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5337A - 检体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体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5337A
CN1945337A CNA2006101410579A CN200610141057A CN1945337A CN 1945337 A CN1945337 A CN 1945337A CN A2006101410579 A CNA2006101410579 A CN A2006101410579A CN 200610141057 A CN200610141057 A CN 200610141057A CN 1945337 A CN1945337 A CN 1945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tric pipette
mentioned
sample
corpse
pipet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10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5337B (zh
Inventor
长井孝明
芝田正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5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5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5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4Cleaning sample transf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其吸移管受外力还可立即恢复原状、能够确保吸移管清洗等工作顺利完成。其吸移管为超弹性金属制,并设有清洗吸移管的清洗器。吸移管即使因采血管内壁碰触吸移管等使之受外力,只要消除外力,也会立即恢复原状。因此,吸移管在通过清洗器的通道时由于吸移管为笔直状态,可以很顺利地从清洗器内部穿过,从而切实洗净吸移管。

Description

检体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取检体容器中的血液、尿液等检体并分析该检体的检体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从被检者采样的血液和尿液等检体的检体分析装置被广泛应用。用这种检体分析装置进行分析,常使用采血的真空采血管等密封容器和上部敞开的开放式容器作为存放检体的容器,检体分析装置有多种多样:分密封容器专用、开放式容器专用及能对应密封、开放两用容器的,还有具备自动搬运众多容器的运送机构、从各容器中自动抽取检体的检体分析装置以及一个一个手动从容器中抽取检体的检体分析装置。
此种检体分析装置有从容器中抽取检体的吸移管、清洗吸移管的贯通型清洗用设备以及将检体和试剂混合后制备试样的试样制备器,大多结构为用清洗设备清洗抽取了检体的吸移管,将此吸移管移至试样制备器,在试样制备器让吸移管排出一定量的检体。比如,美国专利No.5,592,959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的检体分析装置:具备贯通式清洗设备,使吸移管在其从清洗设备的通道穿过的状态下得到清洗。
此种检体分析装置需要将吸移管插入试样制备器的插口并在清洗设备的通道内升降吸移管,还要求很高的定位精度、组装精度和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况且,随着最近装置的小型化、检体少量化,尺寸精度等要求更高了。特别是贯通式清洗设备从其性质上来说,其通道的内径不能大于吸移管的外径太多,哪怕吸移管有一点弯曲,都无法正常清洗。
另外,手动方式从开放式容器中抽取检体时,操作员为防止误抽取,最好一边确认吸移管是否确实插入检体中,一边操作。不过,根据吸移管在检体分析装置的位置、检体分析装置放置的地方以及操作员的体格等因素,有时操作员很难看到吸移管的嘴部。此时,操作员会让容器的内侧靠着吸移管进行抽取操作,但过去的分析装置使用一般硬度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制)的吸移管,反复受到横向外力或受到很大外力会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检体分析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包括:
超弹性金属(Super-elastic alloy)制吸移管,用于从上部开口的检体容器抽取检体;
试样制备器,有一个插入该吸移管的插口,用从插入该插口的吸移管抽取的检体制备试样;
移动机构,在上述吸移管抽取检体的抽取位置和上述吸移管插入上述试样制备器插口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吸移管;
清洗从通道穿过的吸移管的清洗器,具有:上述吸移管穿过的通道、向上述通道提供清洗液的供液道以及从上述通道排出清洗液的排液道;以及
分析上述试样制备器制备的试样的分析器。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可以使所述吸移管和所述清洗器相对地沿所述吸移管的纵向移动。
其中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吸移管、从该吸移管定量抽取检体的定量吸移器;以及向所述吸移管内提供清洗液的供液器,其中通过该供液器向所述吸移管内供给清洗液,可以清洗干净吸移管内部并向上述吸移管内部填充清洗液。
其中所述吸移管被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清洗器与所述吸移管一起移动。
所述检体分析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吸移管、向所述吸移管施负压来抽取检体的吸移机构;从外部接受开始取样指令的指令接受器;及控制所述吸移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指令接受器接受开始取样的指令后,指挥上述吸移机构及上述移动机构工作,使其在不移动上述吸移管的状态下从该吸移管抽取检体。
其中所述吸移管为钛镍合金、铜铝镍合金或钛合金制。其中所述检体为血液检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包括:
超弹性金属制吸移管,用于从上部开口的检体容器抽取检体;
清洗从通道穿过的吸移管的清洗器,具有:上述吸移管穿过的通道、向上述通道提供清洗液的供液道以及从上述通道排出清洗液的排液道;
使上述吸移管和上述清洗器沿上述吸移管的纵向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
分析上述吸移管抽取的检体的分析器。
其中所述吸移管被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清洗器与所述吸移管一起移动。
其进一步包括:
连接所述吸移管、向所述吸移管施负压来抽取检体的吸移机构;
从外部接受开始取样指令的指令接受器;及
控制所述吸移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指令接受器接受开始取样的指令后,指挥上述吸移机构及上述移动机构工作,使其在不移动上述吸移管的状态下从该吸移管抽取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整体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摘去机壳后的斜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摘去机壳后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水平驱动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垂直驱动部分和水平驱动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垂直驱动部分和水平驱动部分的左侧示意图。
图8为显示清洗器结构的侧面截面图。
图9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垂直驱动部分的左侧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C-C的截面图。
图11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流体线路图的前半部分。
图12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流体线路图的后半部分。
图13为排液舱周围的流体线路图。
图14为隔膜泵周围的流体线路图。
图15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6为显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运行流程的流程图。
图17为吸移管变形示例的模拟图。
图18为垂直驱动部分和水平驱动部分的正视图,显示了吸移管在初始位置时与清洗器的位置关系。
图19为显示将吸移管插入第二混合舱上部开口时的侧面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S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此检体分析装置S的正视图,图3为此检体分析装置S摘去机壳1后的斜视图,图4为同样摘去机壳后的正视示意图。
上述检体分析装置S与包括显示器、输入装置、CPU和存储器等部分的处理装置PC(典型的装入必需的计算机软件的微机)连接,可以进行通信联络(参照图15),检体分析装置S和处理装置PC构成了试样分析系统。处理装置PC装有检体分析装置用软件,可对检体分析装置S进行操作、进行与分析有关的各种设定以及显示分析结果等,可以通过与检体分析装置S之间的通信联系,向检体分析装置S下达指令,接收检体分析装置S输送的测定数据等。检体分析装置S为测定存放在作为上开口式容器(试样的初始收存容器)的采血管3内的血液(试样)的装置(血液分析仪),主要由装置主机2和收纳此装置主机2的机壳组成。
机壳1由合成树脂和经过防锈处理的钢板等制成,以螺栓等固定手段装在装置主机2上。机壳1正面(在图1为左侧面)的右下部有凹部5,其上面伸出后述吸移管13(参照图2),这样,操作员可以从下向上移动拿在手里的采血管3使吸移管13插入采血管3。凹部5的里面设置有微型启动开关6,操作员在吸移管13插入采血管3的状态下,只要轻轻触摸一下启动开关6就可以下达抽取血液的指示。
装置主机2具备定量、稀释采血管3内的血液、制备分析用混合试样的试样制备器和测定(检测)稀释后的血液的检测器D1、D2、D3以及电驱动控制上述试样制备器和检测器的控制器。本发明的液体试样吸移装置由上述试样制备器和控制器中从密封容器中抽取试样的部件和机构构成。
上述试样制备器从采血管3内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在第一混合舱MC1或第二混合舱MC2内与试剂混合,调制各种分析用混合试样,具备抽取采血管3内的试样的吸移管13、水平移动此吸移管13的水平驱动设备20、垂直移动此吸移管13的垂直驱动设备60、向大气开放上述采血管3同时抽取该采血管3内试样的吸移机构和控制前述水平驱动设备、垂直驱动设备和吸移机构的控制器。本实施方式中的试样制备器有受上述水平驱动设备20水平驱动的垂直驱动设备40,此垂直驱动设备40可固定上述采血管3并在其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垂直移动。
上述吸移管13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内有纵向延伸的流路,前端处有抽取试样或空气的吸移口。此吸移管13为钛镍合金(Ti-Ni)制超弹性金属管,即使弯曲也不会发生塑性变形,会恢复到原来的笔直状态。超弹性金属指具有柔韧性、弯曲后在常温下除去外力即可恢复原状的金属。吸移管13的下端略呈水平,为敞开的吸移口。该吸移管13不限定于钛镍合金材料,铜铝镍合金(Cu-Al-Ni)、钛合金(Ti)、钛铌铝合金(Ti-Nb-Al)、铜锌镍合金(Cu-Zn-Al)等其他超弹性金属也可。
如图11和图12的流体路线图所示,装置主机2设有装试剂的试剂容器。具体而言,试剂容器包括存放稀释液(清洗剂)EPK的稀释液容器EPK-V、存放血红蛋白溶血剂SLS的血红蛋白溶血剂容器SLS-V、存放白血球分类用溶血剂FFD的白血球分类用溶血剂容器FFD-V以及装白血球分类用染色剂FFS的白血球分类用染色剂容器FFS-V。
图5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的水平驱动设备的正面示意图,水平驱动设备20如图所示,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固定有前述垂直驱动设备40(详细后述)的移动板21、使此移动板21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22以及为前述移动板21水平移动导向的导向机构23。所述移动板21为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长形板,其上下部有螺孔24用来固定垂直驱动设备40。驱动机构22包括:装在支板25表面(在图5为前面)上旋转自如的驱动轮26和从动轮27、装在该支板25背面旋转驱动前述驱动轮26的步进式电机28、在上述驱动轮26和从动轮27之间拉设的同步皮带29以及固定在此同步皮带29内侧和上述移动板21背面的连接部件30。
支板25上缘有在上述移动板21上端导向的上导向31,另一方面,在该支板25表面、上述同步皮带29的下方装有在移动板21下端导向的下导向32。上述导向机构23由上导向31和下导向32构成。上导向31由支板25上缘在表面伸出的水平部件31a和从此水平部分31a前端垂下来的垂直部件31b组成,移动板21上端处的背面夹片33和同样在上端附近突出到表面一侧的截面略呈C字形的表面夹片34可以夹住上述垂直部分31b。另一方面,下导向32有在同步皮带29下方与该同步皮带29移动方向平行安装的导向轴35和内有可供此导向轴35滑动的通道的滑动部件36,此滑动部件36固定在上述移动板21的背面。
以此结构,只要驱动步进电机28,固定在同步皮带29的连接部件30在图4中就会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该连接部件30上的移动板21向左或向右移动。此时,移动板21上端及下面分别受到前述上导向31和下导向32的引导,移动时不会向前后左右或上下偏向。
下面就垂直驱动设备40进行详细阐述。图6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S的垂直驱动设备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同样垂直驱动设备和水平驱动设备的左侧示意图。垂直驱动设备40如图6和图7所示,由支架41、受此支架41垂直支撑的导向轴42以及固定上述吸移管13并在上述导向轴42上滑动的吸移管固定器43组成。
上述支架41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与前述移动板21或支板25平行的细长形的内侧41a、与内侧41a垂直设置的细长形侧面41b、在上述内侧41a上下端与该内侧41a垂直设置的上面41c和下面41d。上述侧面41b有一引导从吸移管固定器43水平伸出的导向棒44的细长形导向狭缝45。前述导向轴42垂直支撑在上面41c和下面41d之间。46为开在前述内侧41a上的缺口,用于安装将垂直驱动设备40固定在上述驱动设备20的移动板21上的螺钉。
吸移管固定器43由略呈立方体的滑动部分43a和此滑动部分43a的一面(在图6为左侧的面)上的连结部分43b构成。连结部分43b如图7所示,截面呈十字形,正好与后述垂直驱动设备旋臂的截面为十字形的凹部咬合,使吸移管13垂直移动。
滑动部分43a的另一面(在图6为纸面前方的面)有一突出的轴47,此轴47有一可自由转动的导向辊48。此导向辊48与后述垂直驱动设备60的导向臂连结,与该导向臂连动,带动吸移管固定器43垂直移动。
上述支架41的下面41d通过托架49固定清洗吸移管13里外的清洗器CS。支架41侧面41b的下部固定有给排液用管接头50、51、52,分别通过软管53、54、55连接吸移管13的底端和清洗器CS。
图8为清洗器CS结构的侧面截面图。如图所示,清洗器CS为圆柱体,内置供吸移管13穿行的垂直通道15、向此通道15提供清洗液的供液道16和排出通道15的清洗液和血液的排液道17。通道15、供液道16和排液道17横截面均为圆形。
通道15有与吸移管13的间隙更窄的细径15a和设在此细径15a下侧、与吸移管13的间隙更宽的粗径15b。细径15a和粗径15b之间有锥形部分15c。细径15a的直径比吸移管13外形略大,使吸移管13可以穿过细径15a。
供液道16开口接通道15的粗径15b上端,从通道15向侧面延伸,中途向下弯曲,在清洗器CS的下面开口。另一方面,排液道17向通道15的细径15a靠下端处开口,从通道15向侧而延伸,中途向上弯曲,在清洗器CS的上面开口。排液道17直径大于供液道16。
清洗器CS部分埋入状且垂直安装有小螺纹接套18和大螺纹接套19,小螺纹接套18接供液道16,从清洗器下面向下伸出。小螺纹接套18的下端接供给清洗液的软管55的一头。大螺纹接套19接排液道17,从清洗器上面向上伸出。大螺纹接套19的上端接排出清洗液和试样的软管54的一头。
下面就吸移管13的垂直驱动设备60进行详细说明。图9为图1所示检体分析装置S的垂直驱动设备的左侧示意图,图10为C-C的截面图。垂直驱动设备60与前述垂直驱动设备40一起构成本发明液体试样吸移装置的吸移管移动机构,如图9所示,它包括:沿水平方向配置的细长体旋臂61和从此旋臂61垂直穿过、靠安装在支板62上的轴承63支撑可自由转动的螺旋轴64以及与此螺旋轴64咬合的螺丝,还有固定在前述旋臂61上的螺母65、与前述螺旋轴64平行配置在支板62上的滑轨66、装在前述旋臂61的一端(装置主机2内侧一端)扣合在滑轨66上可自由滑动并垂直引导该旋臂61的滑动部件67以及固定在前述支板62上的步进电机68。
前述螺旋轴64上端和步进电机68的输出轴各装有皮带轮69、70,在皮带轮69、70之间拉设了同步皮带71。前述旋臂61的另一端(装置主机2外表一端)水平(在图9则与纸面垂直)安装了与前述垂直驱动设备40导向辊48咬合(参照图9)的截面为コ字状的导向臂72。前述旋臂61在靠近前述导向臂72一侧的一端、与前述吸移管固定器43的截面呈十字状的连结部分43b相对的面,有一截面呈十字状的凹部73。前述连结部分43b如图10所示,可以从箭头X方向一边保留适当间隙一边嵌入前述截面为十字状的凹部73。在嵌入状态下吸移管13的位置正好在采血管3的正上方,当吸移管13刺穿采血管3的栓塞3a时,旋臂61上下运动的力会直接传达到吸移管固定器43。
只要用前述装置主机2的控制器适当控制前面介绍的水平驱动设备20的步进电机28和垂直驱动设备60的步进电机68的驱动,即可水平或垂直移动吸移管固定器43、即吸移管13,从采血管3抽取试样或向混合舱MC1、MC2供给试样。在抽取试样时,为了使吸移管13有一个刺穿采血管3栓塞3a的动作,吸移管同定器43的连结部分43b会嵌入旋臂61截面呈十字状的凹部73,产生一股巨大的力传达到该吸移管固定器43。另一方面,吸移管13移动到混合舱MC1、MC2上方,向该混合舱MC1、MC2供应试样时,垂直驱动设备60的步进电机68的驱动力会通过旋臂61、导向臂72及导向辊48传达到吸移管固定器43。
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S如图3~4所示,具有:制备混合试样以进行有关红血球、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测定的第一混合舱MC1、制备混合试样以进行有关白血球测定的第二混合舱MC2、测定红血球的第一检测器D1、测定血红蛋白的第二检测器D2及测定白血球的第三检测器D3。
前述装置主机2如图15所示,有控制前述试样制备器和检测器D1、D2、D3的控制器100。控制器100由CPU、ROM、RAM构成。装置主机2还有驱动试样制备器等的组成部分—流路中的电磁阀SV1~SV33、SV40、SV41和各种泵电机28、68、SP1、SP2、P、V、DP1、DP2、DP3、DP4、DP5等的驱动电路110,控制器100通过驱动电路110驱动前述电磁阀等。控制器100可通过无图示的通信接口与处理器PC通信,与处理器PC之间交换各种信号和数据等。
图11~14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S的流路结构的流路图。图11~14中的SP1和SP2为抽取并供应试样(血液)的注射器,CS为清洗吸移管的清洗器,DP1~DP5为定量稀释液、溶血剂和染色剂等液体的隔膜泵。WC1~WC2为排液舱,EPK-C是EPK(稀释液)容器,SV1~SV33是流路开合用电磁阀。这些阀SV1~SV33通常是关闭的,为常闭式阀。
如图所示,吸移管13通过软管与注射器SP1连接,注射器SP1工作,给吸移管13以负压,使其得以抽取检体。驱动隔膜泵DP1将清洗液供应给注射器SP1,注射器SP1的动作又可将清洗液供应给吸移管13。清洗器CS的供液道16通过软管连接到容器EPK-C,接受供应的清洗液。清洗器CS的排液道17通过软管连接到排液舱WC1。此排液舱WC1通过溢出排液舱WC1排液的缓冲用舱连接到真空泵V,用真空泵V通过排液舱WC1给排液道17施加负压,来抽取排液(清洗液和血液)。
下面参照图11~14所示流体回路图和图1所示流程图,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以下举检体分析装置S运行流程的一例说明对检体所含白血球做分类的分析过程。首先,检体分析装置S的待机状态为吸移管13位于下限位置,从凹部5上面向下伸出。以下将吸移管13的这种位置称为初始位置。即,在这种初始位置下,吸移管13露在外面。而且,在吸移管13在初始位置上待机时,清洗液充满吸移管13。关于如何向吸移管13填充清洗液以后再述。当吸移管13在初始位置上时,操作员手持采血管3,从吸移管13的下方向上举,如此将吸移管13插入采血管3。
此时,操作员移动插着吸移管13的采血管3,会出现采血管3的内壁挤压吸移管13下端或吸移管13下端碰触采血管3底部的情况。如此,吸移管13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图17为吸移管13变形例的模拟图。如图所示,吸移管13碰触采血管3内壁,吸移管13的一部分(比如下端)受到挤压而弯曲。吸移管13为超弹性金属材料,很容易弯曲,但当从吸移管13移开等外力消除时,靠其弹性还会恢复到原来笔直的状态。
当吸移管13插入采血管3,其下端浸泡在检体内时,操作员轻触启动开关6,指示开始抽样。接到开始抽样的指令时(在步骤S1选Yes)控制器100不移动吸移管13即让吸移管13保持初始位置,驱动注射器SP1定量抽取一定量的试样(步骤S2)。溶血剂从溶血剂容器FFD-V输送到第二混合舱MC2(步骤S3)。在此,向第二混合舱MC2供应溶血剂不是在抽样(检体)之后进行,而是这些步骤同时进行。对以下各动作的说明也一样,为了简化说明,均表现为逐步进行,但实际上一部分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在步骤S3,具体地说,在打开阀SV19、关上阀SV20的同时,打开阀SV22、关上阀S21,使FFD用隔膜泵D4受到负压驱动,溶血剂FFD从溶血剂容器FFD-V补充到FFD用隔膜泵D4。然后关闭阀SV19、打开阀SV20的同时,打开阀S21、关闭阀SV22,使FFD用隔膜泵D4受到正压驱动,将溶血剂FFD提供给第二混合舱MC2。再打开阀S19、关闭阀S20,同时关闭阀S21、打开阀S22,使FFD用隔膜泵D4受到负压驱动,再次让溶血剂FFD从溶血剂容器FFD-V补充到FFD用隔膜泵D4。
接着,水平驱动设备20和垂直驱动设备30工作,吸移管13上升,同时清洗吸移管13(步骤S4)。图18为垂直驱动设备30和水平驱动设备20的正视图,它显示了吸移管13在初始位置时的吸移管13与清洗器CS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吸移管13在初始位置时,吸移管固定器43处于接近清洗器CS的位置,清洗器CS靠近吸移管13的上端。步骤S4具体地说是在吸移管13处于这种初始位置状态下,关闭阀SV15和阀SV23,打开阀SV14,使第一排液舱WC1处于负压状态。然后,升高吸移管13,打开阀SV11和阀SV51,在吸移管13上升的过程中清洗该吸移管13的外表。此时,清洗液从清洗器CS的供液道16流到通道15内,通道15内的清洗液和试样(检体)因负压而从排液道17排出。吸移管13在这一上升过程中一直升到其前端(吸移口)插入清洗器CS内部的位置(以下称上限位置)。如此,因吸移管13是从初始位置向上限位置边移动边清洗,故可以清洗到吸移管的几乎全长。
接下来,吸移管13下降到第二混合舱MC2(步骤S5)。图19为显示将吸移管13插入第二混合舱MC2上部开口处的侧面截面图。如图所示,第二混合舱MC2的上部开有一插口80,专门用来插入吸移管13。此插口80的大小正好可插入吸移管13,而且为了防止异物混入,要尽可能小。因此,插口80的形状为比吸移管13的外径略大一点的圆形。在步骤S5,将吸移管13移至插口80上方,再向下移动吸移管13,使吸移管13的前端从插口80插入第二混合舱MC2内。此时,因吸移管13为超弹性金属材料制,形状笔直,可切实从插口80插入。第一混合舱MC1和排液舱WC1~WC3也同样设有插口,在此省略对其说明。
在吸移管13插入插口80的状态下,注射器SP1受到驱动,全血试样(在步骤S2抽取的部分试样)通过吸移管13的吸移口抽取到第二混合舱MC2(步骤S6)。
抽取完成后,将染色剂FFS加入第二混合舱MC2(步骤S7)。步骤S7具体而言,就是在打开染色剂补给用阀SV40、关闭染色剂供给用阀SV41的状态下,打开阀SV22,关闭阀SV21,负压驱动染色剂供给用隔膜泵(FFS用隔膜泵)DP5,将染色剂FFS补充到FFS用隔膜泵DP5。再关闭阀SV40、打开阀SV41,同时打开阀SV21关闭阀SV22,正压驱动FFS用隔膜泵DP5,将染色剂FFS加入第二混合舱MC2。
接下来,将溶血剂FFD加入第二混合舱MC2(步骤S8)。即,关闭阀SV22和阀SV19,打开阀SV21和SV20,用FFD用隔膜泵DP4将溶血剂FFD加入第二混合舱MC2,通过加入全血试样并搅拌制备,在第二混合舱MC2内制成红血球被溶解、白血球被染色的测定用试样(步骤S9)。
以测定用试样为对象在WBC检测器D3进行测定(分析)(步骤S10)。步骤S10具体而言即,打开阀SV4、阀SV29和阀SV22,关闭阀SV21,驱动进料用隔膜泵DP2,准确地加入一定量的测定用试样。然后关闭阀SV4、阀SV29和阀SV22,向WBC检测器D3的进料工作完成。再打开阀SV9和阀SV31,从EPK容器EPK-C向WBC检测器供应包裹液(稀释液)EPK。再在阀SV1关闭的状态下打开阀SV3,同时驱动供样注射器SP2,在WBC检测器D3进行测定。
试样分析装置S在上述测定中,将全血试样、白血球分类用溶血剂和白血球分类用染色剂混合,配制测定用试样,用流式细胞术在光学检测器D3测定该测定用试样。在此所作的测定是对白血球计数和白血球五类分选。
清洗吸移管13内部(步骤S11)。在步骤S11,具体地说,通过水平驱动设备20和垂直驱动设备30移动吸移管13,使其下降到第一混合舱MC1,与此同时,在阀SV32及SV33打开的状态下,打开阀SV22、关闭阀SV21,负压驱动隔膜泵DP1,使稀释液补充到隔膜泵DP1。然后关闭阀SV22,打开阀SV21、阀SV15及阀SV16,再关闭阀SV15。以此给隔膜泵DP1施加正压,让清洗液充满试样吸移线(软管)和吸移管13。此时,多余的清洗液从吸移管13的吸移口排出到第一混合舱MC1,如此清洗吸移管13的内部。排到第一混合舱MC1的废液通过打开阀SV23排出到排液舱WC1。此时,吸移管13的内部和试样吸移线成充满稀释液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注射器SP1抽取,在吸移管13前端形成空气隙,再通过水平驱动设备20和垂直驱动设备30使吸移管13回到初始位置(步骤S1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S由于吸移管13为超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操作员手持采血管3放至采血位置时,很容易使采血管内壁碰触吸移管13,引起吸移管13变形,且操作员可以轻易用眼睛观察到吸移管前端。不过,即使吸移管13如此受到外力,由于是超弹性金属材料制,只要外力一消除,马上可以恢复到原来笔直的状态。由于吸移管13从清洗器CS的通道15通过时为笔直状态,因此,吸移管13可以顺利地从清洗器CS内通过,从而得到切实的清洗。而且,也可以轻松地将吸移管13插入第一混合舱MC1、第二混合舱MC2或排液舱WC1~WC3上部的开口。还由于吸移管13为超弹性金属材料制,不会象合成树脂等那样吸收水分膨胀,从而确保了高定量精度。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器CS是固定在水平驱动设备20上的,通过用垂直驱动设备30驱动吸移管13来边向上移动吸移管13边用清洗器CS清洗吸移管13的外表。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固定吸移管13而升降清洗器CS,也可和清洗器CS二者都升降。还可以边向下移动吸移管13边用清洗器CS清洗吸移管13。
由于向吸移管13内注入清洗液是边清洗吸移管13内部,边向吸移管13内补充清洗液,因此,不仅吸移管13的外表,其内部也可以清洗干净,而且通过向吸移管13内注入清洗液,还可以提高检体的定量精度。
由于其结构为清洗器CS固定在水平驱动设备20上,当吸移管13穿过清洗器CS时清洗器CS与吸移管13成一体水平移动,因此,清洗吸移管13时不必为使吸移管13插入清洗器CS的通道15而特意准确定位。
另外,从操作员接受开始抽样的指令的启动开关6配置在吸移管13的旁边,因此,当操作员将采血管3移至吸移管13正好插入采血管3的位置(抽取位置)时,拿着采血管3的手就可以操作启动开关,使采血管移至抽取位置的动作和指示开始抽样的动作得以方便、连续地进行,为操作员提供了便利的操作性。前述的详细说明及附图是通过文字解释和图示来进行的,其目的不在于限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各个变种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并处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包括:
由超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吸移管,用于从上部开口的检体容器中抽取检体;
试样制备器,设有插入该吸移管的插口,可用从插入该插口的吸移管抽取的检体制备试样;
移动机构,用于在上述吸移管抽取检体的抽取位置和上述吸移管插入上述试样制备器插口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吸移管;
清洗从通道穿过的吸移管的清洗器,其设有上述吸移管穿过的通道、向上述通道提供清洗液的供液道及从上述通道排出清洗液的排液道;以及
分析上述试样制备器制备的试样的分析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可以使所述吸移管和所述清洗器相对地沿所述吸移管的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吸移管、从该吸移管定量抽取检体的定量吸移器;以及
向所述吸移管内提供清洗液的供液器,其中通过该供液器向所述吸移管内供给清洗液,可以清洗干净吸移管内部并向上述吸移管内部填充清洗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吸移管被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清洗器与所述吸移管一起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还包括:
连接所述吸移管、向所述吸移管施负压来抽取检体的吸移机构;
从外部接受开始取样指令的指令接受器;及
控制所述吸移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指令接受器接受开始取样的指令后,指挥上述吸移机构及上述移动机构工作,使其在不移动上述吸移管的状态下从该吸移管抽取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吸移管为钛镍合金、铜铝镍合金或钛合金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所述检体为血液检体。
8.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包括:
由超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吸移管,用于从上部开口的检体容器抽取检体;
清洗从通道穿过的吸移管的清洗器,其设有上述吸移管穿过的通道、向上述通道提供清洗液的供液道及从上述通道排出清洗液的排液道;
可以使上述吸移管和上述清洗器相对地沿所述吸移管的纵向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
分析上述吸移管抽取的检体的分析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检体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吸移管被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清洗器与所述吸移管一起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检体分析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吸移管、向所述吸移管施负压来抽取检体的吸移机构;
从外部接受开始取样指令的指令接受器;及
控制所述吸移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指令接受器接受开始取样的指令后,指挥上述吸移机构及上述移动机构工作,使其在不移动上述吸移管的状态下从该吸移管抽取检体。
CN2006101410579A 2005-10-03 2006-09-28 检体分析装置 Active CN1945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0249 2005-10-03
JP2005290249A JP4781075B2 (ja) 2005-10-03 2005-10-03 検体分析装置
JP2005290249 2005-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5337A true CN1945337A (zh) 2007-04-11
CN1945337B CN1945337B (zh) 2012-01-04

Family

ID=3802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10579A Active CN1945337B (zh) 2005-10-03 2006-09-28 检体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22309A1 (zh)
JP (1) JP4781075B2 (zh)
CN (1) CN19453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539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样品分析装置
CN106040680A (zh) * 2016-07-28 2016-10-26 盐城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清洗头
CN106140754A (zh) * 2016-07-28 2016-11-23 盐城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免疫分析仪器的清洗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8625B2 (en) * 2008-01-11 2014-08-19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a dispensing method
JP6133651B2 (ja) * 2013-03-27 2017-05-24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6948158B2 (ja) * 2017-05-29 2021-10-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処理装置及び試料処理方法
CN112924365A (zh) * 2021-01-22 2021-06-08 贝克曼库尔特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流体系统和包括该流体系统的样本处理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0185A (ja) * 1974-10-02 1976-04-03 Hitachi Ltd Jidoshiryosokuteisochi
JPH06217988A (ja) * 1993-01-26 1994-08-09 Terumo Corp 血管穿刺器具
JPH06225940A (ja) * 1993-02-02 1994-08-16 Terumo Corp 注射針
JP3239199B2 (ja) * 1993-12-20 2001-12-1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洗浄装置
JP3307816B2 (ja) * 1995-12-19 2002-07-2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吸引装置
JP3678527B2 (ja) * 1996-03-14 2005-08-0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吸引管
JP3572792B2 (ja) * 1996-04-04 2004-10-06 東ソー株式会社 前処理装置
JPH11304799A (ja) * 1998-04-15 1999-11-05 Horiba Ltd 全血血球免疫測定装置における試薬サンプリング不足検知機構
CN1281963C (zh) * 2001-09-06 2006-10-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自动试样分析器及其部件
EP1291659A3 (en) * 2001-09-06 2008-05-21 Sysmex Corporation Automatic sample analyzer and its components
EP1420255B1 (en) * 2002-11-18 2007-10-17 Sysmex Corporation Sample analyzer and its components
JP2005024472A (ja) * 2003-07-04 2005-01-27 Sysmex Corp 幼若血小板測定装置
US7100460B2 (en) * 2004-04-08 2006-09-05 Biotrove, Inc. Concentric tube microplate autosample interfa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539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样品分析装置
CN106040680A (zh) * 2016-07-28 2016-10-26 盐城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清洗头
CN106140754A (zh) * 2016-07-28 2016-11-23 盐城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免疫分析仪器的清洗设备
CN106140754B (zh) * 2016-07-28 2019-04-09 江苏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免疫分析仪器的清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22309A1 (en) 2007-05-31
JP4781075B2 (ja) 2011-09-28
JP2007101311A (ja) 2007-04-19
CN1945337B (zh)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5337A (zh) 检体分析装置
JP5341083B2 (ja) 流体試料の調製及び分画分配機器、この機器を含む分配システム、及び関連方法
KR101646549B1 (ko) 일체화된 반응 및 검출 수단을 구비한 시험 장치용 시스템
CN108732135A (zh) 一种血液细胞及蛋白分析装置
EP0800073A3 (en) Pretreatment apparatus
JP2007516421A (ja) 自動分析機用のサン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124285B2 (ja) 循環がん細胞捕捉装置
CN109444070A (zh) 水中油类含量全自动测量仪
CN111443074A (zh) 自动在线前处理和拉曼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202230093U (zh) 白带分析仪
CN111610340A (zh) 一种基于魏氏法的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
CN1182393C (zh) 血样按份额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93121U (zh) 多通道加样设备
KR101587975B1 (ko) 자동 세포 도말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1364334Y (zh) 一种化工产品在线自动分析装置
CN210875403U (zh) 一种全自动加液装置
CN1773290A (zh) 一种尿沉渣、粪便、脑积水镜检进样和清洗方法
CN110726592A (zh) 一种自清洗采样装置及其在线光谱检测方法
CN103930779B (zh) 生化分析用的样品注入装置、流式生化分析装置和血红蛋白成分的测量方法
CN102053023A (zh) 医学检验样本分析前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5641281U (zh) 生物样本检测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及生物样本检测分析仪
EP1347282A2 (de) Probeneingabevorrichtung für die eingabe medizinischer proben in einen analysator
CN1588063A (zh)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系统
CN211784689U (zh) 一种全自动病理玻片染色制片机
JP2005127895A (ja) 血液等の試料サンプリング機構におけるサンプリング管の洗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