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5621A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5621A
CN1885621A CNA2006100865242A CN200610086524A CN1885621A CN 1885621 A CN1885621 A CN 1885621A CN A2006100865242 A CNA2006100865242 A CN A2006100865242A CN 200610086524 A CN200610086524 A CN 200610086524A CN 1885621 A CN1885621 A CN 1885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rrangements
electric connection
flat cable
crus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65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1222C (zh
Inventor
清水金好
小山胜三郎
长绳政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5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5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2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2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扁平电缆(11)具有提供有导线暴露部分(24)的连接端(23),其中移除绝缘涂层(22)以便电气连接多个端子(3)并暴露多根导线(21)。电缆固持器(12)具有周围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4)的电缆缠绕部分(26)以便将其折回,还具有可旋转地支承并挤压和固持连接端(23)的临时固持部分(27)。利用连接端(23)和插入到其中的电缆固持器(12)将适配外壳(13)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夹紧部分(14)布置在适配外壳(13)的插入端口(36)中,挤压临时固持部分(27)到电缆缠绕部分(26),以及从两侧挤压并夹紧连接端(23)到电缆缠绕部分(26)。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的电连接装置,该扁平电缆通常称作FFC(柔性扁平电缆)、FPC(柔性印刷电缆)等等,并具有多根导线。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电连接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的电连接装置,其中该扁平电缆通常称作FFC、FPC等等,并具有多根导线,传统上已经公开了利用挤压元件挤压插入到绝缘外壳中的扁平电缆到安装到该绝缘外壳的多个端子的连接器(参见日本公开的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00-21478号)。在日本公开的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00-21478号中公开的连接器包括两种类型的端子,相互排列的多个临时固持端子和非固持端子,并利用两种类型的端子和挤压元件固持所述扁平电缆。
但是,在日本公开的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00-21478号公开的传统电连接装置中,在两种类型的端子以及挤压元件之间夹紧并固持所述扁平电缆。因此,传统的电连接装置在强有力地固持和可靠锁定扁平电缆的方面存在不足。在容易地施加振动或外部力量的环境下使用电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该扁平电缆容易出来,所以难以保持扁平电缆的固持状态。
另外,就提高扁平电缆的固持力而言,例如,设想通过固持装置来固持扁平电缆并且该固持装置连接到支承多个端子的待被连接的外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用于充分保证扁平电缆的多根导线和多个端子之间接触力的结构。
发明内容
就上述问题而言已经产生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多个导线的扁平电缆电连接到多个端子的电连接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在容易施加振动或外部力量的环境下使用电连接装置,也能够通过锁定扁平电缆以可靠地保持扁平电缆的固持状态,以及能够保证扁平电缆和端子之间充分接触力的电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被连接到支承多个端子的待被连接外壳元件,并且将扁平电缆电连接到多个端子。
另外,本发明具有以下描述的实现上述目的的部分特征。即,本发明独立地包括以下描述的特征或包括任何这些特征的适当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一个特征是该电连接装置包括:扁平电缆,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导线暴露部分设置的连接端,在该导线暴露部分中移除绝缘涂层以便与多个端子接触并电连接到该多个端子,该扁平电缆具有多根暴露的导线;电缆固持器,它具有电缆缠绕部分,所述导线暴露部分缠绕在该电缆缠绕部分上,以便电缆被折回;还具有临时固持部分,其相对于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可旋转地被支承,并且挤压和固持所述连接端;适配外壳,其中形成插入端口,将其上缠绕有导线暴露部分的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所述插入端口并且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插入了所述电缆固持器的所述适配外壳被装配到外壳元件中;夹紧部分,它在适配外壳中形成以便被安排在所述插入端口中,以及挤压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和当所述电缆固持器被插入到所述插入端口中时,从两侧挤压并夹紧被折回的所述连接端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
根据这种结构,所述扁平电缆的导线暴露部分缠绕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周围,还通过临时固持部分进一步挤压和固持所述连接端。在这种状态中所述扁平电缆和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到所述适配外壳的插入端口中,以及在所述插入端口中形成的夹紧部分挤压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并从两侧挤压和夹紧所述连接端到电缆缠绕部分。然后,电连接装置连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因此完成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所以,根据所述电连接装置,当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到所述适配外壳中时,通过所述临时固持部分缠绕在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周围并挤压的扁平电缆由所述夹紧部分强有力地固持。而且,由于所述导线暴露部分缠绕电缆缠绕部分周围以便使它折回,朝向电缆缠绕部分的方向通过多个端子夹紧两侧都暴露的导线暴露部分,以便每根导线能够通过高的接触力与每个端子接触。所以,所述电连接装置能够通过锁定它可靠地保持扁平电缆的固持状态,以及即使在容易施加振动或外部力量的环境下使用该电连接装置,也能够保证扁平电缆和端子之间的充分接触力。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二个特征是所述扁平电缆是挤压类型的扁平电缆,其中通过挤压成型整体地形成多根导线和绝缘涂层。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应用挤压类型的扁平电缆,与以涂层形状形成的层压类型的扁平电缆相比,能够几乎不发生涂层形状的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三个特征是所述扁平电缆的连接端包括通过沿着多根导线的延伸方向牵引和剥离绝缘涂层形成的导线暴露部分,以及绝缘涂层部分,其被如此安排以便在所述连接端中保留被牵引的绝缘涂层。
根据这种结构,在导线的延伸方向中被牵引和被剥离位于所述扁平电缆边缘一端侧的绝缘涂层,以便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这种结构的连接端,即绝缘涂层部分布置在扁平电缆的顶端以及导线暴露部分与该绝缘涂层部分相邻布置。因此,所述绝缘涂层部分能够用作钩扣在所述电缆固持器上以提高扁平电缆的固持力量的部分。即,没有必要执行麻烦的处理诸如打开孔以提供在扁平电缆中钩扣在电缆固持器上的部分,所以,能够抑制工时。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四个特征是,关于电缆缠绕部分可旋转地支承的临时固持部分的相对侧,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临时固持部分顶端上提供厚的部分,以便当挤压所述连接端时弯曲所述绝缘涂层部分。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弯曲所述绝缘涂层部分,其中当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连接端时,在临时固持部分的顶端提供厚的部分,所以能够提高扁平电缆的固持力量。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五个特征是,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旁侧提供能够通过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连接端锁定到绝缘涂层部分的台阶部分。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所述连接端以及所述绝缘涂层部分锁定到在所述电缆缠绕部分旁侧提供的台阶部分,所以能够容易地提高扁平电缆的固持力量。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六个特征是,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包括被布置成相互平行排列所形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根据这种结构,缠绕所述导线暴露部分以便沿相互平行排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它折回。因此,能够将沿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暴露的导线暴露部分的两个表面可以被挤压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以便通过多个端子在相互面对的方向中夹紧电缆缠绕部分。并因此,能够通过高的接触力量使每根导线与每个端子可靠地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七个特征是,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中形成多个肋,当弯折导线暴露部分时以便使所述肋分别定位于所述导线暴露部分的被暴露出的多条导线之间,并且所述肋相互平行布置。
根据这种结构,在所述扁平电缆的导线暴露部分缠绕在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周围的状态中,在导线暴露部分中相互平行延伸的导线之间布置每个肋条。因此,总是通过肋条保证导线之间的绝缘状态。所以,即使导线之间的间隔和端子之间的间隔窄,也能够抑制通过导线和端子之间的摩擦力容易产生的残留或毛刺,或者在应力内部电镀引出的触须等而引起的导线之间的短路。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八个特征是,分别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直立的侧壁;在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或电缆固持器的侧壁上形成第一凸起部分以及在另一部件上形成第一凹槽部分;在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所述连接端的状态中第一凸起部分与第一凹槽部分相啮合。
根据这种结构,在电缆缠绕部分周围缠绕并通过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的连接端进一步通过第一凸起部分和第一凹槽部分的啮合被强有力地保持,以及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扁平电缆。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九个特征是,在适配外壳中提供柔性第一弹性变形部分,在该部分上形成当该适配外壳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用于锁定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凸起;以及在锁定凸起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之后,所述适配外壳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以便使第一弹性变形部分变形,然后释放凸起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锁定以及完成所述适配外壳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装配。
根据这种结构,当适配外壳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首先锁定适配外壳的凸起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然后,从该状态将该适配外壳进一步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因此释放凸起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锁定,产生惯力(通过该力激励适配外壳以便通过释放锁定和在插入方向移动突然地进行加速)。利用惯力能够完成适配外壳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装配。因此,有可能防止产生半装配状态、未完成装配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个特征是,所述适配外壳包括迂回形成部分,该部分沿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形成的内壁伸展以便形成覆盖接触区域的迂回,在接触区域中导线暴露部分与多个端子接触,并且当将适配外壳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导向该接触区域。
根据这种结构,在将适配外壳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的状态中,通过适配外壳的迂回形成部分覆盖导线暴露部分和端子的接触区域。而且,通过待被连接外壳元件和适配外壳的迂回形成部分的内壁在接触区域之间和外部形成迂回。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外部侵入液体诸如水。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一个特征是,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内壁是直立的和如此形成的以便环绕多个端子周围的待被连接外壳侧壁;以及迂回形成部分是当将所述适配外壳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直立的和如此形成的用于环绕待被连接外壳侧壁周围的适配外壳侧壁。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待被连接外壳侧壁的圆周上形成作为迂回形成部分的所述适配外壳侧壁,其中该待被连接外壳侧壁作为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的多个端子的圆周上提供的内壁,所以利用简单的机制能够形成迂回。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二个特征是,所述夹紧部分包括挤压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到电缆缠绕部分的上侧夹紧部分和如此地形成以便沿电缆缠绕部分一侧延伸的下侧夹紧部分,在这一侧电缆缠绕部分缠绕所述扁平电缆和牵引它,从两侧挤压并夹紧在上侧夹紧部分和下侧夹紧部分之间被折回的所述连接端到电缆缠绕部分。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提供了如此布置用于从两侧夹紧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和电缆缠绕部分的上侧夹紧部分和下侧夹紧部分,所以能够利用简单的机制形成用于夹紧通过从两侧挤压电缆缠绕部分折回所述连接端的夹紧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三个特征是,所述上侧夹紧部分和临时固持部分分别包括锥形体,该锥形体形成为相互接触的锥形表面,以通过插入电缆固持器到插入端口中进行电气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侧夹紧部分和临时固持部分分别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锥形体,所以挤压插入电缆固持器到适配外壳的插入端口中,以便通过夹紧部分强有力地夹紧它。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四个特征是提供上侧夹紧部分作为柔性第二弹性变形部分,该部分如此形成以便朝所述插入端口的开口侧以悬臂的形状延伸。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侧夹紧部分形成为柔性第二弹性变形部分,以便以悬臂的形状延伸,利用上侧夹紧部分的弹力能够强有力地挤压临时固持部分。因此,能够通过形成第二弹性变形部分的简单结构保证所述夹紧部分的高夹紧力。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五个特征是下侧夹紧部分被提供为柔性第三弹性变形部分,该部分如此形成以便朝插入端口的开口侧以悬臂的形状延伸。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下侧夹紧部分形成为柔性第三弹性变形部分,以便以悬臂的形状延伸,所以能够利用下侧夹紧部分的弹力强有力地挤压电缆缠绕部分。因此,通过形成第三弹性变形部分的简单结构能够保证夹紧部分的高夹紧力。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十六个特征是:在电缆固持器一侧或适配外壳的插入端口一侧形成第二凸起部分以及在另一侧形成第二凹槽部分;该第二凸起部分与第二凹槽部分在完成将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到所述插入端口中的位置处相啮合。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二凸起部分和第二凹槽部分的啮合,通过适配外壳进一步强有力地固持所述电缆固持器,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扁平电缆。
而且,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以及与该电连接装置连接的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电连接装置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相连接状态的透视图,所述装置和元件如在图1中所示。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装置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图3所示扁平电缆的局部视图,图4A是扁平电缆的平面视图以及图4B是扁平电缆的侧视图。
图5是从图4A箭头b观察的扁平电缆端面的前视图。
图6A~图6C是用于描述形成图4A和图4B所示扁平电缆连接端过程的扁平电缆的透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电缆固持器的透视图。
图8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透视图。
图9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透视图。
图10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剖视图。
图12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透视图。
图14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固持扁平电缆的操作形式的透视图。
图15是图3中所示适配外壳的透视图。
图16是显示在从插入端口将缠绕和固持扁平电缆的电缆固持器插入到适配外壳中之前状态的透视剖视图。
图17是显示将电缆固持器和扁平电缆插入到插入端口中这一状态的透视剖视图。
图18是处于完成将其中缠绕扁平电缆的电缆固持器插入到适配外壳中的状态的电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显示将处于完成在适配外壳中插入其中缠绕扁平电缆的电缆固持器状态中的电连接装置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连接之前状态的透视剖视图。
图20是显示图19中所示的所述电连接装置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连接的中间过程状态的透视剖视图。
图21是显示完成图19中所示的电连接装置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连接状态的透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用于电连接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电缆通常称为FFC(柔性扁平电缆)、FPC(柔性印刷电缆)等等,并具有多根导线。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与支承多个端子的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相连接并电连接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的电连接装置。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作为汽车使用的各种连接器,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应用,以及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更宽的应用、许多不同的环境和各种用途。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1以及与电连接装置1相连接的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透视图。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如此形成以便其外部形状基本上变成矩形,并支承多个端子3。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一侧形成的开口4中以暴露状态支承多个端子3。即,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另一侧形成的支承部分(参见图19等)所支承的多个端子3被布置成在开口4中伸出和暴露。
如图1所示固持扁平电缆11的本实施例电连接装置1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开口4中并装配到元件2。图2是显示电连接装置1被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的状态的透视图。电连接装置1通过完成如图2所示的装配状态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以及扁平电缆11电气连接多个端子3。
图3是电连接装置1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分解透视图。如图3所示,电连接装置1包括扁平电缆11、电缆固持器12和适配外壳13。另外,电连接装置1包括在如下描述的适配外壳13中形成的夹紧部分14(参见图16等等)。而且,在图3中以箭头方向插入临时固持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并完成图1所示的电连接装置1的状态。
图4A和图4B是扁平电缆11的局部视图,以及图4A是扁平电缆11的水平视图和图4B是扁平电缆11的侧视图。另外,图5是从图4A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扁平电缆11的端面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扁平电缆11被构造为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如此排列以便相互平行的多根导线21和涂覆多根导线21的绝缘涂层22。而且,在图4A和图4B中,将使用五根导线21作为多根导线21的情形示作一个实例。另外,扁平电缆11被构造为挤压型扁平电缆,其中多根导线21和绝缘涂层22通过挤压成型整体地形成。
另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扁平电缆11的一端提供具备导线暴露部分24和绝缘涂层部分24的连接端23。导线暴露部分24形成这样一个部分,其中移除绝缘涂层22并暴露多根导线21,以便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支承的多个端子3相接触并电气连接。沿多根导线21的延伸方向(图4A中的箭头c方向)牵引和剥离绝缘涂层22,以便形成导线暴露部分24。另外,绝缘涂层部分25形成绝缘涂层22的一部分,该部分被牵引和偏离以便形成导线暴露部分24,并如此布置以便留在连接端23中。
图6A~图6C是用于描述形成扁平电缆11中具有导线暴露部分24和绝缘涂层部分25的连接端23过程的扁平电缆11的透视图。首先,如图6A所示,在扁平电缆11中将要形成连接端23的部分,切开除了多根导线21以外的绝缘涂层22,在该电缆中还仍未形成连接端23。之后,如图6B所示,沿导线21的延伸部分牵引被切开的部分以便剥离绝缘涂层22。然后,如图6C所示,在被牵引绝缘涂层22移动到预定部位的状态下,切断并移除成为被牵引绝缘涂层22顶端一侧和没有布置导线21的绝缘涂层端22a(在图6C中示为虚线)。因此,形成连接端23并且然后形成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扁平电缆11。
图7是电缆固持器12的透视图。如图7所示,电缆固持器12包括电缆缠绕部分26和临时固持部分27。电缆缠绕部分26构造成一个部分,在该部分周围缠绕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以便将其折回。另外,临时固持部分27相对于电缆缠绕部分26被可旋转地支承。随着电缆缠绕部分26和临时固持部分27之间布置的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旋转临时固持部分27,以挤压和固持连接端23。
这里,将进一步描述电缆固持器12的结构和操作形式。图8到图14是描述利用电缆固持器12固持扁平电缆11的操作形式的图。如图8的透视图所示,在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上提供如此形成以便在上表面侧以台阶形状凹进的台阶部分28,在该侧可旋转地附着临时支承部分27。如图8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在台阶部分28中布置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的绝缘涂层部分25。图9是显示将扁平电缆11的绝缘涂层部分25布置在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的台阶部分28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临时固持部分27在图9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中随在电缆固持器12的台阶部分28中布置的扁平电缆11的绝缘涂层部分25旋转。然后,如图10的透视图所示,通过电缆固持器12的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
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电缆固持器12包括第一凸起部分29、第一凹槽部分30、厚的部分31、肋条32、侧壁33等。侧壁33分别为在电缆缠绕部分2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的直立的壁。第一凸起部分29分别提供为位于临时固持部分27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凸起。第一凹槽部分30分别形成为凹槽形状的部分,该部分在侧壁33的内部(电缆缠绕部分26的相对侧)以凹槽的形状形成。如图10所示,在旋转临时固持部分27以挤压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的状态中,一对第一凸起部分29分别与一对第一凹槽部分30相啮合。而且,可以在临时固持部分27上提供凹槽部分以及在侧壁33一侧上提供凸起部分。
沿电缆缠绕部分26的电缆缠绕方向形成电缆固持器12的多根肋条32。当在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时,肋条32暴露在导线暴露部分24并分别如此布置以便位于相互平行布置的多根导线21之间(参见图10、图14等等)。
如图9所示,在临时固持部分27的顶端提供电缆固持器12的厚的部分31,在该临时固持部分的相对一侧它关于电缆缠绕部分26被可旋转地支承。厚的部分31如此形成以便当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时弯曲绝缘涂层部分25。图11A是显示旋转临时固持部分27之前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11B是显示旋转临时固持部分27以将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挤压到电缆缠绕部分26的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图12是图11B的临时固持部分27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如图11B和图12所示,当通过在图11A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时,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的厚的部分31弯曲连接端23的绝缘涂层部分25。
而且,正如图12中清楚所示,如此形成在电缆缠绕部分26旁边提供的台阶部分28以便利用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连接端23将其锁定到绝缘涂层部分25。另外,正如图11A和图11B中清楚所示,电缆缠绕部分26包括如此形成的以便相互平行排列的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
图13是从相对侧(下表面35一侧)观察图10中所示的电缆固持器12和扁平电缆11的透视图。如图10所示,在电缆缠绕部分26的上表面35侧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4,然后在图13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缠绕扁平电缆11。图14是将扁平电缆11缠绕到电缆缠绕部分26的下表面35一侧的状态的透视图。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中,沿电缆缠绕部分26的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如此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5以便将其折回。这里,在导线暴露部分25的导线21之间布置每根肋条32。
图15是适配外壳13的透视图。如此形成适配外壳13的外形以便基本上成矩形。如图10所示,在适配外壳13中,固持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以及形成插入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5的电缆固持器12的插入端口36。在将缠绕并固持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插入端口36的状态中,将适配外壳13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另外,在适配外壳13中,以悬臂的形状提供柔性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在该部分上形成当适配外壳13被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开口4中时用于锁定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凸起38。
图16是显示将缠绕并固持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适配外壳13的插入端口36中之前状态的透视剖视图。如图16所示,以中空圆柱体形状形成适配外壳13,并在该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将缠绕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插入端口36中。图17是显示将电缆固持器12和扁平电缆11插入到插入端口36中的状态的透视剖视图。而且,在插入端口36的两侧分别地形成第二凹槽部分39(参见图16),在电缆固持器12的两侧分别地形成第二凸起部分40(参见图14)。因此,在完成将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插入端口36中的位置,第二凹槽部分39与该第二凸起部分相啮合。
另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适配外壳13中如此形成夹紧部分14以便布置在插入端口36中。将其中缠绕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插入端口36中,以便夹紧部分14挤压电缆固持器12的临时固持部分27到电缆缠绕部分26,并从两侧挤压和夹紧被折回的连接端23到电缆缠绕部分26。
另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夹紧部分14包括上侧夹紧部分42和下侧夹紧部分43。上侧夹紧部分42如此形成以便挤压电缆固持器12的临时固持部分27到电缆缠绕部分26。上侧夹紧部分42提供作为柔性第二弹性变形部分,该部分如此形成以便以悬臂形状朝插入端口36的开口侧延伸。另一方面,下侧夹紧部分43如此形成以便在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以及牵引扁平电缆11的一侧沿电缆缠绕部分26延伸。下侧夹紧部分43还提供作为柔性第三弹性变形部分,该部分如此形成以便以类似于上侧夹紧部分42的悬臂形状朝插入端口36的开口侧延伸。因此,夹紧部分14从两侧挤压并夹紧在上侧夹紧部分42和下侧夹紧部分43之间被折回的连接端23到电缆缠绕部分26。
图18是位于完成将其中缠绕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适配外壳13的状态中的电连接装置1的剖视图。如图18所示,在夹紧部分14的上侧夹紧部分42上提供形成为锥形表面的锥形体45,以及在电缆固持器12的临时固持部分27上提供形成为锥形表面的锥形体46。上侧夹紧部分42的锥形体45和位于临时固持部分27的锥形体46如此布置以便通过插入其中缠绕并固持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到插入端口36中相互接触并电气连接。
而且,将扁平电缆11与电缆固持器12一起插入到适配外壳13的插入端口36中,其中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扁平电缆11的连接端23的绝缘涂层部分25并进一步在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并牵引该扁平电缆。因此,在插入过程中,通过与上侧夹紧部分42相接触的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连接端23的绝缘涂层部分25,同时在图18所示的箭头方向通过它和下侧夹紧部分4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牵引扁平电缆11。所以,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能够与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紧密接触。
图19到图21是用于描述将电连接装置1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连接,电连接装置1处于完成将缠绕扁平电缆11的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适配外壳13中状态(图18所示的状态)的操作形式的视图。如图19所示,将其中整体上组装扁平电缆11、电缆固持器12和适配外壳13的电连接装置1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开口4中,以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并与它连接。
图20是连接电连接装置1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中间过程状态的透视剖视图。如图20所示,当电连接装置1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开口4中时,在适配外壳13中提供的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上的凸起38锁定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周围壁的边缘部分。而且,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中,正确地设置凸起38的位置,以便保持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不与端子3相互接触的状态。
如此提供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以便在适配外壳13的装配方向中以悬臂的形状从顶端一侧向后端一侧延伸,在悬臂自由端一侧形成凸起38。因此,当在锁定凸起38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之后,进一步将适配外壳13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开口4中时,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弹性变形,从而锁定凸起38并释放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当锁定凸起38和释放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时,通过释放锁定产生的惯性力(如此激励适配外壳13以便通过释放锁定突然加速以及在插入方向移动的力)将图20所示的状态转换到图21所示的状态,并且完成适配外壳13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装配。即,完成电连接装置1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机械和电气连接。如图21所示,在完成电连接装置1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连接的状态中,与此同时,通过电缆固持器12和适配外壳13强有力地支承的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所支承的端子3接触并完成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而且,在完成电连接装置1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连接的状态中,位于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上的凸起38与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内部周围上以凸起形状形成的啮合部分47相啮合。因此,产生锁定机制并且能够锁定电连接装置1。
另外,如图19到图21所示,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形成待被连接外壳侧壁48,并形成直立和如此形成的以便围绕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所支承的多个端子3周围的内壁。而且,在适配外壳13中,形成适配外壳侧壁49,该侧壁当适配外壳13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时直立并如此形成以便围绕待被连接外壳侧壁48的周围。如图21清楚所示,适配外壳侧壁49如此构造以便覆盖接触区域,在该区域中当适配外壳13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时,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与多个端子3接触。而且,适配外壳侧壁49构成迂回形成部分,该部分沿作为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内壁的待被连接外壳侧壁48延伸,以便形成覆盖上述接触区域并从外部向接触区域延伸的迂回。
以上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1的结构和操作。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的周围缠绕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并进一步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和固持连接端23。在这种状态中扁平电缆11和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适配外壳13的插入端口36中,以及在插入端口36中形成的夹紧部分14挤压临时固持部分27到电缆缠绕部分26,并从两侧挤压和夹紧连接端23到电缆缠绕部分26。然后,电连接装置1连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并完成扁平电缆11和多个端子3的电气连接。
所以,根据电连接装置1,将电缆固持器12插入到适配外壳13中,以便通过夹紧部分14能够强有力地固持在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和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的扁平电缆11。而且,由于在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4以便将其折回,通过多个端子3朝电缆缠绕部分26方向夹紧对于两侧都暴露的导线暴露部分24,通过高的接触力每根导线21能够与每个端子3相接触。所以,电连接装置1通过锁定它能够可靠地保持扁平电缆11的固持状态,并且即使在容易施加振动或外力的环境下使用它,也能够保证扁平电缆11和端子3之间的充分接触力。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挤压型扁平电缆用作扁平电缆11,与层压形成的层压型扁平电缆相比涂层形状的剥离几乎不会出现。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导线21的延伸方向牵引和剥离扁平电缆11端侧的绝缘涂层22,以便能够形成连接端23,该连接端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绝缘涂层部分25布置在扁平电缆11的顶端侧以及导线暴露部分24和绝缘涂层部分25相邻地布置。因此,绝缘涂层部分25能够用作在电缆固持器12上吊钩的部分,以便提高扁平电缆11的固持力。即,没有必要执行麻烦的处理诸如开孔以提供在电缆固持器12上吊钩的部分,所以能够抑制工时。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通过简单的结构弯曲绝缘涂层部分25,其中在临时固持部分27的顶端提供厚的部分31,当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连接端23时,所以能够提高扁平电缆11的固持力。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连接端23以及利用电缆缠绕部分26的台阶部分28锁定绝缘涂层部分25,所以能够容易地提高扁平电缆11的固持力。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电缆缠绕部分26中沿相互平行排列的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如此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4以便将其折回。因此,能够挤压沿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相互平行暴露两侧的导线暴露部分24到电缆缠绕部分26,以便通过多个端子3在相互面对方向中夹紧它。从而,通过高的接触力使每根导线21能够与每个端子3可靠地接触。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导线21之间布置每根肋条32,该导线在处于围绕电缆固持器12的电缆缠绕部分26缠绕导线暴露部分24状态的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中相互平行延伸。因此,通过肋条32总能保证导线21之间的绝缘状态。所以,即使导线之间的间隔和端子之间的间隔窄,也能够抑制由于导线21和端子3之间摩擦产生的触须所引起的导线21之间的短路。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电缆缠绕部分26周围缠绕并通过临时固持部分27挤压的连接端23被进一步通过第一凸起部分29和第一凹槽部分30的啮合强有力地固持,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扁平电缆11。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当适配外壳13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时,首先利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锁定适配外壳13的第一弹性变形部分37上的凸起38。然后,从这种状态适配外壳13进一步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并因此锁定凸起38和释放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以及产生惯性力(如上所述通过释放锁定激励适配外壳13以便突然加速以及在插入方向移动的力)。使用惯性力能够完成适配外壳13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装配。因此,有可能防止产生半装配状态、未完成装配状态。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在适配外壳13装配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中的状态中,利用适配外壳侧壁49覆盖扁平电缆11的导线暴露部分24和端子3的接触区域,该接触区域是适配外壳13的迂回形成部分。进一步,通过作为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内壁的待被连接外壳侧壁48和适配外壳13的适配外壳侧壁49在接触区域和外部之间形成迂回。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外部向接触区域侵入液体诸如水。另外,由于在待被连接外壳侧壁48的周围形成作为迂回形成部分的适配外壳侧壁49,该侧壁48是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2的多个端子3周围所提供的内壁,所以能够利用简单的机制形成迂回。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提供如此布置以便从两侧夹紧临时固持部分27和电缆缠绕部分26的上侧夹紧部分42和下侧夹紧部分43,所以利用简单的机制能够形成用于通过从两侧挤压电缆缠绕部分26夹紧被折回的连接端23的夹紧部分14。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上侧夹紧部分42和临时固持部分27分别包括相互激励的锥形体45和46,所以将电缆固持器12挤压-插入到适配外壳13的插入端口36中以便通过夹紧部分14强有力地夹紧它。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上侧夹紧部分42如此形成为柔性第二弹性变形部分以便以悬臂的形状延伸,所以能够使用上侧夹紧部分42的弹力以强有力地挤压临时固持部分27。因此,通过形成第二弹性变形部分的简单结构能够保证夹紧部分14的高夹紧力。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下侧夹紧部分43如此形成为柔性第三弹性变形部分以便以悬臂的形状延伸,所以能够使用下侧夹紧部分43的弹力以强有力地挤压电缆缠绕部分26。因此,通过形成第三弹性变形部分的简单结构能够保证夹紧部分14的高夹紧力。
另外,根据电连接装置1,由于第二凸起部分40和第二凹槽部分39的啮合,从而进一步通过适配外壳13强有力地固持电缆固持器12,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扁平电缆11。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事实上,本发明旨在包含落入附属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变型、及其等同物,并且通过阅读和理解本说明书这些修改和变型将变得显而易见。
例如,可以执行以下修改。
(1)本发明可应用于除挤压型扁平电缆之外的扁平电缆。另外,本发明可应用于除本实施例所描述之外的扁平电缆的导线暴露部分。
(2)电缆固持器、适配外壳和夹紧部分的整个形状,或电缆缠绕部分、临时固持部分、插入端口、第一弹性变形部分、迂回形成部分、上侧夹紧部分、下侧夹紧部分以及这里提供的类似部分的位置或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示的那样,而是在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广泛地执行修改。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用于电气连接通常称为FFC(柔性扁平电缆)、FPC(柔性印刷电缆)等等并具有多根导线的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与支承多个端子并电气连接扁平电缆和多个端子的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相连接的电连接装置。例如,本发明能够用作汽车所使用的各种连接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使用,而是在许多不同环境中能够应用于更宽广的使用和各种用途。

Claims (16)

1.一种电连接装置,与待被连接外壳元件连接,所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支承多个端子并将扁平电缆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端子,该电连接装置包括:
扁平电缆,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导线暴露部分设置的连接端,在该导线暴露部分中移除绝缘涂层以便与多个端子接触并电连接到该多个端子,该扁平电缆具有多根暴露的导线;
电缆固持器,它具有电缆缠绕部分,所述导线暴露部分缠绕在该电缆缠绕部分上,以便电缆被折回;还具有临时固持部分,其相对于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可旋转地被支承,并且挤压和固持所述连接端;
适配外壳,其中形成插入端口,将其上缠绕有导线暴露部分的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所述插入端口并且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插入了所述电缆固持器的所述适配外壳被装配到外壳元件中;
夹紧部分,它在适配外壳中形成以便被安排在所述插入端口中,以及挤压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和当所述电缆固持器被插入到所述插入端口中时,从两侧挤压并夹紧被折回的所述连接端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电缆是挤压类型的扁平电缆,其中通过挤压成型整体地形成所述多根导线和绝缘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电缆的连接端包括通过沿着多根导线的延伸方向牵引和剥离绝缘涂层形成的导线暴露部分,以及绝缘涂层部分,其被如此安排以便在所述连接端中保留所述被牵引和被偏离的绝缘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电缆缠绕部分可旋转地支承的临时固持部分的相对侧,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临时固持部分的顶端上提供厚的部分,以便当挤压所述连接端时弯曲所述绝缘涂层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旁侧提供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能够通过临时固持部分所挤压的连接端锁定到绝缘涂层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包括被布置成相互平行排列所形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中形成多个肋,当弯折导线暴露部分时以便使所述肋分别定位于所述导线暴露部分的被暴露出的多条导线之间,并且所述肋相互平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电缆固持器的电缆缠绕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直立的侧壁,在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或电缆固持器的侧壁上形成第一凸起部分以及在另一部件上形成第一凹槽部分,并且在所述临时固持部分挤压所述连接端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部分与第一凹槽部分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适配外壳中提供柔性第一弹性变形部分,在该第一弹性变形部分上形成一凸起,该凸起用于当该适配外壳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锁定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上,以及
在锁定所述凸起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之后,所述适配外壳插入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以便使第一弹性变形部分变形,然后释放凸起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锁定以及完成所述适配外壳和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外壳包括迂回形成部分,该迂回形成部分沿在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形成的内壁伸展以便形成覆盖接触区域的迂回,在接触区域中所述导线暴露部分与所述多个端子接触,并且当将所述适配外壳装配到所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导向该接触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的内壁是直立的和如此地形成以便环绕多个端子周围的待被连接外壳侧壁,以及
所述迂回形成部分是当将所述适配外壳装配到所述待被连接外壳元件中时,直立的和如此地形成以便环绕待被连接外壳侧壁周围的适配外壳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分包括挤压临时固持部分到电缆缠绕部分的上侧夹紧部分和如此地形成以便沿电缆缠绕部分一侧延伸的下侧夹紧部分,在这一侧所述电缆缠绕部分缠绕所述扁平电缆并牵引所述扁平电缆,从两侧挤压并夹紧在上侧夹紧部分和下侧夹紧部分之间被折回的所述连接端到所述电缆缠绕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夹紧部分和所述临时固持部分分别包括锥形体,该锥形体形成为相互接触的锥形表面,以通过插入所述电缆固持器到所述插入端口中进行电气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夹紧部分做为柔性第二弹性变形部分,如此地形成以便朝所述插入端口的开口侧以悬臂的形状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夹紧部分做为柔性第三弹性变形部分,如此地形成以便朝所述插入端口的开口侧以悬臂的形状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固持器一侧或所述适配外壳的插入端口一侧形成第二凸起部分以及在另一侧形成第二凹槽部分,该第二凸起部分与第二凹槽部分在完成将所述电缆固持器插入到所述插入端口中的位置处相啮合。
CNB2006100865242A 2005-06-21 2006-06-20 电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2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0045 2005-06-21
JP2005180045A JP4291800B2 (ja) 2005-06-21 2005-06-21 電気的接続装置及びコネクタ
JP2005180045 2005-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5621A true CN1885621A (zh) 2006-12-27
CN100431222C CN100431222C (zh) 2008-11-05

Family

ID=3688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65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222C (zh) 2005-06-21 2006-06-20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32334B2 (zh)
EP (1) EP1737074B1 (zh)
JP (1) JP4291800B2 (zh)
KR (1) KR101124774B1 (zh)
CN (1) CN100431222C (zh)
TW (1) TWI32650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6117A (zh) * 2009-04-15 2012-03-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004996A (zh) * 2014-10-16 2017-08-01 哈贝尔公司 电线端子组件和适配器套件
CN109273878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装置
CN109273880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装置
CN112636041A (zh) * 2019-09-20 2021-04-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扁平电缆
CN114128052A (zh) * 2019-07-16 2022-03-01 塞林克公司 无端子连接器和包括无端子连接器的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0059A (ja) * 2007-04-24 2008-11-06 Jst Mfg Co Ltd ケーブルホルダー、コネクタ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US7530839B1 (en) * 2008-04-15 2009-05-12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393918B2 (en) * 2008-06-11 2013-03-12 Pulse Electronics, Inc. Miniaturized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R2936658B1 (fr) * 2008-10-01 2013-01-18 Axon Cable Sa Ensemble et systeme de raccordement pour la connexion d'un cable plat a une embase, et 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8257119B2 (en) * 2008-12-19 2012-09-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ffixing a silicon device to a support structure
EP2339592A3 (en) * 2009-12-23 2011-12-14 Hitachi-LG Data Storage Korea, Inc. Cable, cable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JP5547525B2 (ja) * 2010-03-17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末接続具
ITVI20110095A1 (it) * 2011-04-13 2012-10-14 Fecondo Diego De Connettore elettrico ad ingombro contenuto
US8840415B2 (en) * 2011-10-05 2014-09-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ower cable connector
JP6074711B2 (ja) 2013-09-10 2017-0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電気的接続装置、コネクタ装置
KR101550994B1 (ko) 2013-12-06 2015-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6312028B2 (ja) 2014-01-09 2018-04-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プラグコネクタ、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プラグ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KR102331535B1 (ko) * 2014-10-23 2021-11-26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기판
EP3026761A1 (de) * 2014-11-27 2016-06-01 odelo GmbH Direktsteckverbindung zur elektrischen Kontaktierung flexibler Leiterbahnträger in Fahrzeugleuchten
TWI678847B (zh) * 2016-04-28 2019-12-01 易鼎股份有限公司 以可撓性電路載板對應疊合的連接結構
DE102018206602A1 (de) * 2018-04-27 2019-10-31 De'longhi Braun Household Gmbh Kabelmontagebauteil und Elektrogerät
US10637171B1 (en) * 2019-03-15 2020-04-28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21011486A1 (en) 2019-07-16 2021-01-21 Cellink Corporatio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US11404836B2 (en) 2019-10-31 2022-08-02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Perpendic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wiring
US11038288B2 (en) 2019-10-31 2021-06-15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splice connector
US10797477B1 (en) 2019-10-31 2020-10-0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lip for flat wiring and robotic assembly
US10958004B1 (en) 2019-10-31 2021-03-23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Location orientation of wiring relative to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8040355A (zh) 2020-10-02 2024-05-14 塞林克公司 与柔性互连电路形成连接
EP4205242A1 (en) * 2020-10-02 2023-07-05 CelLink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necting a flexible interconnect circuit
US11296438B1 (en) * 2020-10-07 2022-04-05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terminal-less connection system
US20220302624A1 (en) * 2021-03-16 2022-09-22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medical devices
TWM620947U (zh) * 2021-06-25 2021-12-11 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夾線連接器組件
US20230208066A1 (en) * 2021-12-29 2023-06-29 Lear Corporation Multiple row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terminal-less connec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319A (en) * 1970-08-20 1972-10-03 Berg Electronics Inc Flat conductor cable connector
JP2800719B2 (ja) * 1995-05-19 1998-09-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US6039600A (en) * 1997-10-10 2000-03-21 Molex Incorporated Male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ircuit
JP2000021478A (ja) 1998-06-19 2000-01-21 Molex Inc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6010359A (en) * 1998-07-08 2000-01-04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for shielded flat flexible circuitry
JP2000150030A (ja) * 1998-11-17 2000-05-3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結線方法
US6165008A (en) * 1999-12-10 2000-12-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US6299476B1 (en) * 2000-10-04 2001-10-09 Fci Usa,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flexible circuit and rigidizer subassembly and a spring
CA2420168C (en) * 2001-05-25 2007-08-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nector
US6558186B1 (en) * 2001-10-11 2003-05-06 Molex Incorporated Keye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flat flexible circuitry
JP3732157B2 (ja) * 2002-06-14 2006-01-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DE10250933B3 (de) * 2002-10-31 2004-08-12 Fci Verbinderanordnung zwischen einem Flex-Flachbandkabel und einer elektrischen Leiterplatte
US6974344B2 (en) * 2003-08-12 2005-12-13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6117A (zh) * 2009-04-15 2012-03-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396117B (zh) * 2009-04-15 2014-06-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004996A (zh) * 2014-10-16 2017-08-01 哈贝尔公司 电线端子组件和适配器套件
CN109273878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装置
CN109273880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装置
CN114128052A (zh) * 2019-07-16 2022-03-01 塞林克公司 无端子连接器和包括无端子连接器的电路
CN112636041A (zh) * 2019-09-20 2021-04-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扁平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86859A1 (en) 2006-12-21
EP1737074B1 (en) 2014-05-07
EP1737074A2 (en) 2006-12-27
JP2007004987A (ja) 2007-01-11
JP4291800B2 (ja) 2009-07-08
KR20060133902A (ko) 2006-12-27
EP1737074A3 (en) 2008-09-10
US7232334B2 (en) 2007-06-19
TW200705749A (en) 2007-02-01
TWI326508B (en) 2010-06-21
KR101124774B1 (ko) 2012-03-23
CN100431222C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5621A (zh) 电连接装置
CN1180516C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14973C (zh) 屏蔽接头和连接屏蔽接头的方法
CN1183657A (zh) 电连接盒
CN1497788A (zh) 连接器
KR20100129739A (ko) 후프 부재, 내부 전도체 터미널 및 동축 커넥터 제조 방법
JP2011524605A5 (zh)
CN1685565A (zh) 接插线插接器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1258940A (zh) 电接线盒和其上的接线汇流条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50822A (ja) 圧着端子、圧着端子付き平形ケーブル、圧着端子付き平形ケーブル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圧着装置
EP1617441A3 (en) Flexible flat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276467B1 (ko) Fpcb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용 케이블 연결구 제작 방법 및 카메라 모듈용 케이블 연결구
JP200733537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JP2005197159A (ja) 電線終端接続構造および電線終端接続方法
CN101055942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74507A (zh) 中继连接电路和中继连接器
CN1977428A (zh) 超高频电连接器
CN1301569C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线连接器
CN214478241U (zh) 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
CN1750321A (zh) 天线和具有天线的无线电通信终端
CN1783585A (zh) 电连接器
CN210006981U (zh) 一种发电机线束连接头
JP2013114783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