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5240B - 热交换器的流道以及带有这种流道的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的流道以及带有这种流道的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5240B CN1875240B CN2004800318663A CN200480031866A CN1875240B CN 1875240 B CN1875240 B CN 1875240B CN 2004800318663 A CN2004800318663 A CN 2004800318663A CN 200480031866 A CN200480031866 A CN 200480031866A CN 1875240 B CN1875240 B CN 18752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channel
- structural elements
- channel according
- flow
- structu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4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in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influencing fluid boundar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03—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流道(1),它带有两个对应流道高度H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的平行的传热面(F1、F2)。每个传热面(F1、F2)分别具有一个由多个结构元件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元件并排布置成与流动方向P垂直的列,并伸入到流道中。各结构元件具有一个宽度B、一个长度L、一个高度h、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重叠区以及一个纵向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被一个介质沿一个流动方向穿流的热交换器流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前述流道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中的流道被一个第一介质如废气或液态冷却剂穿流,并将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隔开,而第一介质则将热量传递到第二介质上。这种流道可以是具有圆形横断面的管、矩形管、扁平管,也可以是由两个板或片在边缘处相连形成的双片式(Scheibenpaar)。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热交换中的介质是不同的,例如,在管中流动的是含有碳黑颗粒的热废气,而废气管则在外侧被一种液态冷却剂环流,这样,在管的内侧和外侧就出现了不同的热传递情况。因此,人们曾建议在废气管的内侧布置V形和扩散器状的紊流生成器,以使流体出现紊流,进而改善废气侧的热传递,同时防止出现积炭。废气热交换器的这些方案来自以下专利:EP-A 677 715、DE-A 195 40 683、DE-A 196 54 367和DE-A 196 54 368。这些已公知的废气热交换器具有由不锈钢制成的矩形管,它由两个焊接的半壳构成,紊流生成器即所谓的小翅片其内成形或压出并前后排列。两个半壳中的小翅片对,或者沿管的纵向即流动方向错位排列(DE 196 54 367、DE 196 54 368),或者相互对置(DE195 40 683)。
在DE-A101 27 084中,曾提出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具有扁平管和波纹翅片的冷却剂/空气冷却器。在这个热交换器中,扁平管的扁平侧具有一个由结构元件构成的结构。结构元件呈长形,并以V形排列成与冷却剂流动方向垂直或与管的纵轴垂直的列,并且作为涡流生成器,以改善冷却剂侧的热传递。涡流生成器在两个对置的管壁上冲压成形,并向内伸入到冷却剂流中。沿着流动方向,扁平管一侧上的涡流生成器列与扁平管另一侧上的列错开。这样,涡流生成器向内伸出的高度可以大于扁平管横断面净宽的一半。
EP-A 1 061 319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扁平管,它的扁平侧上具有一个由长形的、布置成列的结构元件所构成的结构。在这里,由具有不同方向的结构元件所构成的列沿流动方向布置,这样,扁平管内部的流体大致成之字形折流。特别是扁平管一侧上的结构元件列与相对的扁平管另一侧上的列之间错位排列。也就是说,一个结构元件列与扁平管内壁上的平坦区域对置。这样,扁平管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结构元件交替而不是同时地影响着冷却剂管中的流动。这样应该可以避免管的堵塞。但在传热能力方面却需要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说明书开头所提及的流道及热交换器的传热能力,特别是促进紊流和涡流的形成,同时使压力损失的增加处于合理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按照本发明,在流道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特别是布置成列的结构元件基本上相互对置,也就是说,从流动方向看,它们大致处于相同的高度。相互对置的结构元件或列也可以沿流动方向错位排列,但错位的程度应以它们之间还存在重叠区为限。这样,从一个和另一个传热面中突出并伸入到流道中的结构元件同时对流体进行干扰,这就表现为流体的涡流,从而改善了流道内侧的热传递。另外,以废气流为例,它们还阻止了积炭的出现。同时,压力损失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流道中流体受到两侧的同时干扰,也就是说,两个边界层同时分离这样就导致了特别强烈的涡流。相互对置的结构元件或由结构元件构成的列同样可以位于流道的外侧,就是说,在废气冷却器中位于冷却剂侧。各优选方案则提供了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一个带有结构元件的列由一个或多个沿流动方向P基本上并排布置的结构元件构成。特别的是,一个列也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结构元件构成,在这个结构元件旁边没有布置其它的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优选结构规定,在结构元件的不同的实施形式中,它们可以是直线的或是弯曲的,也就是说,它们与流动方向之间形成一个恒定的或者可变的流入角。通过一个相对很大的流入角到一个流出角之间的变化,使得流体产生一个“平缓”的折流,这样就减少了压力损失。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结构,结构元件可以在一个列中错位排列,也就是说,虽然结构元件布置在一个与流动方向垂直的列中,但却沿着流动方向错位排列。这种结构也具有压力损失较小的优点。此外,在扁平管的一侧或另一侧上的相互对置的列,也可以沿着流动方向相互错位排列,但两个列之间始终保持着重叠区。通过这种在流动方向上的错位,也使压力损失降低。如果相互对置的结构相互接触并通过焊接或钎接相连,那就可以提高强度。按照另一个变型,结构元件不是以均匀的间隔布置在一个列中,相反,这个列中间留有若干空位,它们分别与对面一侧上的结构元件对置,这样,这些空位在俯视图中表现为被“填满”。这样也具有压力损失较小的优点。
在结构元件之间或旁边,或者在“结构元件列”(带有结构元件的列)之间或之中,可以(沿流动方向P看)向外或向内压出栓钉和/或腹板,以达到“支承“的目的,从而提高强度。生成涡流的结构同样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担负这样的功能。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基本上相互对置的传热面以及布置在其上的结构元件是弯曲的。特别是在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断面的管子上可以实现本所发明所述的优点。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基本上对置的传热面是热工技术中的基本传热面。而按照一个变型,这些传热面是二次传热面,它们特别是由优选地与流道钎接、焊接或卡接的翅片、腹板等形成。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结构元件的高度h的范围为2mm到10mm,特别是3mm到4mm,优选为3.7mm。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流道为矩形,并且宽度为b,它的范围为5mm到120mm,优选为10mm到50mm。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流道的水力直径的范围为3mm到26mm,特别是3mm到10mm。
按照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形式,至少一个、特别是每个结构元件列分别具有多个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一种热交换器实现。按照本发明,前述流道为热交换器、优选为废气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圆管、椭圆管或矩形管。结构元件符合本发明的布置,即优选地压入到管的内壁中,可以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特别具有优点的是,用于废气热交换器的结构元件以列的形式布置,这样将避免在扁平管的内部出现积炭。废气管的外侧被一种冷却剂环流,冷却剂则来自排放废气的内燃机的冷却剂回路。结构元件也同样可以在用来制作热交换器的板或片中压出。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中为符合现有技术的流道,
图2a、b、c中是现有流道的横断面,
图3中是带有本发明所述结构的扁平管,
图4中是图3所示扁平管的一半,
图5a、b、c、d中是各种结构元件,
图6a、b、c、d、e、f、g、h中是本发明所述的流道上的结构,
图7a、b中是其它的本发明所述的结构,
图8中是另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结构,
图9a、b、c、d中是镜像对称的结构元件,
图10a、b、c、d中是平行位移的结构元件,
图11a、b、c、d中是带有变形后的结构元件的列,
图12a、b中是其它的结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是一个流道1的简图,在图中,它为矩形管并带有一个呈矩形的进口横断面2、两个相互对置的扁平侧F1、F2和两个窄侧S1、S2。流道1被一种介质如废气沿箭头P所示方向穿流。在下扁平侧F2布置着沿V形方向布置的涡流生成器3a、3b、4a、4b,它们通过生成涡流来加大流体的紊流,同时在废气流中阻止积炭的出现。这个图符合本说明书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按照现有技术,分别成对布置成V形并沿流动方向以扩散器形状变宽的涡流生成器3a、3b及4a、4b也被称为小翅片。
图2a中是一个由扁平管形成的流道1的横断面,在这里,在上扁平侧F1和下扁平侧F2上布置着小翅片对5a、5b及6a、6b。在流道横断面中,流道高度为H,流道宽度为b。小翅片5a、5b、6a、6b向流道横断面内部伸入,高度为h。小翅片的这种布置也符合本说明书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标号F1、F2也在后面的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
图2b中是一个由圆管形成的流道1’的横断面,在这里,在上扁平侧F1和下扁平侧F2上布置着结构元件13’及13。在流道横断面中,流道高度为H。
图2c中是一个由扁平管形成的流道1的横断面,在这里,传热面F1、F2为热工技术中的二次传热面,因为它们没有直接地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传热面具有结构元件13、13’。
图3中是一个本发明所述的流道,它由扁平管7形成,图中是它的局部俯视图。扁平管7具有一个纵轴7a,宽度为b,并具有两个由呈V形布置的结构元件或小翅片10、11构成的列8、9,它们既在扁平管7的上侧F1也在下侧F2中压出成形,也就是说具有同样的图案,这样,位于上侧的小翅片列与位于下侧的小翅片列重叠区。在一个列中,在宽度b的整个范围内,均匀分布着8个小翅片一但在同样的宽度内也可以布置6或7个小翅片。在较窄的管、片或板中,小翅片的数量也可以小于6,而在较宽的管或板/片中,小翅片的数量也可以大于8。两列8、9之间间隔一段距离s,它是指从中心到中心测量的距离,并且大致等于小翅片长度的2倍到6倍。在各列之间是一个平坦的区域,在这里可以压出例如支承结构。小翅片列在扁平管7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延伸,并且在扁平管7的两侧,列之间都具有一段距离s。
图4中是扁平管7的下半部7b,视线方向沿着扁平管7的纵轴7a。该管的一半部7b具有一个底面F2和两个侧壁7c、7d,其中,在底面或下侧F2上布置着小翅片11’,也就是说在管壁中压出。上半部未在图中显示,它的形状与下半部成镜像对称,并与下半部7b在侧壁7c、7d沿纵向焊接。小翅片11’伸入到扁平管7的横断面内部,高度为h。该管也可以由一块板材在成形后在一侧焊接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扁平管的宽度b为40mm或20mm,扁平管的总高度约为4.5mm,小翅片的高度h约为1.3mm。在流道的净高为4.0mm并且小翅片从两侧伸入到流道横断面内的高度分别为1.3mm的情况下,横断面中为经过中心的流体所留出的净高为1.4mm。列之间的距离s约为20mm。
扁平管7优选地用于一个已公开的废气热交换器(图未示),也就是说,它在内侧被内燃机的废气穿流,在外侧被来自内燃机冷却剂回路的冷却剂冷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扁平管7的外侧可以是平坦的,并通过例如压入成形的栓钉与相邻的管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扁平管7的外侧上也可以设置翅片以改善冷却剂侧的换热效率。
图5a、5b、5c和5d中为各结构元件,它们为如本发明所述的流道上的结构而设置。
图5a中是一个长形的结构元件13,它具有一个纵轴13a,它与基准线q之间形成一个角α,即流出角。在图5a到图5d的所有图中,流动方向均相同,并由箭头P表示。基准线q与流动方向P垂直。结构元件13的长度为L、宽度为B。后者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即沿方向P增大。
图5b中是一个长形但弯折的结构元件14,它带有两个相互间倾斜的纵轴14a、14b,它们分别与基准线q形成一个角α和β。在这里,β被称为流入角,α被称为流出角。按照箭头P流动的流体因此被两级折流,也就是说,首先是轻微的折流,然后是较强的折流。与图5a中所示的结构元件相比,在同样的流出角α下,它所产生的压降较少。结构元件14沿纵轴14a、14b的长度用L表示。
图5c中是一个弧形的结构元件15,它具有一个相当于半径为R的圆弧的弯曲纵轴15a。位于上游的角被称为流入角β,位于下游的角被称为流出角α。在这里,流体首先以(90°-β)的角度平缓地折流,然后以(90°-α)的角度进行强度较大的折流。与图5a中所示的结构元件13相比,通过流体的这种持续增大的折流,同样可以减少压力损失。结构元件15沿纵轴15a的长度用L表示。
图5d中是结构元件16的另一个实施形式,它大致呈Z形,并具有一个呈Z形延伸的纵轴16a。纵轴16a将两个具有不同弯曲方向但具有相同半径R1=R2的圆弧段连接起来。在这里,流入角用β表示,流出角用α表示,它相当于一个在结构元件16的中央区域所出现的折流的角度(90°-α)。这个结构元件的入流和出流实际上都是沿着流动方向P。这样,流体折流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就特别小。结构元件16沿纵轴16a的长度用L表示。
图6a、6b、6c、6d、6e、6f、6g、6h中是图5a中所示结构元件13的布置图案,也就是说,在一个流道的局部图中以列的形式排列。在图中未示的实施例中,只是单个结构元件相互对置。
图6a中是长形的结构元件13分别布置在两个列17、18中,两个列在流动方向P上相隔一段距离s。以实线画出的结构元件13在流道的上侧F1中压出。以虚线画出的结构元件13’在流道的下传热面或下侧F2中,同样布置成两个列19、20。这两列由虚线画出的边界线表示。在下传热面F2上的结构元件13’与位于上传热面F1上的结构元件13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具有一个相反的流出角α(见图5a)。此外,列19、20在流动方向P上与列17、18错开,错位量为f。结构元件13、13’和所属的列17、18、19、20分别具有一个深度T,即结构元件13、13’的长度在流动方向P上的投影。错位量f小于深度T,这样,在列18、20或17、19之间就保留着重叠区它等于T和f之间的差。一个100%的重叠区意味着,对于具有同样深度T的列,错位量等于零(f=0)。对于具有不同深度T1及T2的列,也就是说T1<T2,一个100%的重叠区意味着,重叠区等于较小的深度T1 具有优点的是,通过各自对置的列17、19或18、20之间的错位,使压力损失小于列没有错位的情况。
图6b中是布置成列的结构元件13的另一个布置图,它们布置成具有不同流入角α(图未示)的列21和列22。用实线画出的结构元件13在流道的上传热面F1中压出。在流道的下传热面F2上沿流动方向P布置着用虚线画出的、具有同样高度但方向相反的结构元件13’,这样,上结构元件13和对置的下结构元件13’在俯视图中就形成一个交叉形。因此,位于上部、具有结构元件13的列没有与位于下部、具有结构元件13’的列之间错开,重叠区为100%。
图6c到6h中是结构元件13、13’在流道的上侧面(用实线画出)和下侧面(用虚线画出)F1、F2上的其它布置图。
此外,图6h中还有位于流道外侧的支承元件13”,它们在这个实施例中布置在结构元件13、13’的附近,特别是在由结构元件13、13’形成的列之中。支承元件优选地在流道壁中压出。为了对各流道进行所需的支承,支承元件13”优选地具有一个高度,它等于两个流道间及各流道与热交换器的壳体壁之间所需间隔的距离。
图7a和7b中是布置成列的结构元件13的其它布置变型。
图7a为流道的一个局部图,流道具有由呈V形并布置在上侧面F1上的结构元件13所构成的两个列23、24。结构元件13不是以均匀的间隔相互并排布置,而是具有空位25、26、27,它们则由位于下侧面F2上的结构元件13’填满,这样,在俯视图中可以看到结构元件13、13’连续、均匀的布置。这种具有“空位”的列23、24和位于下侧上的相应的列使在流动方向P上的压降减少,因为从宽度方向上看,结构元件只是交替地从上和从下干扰流体流动。
图7b中是另一个类似的具有空位的布置,在这里,平行的结构元件13在上侧面F1上布置成列28、29。结构元件13之间的空位则被下侧面F2上的结构元件13’填满,在这种情况下,位于上侧面F1的结构元件13和位于下侧面F2的结构元件13’在俯视图中相互补充形成之字形布置。这种布置相对来说也是压力损失较小。
图8中是结构元件13和13’布置的另一个实施形式,它们在上侧F1上布置成两个列30、31。列30的结构元件13与(在下侧F2上)对置的列的结构元件13’相互平行,并且相互间以相同的间隔布置。这同样也适用于类似的第二列31,其中只有流出角为反向,以使流体在流动方向P上出现折流。
在图6a、6b、7a、7b和8中,结构分别具有图5a中所示的结构元件13。结构元件13同样可由结构元件14(见图5b)、15(见图5c)或16(见图5d)代替。而在一个列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结构元件,例如13和14。
图9a、9b、9c、9d中是结构元件13、14、15、16通过镜像而产生的变型。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小翅片对32、33、34、35,其中,在每两个结构元件之间规定的最小距离为a。流动方向通常为箭头P所示的方向,而小翅片对的入流传统上位于最窄处a。这样,对于不同的小翅片对32到35而言,压力损失按照前面标号的顺序逐渐减少。这些小翅片对可以并排布置成列,如图6到8中所示。
图10a、10b、10c、10d中是结构元件13、14、15、16通过平行位移而产生的变型。这样就形成了双结构元件36、37、38、39,结构元件之间在流入侧和流出侧的距离分别为a,这些结构元件可以整合到图6到8中所示的结构中。
重要的是,如图11a中的四个结构元件所示,位于上面和/或下面的列的结构元件并非必须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或尺寸。而如图11b所示,结构元件可以沿流动方向P错位排列,错位量为f。
在图11c中,结构元件13的流出角可变,而在图11d中,结构元件13的长度L1、L2不同。图11a、11c、11d中所示的变型同样可以组合在一起(图未示)。而这种变型也可以出现在上传热面和/或下传热面F1及F2中。
图12a中是另一个结构元件43,它由一个具有两个侧边43a、43b的角形成,其中,侧边在顶点处由一个弧形43c连接。在这一点上,结构元件43是图9a中所示的小翅片对32的变型。按照箭头P所示,入流优选地朝着顶点43c。
图12b是图9c中所示的结构元件对34的另一个变型,即一个结构元件44具有两个弯曲的侧边44a、44b,它们在顶点处由一个弧形44c连接。对于结构元件44,流体同样按照箭头P所示方向流向顶点44c,并首先出现一个较小的折流,然后由于弯入到流体中两侧44a、44b的作用,折流变强。
图12a和12b所示的元件可被所有前面所示的、两个呈V形布置的结构元件代替。
原则上,所有前面描述的结构元件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
Claims (57)
1.可被一种介质沿一个流动方向P穿流的热交换器流道(1),带有两个基本上平行对置的和/或以流道高度H为间隔距离布置的传热面(F1、F2),它们分别具有一个由多个结构元件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元件并排布置成与流动方向P垂直的列,并伸入到流道中,其中,各结构元件具有一个宽度B、一个长度L、一个高度h、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纵向轴,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基本上对置的传热面(F1、F2)上的至少两列(17、18、19、20)结构元件(13、13’)在流动方向P上错位,错位量为f,从垂直于传热面(F1、F2)的方向看在结构元件(13、13’)之间形成重叠区所述错位量f小于结构元件(13、13’)的深度T,其中深度T是长度L在流动方向P上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呈矩形并具有一个笔直的纵轴(1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4)呈长形并弯折,并具有一个弯折的纵轴(14a、14b),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5)呈弧形,并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R的纵轴(15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6)呈Z形,并具有一个两次弯曲且曲率半径为R1、R2的纵轴(16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43)呈V形,并且V形的两边(43a、43b)为笔直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44)呈V形,并且V形的两边(44a、44b)沿与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的高度h为流道高度H的20%到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的高度h为流道高度H的20%到50%,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的长度L为结构元件高度h的2倍到12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列之间的距离s为深度T的0.5倍到8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沿着流动方向P,每两列之间的距离s各不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具有一个恒定的宽度B,它的范围为0.1mm到6.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的宽度从起始宽度B1起,沿流动方向不断增加,直到结束宽度B2,其中,起始宽度B1的范围为0.1到4mm,结束宽度B2的范围为0.1到6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出角α的范围为20到7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4)呈长形并弯折,并具有一个弯折的纵轴(14a、14b),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流入角β大于流出角α。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5)呈弧形,并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R的纵轴(15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半径R的范围为1到10m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5)呈弧形,并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R的纵轴(15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6)呈Z形,并具有一个两次弯曲且曲率半径为R1、R2的纵轴(16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半径R1和R2等于半径R。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具有各不相同的结构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列中的各结构元件(13、14、15、16)之间成镜像对称,并且并排布置成相隔最小距离a的小翅片对(32、33、34、35)。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结构元件(13、14、15、16)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的双结构元件(36、37、38、39),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之间在流入侧和流出侧的距离均为a。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列中的各结构元件(13、14、15、16)之间成镜像对称,并且并排布置成相隔最小距离a的小翅片对(32、33、34、35);最小距离a的大小范围为0到8mm。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一个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结构元件(13、14、15、16)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的双结构元件(36、37、38、39),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之间在流入侧和流出侧的距离均为a;距离a的大小范围为0到8mm。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结构元件(13、14、15、16)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的双结构元件(36、37、38、39),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之间在流入侧和流出侧的距离均为a;第二列(41)中的各结构元件(13)之间不平行并具有不同的流出角α。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列(17、18、19、2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13、13’),至少部分结构元件(13、14、15、16)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的双结构元件(36、37、38、39),两个结构相同的小翅片之间在流入侧和流出侧的距离均为a;第二列(41)中的各结构元件(13)之间不平行并具有不同的流出角α;第三列(42)中的各结构元件(13)具有不同的长度L1、L2。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列(17、18、19、20)在流动方向P上错位排列,错位量为f,其中,f小于列(17、19)的深度T,深度T是长度L在流动方向P上的投影。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列(17、18、19、20、21、22)中的各结构元件(13、13’)具有反向的流出角α。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高度h的范围为2mm到10mm。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列的结构元件相互接触,包括通过焊接或钎接相互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结构元件列在流动方向P上具有相同的深度T。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结构元件列在流动方向P上具有不同的深度T1、T2。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传热面和布置在它们之上的结构元件是弯曲的。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传热面是热工技术中的基本传热面或二次传热面,其中,二次传热面是由与流道钎接、焊接或卡接的翅片、腹板形成。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高度h的范围为3mm到4mm。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呈矩形并且宽度为b,宽度范围为5mm到120mm。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的水力直径的范围为3mm到26mm。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结构元件列分别具有多个结构元件。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3、14、15、16)具有一个恒定的宽度B,它的范围为0.1mm到3.0mm。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出角α的范围为40到65度。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出角α的范围为50到60度。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5)呈弧形,并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R的纵轴(15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流入角β大于流出角α。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6)呈Z形,并具有一个两次弯曲且曲率半径为R1、R2的纵轴(16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流入角β大于流出角α。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5)呈弧形,并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R的纵轴(15a),它与流动方向P之间形成一个流出角α和一个流入角β;半径R的范围为1到5mm。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高度h为3.7mm。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呈矩形并且宽度为b,宽度范围为10mm到50mm。
47.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的水力直径的范围为3mm到10mm。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1)由钎接或焊接的扁平管或矩形管(7)形成,传热面(F1、F2)由平坦的管壁形成。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由具有结构元件的板或片相互叠置形成。
5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由具有结构元件的板或片相互叠置形成,所述结构元件(10、11)在管壁(F1、F2)中通过冲压而成形。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1)由钎接或焊接的扁平管或矩形管(7)形成,传热面(F1、F2)由平坦的管壁形成;所述扁平管或矩形管(7)可被废气穿流,并被一种液态冷却剂环流。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由具有结构元件的板或片相互叠置形成,所述结构元件(10、11)的列(8、9)在流动方向(7a)上的距离为s,它为结构元件的长度L的2倍到6倍。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由具有结构元件的板或片相互叠置形成,所述结构元件(10、11)的列(8、9)在流动方向(7a)上的距离为s,它为结构元件的长度L的2倍到6倍;所述流道还具有从流道壁中压出的支承元件,布置在结构元件(13、13’)的附近。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由具有结构元件的板或片相互叠置形成,所述结构元件(10、11)的列(8、9)在流动方向(7a)上的距离为s,它为结构元件的长度L的2倍到6倍;所述流道还具有从流道壁中压出的支承元件,布置在结构元件(13、13’)的附近;所述支承元件布置在由结构元件(13、13’)形成的列之中。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向外压出的结构元件改善了热传导。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向外压出的结构元件改善了热传导。
57.热交换器,包括用于汽车的废气冷却器,具有用于一种流体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道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350418.4 | 2003-10-28 | ||
DE10350418 | 2003-10-28 | ||
PCT/EP2004/010516 WO2005052490A1 (de) | 2003-10-28 | 2004-09-20 | Strömungskanal für einen wärmeübertrager und wärmeübertrager mit derartigen strömungskanäle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5240A CN1875240A (zh) | 2006-12-06 |
CN1875240B true CN1875240B (zh) | 2010-10-13 |
Family
ID=3448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318663A Expired - Lifetime CN1875240B (zh) | 2003-10-28 | 2004-09-20 | 热交换器的流道以及带有这种流道的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070107882A1 (zh) |
EP (2) | EP1682842B1 (zh) |
JP (1) | JP2007510122A (zh) |
KR (1) | KR20060101481A (zh) |
CN (1) | CN1875240B (zh) |
BR (1) | BRPI0415965B1 (zh) |
DE (1) | DE102004045923A1 (zh) |
ES (1) | ES2496943T3 (zh) |
WO (1) | WO20050524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29023C2 (sv) * | 2005-06-17 | 2007-04-10 |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 Belagt skär av hårdmetall |
US20070044939A1 (en) * | 2005-08-30 | 2007-03-01 | Caterpillar Inc. | Tube design for an air-to-air aftercooler |
WO2007036238A1 (de) * | 2005-09-23 | 2007-04-05 | Pierburg Gmbh | Wärmetauscher |
DE102005049310A1 (de) * | 2005-10-12 | 2007-04-19 | Behr Gmbh & Co. Kg |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
JP2007333254A (ja) * | 2006-06-13 | 2007-12-27 | Calsonic Kansei Corp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
JP2008145024A (ja) * | 2006-12-07 | 2008-06-26 |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 偏平伝熱管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偏平伝熱管並びに該偏平伝熱管を組込んだガス冷却装置 |
WO2009007174A1 (en) | 2007-07-06 | 2009-01-15 | Eurotec London Ltd | Heat exchanger module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with projecting members |
DE102007036308A1 (de) * | 2007-07-31 | 2009-02-05 | Behr Gmbh & Co. Kg | Rippe für einen Wärmetauscher |
DE102007048213B4 (de) * | 2007-10-08 | 2009-12-24 | Hans Runkel |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bei indirekt, mit einer Mehrzahl von Strahlrohrbrennern beheizten Öfen |
EP2242979B1 (de) * | 2008-01-10 | 2014-09-24 | Behr GmbH & Co. KG | Strangpressrohr für einen wärmetauscher |
DE102009004097B4 (de) | 2008-01-10 | 2018-09-13 | Denso Corporation | Halbleiterkühlstruktur |
DE102008031158A1 (de) * | 2008-07-03 | 2010-01-07 | Behr Gmbh & Co. Kg | Stangpressrohr für einen Wärmetauscher |
DE102008036222B3 (de) * | 2008-08-02 | 2009-08-06 | Pierburg Gmbh | Wärmeübertragungseinheit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
JP5513738B2 (ja) * | 2008-12-24 | 2014-06-04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
US9557119B2 (en) * | 2009-05-08 | 2017-01-31 | Arvos Inc. | Heat transfer sheet for rotary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 |
JP5381328B2 (ja) * | 2009-05-26 | 2014-01-08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熱電ユニット |
DE102009026546B4 (de) | 2009-05-28 | 2012-05-16 | Schott Solar Ag | Sonnenkollektor |
CN102252554A (zh) * | 2010-05-17 | 2011-11-23 | 上海雷林低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板式空冷器的波纹板片 |
DE102012008183B4 (de) * | 2011-09-06 | 2013-07-18 | Joachim Benz | Wärmetauscherbausatz |
US8827249B2 (en) * | 2011-11-07 | 2014-09-09 |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 Air-to-air atmospheric exchanger |
FR2986472B1 (fr) | 2012-02-03 | 2014-08-29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Radiateur de refroidissement pour vehicule, notamment automobile |
DE102012205916B4 (de) | 2012-04-11 | 2018-09-06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Wellrippe |
JP2014016144A (ja) * | 2012-07-05 | 2014-01-30 | Airec Ab | 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熱交換器、ならびに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冷却装置 |
DE102012217333A1 (de) | 2012-09-25 | 2014-03-27 | Behr Gmbh & Co. Kg | Flachrohr |
CN103813689A (zh) * | 2012-11-01 | 2014-05-21 |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鳍片 |
JP6066065B2 (ja) * | 2013-02-20 | 2017-01-25 |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伝熱装置を備えた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
DE102013216408A1 (de) * | 2013-08-19 | 2015-02-19 | Behr Gmbh & Co. Kg | Wärmeübertrager |
CN111238266A (zh) * | 2014-01-29 | 2020-06-05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 热交换板和具有该热交换板的板式热交换器 |
CN103940283B (zh) * | 2014-04-02 | 2016-03-30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纵向涡流协同发生式传热元件 |
US10816277B2 (en) * | 2014-07-21 | 2020-10-27 | Hanon Systems | Heat exchanger tubes with flui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
DE102014015508B4 (de) | 2014-10-21 | 2018-09-27 | Joachim Benz | Wärmetauscherbausatz |
US9777635B2 (en) * | 2014-12-31 | 2017-10-0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Engine component |
CN105115338B (zh) * | 2015-08-31 | 2017-08-25 | 东南大学 | 一种相变蓄热装置 |
ES2630754B1 (es) | 2016-02-19 | 2018-03-07 | Valeo Térmico, S. A. | Canal de circulación para la conducción de un fluido de un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e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
CN105758235B (zh) * | 2016-02-26 | 2018-05-08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中空板式空气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716444B (zh) * | 2016-02-26 | 2018-09-18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辅助内冷系统的外冷装置 |
CN105674786A (zh) * | 2016-02-26 | 2016-06-15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冷却塔用内热水散热构件 |
WO2017179588A1 (ja) * | 2016-04-11 | 2017-10-19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USD840958S1 (en) | 2016-11-15 | 2019-02-19 | Borgwamer Emissions Systems Spain, S.L.U. | Shaped tube with a pattern |
JP2020529573A (ja) * | 2017-07-31 | 2020-10-08 |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テルミク | 攪乱装置を有する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
FR3073611B1 (fr) * | 2017-07-31 | 2019-10-11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Tub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avec dispositif de perturbation de geometrie variable |
DE102017214949A1 (de) * | 2017-08-26 | 2019-02-28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Wärmeübertrager |
JP6815965B2 (ja) * | 2017-10-12 | 2021-01-2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熱交換プレートに用いられる金属製元板材 |
JP6663899B2 (ja) * | 2017-11-29 | 2020-03-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 |
DE102017222742A1 (de) * | 2017-12-14 | 2019-06-19 | Hanon Systems | Rohr, insbesondere Flachrohr für einen Abgaskühler und Abgaskühler |
DE102017223616A1 (de) * | 2017-12-21 | 2019-06-27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Flachrohr für einen Abgaskühler |
DE202019101397U1 (de) | 2019-03-12 | 2019-04-01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Abgaskühler |
DE102019204640A1 (de) | 2019-04-02 | 2020-10-08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Wärmeübertrager |
CN111397426A (zh) * | 2020-03-16 | 2020-07-10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减弱管道截面热分层的强化传热装置 |
DE102021108225A1 (de) | 2021-03-31 | 2022-10-06 | Dynamic Blue Holding Gmbh | Strömungsleitelement für Kaltwärmenetze |
CN113108640A (zh) * | 2021-04-02 | 2021-07-1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大风量堆焊式板式换热器的s型扰流结构 |
JP2023007171A (ja) * | 2021-07-01 | 2023-01-18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FR3139891A1 (fr) * | 2022-09-19 | 2024-03-22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Echangeur thermiqu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avec moyens de perturbation du fluide dans les canaux d’écoulement |
CN117470003B (zh) * | 2023-12-27 | 2024-06-21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基于热力循环夹点问题解决的换热器及布雷顿循环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0455A (en) * | 1978-06-19 | 1984-09-1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tube pass |
US5111878A (en) * | 1991-07-01 | 1992-05-12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U-flow heat exchanger tubing with improved fluid flow distribution |
WO2000075593A1 (en) * | 1999-06-05 | 2000-12-14 | Visteon Technologies, Llc | Heat exchanger tube |
DE10127084A1 (de) * | 2000-06-17 | 2002-03-28 | Behr Gmbh & Co |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
US6364006B1 (en) * | 1999-12-23 | 2002-04-02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Beaded plate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201A (en) * | 1931-11-27 | 1935-10-15 | Modine Mfg Co | Condenser tube |
SE433532B (sv) * | 1978-05-22 | 1984-05-28 | Lockmans Ing Byra Ab | Lamellvermevexlare |
US4470452A (en) * | 1982-05-19 | 1984-09-11 | Ford Motor Company | Turbulator radiator tube and radiator construction derived therefrom |
DE3423736A1 (de) * | 1984-06-28 | 1986-01-02 | M.A.N.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 8900 Augsburg | Kreuzstrom-plattenwaermetauscher |
JPS6252785U (zh) * | 1985-09-19 | 1987-04-02 | ||
FR2691528B1 (fr) * | 1992-05-22 | 1997-05-23 | Packinox Sa | Faisceau de plaques pour echangeur thermique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tel faisceau de plaques. |
DE9406197U1 (de) * | 1994-04-14 | 1994-06-16 | Behr Gmbh & Co | Wärmetauscher zum Kühlen von Abgas eines Kraftfahrzeugmotors |
DE19526917A1 (de) * | 1995-07-22 | 1997-01-23 | Fiebig Martin Prof Dr Ing | Längswirbelerzeugende Rauhigkeitselemente |
JPH09101094A (ja) * | 1995-10-03 | 1997-04-15 | Sumitomo Precision Prod Co Ltd | 積層型熱交換器 |
US5826646A (en) * | 1995-10-26 | 1998-10-27 | Heatcraft Inc. | Flat-tubed heat exchanger |
DE19540683A1 (de) * | 1995-11-01 | 1997-05-07 | Behr Gmbh & Co | Wärmeüberträger zum Kühlen von Abgas |
DE19654367A1 (de) * | 1996-12-24 | 1998-06-25 | Behr Gmbh & Co | Verfahren zum Anbringen von Laschen und/oder Vorsprüngen an einem Feinblech und Feinblech mit Laschen und/oder Vorrichtungen sowie Rechteckrohr aus Feinblechen |
DE19654368B4 (de) * | 1996-12-24 | 2006-01-05 | Behr Gmbh & Co. Kg |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Abgaswärmeübertrager |
JP3957021B2 (ja) * | 1998-05-22 | 2007-08-08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GB9820712D0 (en) * | 1998-09-24 | 1998-11-18 | Btr Industries Ltd | Heat exchanger |
SE517450C2 (sv) * | 1999-06-18 | 2002-06-04 | Valeo Engine Cooling Ab | Fluidtransportrör samt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framställning av detsamma |
SE521816C2 (sv) * | 1999-06-18 | 2003-12-09 | Valeo Engine Cooling Ab | Fluidtransportrör samt fordonskylare med sådant |
JP2002005583A (ja) * | 2000-06-20 | 2002-01-09 | Toray Eng Co Ltd | 熱交換セグメント及びそれを積層した気体対気体用熱交換素子 |
NL1013232C2 (nl) * | 1999-10-06 | 2001-04-09 | Ursus Bv | Platenpakket voor warmteregenerator. |
FR2809483B1 (fr) * | 2000-05-26 | 2003-08-15 | Spirec | Perfectionnements aux echangeurs thermiques de type spirale |
JP4212780B2 (ja) * | 2001-02-09 | 2009-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その作製方法、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空調装置 |
EP1256772A3 (de) * | 2001-05-11 | 2005-02-09 | Behr GmbH & Co. KG | Wärmetauscher |
JP3774843B2 (ja) * | 2001-05-25 | 2006-05-17 | マルヤス工業株式会社 | 多管式熱交換器 |
US7182128B2 (en) * | 2005-03-09 | 2007-02-27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Heat exchanger tube having strengthening deformations |
-
2004
- 2004-09-20 CN CN2004800318663A patent/CN18752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0 US US10/577,436 patent/US2007010788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9-20 ES ES04786965.6T patent/ES2496943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0 EP EP04786965.6A patent/EP1682842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0 JP JP2006537087A patent/JP2007510122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9-20 EP EP10181882.1A patent/EP2267393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0 DE DE102004045923A patent/DE102004045923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9-20 BR BRPI0415965-9A patent/BRPI0415965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9-20 KR KR1020067008361A patent/KR2006010148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9-20 WO PCT/EP2004/010516 patent/WO2005052490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
- 2011-11-22 US US13/302,746 patent/US201200675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0455A (en) * | 1978-06-19 | 1984-09-1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tube pass |
US5111878A (en) * | 1991-07-01 | 1992-05-12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U-flow heat exchanger tubing with improved fluid flow distribution |
WO2000075593A1 (en) * | 1999-06-05 | 2000-12-14 | Visteon Technologies, Llc | Heat exchanger tube |
US6364006B1 (en) * | 1999-12-23 | 2002-04-02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Beaded plate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DE10127084A1 (de) * | 2000-06-17 | 2002-03-28 | Behr Gmbh & Co |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82842A1 (de) | 2006-07-26 |
US20120067557A1 (en) | 2012-03-22 |
WO2005052490A1 (de) | 2005-06-09 |
EP2267393A2 (de) | 2010-12-29 |
ES2496943T3 (es) | 2014-09-22 |
JP2007510122A (ja) | 2007-04-19 |
CN1875240A (zh) | 2006-12-06 |
BRPI0415965A (pt) | 2007-01-23 |
DE102004045923A1 (de) | 2005-05-25 |
EP1682842B1 (de) | 2014-06-04 |
US20070107882A1 (en) | 2007-05-17 |
EP2267393A3 (de) | 2012-07-04 |
EP2267393B1 (de) | 2017-06-28 |
BRPI0415965B1 (pt) | 2018-06-12 |
KR20060101481A (ko) | 2006-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5240B (zh) | 热交换器的流道以及带有这种流道的热交换器 | |
USRE35890E (en) | Optimized offset strip fin for use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 |
US6892806B2 (en) | Heat exchanger for motor vehicles | |
US6935418B1 (en) | Fluid conveying tube and vehicle cooler provided therewith | |
CN107605621B (zh) | 用于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 | |
US7117936B2 (en) |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 |
US8235098B2 (en) | Heat exchanger flat tube with oblique elongate dimples | |
JP5453797B2 (ja) | 熱交換器 | |
US7011150B2 (en) | Tube structure of multitubular heat exchanger | |
JP2002350081A (ja) | 多管式熱交換器 | |
EP3650799B1 (en) | A fin body for a heat exchange tube | |
EP0866299B1 (en) | Heat exchanger | |
EP3318832B1 (en) | Inner fin for heat exchanger | |
US20200370834A1 (en) | Enhanced heat transfer surface | |
EP0933608A1 (en) | Heat exchanger | |
JP2008014566A (ja) | 熱交換器用偏平伝熱管および該伝熱管を組込んだ多管式熱交換器並びにegrガス冷却装置 | |
CA1069883A (en) | Compact primary surface heat exchanger | |
EP1901021A1 (en) |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 |
JP2006266528A (ja) | 熱交換器用偏平チューブ | |
EP3598053B1 (en) | Plate heat exchanger | |
JPH0630680U (ja) | 積層型エバポレータの素子 | |
EP0977001B1 (en) | Heat exchanger | |
KR20220087356A (ko) |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 |
JP3095547B2 (ja) | 積層型熱交換器 | |
MXPA06004784A (en) | Flow channel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such flow chann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