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311A -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311A
CN1880311A CN 200610012701 CN200610012701A CN1880311A CN 1880311 A CN1880311 A CN 1880311A CN 200610012701 CN200610012701 CN 200610012701 CN 200610012701 A CN200610012701 A CN 200610012701A CN 1880311 A CN1880311 A CN 1880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ic carbonate
natural reproducible
reproducible resource
generate cyclic
tetrabutyl amo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127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9910C (zh
Inventor
亢茂青
赵雨花
李振荣
王军威
王心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B2006100127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9910C/zh
Publication of CN1880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99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9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是将环氧大豆油与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的量为环氧大豆油的3-5mol%,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温度100℃-140℃,反应压力为6-14个大气压,磁力搅拌的作用下反应25-40小时。本发明是利用天然可再生的植物资源-环氧大豆油和CO2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以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一条绿色的、清洁的、高效的环状碳酸酯的生产路线,方法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具体涉及的是将天然可再生资源环氧大豆油和二氧化碳进行环加成反应生成五元环状碳酸酯。
技术背景
环状碳酸酯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许多诸如聚碳酸酯等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它被广泛用作合成聚合物的单体,有机极性溶剂,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电极材料以及生物化学材料等。它的应用领域还包括作为燃料、润滑油、塑料添加剂等。最近几年,人们还用环状碳酸酯和有机胺类反应生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来替代有毒的异氰酸酯。非异氰酸酯聚氨酯不但摒弃了有毒的异氰酸酯,而且产物的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的聚氨酯。U.S.Pat.6,120,951中Figovsky用环状碳酸酯和有机胺类反应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美国化学单体公司(Chemonol.Ltd)及欧洲技术公司(Eurotech.Ltd)已经开发出一些高档非异氰酸酯聚氨酯产品(HNIPU),预测可用在汽车仪表板,减声织物等。
环状碳酸酯的传统合成使用有毒的光气,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些环境友好的非光气合成方法。其中,利用CO2和环氧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制得的环状碳酸酯路线最受人们关注。CO2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大气和水中的CO2约含碳100万亿吨。此外,在油田气,合成氨、炼铁等行业也产生CO2的副产气。可以说,CO2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碳源。同时,由于工业上不断向大气排放CO2,导致气侯及生态平衡变化的温室效应,现在已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因此,控制CO2排放量和加强CO2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课题。当前,CO2由于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质已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用CO2来生成有机物或高聚物的报道也很多。
用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已有报道,U.S.Pat.2,511,942中作者用KOH作催化剂,使用环氧烷类和CO2就合成了环状碳酸酯;U.S.Pat.6,924,379中用CO2和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催化剂为锌盐;U.S.Pat.5,153,333中用季膦盐作催化剂,将环氧化合物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U.S.Pat.5,091,543中作者用三胺和烷基胺作催化剂,将环氧化合物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U.S.Pat.4,835,289中作者用碘代的碱类作催化剂,用CO2和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
基于上述资料,国外环状碳酸酯的原料仍基于石油化工产品,由于石油资源非常有限,近几年石油价格急增,石油化工原料价格起伏较大。因此,寻找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石化产品的依赖已是非常迫切的任务。目前,以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基础获得的聚合物获得广泛关注。植物油作为天然可再生资源,它的种类很多,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是廉价、来源广泛的可再生原料,而大豆油则是世界上最易于应用和最便宜的植物油,它富含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将它转化成聚合物材料有用的中间体具有显著的科学、经济、环境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五元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的环氧大豆油与二氧化碳的环加成反应生成五元环状碳酸酯。
本发明使用的环氧大豆油为大宗化学商品。环氧大豆油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气液两相反应,无催化剂时反应很慢,因此需要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进行。
本发明制备方法为将环氧大豆油与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的量为环氧大豆油的3-5mol%,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温度100℃-140℃,反应压力为6-14个大气压,磁力搅拌的作用下反应25-40小时。优选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压力为10-14个大气压。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为有机物、无机盐溶液或二者的共催化体系。
如上所述的有机物包括胺类、胍盐类、酚类、、吡啶、有机碱金属类或季铵盐类。
所述的胺类为三乙烯二胺、三乙胺等。
所述的胍盐类为盐酸胍,酚类为苯酚,吡啶类为二甲氨基吡啶。
所述的有机碱金属类为醇钾、醇钠。
所述的季铵盐类为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碘化铵、双C8-C10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
如上所述的无机盐溶液包括金属卤化物、金属氧化物或水滑石溶于有机溶剂形成的无机盐溶液。
如上所述的金属卤化物为KI、NaI、LiBr、CaCl2、MgCl2、ZnCl2、CoCl2或NbCl5等。
如上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等。
如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催化剂中最好的是四丁基溴化铵、KI、NaI、KI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NaI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Ca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Mg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Zn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Co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氧化镁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是利用天然可再生的植物资源——环氧大豆油和CO2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以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一条绿色的、清洁的、高效的环状碳酸酯的生产路线,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84.91g的环氧大豆油,三乙烯二胺1.79g(5mol%),升温至140℃,开始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4atm,反应40h后出料,得棕色液体,对产物进行分析测试。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201。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二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81.47g的环氧大豆油,苯酚1.44g(5mol%),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2atm反应30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205。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三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91.62g的环氧大豆油,甲醇钠0.93g(5mol%),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202。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四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94.62g的环氧大豆油,加入四丁基溴化铵4.59g(4mol%),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8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66。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五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75.80g的环氧大豆油,加入KI 1.41g(3mol%)及溶剂四氢呋喃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6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6。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六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91.91g的环氧大豆油,加入CaCl2 1.15g(3mol%),及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41。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七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101g的环氧大豆油,MgO 0.46g(3mol%),及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76。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八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80g的环氧大豆油,KI 1.24g(2.5mol%)与四丁基溴化铵2.42g(2.5mol%)及二甲基亚砜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62。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九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90.5g的环氧大豆油,CaCl2 0.76g(2mol%)与四丁基溴化铵2.19g(2mol%)的共催化及N,N二甲基甲酰胺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46。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实施例十
在一个配有磁力搅拌、通气管及取样管的容积为100ml的高压釜中加入86.3g的环氧大豆油,MgO 0.19g(1.5mol%)与四丁基溴化铵1.57g(1.5mol%)的共催化及N,N二甲基甲酰胺15g,升温至120℃,通入CO2气体,保持压强10atm反应25h后出料。
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0.376,反应结束后测产物环氧值为0.052。对产物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在1800cm-1和1730cm-1左右出现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特征峰,840cm-1和820cm-1处的环氧基的特征峰消失,由此证实产物为五元环状碳酸酯。

Claims (15)

1、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环氧大豆油与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的量为环氧大豆油的3-5mol%,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温度100℃-140℃,反应压力为6-14个大气压,磁力搅拌的作用下反应25-40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压力为10-14个大气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物、无机盐溶液或二者的共催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为胺类、胍盐类、酚类、、吡啶、有机碱金属类或季铵盐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为三乙烯二胺或三乙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胍盐类为盐酸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酚类为苯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啶类为二甲氨基吡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金属类为醇钾或醇钠。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类为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碘化铵、双C8-C10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溶液为金属卤化物、金属氧化物或水滑石溶于有机溶剂形成的无机盐溶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卤化物为KI、NaI、LiBr、CaCl2、MgCl2、ZnCl2、CoCl2或NbCl5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四丁基溴化铵、KI、NaI、KI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NaI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Ca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Mg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Zn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CoCl2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或氧化镁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共催化。
CNB2006100127012A 2006-05-12 2006-05-12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91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27012A CN100369910C (zh) 2006-05-12 2006-05-12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27012A CN100369910C (zh) 2006-05-12 2006-05-12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311A true CN1880311A (zh) 2006-12-20
CN100369910C CN100369910C (zh) 2008-02-20

Family

ID=3751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27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910C (zh) 2006-05-12 2006-05-12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9910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8338C (zh) * 2006-12-27 2009-04-1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464647A (zh) * 2010-11-16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五元环状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173291A (zh) * 2013-04-07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制备棉籽油碳酸酯润滑基础油的方法
CN10771591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及应用其合成环碳酸酯的方法及反应装置
CN109289921A (zh) * 2018-11-13 2019-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植酸的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体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0602A1 (de) * 1986-01-11 1987-07-16 Hoechs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2-oxo-1,3-dioxolanen
DE4030283A1 (de) * 1990-09-25 1992-03-26 Ruetgers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yclischer carbonate
US5091543A (en) * 1990-10-15 1992-02-25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Inc. Preparation of cyclic carbonates using alkylammonium and tertiary amine catalyst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8338C (zh) * 2006-12-27 2009-04-1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464647A (zh) * 2010-11-16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五元环状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173291A (zh) * 2013-04-07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制备棉籽油碳酸酯润滑基础油的方法
CN10771591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及应用其合成环碳酸酯的方法及反应装置
CN109289921A (zh) * 2018-11-13 2019-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植酸的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体系
CN109289921B (zh) * 2018-11-13 2021-08-1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植酸的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9910C (zh)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0360A (zh)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方法
CN1880311A (zh)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931834A (zh) 一种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Tian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catalyzed by n-Bu4NBr/n-Bu3N from methanol, epoxides, and supercritical CO2
CN1733696A (zh) 反应精馏酯交换联产碳酸二甲酯和二元醇的方法
CN108837847B (zh) 醇解聚乳酸的催化剂及方法
Guo et al. Green and practical synthesis of carbamates from ureas and organic carbonates
CN101817739B (zh) α-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919826A (zh) 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羟烷酯合成方法
CN1687022A (zh) 对苯二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2190648A (zh) 一种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531888B (zh) 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3641710A (zh) 均苯三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02964272A (zh) 一种在液相中非均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方法
CN1850792A (zh) 一种制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995031A (zh) 一种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合成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3275349A (zh) 一种从废弃聚氨酯材料中回收多元醇的方法
CN102627580A (zh) 阿伐他丁中间体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制备新工艺
CN110128297A (zh) 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01029040A (zh) 一种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方法
CN1544148A (zh)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9438410A (zh) 一种合成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696123A (zh) 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8586243B (zh) 一种二氧化碳与有机胺间接合成有机碳酸酯的方法
CN108250074A (zh) 生物基含碳酸酯结构二醇可聚合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