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3905A - 贮存盒 - Google Patents

贮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3905A
CN1953905A CNA200580015624XA CN200580015624A CN1953905A CN 1953905 A CN1953905 A CN 1953905A CN A200580015624X A CNA200580015624X A CN A200580015624XA CN 200580015624 A CN200580015624 A CN 200580015624A CN 1953905 A CN1953905 A CN 1953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taking
flat part
take
k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56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4093C (zh
Inventor
蔵田竜一
政时民治
三井纪章
东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Nippon Paper Pa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Nippon Paper Pa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Nippon Paper Pa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3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3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40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40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4Integral, inserted or attached portions form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ttings
    • B65D5/52External stands or display elements for contents
    • B65D5/526Containers with means for displaying items at different heights
    • B65D5/5266Containers with means for displaying item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tiered or stepped relationship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33Multiple disc containers
    • G11B33/0444Multiple disc containers for discs without cartrid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9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packages made by fo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ton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贮存盒,其使得多个保持在内盒的贮存介质保持体中的每一个贮存介质能够一眼就被辨认出来。贮存盒(1)包括:在其一侧具有插入口(4)并由折叠纸材料形成的外盒(3)和通过插入口(4)插入外盒(3)/从外盒抽出并由折叠纸材料形成的内盒(2)。内盒(2)进一步包括:多级相叠置的贮存介质保持体(2a)、(2b)和(2c),用以相对彼此移动。当将多级贮存介质保持体插入外盒(3)/从该外盒抽出时,多级贮存介质保持体(2a)、(2b)和(2c)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Description

贮存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外盒和内盒结合构成的收纳盒,该内盒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更特别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盒,其中,内盒由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构成,其彼此重叠以便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并且有选择地取出保持在每个收纳介质保持体中的收纳介质。
背景技术
至今,已有由折叠纸材料形成的收纳盒,这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降低成本等等。在这类收纳盒中,主流类型是仅具有一个收纳空间的盒。例如,如果叠置和收纳多个磁盘形状的记录介质,则会有由于相互摩擦而破坏记录部分或印刷表面的危险。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JP-A-2003-81252)公开的收纳盒中,收纳空间被间隔板分成多个部分,由于在这些部分中收纳的收纳介质之间存在间隔板,因而该收纳介质不会彼此接触。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用下面的结构,其中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将所有的收纳介质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即使将内盒完全从该外盒拉出,也不能一次全部确认每个收纳介质。因此,使用者不能一眼就认出多个收纳介质中想要的那个收纳介质。很难取出叠置在隔板下面的收纳介质。本发明是在考虑到上面的问题的情况下完成的,并且想要提供一种收纳盒,其提高使用者的可用性,同时避免多个收纳介质的相互接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发明的收纳盒由在一个侧部具有插入口的外盒和通过该插入口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的内盒的结合构成,其中该内盒由彼此重叠以便相对移动的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构成。可以将多级中的任何一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该外盒中。该外盒具有下面的形状可满足将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共同收纳和运载。虽然其可以具有例如像托盘一样的形状,但是,从保护保持在收纳介质保持体中的收纳介质不受灰尘、阳光等等的观点来看,优选像叠置整个收纳介质保持体的形状。例如,优选使用盒子形状,该盒子形状具有内体积,以便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保持收纳介质,并且可以收纳在该外盒中,以便彼此重叠。将收纳介质保持在收纳介质保持体中,与收纳介质保持体一起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并且相对于其它收纳介质保持体移动。为了防止在插入/抽出或者相对运动时收纳介质从收纳介质保持体掉出,需要为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一种限制部,该限制部能够保持收纳介质的可靠保持,同时限制该收纳介质的位置偏离。如果可以限制收纳介质保持体中收纳介质的位置偏离,则还可以防止该收纳介质相对于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摩擦。多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彼此重叠以便相对移动。也就是说,其可以自由展开,以便相互重叠收纳介质保持体或者减少重叠部分。如果将收纳介质保持体拉出外盒并且展开,则可以减少收纳介质的重叠面积。这样,使用者可以一次全部地看到收纳介质,并且一眼辨别出多个收纳介质中所需的那个。由于定位于外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和保持在其中的收纳介质不会成为阻碍,可以容易地取出定位于在较内一级的收纳介质。通过互相允许收纳介质保持体彼此重叠,与展开状态相比可以减少平面尺寸。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将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外盒中,则可以减少整个收纳盒的平面尺寸。这样,可以减少贮存空间,并且当运载收纳盒时,由于其具有紧凑的尺寸,可以便于处理。至今,在由外盒和内盒结合构成的收纳盒中的操作仅为:将一个内盒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另一方面,本发明具有不可预见性和重要性:构成内盒的多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是相对移动的,这会引起使用者对其产生兴趣。每一个外盒和内盒都是通过折叠纸材料形成的。基本上该纸材料是以纸作为主要材料。该纸材料不限于由植物纤维和其它纤维制造的材料。当然,可以使用由混合一种或多种由松树或阔叶树制成的机械纸浆和化学纸浆,以及由回收报纸和废纸获得的废纸纸浆等等制造的纸材料。可以使用由合成高分子物质制造的合成纸。也可以使用下述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波纹纸板,一个或两个表面由非纺织物制成的材料,一个或两个表面涂有静电抑制剂的材料,以及将热塑树脂级级压到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材料。当将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时,如果它们在几乎相同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则可以单独地将每个收纳介质保持体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这样,不需要从外盒拉出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并展开它们,还可以减少从该外盒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所需的空间。在收纳介质保持体相对运动时,如果该相对运动是在减少两个保持体的重叠量的方向上进行的,则它们分离,并且存在脱落或损失的危险。因此,在收纳介质保持体彼此重叠的部分中提供保持部,该保持部相互钩住,以便限制它们在分离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则可以防止收纳介质保持体的分离。由于保持部互相钩住,受特定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拉出操作的关联,还可以获得拉出其它收纳介质保持体的牵引操作。在外盒和收纳介质保持体重叠的部分中,也可以提供保持部,该保持部是钩住的,以便防止它们的分离。如果为收纳介质保持体或外盒提供盖部,该盖部关闭该外盒的插入口,可在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外盒的状态下,防止收纳介质从插入口掉出,以及灰尘或潮气从该插入口进入。与盖部作为分离元件而设置的情况相比,所述设置可以减少元件的数量,也可以防止介质的损失。具体地说,如果为收纳介质保持体而不是外盒提供盖部,由于可以同时执行该盖部的打开/关闭操作和该收纳介质保持体插入外盒/从该外盒抽出的操作,则可获得很高的可用性。而且,如果为最内一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盖部,并且折叠,以便覆盖外一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以及将该盖部的前边缘部插入到插入口中,则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都可以隔离在该外盒的外侧。当将收纳介质保持体拉出外盒时,由于该盖部在最内一级展开,因而不会覆盖或隐藏其它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如果收纳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以便以伸缩的形式彼此重叠,其中,较小的保持体顺序装入较大的保持体中,可以保证收纳介质保持体的相互接触部分大于例如托盘形收纳介质保持体,并且获得必定执行的适于实现在预期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引导操作。具体地说,如果在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和安装在其中的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之间保证具有大于保持在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中的收纳介质的厚度的间隙,则压紧力不会从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作用于保持在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中的收纳介质,因此可以防止收纳介质的破坏或变形。在收纳介质保持体相对运动时,可以防止收纳介质与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摩擦,并且可以防止擦伤收纳介质。当为面对插入口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边部提供翼片时,在将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外盒中的状态下,可以将该翼片用作把手,以实现将该收纳介质保持体容易地拉出。而且,将收纳介质的内容显示在该翼片上,则该翼片还可以起到鉴别该收纳介质的标签的作用。根据本发明的收纳盒,由于内盒由彼此重叠以便相对移动的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构成,因而可以移动重叠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并且可以一次全部看到在相应的收纳介质保持体中保持的收纳介质。甚至由于在外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和保持在其中的收纳介质不会成为阻碍,可以将位于最内一级的收纳介质容易地取出。这样,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纳盒中,将所有收纳介质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附图2是在所述收纳盒中,仅将外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附图3是在所述收纳盒中,将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外盒中的状态下的平面图。
附图4是附图3的相反侧的平面图。
附图5是构成收纳盒的外盒的毛坯的平面图。
附图6是附图5中所示的外盒毛坯在装配期间的透视图。
附图7是外级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毛坯的平面图。
附图8是附图7中所示的毛坯在装配期间的透视图。
附图9是外级收纳介质保持体的透视图。
附图10是中间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毛坯的平面图。
附图11是中间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透视图。
附图12是最底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毛坯的平面图。
附图13是最底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的平面图。
附图14是表示收纳介质保持体的变形的透视图。
附图15是表示外盒变形的透视图。
附图16是表示为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的限制部分的变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磁盘形介质作为收纳介质的例子进行描述和解释。附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纳盒1的外部平面图。附图4表示附图3的背面图。附图1是表示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2b和2c从收纳盒1的外盒3拉出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内盒2由多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2b和2c构成。附图2表示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被收纳介质保持体2a覆盖,并且仅有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盒3的外部的状态。将每个收纳介质保持体2a、2b和2c以及外盒3通过下面的方法获得:折叠冲压成预定形状的纸材料而制成毛坯,粘合必要的部分,将插入元件与狭缝接合等等。首先,描述外盒3。外盒3由毛坯5(在下文中也称作外盒毛坯)装配,该毛坯通过将纸材料冲压成附图5中所示的形状获得。外盒毛坯5主要包括:上板部6;底板部7;两个侧板部8a和8b;后板部9;以及保持部10。每个上板部6、底板部7、侧板部8a和8b以及后板部9具有矩形形状。保持部10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将两个侧板部8a和8b分别连接两个平行面对的侧边(上板部6的)。后板部9连接上板部6剩余两个侧边中的一个。而且,底板部7连接后板部9。在上板部6中,保持部10连接与后板部9相对的侧边。折叠片11a和11b以及重叠宽度12a和12b分别连接侧板部8a和8b。当装配外盒毛坯5时,折叠片11a和11b被后板部9覆盖。当装配外盒毛坯5时,将重叠宽度12a和12b粘接至底板部7。在该图中,长短交替的虚线表示凹折痕型划线,外盒毛坯5沿每个附图6中所示的划线也是凹折痕型。划线表示凹槽,该凹槽例如是通过将由木头、金属等制成的冲压叶片压向纸材料形成的,以便使该纸材料容易折叠。虽然未在外盒毛坯5中表示,但是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表示凸折痕型划线。在下面的解释中,这些种类的线之间的差异是通用的。在底板部7的边缘形成凹口13。在上板部6和保持部10之间的边界形成圆孔14。当装配外盒毛坯5时,凹口13和圆孔14彼此相对,并且用作手指钩部,以便从外盒3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在重叠宽度12a中形成凹口15的原因是:当重叠宽度12a粘接至底板部7时,防止一部分重叠宽度12a位于在底板部7中形成的凹口13中。如图6所示折叠外盒毛坯5的每个划线,再将重叠宽度12a和12b粘接至底板部7,折叠片11a和11b被后板部9覆盖,以便获得由扁平盒形成的外盒3,其中在一个侧部中形成可延伸的插入口4(参照附图3和4)。在装配时,可以通过例如使插入件与狭缝接合等来固定必要的部分,而不限于粘接。在与上板部6的边界处,仅仅沿着划线将保持部10折回上板部6,而不粘接至上板部6。
现在描述收纳介质保持体2a。从毛坯31(在下文中也称作内盒毛坯)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a,该毛坯通过将纸材料冲压成附图7所示的形状而获得。内盒毛坯31主要包括:第一至第三平板部32、33和34;以及保持部35。第一平板部32由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和具有直线外边的部分结合构成。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用作收纳介质保持区域,并且其区域大致等于或者略大于例如具有120mm直径的磁盘形记录介质。在该弧形外边的一部分中形成翼片(tab)40,以便使其突出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外侧。在弧形外边和直线外边之间形成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保持部36。在两个部分形成保持部36,该两个部分具有下面的关系,其中它们相对于将两个彼此面对的直线外边之间的区域分成两半的直线是线对称的。在每个保持部36和平板部32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56。该划线56是倾斜的,以便将其从直线外边定向到外侧,并且连接该直线外边和弧形外边。第一平板部32通过带板部41连接到第二平板部33。在第一平板部32和带板部41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48。在带板部41和第二平板部33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49。在划线48的中间部形成狭缝46。被狭缝46从第一平板部32分隔出来的梯形插入件41a形成在带板部41中,以便使其突出到第一平板部32侧。第二平板部33具有类似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大于第一平板部32的面积。在第二平板部33中,在与连接第一平板部32的侧边相反的侧边上的边缘形成具有类似矩形形状的凹口37。第二平板部33通过带板部42连接到第三平板部34。在第二平板部33和带板部42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50。在带板部42和第三平板部34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51。第三平板部34具有类似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与第二平板部33类似相同的面积。在第三平板部34中,通过带板部44将重叠宽度45连接到与连接第二平板部33的侧边相反的侧边上的边缘。在第三平板部34和带板部44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52。在带板部44和重叠宽度45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53。通过划线54将带板部43连接到第三平板部34的边缘,该边缘与存在于与在第二平板部33中形成的划线49相同的直线上的划线54一起形成。在划线54中间部中形成狭缝47。被狭缝47从第三平板部34分隔出来的梯形插入件43a形成在带板部43中,以便向到第三平板部34侧突出。在第三平板部34中,大致梯形的保持部35连接到与连接带板部43相反的侧边上的边缘。在第三平板部34和保持部35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划线55。如下所述,从内盒毛坯31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a。从附图7的展开状态来看,沿划线55将保持部35折向第三平板部34,并且保持部35的内表面(在该图中表示)面对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在该图中表示)。保持部35不粘接于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在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侧沿着划线54折叠带板部43,以便直立。同样,在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侧上沿着划线52折叠带板部44,以便直立。而且,沿着划线53折叠连接到带板部44的重叠宽度45,以便面对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侧。从上面的状态来看,在第二平板部33的内表面侧沿着划线50折叠带板部42,以便直立。而且,沿着划线51折叠第三平板部34,以便其内表面面对第二平板部33的内表面(在该图中表示)。在附图8中表示上述状态。将重叠宽度45粘接于第二平板部33的内表面,或者也可以通过例如允许插入件与狭缝接合等方法来固定必要的部分,而不限于粘接。沿着划线56将保持部36折向与附图8中所示的第一平板部32相反的侧面。沿着划线49折叠带板部41,以便使其覆盖带板部43。而且,沿着划线48折叠第一平板部32,以便使其内表面(附图8中所示的表面)覆盖第一平板部34的外表面(附图8中所示的表面)。当第一平板部32覆盖第三平板部34时,将突出到附图8中该纸表面侧面的插入件43a插入狭缝46。这样,插入件43a的前边缘部通过狭缝46的侧面从附图9中所示的第一平板部32的外表面突出。由于第一平板部32与插入件43a接合,因而抑制了第一平板部32从第三平板部34浮动,由此稳定地保持了它们重叠的状态。第一平板部32和第三平板部34不是相互粘接的。如此,如附图9所示,获得了由扁平盒形成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其中在该扁平盒的一个侧边部中形成伸长的开口26。带板部42和44起到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左右侧壁的作用。重叠的带板部41和43起到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下盘的作用。翼片40向着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外侧突出,超过开口26。
现在描述收纳介质保持体2b。从毛坯61(下文中也称作内盒毛坯)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b,该毛坯通过将纸材料冲压成附图10所示的形状获得。内盒毛坯61主要由第一至第四平板部62、63、64和65以及保持部66构成。第一平板部62由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和具有直线外边的部分结合构成。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起到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作用,并且其面积大致等于或者略大于例如具有120mm直径的磁盘形记录介质。在该弧形外边的一部分中形成有翼片70,以便使其突出到该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外侧。在该弧形外边和直线外边之间形成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保持部71,以便使其突出到该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外侧。在具有下面的关系的两个部分形成保持部71,其中它们相对于将两个彼此面对的直线外边之间的区域分成两半的直线是线对称的。在每个保持部71和第一平板部62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8。划线78是倾斜的,以便从该直线外边指向外侧,并且连接该直线外边和弧形外边。第二平板部62通过划线72连接到第二平板部63。在从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略微向内的位置形成划线72。当沿着划线72折叠第一平板部62并且覆盖第二平板部63时,如图11所示,在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形成凹痕(concavedent)。第二平板部63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大于第一平板部62的面积。在第二平板部63中,将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保持部66连接到与第一平板部62连接的侧边相反的侧边上的边缘。在第二平板部63和保持部66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3。第二平板部63分别通过带板部67和68连接到第三平板部64和第四平板部65。在第二平板部63和带板部67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7。在带板部67和第三平板部64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6。在第二平板部63和带板部68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4。在带板部68和第四平板部65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75。第三平板部64和第四平板部65中的每个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小于第二平板部63的面积。在第四平板部65的边缘形成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凹口69,该边缘存在于与第二平板部63的划线73相同的直线上。从内盒毛坯61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b,如下所述。从附图10中的展开状态来看,沿着划线73向着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与该图中所示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侧折叠保持部66。使保持部66的内表面(与该图中所示的表面相反的表面)面对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保持部66不粘接于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在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侧(纸表面的背面),沿着划线77折叠带板部67,以便直立。而且,沿着划线76折叠连接到带板部67的第三平板部64,以便面对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在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侧(纸表面的背面)上,沿着划线74折叠带板部68,以便直立。而且,沿着划线75折叠连接到带板部68的第四平板部65,以便面对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第三和第四平板部64和65是互相粘接的,或者也可以通过例如允许插入件与狭缝接合等方法将它们固定,而不限于粘接。沿着划线78将保持部71折回至与附图10中所示的第一平板部62的侧边相反的侧边。沿着划线72折叠第一平板部62,以便其内表面(附图10中所示的表面)覆盖第二平板部63的外表面(附图10中所示的表面)。在从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略微向内的位置形成位于第一平板部62和第二平板部63之间的边界的划线72。当沿着划线72折叠第一平板部62并且覆盖第二平板部63时,在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形成凹痕,如图11所示。通过使划线72从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偏离,如上所述,可以使沿着划线72形成的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使划线72与第二平板部63的边缘一致的情况下的长度。这样,由于在该折叠部分中产生的斥力,抑制了第一平板部62从第二平板部63浮动,从而稳定地保持了它们重叠的状态。第一平板部62和第二平板部63不是互相粘接的。如上所述,如附图11中所示,获得由扁平盒形成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b,其中在一个侧边部中形成伸长的开口27。带板部67和68起到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右和左侧壁的作用。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面向形成开口27的侧边部的侧边部也是开口的。翼片70向着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外侧突出,超出开口27。
现在描述收纳介质保持体2c。从毛坯81(下文中也称作内盒毛坯)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c,该毛坯通过将纸材料冲压成附图12中所示的形状而获得。内盒毛坯81主要由第一和第二平板部82和83以及盖部87和84构成。第一平板部72由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和具有直线外边的部分结合构成。具有弧形外边的部分起到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作用,并且其面积大致等于或者略大于例如具有120mm直径的磁盘形记录介质。在该弧形外边的一部分中形成翼片85,以便使其突出到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外侧。在该弧形外边和直线外边之间形成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保持部86,以便使其突出到该收纳介质保持区域的外侧。在两个部分形成保持部86,该两个部分具有下面的关系,其中它们相对于将两个彼此面对的直线外边之间的区域分成两半的直线是线对称的。在每个保持部86和第一平板部82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92。划线92是倾斜的,以便将其从该直线外边指向外侧,并且连接该直线外边和弧形外边。通过划线91将第一平板部82连接到第二平板部83。在从第二平板部83的边缘略微向内的位置形成划线91。当沿着划线91折叠第一平板部82并且覆盖第二平板部83时,如图13所示,在第二平板部83的边缘形成凹痕。第二平板部83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大于第一平板部82的面积。在第二平板部83中,通过具有带板形状的盖部87将盖部74连接到与连接第一平板部82的侧边相反的侧边上的边缘。盖部84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小于第二平板部83的面积。在第二平板部83和盖部87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90。在盖部87和盖部84之间的边界形成划线89。在第二平板部83中,在盖部87附近的位置形成手指钩件39。通过椭圆形凹口,仅在手指钩件39的一部分中将该手指钩件39连接到第二平板部83。从如下所述的内盒毛坯81装配收纳介质保持体2c。从附图12中的展开状态来看,沿着划线92朝向与附图12中所示的第一平板部82的侧边相反的侧边折叠保持部86。沿着划线81折叠第一平板部82,以便其内表面(在附图12中所示的表面)覆盖第二平板部83的内表面(附图12中所示的表面)。在从第二平板部83略微向内的位置形成位于第一平板部82和第二平板部83之间的边界的划线91。当沿着划线91折叠第一平板部82并且覆盖第二平板部83时,在如图13中所示的第二平板部83的边缘形成凹痕。通过使划线91从第二平板部83的边缘偏离,如上所述,可以使沿着划线91形成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使划线91与第二平板部83的边缘一致的情况下的长度。这样,抑制了由于在该浮动部分中造成的斥力引起的第一平板部82从第二平板部83的浮动,从而稳定地保持了它们重叠的状态。第一平板部82和第二平板部83不是互相粘接的。如上所述,获得附图13中所示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将翼片85定位在第二平板部83的内表面上,以使其不到达划线90。将如上构成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以如下所述的伸缩形式互相结合。通过开口26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a,并且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2b是彼此重叠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b在通过开口26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a/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a抽出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中,向着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内侧折叠保持部35,以使得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作为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一平板部62相反的部分。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在作为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一平板部34相反的部分的第一平板部62中形成保持部71,以便将其在与保持部35相反的方向上折回。当如图1中虚线所示,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在将其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方向上移动时,保持部35和71彼此接合,以便互相钩住。使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带板部68和67分别面对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带板部42和44。使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三和第四带板部64和65面对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二平板部33。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翼片70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翼片40的突出方向一致。也就是说,翼片70在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方向上突出。通过开口27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b,并且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是重叠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在将其通过开口27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b/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b抽出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向着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内侧折叠保持部66,以使得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作为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第一平板部82相反的部分。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c中,在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二平板部63相反的部分的第一平板部82中形成保持部86,以便将其在与保持部66相反的方向上折回。当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在将其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方向上移动时,保持部66和86彼此接合,以便互相钩住。使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第二平板部83分别面对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三和第四平板部64和65。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翼片85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翼片70的突出方向一致。也就是说,翼片85在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方向上突出。通过插入口4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插入外盒3。最外面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与外盒3接触,并且收纳介质保持体2a直接从外盒3中滑出。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收纳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中,以使得收纳介质保持体2b可滑入保持体2a中。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收纳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以使得收纳介质保持体2c可滑入保持体2b中。因此,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在通过插入口4插入外盒3/从外盒抽出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在外盒3中,在作为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一平板部32相反的部分的上平板部6的内表面中形成保持部10,以便将其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插入方向上折回。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中,在作为与外盒3的上平板部6相反的部分的第一平板部32中形成保持部36,以便将其在与保持部10相反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拉出方向上折回。当在拉出外盒3的方向上移动收纳介质保持体2a时,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保持部10和36彼此接合,以便互相钩住。使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带板部42和44分别面对外盒3的侧板部8a和8b。使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二平板部33面对外盒3的底板部7。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翼片40在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拉出外盒3的方向上突出。
现在描述收纳介质保持体中收纳介质的保持。分别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的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中保持收纳介质。例如,附图2表示下面的状态,其中将作为收纳介质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由长短交替的虚线表示)保持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一平板部32中。例如,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记录表面与第一平板部32接触,并且将印刷表面(标签表面)设置到前侧。而且,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弧形外边的一部分与通过折回保持部36形成的凹折痕部接触。该凹折痕部是倾斜的,以便将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运动限制到外盒3的后板部9,并且将该运动限制到侧板部8a和8b。这样,在磁盘形的记录介质20中,限制了在将其拉出外盒3的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运动,并且通过保持部36还限制了在从第一平板部32浮起的方向上的运动,以便将介质20稳定地保持在第一平板部32上。这样,抑制了磁盘形记录介质20和第一平板部32之间的摩擦,由此防止了擦伤该记录表面。因此,保持部36起到限制部的作用,以便限制磁盘形记录介质20在第一平板部32上的位置偏离。这也适用于其它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的第一平板部62和82。在彼此没有接触的情况下,保持分别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2b和2c的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上保持的收纳介质。这可以避免与其它收纳介质的接触,也可以防止由于收纳介质的相互摩擦擦伤收纳介质。考虑到容易将该收纳介质插入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从第一平板部32、62和82拉出等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2b和2c的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以及保持部36、71和86之间的边界形成的划线56、78和92的宽度,或者通过形成两条平行的划线并且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隔,可以调整对来自凹折痕部分或保持部36、71和86的施加在收纳介质上的压紧力,或者可以将保持力调整到所希望的保持力。通过沿延伸方向部分地切割划线(例如,在划线的一部分中形成连续的狭缝,或者将整个划线作为由虚线和实线部分的重复构成的穿孔(perforation)形成),可以抑制凹折痕部的斥力,并且可以减少对该收纳介质的压紧力。外盒由具有内体积的扁平盒形成,即使在将收纳介质收纳在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中的状态下,也可以将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收纳。可以在收纳在外盒3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一平板部32和与第一平板部32相对的外盒3的上板部6的内表面之间保证留有间隙。这样,这可以防止保持在第一平板部32上的收纳介质由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相对于外盒3的运动而摩擦外盒3的上板部6,并且可以防止收纳介质的破坏。同样,由扁平盒形成收纳介质保持体2a,并且在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一平板部62和与第一平板部62相对的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三平板部34的内表面之间保证留有大于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厚度的间隙。这样,可以防止保持在第一平板部62上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由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相对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滑动而摩擦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三平板部34,并且可以防止收纳介质的破坏。来自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压紧力不作用于保持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上。同样,收纳介质保持体2b形成为扁平盒形状。在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第一平板部82和与第一平板部82面对的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二平板部63的内表面之间保证留有大于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厚度的间隙。这样,可以防止保持在第一平板部82上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由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c相对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运动而摩擦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二平板部63,并且可以防止收纳介质的破坏。来自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压紧力不作用于保持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c中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上。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中,也可以将第一平板部32和第一平板部32覆盖的第三平板部34之间的区域用作收纳介质保持区域。例如,可以将保持在第一平板部32上的磁盘形记录介质的小册子,例如解释、歌唱卡片等等夹入中间,并且保持在第一平板部32和第三平板部34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平板部32和第三平板部34之间的凹折痕部分起到底部的作用,以便防止该小册子的脱落。同样,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也可以将第一平板部62和第一平板部62覆盖的第二平板部63之间的区域用作收纳介质保持区域。例如,可以将保持在第一平板部62上的磁盘形记录介质的小册子如解释、歌唱卡片等等夹入中间,并且保持在第一平板部62和第二平板部6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平板部62和第二平板部63之间的凹折痕部起到底部的作用,以便防止该小册子的脱落。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c中,也可以将第一平板部82和第一平板部82覆盖的第二平板部83之间的区域用作收纳介质保持区域。例如,可以将保持在第一平板部82上的磁盘形记录介质的小册子如解释、歌唱卡片等等夹入中间,并且保持在第一平板部82和第二平板部8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平板部82和第二平板部83之间的凹折痕部分起到底部的作用,以便防止该小册子的脱落。如果在附图2的状态下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收纳在外盒3中,其中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收纳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中,并且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收纳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中,则将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与该保持的收纳介质一起收纳在外盒3中。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沿着划线90和89折叠在最内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中形成的盖部87和84,以便覆盖外级侧处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开口,并且将盖部84的前边缘部插入外盒3的上板部6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一平板部32之间的间隙,则可以用盖部87关闭外盒3的插入口4。这样,可以防止收纳介质从插入口4冲出,以及灰尘或湿气从插入口4进入外盒3。
现在描述该收纳介质从外盒中的拉出。为了从外盒3中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轻微地压下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第二平板部83中形成的并且从外盒3的凹口13处暴露至外侧的手指钩件39(参照附图4),例如,将食指钩住手指钩件39,例如,将拇指钩住由于外盒3中形成的孔14(参照附图3)而暴露的盖部84,抓住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拉出外盒3。为了将手指钩件39暴露于外侧,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第四平板部65中形成凹口69和37,该第四平板部分别覆盖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第二平板部83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第二平板部33。由于手指钩件39不是形成为完全挖空的开口,而是形成为压入盒的元件,因而可以防止泥土或灰尘进入该盒。在拉出外盒3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中,由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b相对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a是可滑动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相对于收纳介质保持体2b是可滑动的,通过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a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b,进而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b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c,如图1所示,因而可以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的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一次全部地暴露于外侧。这样,可以将每个保持在第一平板部32、62和82中的收纳介质与其它的区分开并予以鉴别。可以在未与其它介质混淆的情况下选择和取出想要的收纳介质。由于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从外盒3拉出的方向,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a拉出的方向以及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b拉出的方向全部是相同的,因而使用者可以通过一次直线拉出操作将每一个第一平板部32、62和82暴露于外侧。这样,使用者可以即时地将所有的第一平板部32、62和82暴露于外侧,而不受拉出方向的干扰。通过使用这种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在如上所述几乎相同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可以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单独地暴露于外盒3的外侧。例如,附图2表示下面的状态,其中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盒3的外侧。当然,也可以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或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单独地暴露于外盒3的外侧,或者也可以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b,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c,或者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c暴露于外盒3的外侧。从而,可以比将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拉出外盒并且展开的情况减少更多的展开空间。将所有的外盒3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2b的保持部10、35和66在与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折回。将所有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的保持部36、71和86在拉出方向上折回。因此,当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拉出时,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保持部36钩住外盒3的保持部10,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保持部71钩住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保持部35,且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保持部86钩住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保持部66。这样,可以防止外盒3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分离,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分离,以及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分离。也就是说,可以将外盒3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作为一件产品操作。可以防止外盒3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中的每一个的脱离,并且可以防止它们的破坏和损失。在如图2所示,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钩住外盒3并限制了其拉出的状态下,大多数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侧。例如,如果收纳介质是磁盘形记录介质20,由于其中心孔20a暴露于外侧,通过手指钩住中心孔20a以及弧形外边的一部分,从而使用者可以取出介质,在没有接触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记录表面的情况下。这对其它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也是适用的。例如,在使用者在用手抓住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情况下,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保持部66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c的保持部86的钩部使得收纳介质保持体2b被收纳介质保持体2c牵引,并被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同样,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保持部35和收纳介质保持体2b的保持部71的钩部使得收纳介质保持体2a被收纳介质保持体2b牵引,并被拉出外盒3。前述的每一个保持部不限于折叠元件,只要该保持部具有相互钩住的结构就足够了。例如,可以提供钩形元件。对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来说,由于在将其收纳在外盒3中的状态下,将翼片40、70和85提供在面对插入口4的边部中,因而也可以通过翼片40、70和85有选择地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附图2中表示仅将收纳介质保持体2a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暴露于外侧的状态。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被收纳介质保持体2a覆盖,并且收纳介质保持体2b和2c的收纳介质保持区域不暴露于外侧。在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重叠并且收纳在外盒3的状态下,翼片40、70和85的位置相对于平面方向是偏离的,以便不彼此叠置,并且将该翼片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突出,以便在拉出方向上突出。因此,如果预先在每个翼片40、70和85上显示与相应的收纳介质有关的信息,则使用者可以仅通过观看该翼片的显示内容选择性地取出其中装有要取出的目标收纳介质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当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时,通过手指抓取翼片40、70和85,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并且选择性地拉出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使用者可以通过捏紧保持体2c的盖部84拉出最内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如果拉出最内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c,则中间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b会被其牵引并且被拉出。而且,最外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2a会被收纳介质保持体2b牵引并且拉出。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不必始终使收纳介质保持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一致,而是可以提供如图14所示的收纳介质保持体95。也就是说,收纳介质保持体2a在插入外盒3/从外盒抽出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在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a相同的方向上可以将收纳介质保持体94自由地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2a/从收纳介质保持体2a抽出。收纳介质保持体95在与收纳介质保持体2a和94的运动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收纳介质保持体95由扁平盒形成,将其通过在收纳介质保持体94的一个侧部中形成的开口96插入收纳介质保持体94/从收纳介质保持体94抽出。如长短交替的虚线所示,也可以将收纳介质保持体95从相反侧边上的侧部插入和抽出。不必始终为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关闭插入口4的盖部,也可以为外盒3’提供盖部99和100,如图15所示。作为限制收纳介质保持体上收纳介质的位置偏离的限制部,可以使用在收纳介质保持体60的一个表面上突出的限制部60a,如图16所示。限制部60a具有圆柱形,使得收纳介质的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中心孔20a适合套进去。磁盘形记录介质20的中心孔20a与限制部60a配套,将介质20固定于收纳介质保持体60并且保持介质20,或者将浅碟形状的托盘用作收纳介质保持体,并且也可以通过该托盘的内周壁部分限制磁盘形记录介质的平面方向上的运动。在每个收纳介质保持体2a至2c中,可以通过例如非纺织物覆盖至少与收纳介质接触的部分,或者可以将其涂有可减少与其它收纳介质的接触摩擦的材料。在该实施例中,保持部36、71和86都具有两个作用:作为限制收纳介质的位置偏离的限制部,以及作为保持部10、35和66的接合部。然而,也可以允许保持部36、71和86仅起到限制部的作用,并且可以单独地提供用于接合的保持部。也可以将另外的收纳介质如磁卡片、IC卡片、小册子、像巧克力板一样的薄糖果等等保持在每个收纳介质保持体中,而不限于磁盘形记录介质。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数量,而是可以等于2、4或者更多。

Claims (12)

1.一种收纳盒,其包括:
在一个侧部中具有插入口的外盒,和
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外盒/从所述外盒抽出的内盒,
并且,其中所述外盒和所述内盒中的每一个通过折叠纸材料形成,
其中,所述内盒由彼此叠置的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构成,以便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当将所述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插入所述外盒/从所述外盒抽出时,所有的所述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在几乎相同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为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用于限制收纳介质相对于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的位置偏离的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所述外盒由具有内体积的盒子形成,其中所有的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保持收纳介质,并且可以被收纳在所述外盒中,从而彼此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在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彼此重叠的部分中提供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彼此钩在一起,以便防止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的相互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在所述外盒和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重叠的部分中提供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彼此钩在一起,以便防止所述外盒和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的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为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提供盖部,所述盖部在将所有收纳介质保持体都收纳在所述外盒中的状态下关闭所述插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所述盖部设置在最内一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处并且折叠,以便覆盖外一级的收纳介质保持体,并且将所述盖部的前边缘部分插入所述插入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为所述外盒提供盖部,所述盖部在将所有的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所述外盒中的状态下关闭所述插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所述多级收纳介质保持体以伸缩的形式叠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在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和插入所述外侧收纳介质保持体的所述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之间保证具有大于保持在内侧收纳介质保持体中的收纳介质的厚度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中
在将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收纳在所述外盒中的状态下,为面对所述插入口的所述收纳介质保持体的边缘部分提供翼片。
CNB200580015624XA 2004-03-22 2005-03-18 贮存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40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2430/2004 2004-03-22
JP2004082430 2004-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3905A true CN1953905A (zh) 2007-04-25
CN100554093C CN100554093C (zh) 2009-10-28

Family

ID=3499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562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4093C (zh) 2004-03-22 2005-03-18 贮存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78117A1 (zh)
EP (1) EP1728725A4 (zh)
JP (1) JP4653081B2 (zh)
CN (1) CN100554093C (zh)
WO (1) WO20050901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4611B (zh) * 2009-01-29 2014-06-1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盘形记录介质合订用页式构件
CN104843329A (zh) * 2015-04-17 2015-08-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巧克力包装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5816B1 (en) * 2004-06-03 2009-01-13 Rochelo Donald R Protective case for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sized memory cards
US20090288968A1 (en) * 2008-04-17 2009-11-26 Wynalda Jr Robert M Merchandise container
JP7157986B1 (ja) 2021-11-09 2022-10-21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集光ユニット及び、集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67B (zh) * 1987-10-21 1992-05-27 丹尼尔·莱瓦瑟尔 至少装有一块可滑动伸缩板的包装盒
JPH0387555U (zh) * 1989-12-16 1991-09-05
CN2118439U (zh) * 1991-08-09 1992-10-14 张凡泽 可伸缩的组合架
GB2272685B (en) * 1992-11-20 1997-02-05 Takanori Mori Case for disk-type recording medium
US5339950A (en) * 1993-12-20 1994-08-23 Li Chin Chu Computer disk storage box with a collapsible copy holding means
JP3087555B2 (ja) * 1993-12-24 2000-09-11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耐チッピング性のすぐれたダイヤモンド基超高圧焼結材料製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SE509466C2 (sv) * 1996-04-12 1999-02-01 Activation Sweden Ab Förpackning för förvaring, lagring, exponering och hantering av skivformiga produkter
US5741028A (en) * 1997-02-25 1998-04-21 Hatano; Nobuaki Folder
JP4170539B2 (ja) * 1999-10-20 2008-10-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DE60105974T2 (de) * 2000-01-25 2005-02-10 Ohto Co. Ltd. Aufbewahrungsbehälter
SE517722C2 (sv) * 2000-11-10 2002-07-09 Activation Sweden Ab Barnsäker förpackning
JP2002370726A (ja) * 2001-04-13 2002-12-24 Sony Corp 収納ケース
JP3087555U (ja) * 2001-06-28 2002-08-09 淳植 張 紙cdケース
JP2003081252A (ja) * 2001-09-10 2003-03-19 Jujo Central Co Ltd 収納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4611B (zh) * 2009-01-29 2014-06-1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盘形记录介质合订用页式构件
CN104843329A (zh) * 2015-04-17 2015-08-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巧克力包装袋
CN104843329B (zh) * 2015-04-17 2018-02-06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巧克力包装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4093C (zh) 2009-10-28
EP1728725A4 (en) 2009-05-06
JPWO2005090173A1 (ja) 2008-02-14
WO2005090173A1 (ja) 2005-09-29
EP1728725A1 (en) 2006-12-06
US20070278117A1 (en) 2007-12-06
JP4653081B2 (ja)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88599A (en) Jacket for a compact disc
CN100554093C (zh) 贮存盒
CN102556464A (zh) 包装盒
CA2497667C (en) Envelope container and dispenser
US5772022A (en) Compact disc storage case
US6938759B2 (en) Package for storing discs
US20090314669A1 (en) Package for discs
US7320400B2 (en)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container
US7350641B2 (en) Blank for manufacture of a case, a method of forming a case, and the case
JP2007117187A (ja) カードゲーム用カードケース
US9290343B1 (en) System for singly dispensing fibrous filters from bulk
US20090261155A1 (en) Storage container with removable locking tabs
US6637588B1 (en) Folded paper board CD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60175211A1 (en) Disk package
JP2011162257A (ja) 手袋収納ケース
JP2006315751A (ja) 包装容器
KR100731912B1 (ko) 원형컵용 카톤 블랭크
CN220885225U (zh) 一种推拉式包装盒
JP2012126420A (ja) 包装箱
KR100918584B1 (ko) 서랍형 씨디 케이스
CN209521963U (zh) 用于包装塑料花盆的六面组合式纸质包装盒
JP2540409Y2 (ja) シート収納容器
KR102505933B1 (ko) 친환경 테이프리스 포장용 박스
JP3103350U (ja) 付箋収納容器
JP3225263U (ja) 商品陳列用箱、消しゴム陳列用箱、並びに、消しゴム入り陳列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