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6517A -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6517A
CN1906517A CNA2005800016282A CN200580001628A CN1906517A CN 1906517 A CN1906517 A CN 1906517A CN A2005800016282 A CNA2005800016282 A CN A2005800016282A CN 200580001628 A CN200580001628 A CN 200580001628A CN 1906517 A CN1906517 A CN 1906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s
lens
optical system
parts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16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4243C (zh
Inventor
江口典稔
中野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6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6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2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2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0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 G02B15/1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by adding a part, e.g. close-up attach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56Catadioptric systems comprising a refractive element with a reflective surface, the reflection taking place inside the element, e.g. Mangin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光学部件(G1)、具有反射作用的光学部件(G2)、以及具有折射作用的光学部件(G3)。(G1)相对于(G2)、(G3)移动,从而可以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在(G3)上形成抵靠(G1)的局部(3)并用于规定其移动方向的引导部(4)。而且,将(G1)夹持在(G2)和(G3)之间并保持成可以移动的状态。可以省略(G1)移动所需的专用引导部件。例如,在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光学部件(G3)上整体形成引导部(4)。

Description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及包括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其可以通过可动光学部件的移动或位置的切换而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从而实现结构的简化及小型化。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流行在移动设备等中安装小型的照相机模块,并且有使需要的功能高性能化及多样化的趋势。而且,目前正在探索一种实现照相机模块小型化的措施。
例如,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等的内置照相机、监视用照相机等的应用中,公知的结构形式是:通过在成像透镜系统的物体侧拆装角度放大率小于1的无焦透镜系统可以切换焦距。例如,在特开平7-20367号公报中公开的变倍光学系统中,以一定的间隔配置负透镜组和正透镜组,构成无焦系统,在用于保持其无焦系统的镜筒上开设横向的孔,通过使该镜筒旋转90度,将置于成像系统前的无焦系统从光轴错开,取而代之,上述镜筒的横向开孔成为观察孔,从而可以用成像透镜整体进行摄像。
在向便携式设备应用过程中,对于照相机模块所要求的高性能化,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设备的复杂化、大型化,或者如何实现节能。即、对于装在便携式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的摄影透镜系统所要求的进深尺寸,受到照相机部必须适合便携式电话的厚度或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盖的厚度的制约。而且,关于电源供给,在使用电池等的环境下,需要必要的节能措施。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无法简化透镜的驱动机构、镜筒结构等,所以,难以充分实现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例如,在现有的照相机模块中,为了实现广角与长焦摄影的焦点切换,需要复杂的驱动机构或调节器(actuator)等,从其尺寸大小来看,难以装入目前的小型移动装置中。而且,机构的复杂化造成坠落冲击时等的脆弱性的原因,并且存在着不适用于携带方面需要充分的强度的小型移动装置的问题。而且,由于复杂的结构,导致装配时间延长、涉及到制造成本的增加,及在质量保证方面、维修方面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会导致结构复杂化、实现焦距的切换或改变功能、且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光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一光学部件、具有反射作用或透射作用的第二光学部件、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三光学部件。第一光学部件相对于第二光学部件、第三光学部件移动,由此可以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在这种结构中,在第二光学部件或第三光学部件上形成抵接于第一光学部件的局部并用于规定该光学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同时,将第一光学部件夹持在第二光学部件和第三光学部件之间并保持为可以移动的状态。
本发明涉及的其他实施例中,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可动光学部件、以及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光学部件,具有作为用于保持该可动光学部件的底座的功能、并具有整体形成的透镜部,在这种结构中,在固定光学部件上,通过整体成型形成抵接可动光学部件的局部、且用于规定其移动方向的引导部。
因此,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与光学部件分开形成用于移动第一光学部件或可动光学部件的引导部。例如,在第二光学部件或第三光学部件上设置对于第一光学部件的引导部、或者在固定光学部件上通过整体成型形成对于可动光学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从而,可以利用已有的光学部件(光学的必要元器件)保持第一光学部件或可动光学部件。
根据本发明,对于上述第一光学部件或可动光学部件的移动机构,不会随之复杂化,可以实现焦距的控制和切换功能,适用于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而且,在第一光学部件包括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与第二光学部件一起构成无焦系统的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部件可以沿着垂直于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光轴的方向在靠近整个系统的光轴上的位置和从整个系统的光轴上错开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这样,可以减少对于第一光学部件应确保的可动空间(包括光学部件彼此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小型化。而且,从第一透镜透射的光在第二光学部件上反射,光路成直角转向,然后,从第二透镜透射,这样,可以缩短进深尺寸,有效地适用于厚度受到限制的设备。
为了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优选方式是,可以将第一光学部件形成为一个合成树脂模制品,通过一次模铸成型工序完成。
而且,如果使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上述固定光学部件,通过整体成型在该固定光学部件上形成上述可动光学部件的引导部,可以有效地简化结构。而且,通过在该固定光学部件中与引导部相反的一侧形成透镜的收容凹部,还可以使该固定光学部件具有保持部件的作用(可以不需要透镜的保持用部件)。
相对于从上述可动光学部件及固定光学部件透射的光设置可动透镜,并与该固定光学部件的透镜部一起构成成像光学系统,对于应用于在固定光学部件设置该可动透镜的驱动机构的结构例中,以该固定光学部件为基准,可以在其上附设可动透镜的驱动机构。即、可动光学部件及可动透镜的光学位置根据固定光学部件决定,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精度。
例如,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摄像装置,从而,对于基于焦距切换等的多功能化,可以推进其小型化,而且,通过简化结构,有效地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步骤、保证质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结构例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表示光学部件G1的截面形状例示意图;
图5是表示去掉部分结构部件后所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广角和长焦摄影时的各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广角和长焦摄影的各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图8~图11共同表示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本图是外观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9是关于可动透镜L3及其引导机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广角时光学系统的主要部分立体图;以及
图11是表示长焦摄影时光学系统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在箱体内部的配置空间受到限制的设备(例如,在厚度上受到限制的设备)。
伴随着近年来的高性能化、多样化的趋势,照相机模块的尺寸越来越大,但却要求装置的尺寸小型化。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切换广角和长焦摄影两个焦点的机构的照相机模块等)中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或便携式计算机、PDA(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移动信息处理装置中广泛使用。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基本构成的示意图。
变倍光学系统1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一光学部件“G1”、具有反射作用或透射作用的第二光学部件“G2”、以及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三光学部件“G3”。而且,通过G1相对于G2及G3的移动,可以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分级或连续地变化。而且,G1的移动装置,可以利用使用调节器的机构或通过手动滑动的机构等。
例如,如果分别用固定光学部件形成G2和G3时,作为使G1沿着垂直于光轴x的方向移动的机构,可以考虑下述形式:分别设置固定于未图示的镜筒部的互相平行延伸的多个引导部件(杆或引导轴等),并使该引导部件分别插入于在G1上形成的被引导孔,从而可滑动地保持G1。但是,其结构复杂,而且,从需要确保其配置空间的角度考虑,难以进行小型化。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在G2或G3上形成用于抵靠G1的构成部G1b并规定其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可以减少引导部件的数量,而且,G1夹持在G2和G3之间、并保持为可移动状态(具体结构如后面详细叙述)。
例如,由G1a和G1b构成G1,在将G1b夹持在G2和G3之间的状态下,可滑动地保持G1b,由此可以简化结构。而且,对于G1b,可以列举出具有透镜作用的形式和只有透射作用的形式。
如果应用本发明,不需要相对透镜机构单独设置用于移动G1的引导部件,利用已有的光学部件即可保持G1。
而且,关于G1,可以列举出以下所示结构形式:
将G1a、G1b作为单独的部件形成、然后使两者一体化的形式,
将G1a、G1b作为一个合成树脂模制品形成的形式。
图2及图3表示本发明的结构示例,在摄像机所使用的变倍透镜系统等中应用,举例说明具有切换广角和长焦摄影两个焦点的机构的照相机模块。
而且,图2、图3均表示广角时的透镜结构,图2是从正面看到的结构,图3为剖视结构图。
第一光学部件G1包括第一透镜W1和第二透镜W2。第一透镜W1具有负的光焦度,而且,第二透镜W2具有正的光焦度,在本实施例中均为单透镜(也可以分别作为透镜群将多片透镜进行组装,但是,为了简化结构以及减少部件的数量,优选使用单透镜)。例如,优选结构形式是使W1为凹透镜,其大凹面朝向成像侧,使W2为凸透镜(有利于无焦系统的简化及小型化。而且,由于其中至少一个面以非球面构成,所以,有利于无焦系统中的像差补偿)。
从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等观点出发,优选将G1作为一个透明的合成树脂模制品而形成,从而可以通过一次成型工序而完成。在本实施例中,G1的截面形状大致形成为L字形,W1和W2的各光轴彼此形成90度的角度。
图4是用塑料整体形成W1和W2的透镜构成体的截面形状的一示例图。
在通常的塑料透镜成型中,模具构成为沿光轴方向打开并使成形品脱模。但是,为使图4所示的透镜构成体脱模,采用脱模时沿箭头A和B所指的方向打开的模具,该箭头A和B方向与W1、W2的各光轴大致形成45度角。
图4中的rW1a面、rW1b面表示第一透镜W1的各透镜面,rW1a面为入射面,rW1b面为出射面。而且,图4中的rW2a面、rW2b面表示第二透镜W2的各透镜面,rW2b面为入射面,rW2a面为出射面。
在箭头A侧的模具中一体地形成rW1a面和rW2a面所对应的部分,在箭头B侧的模具中一体地形成rW1b面和rW2b面所对应的部分。而且,避开了沿箭头A和箭头B的方向打开模具时在透镜外周部形成下陷的形状,而成为脱模性好的形状。
图5是表示G1~G3的形状的透视图。
第二光学部件G2使用有通过反射镜或棱镜的反射使光路弯曲的固定光学部件。G2与上述G1共同构成无焦系统,例如,如果使用折射率高的玻璃制品的直角棱镜(使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在棱镜中主光线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变小,对于无焦系统的小型化有利。
第三光学部件G3具有作为底座的功能,用于保持G1。且是合成树脂制的固定光学部件,与透镜L1形成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G1中形成W2的部分2(相当于上述G1b)被夹持在G2与G3之间,在这种状态下,使G1可以沿着图2中箭头M所示的方向移动并被保持。即,该部分2中面向G3的部分3抵靠在G3上形成的轨道状的引导部4,并且该部分2的局部抵靠在G2上。而且,考虑到加工的容易性,在G3上形成引导部4,但是,也可以是在G2上形成引导部的结构。
作为可动光学部件的G1的移动方向由G3的引导部4规定,使G1沿着垂直于W1及W2的光轴的方向可以移动。即,如图2实线所示G1在靠近整个系统的光轴的位置(广角时)和如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从该光轴上错开后的退让位置(长焦摄影时)之间移动。应确保的G1的可移动空间减少,有利于小型化。
关于G3的使用材料,优选透明的合成树脂,可以通过整体成型形成上述引导部4。而且,在G3中,在引导部4和相反侧的面上形成用于收容透镜L2的收容凹部5,L2镶嵌在该凹部中并被固定。所以,G3除具有作为G1的底座的功能外,还具有作为透镜保持部件的作用。
从W1透射的光由G2的斜面反射并将光路改变90°后,从W2透射,而且还从L1、L2透射。
对于从G1~G3透射的光,设置有AF(自动聚焦)用可动透镜L3(如后所述,为了引导及驱动可动透镜L3,在G3上附设有机构),该透镜与L1、L2共同构成成像光学系统“L”。
成像光学系统L的视场角比标准透镜稍窄,相对于前置光圈,如果是容易进行像差补偿的透镜类型,可以是任何透镜构成,例如,如图3所示,如果使用包括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非球面的凸透镜L1、使凹面面向成像侧的凹透镜L2、以及凸透镜L3这样三组三片构成,则可以是极其简单的结构,而且,可以达到成像光学系统L的从面向物体侧的面至成像面的全长大约与焦距相等程度的小型化。而且,安装有W1及W2(广角镜头)进行广角拍摄时,珀兹伐总和为负值,在单独为成像光学系统中,珀兹伐总和为适当的正值,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随焦距的切换而带来的像面弯曲的波动。
从成像光学系统L透射的光经过滤光器部件“F”后到达成像面“IMG”。在成像面的位置上配置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的固体摄像元器件。
作为上述G1、G3、L3的使用材料,可以使用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烯烃等透明塑料。其中,例如,聚烯烃系的环烯聚合物的“ZEONEX”(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由于其良好的光学特性和机械加工性能而适宜使用。由于使用低成本、设计自由度高的塑料透镜,所以,用于像差补偿的非球面的形成变得容易。而且,在形成G2的材料和保持在G3的收容凹部5中的透镜L2可以使用玻璃材料。
图6(a)表示广角摄影时的透镜配置。
按照W1、G2、W2、L的次序从物体侧依次排列,通过前三者构成角度放大率小于1的无焦系统。从W1入射的光在G2的反射面光路成直角转向,通过W2、成像光学系统L、滤光器部件F成像于摄影装置的受光面。
图6(b)表示长焦摄影时的透镜配置。
W1及W2沿垂直于整个系统的光轴的方向(或者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移动并处于退让至从成像光学系统L的光路上错开的位置的状态。到达G2的入射光光路成直角转向后,通过成像光学系统L、滤光器部件F成像于摄影装置的受光面。
如上所述,通过使G1在W1及W2靠近整个系统的光轴的位置和从该光轴错开的位置之间移动,整个系统的焦距在角度放大率小于1的范围内变化。
而且,在W1和W2之间配置用于改变光路的固定光学部件G2,可以缩短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进深、即沿着W1的光轴方向的长度(参照图3所示d)。通过缩短进深,可以满足便携式电话等的存放装置中尺寸的限制条件。
作为该结构,将W1及W2的移动方向限定于与上述光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所以,与使每个镜筒旋转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W1及W2的移动空间。因此,有助于小型化,有利于应用于如便携式电话那样存放空间受到限制的设备。
关于G1的移动装置列举出下述结构形式:
使用手动机构的形式,
使用调节装置等的形式。
作为手动机构,例如列举如下结构,可以通过使用弹性体或磁性体等的加力装置,将G1保持在广角摄影时的状态,并且,操作附设在G1上的按钮或手柄等,使G1向长焦摄影时的退让位置移动后锁定(通过锁定解除,G1再次返回广角时的状态)。由于不需要为其提供用电,所以适用于需要节能的设备,而且,适合于结构的简化及小型化。
对于使用有调节器的结构,例如,使用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弹性部件6(在图2中简化成弹簧形状示出),从而,可以利用根据向该部件通电或不通电而产生的伸缩,使G1移动。使用一端安装于G1、另一端作为固定端的弹性部件6,将G1保持在广角时的状态,而弹性部件6因通电而收缩时,可以使G1移动到长焦摄影时的退让位置。除此以外,还可以列举出例如利用电磁吸引和排斥的机构、及齿轮机构及使用驱动源的形式。但是,应尽量避免复杂的结构。
此外,在使用棱镜或反射镜构成G2的构成形式中,G1可以由光学上所需的部件保持。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无需棱镜或反射镜的形式。例如,可列举在G1具有包括W1和W2的コ字形截面,W1和W2分开规定的空间间隔而配置的结构中,G1的局部夹持在与G2相当的透明部件和G3之间,可移动地被保持(该透明部件可以与G3整体成型,所以G1能被保持在一个部件上。)。
而且,代替设置G1的移动装置,可以列举如下结构形式,预先准备与G1有关的多种部件,根据需要可以更换G1(还有一种结构是,在G2和G3之间可以夹持G1的局部,以便作为交换透镜来更换G1)。
实施例
图7~图11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式装置(便携式电话等)的一个例子。
图7表示摄影装置7的外观示例,在其主体部8装有照相机模块9。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部8的侧面形成长孔10,通过插入该长孔的操作部件11,可以手动使相当于上述G1的可动光学部件移动(滑动)。而且,对于照相机模块9的光学结构,与上述同样,包括第一透镜W1、光路变换用光学部件G2、第二透镜W2、成像光学系统L,例如,形成角度放大率为0.5倍的无焦系统及视场角为32度左右的成像光学系统。
图8为表示摄像装置7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广角时的状态。
在形成于光学部件G1上的突出部12上固定操作部件11,该操作部件11的一部分在穿透长孔10的状态下,突出于主体部8的壳体13之外。
光学部件G2使用三棱镜,在该棱镜和G3之间,G1在部分被夹持的状态下可以移动。即、在G3中形成引导部4(导轨),G1的局部2抵靠该引导部4,通过使操作部件11沿着长孔10滑动,G1整体沿着规定的方向,例如从图示的广角时的位置向长焦摄影时的退让位置移动。
而且,棱镜(G2)及G3的长边方向中的各端部分别固定在一对侧板14、14上,该侧板被固定在壳体13上。
构成成像光学系统L的可动透镜L3的透镜部15和框架部16通过整体模铸成型形成(与将各部分作为独立部件的结构相比,在部件数量、组装步骤等方面有利),使用两根轴17、18,以沿光轴自如移动的状态保持该框架部16。
直立设置于G3、并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引导用轴17、18连接G3和后述的摄像元器件(22)。例如,如图9示意剖视图所示,在可动透镜L3的框架部16上,在透镜中心的周围以大致180度的角度间隔形成通孔19和缺口20,一个轴17插入通孔19,另一轴18与缺口20卡合。然后,利用调节器21驱动形成于框架部16的突出部16a,因此,可动透镜L3沿着轴17、18移动。
如上所述,以作为固定光学部件的G3为基准,可以在该部件上附设可动透镜L3的驱动机构(包括引导机构)。从而,可以将包括L3、L2、L1的透镜系统的尺寸精度的基准集中于G3,有利于提高组装精度。即,根据一个固定光学部件确定W2、L1至L3的光学位置,因此,有利于确保精度。
摄像元器件22配置在成像光学系L的成像面上,其输出信号被传送到未图示的照相机信号处理部。
图10及图11为G1、G2、G3、L3、摄像元器件22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为广角时的状态(例如,焦距为35mm)、图11为长焦摄影时的状态(例如,焦距为70mm)。
在图10中,G1在形成于G2和G3之间的可动空间中靠近其一端(图的右端),整个系统由W1、G2、W2(无焦系统)和成像光学系统L构成。
而且,在图11中,G1在形成于G2和G3之间的可动空间中靠近其另一端(图的左端),整个系统由G2和成像光学系统L构成。
在应用上述结构的装置(例如,内置照相机型的便携式电话等)的硬件结构中,包括以下所示结构要素: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及系统控制器等的控制部
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辅助存储装置等的存储部
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部及其显示控制部
上述照相机模块及其控制部
声音信号处理部
通信处理部
上述各要素通过总线相互连接,例如,通过从照相机模块的控制部向上述调节器21送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可动透镜L3的驱动控制。而且,或者通过设置光学部件G1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或取得操作部件11的位置信息,利用照相机模块的控制部掌握广角时和长焦摄影时G1的状态。而且,对于利用上述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元器件获取的静止图像及动态图像数据,照相机模块的控制部进行压缩成JPEG(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形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形式等的格式后,将图像信息暂时存储在RAM中。然后,对于图像数据保存用的记录介质(存储卡等)进行记录处理,或者通过显示控制部在设置于主体部的显示部上进行图像显示。
而且,对于摄像时通过麦克风同时记录的声音信息,通过声音处理部(音频编码),进行数据存储及向扬声器等输出声音。
而且,上述图像信息及声音信息根据需要通过红外线或无线通信接口等被传送到外部的信息设备。然后,在通信控制部中,通过天线与基站之间进行无线电波发送接收处理。
在装有使用上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照相机模块的装置中,由于可以缩短该光学系统的进深,所以,在如同便携式电话这样的在厚度上受到限制的设备中也容易组装。
根据上述说明的结构,例如,具有以下优势。
在应用于具有焦距的切换功能(广角摄影和长焦摄影的切换功能及广角摄影和特写镜头摄影功能切换等)的光学系统时,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结构,可以进行小型化。
使光学系统中所需的光学部件具有用于透镜移动的保持机构和透镜保持机构的功能,因此,不需要使用引导用部件等附加部件,有效地简化结构、减少部件数量等。
在不需要用于焦点切换的调节器的形式中,适用于装配在需要节能的小型移动设备中,以及不将使用特定驱动源作为前提而可以实现简单结构。

Claims (14)

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一光学部件;具有反射作用或透射作用的第二光学部件;以及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三光学部件,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及第三光学部件移动,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或所述第三光学部件上形成抵靠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局部、且用于规定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并且,将所述第一光学部夹持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和所述第三光学部件之间,并保持为可以移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包括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共同构成无焦系统,
所述第一光学部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的方向,可以在靠近整个系统的光轴上的位置和从整个系统的光轴上错开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透镜透射的光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上反射,并使光路成直角转向后,从所述第二透镜透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是使用合成树脂材料的一个模制品。
5.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包括:可动光学部件,具有折射作用;以及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光学部件,具有作为用于保持所述可动光学部件的底座的功能,并具有整体形成的透镜部,通过可动光学部件相对于固定光学部件的移动,改变整个系统的焦距,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上,通过整体成型形成抵靠于所述可动光学部件的局部、且用于规定其移动方向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中与所述引导部相反的一侧形成透镜的收容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从所述可动光学部件及所述固定光学部件透射的光设置可动透镜,并与所述固定光学部件的透镜部共同构成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上设置有所述可动透镜的驱动机构。
8.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成像光学系统、以及位于其成像面上的摄像单元,通过使一部分的光学部件移动,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所述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一光学部件、具有反射作用或透射作用的第二光学部件、以及具有折射作用的第三光学部件,
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或所述第三光学部件上,形成抵靠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局部并用于规定该光学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同时,将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夹持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和所述第三光学部件之间,并保持为可以移动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包括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共同构成无焦系统,
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可以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的方向在靠近整个系统的光轴上的位置和从整个系统的光轴上错开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透镜透射的光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上反射后光路成直角转向,然后,从所述第二透镜透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是使用合成树脂材料的一个模制品。
12.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成像光学系统、以及位于其成像面上的摄像单元,通过使一部分的光学部件移动,使整个系统的焦距变化,所述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可动光学部件,具有折射作用;以及
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光学部件,具有作为用于保持所述可动光学部件的底座的功能、且具有整体形成的透镜部,
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上,通过整体成型形成抵靠于所述可动光学部件的局部、且用于规定其移动方向的引导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中与所述引导部相反的一侧形成透镜的收容凹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从所述可动光学部件及所述固定光学部件透射的光设置可动透镜,并与所述固定光学部件的透镜部共同构成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固定光学部件上设置所述可动透镜的驱动机构。
CNB2005800016282A 2004-10-20 2005-09-12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2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5437A JP4411533B2 (ja) 2004-10-20 2004-10-20 変倍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305437/2004 2004-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6517A true CN1906517A (zh) 2007-01-31
CN100394243C CN100394243C (zh) 2008-06-11

Family

ID=3620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16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243C (zh) 2004-10-20 2005-09-12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554749B2 (zh)
EP (1) EP1804102A1 (zh)
JP (1) JP4411533B2 (zh)
KR (1) KR20070064291A (zh)
CN (1) CN100394243C (zh)
TW (1) TWI281051B (zh)
WO (1) WO20060433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5599A (zh) * 2018-03-27 2018-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US10067320B2 (en) 2015-11-10 2018-09-0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Lens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6168A (ja) * 2005-03-28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リズム
JP4917060B2 (ja) * 2007-02-26 2012-04-18 Hoya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US20080297901A1 (en) 2007-05-29 2008-12-04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JP4964108B2 (ja) * 2007-12-04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胴およびカメラ
CN101677336A (zh) * 2008-09-17 2010-03-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JPWO2010143459A1 (ja) * 2009-06-08 2012-1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機
JP2011043679A (ja) * 2009-08-21 2011-03-03 Fujifilm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2103306B (zh) * 2009-12-16 2014-07-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460488B (zh) * 2009-12-22 201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及具有該鏡頭模組之成像裝置
JP5911343B2 (ja) * 2012-03-16 2016-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03901587B (zh) * 2014-04-15 2017-04-12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系统结构
TWM533229U (en) 2016-08-26 2016-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path fold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77738A (zh) * 2020-06-08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变焦镜组、镜头组件、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变焦方法
WO2024085675A1 (ko) * 2022-10-19 2024-04-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계, 광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9039A (en) * 1962-09-18 1966-07-05 Nippon Kogaku Kk Ophthalmoscopic camera
JPS60176013A (ja) 1984-02-22 1985-09-1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補助レンズ系を備えた変倍レンズ系
JPS62116911A (ja) * 1985-11-18 1987-05-28 Canon Inc ズ−ム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とそれを用いた原稿像投影装置
US5182671A (en) * 1988-09-19 1993-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having a capability of stabilizing the image
JP2918115B2 (ja) * 1988-09-30 1999-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変倍光学系
JPH0720367A (ja) * 1993-07-06 1995-01-24 Sony Corp 変倍レンズ系
US5765049A (en) 1995-06-26 1998-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lens system change-over mechanism
US6473231B2 (en) * 1997-03-18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having image stabilizing function
JPH11258678A (ja) 1998-03-11 1999-09-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
DE10027196B4 (de) 1999-05-31 2007-03-08 Pentax Corp. Video-Stereoskopmikroskop
JP4277422B2 (ja) 2000-05-19 2009-06-10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4612764B2 (ja) 2000-05-30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3057537A (ja) * 2001-08-21 2003-02-26 Pentax Corp 像ブレ補正系を備えた観察用光学系
JP4245907B2 (ja) 2001-11-21 2009-04-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4138324B2 (ja) * 2001-11-28 2008-08-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デオカメラ
JP2004163751A (ja) * 2002-11-14 2004-06-10 Ricoh Co Ltd レンズ枠
JP4759241B2 (ja) * 2003-10-27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影装置
JP4642386B2 (ja) * 2004-06-09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KR101086414B1 (ko) * 2005-05-20 2011-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중 포커싱이 수행되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자동포커싱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7320B2 (en) 2015-11-10 2018-09-0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Lens module
CN108445599A (zh) * 2018-03-27 2018-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4243C (zh) 2008-06-11
TWI281051B (en) 2007-05-11
KR20070064291A (ko) 2007-06-20
US20090219628A1 (en) 2009-09-03
US7813052B2 (en) 2010-10-12
WO2006043376A1 (ja) 2006-04-27
US20070115567A1 (en) 2007-05-24
EP1804102A1 (en) 2007-07-04
US7554749B2 (en) 2009-06-30
JP2006119260A (ja) 2006-05-11
JP4411533B2 (ja) 2010-02-10
TW200624902A (en) 2006-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6517A (zh)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JP5364965B2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6349920A (ja) 撮影光学系、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6154702A (ja) 変倍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5266129A5 (zh)
CN1837887A (zh) 变焦透镜
CN1693934A (zh) 成像装置
KR101190824B1 (ko) 개인휴대통신장치 및 전자장치 카메라용 이중복합렌즈
JP2006058840A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4013169A5 (zh)
JP2006154705A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6227322A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US20220155565A1 (en)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N113114918B (zh)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KR101061249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01034199A (zh) 变焦镜头及应用其的影像摄取装置
JP2006157854A (ja) デジタル機器
JP5469944B2 (ja) 撮像装置
KR101673594B1 (ko) 줌 광학계
CN1612031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用设备
JP2005301110A (ja) 変倍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EP4332655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163060C (zh) 摄象装置系统
TW202246830A (zh) 光學系統及包括該光學系統之相機模組
CN1611982A (zh) 摄像装置及电子摄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