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8909A -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8909A
CN1938909A CN200580009896.9A CN200580009896A CN1938909A CN 1938909 A CN1938909 A CN 1938909A CN 200580009896 A CN200580009896 A CN 200580009896A CN 1938909 A CN1938909 A CN 193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cceptance division
chimeric
housing
lateral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98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野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彼此垂直嵌合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连接到导线上。在连接器的壳体上,在从壳体向外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前侧突起部和侧面突起部。第一前侧突起部形成在壳体的前面板上,所述侧面突起部形成在壳体的侧面板上。所述第一前侧突起部执行在嵌合时定位并维持嵌合的功能。所述侧面突起部起到用于维持嵌合的锁的功能。

Description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特别是能够大致垂直地装配到基板上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所谓的移动设备如便携式电话等的普及和高性能导致所需的规格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希望采用小型连接器。传统上,通过简单地形成较小的连接器本体而使连接器适合于移动设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实现小型尺寸和高性能移动设备的一个因素是使嵌合连接器需要的空间即所谓静空间尽可能小。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大致垂直方向上装配到基板上而同时保持足够嵌合力的连接器。
为解决所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上沿着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形成第一前侧突起和侧面突起。第一前侧突起形成在壳体的前表面上,侧面突起形成在壳体的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前侧突起执行嵌合时定位及保持所述嵌合的功能,所述侧面突起起到用于保持所述嵌合的锁的作用。因此,即使第一连接器大致垂直插入相应连接器内,其也可被可靠地紧固。
在小型连接器中,有时很难在嵌合连接器时对它们进行定位。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上,在从壳体向外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前侧突起以及形成第一接收部,所述第一前侧突起起到嵌合时定位及保持所述嵌合的作用,所述第一接收部接合用于保持所述嵌合的锁。这是对小型连接器嵌合的优选。另外,通过形成两个第一前侧突起和两个第一接收部,可简单地进行定位。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突起具有开口部,用于插入固定元件以致将第一连接器固定到第二连接器上。这种结构对于防止嵌合变松非常必要。
另外,为了加强触点之间的接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突起具有开口部,用于插入固定元件以致将第一连接器固定到第二连接器上。也就是,通过与突起接合可防止连接器向上弯曲。
接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作为接收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上形成第一前侧接收部和侧面接收部,用于接收在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上形成的突起。第一前侧接收部形成在不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线连接的一侧;侧面接收部形成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导线的方向上的左、右侧。因此,通过接收第一连接器的突起可获得更可靠的嵌合。
另外,为保持嵌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上形成第一前侧接收部及底部突起,所述第一前侧接收部用于接收在第一连接器壳体上形成的突起:所述底部突起用于与第一连接器接合。第一前侧接收部形成在不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线连接的一侧上;底部突起形成在第一连接器的插入侧。底部突起能够可靠地保持第一连接器。此外,可以形成两个第一前侧接收部和两个底部突起,或者使侧面接收部设有凹陷部,以致卡止接收在凹陷部内的部分。
为使连接器的嵌合更加可靠,本发明提供了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侧面接收部具有单独的或者一体成型的卡止部,用来与用于固定第一连接器的固定元件接合。
由于上述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在大致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嵌合在一起。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元件,其具有纵向轴部,用于保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在纵向一部分内具有颈部,所述纵向轴部穿过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部,并且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止部来卡止所述颈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在嵌合前本发明的连接器。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3是在第一连接器的侧面突起附近区域的俯视图。
图4是在嵌合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时,在卡止件附近区域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接器
2第二连接器
3导线
4壳体
5第一前侧突起
6侧面突起
7第一前侧接收部
8侧面接收部
9触点
10底部突起
11外伸部
12肩部
13外伸部
14屏蔽板
15第二前侧突起
16第二前侧接收部
17接合部
18固定元件
19颈部
20卡止件
21臂部
22凸环部
23推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描述本发明连接器的结构。图1是示出嵌合(装配)前本发明连接器的视图。导线3连接在第一连接器1上,在壳体上沿着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形成第一前侧突起5(本图中看不到壳体)。此外,从该图中可以看到第一前侧突起5形成在壳体的前表面上。此外,壳体上还形成侧面突起6。从图1中可以看到,侧面突起形成在壳体的左、右侧表面上。
此外,第二连接器2具有第一前侧接收部7,用于接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前侧突起5。从图中可清楚看出第一前侧接收部7形成在不与第一连接器1的导线3连接的一侧上。此外,在第二连接器2上形成侧面接收部8,其用于接收第一连接器的侧面突起6。图中清楚示出侧面接收部8形成的位置。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嵌合在一起时,侧面接收部位于与第一连接器1的导线3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左、右侧上。由此,根据图1可以看到第二连接器2上形成触点9的区域的外侧。
第二连接器2的侧面接收部8具有外伸部11,用于在接收侧面突起6时阻止所述侧面突起6。通过与侧面突起6的肩部12接合,外伸部11可起到锁的作用。
此外,在第二连接器上形成底部突起10。该底部突起10具有外伸部13,其类似于侧面接收部8的外伸部,并且可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部分接合。
根据图1,屏蔽板14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上。屏蔽板14被安置在接地棒(ground bar,图1中没有示出)上,其利用推压部23接触接地棒,并且还具有第二前侧突起15。第二前侧突起15被接收在第二前侧接收部16内,该第二前侧接收部是第二连接器2上相对应的一个部分。由此,可防止嵌合后第一连接器的中央部分向上弯曲。
接下来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的仰视图。第一连接器1包括接合部17,其能够接合前述的底部突起10。为提供用于接合部17接合的空间,没有导线3对应于该部分。接合部17是壳体的一部分,通过如后文所述与底部突起10的外伸部13接合,其执行保持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之间嵌合的功能。正如图中清楚示出,该接合部分17被设置在导线束31之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具有能够接合第一连接器的结构就可以了。
本发明的连接器还具有用于可靠保持嵌合的元件。首先,侧面突起6形成在第一连接器上,如图3所示。其被接收在第二连接器2的侧面接收部8内,并且外伸部11和肩部12接合。这里,在侧面突起6中形成通孔(图中没有示出),固定元件18被插入其中。该固定元件具有凸环部22并接触第一连接器上的侧面突起6或者屏蔽板14。另外,固定元件18上形成纵向轴部,颈部19形成在该纵向轴部上,如图4所示。
固定元件18由第二连接器2侧面的卡止件20卡止。如图4所示,卡止件20具有两个臂部21,它们与在穿过侧面突起6的固定元件18的纵向轴部上形成的颈部19接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认识到,各臂部21之间的间距小于固定元件纵向轴部的最大直径,并与颈部19的直径大约相同。
卡止件20被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上,如图1和2所示。
接下来参照图1和2解释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的嵌合(装配)操作。参照图1,首先,第一前侧突起5插入到第二连接器2的第一前侧接收部7内。该前侧突起5可执行导向和定位的功能。这时,第二前侧突起也被插入到第二前侧接收部16内。
在第一和第二前侧突起插入相应部分之后,第一连接器被大致垂直于第一连接器的基板(未示出)向下推动。也就是,在图1中,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基板上,因此,其被大致垂直于第二连接器向下推动。这时,如上所述设有用于保持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间嵌合的锁紧机构,以致外伸部11和13分别接触肩部12和接合部17(见图2)。由此,一旦进一步施加压力,这些外伸部11和13分别与肩部12和接合部分17接合,以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嵌合在一起。
为更加有力地保持这种嵌合,固定元件18被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侧面突起6的通孔中。
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已经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固定元件18可与第一连接器1的侧面突起6一体成型。另外,可以颠倒固定元件18和卡止件20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可以在第二连接器2上形成用于插入固定元件18的开口部,并在第一连接器1上设置卡止件20。另外,固定元件18可与第二连接器2一体成型。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依靠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前侧突起5和侧面突起6保持嵌合。其也可通过前侧突起5和底部突起10或者通过前侧突起5、侧面突起6和底部突起10的结合执行保持嵌合的功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能够大致垂直地嵌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在形成静空间的区域内的设置电气部件来有效地实现,这是因为,特别是,连接在小型连接器上的导线具有柔韧性。

Claims (15)

1、一种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上沿着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形成第一前侧突起和侧面突起,所述第一前侧突起形成在壳体的前表面上,所述侧面突起形成在壳体的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前侧突起用于在嵌合时进行定位以及保持所述嵌合,所述侧面突起用作锁来保持所述嵌合。
2、一种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沿着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形成第一前侧突起以及设有第一接收部,所述第一前侧突起用于在嵌合时进行定位以及保持所述嵌合,所述第一接收部与用于保持所述嵌合的锁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两个第一前侧突起和两个侧面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两个第一前侧突起和两个第一接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突起具有开口部,用于插入固定元件,以将第一连接器固定到第二连接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置在接地棒上的屏蔽板的末端具有第二前侧突起,所述第二前侧突起与对应部分接合以防止连接器向上弯曲。
7、一种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一前侧接收部和侧面接收部,用于接收在第一连接器壳体上形成的突起,所述第一前侧接收部形成在不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线连接的一侧,所述侧面接收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导线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左、右侧。
8、一种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一前侧接收部和底部突起,所述第一前侧接收部用于接收在第一连接器壳体上形成的突起,所述底部突起用于接合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前侧接收部形成在不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线连接的一侧,所述底部突起形成在第一连接器的插入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两个第一前侧接收部和两个侧面接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两个第一前侧接收部和两个底部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接收部具有凹陷部分,接收在所述凹陷部分内的部分被卡止。
12、根据权利要求7、9和11任一所述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侧面接收部具有单独地或一体成型的卡止部,以接合用于固定第一连接器的固定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上,所述第一连接器被连接到基板上,其中,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可大致垂直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和基板实现嵌合。
14、根据权利要求7到12任一所述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连接着导线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上,所述第一连接器被连接到基板上,其中,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在大致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接收对应的第一连接器。
15、一种固定元件,具有纵向轴部,用于保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在纵向上的一部分内具有颈部,所述纵向轴部穿过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部,所述颈部被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止部卡止。
CN200580009896.9A 2004-03-31 2005-03-31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Pending CN19389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07902A JP4082512B2 (ja) 2004-03-31 2004-03-31 垂直嵌合コネクタ
JP107902/2004 2004-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909A true CN1938909A (zh) 2007-03-28

Family

ID=3506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9896.9A Pending CN1938909A (zh) 2004-03-31 2005-03-31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81522A1 (zh)
EP (1) EP1737081A4 (zh)
JP (1) JP4082512B2 (zh)
CN (1) CN1938909A (zh)
MX (1) MXPA06011224A (zh)
TW (1) TW200539534A (zh)
WO (1) WO20050964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227A (zh) * 2012-03-27 2014-12-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对基板用连接器
CN107785703B (zh) * 2016-08-26 2020-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6088B1 (fr) * 2006-09-15 2008-11-28 Magneti Marelli France Soc Pa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JP4761397B2 (ja) * 2007-02-26 2011-08-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組合せコネクタ
JP2014093123A (ja) * 2012-10-31 2014-05-19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6512482B2 (ja) * 2015-12-02 2019-05-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レビコンセント
WO2017188914A1 (en) * 2016-04-24 2017-11-02 LED Inspiration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879U (ja) * 1991-01-04 1993-0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固定具
JP3654493B2 (ja) * 1999-03-16 2005-06-0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
JP3405449B2 (ja) * 1999-04-08 2003-05-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226737B2 (ja) * 1999-08-03 2009-02-1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97465A (ja) * 2002-03-26 2003-10-17 Molex Inc Fpc用コネクタ
JP3732157B2 (ja) * 2002-06-14 2006-01-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005038779A (ja) * 2003-07-17 2005-02-10 Fci Asia Technology Pte Ltd コネクタ
JP2005129255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2785166Y (zh) * 2005-02-01 2006-05-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227A (zh) * 2012-03-27 2014-12-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对基板用连接器
CN104221227B (zh) * 2012-03-27 2016-08-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对基板用连接器
CN107785703B (zh) * 2016-08-26 2020-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PA06011224A (es) 2007-04-02
US20070281522A1 (en) 2007-12-06
TWI310254B (zh) 2009-05-21
WO2005096454A1 (ja) 2005-10-13
EP1737081A8 (en) 2007-02-28
JP2005294054A (ja) 2005-10-20
EP1737081A4 (en) 2008-04-02
EP1737081A1 (en) 2006-12-27
JP4082512B2 (ja) 2008-04-30
TW200539534A (en) 200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4957B (zh) 插座连接器及包括其的连接器组件
CN1925235B (zh) 连接器、连接器用插座、及连接器用插头
EP189166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ad bearing features
CN100399637C (zh) 电连接器
US9525223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09225B2 (en) Du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memory medium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with the same
JP3728669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CN201985283U (zh) 具有端子保持装置的连接器
CN1938909A (zh) 垂直嵌合式连接器
KR101302242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4041064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端子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み立て体
CN202678574U (zh) 卡连接器
CN111247701B (zh) 电连接器
CN105633673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US8469747B2 (en) Card connector
CN104380533A (zh) 电连接器及阴型端子
US7670174B2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717468A2 (en) Make-first-break-last ground connections
US7037125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100361143C (zh) 存储卡适配器
US7101207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103081249A (zh) 连接器的错误插入防止结构
US20010000499A1 (en)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US7785141B2 (en) Stacked card connector
CN102007498A (zh) 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