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0681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20681A CN1920681A CN 200610126145 CN200610126145A CN1920681A CN 1920681 A CN1920681 A CN 1920681A CN 200610126145 CN200610126145 CN 200610126145 CN 200610126145 A CN200610126145 A CN 200610126145A CN 1920681 A CN1920681 A CN 19206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backing roll
- imaging device
- tape cell
- abut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激光打印机,可拆卸地设有传送带,用于支撑传送带的支撑辊,以及设有带框架的带单元。用于支撑着支撑辊的承载部的单元支撑部位于装置主体的一侧。卷簧的施力允许承载部将单元支撑部压向支撑辊。包含四个处理盒的成像单元可拆卸地设于带对面的带单元上。带单元可通过拆卸成像单元来从主体移去。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5年8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5-244500和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5-244501及2005年9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5-254630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的工业领域中,现已提供具有例如传送带或中间传递带的带单元的可拆卸结构。先前的成像装置包含带有带单元的结构,因此其可以通过滑动机构进行线性滑动而从主体的一侧进行拆卸。通过从一侧拆卸皮带单元,就能从那里接近皮带单元。在从顶部很难接触皮带单元的情况下,例如带单元上方有大型构件,或者希望使用成像装置并避免从顶部接触带单元的情况下,上述结构是有利的。
作为上述结构的带单元,如果仅仅通过滑动机构线性滑动此类单元而可拆卸地设置到主体上,这种单元就要求被充分固定以至不会偏离安装位置。保留这种单元或滑动机构的机构会使结构变大变复杂。
发明内容
作为发明的一个方面,成像装置包含有与形成于主体侧部上的开口相通的第一容纳空间和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可拆卸地容纳第一单元以至于这一单元能通过开口从该空间拆卸及安装到该空间内。第二容纳空间可拆卸地容纳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设计成通过第二容纳空间和开口之间的第一容纳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因此,第二单元能通过第一单元的容纳空间拆卸或安装。
附图说明
将参照下图对本发明上述方面做出详细叙述,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激光打印机一侧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前盖打开的激光打印机的一侧剖视图;
图3是带单元和外围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说明将驱动力传送到感光鼓的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说明施加推力到带单元的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A是显示了前端部,施加张力机构,以及带单元的释放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B是显示了前端部,施加张力机构,以及带单元的释放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显示了成像单元从本体壳移去状态的一侧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8是显示了带单元从本体壳拆卸的状态的一侧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9A是显示带单元拆卸的局部剖视图;
图9B是显示带单元拆卸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显示了带单元从本体壳拆卸的状态的一侧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发明另一方面的前盖关闭时的激光打印机一侧侧剖视图;
图12是从图11所示的状态改变为前盖打开状态的激光打印机一侧的侧剖视图;
图13是根据发明另一方面成像单元安装在本体壳内的状态下的激光打印机一侧的侧剖视图;
图14是从图13所示的状态改变为成像单元拆卸状态的激光打印机一侧的侧剖视图;
图15A是前端部,施加拉力机构和带单元的滑块的放大剖视图;
图15B是前端部,施加拉力机构和带单元的滑块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是显示根据发明另一方面施加拉力状态下带单元的前端部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6B是显示根据发明另一方面释放拉力状态下带单元的前端部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7A是显示根据发明另一方面施加拉力状态下带单元的前端部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7B是显示根据发明另一方面释放拉力状态下带单元的前端部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8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具有位于安装位置的不同带单元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18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处于拆卸过程中的不同带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直接转引串联式的激光打印机包括基本上为盒子形状的本体壳2。可开关的前盖3安装于本体壳2的前表面(图的右侧)。如图2所示,本体壳2内的处理盒26或带单元15可以通过打开前盖3来替换。排纸盘5形成于本体壳2的上表面上,成像后的纸张4就堆叠其上。
进纸盘7设置成可以向前收回,成像过程中使用的纸张4堆叠于其上。在进纸盘7内设置有在弹簧8的施加力下可倾动工作以至于将纸张4的前缘提起来的压纸板9。在弹簧(图中未显示)施加力下而压力接触的拾取辊10和分离垫11设置于进纸盘7的前端上方。一对进纸辊12向前倾斜地设置在拾取辊10上方,一对抵抗辊(resist roller)13又设置在这对进纸辊12上方。
堆叠在进纸盘7上的最上面的纸张4由压纸板9按压拾取辊10。当拾取辊10旋转时,纸张4夹在拾取辊10和分离垫11之间以至于可以一张一张地分开并馈入。以夹在拾取辊10和分离垫11之间的状态所馈入的纸张4被进纸辊12以U形的方式向后翻转并接着传送到抵抗辊13。纸张4被抵抗辊13在预定的时间向后馈入到其后方的带单元15。
带单元15设计成相对于本体壳2可拆卸,其设有水平延伸在一对在前后方向上互相分开的支撑辊16,17之间的传送带18。这对支撑辊16和17中的后面第一支撑辊17是驱动辊,由电机(图中未示)驱动旋转,前面第二支撑辊16是张紧辊,可对传送带18施加张力。传送带18是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脂等制成的环形带。如图1所示,当作为驱动辊的支撑辊17驱动旋转时,传送带18逆时针循环,因此置于传送带18上的纸张4被向后传送。感光鼓31和相对地设在各自的处理盒26中的四个转印辊19在传送带18内侧的纵向方向上以固定间隔排列。传送带18因此夹在各自的感光鼓31和对应的转印辊19之间。在转印过程中,转印偏压分别施加在转印辊19和感光鼓31之间。带单元15的结构将在后续描述。
清除辊21设于带单元15下方,以清除粘在传送带18上的色粉或纸灰。清除辊21用泡沫材料制成,例如用硅围绕金属轴构件,与相对于传送带18设置在带单元15上的金属后备辊22。预定的偏压施加在清除辊21和后备辊22之间,以至于传送带18上的色粉被电气吸引到清除辊21。清除辊21抵接金属回收辊23,以去除粘在清除辊21上的色粉。回收辊23又抵接刀片24,该刀片24能刮除粘在回收辊23上的色粉。
四个处理盒26在带单元15上方与之相对地排列在纵向方向上。分别对应于品红,黄色,青色和黑色颜色的处理盒26可以从带单元15的对面位置拆卸。那些处理盒26上方的扫描部27以预定图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快速扫描将对应于各颜色的激光束L照射到相应的感光鼓31表面上。
处理盒26包括盒框架30,感光鼓31和盒框架30下方的电晕式带电体32,可拆卸地设置在盒框架30上的显影盒34。除了存放的色粉颜色不同之外每一个处理盒26具有用样的结构,如图1所示那样从左边开始的第二处理盒用一参考数字指示,其余的参考数字将被省略。
感光鼓31通过涂覆聚碳酸脂所形成的正向充电感光层而形成,例如围绕已接地的金属鼓体的表层。
电晕式充电器32倾斜向后地设置在感光鼓31上方,这样两者以预定的间隔相对而不会互相接触。电晕式充电器32通过使诸如钨的充电电线来产生电晕放电而对感光鼓31整个表面进行均匀地正向充电。
显影盒34基本上为盒子形状,具有位于顶部的色粉容纳腔38,供给辊39,显影辊40和设在底部的层厚调节片41。每个色粉容纳腔38装有无磁性的单一成分的色粉,该色粉被正向充电以分别作为诸如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的显影剂。每个对应的色粉容纳腔38设有搅拌器42以搅拌色粉。
供给辊39通过在金属辊轴上涂有导电泡沫材料而形成。显影辊40通过在金属辊轴上涂有导电橡胶材料而形成。从色粉容纳腔3838释放的色粉随着供给辊39旋转而供给到显影辊40并在供给辊39和显影辊40之间正向摩擦充电。伴随着显影辊40的旋转,供给到显影辊40上的色粉在层厚调节片41和显影辊40之间通过,并进一步充分地摩擦充电以携带在显影辊40上而形成了厚度均匀的薄层。
在旋转时,感光鼓31表面被电晕式充电器32均匀地正向充电。然后,它暴露于来自扫描部分27激光束的快速扫描下,以产生与要形成在纸张4上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一旦显影辊40旋转时,其上携带的已正向的色粉与相对的感光鼓31的接触,因此色粉就供给形成在感光鼓31表面的静电潜像。相应地,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可以变得可视,就是说,被反转显影的色粉图像被带到感光鼓31的表面。
当被传送带18携带的纸张4传送进给通过感光鼓31和转印辊19之间的相应转印位置时,负偏置电压施加到转印辊19上,各自感光鼓31表面上所携带的色粉被依次转印到纸张4上。转印有色粉图像的纸张4被进给到定影单元43。
定影单元43置于本体壳2中的带单元15的后部,其带有包含有热源的加热辊44,例如被驱动旋转的卤素灯,和通过旋转驱动及面对设置且按压加热辊44的压力辊45。定影单元43对夹带在加热辊44和压力辊45之间的携带有四色色粉图像的纸张4进行加热以将色粉图像定影在纸张4上。热定影过的纸张4被定影单元43上方对角向后的传送辊46传送到位于本体壳2上部的排出辊47。然后纸张4通过排出辊47排出到排纸盘5。
图3是带单元和侧面看到的外围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带单元15中,支撑辊17通过支撑辊轴17C的轴承部17A旋转支撑在有左右相对侧壁(仅仅左侧壁显示图1中,以展现从前侧看的激光打印机)的带框架50的后端。支撑辊16通过支撑辊轴16C的轴承部16A旋转支撑在带框架50的前端。轴承部17A在与支撑辊17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与支撑辊17的辊部17B相连。轴承部17A离开支撑辊16的相对运动引起支撑辊17的辊部17B移开支撑辊16的辊部分16B,以使张力施加到传送带18。张力施加机构将后续描述。轴承部17A起到作为定位带单元15的参考突起的作用。
具体而言,带框架50包含在后端承载支撑辊17的框架体50A和在框架体50A前端在纵向方向上设置的滑动承载构件50B。滑动承载构件50B承载支撑辊16,这样可以相对于后端的支撑辊17在纵向方向上相对运动。传送带18在一对支撑辊16和17之间延伸。
带框架50左右两侧壁的每一个设有前述在纵向方向上均匀间隔排列的四个转印辊。各个转印辊19的辊轴19A的每个端部插入在形成于左右侧壁内垂直方向上的、具有长径在的通孔以向外伸出并被旋转支撑。本体壳2内设有的转印辊承载构件48承载辊轴19A在安装于其上的每个突出端。各个转印辊承载构件48分别被弹簧49压迫向上,因此各个转印辊19将传送带18推向相应的感光鼓。
在带单元15安装在本体壳2中(见图1和2)的状态下,带单元15旋转支撑备份辊22,备份辊通过夹住传送带18而被清除辊21压住。在带框架50的前端部整体设置有引导构件51,该引导构件51形成了引导纸张从送纸盘7进行U形翻转的传送路径,。如下所述,带单元15整体可通过用手移开引导构件51而从本体壳2上拆卸。
如图1和2所示,包含卷簧54的张力施加机构65设于本体壳2中带单元15的前端。张力施加机构65包括一对杠杆55和55(第二抵接部)以及一对压向各个杠杆55和55的卷簧54和54,每个杠杆55和55的中间部在横向被旋转支撑在转轴55A上。参考图1,当激光打印机1从前面看去时,仅仅显示机构的左侧。
每个卷簧54后端固定在本体壳2侧,其前端作为自由端连接到杠杆55的下端。杠杆55的顶端可抵抗卷簧54的弹力摆动。两对杠杆55和卷簧54配置成夹住容纳的带框架50的前端。尽管公开了两对杠杆55和卷簧54,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体壳2内容纳带单元15的部分设有定位带单元15的单元支撑部59和60。单元支撑部59支撑一对左右承载部16A,每个承载部16A支撑着从带单元15的带框架50中突出的支撑辊16辊轴的左右端。单元支撑部59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壁部”。在所揭示的内容中,第二定位构件由单元支撑部59和杠杆55构成。
单元支撑部60对应于第一定位构件,它有引导槽60A(见图1),这对支撑着突出于带框架50的支撑辊17辊轴17C左右端的承载部17A和17B插入该引导槽60A。支撑辊17的承载部17A位于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的底部表面60B。在发明中,底部表面60B对应于“第一壁部”。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的前表面60C抵接于支撑辊16对面的承载部17A表面。在发明中,前表面60C对应于第一抵接部。对单元支撑部60结构的深入描述将在后续描述。
参考图1和3,带单元15的承载部17A插入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承载部16A定位于单元支撑部59之上。杠杆55抵接承载部16A的后表面使卷簧54弹性变形延伸。卷簧54的恢复力在远离支撑辊17(前向)的方向上压迫支撑辊16,因此张力被施加到传送带18。
本发明的结构设有用于支撑传送带18的支撑辊17和16。单元支撑部60设于支撑辊17侧,它包括从一侧支撑承载部17A的底部表面60B和位于与底部表面60B位置不同的另一边的前表面60C。旋转支撑着支撑辊16的单元支撑部59和杠杆55设于支撑辊16侧,支撑辊16在承载部17A和支撑辊16互相移开的方向上被作为加力构件的卷簧54所压迫。
卷簧54压迫以使承载部17A将单元支撑部60按压支撑辊16侧。同时,单元支撑部60构造成具有一个由底部表面60B和前表面60C的壁面形成的小于90度的角度(例如70度)。承载部17A夹在底部表面60B和前表面60C之间。
引导槽60A具有在前端倾斜向下的凹部,前表面60C相对于水平的底部表面60B倾斜。
在支撑辊16侧,单元支撑部59从下侧支撑着支撑辊16,杠杆55从不同于单元支撑部59的另一侧位置(从后面)支撑着支撑辊16。由杠杆55的壁面相对壁面59A形成的角度设定小于90度,例如80度。单元支撑部59的顶面基本水平。抵接承载部16A的杠杆55表面相对于单元支撑部59的顶面以上述角度倾斜。单元支撑部60的前表面60C的引导端与杠杆55之间的距离比承载部16A和17A之间的距离要长。带单元15位于本体壳2内的垂直和纵向方向上,又通过卷簧54的恢复力而使张紧力施加到传送带18上。
本发明构造成,由连接支撑辊16和17的旋转轴所形成的虚拟平面F(在所揭示的内容中基本水平)与底部表面60B的壁面平行。前表面60C具有相对于虚拟平面F倾斜的壁面。壁面59A基本与虚拟平面F平行。在所揭示的内容中,底部表面60B的壁面有平行于单元支撑部59的壁面59A的水平平面。卷簧54沿着壁面59A在离开支撑辊17的方向上压迫支撑辊16的辊轴16C。
第一齿轮90设于支撑辊17的辊轴17C(相应于第一支撑辊的轴),并设有将驱动力传送到第一齿轮90的第二齿轮92。根据由第二齿轮92传送到第一齿轮90的驱动力,直接朝向支撑辊16的力施加到支撑辊17的辊轴17C。更具体的,从驱动侧第二齿轮92到驱动侧第一齿轮90的力方向(关于这些齿轮基圆的切线的作用线方向)如图3中箭头F所示向下倾斜。指向支撑辊16的部分输出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压力角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齿轮90和92设定以产生前述的力。
图4显示了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感光鼓31的机构。
参照图4,单元支撑部59和60整体设置而共同构成了主体的框架100的一部分。框架100旋转支撑四个驱动齿轮102,每个齿轮施加驱动力到感光鼓31。换句话说,定位带单元15的构件同样定位用于感光鼓31的驱动齿轮102。
感光鼓31的驱动轴31A设有接受来自驱动齿轮102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104。图3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齿轮90和92在图4中省略。
图5显示了从顶部看到的带单元15及其外围。在图5中,省略了引导构件和轴部。
参照图5,支撑辊17的辊轴17C设有第一齿轮90。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第一齿轮90的第二齿轮设于主体侧。在所揭示的结构中,第一和第二齿轮90和92作成螺旋齿轮。响应第二齿轮92的驱动,沿着支撑辊17的辊轴17C的推力(箭头F1方向)施加在第一齿轮90上。
带单元15设有转印辊19,电力经过辊轴19A(对应于终端部)从带单元15外部供应到转印辊19。其中装有带单元15的主体设有外部终端部95,该外部终端部95在如箭头F1所示施加推力的同一方向上推动辊轴19A并与辊轴19A电气耦合。转印辊19接收来自外部终端部95的力同时接收转印偏压。具体地,外部终端部95一端连接支撑部(图未示),在另一端有终端95A与辊轴19A接触。除了力以外,终端95A也能对辊轴19A施加电压。
所揭示的结构中,通过推动外部终端部95和第一和第二齿轮90和92运行的齿轮转换来施加向一侧的推力,使得带单元15被推靠到主体。
释放由张力施加机构65(定位状态)施加张力的状态下的释放机构70将参照图6A和6B后续描述。
参照附图,杠杆55包括一从中心向前突出的凸出部55B。一对相当于旋转支撑在转轴71的按压构件的左右凸轮72分别在横向方向上设置于位于凸出部55B的下方(仅左凸轮显示在图中)。每一凸轮72在一侧有一大径部分。这对左右凸轮72分别整体且可旋转地设有释放杠杆73。更具体的,释放杠杆73基本上为U形状,其两端部直接与凸轮72或通过齿轮机构等间接相连。
图6A所示是杠杆55抵接承载部16A来对传送带18施加张力的状态,也就是张力施加状态。这个状态下,凸轮72的大径部分指向前。当释放杠杆73从前述状态逆时针转向时,凸轮72的大径部分72A从下部抵接杠杆55的凸出部55B。杠杆55抵抗张紧卷簧54的张力被按压转向离开承载部16A(逆时针)的方向。
当释放杠杆73继续旋转时,与凸轮72整体旋转的制动器突出部74在凸轮72大径部72A的最大直径点P与凸出部55B接触的位置抵接制动器75。这样可以限制释放杠杆73进一步的旋转。杠杆55从承载部16A移开,并保持在传送带18上施加的张力释放的位置上。凸轮72和制动器75作用是作为保持机构将释放机构保持在释放状态。
所揭示的结构具有拥有在本体壳内的四个处理盒26的框架77。参照图7,由框架77和那四个处理盒26构成的成像单元78(带单元对面)沿导轨78A滑动,并可通过形成在本体壳2上的开口2A移去。为了移去传送带18,前盖3如图2所示那样打开,成像单元78如图7所示那样滑动收回。带单元15上方容纳成像单元78的空间大大开放以能容易通过开口2A接近带单元15。
当杠杆55从其抵接承载部16A的定位状态(见图6A)离开承载部16A时,释放杠杆73就转到释放状态(见图6B)。与带单元15整体构成的引导构件51置于相比传送带18更邻近开口2A的位置时,引导构件51被夹住以向成像单元78的容纳空间抬起带单元15的前端部。
参照图9A,设在用于带单元15的引导构件51一侧的对面位置上的是一对轴81(对应枢轴),这对轴支撑在不同于设于主体上的一对左右支撑部80(图1,2和5中省略)上的支撑辊17的辊轴17A(旋转轴)的位置上(支撑辊16和17所排列的平面向下)。轴81平行于支撑辊17的辊轴17A延伸,每个轴81的外端部的后下部支撑于一对支撑部80上。本发明中设备的主体意指带单元之外的成像装置部分。
参照图9B,当引导构件51被抬起时,带单元15被引导向上绕支撑在支撑部80上的轴81旋转,因此带单元15的大部分被导入到成像单元78的容纳空间。同时,支撑辊17的辊轴17C和承载部17A移位向上到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的外。承载部17A定位于整体设有单元承载部59和60的框架100的上端表面100A(见图4和9B)。当带单元在上述状态下撤出时,它被框架100的上端表面100A所引导,因此可完全从安装位置拆卸。拆下的带单元通过开口2A撤出于主体外。
同时,为了安装带单元15到本体壳2中,带单元15的后端部通过开口2A插入,以允许在后支撑辊17的两端的承载部17A放置在框架100的上端表面100A上,并向内滑动直到与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卡合。前支撑辊16两端处的承载部16A定位于单元支撑部59上。杠杆55在卷簧54的施加力下将承载部16A推动向前,因此进入张力施加到传送带18的施加张力状态。相应地,带单元15稳稳地定位于本体壳2中。
所揭示的结构允许带单元15上方的成像单元78通过开口2A拆卸,这样带单元15可通过成像单元的容纳空间移去。这样可允许带单元15在大空间内的拆卸和安装,因此能很好地工作。引导和定位带单元15的机构可简单构造。
与支撑辊17的辊部17B位置关系恒定的承载部17A在合成反作用力下稳定夹在底部表面60B和前表面60C之间的情况下被推靠单元支撑部60。承载部17A被压靠支撑辊16,因此稳定地在与支撑辊16和17相反的方向上定位,及通过按压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夹持而在相反方向的正交方向上稳定定位。相应地,支撑辊17可以高精度可靠地定位于机构的主体。
从一侧支撑着支撑辊16的单元支撑部59和从不同于上述侧的另一侧支撑着支撑辊16的杠杆55,因此由单元支撑部59的壁面59A和杠杆55的壁面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支撑辊16可从两个不同方向得到支撑,从而像支撑辊17那样稳定定位。
通过连接支撑辊17和16的转轴所形成的虚拟平面F基本平行于底部表面60B的壁面延伸。前表面60C有向虚拟平面倾斜的壁面。在承载部17A微微移向或离开支撑辊16的情况下,它预期沿着平行于虚拟平面F的底部表面60B的壁面运动。相应地,支撑辊17本身在与虚拟平面F正交的方向上很难移位。
在卷簧54推动下,力被施加到支撑辊17,以至于支撑辊17从支撑辊16移开。在实现了这种能以更好的模式下对传送带18施加张力的结构同时,这种结构允许施加张力的推动用作定位。
与从第二齿轮92传递到第一齿轮90的驱动力一致,指向支撑辊16的力被施加到支撑辊17的辊轴17C上。相应地,除了卷簧54的推动外,从齿轮而来的力也一起施加。因此,支撑辊17的辊轴17C能稳定地定位。
带单元15围绕轴81转动,这样可以从单元支撑部60拆卸支撑辊17的辊轴17C,因此使得操作人员的拆卸工作变得方便。
第二齿轮92设计为至少沿着支撑辊17的辊轴17C给第一齿轮90提供推力。同时,主体设有在与推力相同方向推动转印辊19的辊轴19A时与辊轴19A电气耦合的外部终端部95。通过第一和第二齿轮90和92的齿轮传递而产生的推力和外部终端部95施加的施加力可以用来将带单元15压向一个方向。这就可能有效阻止带单元15安装后的不稳定。因此,整个机构可高度精确地稳定定位。在本发明中,转印辊19相当于电气组件,辊轴19A相当于终端部。
底部表面60B的壁面与单元支撑部59的壁面59A平行时,支撑辊17和16在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很难移位,并可在正交方向上高度精确地稳定定位。这样可保持带的运动方向高度精确。
另外,带单元15的承载部17A与单元支撑部60的引导槽60A卡合,承载部16A定位于单元支撑部59上。这样状态下,释放杠杆73转动以旋转凸轮72离开杠杆55。这就可能实现由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按压承载部16A的杠杆55施加张力到传送带18的张力施加状态,和同时发生的带单元15位于本体壳2中的定位状态。
当释放杠杆73转向上面描述的反方向时,杠杆55抵抗卷簧54的施加力而转动,这样可同时一起释放传送带18上的张力施加状态和带单元15在本体壳2中的定位状态。
单元支撑部60构造成使得水平底部表面60B和前表面60C所形成的角度大约为70度,以及在张力施加状态下承载部16A所抵接的杠杆55的表面和水平单元支撑部59的上表面大约为80度。这样可以使带单元15垂直和纵向方向上定位在本体壳2中。
另外,释放机构70中,杠杆55通过转动释放杠杆73而抵接凸轮72的最大直径点P。然后杠杆55转动到离开承载部16A的位置。在最大直径点P离开杠杆55的位置上,凸轮72的运动被制动器75限制而不能继续转动。这就能保持释放从张力施加状态以及定位状态的杠杆55离开承载部16A。这样使带单元15的安装变得容易。
在所揭示的内容中,释放杠杆73的长度可调节使得用于释放张力施加状态所需的释放杠杆73上的工作负载等于或略小于1千克,并与张力施加状态下对承载部16A施加张力的张紧卷簧54上的负载相等或其一半。考虑凸轮72的最大直径,可以设定释放杠杆73的长度为一定程度。上述结构加强了向传送带18的张力施加和带有显示出强大弹力的张紧卷簧54的带单元15的定位。同时,该结构能够在相对较小的工作负载下释放这种状态。
释放杠杆73的两端与中间夹有带单元15的一对左右凸轮72,72相连。单个释放杠杆73操作同时释放这对左右释放结构70和70,导致了高的可操作性。
图11和12所示是现有发明的另一种配置。参照图1到10描述的同样构件用同样的参照符号标识,因此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仅仅描述不同于前述所揭示内容的方面。尽管拾取辊10确实在本公开的内容中被提供,但在图11和12中省略。
参照图11和12,代替释放杠杆73,设置与一对左右凸轮72整体旋转的扇形第一齿轮90,和由与第一齿轮90啮合的小齿轮91A和大齿轮91B所构成的第二齿轮91以能在横向围绕转轴旋转。
中间夹有带单元15的一对滑动构件92在第二齿轮91上方可纵向移动地设于本体壳2中。滑动构件92有多个在下表面纵向排列的齿与第二齿轮91的大齿轮91B啮合。滑动构件92设有卡销92A,该卡销92A被插入到基端可旋转地附接在前盖3上的臂93的顶端内形成的长孔93A中。
前述结构中,参照图11所示的前盖3关闭的状态,凸轮72的大径部分72A位于离开杠杆55的位置,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经由杠杆55施加到承载部16A,这样使该结构进入到张力施加到传送带18的张力施加状态。
参照图12,当前盖3打开时,滑动构件92通过连到前盖3的臂93向前抽出。然后与滑动构件92啮合的第二齿轮91的大齿轮91B顺时针旋转。然后与第二齿轮91的小齿轮91A啮合的第一齿轮90逆时针旋转。凸轮72随着上述旋转操作而旋转,这样杠杆55被大径部分72A移离承载部16A,以同时释放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
当前盖3关闭时,操作与前盖3打开时的操作相反。结果,杠杆55抵接承载部16A的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可同时恢复。
如上所述,根据所揭示的内容,前盖3的打开和闭合能实现和释放带单元15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种配置如图13到15B所示。与上述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标示,因此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只有与上述配置不同的部分将被描述。尽管拾取辊10确实构成本发明的部分,但在图13到15B中省略。
在所揭示的内容中,代替释放杠杆73,设有与一对左右凸轮72整体旋转的扇形第一齿轮140,以及与第一齿轮140啮合的、由小齿轮141A和大齿轮141B构成的第二齿轮141,这样能在横向方向上围绕转轴旋转。
,对应于一对第二齿轮141分别设有棒状滑块142用来旋转第二齿轮141,每一滑块142倾斜使其前侧向上倾斜到成像单元78前面的下表面上。每一滑块142有多个在底部表面纵向排列的齿与第二齿轮141的大齿轮141B啮合。
在成像单元78装在如图13和15A所示的上述结构的本体壳2中的状态下,凸轮72的大径部分72A定位于离开杠杆55的位置。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经由杠杆55施加到承载部16A,这样使结构进入对传送带18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状态。
成像单元78从本体壳2抽出时,成像单元78由形成于本体壳2的左右内壁上的引导槽(图中未显示)所引导,这样在保持位置水平同时可以在向前的方向上倾斜向上移动。参照图15B,滑块142在向前的方向上倾斜向上移动,与滑块142啮合的第二齿轮141的大齿轮141B顺时针旋转。与第二齿轮141的小齿轮141A啮合的第一齿轮140逆时针旋转。凸轮72随着前述旋转而旋转,这样杠杆55在被大径部分72A移离承载部16A的位置上同时释放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成像单元78沿着引导槽被引导向前以从本体壳2上完全拆卸。(见图14)
当成像单元78插入到本体壳2中时,将进行与其从本体壳2中抽出的操作相反的操作,以同时恢复杠杆55抵接承载部16A的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
这种配置可使带单元15被引入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并伴随着成像单元78的装配和拆卸而释放。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种配置如图16A和16B所示。上面所述的相同构件用相同参考标记标识,因此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只有不同于上述配置的部分将被描述。
所揭示内容中的张力施加机构110设有一对杠杆111和111(对应于第二抵接部),其每个中心沿纵向可旋转地支撑于转轴111A上,一对张紧卷簧54和54分别推动杠杆111。
张紧卷簧54后端固定在本体壳2的侧边,其前端作为自由端分别连接到各自杠杆111的下端部。杠杆111具有抵抗张紧卷簧54的弹性力可摆动的上端部。两对杠杆111和张紧卷簧54排列使得带单元15的前端夹在这对杠杆111之间。
L形压力构件112设于杠杆111的后部。压力构件112的弯曲部分沿横向可旋转地支撑在转轴112A上。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所施加的杠杆111旋转方向的相对方向上(向后),具有向前延伸的球形端的压力部112B在转轴111A的下表面抵接杠杆111。
参考图16A,在张紧卷簧54抵接承载部16A施加张力到传送带18的状态下,杠杆111可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转动的方向(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制动器114用于阻止压力构件112从图中所示位置继续逆时针转动。当压力构件112的上端部如图16B所示那样移动时,杠杆111由于压力构件112的上端部的移动而受到压力,并抵抗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方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以移开承载部16A。当压力构件112的上端部继续向前移动,压力部112B抵接杠杆111的开槽部111B以接受来自于卷簧54施加力的顺时针旋转力。压力构件112的继续旋转被制动器113限制。这就能够保持释放张力施加状态。
相反地,当压力构件112的上端部向后移动,压力部112B移到开槽部111B上,并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接收逆时针旋转力。杠杆111可在张紧卷簧54施加力的方向上转动,这样可同时释放张紧状态和定位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种配置如图17A和17B所示。上面所述的相同构件用相同参考标记标识,因此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只有不同于上述配置的部分将被描述。
张力施加机构120设有一对杠杆121和121(对应于第二抵接部),其每个中心沿横向可旋转地支撑在转轴121A上,一对张紧卷簧54和54分别压迫杠杆121。
(0090)每个张紧卷簧54的后端部分固定在本体壳2上,其前端作为自由端连接在每个的杠杆121的下端部上。杠杆121具有抵抗张紧卷簧54的弹性力可摆动的上端部。两对杠杆121和张紧卷簧54的排列使得带单元15的前端部夹在这对杠杆121之间。
L形操作杠杆122位于各自杠杆121的前部。每个操作构件122的弯曲部沿着横向可旋转地支撑在转轴122A上。在与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的杠杆121旋转的方向的相对方向(向前)上,向后端上的压力部122B可在转轴121A上方抵接杠杆121。
参照图17A,在张紧卷簧54抵接位于单元支撑部59上的承载部16A及张力施加到传送带18的张力施加状态下,杠杆121由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向旋转方向(顺时针)转动。同时,参考图17B,当操作杠杆122的上端部向前移动时,承载部16A被操作杠杆122抬起,并响应受到的压力部122B的压力而在抵抗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方向上(逆时针)旋转。杠杆121因此从承载部16A移开。当操作杠杆122的上部继续向前移动时,压力部122B抵接杠杆121的上端来接受在张紧卷簧54施加力作用下的顺时针旋转力。操作杠杆122的继续转动会被制动器123限制。
在如图17A所示的张力施加状态下,位于压力部122B和杠杆121之间的微小间隙S在很低程度上允许杠杆121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转动。同时,在如图17B所示的释放状态下,操作杠杆122在张紧卷簧54的施加力作用下被阻止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也就是,保持了从张力施加状态转变而来的释放状态。
相反地,带单元15安装好后,当与操作杠杆122啮合的承载部16A位于单元支撑部59上,操作杠杆122的压力部122B移到靠近杠杆121的转轴121A的位置。杠杆121被允许在张紧卷簧54施加力作用下而在转动方向上转动。相应地,张力施加状态和定位状态可同时实现而不需直接操作操作杠杆122。
上述承载部17A作为参考突起。然而,除承载部17A以外的其他部分也可以作为参考突起,只要它与第二支撑辊的辊部有恒定的位置关系,例如图18A和18B所示。
这个配置基本上与图1到10所示的相同,除了那对设于带单元15的带框架50上的左右突起150(图中仅显示一侧的突起)。相应地,上面所述的相同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标识,因此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支撑在单元支撑部60上的作为参考突起的突起150的结构使得其与作为第一支撑辊的支撑辊17的辊部17B有恒定的位置关系。单元支撑部60包括作为第一壁部从一侧支撑突起150的底部表面60B,和作为第一抵接部的前表面60C,两者设置成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突起150支撑在底部表面60B和前表面60C之间。
结构中,突起150和支撑辊16被卷簧54推动而互相移开,突起150用作将单元支撑部60按压到支撑辊16的一侧。
如上所述,每个第一壁部和第一抵接部有一平坦表面,由其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然而,第一壁部和第一抵接部的至少一个使其抵接参考突起的部分弯曲。这个情况下,与第一壁部和参考突起之间的接触点及第一邻近部和参考突出之间接触点接触的虚拟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的值设定为小于90度。
同样地,第二壁部和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个可使靠近参考突起的部分弯曲。这个情况下,与第二壁部和参考突起之间的接触点及第二抵近部和参考突起之间接触点接触的虚拟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的值设定为小于90度。
用于引导带单元15经过容纳成像单元78的容纳空间的引导机构构造成在主体机构内设有旋转臂构件,这样带单元15被臂构件所引导,同时带单元15与形成于臂构件内的啮合部啮合。这种情况下,臂构件包括在横向上引导带单元15端部的第一臂构件,以及引导另一端部的第二臂构件。最好用结合部将第一和第二臂构件结合起来,这样可相互关联转动。前述结构能够稳定引导带单元15而不偏置,导致更精确和更容易的操作。
本发明大量的实时方式已有所描述。尽管如此,可不偏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进行各种修改。例如,隧道磁阻传感器可以是顶部或底部隧道结构,顶罩或底罩可以围绕磁阻堆包裹。根据想要的应用,接触引导布局也可更改来降低引导阻力。相应地,下述其它的实时方式在下面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至少第一和第二支撑辊可以作为支撑带的辊子。除了上述支撑辊,也可使用第三支撑辊。
这结构可用于中间转印模式的成像装置,其是将显影剂图像从感光器转引导中间转印带上。这种情况下,中间转印带可做成“环形带”以用于本发明。
除了感光鼓单元和带单元外,成像装置内的单元机构还包括定影单元和发射激光束到感光鼓单元的扫描单元。可构造成通过感光鼓单元的容纳空间拆卸扫描单元,或通过定影单元的容纳空间拆卸带单元。这是可以任意构成的,只要与主体侧内的开口相通的第一容纳空间中容纳的第一单元可以拆卸,以便至少通过一部分第一容纳空间来将第二单元从开口取出。只要多个部件基于所需要的目标功能进行组装和整合,单元是可以任意构成的。
Claims (28)
1.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形成于侧部的开口的主体,所述主体包含能够与所述开口相通的第一容纳空间和能够至少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相通的第二容纳空间;
第一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中;
第二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二容纳空间中,其中
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和开口之间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被拆卸或附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包括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包括:
带;
多个支撑辊,至少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带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辊;和
保持所述支撑辊的框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是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具有多个感光鼓,所述多个感光鼓在与所述感光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和
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沿着连接所述多个感光鼓的至少两个轴所形成的线性方向滑动以引导所述成像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辊具有固定相对位置关系的参考突起;
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一定位构件,该第一定位构件包括从一侧支撑所述参考突起的第一壁部,及设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壁部的一侧的第一抵接部,及施加力以使得所述参考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相互远离移动的加力构件;
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构造成由所述第一壁部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壁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且在所述加力构件施加的所述施加力作用下,通过在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一抵接部之间支撑所述参考突起所述带单元定位于安装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突起包含承载所述第一支撑辊的承载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二定位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从一侧支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第二壁部,及从不同于所述第二壁部的一侧支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第二抵接部;在由所述第二壁部的壁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壁面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辊被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由连接所述参考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的转轴而形成的虚拟平面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壁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向所述虚拟平面倾斜的壁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加力构件施加的所述施加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支撑辊在远离所述参考突出的方向上被施加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的轴部;
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被设置以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
对应于从所述第二齿轮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的驱动力,指向所述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一壁部的力施加到所述第一支撑辊的所述轴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所述带单元的所述框架部的端部突出,且设置有支撑部,该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以支撑所述旋转轴;和
位于所述带单元的所述开口处的端部被枢轴转动地驱动进入用于所述带单元的容纳空间,以使得所述参考突起移动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单元包括可电气连接的终端部,经由所述终端部从所述带单元的外部被供应电力的电气部件;
所述第二齿轮沿着至少所述第一支撑辊的轴部施加推力到所述第一齿轮;
在与用于施加所述推力相同的方向上推动所述终端部的同时,电气连接到所述终端部的外部终端部被设置在安装有所述带单元的所述主体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辊的轴部支撑在平坦表面上;
所述加力构件在离开所述参考突起的方向上沿着所述平坦表面推动所述第二支撑辊的轴部;
所述第一壁部的壁面平行于所述平坦表面。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单元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一支撑辊并包括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承载构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承载构件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上以承载所述第二支撑辊并包括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承载构件;
所述主体进一步设置有:
第一定位构件,该第一定位构件包括其上安置有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壁部,和在与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相对的平面处抵靠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抵接部;
第二定位构件,该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其上安置有所述第二承载构件的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壁部,和在与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相对的平面处抵靠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抵接部;
加力构件,该加力构件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以对所述带施加张力;和
释放机构,该释放结构在受到操作力时进入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抗所述加力构件的施加力而移动的释放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突起包含安置于邻近所述第二承载构件的第二支撑辊的承载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突起包含承载所述第一承载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辊的承载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突起设置于比所述第一承载构件的承载部更靠近所述第二承载构件的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单元容纳在所述主体中,且当所述释放机构处于定位状态,也就是所述释放机构不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构件的所述抵接部的上端侧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参考突起之间的距离更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单元容纳在本体壳中,且所述释放机构处于不是所述释放状态的定位状态下,由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由所述第二壁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将所述释放机构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的保持机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抗所述加力构件的施加力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本体壳的一侧;
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响应所述操作力偏心转动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按压构件;
当所述释放机构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第二抵接部,且按压力包含抵抗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转动分力的所述加力构件恢复力的分力。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响应预定操作施加所述操作力到所述释放机构的释放杠杆,其中用于释放所述释放机构所需的所述释放杠杆的工作负载等于或小于由所述加力构件在所述释放机构处于不是所述释放状态的定位状态下施加到所述第二承载构件的所述第二参考突起上的负载的一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和所述释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带单元的两端,以使得所述带单元夹在中间;
所述释放机构一体化地设置有所述释放杠杆,所述释放杠杆施加所述操作力到两侧的所述释放机构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的操作与设置到所述本体壳的打开和关闭盖的打开操作相关联,并为所述带单元的拆卸和附接而打开和关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带相对布置的图像载体的鼓单元,该鼓单元可拆卸地容纳在所述本体壳中;
所述释放机构的操作与所述鼓单元的拆卸和安装相关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抗所述加力构件施加的施加力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本体壳的一侧;
所述释放机构响应所述操作力而偏心转动,并包括可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操作杠杆;
当所述释放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操作杠杆按压所述第二抵接部,且按压力包含抵抗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转动分力的所述加力构件的恢复力的分力。
26.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该主体设置有被打开和关闭以盖住形成于侧部的开口的盖构件;
带单元,包括环形带,至少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带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辊的多个支撑辊,和保持所述支撑辊的框架部,所述带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中;
参考突起,该参考突起设置于所述带单元,与所述第一支撑辊具有固定的位置关系;
第一定位构件,该第一定位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中,并包括从一侧支撑所述参考突起的第一壁部,和设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壁部的一侧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构造成由所述第一壁部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壁面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和
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加力构件,所述加力构件施加力使得所述参考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相互远离的移动,且所述参考突起夹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
27.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该主体设置有被打开和关闭以盖住形成于侧部的开口的盖构件;
带单元,包括带,至少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带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辊的多个支撑辊,和保持所述支撑辊的框架部,所述带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中;其中
所述带单元进一步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一支撑辊并包括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承载构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承载构件可移动地附接在所述框架并包括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承载构件;
所述主体进一步设置有:
第一定位构件,该第一定位构件包括其上安置有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壁部,和在与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相对的平面上抵靠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的第一抵接部;
第二定位构件,该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其上安置有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壁部,和在与所述第一参考突起相对的平面上抵靠所述第二参考突起的第二抵接部;
加力构件,该加力构件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第二抵接部以对所述带施加张力;和
释放机构,该释放结构在受到操作力时进入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抗所述加力构件的施加力而移动的释放状态。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构造为由所述第一壁部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壁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44501 | 2005-08-25 | ||
JP2005244500 | 2005-08-25 | ||
JP2005244500A JP4581913B2 (ja) | 2005-08-25 | 2005-08-25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54630 | 2005-09-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0681A true CN1920681A (zh) | 2007-02-28 |
CN100543599C CN100543599C (zh) | 2009-09-23 |
Family
ID=3777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261451A Active CN100543599C (zh) | 2005-08-25 | 2006-08-24 | 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81913B2 (zh) |
CN (1) | CN100543599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4420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和带单元 |
US8185016B2 (en) | 2008-12-26 | 2012-05-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789153A (zh) * | 2008-03-05 | 2012-11-2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7344694A (zh) * | 2016-05-04 | 2017-11-14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磁性末端效应器 |
CN105467805B (zh) * | 2014-09-30 | 2020-09-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51161B2 (ja) * | 2009-03-17 | 2012-10-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83156B2 (ja) | 2009-09-16 | 2012-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62548B2 (ja) | 2009-09-29 | 2012-06-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81787B2 (ja) * | 2010-02-17 | 2014-01-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05384B2 (ja) | 2010-11-30 | 2015-11-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99969B2 (ja) * | 2012-01-31 | 2016-04-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2781B2 (ja) * | 2012-06-01 | 2017-04-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314536B2 (ja) * | 2014-02-27 | 2018-04-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79745B2 (ja) | 2014-07-01 | 2018-08-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390316B2 (ja) * | 2014-09-30 | 2018-09-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28445B2 (ja) * | 2015-03-31 | 2018-11-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8180338A (ja) * | 2017-04-14 | 2018-1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3000341A (ja) | 2021-06-17 | 2023-01-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9294A (ja) * | 2000-01-25 | 2001-08-03 | Hitachi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848066B2 (ja) * | 2000-08-21 | 2006-11-22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ベルトユニットと該ベルトユニットが装着される装置 |
-
2005
- 2005-08-25 JP JP2005244500A patent/JP4581913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8-24 CN CNB2006101261451A patent/CN100543599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9153A (zh) * | 2008-03-05 | 2012-11-2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2789153B (zh) * | 2008-03-05 | 2015-04-2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8185016B2 (en) | 2008-12-26 | 2012-05-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770202B (zh) * | 2008-12-26 | 2012-11-1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2004420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和带单元 |
CN102004420B (zh) * | 2009-09-02 | 2013-05-1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和带单元 |
CN105467805B (zh) * | 2014-09-30 | 2020-09-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7344694A (zh) * | 2016-05-04 | 2017-11-14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磁性末端效应器 |
CN107344694B (zh) * | 2016-05-04 | 2019-09-27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磁性末端效应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43599C (zh) | 2009-09-23 |
JP4581913B2 (ja) | 2010-11-17 |
JP2007057952A (ja) | 2007-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0681A (zh) | 成像设备 | |
CN175815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抽拉式卡盒和记录介质存放卡盒 | |
CN1154891C (zh) | 处理盒,负载产生部件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US778322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405218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detachable developing device unit | |
CN2867399Y (zh) | 成像设备和成像单元 | |
US7561827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a handle that contacts an exposure unit when installed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41225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2694323Y (zh) | 成像装置 | |
JP4332807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677279A (zh)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JP4952490B2 (ja) | 回転体支持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861505A (zh) | 成像设备 | |
CN1324412C (zh) | 成像设备 | |
CN1770043A (zh) | 成像设备 | |
CN1928733A (zh) | 成像设备 | |
JP589984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940758A (zh) |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54109A (zh) | 处理卡盒和电照相成象设备 | |
CN101063837A (zh) | 成像装置 | |
JP2010026541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5720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40142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673880A (zh) | 成像设备以及安装和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 |
US938957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ovable mounted developing cartrid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