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6272A -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6272A
CN1926272A CNA2005800063264A CN200580006326A CN1926272A CN 1926272 A CN1926272 A CN 1926272A CN A2005800063264 A CNA2005800063264 A CN A2005800063264A CN 200580006326 A CN200580006326 A CN 200580006326A CN 1926272 A CN1926272 A CN 1926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nonwoven fabric
core
melting point
sh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63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9225C (zh
Inventor
尾形敏之
河西新
矢代弘文
太田明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Exsym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be Nitto Ka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Nitto Ka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be Nitto Ka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6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92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92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 D04H3/1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thermoplastic yarns or filaments produced by wel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in rectilinear paths, e.g. crossing at right ang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37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a monofilamen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hysically distinct relationship [e.g., sheath-core, side-by-side, islands-in-sea, fibrils-in-matrix, etc.] or composed of physical blend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polymeric materials or a physical blend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and a fill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37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a monofilamen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hysically distinct relationship [e.g., sheath-core, side-by-side, islands-in-sea, fibrils-in-matrix, etc.] or composed of physical blend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polymeric materials or a physical blend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and a filler material
    • Y10T442/641Sheath-core multicomponent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对具有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进行多根集束,所述芯鞘结构是纤维状的芯部树脂被比其融点低20℃以上的鞘部树脂围绕而形成,在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三方向对融合鞘部树脂的复合线进行层叠的层叠工序;以比所述芯部树脂的融点低且比所述鞘部树脂的融点高的温度对层叠的纤维束彼此加热并接合的接合工序。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柔软性、追随性良好并且对应使用用途或需要的特性,可以调整强度等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

Description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连续纤维线的无纺布制造方法以及层叠连续纤维线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作为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等的工业材料,一般地利用玻璃纤维、炭素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维尼纶纤维等的织物、编织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编织布(注册商标)(连续纤维无纺布)。编织布中,有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层叠的三轴织布或经方向、纬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层叠的四轴织布。
作为该编织布的制造方法,公知有例如,向规定的方向对维尼纶纤维等并丝,利用热熔接合剂或乳胶接合剂等接合纤维彼此的制造方法。并且,公知有对被热可塑性树脂覆盖的强化纤维(玻璃纤维、炭素纤维、酸化铝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并丝且使它们熔融接合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在强化纤维的表面上附着接合热可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并且,公知有利用芯鞘结构线制造编织的网眼布,上述芯鞘结构线是芯部具有聚酯类聚合物,鞘部具有比芯部的聚酯类聚合物低的融点的聚酯类聚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0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00/21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301346号公报
但是,组合维尼纶纤维后,在利用热熔接合剂或乳胶接合剂接合的制造方法中,由于需要接合剂所以成本高,另外在无用的地方也附着有接合剂,所以存在着使无纺布制造工序的作业环境变差的问题。
并且,在利用热可塑性树脂熔融接合强化纤维的方法中,由于很难利用热可塑性树脂完全覆盖强化纤维所以接合力不充分,其结果,适用在混凝土剥落防止等的特别是长时间用途的情况下,耐久性不够。
另外,在利用聚酯类聚合物的芯鞘结构线制造编织的网眼布中,不能像编织布那样增大纤维间的空隙所以很难适用在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并且存在网眼体的制造繁杂,成本高的问题。
另外,上述公开例的编织布及网眼布柔软性或弯曲性不好,追随性也不够。若是这样的编织布或网眼布则在混凝土剥落防止等的工业材料的领域中通用性不好,所以强烈希望其改善的。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无纺布由连续纤维构成,具有柔软性及弯曲性,追随性良好,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用途或需要的特性调整强度或柔软性。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连续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具有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多根集束,上述芯鞘结构由纤维状的芯部树脂被比其融点低20℃以上的鞘部树脂围绕,对将该鞘部树脂熔融接合的复合线在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三方向上进行层叠的层叠工序,以及以比芯部树脂的融点低并且比鞘部树脂的融点高的温度对层叠的复合线彼此进行加热接合的接合工序。
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中的复合线由于熔融接合了鞘部树脂,所以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强度,并且树脂单纤维均匀,所以在无纺布的制造中故障少,可以制造柔软性、强度优良的无纺布。并且,由于芯鞘结构的鞘部树脂具有比芯部树脂低20℃以上的融点,所以在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中的复合线在各方向层叠后,在以比芯部树脂的融点低并且比鞘部树脂的融点高的温度加热的情况下,不会使芯部树脂熔融而仅使鞘部树脂熔融,可以对复合线彼此接合进行。即,即使不使用热熔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等的接合剂也可以制造本发明的无纺布。并且,融点的差在20℃以上,所以即使使鞘部树脂熔融,芯部树脂也很难熔融,芯部树脂维持纤维状的形态,所以可以防止在无纺布的制造时复合线变形。即,可以防止利用没有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时容易产生的复合线的变形或切断,制造上的事故少。
并且,由于在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3个方向上层叠复合线,所以可以在任何方向上制造强度优良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中的复合线由10~500根的树脂单纤维构成,在复合线中,优选芯部树脂形成纤度1~70dtex的纤维状的岛部(岛部树脂),熔融接合的鞘部树脂形成海部(海部树脂)。这样的复合线由于是纤维强化可塑性树脂的形态,在长度(纤维轴)方向上具有强度性、刚性,通过利用这样的复合线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无纺布的柔软性、强度。并且,通过调整岛部树脂的剖面径或集束根数,可以得到适合的强度或柔软性,进一步地提高追随性。
并且,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中,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中的芯部树脂及鞘部树脂优选聚烯烃。通过使芯部树脂为聚烯烃可以使柔软性及作业性优良。并且,在芯部树脂及鞘部树脂都为聚烯烃的情况下芯部树脂及鞘部树脂的亲和性优良,所以即使使鞘部树脂的聚烯烃熔融,也不会从芯部树脂的聚烯烃分离,可以维持芯部为加固纤维、鞘部是矩阵树脂的形态的复合线结构。并且,由于聚烯烃为无极性所以耐酸或盐基,所以可以制造耐久性好的无纺布。
上述芯部树脂优选聚丙烯,鞘部树脂优选融点在120℃以下的聚乙烯。该结构的无纺布,除了复合线的特性之外,还可以具有非常好的柔软性以及弯曲性并且追随性优良。即,现有的编织布在以覆盖弯曲地方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下,对于由于柔软性及弯曲性不好,所以难于进行由编织布的弹性力而弹回的角部的覆盖,本发明的无纺布容易折弯曲,可以紧密的追随接触对象物而进行施工。
芯部树脂若是聚丙烯则融点比较高,所以可以防止由于热、或酸或盐基导致的分离或分解。所以,即使长时间地使用也可以维持无纺布的形态。另外,由于聚丙烯是热可塑性树脂,所以可以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持环境。
并且若鞘部树脂是聚乙烯则融点比较低,可以容易地熔融,特别地若融点在120℃以下加工效率飞跃地提高,节省能源。
本发明的无纺布是将纤度1~70dtex的纤维状的岛部树脂10~500根设置在纤维状的海部树脂中的复合线(优选沿纤维状的海部树脂的长度方向设置纤维状的岛部树脂)向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三个方向层叠,使海部树脂熔融接合层叠的复合线彼此的无纺布,海部树脂具有比岛部树脂低20℃的融点。这样的复合线由于良好的柔软性,所以在无纺布的制造上的故障少,并且可以得到柔软性、强度良好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复合线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下述的任意方法而得到,即,
(1)对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集束,利用比芯部树脂的融点低而比鞘部树脂的融点高的温度延伸并熔融鞘部树脂且熔融结合鞘部树脂彼此而构成海部树脂(矩阵),得到将芯部树脂作为岛部树脂(加固纤维)的海岛结构的复合线的方法。
(2)在对延伸的芯鞘结构的纤维并丝的状态下以比鞘部的融点高而比芯部的融点低的温度加热,并且通过规定径的模具热熔融接合鞘部彼此的方法。
(3)延伸具有岛部树脂和融点比该岛部树脂低20℃以上的海部树脂构成的海岛结构的未延伸线的方法。
为了得到更好的柔软性及强度的复合线,优选上述(1)或(2)得方法,特别是(1)的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无纺布中的海岛结构的复合线优选海部树脂及岛部树脂为聚烯烃,另外,优选海部树脂为聚丙烯岛部树脂为融点在120℃以下的聚乙烯
本发明的无纺布中,复合线中的岛部树脂和海部树脂的质量比优选20∶80~80∶20。通过该质量比,可以适宜地调整强度及柔软度。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柔软性及追随性良好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用途或需要的特性调整强度或柔软性的无纺布。并且,该制造方法得到的无纺布,利用在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河床的保护网、养殖贝的流出防止网、防止兽害的网、过滤器的壳体材料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平面图;
图2是放大图1的P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集束的树脂单纤维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复合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无纺布的经线11和斜交线12的接面与逆斜交线13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纺布的经线11和斜交线12的接面与逆斜交面13的位置关系的一形态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经线群、纬线群送出状态的卷筒及横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卷筒、横动装置以及纬线送出机构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40:无纺布
11:经线
12:斜交线
13:逆斜交线
20a:树脂单纤维束
20b:复合线
21a:芯部树脂
21b:岛部树脂
22a:鞘部树脂
22b:海部树脂
23a:树脂单纤维
30:无纺布制造装置
31:卷筒
32:旋转轴
33a,33b:线挂具
34:横动装置
35:纬线送出机构
36:贯通孔
H:接面
T1:经线群
T2:纬线群
T3:斜交线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平面图。
图1表示的无纺布10包括:经方向多个排列的经线11、与经线11斜交而多个排列的斜交线12与经线11和斜交线12斜交而多个排列的逆斜交线13。这里,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都是复合线,除了并丝方向不同之外其它都相同。并且,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都是等间隔排列,经线11以及斜交线12的接面位于逆斜交线13上。
图2将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的交叉部分(图1的P的区域)放大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具有椭圆状的剖面形状。经线11在接面H与斜交线12接合,逆斜交线13在与接面H相反的面与斜交线12接合。并且,经线11与斜交线12的接面H以及斜交线12与逆斜交线13的接面为鞘部树脂熔融而接合。
图3是表示树脂单纤维集束(以下称为“树脂单纤维束”)的立体图。图3所示的树脂单纤维束20a例如在未延伸状态下对树脂单纤维集束而得到。即,树脂单纤维束20a是对包括芯部树脂21a和鞘部树脂22a的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23a进行多根集束而得到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复合线的立体图。复合线20b的形成为:使图3所示的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23a多根集束的未延伸的树脂单纤维束20a延伸并且使鞘部树脂熔融,使鞘部树脂彼此融合,形成为剖面形状大致椭圆状的海岛结构。
即,在复合线20b中,如图4所示地,芯部树脂21a形成岛部树脂21b,鞘部树脂22a融合形成海部树脂22b。且结果,整体地形成海岛结构。这样得到的复合线20b从强度、柔软度方面讲最适合用于得到无纺布10的复合线。
图5及图6是表示经线11和斜交线12的接面与逆斜交线13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图5中,经线11和斜交线12的接面在逆斜交线13上,图1所示的无纺布10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与此相对地,图6中,经线11和斜交线12的接面不在逆斜交线13上,经线11和斜交线12、经线11和逆斜交线13、斜交线12和逆斜交线13分别接合。本发明的无纺布即使至少一部分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也可以。
由于纤维束在经方向、斜方向以及逆斜方向上层叠,所以无纺布10在任何方向上的强度都好。并且,如图1所示无纺布10由于经线11、斜交线12及逆斜交线13的排列都是等间隔的,所以无纺布10的强度均匀具有很好的均衡性。另外,由于各纤维束交叉形成正三角形,所以无纺布10也具有很好的外观性。
并且,上述各纤维束间不必要一定是等间隔的。无纺布10可以通过调整经线11间、斜交线12间或逆斜交线13间的间隔得到希望的柔软性或强度,也可以调整各纤维束间的空隙的大小。所以,可以具有随使用方式或目的而所需要的特性。
这样无纺布10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追随性,所以可以适用于工业业资产领域。特别地,由于可以调整各纤维束间的空隙,例如,在作为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使用的情况下,若纤维束间的空隙大到某种程度,可以具有与混凝土很好的一体性以及很好的剥落防止功能。
并且,无纺布10由于不需要用于制造的热溶接合剂或热可塑性树脂等的接合剂,所以可以省去付与热溶接合剂或热可塑性树脂等的工序而加快加工速度。另外,无纺布10由于通过层叠加热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而接合,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制造。即,容易大量生产具有良好的生产性。
并且,如图4所示,复合线20b由于具有海岛结构,在制造无纺布10时熔融海部树脂22b,使其与邻接的复合线20b的海部树脂22b融合接合。所以,无纺布10表现出整体上的高强度。
芯部树脂21a具有比鞘部树脂22a高出20℃以上的高融点。若融点的差在20℃以上,即使鞘部树脂熔融,芯部树脂也不易熔融,可以保持芯部纤维的强度并且维持复合线的形态。所以,熔点的差越大越好在40℃以上就更好了。
本实施方式中,芯部树脂21包括聚丙烯,鞘部树脂22a包括聚乙烯。若鞘部树脂22a为聚乙烯,由于聚乙烯为热可塑性且具有较低的融点,所以可以在加热时高效率地熔融接合。并且,若芯部树脂21a为聚丙烯,由于聚丙烯的融点较高,所以即使长时间地使用也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无极性,所以不容易由于酸或盐基引起分离或分解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另外,使用后可以通过熔融再成型容易地进行在利用。所以,不仅不会产生产业废弃物也有很好的安全性,不会污染环境。
并且,由于利用了使用聚丙烯以及聚乙烯的上述结构,各复合线间的空隙很窄,即使是使用增加了具有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的根数的复合线而提高无纺布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具有非常好的柔软性并且容易折曲。所以,这样结构的无纺布即使是在覆盖折曲的地方或弯曲的地方而被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对象物紧密接触地覆盖。
本发明中利用的聚乙烯优选低密度的聚乙烯,融点在120℃以下更加理想。由于低密度聚乙烯融点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接合,加工效率也会飞跃地提升。
作为岛部树脂21b的聚丙烯的纤度优选1~70detx,纤度为2~50detx更为理想。特别地在要求柔软性时优选30dtex以下。若纤度未满1dtex则岛部树脂21b过细,所以很难维持形态,热接合后的物理特性容易下降。另外,若纤度超过70dtex,则树脂单纤维23a本身过粗,所以柔软性或弯曲性受损。
并且,复合线是通过对多根树脂单纤维23a集束且延伸而制造得到的,但该情况下,优选集束的根数为10~500根。若未满10根则树脂单纤维23a过粗纺线性恶化,若超过500根则纺线喷嘴密度增加,树脂单纤维23a也细,所以纺线性、延伸性恶化。更加理想的是100~300根。
并且,复合线20b的纤度优选100~500dtex。若未满100dtex则很难得到目的的物理特性,若超过5000dtex则柔软性或追随性受损。更加理想的是500~3000dtex。
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岛部树脂21b和海部树脂22b的质量比为20∶80~80∶20。若相对岛部树脂21b的海部树脂22b的质量比未满20%的比例则很难得到目的的物性,若相对岛部树脂21b的海部树脂22b的质量比超过80%的比例则热接合强度下降。更加理想的是40∶60~70∶30。
无纺布10可以利用无纺布制造装置制造。图7是可制造无纺布10的制造装置的平面图,图8是其正面图。
图7及图8所示的无纺布制造装置30,具有剖面形状为圆形的卷筒31、横动装置34以及纬线送出机构35。卷筒31以y方向平行的旋转轴32为中心向图中逆时针旋转。横动装置34沿卷筒31的侧面向y方向往复运动,在供给到卷筒31的经线群T1上形成斜交线群T3。纬线送出机构35将用于形成斜交线群T3的纬线群T2向横动装置34送出。
在利用无纺布制造装置30制造无纺布10的情况下,首先,经方向(图中的X方向)上经线11多根排列的经线群T1沿形成圆柱形的卷筒31的侧面向圆周方向缠绕而供给。卷筒31以轴3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在基台(无图示)上,相对基台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卷筒31的缘部的圆周上,线挂具33a以及另一侧的缘部的圆周上,从圆柱侧面垂直突出设置有线挂具33b,等分圆周而配置。横动装置34沿卷筒31的侧面圆弧状地设置,沿卷筒31的侧面向Y方向可往复移动地支承。横动装置34具有贯通从纬线送出机构35送出的各个纬线群T2的贯通孔36。纬线群T2经由上述贯通孔36从纬线送出机构35送到卷筒31,线挂具33a和线挂具33b之间交互悬挂并且在卷筒31的两缘部上往复移动,在送到卷筒31的侧面上的经线群T1上,作为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多根并列的斜交线群T3而拉伸。
这样,通过经线群T1上斜交拉伸的斜交线群T3形成无纺布10。横动装置34往复移动间距相对于卷筒31旋转齿距控制在规定的比例。横动装置34往复移动间距和卷筒31旋转间距的比例可以机械地连动而直接控制,也可以利用伺服电动机间接控制。
在多分支的产业资产的领域中,存在需求更高强度的无纺布的情况。该情况可以如上述地通过提高编织布的密度而提高强度。即,增加上述经方向(图中的X方向)上经线11多根并列的经线群T1的经线11的根数,缩小设置在卷筒31的缘部的圆周上的线挂具33a以及33b的间隔,由此可以提供密度高的无纺布。
在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对经方向、斜方向以及逆斜方向并丝的复合线加热使它们接合。加热温度比芯部树脂的融点低,比鞘部树脂的融点高。如果通过该温度进行加热处理,则可以不使芯鞘结构的芯部树脂熔融而只使鞘部树脂熔融地接合,能提高了无纺布整体的强度。用于鞘部树脂的熔融的加热优选加热滚筒等的接触加热。
并且,除加热处理之外也优选进行缸体加压、空气加压、自重加压等的加压处理。进行加热处理时复合线的接面面积增大,接面的接合力增强的同时,可以调节无纺布的厚度。
并且,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在被加热的状态下进行加压。通过加热复合线的海部树脂熔融,与其他的复合线的海部树脂接合,但在被加热的状态下进行加热时复合线被压坏复合线并与其他的复合线的接面进一步加大。因此,如果在加热的同时加压就能发挥更牢固的接合力。若利用上述卷筒31加压接触则一次就可以进行加热加压处理,所以具有很好的作业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必局限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将树脂单纤维线23a制成复合线20b后,付于复合线的柔软性的目的,可以转用卷缩或假捻技术。通过转用卷缩或假捻技术,提高纤维的柔软性以及无纺布的加工性。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是经方向、斜方向以及逆斜方向上层叠复合线的三轴编织布。该情况下,优选经线11、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的交叉角度为60±10°。
另外,可以在该三轴编织布的纬方向上增加复合线。即,能够形成在经方向、纬方向、斜方向以及逆斜方向上层叠复合线的四轴编织布。该情况下,纬线相对于经方向正交。另外,四轴编织布的情况下,优选经线或纬线和斜交线或逆斜交线的交叉角度为45±10°。四轴编织布具有优良的强度,即使在进一步地弯曲的情况下强度也优良。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芯部树脂21a利用了聚丙烯、鞘部树脂22a利用了聚乙烯,但根据使用用途或需要的特性可以利用其它的树脂。具体地,可以列举出芯部树脂21a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尼龙),鞘部树脂利用比它们融点低的树脂或各种共聚树脂。特别地,在将本发明的无纺布作为胶合剂系的加固材料的情况下,芯部树脂21a以及鞘部树脂22a优选耐碱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使用聚烯烃更加理想。通过聚烯烃成为芯部树脂21a,追随性以及作业性优良。并且,芯部树脂21a以及鞘部树脂22a都为聚烯烃的情况下,芯部树脂21a以及鞘部树脂22a的亲和性优良,所以即使鞘部树脂22a即聚烯烃熔融,也不会从芯部树脂21a即聚烯烃分离以维持芯鞘结构。并且,由于聚烯烃是无极性的,不易受到酸或盐基的影响,可以制造出耐久性优良的无纺布。
图9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纺布40的平面图。无纺布40由经方向多根并列的经线11、与经线11斜交而多根并列的斜交线12以及与经线11和斜交线12斜交而多根并列的逆斜交线13构成。这里经线11与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的接面的一个面侧在另一面侧彼此结合。
该结构的无纺布40特别是强度优良即使是在扭曲的情况下强度也优良。并且,若利用在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上,则不管混凝土的形状如何都发挥其强度起到强度的作用,所以具有好良的耐久性而有用。
并且,无纺布40的制造方法为:将经线11只在斜交线12以及逆斜交线13的接面的一个面侧上并丝接合后,在另一面侧对经线11进行并丝接合而制造。
实施例
<复合丝的制造>
作为芯部树脂的热可塑性树脂使用MFR=20(g/min)的等规聚丙烯,作为鞘部树脂使用MI(190℃)=20(g/min)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定法的复合纺线设备利用芯鞘型复合纺线喷嘴(150H)得到纺线。将150根得到的树脂单纤维通过与其直结的延伸设备,在绝对压4.2kPa(145)℃的饱和水蒸气压下进行全延伸倍率14倍的辊延伸,(立即通过规定形状的成形模具,)得到利用海部树脂的低密度聚乙烯(融点113℃)结合岛部树脂的聚丙烯纤维(融点165℃)的大致椭圆状的复合线(岛部树脂和海部树脂的质量比=55∶45)。
得到的复合线为2200dtex,岛部树脂的单纤维经33.6μm,强度6.0cN/dtex。
<无纺布A的制造>
将得到的复合线作为经线、纬线在图7及图8所示的制造装置中进行经线、斜交线及逆斜交线的9mm间距的层叠。此时,经线上下层地交互配置而在中间层的位置层叠斜交线及逆斜交线。之后,在表面温度150℃的加热辊进行接触加热,得到熔融复合线的海部树脂并接合各层的复合线的无纺布A。
(比较列)
<无纺布B的制造>
将支数2000dtex(单纤维根数750根)的维纶纤维线作为经线、斜交线、逆斜交线分别以与实施例相同的间距形成层叠。接着,浸在丙烯酸系接合剂中,利用表面温度150℃的加热辊进行接触加热,得到接合剂的附着量相对维纶纤维线为20重量%的无纺布B。
<试验例1>
对折曲无纺布A及B的情况的追随性进行了试验。实施例的无纺布A容易形成折痕,折曲的形状维持其原来的状态,而比较例的无纺布B不容易形成折痕,恢复原来形状的回弹力强,难于维持折弯曲形状。
<试验例2>
JIS规格R3420玻璃纤维一般试验方法以7.4(a)织物的拉伸强度的试验方法基准测定拉伸强度。测定宽度25mm的试验片的经线方向(经方向)的拉伸强度和宽度50mm的试验片的与经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纬方向)的拉伸强度,其结果实验例的无纺布A经方向为270N/25mm、纬方向为37N/50mm,比较例的无纺布B经方向为480N/25mm、纬方向为23N/50mm。
可以认为经方向的拉伸强度是由经线的材质决定的,纬方向的拉伸强度是由线彼此的接合力的差决定的。所以,实施例的无纺布A与比较例的无纺布B比较材质方面的强度差,但接合力方面的强度优良。即,实施例的无纺布A中各复合线牢固地接合,所以特别是纬方向的接合力优良强度优良,并且追随性也优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以及弯曲性,追随性优良,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用途或需要的特性进行强度或柔软性的调整,所以可以特别地适用于混凝土剥落防止材料等的工业材料。

Claims (8)

1.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对具有芯鞘结构的树脂单纤维进行多根集束,所述芯鞘结构由纤维状的芯部树脂被比其融点低20℃以上的鞘部树脂围绕,在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三方向对所述鞘部树脂融合的复合线进行层叠的层叠工序;
以比所述芯部树脂的融点低且比所述鞘部树脂的融点高的温度对层叠的复合线彼此进行加热接合的接合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线是由10~500根的所述树脂单纤维构成,所述复合线中,所述芯部树脂形成纤度1~70dtex的纤维状的岛部,融合的所述鞘部树脂形成海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树脂及所述鞘部树脂为聚烯烃。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树脂为聚丙烯,所述鞘部树脂为融点在120℃以下的聚乙烯。
5.一种无纺布,其将纤度1~70dtex的纤维状的岛部树脂10~500根配置在纤维状的海部树脂中的复合线在经方向、斜方向及逆斜方向的至少3方向层叠,使海部树脂熔融而将层叠复合线彼此接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部树脂具有比所述岛部树脂低20℃以上的融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岛部树脂及所述海部树脂为聚烯烃。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岛部树脂为聚丙烯,所述海部树脂为融点120℃以下的聚乙烯。
8.如权利要求5~7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岛部树和所述海部树脂的质量比为20∶80~80∶20。
CNB2005800063264A 2004-03-30 2005-03-29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05292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404/2004 2004-03-30
JP2004100404A JP4459680B2 (ja) 2004-03-30 2004-03-30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6272A true CN1926272A (zh) 2007-03-07
CN100529225C CN100529225C (zh) 2009-08-19

Family

ID=35063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63264A Active CN100529225C (zh) 2004-03-30 2005-03-29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45109A1 (zh)
EP (1) EP1739220A4 (zh)
JP (1) JP4459680B2 (zh)
CN (1) CN100529225C (zh)
CA (1) CA2561911A1 (zh)
WO (1) WO200509570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3051A (zh) * 2011-12-06 2012-06-13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
CN102560708A (zh) * 2011-12-06 2012-07-11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生产工艺
CN102560709A (zh) * 2012-01-04 2012-07-11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有限公司 生物可降解热粘合双组份复合长丝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4603347A (zh) * 2012-09-06 2015-05-06 制帆国际股份公司 多轴格状网织品
CN104941459A (zh) * 2009-03-26 2015-09-30 Bl科技公司 非编织的增强中空纤维膜
CN108950879A (zh) * 2018-08-21 2018-12-07 珠海水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吸水经纬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CN113474505A (zh) * 2019-01-30 2021-10-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纺粘无纺布、卫生材料及纺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15516150A (zh) * 2020-05-29 2022-12-23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多轴无纺布和瓷砖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868B2 (ja) * 2006-09-06 2012-05-16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補修または補強用メッシュ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93727B2 (en) * 2007-07-06 2011-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dvanced grid structure
AT507415B1 (de) 2009-01-16 2010-05-15 Landertshamer Friedrich Maschennetz aus bändchen
EP2486178B1 (en) * 2009-10-09 2018-08-22 Starlinger & Co Gesellschaft m.b.H. Bags made of open mesh material
EP2537881A4 (en) * 2010-02-15 2016-02-10 Kurashiki Boseki Kk FIBER REINFORCED RESIN SHEET AND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OLDED ARTICLE USING THE SAME
JP2012007275A (ja) * 2010-05-28 2012-01-12 Unitika Ltd 複合不織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01854A (ja) * 2010-06-18 2012-01-05 Unitika Ltd 複合不織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5005160B4 (de) * 2015-04-16 2019-04-18 Saint-Gobain Adfor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Fadengelegen
CA2943102A1 (en) 2015-09-25 2017-03-25 Volm Companies, Inc. Synthetic mesh reinforced multilayer material and bags made therefrom
ES2702204T3 (es) * 2015-12-21 2019-02-27 Saint Gobain Adfors Entelados no tejidos tridireccionales con fines de refuerzo
JP7095967B2 (ja) * 2017-09-27 2022-07-05 宇部エクシモ株式会社 複合繊維及び成形体
JP7035911B2 (ja) * 2018-08-31 2022-03-15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四軸組布及び積層物
CN113978093A (zh) * 2021-09-22 2022-01-28 欧安格 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9121A (ja) * 1983-09-13 1985-04-05 Chisso Corp 熱接着性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
EP0344318A4 (en) * 1987-11-30 1990-05-14 Hagihara Ind NON-WOVEN FABRICS AND DEVICE THEREFOR.
JPH01306664A (ja) * 1988-06-06 1989-12-11 Polymer Processing Res Inst 糸の多軸不織布とその製法並びに装置
JP2736017B2 (ja) * 1994-10-21 1998-04-02 鐘紡株式会社 糸条を緯とする広幅経緯積層布体の製造方法
JP3837848B2 (ja) * 1997-06-30 2006-10-25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複合材用強化繊維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84680B1 (en) * 1998-11-17 2001-09-04 Japan Vilene Company Nonwoven fabric containing fine fibers, and a filter material
JP4449129B2 (ja) * 1999-12-21 2010-04-14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ユニットタイル
JP4696431B2 (ja) * 2001-09-28 2011-06-08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補強シート及び補強方法
JP4084955B2 (ja) * 2002-05-09 2008-04-30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製線状ないしはロッド状複合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53774B2 (ja) * 2003-10-01 2006-12-06 倉敷紡績株式会社 補強用不織基布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1459B (zh) * 2009-03-26 2017-09-22 Bl 科技公司 非编织的增强中空纤维膜
CN104941459A (zh) * 2009-03-26 2015-09-30 Bl科技公司 非编织的增强中空纤维膜
CN102493051A (zh) * 2011-12-06 2012-06-13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
CN102560708A (zh) * 2011-12-06 2012-07-11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生产工艺
CN102493051B (zh) * 2011-12-06 2014-07-16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
CN102560708B (zh) * 2011-12-06 2014-09-03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聚酯单丝生产工艺
CN102560709B (zh) * 2012-01-04 2015-09-23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可降解热粘合双组份复合长丝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2560709A (zh) * 2012-01-04 2012-07-11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有限公司 生物可降解热粘合双组份复合长丝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4603347A (zh) * 2012-09-06 2015-05-06 制帆国际股份公司 多轴格状网织品
CN108950879A (zh) * 2018-08-21 2018-12-07 珠海水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吸水经纬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CN113474505A (zh) * 2019-01-30 2021-10-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纺粘无纺布、卫生材料及纺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13474505B (zh) * 2019-01-30 2023-02-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纺粘无纺布、卫生材料及纺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15516150A (zh) * 2020-05-29 2022-12-23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多轴无纺布和瓷砖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561911A1 (en) 2005-10-13
EP1739220A4 (en) 2008-04-02
JP4459680B2 (ja) 2010-04-28
US20080045109A1 (en) 2008-02-21
WO2005095701A1 (ja) 2005-10-13
EP1739220A1 (en) 2007-01-03
CN100529225C (zh) 2009-08-19
JP2005281924A (ja) 2005-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6272A (zh)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无纺布
CN105916918B (zh) 可冲压片材
CN1066502C (zh) 复合长纤维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19209B (zh) 碳纤维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
CN1120775C (zh) 非织造织物及生产方法
CN1507510A (zh) 具有多轴向纤维增强的复合板生产方法与设备
CN1871392A (zh) 水刺成网式非织造材料
CN101040077A (zh) 制造特别柔软的三维无纺织物的方法及由此获得的无纺织物
CN1355864A (zh) 用于制造非织造物的方法、装置以及制得的非织造物
CN1207276A (zh) 面接合拉锁的内接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879A (zh) 叠层的非织造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后处理
CN1460140A (zh) 复合无纺织物
CN1163642C (zh) 无卷曲聚酯单纤维和生产这种单纤维的方法
CN1550831A (zh) 制造液晶板用的摩擦布料
CN1257557A (zh) 起绒织物
CN1313666C (zh) 单组分纺粘针刺、纺粘热轧非织造布的生产方法
CN1961172A (zh) 制造防护管的方法
CN1646745A (zh) 具有不同缩率和出色麂装饰效应的变形纱及其制备方法
RU2008138756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яди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261630C (zh) 单方向性碳素纤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加强混凝土结构物
CN1908277A (zh) 无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764537A (zh) 用作人造革的复合片材
CN1761785A (zh) 补强用非织造底布
CN1021581C (zh) 皮芯型双组分长丝形成的纱丝及其生产工艺
JP4159055B2 (ja) 分断化された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を含んでいるシート状要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