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361A -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361A
CN1880361A CN 200510061322 CN200510061322A CN1880361A CN 1880361 A CN1880361 A CN 1880361A CN 200510061322 CN200510061322 CN 200510061322 CN 200510061322 A CN200510061322 A CN 200510061322A CN 1880361 A CN1880361 A CN 1880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polysilane
ticl
dichlorosi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13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2584C (zh
Inventor
李志芳
来国桥
邱化玉
毛建江
盛春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B2005100613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2584C/zh
Publication of CN188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25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258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反应比较温和,而且能合成出带有特定官能团(如卤素,羰基,酰胺基等)的有机聚硅烷的方法。本发明的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以TiClx/M制备低价钛试剂[Ti],以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低价钛试剂[Ti]合成出聚硅烷。

Description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体是一种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聚硅烷的合成方法主要有:a)超声波促进的二氯硅烷的多聚反应[J.Am.Chem.Soc.,110(1988),3324];b)不稳定的环状硅烷的开环多聚反应(特开平5-170913号公报);c)过度金属络合物诱导的氢化硅烷的脱氢缩聚反应(特开平7-17753号公报);d)电化学促进的二氯硅烷的偶联多聚反应(特开平7-309953号公报);e)锂盐和金属镁促进的二氯硅烷的多聚反应(CN1240459A);f)以及裸露的二硅烷进行的阴离子聚合反应(特开平1-23063号公报)等。但是,方法a)是一种实验室合成聚硅烷的方法,很难用于工业生产中;b)和f)需要合成复杂的硅烷单体,而且在合成中用到烷基锂,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际操作困难;c)方法合成的聚硅烷的平均分子量不太高;d)虽然能合成一些高质量的有机聚硅烷,但是需要特殊反应装置的电解槽,在生产附加值较低的聚硅烷上不是太合适;e)方法合成聚硅烷时,在电解槽中使用大量的锂盐和金属镁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金属卤化物,操作比较繁琐。
至今为止,聚硅烷制备中最为常用的仍然是碱金属(钠,钾)高温下促进的二氯硅烷的Wurtz偶联多聚反应[J.Am.Chem.Soc.,103(1981),7352]。但是,由于碱金属促进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反应速度的控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而且由于反应条件苛刻,一些官能团(如,卤素,羰基,酰胺基等)在反应过程中常被破坏。同时Wurtz偶联反应在形成Si-Si同时,还伴随着Si-O-Si的产生,严重影响合成的聚硅烷的纯度,降低了聚硅烷材料的各种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反应比较温和,而且能合成出带有特定官能团(如卤素,羰基,酰胺基等)的有机聚硅烷的方法。
本发明在现有的各种合成有机聚硅烷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低价钛(TiClX/Mg、TiClX/Zn、TiClX/Mg-Hg、TiClX/Cu、TiClX/Sm、TiClX/SmI2、TiClX/LiAlH4、TiClX/C8K,式中X=3,4)是一种优良的二氯硅烷的还原聚合剂,用低价钛来合成有机聚硅烷,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一些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以TiClx/M制备低价钛试剂[Ti],以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低价钛试剂[Ti]合成出聚硅烷,其反应式(1)为:
Figure A20051006132200041
当R1,R2是烷基:R1,R2=CH3,CH2CH3,Vinyl,Allyl,H,CH2CH2OR;
当R1,R2是芳基:
n为50-1500;
Solvents即溶剂为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苯、乙氢,甲苯中的一种;TiClx是TiCl4、TiCl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试剂;M为金属Mg、Zn、Mg-Hg、Cu、Sm、SmI2、LiAlH4、C8K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式中,Solvents即溶剂为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苯、乙氢,甲苯中的一种;TiClx是TiCl4、TiCl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试剂;M为金属Mg、Zn、Mg-Hg、Cu、Sm、SmI2、LiAlH4、C8K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应用低价钛作为还原聚合剂,通过在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还原二氯硅烷来合成有机聚硅烷,可以达到下述显著的效果:
a)使用工业原料,反应条件比较温和;
b)使用的金属和钛金属卤化物相对廉价,安全且对环境无污染;
c)由于低价钛试剂很容易和反应体系中含有的少量的水或者氧反应,因此在生成Si-Si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Si-O-Si键的形成,合成的某些有机聚硅烷纯度高;
d)由于低价钛是一种温和的还原试剂,在反应过程,其底物中的一些特定官能团如羰基,酰胺基,烯烃基等不会被破坏,同时也不会发生脱卤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回流冷凝管、以及导气口装置的100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放置(0.097g,4mmol)金属镁粉,抽真空,充氮气反复进行3次。然后注入40mL新蒸馏的四氢呋喃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往反应瓶中加入(0.25ml,2.2mmol)TiCl3。加热回流2h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棕黑色泥状的低价钛试剂。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滴加入含有甲基苯基二氯硅烷(2mmol)的THF溶液(2ml),在67℃下滴加10-60min。然后混合物在67℃下反应12个小时左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mL无水乙醇。然后把反应混合物倾倒入1N的稀盐酸20mL中,用乙醚萃取(3×20mL),合并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二次(2×10mL),饱和食盐水溶液洗涤三次(3×10mL)。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去溶剂后,得到含有低分子量的粗聚硅烷,用无水四氢呋喃(2mL)溶解后,用无水乙醇再沉淀,得到高纯度的有机聚硅烷。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4,平均分子量为Mn=130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50%。
实施例2
所述的钛试剂为四氯化钛,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3,平均分子量为Mn=160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52%。
实施例3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锌粉,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5,平均分子量为Mn=60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39%。
实施例4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镁-汞合金(Mg=80%、Hg=20%),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2,平均分子量为Mn=176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55%。
实施例5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镁-汞合金(Mg=80%、Hg=20%),所述的钛试剂为四氯化钛,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3,平均分子量为Mn=165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53%。
实施例6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铜粉代替镁粉,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6,平均分子量为Mn=45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38%。
实施例7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钐粉,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0,平均分子量为Mn=80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0%。
实施例8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二碘化钐,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8,平均分子量为Mn=121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2%。
实施例9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四氢铝锂,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6,平均分子量为Mn=171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5%。
实施例10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四氢铝锂,所述的钛试剂为四氯化钛,反应时间为24小时代替12小时外,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3,平均分子量为Mn=188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51%。
实施例11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C8K,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3,平均分子量为Mn=71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37%。
实施例12
所述的反应金属M为C8K,所述的钛试剂为四氯化钛,反应时间为24小时代替12小时外,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9,平均分子量为Mn=10800的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5%。
实施例13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5,平均分子量为Mn=9800的二甲基聚硅烷,收率为47%。
实施例14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乙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5,平均分子量为Mn=5800的甲基乙基聚硅烷,收率为46%。
实施例15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0,平均分子量为Mn=7800的甲基乙烯基聚硅烷,收率为38%。
实施例16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丙烯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1,平均分子量为Mn=5800的甲基丙烯基聚硅烷,收率为38%。
实施例17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对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代替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1,平均分子量为Mn=15800的甲基对甲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8%。
实施例18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对甲酰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2.1,平均分子量为Mn=17000的甲基对甲酰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6%。
实施例19
所述的二氯硅烷为甲基对N,N-二甲基甲酰胺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时间为24小时,与实施例1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其结果得到平均分子量分布为Mw/Mn=1.5,平均分子量为Mn=15000的甲基对N,N-二甲基甲酰胺基苯基聚硅烷,收率为45%。

Claims (1)

1、一种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以TiClx/M制备低价钛试剂[Ti],以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低价钛试剂[Ti]合成出聚硅烷,其反应式(2)为:
Figure A2005100613220002C1
当R1,R2是烷基:R1,R2=CH3,CH2CH3,Vinyl,Allyl,H,CH2CH2OR;当R1,R2是芳基:
Figure A2005100613220002C2
n为50-1500;
Solvents即溶剂为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苯、乙氢,甲苯中的一种;TiClx是TiCl4、TiCl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试剂;M为金属Mg、Zn、Mg-Hg、Cu、Sm、SmI2、LiAlH4、C8K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CNB2005100613228A 2005-10-31 2005-10-31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58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13228A CN100402584C (zh) 2005-10-31 2005-10-31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13228A CN100402584C (zh) 2005-10-31 2005-10-31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361A true CN1880361A (zh) 2006-12-20
CN100402584C CN100402584C (zh) 2008-07-16

Family

ID=37518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13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584C (zh) 2005-10-31 2005-10-31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2584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5850B2 (en) 2012-06-14 2014-10-21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ethod of selectively forming a reaction product in the presence of a metal silicide
CN102066251B (zh) * 2008-06-17 2015-01-14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高级氢化硅烷的方法
US9080018B2 (en) 2012-03-07 2015-07-14 Nippon Soda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dialkylsilane
CN113429573A (zh) * 2021-07-19 2021-09-24 王军 一种超声钠缩合制备聚二甲基硅烷的方法及聚二甲基硅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8388B2 (ja) * 1994-03-22 2004-12-08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ポリシラン類の製造方法
DE69730738T2 (de) * 1996-12-27 2005-09-22 Osaka Gas Co.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silane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6251B (zh) * 2008-06-17 2015-01-14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高级氢化硅烷的方法
US9080018B2 (en) 2012-03-07 2015-07-14 Nippon Soda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dialkylsilane
TWI507452B (zh) * 2012-03-07 2015-11-11 Nippon Soda Co 聚二烷基矽烷
US8865850B2 (en) 2012-06-14 2014-10-21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ethod of selectively forming a reaction product in the presence of a metal silicide
CN113429573A (zh) * 2021-07-19 2021-09-24 王军 一种超声钠缩合制备聚二甲基硅烷的方法及聚二甲基硅烷
CN113429573B (zh) * 2021-07-19 2023-09-26 王军 一种超声钠缩合制备聚二甲基硅烷的方法及聚二甲基硅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2584C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96097B2 (ja) ポリシラ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283686C (zh) 制备芳基-芳基偶联化合物的方法
CN101336263B (zh) 聚硅烷和含聚硅烷的树脂组合物
CN1880361A (zh) 有机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303132C (zh) 高分子量聚合物
CN106674528B (zh) 一种聚碳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00509920C (zh) 含双键聚硅烷的合成方法
Bacque et al. New polycarbosilane models. 2. First synthesis of poly (silapropylene)
JP4205354B2 (ja) ポリシラン系コ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3849024B2 (ja) 有機亜鉛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06827C (zh) 二苯乙炔基硅烷的新型合成方法
Lia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1-methyl-1-vinyl-1-silabutane), poly (1-phenyl-1-vinyl-1-silabutane), and poly (1, 1-divinyl-1-silabutane)
JP4908891B2 (ja) 熱硬化性樹脂用硬化剤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CN113248714B (zh) 一种含POSS的α-胺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506826C (zh) 三苯乙炔基硅烷的新型合成方法
US7253243B2 (en)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732692B (zh)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
CN1075813C (zh) 一种乙烯基硅酸酯聚合物的低温合成方法
CN101077878A (zh) 钠缩合法合成烷基环己基二烷氧基硅烷
CN1429849A (zh) 含锡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3674205B2 (ja) ポリシラン類の製造方法
JP4182706B2 (ja) アダマンチルリチウム類の製造方法
CN1250577C (zh) 树状多核吡啶双亚胺铁烯烃聚合催化剂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7388B (zh) 一种Si-H硅官能化聚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152000C (zh) 一种具有螺环结构的多取代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ANGZHOU PEDAGOGIC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hu District Wenyi Road No. 222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hu District Wenyi Road No. 222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