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2387B -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2387B
CN1962387B CN2006101439543A CN200610143954A CN1962387B CN 1962387 B CN1962387 B CN 1962387B CN 2006101439543 A CN2006101439543 A CN 2006101439543A CN 200610143954 A CN200610143954 A CN 200610143954A CN 1962387 B CN1962387 B CN 1962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installation site
lift
counterweight
driv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39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2387A (zh
Inventor
曼弗雷德·君格报尔
克劳斯·路德
比特·斯别路特
皮特·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962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2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2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2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16Mobile or transportable lift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shifted from one part of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to another part or to another building or structure
    • B66B9/187Mobile or transportable lift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shifted from one part of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to another part or to another building or structure with a liftwa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mporary connection to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16Mobile or transportable lift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shifted from one part of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to another part or to another building or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7/00Elevator, industrial lift truck, or stationary lift for vehicle
    • Y10S187/90Temporary construction elevator for bui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造电梯设备(1)的方法,电梯设备(1)包括在第一安装位置(10)中的具有驱动单元(4)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驱动单元通过承重缆绳(8)可连接于电梯轿厢和对重,具有链式升降机(14)的横构件(12)被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链式升降机通过承重链(15)被连接于支承板,链式升降机(14)将支承板(3)从第一安装位置(10)上升到第二安装位置(11)且支承板(3)最终被安装于第二安装(11)中。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1),在竖井壁(18、20)中的用于安装支承板(3)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19、24、25)与安装位置(10、11)有关。

Description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电梯设备运行高度的方法,并涉及一种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电梯设备运行高度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多层建筑物的建造中,用于基本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的楼层数目增加,并且电梯设备运行高度增加。对于运行高度的每一次增加,电梯设备的机舱以及驱动单元与绳轮(cable rollers)必须相应地被升高。
公开说明书DE 1900971中说明了一种增加电梯设备的运行高度的方法,其中机舱由脚手架公司的提升机构提升。为了该目的,提升机构的吊钩被钩入设置在机舱的钢缆环中。具有电梯轿厢安装在其上的整个机舱被提升一定范围以便可移走机座,通过所述机座机舱被固定于先前的安装位置。在移走机座之后,机舱和电梯轿厢被提升到新的安装位置稍微上方。利用一套新的机座,机舱被固定于新的安装位置。
已知方法的使用另外地需要例如建筑用起重机的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通常由负责建筑物的建造的建筑公司提供。提升机构的提供不仅对于电梯设备的制造商、也对于电梯设备定购方关系到额外的成本。另外,使得电梯设备制造商依赖于建筑公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说明一种用于电梯设备的建造的方法,其中不需要附加的提升机构。另外,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尤其适合于根据发明的方法的使用。
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如下方法而满足目的。在根据发明的方法中,具有合适的链式升降机(chain hoist)的横构件(cross member)最初被布置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方。链式升降机通过链被连接于支承板并且支承板从第一安装松开。支承板然后被链式升降机从第一安装位置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支承板被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梯设备的建造的方法不需要另外的提升机构,即另外的起重机以增加电梯的运行高度。从而可节约成本。因此,不再需要提升机构的电梯设备可独立于建筑公司建造。
在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支承板从第一安装位置松开之前电梯轿厢和对重被固定,而在支承板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中之后固定重新被解除。在那种情况下,用于驱动的缆绳连接被解开。以此方式电梯轿厢和对重与驱动分离。对应地,在支承板从第一安装位置松开之前电源电缆优选地与驱动单元分离,并且在支承板安装入第二安装位置中后与驱动单元重新连接。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固定之后,驱动单元、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承重缆绳连接被松开,并且在支承板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之后所述承重缆绳连接被重新产生.
在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由于支承板被牵引电动机垂直地移动并且锁定装置逆着支承板的运动的方向被折叠,所以支承板从第一安装位置松开,其中所述锁定装置被设置在支承板的端部并且处于安装状态中的所述锁定装置超过支承板侧向地突出。优选地,为了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中,锁定装置被移动以便它们超过支承板侧向地突出,其中缆绳和/或链可用于锁定装置的移动。此优点在于:为了安装位置的改变,没有诸如例如安装支承件(mounting bearer)的支承部件需要被从支承板移走并被重新安装在更高的第二安装位置中。安装位置不被改变,支承板被牵引穿过电梯竖井。
在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由于支承板从支架上升,所以支承板从第一安装位置松开,所述支架从竖井壁突出入竖井中。以优选的方式,为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支承板被旋转锐角至一定范围以便所述支承板可穿过电梯竖井而不接触竖井壁。在发明的此实施例中,优点也被提供,即为了上升没有支承部件从支承板移除。
目的进一步由具有如下特征的电梯设备满足。
根据发明的电梯设备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能够通过链式升降机从第一安装位置被提升到第二安装位置,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方安装有横构件,所述横构件具有所述链式升降机;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凹入部分分别设置在一个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一个端部;且突出入电梯竖井中的、在与所述一个竖井壁相对的竖井壁的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中分别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便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部,使得所述支承板大致水平地平放在凹入部分中并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二支架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部,使得所述支承板大致水平地平放在凹入部分中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支承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凹入部分被稳固地安装。另外,支承板可容易地松开。
或者,所述支承板能够通过链式升降机从第一安装位置被提升到第二安装位置,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方安装有横构件,所述横构件具有所述链式升降机;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凹入部分分别设置在一个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一个端部;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另外的凹入部分分别设置在与所述一个竖井壁相对的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所述另外的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个端部;且可旋转的锁定装置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相对端部并且每一所述锁定装置能够被安装在相应的凹入部分中。此措施实现了支承板在安装位置中的简单的安装以及支承板从安装位置简单的松开。
附图说明
发明的进一步有利的实施例可从通过附图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实例中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显示了电梯设备和具有链式升降机的横构件的示意性视图;
图2显示了具有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承板的电梯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性视图;
图3显示了具有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承板的电梯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性视图。
图中相同附图标记指示功能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意地图示说明了电梯设备1,所述电梯设备1包括电梯竖井2、具有驱动单元4布置在其上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具有驱动单元4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被设置在电梯竖井2中,其中电梯轿厢5和对重6被布置在支承板3下方。典型地包括电动机的驱动单元4驱动驱动滚筒7,与电梯轿厢5和对重6相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承重缆绳8围绕驱动滚筒7运行。位于支承板3上方的装配空间以下被称为机舱9,设置所述装配空间是为了容纳驱动单元和诸如例如控制装置(未显示)的电梯设备的操作所需要的另外的部件。
支承板3被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10中。图1中以简化形式图示说明了支承板3的安装。图2和图3提供了详细图示说明。为了将电梯设备1的运行高度增加至第二安装位置,支承板3必须被提升至第二安装位置11的高度并安装在那。这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第一安装位置10和第二安装位置1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例如21米。
为此目的,横构件12被安装于第二安装位置11的上方。横构件12的安装可从预先建造的安装平台(未显示)执行,所述安装平台可由木料制成并被安装在电梯竖井2中。横构件12优选地位于两托架13上,所述两托架13被安装于电梯竖井2的壁(未更详细显示)。托架13可通过例如六个紧固部件的方式固定于竖井壁,其中所述六个紧固部件可以是例如螺钉和榫钉。
横构件12具有链式升降机(chain hoist,链式提升器)14,所述链式升降机14优选地设置在横构件12下方。横构件12被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以便用于机舱9的容纳的充分的自由空间存在于横构件12和第二安装位置11之间,或者如果链式升降机14被布置在横构件下方,在链式升降机14和第二安装位置11之间。横构件12被安装于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例如3.5米。链式升降机14通过合适尺寸的承重链15以及单独链15.2固定于支承板3的角部点(corner points)和/或边点。链式升降机可以是可以购得的链式升降机,诸如专家所知的例如TIRAC升降机的链式升降机。等同的牵引装置可代替链式升降机而被使用,所述等同的牵引装置是诸如例如与带合作的牵引升降机等的牵引装置。
在上升支承板3之前,电梯轿厢5和对重6优选地被固定。为了固定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被嵌入安全固定器(safety retainer)并通过附加的保险带(未显示)连接于导轨16。对重6被向下移动至电梯设备的地板并在缓冲器17上停靠那里。通过电梯轿厢5和对重6的固定,可实现承重缆绳8的相应的释放。
在将支承板3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11之前,优选地解开由承重缆绳8在驱动滚筒7、电梯轿厢5和对重6之间形成的缆绳连接。在那种情况下,承重缆绳8完全地从驱动区域移走。在将支承板3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之后,所述承重缆绳8被再次拉入。承重缆绳8的长度优选为能够使操作到达电梯设备1的最大高度。
在上升支承板3之前,用于驱动单元4的供电的供电电缆(未显示)与驱动单元4分开并且被固定或者拆卸,从而防止供电电缆的缠结以及对人员的危险。
在给定情况下,为了提升的进程,需要移走安装在电梯竖井中第一安装位置10和第二安装位置11之间的并且未显示的脚手架、安装平台或到楼层顶的桥接.在上升支承平台3之前,优选地拆除设置在支承板3上的安全导轨(未显示),从而不阻碍提升的进程.与之相反,驱动单元4在提升进程期间可有利地保持在支承平台3上.
链式升降机14将支承板3从第一安装位置10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11。然后将支承板3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其中优选地执行稳固安装的检查。在安装支承平台3之后,可将承重链15从支承板3拆除。另外,在支承板3安装之后,可能已被拆除的安全导轨(未显示)被重新安装在支承板3上。到与第二安装位置11有关的楼层的桥接可被安装。供电电缆可重新连接于驱动单元4。通过承重缆绳可重新产生驱动滚筒7、电梯轿厢5和对重6之间的缆绳连接。如果为了提升的进程承重缆绳8被完全地移除,那么现在可重新向上拉承重缆绳8。电梯轿厢5和对重6的固定可被拆除。随后,电梯设备1优选地被重新调整并被返回操作中。电梯设备1运行高度的增加可有利地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电梯设备的一部分,其中支承板3被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10中。为了支承板3的安装,电梯竖井2在竖井壁18中至少具有两个凹入部分19,所述凹入部分19被形成以容纳支承板3的端部。
在相对的竖井壁20处优选地设置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突出入电梯竖井2中并被布置以便所述支架21可容纳板3的支承部分的端部从而支承板3大致水平地平放在凹入部分19中并在支架21上。几个支架也可替代一个支架21被设置。支架21优选地安装于设置有楼层入口的竖井壁20处,尤其优选地安装于楼层顶处。支架21可通过螺钉和榫钉22固定于竖井壁20。另外,支承板3可通过例如螺钉和榫钉23被固定于支架21。
为了将支承板3从第一安装位置10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11,利用图1中所示的链式升降机14,通过承重链15将支承板3首先从支架21上升,由此将支承板3从第一安装位置10释放。支承板3然后被旋转一锐角至一范围以便它可穿过电梯竖井2而不与竖井壁18、20接触。支承板3因而倾斜地或对角地上升。在图2中由虚线所示的支承板3阐明此种情况。
支架21相似地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其中如在第一安装位置中一样执行安装。为了支架21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的安装,将平放在支架21上的支承板3的端部优选地被上升一范围以便支架21可被安装在竖井壁20中。
由于支承板3的一端被置于凹入部分19中而相对端被置于支架21上,因此支承板3被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支承板3通过例如螺钉和榫钉23被固定于支架21。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电梯设备的一部分,在该一部分中,支承板3待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用于安装支承板3的至少两个凹入部分24和25被设置在每一竖井壁的第二安装位置11中。支承板3在相对端具有可旋转的锁定装置26,所述锁定装置26优选地布置在支承板3的下方并且置于凹入部分24和25中。在安装在安装位置10、11中的状态下,锁定装置26侧向地超出支承板3突出并放在凹入部分24和25中。缆绳27优选地布置在锁定装置26处,锁定装置26通过缆绳27可被旋转。链可代替缆绳27而被使用。
由于利用图1中所示的链式升降机14,通过承重链15使支承板3上升,因此支承板3从第一位置10脱离。在上升期间,锁定装置26逆着支承板3的移动方向被移动。锁定装置26优选地向下折叠起来。
支承板3被上升至第二安装位置11的高度上方,优选为第二安装位置11的高度之上0.5米.缆绳27然后被拉紧以旋转锁定装置26从而所述锁定装置26突出入凹入部分24、25中.锁定装置26的旋转运动在图3中用虚线的锁定装置图示说明.缆绳27可从安装在电梯竖井2中的脚手架(未显示)驱动.缆绳27的驱动可由例如手动地或通过链式升降机而被执行.在锁定装置26已经被旋转以便它们超过支承板3侧向地突出至凹入部分24、25中以后,用于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的支承板3通过链式升降机14和承重链15被降低以便锁定装置26被置于凹入部分24、25中.
很明显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实例的支承板3至少在与凹入部分19相关的支承板3的端部处也可设置有上述锁定装置26。为了支承板3的提升,锁定装置26被旋转,尤其被向下折叠起来。为了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中,锁定装置26通过缆绳27被返回至水平位置。

Claims (12)

1.一种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所述电梯设备包括在第一安装位置中的具有驱动单元(4)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其中驱动单元(4)通过承重缆绳(8)可连接于电梯轿厢(5)和对重(6),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横构件(12)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所述横构件(12)具有链式升降机(14),
通过承重链(15)将所述链式升降机(14)与所述支承板(3)连接,
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松开所述支承板(3),
通过所述链式升降机(14)将所述支承板(3)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上升至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并且
将所述支承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板(3)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松开之前,电梯轿厢(5)和对重(6)被固定,并且在所述支承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中之后,固定被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电梯轿厢(5)和对重(6)的固定之后,驱动单元(4)和电梯轿厢(5)以及对重(6)之间的提升缆绳连接(8)被松开,并且在支承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之后所述提升缆绳连接(8)被再次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板(3)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松开之前,供电电缆与所述驱动单元(4)分离,并且在所述支承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之后所述供电电缆被重新连接于驱动单元(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3)被所述链式升降机(14)垂直地移动并且锁定装置(26)与所述支承板(3)的运动方向相反地被旋转,由此所述支承板(3)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松开,其中所述锁定装置(26)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3)的端部并且在安装状态中超过支承板(3)侧向地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支承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中,设置在所述支承板(3)的端部的锁定装置(26)被移动以便所述锁定装置(26)超过所述支承板(3)侧向地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装置(26)被缆绳或链(27)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装置(26)被缆绳或链(27)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支承板(3)从支架(21)上升,所述支承板(3)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10)松开,其中所述支架(21)从竖井壁(20)突出入电梯竖井(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上升入所述第二安装位置(11)中,所述支承板(3)被旋转一锐角至所述支承板(3)可穿过电梯竖井(2)而不接触所述竖井壁(18、20)的范围。
11.一种电梯设备,包括电梯竖井(2),在第一安装位置(10)中的具有驱动单元(4)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其中具有所述驱动单元(4)的所述支承板(3),所述电梯轿厢(5)和所述对重(6)被布置在所述电梯竖井(2)中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单元(4)通过承重缆绳(8)可连接于所述电梯轿厢(5)和所述对重(6),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3)能够通过链式升降机(14)从第一安装位置被提升到第二安装位置,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安装有横构件(12),所述横构件(12)具有所述链式升降机,
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凹入部分(19)分别设置在一个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一个端部;且
突出入电梯竖井中的、在与所述一个竖井壁相对的竖井壁的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中分别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便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部,使得所述支承板大致水平地平放在凹入部分中并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二支架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部,使得所述支承板大致水平地平放在凹入部分中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12.一种电梯设备,包括电梯竖井(2),在第一安装位置(10)中的具有驱动单元(4)的支承板(3),电梯轿厢(5)和对重(6),其中具有所述驱动单元(4)的所述支承板(3),所述电梯轿厢(5)和所述对重(6)被布置在所述电梯竖井(2)中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单元(4)通过承重缆绳(8)可连接于所述电梯轿厢(5)和所述对重(6),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3)能够通过链式升降机(14)从第一安装位置被提升到第二安装位置,在第二安装位置(11)上方安装有横构件(12),所述横构件(12)具有所述链式升降机,
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凹入部分分别设置在一个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一个端部;
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板的两个另外的凹入部分分别设置在与所述一个竖井壁相对的竖井壁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其中每一个所述另外的凹入部分能够容纳所述支承板的另一个端部;且
可旋转的锁定装置(26)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3)的相对端部并且每一所述锁定装置(26)能够被安装在相应的凹入部分中。
CN2006101439543A 2005-11-09 2006-11-07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Active CN1962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10560.9 2005-11-09
EP05110560 2005-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2387A CN1962387A (zh) 2007-05-16
CN1962387B true CN1962387B (zh) 2010-05-12

Family

ID=3570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39543A Active CN1962387B (zh) 2005-11-09 2006-11-07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407041B2 (zh)
KR (1) KR20070049968A (zh)
CN (1) CN1962387B (zh)
AR (1) AR056789A1 (zh)
BR (1) BRPI0604541A (zh)
CA (1) CA2567320A1 (zh)
MX (1) MXPA06012951A (zh)
SG (1) SG132591A1 (zh)
TW (1) TW200740682A (zh)
ZA (1) ZA2006086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2383B1 (ko) * 2003-09-29 2011-07-28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기계실을 갖지 않는 승강기용 차량 구동 기계 장착을 위한 방법
WO2007027172A1 (en) * 2005-08-30 2007-03-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n elevator car drive machine
FI120906B (fi) * 2007-12-21 2010-04-30 Kone Corp Hissi
US8640829B2 (en) * 2008-07-16 2014-02-04 William P. Block, JR. Hydraulic elevator system
FI20090389A (fi) * 2009-10-23 2011-04-24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valmistamisessa
FI20100223A0 (fi) * 2010-05-28 2010-05-28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hissijärjestely
FI20125045L (fi) * 2012-01-16 2013-07-17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hissijärjestely
US9388020B2 (en) * 2012-03-06 2016-07-12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n elevator arrangement
WO2013165411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of installing a machine in an elevator system
EP2711324B1 (en) * 2012-09-20 2019-03-20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EP3077314B1 (en) 2013-12-05 2020-02-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Ropeless high-rise elevator installation approach
EP3388379A1 (en) * 2017-04-10 2018-10-17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N110697545A (zh) * 2019-10-10 2020-01-17 奥帝亚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及其安装方法
CN110589669A (zh) * 2019-10-10 2019-12-20 奥帝亚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升降机的搁机机架
US20240150154A1 (en) * 2019-11-08 2024-05-09 Inventio Ag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elevator shaft
CN111115412A (zh) * 2020-01-20 2020-05-08 河南省川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井道施工升降机用可折叠拱桥式承重梁组件及承重梁
CN113620147A (zh) 2020-05-09 2021-11-09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跃升电梯系统和跃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4279A1 (fr) * 1992-08-03 1994-02-04 Otis Elevator Co Ascenseur ou monte-charges, suivant l'avancement du gros-Óoeuvre de la construction de bâtiments.
CN1336900A (zh) * 1999-02-24 2002-02-2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443134A (zh) * 2000-07-19 2003-09-17 奥蒂斯电梯公司 综合的电梯安装提升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4223A (en) * 1964-03-10 Klsovec
US3196996A (en) * 1963-05-07 1965-07-27 Hico Corp Of America Form supporting girder construction
US3298462A (en) * 1966-01-17 1967-01-17 Beaver Advance Corp Traction lift for scaffolding towers
US3519101A (en) 1968-01-10 1970-07-07 Otis Elevator Co Construction elevator system
US3680711A (en) * 1969-04-30 1972-08-01 Suburban Metal Ind Ltd Decking and shoring beam
FR2639929B1 (fr) * 1988-12-01 1991-03-29 Otis Elevator Co Poutre-support des poulies des cables de traction pour ascenseur
US5033586A (en) * 1990-07-11 1991-07-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struction elevator assembly
FI20000499A0 (fi) 2000-03-03 2000-03-03 Kone Corp Rakennusaikainen hissi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konehuonetason nostamiseksi
US7635049B2 (en) * 2002-12-02 2009-12-22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FI114458B (fi) 2002-12-02 2004-10-29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hissin asentamiseksi rakennuksen rakentamisvaiheess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4279A1 (fr) * 1992-08-03 1994-02-04 Otis Elevator Co Ascenseur ou monte-charges, suivant l'avancement du gros-Óoeuvre de la construction de bâtiments.
CN1336900A (zh) * 1999-02-24 2002-02-2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443134A (zh) * 2000-07-19 2003-09-17 奥蒂斯电梯公司 综合的电梯安装提升工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7-97157A 1995.04.11
JP特开平9-278325A 1997.10.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49968A (ko) 2007-05-14
BRPI0604541A (pt) 2007-08-28
AR056789A1 (es) 2007-10-24
US7407041B2 (en) 2008-08-05
SG132591A1 (en) 2007-06-28
CN1962387A (zh) 2007-05-16
TW200740682A (en) 2007-11-01
ZA200608616B (en) 2008-05-28
US20070181381A1 (en) 2007-08-09
MXPA06012951A (es) 2007-06-22
CA2567320A1 (en)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2387B (zh) 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及用于该目的的电梯设备
US9676596B2 (en) Elevator refurbishing method
CN101528582B (zh) 电梯
KR20070037995A (ko) 승강실 및 승강로에 승강실의 지지 수단을 설치하는 방법
JPH0710058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作業プラットホー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方法
US9415974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oving a heavy load
CN108137282A (zh) 用于在建筑物的建筑阶段安装升降机的方法
CN109153539B (zh) 电梯的曳引机安装方法
CN111232799B (zh) 移动作业平台曳引系统及利用其的无机房电梯施工方法
JP2007210703A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据付装置および据付工法
WO2011051559A1 (en) Fixing arrangement of a hoisting machine of an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hoisting machine of an elevator
US636406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components
CN108698792B (zh) 电梯装置
JP425192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8285260A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据え付け工法
JP200133525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据付工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据付用ユニット
WO2020194523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機械台
JPH082850A (ja) エレベーター昇降路内工事方法
EP1571113A1 (en) Elevator equipment
JP497821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装置及び据付方法
KR100688362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구동장치
JP2007137681A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2023177370A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据付補助装置及び据付方法
JP200615162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A2049422C (en) Support frame for a rope brake and hois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VENTIO AG

Effective date: 201208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200072 PUTUO,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14

Address after: 200072 No. 40 Wen River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Helge Sitwell

Patentee before: Inventio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