造本发明的柔性线路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用COF的简单结构平面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简单结构平面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电极放大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简单结构断面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作用图。
图6a至图6b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另一实例的电极放大图。
图7为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中,柔性线路板和线路印刷基板的连接部放大图。
图8a至图8e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一实例的断面图。
图片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
10:基膜                             11:板连接部的电极列
12: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               12a,12b:电极
12c:空闲空间                        13:驱动IC
14:凸缘(Bump)                       15:防焊漆
16:绝缘部                           20:金属膜
30:光致抗蚀膜                       35:抗蚀膜
40:贯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如下: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简单结构平面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电极放大图,如图所示,包括:设在基膜10的一端,由电极列(Align)11组成的板连接部;设在基膜10板连接部的相反的一端,由电极列12组成的信号输入部;及上述信号输入部施加驱动数据信号,则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IC13,而且上述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是,设为末端宽度要比其余部分更大的电极12a。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一实例的简单结构断面图,如图所示,信号输入部及板连接部的电极列是通过凸缘(Bump)14与驱动IC13电性连接,形成了保护固定上述驱动IC的绝缘部16。图片中的符号15表示防焊漆。
上述板连接部与等离子显示板连接。更具体地说是与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电性连接,从而使电极驱动。因板连接部电极列的电极数比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多,因此板连接部电极列的宽度要比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窄。上述柔性线路板的板连接部的电极列将与等离子显示板的连接部连接,主要采用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或导电性粘合剂连接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在板连接部的电极列上涂布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或导电性粘合剂后,与等离子显示板连接部对齐列,通过加热加压上述连接部分接合。
上述信号输入部与设计在线路印刷基板的驱动线路连接。上述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是由电极组成,以电极末端的宽度比其余部分宽为特点。更具体地说,上述电极的末端的宽是在与传统相同或类似的范围内设置,其余部分则设为比传统宽度小。如此设置的电极,通过缩小除末端之外其余部分的宽度,不仅可以获得与实际增加电极间隔同等效果,而且末端宽度维持与传统相同的大小,可以确保可与线路印刷基板电极连接的接触面积。
尤其,考虑柔性线路板和线路印刷基板是通过公母接头连接的这一点,如图5所示,存在不与电极列平行连接从而发生接触不良的忧虑,本发明的电极12a是通过形成空闲空间12c,防止与不对应的线路印刷基板的电极12b接触发生的短路。
上述电极末端的宽度不必指定。因此,电极末端的形状不仅可以是单一的长方形,也可以是如图6a及6b所示的圆、凹凸形(如图6a)、梯形(如图6b)、三角形等多种形状。上述电极的最大宽和最小宽的比率最好为1∶0.5至1∶0.8。
本发明的柔性线路板在组成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的连接部的电极采取本发明的形式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上述信号输入部的电极列12及板连接部的电极列11是通过凸缘与驱动IC电性连接。通过凸缘连接驱动IC和各电极,有助于简化柔性线路板的制造工序,减少电极间隔从而实现柔性线路板的小型化。
上述基膜10由合成树脂组成,尤其是通常都采用耐热性高的聚酰亚胺。而且,上述信号输入部及板连接部的电极列,考虑电导度及经济性,则最好由铜组成。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实例包括:由下板基板、形成在上述下板上的寻址电极、下板电介质层、障壁、荧光体层组成的下板;由上板基板、在上板基板下端设置的维持电极、总线电极、上板电介质层、氧化镁膜组成,与上述下板结合,使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正交的上板;附着在上述下板基板,与上述寻址电极或维持电极电性连接的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
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与寻址电极或维持电极的连接采用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或导电性粘合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在与上述柔性线路板的电极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的电极的末端宽设为比其余部分宽时,如图7所示,不仅在柔性线路板的电极12a,在线路印刷基板的电极12b上也形成防止放电的空间12c,因此更有效防止短路。
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电介质层,障壁,电极等的形状,结构采取共知的通常结构,各自的制造方法的具体工序可以通过共知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制造,对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基础知识的人员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因此省略对其的具体介绍。
图8a至图8e所示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一实例的断面图,包括:在设有贯穿槽的基膜上形成金属膜的阶段;蚀刻上述金属膜,从而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在上述各电极列的一部分上形成防焊漆的阶段;在贯穿槽贴装驱动IC,使上述各电极列和驱动IC通过凸缘电性连接的阶段及形成绝缘部,使其包围上述驱动IC和电极列连接部分及各电极列的一部分的阶段,且上述信号输入电极列的电极是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首先,在设有贯穿槽40的基膜10上形成金属膜20,如图8a。上述基膜采用聚酰亚胺材质t的薄膜,通常卷在滚筒上。上述基膜上除贯穿槽之外,也可以设置在之后连接到板的过程中起到易弯曲作用的狭缝槽,或有助于薄膜移送的槽等。
上述金属膜的材质,从电导度及经济性考虑,最好采用铜膜。上述金属膜采用在不是基膜其它地方制造后,利用粘合剂等附贴在基膜上的方法。
之后,蚀刻上述金属膜,从而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更具体地说,上述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包括:在上述金属膜上形成光致抗蚀膜,在贯穿槽对应的金属膜下端形成抗蚀膜的阶段;对上述光致抗蚀膜进行露光、显像,从而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的阶段;对上述未形成上述光致抗蚀膜模型进行蚀刻,从而形成电极,除去光致抗蚀膜模型及抗蚀膜的阶段。
首先,在上述金属膜20上形成光致抗蚀膜30,在金属膜下面形成抗蚀膜35,防止蚀刻物通过贯穿槽40损害其他部分,如图8b。
之后,对上述光致抗蚀膜进行露光、显像,从而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图中未显示)。上述光致抗蚀膜的露光是通过荫罩照射紫外线完成,露光部位的光致抗蚀膜通过形成交联不被碱性显像液除去而残留,从而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上述光致抗蚀膜模型是为决定信号输入电极列,即与设计了驱动线路的线路印刷基板连接的电极列的电极形状,因此对应电极末端部分宽度应比其余宽度大。
之后,对上述未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的金属膜进行蚀刻,从而形成电极,通过除去光致抗蚀膜模型30及抗蚀膜35,形成板连接电极列11及信号输入电极列12,如图8c。
之后,在上述各电极列的一部分上形成防焊漆15,如图8d,在贯穿槽40上贴装驱动IC,使上述各电极列11、12和驱动IC13通过由电导度高度材质组成的凸缘14电性连接,为保护且稳固上述驱动IC13及电极列11、12,形成绝缘部16,使其包围上述驱动IC和电极列的连接部分及各电极列的一部分,如图8e。因未设绝缘部,而外露的电极列将成为连接板和线路印刷基板的部分。
上述实施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包括:设在基膜的一端,由电极列组成的板连接部;设在基膜板连接部的相反的一端,由电极列组成的信号输入部;上述信号输入部施加驱动数据信号,则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IC,而且上述信号输入部的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电极列是由铜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电极末端的形状是多角形或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输入部的各电极的最大宽和最小宽的比率是1∶0.5至1∶0.8。
5、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由下板基板、形成在上述下板上的寻址电极、下板电介质层、障壁、荧光体层组成的下板;由上板基板、在上板基板下端设置的维持电极、总线电极、上板电介质层、氧化镁膜组成,与上述下板结合,使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正交的上板;附着于上述下板基板,与上述寻址电极或维持电极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是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或导电性粘合剂与维持电极或寻址电极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还包括:与上述柔性线路板的信号输入部电极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与上述柔性线路板电极连接的线路印刷基板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8、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设有贯穿槽的基膜上形成金属膜的阶段;蚀刻上述金属膜,从而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在上述各电极列的一部分上形成防焊漆的阶段;在贯穿槽贴装驱动IC,使上述各电极列和驱动IC通过凸缘电性连接的阶段及形成绝缘部,使其包围上述驱动IC和电极列连接部分及各电极列的一部分的阶段,且上述信号输入电极列的电极末端宽度设为比其余部分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用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成板连接电极列及信号输入电极列的阶段包括:在上述金属膜上形成光致抗蚀膜,在贯穿槽对应的金属膜下端形成抗蚀膜的阶段;对上述光致抗蚀膜进行露光、显像,从而形成光致抗蚀膜模型的阶段;对上述未形成上述光致抗蚀膜模型进行蚀刻从而形成电极,除去光致抗蚀膜模型及抗蚀膜的阶段。
CNA2006101394561A 2005-10-21 2006-09-22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Pending CN19765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99586 2005-10-21
KR1020050099586A KR20070043370A (ko) 2005-10-21 2005-10-21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그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6558A true CN1976558A (zh) 2007-06-06

Family

ID=3812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394561A Pending CN1976558A (zh) 2005-10-21 2006-09-22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70043370A (zh)
CN (1) CN197655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8361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Xfpc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32475A (zh) * 2014-09-02 2015-02-0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259718A (zh) * 2015-11-26 2016-01-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软板上芯片构造及具有该软板上芯片构造的液晶面板
CN10921645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8361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Xfpc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568361B (zh) * 2011-12-30 2014-09-17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Xfpc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32475A (zh) * 2014-09-02 2015-02-0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332475B (zh) * 2014-09-02 2018-09-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259718A (zh) * 2015-11-26 2016-01-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软板上芯片构造及具有该软板上芯片构造的液晶面板
CN10921645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9216455B (zh) * 2017-06-29 2023-06-16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43370A (ko) 2007-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14538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96790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632677A (zh) 制造平板显示器的方法
CN182602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495700A (zh) 集成电路和包括集成电路的显示器
CN1677209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05672A (zh) 具有接地模块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74753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05114A (zh) 电子发射材料和具有这种电子发射材料的电子发射板
CN1076340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658715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638548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94545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976558A (zh) 柔性线路板及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等离子显示板
CN1638546A (zh) 双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787045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311504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750229A (zh) 电子发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45665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83190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87008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674741A (zh)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9233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1040364A (zh) 图像显示器件
CN1819102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