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0160A -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0160A
CN1940160A CNA2006101595819A CN200610159581A CN1940160A CN 1940160 A CN1940160 A CN 1940160A CN A2006101595819 A CNA2006101595819 A CN A2006101595819A CN 200610159581 A CN200610159581 A CN 200610159581A CN 1940160 A CN1940160 A CN 1940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groove
support
needle tray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9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0160B (zh
Inventor
K·米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94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0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0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01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梳栉(1)和一种制造它的方法,其中,针织机梳栉(1)具有一个由一种第一材料制成的支架(2)和一个由一种第二材料制成的且容纳成圈机件(9)的辅助部件(10)。所述辅助部件(10)用一个固定面(19)固定在支架(2)上。人们希望能尽可能与温度无关地保持间距精度。为此规定,辅助部件(10)在固定面(19)中具有斜线延伸的槽(16)。

Description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梳栉,其具有一个由一种第一材料制成的支架和一个由一种第二材料制成的容纳成圈机件的辅助部件,其中,该辅助部件用一个固定面固定在支架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借助一个固定面将辅助部件固定在支架上。
背景技术
例如DE 43 02 858 C1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针织机梳栉和一种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辅助部件上设置了许多针槽,这些针槽基本上垂直于辅助部件的纵向方向延伸。在辅助部件固定在梳栉上之后将该辅助部件分成预定长度的单个段。
DE 103 48 557 B3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的梳栉,其中,辅助部件也具有用于容纳成圈机件的针槽。这些针槽几乎完全穿过辅助部件,还只留下一个纱边针脚(Leistenfuβ),它的厚度和成圈机件的横向尺寸相比比较小。
针织机的梳栉由许多不同的材料制成,即支架由塑料制成,特别是以纤维增强的实施方式制成,辅助部件由金属制成。在这种情况中,在要求机械稳定性时可以以比较小的质量用塑料制造支架,可以以必要的精度生产由金属制成的辅助部件,这样就可以以所希望的隔距设置成圈机件。
这样,例如织针置入到以高的精确度制成的针槽或者缝隙中,并且用一个盖子压向针槽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中针槽的侧面和织针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预定的尺寸,通常是1/100毫米,但是必须得有间隙。若织针的厚度大于针槽的宽度,这则导致在针槽之间所剩下的接片的弯曲。这使得其它的织针插入到相邻的针槽变得困难。若相反地织针的厚度超过预定尺寸地比针槽的宽度小,则在安装时织针不能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在完全由塑料制成的梳栉中要达到这样一种精度只能花费比较高的费用。因此人们使用一种用于容纳成圈机件的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虽然会提高运动的质量,但为此可以以更高精度制造。
若辅助部件由金属制成,则它的热膨胀和由塑料制成的支架不同。若梳栉具有更长的长度时这特别会导致问题。在针织机中会出现具有6米以上长度的梳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尽可能与温度无关地保持间距精度。
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针织机梳栉中这个任务是通过下述措施解决的,即辅助部件在固定面中具有斜线延伸的槽。
这样,通过这些槽该辅助部件被分成单个的段。但是这种分割首先限于面朝支架的一侧。在此,方向说明“斜线”是指槽的方向和梳栉的纵向方向、也就是和辅助部件的纵向方向不一致,但也和辅助部件的横向或者宽度方向不一致。换句话说,从辅助部件的纵向方向看,槽的开头到辅助部件的端部的距离与槽的端部到辅助部件端部的距离不相同。然后沿纵向方向将辅助部件分割成单个的段,直到槽延伸的深度,但在安装时,也就是固定在支架上时对辅助部件的稳定性不构成显著的损害。
优选地每个成圆机件位置在至少一个槽上延伸。由此制定了一个角度尺寸规范。槽相对于辅助工具的纵向棱边按照这个角度延伸。优选地所有的槽彼此平行地延伸。
优选地槽之间的距离最大和辅助部件的宽度相当。在此,该距离是垂直于槽的走向测量的。用这种测量办法在槽之间剩余下的面有一个长度,该长度比辅助部件的宽度大。但是这个长度比辅助部件的总长度小得多,这样,热膨胀比较小而不显著。
槽之间的距离最大相当于宽度的一半甚至是优选的。距离越小则热膨胀的影响越小。然而,为了在安装时不致于过多地损害辅助部件的机械稳定性,该距离不应太小。
成圈机件优选设置在针槽中,它的深度一直延伸到槽中。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段,这些段仅通过在一个连接片中在针槽之间保留的材料桥彼此连接。这样一种辅助部件在由热变化所引起的膨胀时不会将显著的力传递到支架上。此外,在槽之间的一个段的内部的长度变化均匀地分配到所有的成圈机件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槽之间所保留的段的尺寸短,引起的与长度有关的变化几乎测不到,因此在针织过程中不会造成干扰。
优选地这些槽的深度为辅助部件的厚度的至少40%。这样,实际上槽贯穿辅助部件不到一半。所述深度也可直达60%。
优选地用粘合剂彼此粘接辅助部件和支架,并且粘合剂至少部分地注满槽。一方面扩大平面,通过该平面粘合剂可以附着在辅助部件上。另一方面粘合剂又稍微地提高了辅助部件的机械稳定性。
优选地将粘合剂填满槽,一直填到针槽。若产生针槽,当辅助部件已和支架连接,则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在加工时在针槽的底部形成毛刺。
在本文开头所述的方法中是通过下述措施完成本发明的,即在固定在固定面之前产生斜线延伸的槽。
斜线延伸的槽将辅助部件无论如何在它的厚度的一部分上分割成单个的段,这些段的长度比辅助部件的总长度要小得多。因此在这些段中的热膨胀不会有像实心的辅助部件那样将如此大的力作用到支架上。
在此,以与辅助部件的纵向方向成一个角度产生槽是优选的,其中,每个成圈机件位置和至少一个槽相交。为此规定了一个角度尺寸规范。槽相对于纵向方向按该角度延伸。
优选地以一段距离产生槽,该距离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的宽度。这样,在槽之间保留下来的段具有一个平行于辅助部件的纵向延伸部分的长度,这个长度虽然大于辅助部件的宽度,但是比总长度要小得多。
若以一个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宽度一半的距离产生槽甚至是特别优选的,这样热应力可以保持得更小。
优选地在辅助部件固定在支架上之后产生容纳成圈机件的针槽。通过在辅助部件固定在支架上之前设置槽,辅助部件还没受到显著地削弱。因此,人们可以对它容易地处理,并且将其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产生针槽,而后成圈机件,例如织针可以放置其中。这样做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通过支架保证了辅助部件的机械稳定性。该槽可以和针槽一样的宽,或者甚至比针槽更宽,而对成圈机件的支承不产生负面影响。
在此,所产生的针槽的深度直到所述针槽和槽相交是优选的。通过这一措施产生辅助部件这样的段,即这些段仅还通过由在单个的针槽之间保留下来的连接片组成的小的材料桥彼此连接。然后这些材料桥中断由温度所造成的热膨胀,使得在整体考虑问题时还是只以单个的段的热膨胀为基础。若单个的段的长度足够短,则这样的长度变化几乎测不出来。
优选地产生具有相当于辅助部件厚度的至少40%的深度的槽。人们又可以利用这一点相对厚地,也就是例如比针的厚度大两到四倍地保持纱边针脚的厚度,也就是辅助部件的在针槽的底部和固定面之间留下的材料区域。
为了将辅助部件固定在支架上优选使用一种粘合剂,将这种粘合剂压入到槽中。这提高了粘合力和辅助部件的机械稳定性。
优选地用粘合剂填满槽,至少一直填到针槽。通过这一措施在裂口的棱边上不会由于加工而形成毛刺。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并联系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这些附图是:
图1是针座沿按照图2的线I-I的截面图,
图2是按照图1的针座的前视图,
图3示出按照图2的截面III-III,
图4是按照图3的细节IV放大图,
图5是无梳栉的辅助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截取部分VI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个具有一个支架2的针座1。该支架具有多个型材3、4、5、6。这些型材彼此连接,并且包围一个空腔7。这些型材3-6由一种塑料,特别是一种碳纤维增强塑料(CFK)制成。每个型材3-6都是开口的,并且可通过挤压制成。
支架2借助一个螺纹件7固定在针织机的一个驱动杆8上。
针座1支承着多个织针9,其中只有一个织针可以看得见,因为织针9垂直于该图的平面依次设置。
在此,织针9不是直接固定在支架2上,而是设置在一个辅助部件10中,该辅助部件具有许多针槽11、这些针槽通过连接片12彼此隔开。每个针槽11用于容纳一个织针9。辅助部件用一个固定面19紧靠在支架2上。
一个通过一个螺纹件14固定在支架2上的夹紧部件13通过中间位置上的一个层15位于织针9上。该夹紧部件和该辅助部件10一起将织针固定在支架2上。
如上所述,支架2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因此它具有比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因此由于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长度的变化比较小。
而辅助部件10是由金属、例如由铝或镁制成。这样一种金属具有高得多的热膨胀系数,这样,由温度所造成的长度的变化就大得多。特别是当通常在装满织针9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的辅助部件10具有几米的长度时这种由温度所引起的长度的变化起很大的作用。在当今的针织机中其长度已彻底地达到6米多。
因此人们在辅助部件10上设置槽16,这些槽在固定面19中斜线地在辅助部件10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中斜线的意思是槽16的方向既不和辅助部件10的纵向方向(在图2中从左向右),也不和辅助部件10的宽度方向(在图2中从下向上)相一致,而是槽16和辅助部件10的纵边缘形成一个锐角α。
在这种情况中相邻的槽16(图5)之间的距离a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10的宽度b(在图2中从下向上)。然而优选地选择较小的距离a,特别是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的宽度b的一半的距离a。
槽16也设计为针槽。但是为了区别于针槽11而把它们称为槽。这些槽16有一个深度t,该深度最小相当于辅助部件的厚度d的40%(在图4中从下向上)。优选地甚至选择更大的深度,例如辅助部件10的厚度d的60%。
如从图4和图6中可看到的那样,针槽11如此深地深入到辅助部件10中,即它们与槽16相交。如从图5和图6看到的那样,这导致辅助部件由许多的段17组成,其中,这些段17仅通过材料桥18彼此连接,这些材料桥是通过连接片12的不被槽16贯穿的剩余部分形成。这些材料桥18设计得比较弱。通过材料桥18不能传递可导致支架2变形的力。
在图5和图6中以一种“已制成”的形式表示辅助部件10(分别为截取部分),也就是该辅助部件设有槽16和针槽11。
但是实际上人们首先在固定面19中只产生槽16,然后借助粘合剂20将辅助部件10和支架2连接。如从图4可以看到,该粘合剂20用区域20a填满槽16,更确切地说至少如此程度地,即在下一步产生针槽11时针槽11一直深入到区域20a,也就是粘合剂20中。通过这一措施在产生针槽11时,当针槽11和槽16相交时避免在针槽底部形成毛刺。
应如此地选择槽16和辅助部件10的纵向延伸部分的夹角α,即每个织针9位于至少一个槽16之上。
通过下述措施,即若辅助部件10与支架2连接,该辅助部件10在它的固定面19上只设置槽16,则该辅助部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样,辅助部件10和支架2的粘接就可用常规工具和措施进行。
在辅助部件10和支架2粘合之后再设置针槽11。然后辅助部件10之内的段17虽然仅仍然通过材料桥18连接,但是这并不危险,因为所有的段17是通过支架2彼此连接的。

Claims (17)

1.针织机梳栉(1),具有一个由一种第一材料制成的支架(2)和一个由一种第二材料制成的且容纳成圈机件(9)的辅助部件(10),其中,该辅助部件(10)用一个固定面(19)固定在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辅助部件(10)在固定面(19)中具有斜向延伸的槽(1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每个成圈机件位置在至少一个槽(16)上延伸。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6)之间的距离(a)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10)的宽度(b)。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6)之间的距离(a)最大为宽度(b)的一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机件(9)设置在针槽(11)中,它的深度一直延伸到槽(16)。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6)具有为辅助部件的厚度(d)的至少40%的深度(t)。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10)和支架(2)通过一种粘合剂(20)彼此粘合,并且粘合剂(20)至少部分地填满槽(16)。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20)将槽(16)填满,一直填到针槽(11)。
9.制造针织机梳栉(1)的方法,其中,借助一个固定面(19)将辅助部件(10)固定在一个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之前在固定面(19)中产生斜线延伸的槽(16)。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辅助部件(10)的纵向方向成一个角度(α)地产生槽(16),其中,每个成圈机件位置和至少一个槽(16)相交。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以一段距离(a)产生槽(16),该距离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10)的宽度(b)。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段距离(a)产生槽(16),该距离最大相当于辅助部件(10)的宽度(b)的一半。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辅助部件(10)固定在支架(2)上之后产生容纳成圈机件(9)的针槽(11)。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槽(11)的深度为直到它和槽(16)相交。
15.按照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具有一个深度(t)的槽(16),这个深度相当于辅助部件(10)的厚度的至少40%。
16.按照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辅助部件(10)固定在支架(2)上使用粘合剂(20),该粘合剂渗入到槽(16)中。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粘合剂(20)填满槽(16),至少一直填到针槽(11)。
CN2006101595819A 2005-09-28 2006-09-28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0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050021114 EP1770193B1 (de) 2005-09-28 2005-09-28 Wirkmaschinen-Barr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irkmaschinen-Barre
EP05021114.3 2005-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0160A true CN1940160A (zh) 2007-04-04
CN1940160B CN1940160B (zh) 2010-11-03

Family

ID=3621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95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0160B (zh) 2005-09-28 2006-09-28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770193B1 (zh)
CN (1) CN1940160B (zh)
DE (1) DE502005010842D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277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CN103266411A (zh) * 2013-05-28 2013-08-28 马骏 一种嵌入型可拆卸活动主针针夹及针块
CN103306040A (zh) * 2012-03-07 2013-09-1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梳栉和用于制造成圈工具梳栉的方法
CN110344172A (zh) * 2019-08-06 2019-10-18 宁波丽成超级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精编机纺针碳纤维底座
CN111118726A (zh) * 2020-03-01 2020-05-08 程明 一种纺织经编机用空心针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8589B4 (de) * 2007-08-16 2014-02-20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EP2942429B1 (de) * 2014-05-07 2016-12-07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nadel und nadelbar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760139B1 (de) * 1968-04-09 1970-07-16 Liebrandt Karl Halterung von Wirkwerkzeugen
DE7837197U1 (de) * 1978-12-15 1979-03-22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Abschlag-profilschiene fue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US4483261A (en) * 1983-02-07 1984-11-20 Tuftco Corporation Segmental needle bar for multiple needle tufting machine
DE3840531C1 (de) * 1988-12-01 1990-05-10 Mayer Textil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r Barre
DE4111108C2 (de) * 1991-04-05 1993-10-07 Erbsloeh Julius & August Als geschlossenes Hohlprofil aus verstärktem Kunststoff ausgebildeter Träger
DE4302858C1 (de) * 1993-02-02 1994-06-01 Mayer Textilmaschf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Nadelbarre
DE10348557B3 (de) * 2003-10-20 2005-06-30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einer Wirkmaschine, insbesondere Kettenwirkmaschin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277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CN102400277B (zh) * 2010-09-08 2014-05-2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CN103306040A (zh) * 2012-03-07 2013-09-1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梳栉和用于制造成圈工具梳栉的方法
CN103306040B (zh) * 2012-03-07 2015-08-19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梳栉和用于制造成圈工具梳栉的方法
CN103266411A (zh) * 2013-05-28 2013-08-28 马骏 一种嵌入型可拆卸活动主针针夹及针块
CN110344172A (zh) * 2019-08-06 2019-10-18 宁波丽成超级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精编机纺针碳纤维底座
CN110344172B (zh) * 2019-08-06 2023-09-08 宁波丽成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精编机纺针碳纤维底座
CN111118726A (zh) * 2020-03-01 2020-05-08 程明 一种纺织经编机用空心针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70193A1 (de) 2007-04-04
DE502005010842D1 (de) 2011-02-24
CN1940160B (zh) 2010-11-03
EP1770193B1 (de)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0160A (zh) 针织机梳栉和制造针织机梳栉的方法
CN1690284A (zh) 带有制动弹簧的系统组件
CN1059145C (zh) 通用锯条
CN2684995Y (zh) 多轴机床用工具头
CN1868721A (zh) 注模机
CN1702218A (zh) 成圈工具-梳栉
CN101073872A (zh) 弯扳机用模具的制作方法和金属模具
CN101302680A (zh) 特别适用于高精细分度的针织机工具
CN1143042C (zh) 混凝土模板构件
CN1257027C (zh) 一种用于生产嵌合连接件的方法及工具
CN1278807C (zh) 用于切削加工的刀具
CN1609310A (zh) 针织机的,特别是经编机的针床
CN1306094C (zh) 针织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1087Y (zh) 磁悬浮直线电机的长定子铁芯冲片冲压模具
US20080040893A1 (en) Combing means for a comb of a combing machine
CN1880533A (zh) 用于制造纺织机械用针的方法
CN1171198C (zh) 弦乐器的颈
JPH1119822A (ja) 帯鋸刃
CN115008345B (zh) 一种钨棒加工用具有缓冲保护结构的夹持装置
CN1063696C (zh) 小模数渐开线齿轮的电火花交错展成加工方法
CN1173086C (zh) 沉降片块
CN1575100A (zh) 钻孔加工方法
JP5594885B2 (ja) 織物部材からなる横ずれ防止用案内部材
CN210401034U (zh) 一种简易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试验用打标模具
TW448250B (en) Unitary serrated insert assembly needle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KARLMAY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Mayer Textilmaschf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