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2356A - 电磁驱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驱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2356A
CN1912356A CNA2006101075674A CN200610107567A CN1912356A CN 1912356 A CN1912356 A CN 1912356A CN A2006101075674 A CNA2006101075674 A CN A2006101075674A CN 200610107567 A CN200610107567 A CN 200610107567A CN 1912356 A CN1912356 A CN 1912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pivot pin
pin end
drive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75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昌彦
杉江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12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2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6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9/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 F01L9/2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electr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9/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 F01L9/2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electric means
    • F01L9/21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electric means actuated by solenoids
    • F01L2009/2105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electric means actuated by solenoid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ils
    • F01L2009/2109The armature being articulate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coils axes

Abstract

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包括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其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并且绕各自的在各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32,23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该电磁驱动阀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摆动。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电磁驱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磁驱动阀。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并且由电磁力和弹性力驱动的枢轴型电磁驱动阀。
背景技术
电磁驱动阀已被公开于例如US专利No.6467441中。
在US专利No.6467441中,公开了一种在盘(电枢)上具有支点的枢轴型电磁驱动阀。当两个传统的片状型的电磁驱动阀彼此相邻地放置并操作时,驱动电路的数量增加了,并且安装的成本和所需的空间也增加了。而且,相邻的电磁驱动阀之间的电磁干扰降低了电磁力并且增加了所消耗的电能。而且,如果试图通过一个电磁驱动阀来操作两个驱动阀,那么两个驱动阀的挺杆间隙的差异将使挺杆噪音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可靠操作的电磁驱动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该电磁驱动阀包括具有阀轴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并且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各枢轴端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操作地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摆动的第一和第二线圈。第一和第二线圈相互连接。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和第二线圈通过电线串联连接至电源。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第一和第二线圈的相互连接使得有可能简化电路结构,提高安装性,并且降低成本。由于该电路被简化了,因此还使该电磁驱动阀的操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它包括具有阀轴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并且该阀元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各枢轴端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操作地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摆动的第一和第二线圈,并且它们被设置成彼此靠近。电流以这样的方式流过第一和第二线圈,以使得第一和第二线圈中的磁通量具有相同的方向。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电流以这样的方式流过第一和第二线圈,以使得第一和第二线圈中的磁通量具有相同的方向,从而降低了两个相邻的线圈之间的磁干扰。结果,所提供的电磁驱动阀能被可靠地操作。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和第二线圈可通过单个的电路连接,或者通过各自独立的电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它包括具有阀轴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并且该阀元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它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各枢轴端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操作地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摆动的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并且它们被设置成彼此靠近。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具有共用的线圈。
在第三方面中,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可具有用于开启阀门的共用线圈,或者它们具有用于闭合阀门的共用线圈。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一个线圈由两个电磁铁所共享,从而可简化电路结构,可提高安装性,并且可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它包括具有阀轴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并且该阀元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它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各枢轴端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的枢轴端被设置成使得它们至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偏移。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沿至少垂直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偏移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使安装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它包括具有阀轴的阀元件,并且该阀元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它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枢轴端处延伸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与阀元件操作地连接。本发明还包括容纳有摆动构件枢轴端的外壳和插入在外壳和枢轴端之间的轴承,并且该轴承具有与外壳基本上相等的热膨胀系数。外壳和轴承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在第五方面中,非磁性材料可以是不锈钢。而且,外壳和轴承可由相同的非磁性材料制成。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外壳和轴承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热膨胀系数,从而滚动摩擦可在从低温到高温的范围内保持恒定,因此可确保可靠的驱动。而且,由于外壳和轴承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可防止磁通量从用于支持枢转的部分泄漏出来。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电磁驱动阀是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它包括具有阀轴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并且该阀元件沿阀轴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它还包括从驱动端延伸至枢轴端的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枢轴端处延伸的中心轴线枢转。驱动端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操作地连接。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驱动阀顶部的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它还包括与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相配合的连接板,其与摆动构件相互锁定,并且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供油的油槽。
在根据第六方面的电磁驱动阀中,第一和第二驱动阀的挺杆间隙通过连接板和第一及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吸收了。结果,有可能得到可靠的操作,并且可防止产生挺杆噪音。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驱动阀能够可靠的操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在下面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其中附图中的相同标记用以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比较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
图9是图8中以圆IX指示的部分的放大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注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或等效的元件,并且不再重复对其的解释。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第一盘30,第二盘230,第一线圈62和162,以及第二线圈262和362。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具有作为阀轴的阀杆12和212,并且该两阀元件沿阀杆12和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是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并且它们分别绕在各自的枢轴端33,233延伸的各自中心轴线35,235枢转。驱动端32,23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第一线圈62和162以及第二线圈262和362使第一和第二盘30,230摆动并且它们相互连接。
电磁驱动阀1包括外壳51和251,安装在外壳51和251中的电磁铁60,160,260和360,夹在电磁铁60和160之间的第一盘30,夹在电磁铁260和360之间的第二盘230,由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驱动的杆46和246。
外壳51和251是具有U形断面的基础构件,并且各种元件被安装在该外壳51和251中。该两相邻的外壳51和251被设置成使它们的开口侧彼此相对,并且它们的突出部52和252被设置成在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
安装在上侧并用于闭合阀门的电磁铁60,安装在下侧并用于开启阀门的电磁铁160,安装在上侧并用于闭合阀门的电磁铁260,安装在下侧并用于开启阀门的电磁铁360,分别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心61,161,261和361,以及缠绕在磁心61,161,261和361上的线圈62,162,262和362。磁场由电流流过线圈62,162,262和362而产生,并且该磁场驱动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
第一盘30设置在电磁铁60和160之间,并且通过电磁铁60和160中的一个的引力被交替地吸引至它们中的一个。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盘30在电磁铁60和160之间往复移动。第一盘30的往复移动被传递至杆46。
第二盘230设置在电磁铁260和360之间,并且通过电磁铁260和360的引力被交替地吸引至它们中的一个。通过这种方式,第二盘230在电磁铁260和360之间往复移动。第二盘230的往复移动被传递至杆246。
在该实施例中的电磁驱动阀1构成了内燃机、例如汽油机或柴油机中的进气阀或排气阀。对于该实施例,将描述驱动阀为设置有进气口18和218的进气阀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也可适用于排气阀。
示于图1的电磁驱动阀1是使用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作为它的移动机构的旋转驱动型电磁驱动阀。外壳51和251安装在气缸盖41上。容纳在外壳51和251中的用于成形四个电磁铁60,160,260和360的线圈62,162,262和362通过电线201,202,203,204和205串联连接至电源200。第一盘30包括臂部31和轴承部38,其中臂部31从驱动端32延伸至枢轴端33。臂部31是通过电磁铁60和160吸引的部件,以使得它沿箭头30a指示的方向摆动(枢转)。轴承部38安装在臂部31的一个端部上,并且臂部31以轴承部38作为枢转中心而转动。臂部31的上表面面对电磁铁60,而臂部31的下表面面对电磁铁160。臂部31设置有长圆形的孔22,杆46上的销子21装配到该长圆形的孔22中。
第二盘230包括臂部231和轴承部238,其中臂部231从驱动端232延伸至枢轴端233。臂部231是通过电磁铁260和360吸引的部件,以使得它沿箭头30a指示的方向摆动(枢转)。轴承部238安装在臂部231的一个端部上,并且臂部231以轴承部238作为枢转中心而转动。臂部231的上表面面对电磁铁260,而臂部231的下表面面对电磁铁360。臂部231设置有长圆形的孔222,杆246上的销子221装配到该长圆形的孔222中。
轴承部38是圆筒形的,并且在它的内部容纳有扭杆36。扭杆36的一端通过花键座装配到作为主体的外壳51中,而另一端装配到轴承部38中。这样设置的结果是,当试图枢转轴承部38时,与枢转反向的力将从扭杆36传递至轴承部38。因此,推动力将沿中间方向持续施加至轴承部38。杆46被安装以使得它与盘30在驱动端32处相接触,并且杆46由杆导向件45所引导。杆46和第一盘30能够沿箭头30a指示的方向以摆动的方式移动。
轴承部238是圆筒形的,并且在它的内部容纳有扭杆236。扭杆236的一端通过花键座装配到作为主体的外壳251中,而另一端装配到轴承部238中。这样设置的结果是,当试图枢转轴承部238时,与枢转反向的力将从扭杆236传递至轴承部238。因此,推动力将沿中间方向持续施加至轴承部238。杆246被安装以使得它与第二盘230在驱动端232处相接触,并且杆246由杆导向件245所引导。杆246和第二盘230能够沿箭头30a指示的方向以摆动的方式移动。
外壳51和251安装在气缸盖41上,以使得它们彼此面对。进气口18和218设置在气缸盖41的底部。进气口18和218是用于将进气引入到燃烧室的通道,并且空气-燃料混合物或空气流过该进气口18和218。阀座42和242设置在燃烧室和进气口18、218之间。阀座42和242使得有可能提高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的密封性。
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作为进气阀安装在气缸盖41上。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包括纵向延伸的阀杆12、212和安装在阀杆12、212端部上的钟形部13、213。阀杆12和212由杆导向件43和243引导。阀杆12和212的上端部与弹簧座19和219配合在一起并且与其一起被驱动。弹簧座19和219通过阀门弹簧17和217沿向上的方向推动。
在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的枢轴端33和233处,轴承59和259被设置在轴承部38、238和外壳51、251之间。轴承59和259可以是滚珠轴承或滚针轴承。杆46和246与阀杆12和212接触。
图2是线圈的透视图。线圈62是圆形的并且其由例如铜线制成。磁通量产生于图1中线圈62的周围,这使得线圈62有可能吸引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盘30。磁通量还产生于线圈262周围,这使得线圈262有可能吸引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盘230。
随后,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操作。首先,在阀门被驱动之前,第一盘30被定位在电磁铁60和160之间,而第二盘230被定位在电磁铁260和360之间。这些位置由扭杆36和236的扭力来确定。预定振幅和频率的电流以这样的方式从电源200中输出,即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被交替地吸引至位于上侧的电磁铁60、260和位于下侧的电磁铁160、360。例如,如果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被吸引至位于上侧的电磁铁60和260,则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的臂部31和231将向上枢转,从而导致扭杆36和236扭曲。扭杆36和236因此将试图沿相反的方向移动臂部31和231。但是,位于上侧的电磁铁60和260的引力非常强,因此臂部31和231进一步向上枢转直到它们最终接触位于上侧的电磁铁60和260。当臂部31和231向上移动时,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通过阀门弹簧17和217向上挤压并且与臂部31和231一起向上移动。通过这种方式,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被关闭。
当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开启时,臂部31和231必须向下移动。此时,流向线圈62和262的电流停止或者降低。结果,作用在臂部31、231上的电磁铁60、260的电磁力降低。扭杆36和236的扭力仍然作用在臂部31和231上,并且这些扭力(弹性力)克服该电磁力而使臂部31和231移动至中间位置。杆46和246由臂部31和231挤压,因此它们向下移动。
随后,电流输出至线圈162和362。结果,磁通量产生于线圈162和362周围,并且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臂部31和231被吸引至电磁铁160和360。此时,杆46和246由臂部31和231挤压,因此它们向下移动。位于下侧的电磁铁160和360的引力克服扭杆36和236的扭力,因此臂部31和231最终与位于下侧的电磁铁160和360接触。此时,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向下移动,从而它们开启。
通过重复这些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臂部31和231沿箭头30a指示的方向枢转。当臂部31和231枢转时,它们的枢转传递至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从而驱动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向上及向下移动(沿箭头10指示的方向)。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中,通过电线201-205连接四个线圈62,162,262和362的这种配置方式,使得有可能简化电路结构、提高安装性、并且降低成本。由于线圈62,162,262和362不需要独立地控制,操作的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中,电流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特别地,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线圈62内,在靠近线圈262的侧面上的电流从纸面的前侧流向背面。结果,产生了沿箭头62a所示方向的磁通量。相反,在线圈262中,在靠近线圈62的侧面上的电流从纸面的背面流向前侧。结果,产生了沿箭头262a所示方向的磁通量。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阀元件14,第二阀元件214,第一盘30,第二盘230,以及第一线圈62和第二线圈262。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具有阀杆12和212,并且该两阀元件沿阀杆12和212的延伸方向(箭头10)往复移动。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是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的摆动构件,并且它们分别绕在各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驱动端32,23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线圈62和262使第一盘30和第二盘230摆动并且使它们彼此靠近地设置。电流以这样的方式流过第一和第二线圈62和262,即产生于线圈中的磁通量具有相同的方向(箭头62a,262a)。
以同样的方式,电流还以这样的方式流过位于下侧的线圈162和362,即产生于这些线圈的相邻部分中的磁通量具有相同的方向。
线圈62,162,262和362可通过单个电路连接至电源,或者通过各自独立的电路连接至电源。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中,其以这种方式配置,即在相邻的线圈62和262之间产生了相同方向的磁通量,这降低了相邻线圈62和262之间的磁干扰。结果,阀门能被可靠地操作。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区别在于,位于上侧的电磁铁60和260共享共用的线圈62。即,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该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第一和第二盘30和230,以及电磁铁60和260。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具有阀杆12和212,并且该两阀元件沿阀杆12和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一和第二盘30和230是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的摆动构件,并且它们分别绕在各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驱动端32,23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电磁铁60和260使第一和第二盘30,230摆动并且彼此相邻地设置。该两个电磁铁60和260共享用于闭合阀门的共用线圈62。在该实施例中,电磁铁60和260共享线圈62。但是,该实施例不限于这种配置,位于上侧的用于闭合阀门的电磁铁60和260可具有独立的线圈,并且位于下侧的用于开启阀门的电磁铁160和360可共享共用的线圈。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中,通过这种配置方式,即一个线圈由两个电磁铁来共享,使得可简化电路结构、提高安装性、并且可降低成本。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图5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平面图。图5A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壳51和251的突出部分52和252被设置成彼此靠近并且被定位成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在图5A中,枢轴端33和233被设置成使得它们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如图5B所示,枢轴端33和233也可被设置成使得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偏移。
即,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该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第一和第二盘30和230。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具有阀杆12和212,并且其沿阀杆12和212的延伸方向(箭头10)往复移动。第一和第二盘30和230是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的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各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驱动端32,23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盘30、230的枢轴端33,233被设置成使得它们至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偏移。如图5A所示,枢轴端33,233可被设置成仅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如图5B所示,枢轴端33,233也可被设置成仅在水平方向上偏移。枢轴端33,233还可被设置成同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偏移。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由于枢轴端33,233被安装成彼此靠近,因此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被定位成使得它们彼此分离,这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这里,L是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之间的距离。
图6是根据本发明比较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当枢轴端33,233被设置成使得它们不偏移时,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之间的距离L大于图5所示的距离。这是由于突出部52和252的位置相互干扰的缘故。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中,其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该装置可被制造得更小并且其安装性可被提高。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中,外壳51和轴承59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SUS304),并且外壳51和轴承59具有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系数。即,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阀元件14,第一盘30,外壳51和轴承59。第一阀元件14具有阀杆12,并且其沿阀杆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一盘30是从驱动端32延伸至枢轴端33的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枢轴端处延伸的中心轴线35枢转。驱动端32与阀元件14操作地连接。外壳51容纳第一盘30的枢轴端33。轴承59插入在外壳51和枢轴端33之间,并且具有与外壳51基本相等的热膨胀系数。轴承59和外壳51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轴承59和外壳51可由相同的非磁性材料制成,或者它们可由不同的非磁性材料制成。而且,两个外壳可被肩并肩地设置,即像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示的那样,在那种情形下,可驱动两个阀元件。
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中,其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外壳51和轴承59具有基本相等的热膨胀系数,从而滚动摩擦可在从低温到高温的范围内保持恒定。而且,可防止磁通量从用于支撑枢转的枢轴端33的部分泄漏出来,从而可确保可靠的驱动。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的断面图。图9是图8中以圆IX指示的部分的放大断面图。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中,在杆46与阀杆12和2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8。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和269被设置在阀杆12和212的顶部(端部),并且在连接板68内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提供油567的油槽67。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和269是用于填充连接板68和阀杆12、212之间的间隙的机构。用于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和269的油通过油槽67在它们之间循环。
在该实施例中,将说明用单个的第一盘30来驱动第一阀元件14和第二阀元件214,但是该实施例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并且单个第一盘30可驱动三个或多个阀元件。
即,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1是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该电磁驱动阀1包括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第一盘30,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和269,以及连接板68。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和214具有阀杆12和212,并且其沿阀杆12和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一盘30是从驱动端32延伸至枢轴端33的摆动构件,并且其绕在枢轴端33处延伸的中心轴线35枢转。驱动端32与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的顶部上。连接板68与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相连接,与第一盘30相互锁定,并且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提供油567的油槽67。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磁驱动阀中,其以这种方式配置,即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的挺杆间隙通过连接板68和第一及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吸收,从而可防止挺杆噪音的产生。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是这里所示实施例的各种变形是可能的。例如,本发明可被构造成这样,即将电磁铁设置于两个平行的盘之间。
公开于这里的实施例在各个方面是示例性的例子,并且应被认为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上面的说明,而是应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并且该范围旨在包括权利要求的等价物以及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进。
本发明可被用于,例如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内燃机的电磁阀元件领域。

Claims (13)

1.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其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并且绕在各所述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232)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和
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摆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通过电线(201,202,203,204,205)串联连接至电源(200)。
3.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其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并且绕在各所述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232)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和
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摆动,并且这些线圈被设置成彼此靠近,
其中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中的磁通量具有相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通过单个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62,162,262,362)通过各自单独的电路连接。
6.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其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并且绕在各所述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232)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和
第一和第二电磁铁(60,160,260,360),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摆动,并且这些线圈被设置成彼此靠近,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铁(60,160,260,360)具有共用的线圈(62)。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共用线圈(62)是用于开启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的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共用线圈(62)是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的线圈。
9.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其从驱动端(32,232)延伸至枢轴端(33,233),并且绕在各所述枢轴端(33,233)处延伸的各中心轴线(35,2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232)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和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摆动构件(30,230)的所述枢轴端(33,233)被设置成使得它们至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偏移。
10.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元件(14),其具有阀轴(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摆动构件(30),其从驱动端(32)延伸至枢轴端(33),并且绕在所述枢轴端(33)处延伸的中心轴线(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与所述阀元件(14)操作地连接;
外壳(51),其容纳所述摆动构件(30)的所述枢轴端(33);和
轴承(59),其插入在所述外壳(51)和所述枢轴端(33)之间,并且具有与所述外壳(51)大体上相等的热膨胀系数,
其中所述外壳(51)和所述轴承(59)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非磁性材料是不锈钢。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电磁驱动阀,其中所述外壳(51)和所述轴承(59)由相同的非磁性材料制成。
13.一种由电磁力和弹性力的联合作用操作的电磁驱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其具有阀轴(12,212)并且沿所述阀轴(12,2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摆动构件(30),其从驱动端(32)延伸至枢轴端(33),并且绕在所述枢轴端(33)处延伸的中心轴线(35)枢转,其中所述驱动端(32)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操作地连接;
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元件(14,214)的顶部上;和
连接板(68),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相连接,与所述摆动构件(30)互锁,并且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间隙调节器(69,269)供油的油槽(67)。
CNA2006101075674A 2005-08-08 2006-07-26 电磁驱动阀 Pending CN19123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9604A JP2007046498A (ja) 2005-08-08 2005-08-08 電磁駆動弁
JP2005229604 2005-08-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2356A true CN1912356A (zh) 2007-02-14

Family

ID=3740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075674A Pending CN1912356A (zh) 2005-08-08 2006-07-26 电磁驱动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87094B2 (zh)
EP (1) EP1752625A1 (zh)
JP (1) JP2007046498A (zh)
CN (1) CN19123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624B (zh) * 2007-08-08 2012-07-11 戴姆勒股份公司 致动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3783A (ja) * 2007-06-07 2008-12-18 Toyota Motor Corp 電磁駆動弁
US8919312B2 (en) 2012-06-27 2014-12-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act dampening tapp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821A (en) * 1988-12-22 1990-05-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ydraulic lash adjuster and bridge assembly
US5562263A (en) * 1994-08-23 1996-10-08 Wagner; Dane Damper for aircraft heating systems
JP3550989B2 (ja) 1997-12-08 2004-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磁バルブ用駆動装置
DE19826832A1 (de) * 1998-06-16 1999-12-23 Fev Motorentech Gmbh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für ein Gaswechselventil mit integriertem Ventilspielausgleich
JP3518395B2 (ja) 1999-03-02 2004-04-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弁
IT1310488B1 (it) * 1999-09-23 2002-02-18 Magneti Marelli Spa Attuatore elettromagnetico per il comando delle valvole di un motore ascoppio.
FR2799302B1 (fr) 1999-10-04 2002-01-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Actionneur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soupape de mo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000045A1 (de) * 2000-01-02 2001-07-05 Leiber Heinz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US6710487B2 (en) * 2000-01-11 2004-03-23 Gsi Lumonics Corporation Rotary device with matched expansion ceramic bearings
CA2368517A1 (en) * 2000-02-29 2001-09-07 Bombardier-Rotax Gmbh Four stroke engine having blow-by ventilation system and lubrication system
DE10020896A1 (de) 2000-04-29 2001-10-31 Lsp Innovative Automotive Sys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Position eines Ankers/ eines Ventils
IT1321181B1 (it) 2000-05-04 2003-12-30 Magneti Marelli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stima della posizione di un corpoattuatore in un azionatore elettromagnetico per il comando di una
DE10025491C2 (de) 2000-05-23 2003-02-20 Daimler Chrysler Ag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DE10126025A1 (de) 2000-05-26 2002-01-03 Heinz Leiber Elektomagnetischer Aktuator
ITBO20000366A1 (it) * 2000-06-23 2001-12-23 Magneti Marelli Spa Attuatore elettromagnetico per l'azionamento delle valvole di un motore a scoppio .
DE10035759A1 (de) 2000-07-22 2002-01-31 Daimler Chrysler Ag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zur Betätigung eines Gaswechselventil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053596A1 (de) * 2000-10-28 2002-05-02 Daimler Chrysler Ag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zur Betätigung eines Stellgliedes
DE10120401A1 (de) * 2001-04-25 2002-10-31 Daimler 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Gaswechselventils
DE10148403A1 (de) * 2001-09-29 2003-04-17 Fev Motorentech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elektromagnetischen Ventiltriebs durch Änderung der Stromrichtung bei der Bestromung der Elektromagneten
JP2003217925A (ja) * 2002-01-21 2003-07-31 Mikuni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DE10223673A1 (de) * 2002-05-28 2003-12-11 Daimler 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Gaswechselventil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26010A1 (de) * 2002-06-12 2003-12-24 Daimler Chrysler Ag Elektromagnetischer Aktuator zur Betätigung eines Gaswechselventil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3935008B2 (ja) * 2002-07-16 2007-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US20040055549A1 (en) * 2002-09-25 2004-03-25 Petrie Tad L. Variable valve timing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110920B2 (ja) * 2002-10-25 2008-07-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弁装置
JP4192645B2 (ja) * 2003-03-24 2008-1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力用開閉装置
JP2006057521A (ja) 2004-08-19 2006-03-02 Toyota Motor Corp 電磁駆動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624B (zh) * 2007-08-08 2012-07-11 戴姆勒股份公司 致动机构
US8235011B2 (en) 2007-08-08 2012-08-07 Daimler Ag Actu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2625A1 (en) 2007-02-14
JP2007046498A (ja) 2007-02-22
US20070028872A1 (en) 2007-02-08
US7387094B2 (en) 2008-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0614B2 (en)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valve
CN100424323C (zh) 电磁驱动阀
EP1760308A3 (en) Solenoid valve
CN1912356A (zh) 电磁驱动阀
CN101061292A (zh) 电磁驱动阀
JP2007046503A (ja) 電磁駆動弁
US20070221873A1 (en)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Valve
JP2004052582A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CN1908386A (zh) 电磁驱动阀
CN101065560A (zh) 电磁驱动阀
JP4207882B2 (ja) 電磁駆動弁および内燃機関
CN1904319A (zh) 电磁驱动阀
JP4124183B2 (ja) 電磁駆動弁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027276B (zh) 方位角电磁致动器
JP2009228590A (ja) 内燃機関の吸排気弁駆動システム
JP2006070968A (ja) 電磁駆動弁
JP4140596B2 (ja) 電磁駆動弁および内燃機関
CN1908388A (zh) 电磁驱动阀
CN100427727C (zh) 电磁驱动阀
JP2007170625A (ja) 電磁駆動弁
JP2002188417A (ja) 内燃機関の電磁式動弁装置
JP2006104981A (ja) 電磁駆動弁および内燃機関
JP2009108785A (ja) 電磁駆動弁
JP2004052581A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KR20000010580U (ko) 전자제어식 유니트인젝터의 아마츄어 회전방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