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272A - 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272A
CN1933272A CNA2006101518348A CN200610151834A CN1933272A CN 1933272 A CN1933272 A CN 1933272A CN A2006101518348 A CNA2006101518348 A CN A2006101518348A CN 200610151834 A CN200610151834 A CN 200610151834A CN 1933272 A CN1933272 A CN 1933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ctric capacity
turn
lead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18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8255C (zh
Inventor
野田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3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82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825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83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 H02M1/009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having two or more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outpu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具备:连接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子;与输入端子连接的DC-DC转换器;第1和第2电容;第1开关,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1电容之间,对第1电容进行充电;第2开关,连接在第1电容与输出端子之间,使第1电容放电;第3开关,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2电容之间,对第2电容进行充电;第4开关,连接在第2电容与第1输出端子之间,使第2电容放电;以及开关控制部。开关控制部使第1电容和第2电容交替充电,且使第1电容和第2电容交替放电,将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子设为非导通。这种电源装置耗电低,不易发生噪声。

Description

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图9是特开2002-291172号公报公开的以往的电源装置3和电子机器2的电路框图。电池1输出3.0~4.2V的电压。电池1的负极接地,正极与作为电子机器的手机装置2和电源装置3的输入端子4连接。
随着用于电子机器的集成电路(IC)的细微化,上述电源电压逐渐降低到1.2~1.8V。为了与其相对应,电源装置3将电池1的输出电压转换成为1.2~1.8V。此外,由于手机装置2在发送信号时电流较大,所以由于该大电流的影响,输入端子4上施加的电源上,被叠加脉动(ripple)。电源装置3为了向易受该脉动影响的模拟电路等电路供给电源,要除去脉动。
电源装置3具备:DC-DC转换器5,将施加于输入端子4的电源电压转换成1.2V;输出端子6,与DC-DC转换器5的输出连接;调整器7,将施加于输入端子4的电源电压转换成1.2V;滤波器8,与调整器7的输出连接,除去其输出的脉动;输出端子9,与滤波器8的输出连接;调整器10,将施加于上述输入端子4的电源电压转换为1.8V或2.8V;输出端子11,与调整器10的输出连接。滤波器8将调整器7没有完全除去的脉动进一步除去后,通过输出端子9提供稳定的电压。
输出端子9上连接着最易受噪声影响的模拟电路13。输出端子11上连接着仅次于模拟电路13易受噪声影响的高频电路14。输出端子6上连接着比较不易受到噪声影响的逻辑电路12。
DC-DC转换器5在转换电压时会产生高频噪声。但是,由于DC-DC转换器5具有较高的转换占空比(duty),所以优选向比较不易受到噪声影响的逻辑电路12供给电源,优先考虑省电性能。
由于模拟电路13和高频电路14易受噪声影响,所以它们本身中,由不产生噪声的调整器7、10向它们供给电源。尤其,由于模拟电路13最易受噪声影响,所以用滤波器8来抑制噪声的传播。
由于以往的电源装置3包括耗电大的调整器7、10,所以对实现省电的目标很不利。在图10中,例如电池1输出的电压是3.6V,调整器7和模拟电路13上的电流是20mA,施加在模拟电路13上的电压是1.2V。调整器7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位差是2.4V(=3.6V-1.2V)。模拟电路13耗电24mW,而调整器7本身耗电48mW,大于模拟电路13。
发明内容
电源装置,具备:连接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子;与输入端子连接的DC-DC转换器;第1和第2电容;第1开关,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1电容之间,来对第1电容进行充电;第2开关,连接在第1电容与输出端子之间,使第1电容放电;第3开关,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2电容之间,对第2电容进行充电;第4开关,连接在第2电容与第1输出端子之间,使第2电容放电;以及,开关控制部。开关控制部使第1电容和第2电容交替充电,并使第1电容和第2电容交替放电,将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子设为非导通。
该电源装置耗电低,不易发生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的脉动消除电路的时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是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的脉动消除电路的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子机器的电路框图。
图7是实施方式4的电子机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8表示实施方式4的电源装置上的保护间隔信号的格式。
图9是以往的电源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以往的电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23的电子机器1001的电路框图。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21具有内部电阻,输出3.6V电压。电池21的负极21B与地1001A连接,正极21A与手机装置22和电源装置23的输入端子24连接。
电子机器1001,包括:电池21、手机装置22、电源装置23、逻辑电路部36、模拟电路部37。电源装置23,具有:与逻辑电路部36和模拟电路部37分别连接来提供电源的输出端子26、31。
电源装置23具有:输入端子24和DC-DC转换器25。输入端子24与DC-DC转换器25的输入端25A连接。逻辑电路部36和模拟电路部37由集成电路(IC)构成。通过IC内的布线线路的微细化,IC被供以1.2V的低电压进行工作。DC-DC转换器25由开关电源构成,该开关电源将施加在输入端25A的3.6V电压转换成1.2V后由输出端25B输出。该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为约400KHz。
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与输出端子26直接连接,且与分路开关27的共通端27A连接。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与地23A之间连接有电容28。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C与地23A之间连接有电容29。分路开关27,将共通端27A择一地与一端27B、27C连接。另外,分路开关27由电子电路形成。电容28、29均具有100μF的静电容量。该静电容量如下导出。
在对静电容量为C的电容28、29施加电压V,并存储有电荷Q的情况下,下式成立。
Q=C·V
对两边进行微分,电容28、29上的电流I就可如下表示。
I=dQ/dt=C·dV/dt
如果设容许压降dV为0.1V、电流I为20mA、dt为0.5ms,那么
C=(I·dt)/dV=(20×0.0005)/0.1=100μF
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与开关30的一端30A连接。开关30的一端30B与输出端子31连接。开关30将一端30A、30B间断接。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C与开关32的一端32A连接。开关32的一端32B与输出端子31连接。开关32将一端32A、32B间断接。开关30、32由电子开关构成。输出端子31与地23A之间连接有电容33。电容33的静电容量比电容28、29的静电容量小。
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中,被输入导通时间·关断时间比(占空比)为约50%的控制信号,并与开关控制部35连接。开关控制部35的输出与分路开关27和开关30、32的控制端子连接,控制开关27、30、32的导通·关断。开关控制部35,控制分路开关27来使电容28、29交替充电,控制开关30、32来使电容28、29中所充电荷交替放电。
开关控制部35,在将分路开关27的共通端27A连接于一端27B时,将开关30关断、将开关32导通,在将分路开关27的共通端27A连接于一端27C时,将开关32关断、将开关30导通。也就是说,不使分路开关27的共通端27A与开关30的一端30B之间导通,不使分路开关27的共通端27A与开关32的一端32B之间导通。这样,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与输出端子31之间一刻也不会连接。从而,即便噪声叠加在DC-DC转换器25的输出上,该噪声也不会被输出到输出端子31上。所以,不需要图9所示的以往电源装置3上的除噪声用的滤波器8,与这部分相应,由实施方式实现的电源装置23可以实现小型化·低价格化。
对电容28、29的充电和放电,按照输入至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的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关断时间比(占空比)进行。所以优选,控制信号的导通与关断的时间之比,与电容28、29的静电容量之比相同。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约50%,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相等,所以电容28、29的静电容量也相等。
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与输出端子26被直接连接。因此,通过连接输出端子26和比较不易受噪声影响的逻辑电路部36,可以实现省电化。也就是说,可以防止图9所示的以往的电源装置3的调整器7、10对电力的无效耗费。
在实施方式1中,电池21具有内部电阻。DC-DC转换器25,将输入端25A的3.6V降至输出端25B的1.2V。实施方式1中,DC-DC转换器25的转换效率为约85%,即便考虑该转换效率,流入输入端25A的电流也比从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流出的电流小。由于功率与流过电流的2次方成比例增加,电池21的内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就能够减小,电池21的发热可以减少。
分路开关27、开关30、32、电容28、29、33和开关控制部35,形成脉动消除电路38。下面说明脉动消除电路38的动作。图2是输入至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的控制信号、分路开关27和开关30、32的动作的时序图。
在图2中,控制信号40被输入至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其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分别是0.5ms,其比为1比1。波形41表示开关30的状态。波形42、43分别表示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27C的状态。波形44表示开关32的状态。控制信号40被输入后,开关控制部35将开关27、30、32如下进行控制。如波形41所示,开关控制部35在控制信号40上升的时刻40A上,关断开关30。如波形42、43所示,从时刻40A起延迟时间41A后,开关控制部35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与共通端27A连接,并使一端27C脱离共通端27A。其后,如波形44所示,延迟时间43A后,开关控制部35将开关32导通。
控制信号40在从时刻40A起0.5ms后的时刻40B发生变化。如波形44所示,在时刻40B上,开关控制部35将开关32关断。如波形42、43所示,从时刻40B起延迟了时间44B后,开关控制部35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脱离共通端27A,使一端27C与共通端27A连接。其后,如波形41所示,延迟时间43B后,开关控制部35将开关30导通。将以上动作对每次控制信号40的导通·关断变化反复进行。
电容28在开关控制部35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与共通端27A连接的时间42J内被充电。此外,电容29在开关控制部35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C与共通端27A连接的时间43J内被充电。
由于在时间41H内开关30导通,所以,被充电至电容28的电荷向输出端子31放电。另外,由于在时间44H内开关32导通,所以,被充电至电容29的电荷向输出端子31放电。这样,如波形41、44所示,由于开关控制部35不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27C同时与共通端27A连接,所以,对电容28、29交替进行充电。此外,由于开关控制部35不将开关30、32同时导通,所以,使充电至电容28、29的电荷交替放电。
开关控制部35,在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B与共通端27A连接且使一端27C脱离共通端27A的时间42J内,将连接在一端27B上的开关30在时间41D关断,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不与输出端子31连接。
同样,开关控制部35,在将分路开关27的一端27C与共通端27A连接且使一端27B脱离共通端27A的时间43J内,连接在一端27C上的开关32在时间44D内关断,DC-DC转换器25的输出25B不与输出端子31直接连接。
因此,即便噪声叠加在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上,该噪声也不会被直接引至输出端子31,不会被输出。
波形45表示电容28、29的放电状态。在时间45A、45B中,电容28、29均不放电,也就是说,来自电容28、29的放电是不连续的。在时间45A、45B中,电容28、29不向输出端子31提供电流。电容33在时间45A、45B中,会连续向输出端子31提供电流。也就是说,电容33在电容28、29的放电时被充电,并在时间45A、45B中放电,来从输出端子31连续供电。
(实施方式2)
图3是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50的电路图。取代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38的分路开关27和开关30、32,电源装置50具备开关51~54。在图3中,对与图1所示部分相同的部分将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电源装置50的输入端子24,与DC-DC转换器25的输入端25A连接。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与输出端子26直接连接,且分别与开关51、52的一端51A、52A连接。开关51的一端51B与开关53的一端53A连接,开关52的一端52B与开关54的一端54A连接。开关53、54各自的一端53B、54B,分别与输出端子31连接。
在开关51的一端51B与开关53的一端53A相连的连接点155同地50A之间,连接有电容55。电容55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28功能相同,具有100μF的静电容量。在开关52的一端52B与开关54的一端54A相连的连接点156同地50A之间,连接有电容56。电容56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29功能相同,具有100μF的静电容量。由于在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50中,输出端子31与地之间没有连接图1所示的电容33,所以,电源装置50可以小型化。
被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与开关控制部57连接。开关控制部57控制开关51~54的导通·关断。开关51~54、电容55、56和开关控制部57,形成脉动消除电路58。
对电源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上所输入的控制信号与开关51~54的动作的时序图。输入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的控制信号60,其导通时间·关断时间分别是0.5ms,其比为1比1(50%的占空比)。控制信号60被输入后,开关控制部57对各开关如下进行控制。波形61表示开关51的状态。波形62表示开关53的状态。波形63表示开关54的状态。波形64表示开关52的状态。如波形61所示,在控制信号60下降的时刻60A上,开关控制部57关断开关51。如波形62所示,从时刻60A起延迟时间61A后,开关控制部57导通开关53。如波形63所示,再延迟时间62A后,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4关断。其后,如波形64所示,再延迟时间63A后,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2导通。
控制信号60在从时刻60A起0.5ms后的时刻60B发生变化。如波形64所示,在时刻60B上,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2关断。如波形63所示,从时刻60B起延迟时间64B后,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4导通。如波形62所示,再延迟时间63B后,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3关断。其后,如波形61所示,再延迟时间62B后,开关控制部57将开关51导通。将以上动作对每次控制信号60的变化反复进行。
开关控制部57,在将开关53导通时,将开关52、54的至少一方关断。另外,开关控制部57,在将开关54导通时,将开关51、53的至少一方关断。
由于开关控制部57在时间61J内将开关51导通,所以电容55被充电。由于开关控制部57在时间64J内将开关52导通,所以电容56被充电。
由于开关控制部57在时间62H内将开关53导通,所以电容55上所充电荷向输出端子31放电。由于开关控制部57在时间63H内将开关54导通,所以电容56上所充电荷向输出端子31放电。
这样,由于开关控制部57任择其一地使开关51和52交替导通,所以电容55和电容56就被交替充电。由于开关控制部57使开关53、54交替导通,所以电容55、56所充电荷就被交替放电。
在将开关51导通的时间61J内,开关控制部57使开关53在时间62D中关断,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不与输出端子31连接。同样,在将开关52导通的时间64J内,开关控制部57使开关54在时间63D内关断,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不与输出端子31连接。因此,即便噪声被叠加在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上,该噪声也不会被直接引至输出端子31,不会被输出。
在波形62的时间62A和波形63的时间63B内,电容55、56均放电。也就是说,电容55、56的电荷被连续提供给输出端子31,因此,不需要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33。
(实施方式3)
图5是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150的框图。取代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23的分路开关27和开关30、32,电源装置150具备开关152(1)~152(N)、153(1)~153(N)。取代电容28、29,电源装置150具备电容154(1)~154(N)。电源装置150的输入端子24与DC-DC转换器25的输入端25A连接。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直接与输出端子26连接。在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与输出端子31之间,连接有彼此并联连结的多个的N个充放电电路151(1)~151(N)。
充放电电路151(1)~151(N),均为同样的结构。N个中的第k个(1≤k≤N)充放电电路151(k),由开关152(k)、开关153(k)和电容154(k)构成。开关152(k)的一端1152(k)与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连接。开关152(k)的一端2152(k),与开关153(k)的一端1153(k)连接。在开关152(k)的一端2152(k)与开关153(k)的一端1153(k)相连的连接点1154(k)同地156A之间,连接有电容154(k)。
电容154(k),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28、29功能相同,具有100μF的静电容量。在实施方式3的电源装置150中,输出端子31与地之间没有连接图1所示的电容33,所以,电源装置150可以小型化。
被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与开关控制部155连接。开关控制部155控制开关152(1)~152(N)、153(1)~153(N)的导通·关断。充放电电路151(1)~151(N)和开关控制部155形成了脉动消除电路156。
对电源装置150的动作进行说明。开关控制部155对开关152(k)和开关153(k)进行控制,使它们不同时导通。也就是说,开关控制部155在导通开关153(k)时就关断开关152(k),在关断开关153(k)时就导通开关152(k)。由此,DC-DC转换器25的输出端25B不与输出端子31连接。因此,即便噪声叠加在DC-DC转换器25的输出25B上,该噪声也不会被输出到输出端子31。
在开关152(k)导通、开关153(k)关断期间电容154(k)被充电。此外,在开关152(k)关断、开关153(k)导通期间电容154(k)被放电。
脉动消除电路156中,N个充放电电路151(1)~151(N)被分为2组:充放电电路151(1)、…、151(k1)、…、151(N-1)和充放电电路151(2)、…、151(k2)、…、151(N)(k1≠k2、1≤k1≤N、1≤k2≤N)。开关152(k1),以与图3所示的开关51相同的定时进行动作。开关152(k2)以与图3所示的开关52相同的定时进行动作。开关153(k1)以与图3所示的开关53相同的定时进行动作。开关153(k2)以与图3所示的开关54相同的定时进行动作。电容154(k1)的数量和电容154(k2)的数量,即充放电电路151(1)、…、151(k1)、…、151(N-1)的数量和充放电电路151(2)、…、151(k2)、…、151(N)的数量,结合开关152(k1)导通、电容154(k1)被充电的时间,与开关152(k2)导通、电容154(k2)被充电的时间之比决定。所以,即便是在这些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电源装置150也能够从输出端子31供给一定的电力。
也可以按照输出端子31上连接的负荷大小,来改变开关153(1)~153(N)的数量。
(实施方式4)
图6是实施方式4的作为电子机器的带电视的手机装置2001的框图。图7是手机装置2001的立体图。用于电话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的天线71与收发部72连接。收发部72与基带处理部73连接。基带处理部73与显示部74、扬声器75和话筒76连接。显示部74具有液晶显示元件等显示器74A。
被输入数字电视广播波的天线81,与电视信号接收部82连接。电视信号接收部82的输出经过解调部83,与基带处理部73连接。解调部83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源装置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连接。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21与电源装置23连接。电源装置23可以是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3的电源装置50、150。
收发部72由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构成。
接收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与天线71连接的分路开关101;与分路开关101的一端101B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102;将低噪声放大器102的输出和振荡器116的输出混合的混合器103;与混合器103的输出连接的中频滤波器104、使中频滤波器104的输出和振荡器117的输出混合的混合器105;以及,连接在混合器105的输出和基带处理部73之间的中频滤波器106。分路开关101可以进行电子切换。天线71与分路开关101的共通端101A连接。分路开关101的共通端101A,任择其一地与一端101B和一端101C连接。振荡器116、117上,连接有Phase-Locked-Loop(PLL)电路115。
发送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用基带处理部73调制振荡器111的输出后进行输出的调制器112;将调制器112和振荡器116的输出混合的混合器113;连接在混合器113的输出与分路开关101的一端101C之间的功率放大器114。
用来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电视用信号接收部82,由以下部分构成:与天线81连接的高频放大器121;将高频放大器121的输出和振荡器122的输出混合的混合器123;与混合器123的输出连接的中频滤波器124;将中频滤波器124的输出和振荡器125的输出混合的混合器126;连接在混合器126的输出和解调部83的输入之间的中频滤波器127;与振荡器122连接的PLL电路128;以及,与振荡器125连接的PLL电路129。
解调部83由以下部分构成:与中频滤波器127连接的A/D转换器85;振荡器87;用振荡器87的输出来处理A/D转换器85的输出的数字电路86;与数字电路86的输出连接的定时(timming)抽出电路84。定时抽出电路84的输出与电源装置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连接。
电池21与电源装置23的输入端子24连接,且向收发部72提供电源。电源装置23的输出端子26,向基带处理部73和数字电路86提供电源。电源装置23的输出端子31,向A/D转换器85、振荡器87和电视用接收部82提供电源。
在收发部72中,功率放大器114在信号发送时需要大功率。由于电池21根据功率放大器114的工作/非工作来断续输出大功率,所以,电池21的内部电阻21C会使脉动叠加在电源线21D上。
基带处理部73和数字电路86,由以低电压动作的IC所构成的逻辑电路形成,比较不易受到上述脉动等噪声的影响。因此,与直接连接在转换效率良好的DC-DC转换器25的输出25B上的输出端子26连接后,手机装置2001可以实现省电。
由于电视用接收部82、A/D转换器85、振荡器87,由模拟电路构成,易受上述脉动等噪声的影响。所以,它们与电源装置23的噪声被抑制的输出端子31连接。尤其是,为了提高载波/噪声比,振荡器122、125从输出端子31获取它们的电源。
对实施方式4的作为电子机器的带电视的手机装置2001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天线81输入的数字广播波,由混合器123选台,并被解调部83解调,然后作为数字信号输出。该数字信号在基带处理部73中处理,电视广播波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部74的显示器74A上。
图8是数字广播的信号的概略图。由数字电路86输出的数字广播信号89,包含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89A、189A和有效编码89B。保护间隔89A、189A,以消除多径等的由延迟波所导致的码间干扰为目的,从有效编码的最末尾起复写某一规定期间的数据后,附加在有效编码89B之前或之后。
图6所示的定时抽出电路84,抽出从数字电路86输出的数字广播信号89中的保护间隔89A、189A的定时,根据保护间隔89A、189A输出控制信号90。电源装置23的开关控制部35根据保护间隔89A、189A的抽出的定时,控制分路开关27和开关30、32。控制信号90在保护间隔89A期间内的近似中心91处上升,在保护间隔89A的下一个保护间隔189A的近似中心191处下降。定时抽出电路84,经控制信号输入端子34使电源装置23的开关27、30、32动作。
由于在保护间隔89A、189A中,没有传送影像等有效编码,所以即便向易受噪声影响的模拟电路供给的来自输出端子31的电源多少有所变动,显示器74A上的图像也不会失真。通过将控制信号90的上升和下降设置于保护间隔89A、189A各自的近似中心91、191处,因多径环境下的传播延迟所造成的控制信号90的上升和下降,不会重叠在有效编码89B上。在将保护间隔89A、189A作为同步信号使用的情况下,因保护间隔89A、189A处的开关27、30、32的切换,可能会使图像的同步混乱。为避免该同步混乱的影响,在多个保护间隔89A、189A,隔一回来设定电源装置23的控制信号90的上升和下降。也就是说,可以在保护间隔89A处让控制信号90上升,在保护间隔189A的下一个保护间隔289A上让控制信号90下降。这样由于不会妨碍到保护间隔89A、189A的作为同步信号的功能,因此图像的同步不会混乱。有效编码89B的时间约为0.5ms,保护间隔89A、189A的各个时间,是有效编码89B的时间的1/4、1/8、1/16或1/32。
由于实施方式1~3的电源装置在实现低耗电的同时抑制了噪声的发生,所以尤其适用于便携装置等的电子机器。

Claims (12)

1.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
DC-DC转换器,具有输出端和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端;
第1电容;
第2电容;
第1输出端子;
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1电容之间;
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第1输出端子之间;
第3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2电容之间;
第4开关,连接在所述第2电容与所述第1输出端子之间;以及,
开关控制部,如下进行动作:
在导通所述第1开关时,关断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关断所述第1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3开关时,关断所述第4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关断所述第3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充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使所述第3开关和所述第4开关的至少一个关断,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使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的至少一个关断,
将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第1输出端子设为非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向所述开关控制部输入控制所述第1至第4开关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同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第2电容的静电容量之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连接的第2输出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的电压,比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低,
所述直流电源具有内部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分路开关,其具有与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连接的共通端、与所述第1电容连接的第1的一端、以及与所述第2电容连接的第2的一端,将所述共通端任择其一地与所述第1和第2的一端连接,并作为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3开关发挥功能;以及,
第3电容,连接在所述第1输出端子与地之间。
6.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
DC-DC转换器,具有输出端和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端;
输出端子;
多个第1充放电电路,分别含有:第1电容、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1电容之间的第1开关、和连接在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第1输出端子之间的第2开关;
多个第2充放电电路,分别含有:第2电容、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2电容之间的第3开关、和连接在所述第2电容与所述第1输出端子之间的第4开关;以及,
开关控制部,如下进行动作:
在导通所述第1开关时,关断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关断所述第1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3开关时,关断所述第4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关断所述第3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充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使所述第3开关和所述第4开关的至少一个关断,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使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的至少一个关断,
将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第1输出端子设为非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容的数量和所述第2电容的数量,根据由所述第1开关决定的所述第1电容的充电时间、与由所述第3开关决定的所述第2电容的放电时间之比来决定。
8.一种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电源装置具备: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DC-DC转换器,具有输出端和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端;第1电容;第2电容;输出端子;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1电容之间;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第3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2电容之间;第4开关,连接在所述第2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该控制方法包括:
关断所述第1开关的步骤;
在关断所述第1开关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的步骤;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的步骤后,关断所述第4开关的步骤;
在关断所述第4开关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3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的步骤;
在导通所述第3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的步骤后,关断所述第3开关的步骤;
在关断所述第3开关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4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的步骤;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的步骤后,关断所述第2开关的步骤;以及,
在关断所述第2开关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1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的步骤。
9.一种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电源装置具备: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DC-DC转换器,具有输出端和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端;第1电容;第2电容;输出端子;分路开关,其包括与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连接的共通端、与所述第1电容连接的第1的一端、和与所述第2电容连接的第2的一端,并且将所述共通端任择其一地与所述第1和第2的一端连接;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第2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以及第3电容,连接在所述输出端子与地之间,该控制方法包括:
关断所述第1开关的步骤;
在关断所述第1开关的步骤后,将所述分路开关的所述共通端与所述第1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的步骤;
在将所述分路开关的所述共通端与所述第1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的步骤;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的步骤后,关断所述第2开关的步骤;
在关断所述第2开关的步骤后,将所述分路开关的所述共通端与所述第2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的步骤;以及,
在将所述分路开关的所述共通端与所述第2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的步骤后,导通所述第1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的步骤。
10.一种电子机器,具备:
电源装置,其包括: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DC-DC转换器,具有输出端和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端;第1电容;第2电容;输出端子;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1电容之间;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第1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第3开关,连接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2电容之间;第4开关,连接在所述第2电容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开关控制部,控制所述第1至第4开关;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向所述开关控制部输入控制所述第1至第4开关的控制信号,
接收数字广播的天线,
振荡器,
混合器,将来自所述天线的信号和所述振荡器的输出混合,
基带处理部,根据所述混合器的输出,生成包含有效编码和保护间隔的数字信号以及影像信号,
显示部,显示所述影像信号,以及,
定时抽出电路,抽出所述数字信号的所述保护间隔的定时,根据所述抽出的定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开关控制部如下进行动作:
在导通所述第1开关时,关断所述第2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关断所述第1开关使所述第1电容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3开关时,关断所述第4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充电,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关断所述第3开关使所述第2电容放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充电,
使所述第1电容和所述第2电容交替放电,
在导通所述第2开关时,使所述第3开关和所述第4开关的至少一方关断,
在导通所述第4开关时,使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的至少一方关断,
将所述DC-DC转换器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端子设为非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子向所述振荡器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抽出电路,在所述抽出的保护间隔内的规定时刻,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提供驱动所述第1至所述第4开关的信号。
CNB2006101518348A 2005-09-14 2006-09-13 电源装置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2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6536 2005-09-14
JP2005266536A JP2007082324A (ja) 2005-09-14 2005-09-14 電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前記電源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272A true CN1933272A (zh) 2007-03-21
CN100438255C CN100438255C (zh) 2008-11-26

Family

ID=3769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18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255C (zh) 2005-09-14 2006-09-13 电源装置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82635B2 (zh)
EP (1) EP1768239B1 (zh)
JP (1) JP2007082324A (zh)
CN (1) CN10043825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039A (zh) * 2016-03-03 2016-07-13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电容型电荷泵的优化的电荷转移结构与方法
CN106959724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电路
CN107317470A (zh) * 2016-06-16 2017-11-03 张春峰 一种直流电源纹波消除方法
CN11032394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X2 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功率转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8595A1 (ja) * 2006-01-31 2007-08-09 Fujitsu Limited Pll回路及び半導体集積装置
US20080113686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nic tuner and portable telephone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182811A (ja) * 2007-01-24 2008-08-07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の電源供給方法
US20090051414A1 (en) * 2007-08-20 2009-02-26 Per Olaf Pahr Dual conversion rate voltage boos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178137B2 (ja) * 2007-10-18 2013-04-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7804697B2 (en) * 2007-12-11 2010-09-28 Cirrus Logic, Inc. History-independent noise-immune modulated transformer-coupled gate control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656687B2 (en) * 2007-12-11 2010-02-02 Cirrus Logic, Inc. Modulated transformer-coupled gate control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008898B2 (en) * 2008-01-30 2011-08-30 Cirrus Logic, Inc. Switching regulator with boosted auxiliary winding supply
TWI366319B (en) * 2008-06-04 2012-06-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ower convert apparatus
US8008902B2 (en) * 2008-06-25 2011-08-30 Cirrus Logic, Inc. Hysteretic buck converter having dynamic thresholds
US8014176B2 (en) 2008-07-25 2011-09-06 Cirrus Logic, Inc. Resonant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burst mode transition shaping
US8482158B2 (en) * 2008-09-27 2013-07-09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using variable size resonators and system monitoring
US8222872B1 (en) 2008-09-30 2012-07-17 Cirrus Logic, Inc.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selectable mode auxiliary power supply
US8212493B2 (en) 2009-06-30 2012-07-03 Cirrus Logic, Inc. Low energy transfer mode for auxiliary power supply operation in a cascaded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US8198874B2 (en) * 2009-06-30 2012-06-12 Cirrus Logic, Inc.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current sensing transformer auxiliary power supply
EP2362532A1 (en) * 2010-02-25 2011-08-31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DC-DC converte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area reduction using a novel switching technique
JP5767873B2 (ja) * 2011-06-28 2015-08-26 株式会社東芝 蓄電装置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
US10051701B2 (en) 2014-07-16 2018-08-14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dimmer behavior in a low-power lamp assembly
CN105277791B (zh) * 2015-11-23 2018-01-26 上海电力学院 直流小电流二次放电蓄电池内阻在线检测方法
US11039814B2 (en) 2016-12-04 2021-06-22 Exo Imaging, Inc. Imaging devices havin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CN108282010A (zh) * 2018-03-06 2018-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充电接口的防腐蚀电路和充电器
US10648852B2 (en) 2018-04-11 2020-05-12 Exo Imaging Inc. Imaging devices having piezoelectric transceivers
US10656007B2 (en) 2018-04-11 2020-05-19 Exo Imaging Inc. Asymmetrical ultrasound transducer array
JP7406255B2 (ja) * 2018-05-21 2023-12-27 エコー イメージング,インク. Q値低減を有する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EP4029068A4 (en) 2019-09-12 2023-12-13 Exo Imaging Inc. IMPROVING MUT'S COUPLING EFFICIENCY AND BANDWIDTH VIA AN EDGE GROOVE, VIRTUAL PIVOTS AND FREE BOUNDARIES
EP3799310B1 (en) 2019-09-25 2023-09-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sor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US11500405B2 (en) * 2020-04-23 2022-11-15 Cirrus Logic, Inc.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ry
US11819881B2 (en) 2021-03-31 2023-11-21 Exo Imaging, Inc. Imaging devices having piezoelectric transceivers with harmonic characteristics
US11951512B2 (en) 2021-03-31 2024-04-09 Exo Imaging, Inc. Imaging devices having piezoelectric transceivers with harmonic characteristics
US11385666B1 (en) * 2021-06-04 2022-07-12 Cirrus Logic, Inc. Circuitry comprising a capaci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40U (ja) * 1982-06-28 1984-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浮動電源装置
JP3037394B2 (ja) * 1990-10-26 2000-04-24 富士通機電株式会社 電源電圧補償回路
JPH0530676A (ja) * 1991-07-17 1993-0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源装置
JPH08126213A (ja) * 1994-10-26 1996-05-17 Nissin Electric Co Ltd 絶縁電源装置
US5903764A (en) * 1997-05-02 1999-05-11 Micro International, Ltd. Smart battery selector offering power conversion internally within a portable device
US6429723B1 (en) * 1999-11-18 2002-08-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charge pump and method
US6411531B1 (en) * 2000-11-21 2002-06-25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harge pump DC/DC converters with reduced input noise
JP3626108B2 (ja) 2001-03-28 2005-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03018822A (ja) * 2001-04-24 2003-01-17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チャージポンプ用ラッシュカレント制限回路
JP2004297753A (ja) * 2003-02-07 2004-10-21 Nec Tokin Corp 電源回路、及び該電源回路を備えた通信機器
AU2003901730A0 (en) * 2003-04-11 2003-05-01 Cochlear Limite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9724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电路
CN106959724B (zh) * 2016-01-12 2018-06-0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电路
CN105763039A (zh) * 2016-03-03 2016-07-13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电容型电荷泵的优化的电荷转移结构与方法
CN105763039B (zh) * 2016-03-03 2019-11-12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电容型电荷泵的优化的电荷转移结构与方法
CN107317470A (zh) * 2016-06-16 2017-11-03 张春峰 一种直流电源纹波消除方法
CN11032394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X2 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功率转换器
US10931147B2 (en) 2018-03-29 2021-02-23 Nuvolta Technologies (Hefei) Co., Ltd. Hybrid power converter
CN110323943B (zh) * 2018-03-29 2021-06-04 伏达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 混合功率转换器
US11251657B2 (en) 2018-03-29 2022-02-15 Nuvolta Technologies (Hefei) Co., Ltd. Hybrid power conve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82635B2 (en) 2008-06-03
US20070057659A1 (en) 2007-03-15
JP2007082324A (ja) 2007-03-29
CN100438255C (zh) 2008-11-26
EP1768239B1 (en) 2012-06-27
EP1768239A3 (en) 2009-04-29
EP1768239A2 (en)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3272A (zh) 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电源装置的电子机器
CN1234202C (zh) Dc-dc转换器
CN1232021C (zh) Dc-dc转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094271C (zh) 通信用无线电装置的收发信电路及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Xie et al. A low-power digital IC design inside the wireless endoscopic capsule
CN102223061B (zh) 电压转换器
CN1768467A (zh) 自适应感应电源
CN1808874A (zh) 三相电力变换装置
CN1797922A (zh) 开关电源及控制该开关设备的方法
CN104933984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驱动模块
CN101075399A (zh) 低功耗源极驱动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576984A (zh) 电源装置
JP2005010779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システムの高効率電源供給装置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CN101043178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电荷泵电路、电器
CN1035972C (zh) 缓冲器
CN1969446A (zh) Dc-dc转换器以及电源装置
CN1620762A (zh) 噪声消除电路
CN1046606C (zh) 连接振动信号器的选择呼叫接收机的结构
WO2017101061A1 (zh) 一种自举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496878A (zh) 自行车用发电机的充电装置
CN111211685A (zh) Dc-dc变换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及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CN116207976A (zh) 一种降压电路及电源管理装置
CN211018360U (zh) 通过qc、pd协议实现定频调压的无线充电路
CN1581696A (zh) 接收装置和利用其的传输装置
CN101039040A (zh) 充放电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