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6371A - 网版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版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6371A
CN1876371A CNA2006100912173A CN200610091217A CN1876371A CN 1876371 A CN1876371 A CN 1876371A CN A2006100912173 A CNA2006100912173 A CN A2006100912173A CN 200610091217 A CN200610091217 A CN 200610091217A CN 1876371 A CN1876371 A CN 1876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craper plate
back shaft
gear
scree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12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6371B (zh
Inventor
木户龙太郎
佐藤利道
秋山贡
楠木寿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706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847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067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991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7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6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印刷基板等承印物涂敷膏状焊料等糊剂的网版印刷装置。该网版印刷装置,具有支撑刮板(41)、且使该刮板(41)沿着模板(4)进行相对往返移动的头部(6)。该头部(6),设有与其移动方向平行的第1支撑轴(29),该支撑轴(29)支撑有转动自如的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包括与第1支撑轴(29)正交的第2支撑轴(34)、经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转动可能地支承在该第2支撑轴(34)上的刮板(41)、驱动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伺服电动机(51)等驱动单元。并且,上述组合部件,其重量平衡被设定为,在刮板(41)和模板处于非接触状态时,大致保持水平状态。采用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可使刮板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与模板均等地压接。

Description

网版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印刷基板等承印物涂敷膏状焊料等糊剂的网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323964号)中,提出了一种网版印刷装置,设有转动可能的刮板,并分别在往程移动和返程移动时,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变更刮板的倾斜状态,使之处于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
在该装置中,刮板转动可能地支撑在固定部件上,而该固定部件装载有由电动机等构成的刮板驱动机构。并且该固定部件升降可能地支撑在刮板底座(squeegee base)上,当进行印刷作业时,上述固定部件相对于刮板底座下降,从而使刮板与模板(mask sheet)压接。另外,固定部件固定在一对穿过刮板底座的导向轴上,当刮板升降时,该固定部件通过上述导向轴而予以引导。
上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刮板通过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可能地支撑在固定部件上,该固定部件通过一对导向轴的引导可进行升降,可是,若固定部件仅可升降,当模板发生倾斜之类的情况时,刮板难以在其长度方向上确实可靠地与模板完全压接。
此外,由于固定部件中对应于刮板的长度方向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和将其转动驱动力传递给刮板的皮带传动机构等,因而在刮板的长度方向上,重量物(组件)集中在其一端,因此,重量失衡,从而使刮板在其长度方向上不能以均等的压力与模板进行接触,即可能会产生偏负载。
关于这点,在该文献中,由于上述固定部件被一对导向轴所引导,因此,发生显著的偏负载的情况可能不会太多,但是产生偏负载的可能性却不低。此外,如上所述,即使采用通过一对导向轴引导固定部件的结构,若因尺寸误差或装配误差等使导向轴的位置关系产生扭曲等,从而使固定部件两端的升降位移量产生微妙的误差,其结果也可能会产生偏负载。因此,希望能够有效地防止上述的偏负载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针对设有转动可能的刮板、且在刮板的往程移动和返程移动时可变更刮板的倾斜状态的网版印刷装置,使刮板在其长度方向上可均等地与模板完全压接。
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包括刮板、使该刮板相对于重叠在基板上的模板接近或离开并可沿着模板在单一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头部,上述刮板,转动可能地支撑于上述头部,在往程移动和返程移动时分别处于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上述头部,设有可围绕与上述单一方向平行的轴转动的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设有经刮板安装部可围绕与上述单一方向相交的轴转动的上述刮板、和包括使该刮板转动的电动机及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单元。
采用该网版印刷装置,若使刮板接近并接触模板,由于组合部件整体顺应模板表面的倾斜状态自行地相对于头部转动,以使刮板在其长度方向上与模板完全接触,因此,刮板可在其长度方向上确实可靠地与模板完全压接。另外,由于上述组合部件设置有包括使上述刮板转动的电动机及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从而在上述组合部件围绕与上述单一方向平行的轴转动时,可使刮板及电动机也一体地移动,但两者的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因此,与上述驱动单元的电动机设置在固定侧(支撑上述组合部件的一侧)的结构相比,可简化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并正确地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刮板,从而使电动机所驱动的刮板可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转动。
在该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组合部件的重量平衡,设定为当上述刮板与上述模板未接触时大致保持水平状态。
采用该结构,由于对组合部件进行了重量平衡设定,其结果,在上述压接状态下,刮板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以均等的压力与模板完全压接。
更具体而言,上述电动机,较为理想的是,在与上述单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将组合部件转动可能地在支撑在上述头部的支撑轴或其附近部分为界,电动机设置在一方,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另一方。
采用该结构,对在组合部件达成上述的重量平衡较为有利。即,通过将构成组合部件的部件中比较有重量的电动机和动力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组合部件的支撑轴的两侧,更易于保持支撑轴两侧的重量平衡。
此外,在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单元,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用于降低该电动机的转速的减速单元、将减速后的电动机的转动传递给上述刮板安装部的动力传动机构,上述减速单元包括谐波减速机,上述电动机、减速单元和动力传动机构,以在与上述单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处于并列的状态而设置在上述组合部件上。
采用该结构,通过电动机、减速单元和传动单元,使刮板予以驱动,不过,由于装载有作为减速单元的谐波减速机,因而可以简单的结构获得较高的减速比,因此即使使用相对较小型的电动机也可以高转矩来驱动刮板。换言之,一方面可以高转矩驱动刮板,另一方面可将刮板的驱动机构设定为采用有小型电动机的紧凑且轻量的装置。而且,由于电动机、减速单元和动力传动机构并列设置在与头部的往返移动方向(单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刮板的长度方向)上,因此头部可在其往复移动方向上形成紧凑的结构,相应地头部在该移动方向上的可动空间可控制得更小。
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将上述组合部件转动可能地支撑于上述头部的支撑轴,位于上述刮板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上述电动机、减速单元和动力传动机构,设置为使上述支撑轴所支撑的部分的重量平衡在上述支撑轴的两侧大致相等。
采用该结构,刮板可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以均等的压力与模板完全压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头部设有以从动力传动机构下侧覆盖该动力传动机构的状态收容该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
采用该结构,由于上述用于将电动机的转动驱动力传递给刮板的动力传动机构以从其下侧被覆盖的状态收容于收容部,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动力传动机构部分产生的粉尘等飞散附着到刮板上或混入糊剂中等问题发生。
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可包括具有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轮传动机构,上述多个齿轮可以密闭在上述收容部内的状态转动可能地予以支撑,上述收容部内可充填润滑油。
采用该结构,齿轮传动机构因齿轮间的啮合而产生粉尘的可能性增高,但是由于将齿轮收容于收容部内,并且注入润滑油,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粉尘的发生。
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各齿轮以一端支撑的状态转动可能地支撑在上述收容部的共同的侧面上,上述收容部中与各齿轮的支撑面相对的部分可予以装卸。
采用该结构,通过卸下收容部中相对于各齿轮的支撑面的部分,可容易地打开收容部的内部。因此提高了网版印刷装置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网版印刷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网版印刷装置的头部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头部的具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头部的具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头部的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头部的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头部的另一结构的剖视图(对应于图6的图)。
图9是表示采用皮带驱动方式的头部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头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对应于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概略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网版印刷装置,图1和图2分别以侧视图和正视图来表示网版印刷装置。
如上述图所示,网版印刷装置的基座1上,在后述的印刷台(printstage)3互为相反的两侧设置有搬入用传送带2a和搬出用传送带2b,印刷基板W通过搬入用传送带2a搬入印刷台3,在此施行印刷处理后,再通过搬出用传送带2b予以搬出。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上述传送带2a、2b搬送基板W的方向为Y轴方向、与该Y轴方向在水平面上正交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X轴和Y轴两者正交的方向为Z轴方向,以进行说明。
印刷台3,设置有4轴单元10。该4轴单元10是支撑基板W并使之相对于后述的模板4在下侧予以定位的装置,其相对于由搬入用传送带2a搬入的基板W,水平且在X轴、Y轴、Z轴和R轴(围绕Z轴的转动)上移位可能地予以支撑。
即,该4轴单元10,阶层式地包括:固定在上述基座1上的固定台11,相对于该固定台11沿X轴方向移动可能地予以支撑并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X轴台12;相对该X轴台12在Y轴方向移动可能地予以设置并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Y轴台13;相对于该Y轴台13转动可能地予以设置并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R轴台14;相对于该R轴台14升降可能地予以设置并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升降台15。而且,通过设置在该升降台15的支撑单元16对基板W的支撑,并通过各固定台12、13、14、15的驱动,可使基板W移动到X轴、Y轴、Z轴和R轴(围绕Z轴的转动)方向的任意位置上。
支撑单元16,相对于升降台15升降可能地予以设置,包括可沿Z轴方向出没的多个支撑销,直接支撑基板W的基板支撑机构17,和安装在升降台15上的可沿X轴方向从两侧夹持基板W的夹持机构18。该夹持机构18,包括连接固定在升降台15上的固定部18a和相对于该固定部18a沿X轴方向移动可能的可动部18b,固定部18a和可动部18b的上端部分别设置有成对的用于搬入搬出基板W的主传送带。可动部18b可根据基板W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来调整位置。当基板W从搬入用传送带2a搬到夹紧机构18的主传送带上时,基板支撑机构17的各支撑销以突起的状态从基板W下侧(背面侧)对其予以支撑,同时通过夹持机构18沿X轴方向从两侧夹持基板W,从而使基板W对支撑单元16予以定位固定。
印刷台3的上方张设有模板4,该模板4的上方设置有包括可对供给在该模板4上的膏状焊料、导电糊剂等糊剂进行扩展的刮板41的印刷用头部6。
头部6,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可能地被予以支撑,并由伺服电动机予以驱动。即,模板4的上方设有一对在X轴方向延伸的固定导轨7,头部支撑部件5横架在上述固定导轨7上,并与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滚珠丝杠(省略图示)相连接。此外,头部6,安装在设置于头部支撑部件5上的Z轴方向的固定导轨22,并与由伺服电动机23驱动转动的滚珠丝杠24相连接。由此,通过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头部6,一方面可与支撑部件5一起沿X轴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可相对于头部支撑部件5沿Z轴方向移动。
图3~图6表示头部6的具体结构,其中,图3以立体图、图4以侧视图、图5以正视图,图6以剖视图分别表示头部6。
如上述图所示,头部6具有主框架20,其通过该主框架20支撑在上述头部支撑部件5。该主框架20连接有剖面为倒“L”字型的悬臂(arm)部件25,介装有测压元件(load cell)等压力传感器26的支撑部28与该悬臂部件25垂直设置,该支撑部28支撑着可围绕与头部6的往返移动方向平行的轴(围绕与X轴平行的轴)转动(摇动)自如的框架30。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1支撑轴29经轴承28a转动可能地支撑在支撑部28上,通过将副框架30固定在该第1支撑轴29,该副框架30可围绕该第1支撑轴29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另外,在该副框架30安装有下述的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刮板单元40、齿轮箱45、伺服电动机51和减速装置52等,上述副框架30等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合部件。
另外,压力传感器26,设有未图示的弹簧部件,当印刷开始时,如上所述,通过下降头部6使刮板41与接触点接触,然后克服上述弹簧部件的弹力使头部6继续下降,并同时通过图外的控制装置对伺服电动机2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头部6停止在压力传感器26的输出值达到规定值(按压负载)时的高度位置上。这样,刮板41可以规定的设定负载与模板4压接。
副框架30,经与X轴交叉的轴、本实施方式中为与X轴正交的第2支撑轴34,转动可能地支撑着安装有可装卸的后述刮板单元40的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相当于本发明的刮板安装部),并且安装有驱动该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驱动单元。
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是沿Y轴方向呈细长板状的部件,该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由刮板41和支持该刮板41的刮板固定器42所构成的刮板单元40。
刮板41的一面,被设为用作按压糊剂的作业面41a,在第2支撑轴34位于该作业面41a的相反面一侧的状态下,刮板41经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转动可能地支撑在该第2支撑轴34。
具体而言,一方面,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背面侧(与刮板单元40相反的一侧)长度方向上的途中部分,突出设置有支撑部32a,另一方面,位于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背面侧且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2支撑轴34,通过轴承等以可围绕Y轴转动的状态支撑在上述副框架30的下端部,且支撑部32a通过键连接安装固定在该第2支撑轴34的突出部分,所以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可摇动自如地支撑在副框架30上。
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第2支撑轴34以其两端从副框架30突出的状态通过油封轴承(sleeve bearing)61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该框架30上,支撑部32a固定在该第2支撑轴34的一端(图7中为右端)。支撑部32a,如图7所示,与第2支撑轴34的凸缘部34a抵接,且以通过键62锁止其相对于该第2支撑轴34的转动的状态外嵌安装在支撑轴34上。此外,设置有卡合于支撑部32a的垫圈(washer)63,通过螺丝部件(screw)64从垫圈外侧螺合拧入第2支撑轴34的端面,从而使支撑部32a一体地固定在凸缘部34a的一端。这样,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通过第2支撑轴34摇动自如地支撑在副框架30上。另外,图7中,标号65是表示被螺丝固定在支撑部32a上的保护盖,该保护盖用于覆盖上述螺丝部件64。此外,标号34b是表示形成在第2支撑轴34中的夹具插入孔,当上述螺丝部件64螺合安装到第2支撑轴34上时,通过夹具插入该孔34b可锁止第2支撑轴34的转动。
支撑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上述第2支撑轴34的另一端(图7中为左端,与支撑部32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插入一体地固定在副框架30的侧部的齿轮箱45内部的齿轮收容部451(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收容部)中。第2支撑轴34,通过轴承66转动可能地支撑在齿轮箱45的后述壳体45a的侧壁,并且其顶端部分(插入齿轮箱45内的部分)固定有齿轮49。该齿轮49,如图7所示,与第2支撑轴34的台阶部34c抵接,且以被键69锁止相对于该第2支撑轴34的转动的状态外嵌安装在该支撑轴34,并通过安装在轴端部的卡环68被阻止脱离。另外,第2支撑轴34安装有后述的密封部件50b,由此使齿轮箱45和第2支撑轴34之间予以密封。
齿轮箱45,如图6所示,由壳体45a和盖45b构成,其中壳体45a固定在副框架30上并且开口向着该框架30的相反一侧(图中为左侧);盖45b装卸可能地安装在壳体45a上。
该齿轮箱45的上述齿轮收容部451中,如图4及图6所示,分别经支撑轴46a~48a以顺次序啮合的状态设置有驱动齿轮46和2个中间齿轮47、48,该中间齿轮47、48的其中一方的齿轮48与固定在第2支撑轴34的上述齿轮49啮合。上述齿轮46~49构成动力传动机构。
驱动齿轮46及中间齿轮47、48,安装固定在分别经轴承70支承于壳体45a及盖45b的内侧面的支撑轴46a~48a,从而转动可能地支撑在齿轮箱45内。支撑轴46a~48a中的驱动齿轮46的支撑轴46a,穿过壳体45a的侧壁而突出至副框架30一侧,通过后述的减速装置52连接于伺服电动机51。
齿轮箱45的内部与外部隔离而呈密闭状态,并注入有润滑油从而使各齿轮46~49浸渍在润滑油中。
另外,齿轮箱45中的壳体45a与盖45b的接合面部分介装有密封部件50a,由此使壳体45a和盖45b之间予以密封。此外,支撑驱动齿轮46的支撑轴46a中位于轴承70的内侧(齿轮箱45的内侧)的部分,及上述第2支撑轴34中位于由轴承支撑的部分的内侧(齿轮箱45的内侧)的部分,分别安装有V型密封圈等密封部件50b,由此使齿轮箱45和第2支撑轴34之间予以密封。
如图6所示,位于齿轮箱45的侧面的上述支撑部28的后侧(图6中为上侧)的部分,通过减速装置52固定有伺服电动机51。
减速装置52,是所谓的谐波减速机,如同图所示,其具有筒状的外壳(casing)53。该外壳53的一端,以嵌入固定于齿轮箱45侧面的筒型安装部60的状态安装在该安装部60上,由此将减速装置52安装到齿轮箱45。
外壳53的内部,设置有由外嵌于椭圆形凸轮外周的轴承及薄壁金属弹性体构成的波发生器57;由外周具有齿面且内周面与上述波发生器57的外周面相滑接的薄壁金属弹性体构成的柔轮(flex spline)56;内周面与上述柔轮56的齿面啮合且齿面齿数少于柔轮的刚轮(circularspline)55。
外壳53内部的输入侧(图6中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撑着输入轴54,该输入轴54的末端部分固定着上述波发生器57。此外,外壳53内部的输出侧,通过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撑着输出凸缘58,该凸缘58上固定着上述柔轮56。另外,刚轮55一体地装配在外壳53中。
此外,上述伺服电动机51,安装在设置于减速装置52的输入侧的上述外壳53端面的电动机安装部,通过该电动机51的输出轴51a插入到设置于上述输入轴54的端部的联接器(coupling)54a中,再经该联接器54a,输出轴51a被连接固定在输入轴54上。此外,在上述筒状的安装部60的内部,驱动齿轮46的上述支撑轴46a插入上述输出凸缘58,通过键连接,该支撑轴46a被连接固定于凸缘58中。另外,支撑轴46a与输出凸缘58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使支撑轴46a的末端形成为凸缘形状,然后通过螺栓将该末端部分连接在输出凸缘58上的结构。
这样,伺服电动机51的转动驱动力,通过减速装置52传递到驱动齿轮46。即,上述伺服电动机51、减速装置52和齿轮46~49等构成上述驱动单元,通过伺服电动机51的运作,驱动上述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使其围绕第2支撑轴34正逆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支撑轴29位于刮板41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该第1支撑轴29所支撑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组合部件),在刮板41与模板4未接触时可使刮板41大致保持水平。即,伺服电动机51,设置在以第1支撑轴29或其附近的部分为界的两侧的其中一侧(Y轴方向的其中一侧),而齿轮箱45及其内部的齿轮46~49(动力传动机构)则设置在另一侧。而且,齿轮箱45、减速装置52和伺服电动机51,设置在副框架30中,可使上述第1支撑轴29所支撑的部分的重量平衡在第1支撑轴29的两侧(Y轴方向的两侧)大致相等。
上述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刮板单元40。该刮板单元40,由刮板41和保持该刮板41的刮板固定器42构成。
刮板固定器42,是由铝合金等轻型合金构成的沿Y轴方向呈细长板状的部件。另一方面,刮板41,是由硬质聚氨脂等的塑料或不锈钢、SK材等的金属构成的沿Y轴方向呈细长板状的部件,其以重叠于刮板固定器42的状态而被固定器42保持。
刮板固定器42,在保持刮板41的保持面的相反侧,具有用于将其自身安装到上述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一体地突出设有一对在Y轴方向上相离规定间隔的螺杆轴,并且上述螺杆轴的顶端螺合安装有具备捏手(knob)部的固定用螺帽43,刮板单元40重叠于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且在上述螺杆轴分别插入形成在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一对切口部32b的状态下通过拧紧上述螺帽43,使刮板单元40固定在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上。
刮板固定器4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侧漏防止板44。上述侧漏防止板44,是用于防止印刷作业时糊剂流到刮板41的侧方(其Y轴方向的外侧方)而发生泄漏(外溢)的部件。
下面,就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印刷操作进行说明。另外,有关刮板的移动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从装置侧面一侧看到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设定头部6从左侧向右侧的移动为往程移动,与之相反方向的移动为返程移动。
首先,通过4轴单元10对印刷基板W予以定位,在该印刷基板W与模板4重叠后,头部6根据操作人员所输入的开始作业的指令而进行运转,由此网版印刷装置开始印刷作业。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头部支撑部件5的运作,刮板41被设置在规定的作业开始位置的上方,同时通过伺服电动机51的驱动,使刮板单元40转动移位,以调整刮板41的姿势。例如,在图1和图4中,当头部6从左侧向右侧移动(往程移动)时,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刮板41被设定为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即,刮板41的作业面41a被设定为相对于行进方向前方一侧的模板4成锐角的状态。此时,模板4和刮板41的作业面41a所成的角度(以下称为迎角(attack angle))根据糊剂的粘度或刮板41的移动速度等进行调整,以便进行适切的印刷。
接着,经伺服电动机23等的驱动,头部6下降,刮板41被设定在该刮板41与模板4上的接触点抵接时的高度位置上。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刮板41通过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等转动可能地支撑在第1支撑轴29上,因此若使刮板41接近并接触模板4,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等将自行地以第1支撑轴29为支点转动,从而刮板41顺应模板4的表面在其长度方向上与模板4完全接触。这样,刮板41在其长度方向可确实可靠地与模板4完全压接。而且,由于第1支撑轴29所支撑的部分,如上所述,在第1支撑轴29两侧保持恰当的重量平衡,因此刮板41在长度方向上可以大致均等的压力与模板4完全压接。
对刮板41进行上述设定后,通过图外的供给装置将糊剂供给到模板4上,同时刮板41沿着模板向右方往程移动,由此模板4上的糊剂随着刮板41的按压而移动(滚压),经模板4被涂敷到印刷基板W上。
当刮板41到达往程移动的终端位置后,头部6上升,同时更换通过上述刮板41的移动(往程移动)而实施了印刷的已处理基板W,并使尚未实施印刷的未处理基板W定位在规定的基准位置,且重叠于模板4。
另一方面,头部向往程移动方向再移动规定量距离,经伺服电动机51的逆转驱动,刮板41的姿势及位置变更为,作业面41a在经过与模板4相对的状态转变为与往程移动时相反的倾斜角度(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呈向左上方倾斜状态),并且位于比糊剂更位于后侧的位置的状态(在返程移动方向上作业面41a位于比糊剂更位于后方的位置状态)。由此,刮板41在返程移动时呈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迎角适当地被调整。
然后,经伺服电动机23等的驱动,头部6下降,在刮板41被设定在该刮板41与模板4上的接触点抵接时的高度位置后,糊剂被供给到模板4上,同时刮板41沿着模板向左方返程移动,由此糊剂通过模板4被涂敷到印刷基板W上。
以后,如上所述,通过切换刮板41的姿势以及沿着模板4往复移动刮板41,糊剂依次地被印刷在搬入到印刷装置的各基板W上。
如上所述,在本网版印刷装置中,由于在头部6设置有可围绕第2支撑轴34转动的刮板41,从而可变更刮板41的姿势,因此可以单一的刮板在往程移动及返程移动时分别进行印刷。
此外,由于在头部6设置有与第2支撑轴34正交的第1支撑轴29,且在上述第1支撑轴29转动自如地支撑着由刮板41和对该刮板41进行驱动的伺服电动机51等的驱动单元所构成的组合部件,因而刮板41可确实可靠地与模板4完全接触,并且通过对上述组合部件进行重量平衡设定,以使刮板41在与模板4处于未接触的状态下可大致保持水平,从而使刮板41可在其长度方向上以均等的压力与模板4完全压接,因此刮板41可在其长度方向确实可靠地以均等的压力与模板完全压接4。即,刮板41可不受伺服电动机51等(驱动单元)的重量影响而适当地与模板4压接。
因此,与由于受刮板驱动用电动机等的重量影响而有可能产生偏负载的以往的印刷装置(专利文献1的装置)相比,本网版印刷装置即使在往程移动时和返程移动时变更刮板41的倾斜状态,也可更适切地对基板W进行印刷。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网版印刷装置,在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方面亦有如下效果。
即,当采用以单一的刮板41并在往程移动及返程移动的过程中变更其倾斜状态的结构时,由印刷中的滑动摩擦阻力等所产生的负载对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产生一个使其围绕第2支撑轴34转动的作用力,由此可能造成迎角的偏离(误差)。为防止上述误差的发生,采用高转矩的大型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动机,从而使电动机负担上述负载的方法虽然简单且直接,但存在招致头部的大型化、重型化的弊端。对此,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头部6的结构,如上所述,由于通过由谐波减速机构成的减速装置52将伺服电动机51的转动传递给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因此可采用输出较低的小型轻量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51,同时可采用小型的减速装置52以较高的减速比驱动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这样,即使刮板41的驱动机构采用小型轻量的结构也可以较高转矩驱动刮板41。因此,既可预防印刷作业中发生迎角误差等的问题,从而适切地对基板W实施糊剂印刷,又可将头部6设为小型轻量的结构。
此外,如图6所示,由于构成刮板41的驱动机构的伺服电动机51、减速装置52和齿轮箱45,以并列于与头部6移动方向正交方向(Y轴方向)的状态予以装载,因而头部6可在其移动方向(X轴方向)上实现紧凑型结构。因此,头部6在X轴方向的可动空间可控制得更小,其结果有利于网版印刷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中,为防止刮板41相对于模板4的偏接触,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及其驱动机构等通过第1支撑轴29转动(摇动)可能地支撑在支撑部28上,而在上述头部6中,如图6所示,由于利用了支撑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第1支撑轴29后侧(图6中的上侧)的空间,在该空间设置伺服电动机51及减速装置52,因此既可在支撑部28的下侧确保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转动的空间,又可使头部6在上下方向实现紧凑型结构。
另外,作为驱动刮板41的驱动单元的结构,可考虑将刮板驱动用的伺服电动机设置在头部6的固定侧(支撑组合部件的一侧),不过,若如此设置,由于刮板和电动机的相对位置会随着设有刮板的组合部件围绕第1支撑轴的转动而发生变化,所以将电动机的转动传递给刮板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会变得复杂,并且在电动机和刮板之间容易产生因相位偏移等而造成的转动误差。对此,若采用在刮板41设置包括伺服电动机51和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使上述全体可一体地围绕第1支撑轴29转动的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可简化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同时可使由伺服电动机51驱动的刮板41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转动。
而且,由于向刮板41传递伺服电动机51的转动驱动力的动力传动机构的一部分亦即各齿轮46~49,收容于齿轮箱45,并且在该齿轮箱45内注入有润滑油,从而使各齿轮46~49浸渍于润滑油中,因而可有效地抑制在齿轮46~49产生粉尘,并有效地防止该机构部分的粉尘等飞散附着到刮板上或混入糊剂中。因此,即使在往程移动时和返程移动时变更单一刮板41的倾斜状态,也可预防因动力传动机构(齿轮46~49)部分产生的粉尘造成的印刷不良,并可适当地进行印刷作业。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伺服电动机51是以其输出轴51a插入外壳53内的状态安装在减速装置52,进而减速装置52是以其外壳53顶端嵌入筒状安装部60的状态安装于齿轮箱45,因而使驱动齿轮46a的支撑轴46与输出凸缘58在该筒状安装部60内连接,固此支撑轴46a和输出轴51a不会露出于外部。因此,从上述可动部分飞散的润滑脂及粉尘等将得到有效的防止。
上述的网版印刷装置是涉及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其具体结构可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做适当变更,以下对其变更例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齿轮箱45的内部(齿轮收容部451)充填润滑油,不过,例如也可通过使用本身具有润滑性的齿轮作为齿轮46~49,以省略润滑油。此时,如上所述,因为齿轮箱45与外部隔离而呈密闭状态,所以粉尘等不会飞散到外部。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粉尘等附着到刮板上或混入糊剂中的情况发生。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各齿轮46~48是安装固定在架设支承于壳体45a与盖45b之间的支撑轴46a~48a上,因而各齿轮46~48以两端支撑的状态设置在齿轮箱45内,不过也可采用,如图8所示,将各齿轮46~48以一端支撑的状态支撑在壳体45a上的结构。此时,如图8所示,先将支撑轴47a、48b固定在壳体45a,然后使齿轮47、48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撑轴47a、48b上,另外,在这些支撑轴47a、48b安装密封部件50c,使支撑轴47a、48b和壳体45a之间予以密封。采用此结构,由于支撑轴46a~48a不支撑在齿轮箱45的盖45b上,因而易于对盖45b进行装卸,从而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可维护性的优点。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运用齿轮驱动方式的驱动机构驱动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结构,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运用皮带(timing belt)驱动方式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刮板41(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转动。
图9和图10,以立体图示出了采用有上述皮带驱动方式的驱动机构的头部6,其中,对与图3等所示的头部6共通的部分付予同一的符号。
在该头部6中,设有如下的结构以取代上述齿轮箱45(齿轮46~49)等。即,支撑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第2支撑轴34,穿过副框架30而突出在与支撑部32a侧相反的一侧,而皮带轮72通过键连接或定位螺丝(set screw)安装固定在该突出部分。副框架30设有电动机安装凸缘31,该电动机安装凸缘31固定有伺服电动机51。此外,电动机的安装凸缘31的相反侧,即与伺服电动机51相反的一侧固定有减速装置52,伺服电动机51的输出轴51a穿过电动机安装凸缘31与减速装置52的输入轴54连接固定。另外,减速装置52的输出凸缘58(参照图6)连接固定有皮带轮73,围绕该皮带轮73和上述皮带轮72之间安装有驱动皮带74,并且通过支撑在电动机安装凸缘31上的张紧轮(tension pulley)75与该皮带74的外周侧压接来张设驱动皮带74。
在该结构中,支撑在第1支撑轴29上的部分,也同样使刮板41在未与模板4接触的状态下大致保持水平。即,如上所述,通过使皮带轮72、73、75、驱动皮带74、减速装置52等位于以第1支撑轴29部分为界的其中一侧(Y轴方向的其中一侧),使伺服电动机51位于其相反一侧,来对副框架30安装上述伺服电动机51等,可在第1支撑轴29两侧保持合适的重量平衡,从而可使刮板41保持大致水平。
此外,对应于皮带传动机构的部分(对应于皮带轮72、73、75及驱动皮带74等的部分),如图10所示,收容于由设置在其下侧的盖体77所形成的空间78(相当于涉及本发明的收容部)内,这样,对应于皮带传动机构的部分被盖体77从其下侧予以覆盖。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粉尘等飞散到模板4上。此时,为了更切实地防止粉尘等的飞散,也可将盖体77设为密闭整个皮带传动机构的盖体。
(4)在图3及图9所示的头部6的结构中,齿轮箱45(齿轮46~49)及皮带传动机构,不仅可传递转动驱动力,当然还可兼具减速机构的功能。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刮板41的作业面41a(推压糊剂的面)与刮板41的转动半径方向正交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亦适用于,例如,如以往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刮板的作业面与其转动半径方向大致平行的网版印刷装置。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副框架30固定在第1支撑轴29,不过,也可将第1支撑轴29固定在支撑部28上,在该第1支撑轴29通过轴承摇动自如地支撑副框架30。此外,如图6的结构所示,也可在通过轴承28a使第1支撑轴29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28的基础上,在副框架30和第1支撑轴29之间介装轴承,从而使副框架30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第1支撑轴29。若采用该结构,也可使副框架30围绕平行于X轴的轴摇动可能地设置在支撑部28。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支撑轴34通过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副框架30上,齿轮49和刮板单元安装部件32的支撑部32a以键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固定在第2支撑轴34的一端和另一端,不过,也可以使第2支撑轴34固定或游嵌在副框架30上,通过轴承使齿轮49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第2支撑轴34的一端,通过轴承使支撑部32a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另一端,并在此基础上连接支撑部32a和齿轮49使之可传递动力。

Claims (8)

1.一种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刮板;
使该刮板相对于重叠在基板上的模板接近或离开并可沿着模板在单一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头部;
上述刮板,转动可能地支撑于上述头部,在往程移动和返程移动时分别处于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
上述头部,设有可围绕与上述单一方向平行的轴转动的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设有经刮板安装部可围绕与上述单一方向相交的轴转动的上述刮板、和包括使该刮板转动的电动机及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组合部件,其重量平衡设定为当上述刮板与上述模板未接触时大致保持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单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将组合部件转动可能地在支撑在上述头部的支撑轴或其附近部分为界,上述电动机设置在一方,上述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另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用于降低该电动机的转速的减速单元、将减速后的电动机的转动传递给上述刮板安装部的动力传动机构,
上述减速单元,包括谐波减速机,
上述电动机、减速单元和动力传动机构,以在与上述单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处于并列的状态而设置在上述组合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组合部件转动可能地支撑于上述头部的支撑轴,位于上述刮板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
上述电动机、减速单元和动力传动机构,设置为使上述支撑轴所支撑的部分的重量平衡在上述支撑轴的两侧大致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头部,设有以从上述动力传动机构的下侧覆盖该动力传动机构的状态收容该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具有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轮传动机构,
上述多个齿轮以密闭在上述收容部内的状态转动可能地予以支撑,
上述收容部内充填润滑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齿轮以一端支撑的状态转动可能地支撑在上述收容部的共同的侧面上,
上述收容部中与各齿轮的支撑面相对的部分可予以装卸。
CN2006100912173A 2005-06-09 2006-06-07 网版印刷装置 Active CN1876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0033 2005-06-09
JP2005170033 2005-06-09
JP2005170033 2005-06-09
JP2005170613A JP4584777B2 (ja) 2005-06-10 2005-06-10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5170613 2005-06-10
JP2005-170613 2005-06-10
JP2005-206702 2005-07-15
JP2005206702 2005-07-15
JP2005206702A JP4699122B2 (ja) 2005-07-15 2005-07-15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371A true CN1876371A (zh) 2006-12-13
CN1876371B CN1876371B (zh) 2012-03-21

Family

ID=3750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12173A Active CN1876371B (zh) 2005-06-09 2006-06-07 网版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763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468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晋江市联盟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直驱式丝网数控刮刀装置
CN102355801A (zh) * 2008-04-02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机
CN102529322A (zh) * 2012-03-07 2012-07-04 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丝印机的动力传动机构
CN103786425A (zh) * 2012-10-26 2014-05-1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粘性材料供给装置及粘性材料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6694A5 (zh) * 1987-07-06 1991-02-28 Juerg Holderegger
CN2128195Y (zh) * 1992-07-01 1993-03-17 李文钟 网版印刷机之移动式平台与刮刀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801A (zh) * 2008-04-02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机
CN102355801B (zh) * 2008-04-02 2015-12-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机
CN102259468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晋江市联盟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直驱式丝网数控刮刀装置
CN102529322A (zh) * 2012-03-07 2012-07-04 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丝印机的动力传动机构
CN103786425A (zh) * 2012-10-26 2014-05-1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粘性材料供给装置及粘性材料印刷装置
CN103786425B (zh) * 2012-10-26 2017-04-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粘性材料供给装置及粘性材料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371B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8173Y (zh) 医疗装置
CN1784141A (zh) 用来安装电子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876371A (zh) 网版印刷装置
CN1846994A (zh) 印刷装置
CN1537773A (zh) 蜗轮机构和装配有该蜗轮机构的电动转向装置
CN1891415A (zh) 连杆装置和搬送机械手
CN1408629A (zh) 覆盖膜传送工具以及用于更换覆盖膜传送带的方法
CN1891483A (zh) 图像成像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图像成像装置
CN1104829A (zh) 网板印刷装置
CN207564475U (zh) 一种钢化膜上料机械手
CN1270918A (zh) 输送装置
CN1782317A (zh) 用于可滑动分隔元件的驱动设备、驱动组件以及分隔元件
CN1915776A (zh) 具有供纸盒自动安装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798234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939717A (zh) 丝网印刷装置
CN1713650A (zh) 自动/半自动/手动滑动型移动通信终端
CN1488470A (zh) 抛光机
CN101058265A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846996A (zh) 基板支撑装置和基板支撑方法
CN1294027C (zh) 间隙调整装置、记录设备和液体喷射设备
CN1976810A (zh) 印刷机
CN1683108A (zh) 倾斜圆台装置
CN1840448A (zh) 基板移放装置,基板移放方法,以及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031019A (zh) 驱动装置和扫描设备
CN1454769A (zh) 塑封机辊子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