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5239A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5239A
CN1875239A CNA2004800323055A CN200480032305A CN1875239A CN 1875239 A CN1875239 A CN 1875239A CN A2004800323055 A CNA2004800323055 A CN A2004800323055A CN 200480032305 A CN200480032305 A CN 200480032305A CN 1875239 A CN1875239 A CN 1875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or
heat
cold
producing medium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23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5239B (zh
Inventor
东山直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Behr Thermal Systems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4/0164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5040710A1/en
Publication of CN187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5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5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52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4)、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以及制冷剂转向箱(3)。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排的管组(11)组成,每个管组(11)包括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9),该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设置在芯部(4)的上端并与各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转向箱(3)设置在芯部(4)的下端。转向箱(3)的内部被分隔壁(39)分成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插入集管(7、8)并连接到集管(7、8)。在分隔壁(39)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43)。热交换管(9)的下端设置在孔(43)的下端的下方。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是依照35U.S.C.§111(a)提交的申请,并按照35U.S.C.§119(e)(1)要求分别在2003年11月10日、2003年12月18日和2003年12月12日按照35U.S.C.§111(b)提交的临时申请No.60/518,308、No.60/530,263和No.60/528,711的申请日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可用作汽车空调装置内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器,该汽车空调装置是待安装在汽车内的制冷循环。
本文中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铝”除了纯铝之外还包括铝合金。待通过每对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气流间隙的空气的下游侧(图1、10和18内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将在本文中以及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被称为“前”,而其相对侧被称为“后”。此外,图1、10和18的左手侧和右手侧将分别被称为“左”和“右”。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广泛使用所谓的叠板型蒸发器作为汽车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扁平空心体部以及百叶窗式波状翅片,每个扁平空心体部包括彼此相对并且沿其周向边缘相互钎焊在一起的一对盘状板,该翅片设置在相邻的每对扁平空心体部之间并钎焊于其上。然而,近年来,需要提供一种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减小并且具有更高性能的蒸发器。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本申请人已提出一种这样的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热交换芯部、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入口-出口箱、以及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下端的制冷剂转向箱,该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空气通过方向平行设置为两排的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多个以一定间隔布置的热交换管,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被分隔壁分成沿空气通过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出口集管,制冷剂转向箱的内部被分隔壁分成沿空气通过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流入集管和制冷剂流出集管,制冷剂转向箱的分隔壁内形成沿该壁的纵向以一定间隔布置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前部管组的热交换管在它们的上端连接到制冷剂入口集管,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在它们的上端连接到制冷剂出口集管,前部管组的热交换管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到制冷剂流入集管,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到制冷剂流出集管,这两个管组的热交换管的下端位于制冷剂通过孔的下端的上方。流入该入口-出口箱的入口集管的制冷剂通过前部管组的热交换管流入转向箱的流入集管,然后通过分隔壁内的制冷剂通过孔流入流出集管,并进一步通过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流入该入口-出口箱的出口集管(参见公报JP-A NO.2003-75024)。
但是,本发明人进行的许多研究显示,上述公报内公开的其中两个管组的下端位于制冷剂通过孔的下端的上方的蒸发器结构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从前部管组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是液相和气相的混合物,并且液相制冷剂的主要部分通过制冷剂通过孔直接流入流出集管并进一步流入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因此,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不能在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内有效地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在不同位置变得不均匀。
我们还已经发现,上述公报内公开的蒸发器可能在较宽区域内产生过热,从而使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在每个管组包括数量增加的热交换管例如至少10个热交换管的情况下,制冷剂可能流过一些热交换管后不会完全蒸发。对于上述公报内的蒸发器,当从上面看时,在出口集管的分流板内形成的一些制冷剂通过孔与热交换管处于相同位置。当通过这些管的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时,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通过孔直接进入上部空间,并经由制冷剂出口流入膨胀阀。没有被完全蒸发的制冷剂具有较低温度,这被膨胀阀检测到,该膨胀阀继而减小其阀门开度,从而减小制冷剂的流量,并导致较大的过热区域。意味着热交换效率低的面积增加的过热区域会削弱制冷性能。
另外,对于上述公报的蒸发器,入口集管的制冷剂入口和出口集管的制冷剂出口设置在入口-出口箱的同一端部。可选择地,该入口和出口在入口-出口箱的纵向中部形成,并且设置成沿该箱的纵向相互靠近。已发现,入口和出口的这种位置可能引起以下问题。在制冷剂从入口到出口的流动路线中,大量制冷剂流入前部和后部管组中所包含的那些设置在入口和出口附近的热交换管,这可能使得流过其它位置处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因此,通过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变得不均匀,从而导致不均匀的压力分布,并使得制冷剂以变化的流量流过所有热交换管。结果,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在不同位置变得不均匀。制冷剂趋向于以几乎相同的流量流过相对于左右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前部和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换句话说,在通过前部管组的管的制冷剂的流量较小的位置,通过相对于左右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后部管组的管的制冷剂的流量也较小。类似地,在通过前部管组的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很大的位置,通过相对于左右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后部管组的管的制冷剂的流量也很大。因此,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的量相对于热交换芯部的左右方向变得不均匀,结果,通过该芯部的空气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也变得不均匀。尽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是液相和气相的混合物,但是混合相的制冷剂中的大部分通过制冷剂通过孔直接流入流出集管,并进一步流入后部管组的热交换管。因此,在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中不能有效地将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混合在一起,从而使通过芯部的空气的温度随位置而改变。
总之,我们已经发现蒸发器在热交换效率方面仍有待全面改进。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克服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能并且在用作蒸发器时可实现高制冷效率的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模式。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流入集管和制冷剂流出集管,和连接到每个集管的多个热交换管,在该制冷剂流入集管和制冷剂流出集管之间设置有沿该热交换器的横向伸长的分隔装置,这两个集管通过在该分隔装置内形成的制冷剂通过孔相互连通,每个热交换管通过使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集管而连接到该集管,制冷剂可从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通过制冷剂通过孔流入该流出集管,进而流出该流出集管进入连接到该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该流入集管,并沿该管的纵向向外伸出到该分隔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之外。
2)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分隔装置中形成有多个沿该分隔装置的纵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制冷剂通过孔,并且连接到流入集管的每个热交换管与该分隔装置的对应的制冷剂通过孔相对于该流入集管的纵向方向处于相同位置。
3)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分隔装置中形成有多个沿该分隔装置的纵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制冷剂通过孔,并且连接到该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位于该分隔装置的相邻的各对制冷剂通过孔之间。
4)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连接到该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该流出集管,并沿该管的纵向向外伸出到该分隔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之外。
5)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分隔装置分别在该分隔装置的相对端部形成两个制冷剂阻塞部分,并且在该分隔装置内的这两个制冷剂阻塞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
6)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分开制冷剂转向箱的内部而形成的,该转向箱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7)段落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制冷剂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出口集管,该热交换芯部由沿热交换器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成排的多个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热交换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制冷剂入口集管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一端,并与至少一排中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出口集管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所述一端且位于该入口集管后部,并与至少一排中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转向箱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另一端,连接到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入集管,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出集管,位于入口集管内的制冷剂可通过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通过制冷剂通过孔流入该流出集管,此后通过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出口集管。
8)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的一端设有与该制冷剂入口并排的制冷剂出口。
9)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第一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并且制冷剂从该出口集管的第二空间流出。
10)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
11)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并且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第一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制冷剂可从该出口集管的第二空间流出,该入口-出口箱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和该隔离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2)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每个管组包括至少7个热交换管。
13)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以及空心体部,该热交换芯部由沿热交换器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成排的多个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该蒸发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设置在该热交换芯部的一端,并且每个集管与至少一排内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空心体部设置在该热交换芯部的另一端并与所有热交换管相连接,每个集管包括沿该集管的纵向设置的多个集管部分,该空心体部包括沿该空心体部的纵向设置的多个箱,每个箱的内部被分隔装置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部分,该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的集管部分与该空心体部的相应的集管部分相对,每对该相对的集管部分与热交换管的相对端部相连接,构成空心体部的箱中的至少一个箱的两个集管部分是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
14)段落1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制冷剂流入分别与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相对的前部和后部集管的两个集管部分中的一个的一端,并且制冷剂从与所述一端并排设置的另一个集管部分的一端流出。
15)段落1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空心体部的所有箱一体地形成,并且该空心体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6)段落1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前部集管和该后部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空心体部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而形成的。
17)段落1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具有前部集管和后部集管的该空心体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8)段落1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连接到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中的每一个上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
19)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段落1)到18)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热交换器。
20)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段落19)内所述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2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沿该热交换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出口集管,和用于保持这两个集管连通的制冷剂循环通路,该循环通路由多个中间集管和多个热交换管形成,该入口集管与该中间集管中的一个相对,该出口集管与该中间集管中的另一个相对,一组热交换管在每对相对的集管之间在至少一排内沿该热交换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该组热交换管的相对管端部连接到每对相对的集管,流入该入口集管的制冷剂可通过该循环通路回行到出口集管,并可从该出口集管流出,
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空间,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其中一个空间连通,制冷剂出口设置成与其中另一个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中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该制冷剂通过孔设置在沿该出口集管的纵向设置并包含在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该组热交换管中的各对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
22)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空间。
23)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中间集管的数量为两个,与该入口集管相对的中间集管用作制冷剂流入集管,与该出口集管相对的中间集管用作制冷剂流出集管,该流入集管与该流出集管相连通,流入该入口集管的制冷剂可通过连接到该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流入该流出集管,在该流出集管处制冷剂改变路线从而通过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出口集管的所述一个空间,然后通过该隔离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流入所述另一个空间,此后制冷剂可从该出口集管流出。
24)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出口集管的隔离装置在除了该隔离装置的相对于该出口集管的纵向的相对端部之外的部分内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
25)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在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在与该入口端并排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出口。
26)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该出口集管的隔离装置的后部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
27)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10个。
28)段落2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
29)段落28)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出口箱包括与热交换管相连接的第一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该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部件,以及钎焊到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端的盖,并且该隔离装置和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30)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段落21)到29)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热交换器。
31)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段落30)内所述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32)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制冷剂入口集管、制冷剂出口集管、两个制冷剂流入集管和两个制冷剂流出集管,该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多排的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制冷剂入口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一端,并与至少一排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出口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所述一端且位于该入口集管后部,该出口集管与至少一排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两个制冷剂流入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另一端并沿左右方向对齐,该流入集管与连接到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两个制冷剂流出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所述另一端并在该流入集管的后部沿左右方向对齐,该流出集管与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流入集管与位于右侧的流出集管相连通,而位于右侧的流入集管与位于左侧的流出集管相连通。
33)段落32)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入口集管在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在与该入口端并排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出口。
34)段落32)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位于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的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箱的内部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而形成的。
35)段落34)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该左侧箱和右侧箱之间设置有制冷剂流交叉装置,以使该左侧箱的流入集管与右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并使该右侧箱的流入集管与左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
36)段落35)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制冷剂流交叉装置包括主体和两个流向转换板,该主体在左右相对侧内具有相应的凹入部分,左侧箱的右端和右侧箱的左端分别安装在该凹入部分内,该两个流向转换板分别安装在该主体的相对凹入部分内,每个该流向转换板设置在该箱的所述端部和该凹入部分的底面之间,该主体中形成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且垂直间隔开的两个连通孔,以使该相对凹入部分的上部以及下部相互连通,该两个流向转换板中形成通孔,以使该左侧箱的流入集管和右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并使左侧箱的流出集管和右侧箱的流入集管相连通。
37)段落3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位于左侧的流向转换板中形成有用于使左侧箱的流入集管与主体的连通孔中的一个相连通的通孔,并且形成有用于使左侧箱的流出集管与主体的另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位于右侧的流向转换板中形成有用于使右侧箱的流入集管与主体的所述另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并且形成有用于使右侧箱的流出集管与主体的所述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
38)段落34)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左侧箱和右侧箱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热交换管相连接的第一部件,以及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部件,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39)段落32)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每个管组内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
40)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段落32)到39)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热交换器。
41)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段落40)中所述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对于段落1)和2)中所述的热交换器,插入该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沿该管的纵向向外伸出到该分隔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之外,从而从该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部分沿纵向方向越过该管的外部边缘,通过该孔流入流出集管,从而混合在一起。此外,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不能直接通过该孔,从而还沿该流入集管的纵向在该流入集管内部局部地流动,并在此时被搅动。因此,当用作例如蒸发器时,该热交换器可有效地混合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以使湿蒸气的特性大致均匀,从而使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大致均匀化,实现了提高的制冷效率即热交换效率。
对于段落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可防止从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通过孔直接流入该流出集管。这可进一步提高参照段落1)和2)所述的制冷剂混合效果。因此,当用作例如蒸发器时,该热交换器可有效地混合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以使湿蒸气的特性大致均匀,从而使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总体上更加均匀化,实现了提高的制冷效率。
对于段落4)内所述的热交换器,通过制冷剂通过孔流入该流出集管的制冷剂部分还在该流出集管内部混合在一起,结果,当用作例如蒸发器时,该热交换器可有效地混合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以使湿蒸气的特性大致均匀,从而使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总体上更加均匀化,并实现了提高的制冷效率。
设置在段落5)所述的热交换器内的分隔装置的作用使制冷剂能够以均匀化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入口-出口箱的入口集管的所有热交换管,从而使交换器具有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段落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的转向箱的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因此,该分隔装置易于被设置在该转向箱内。
段落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具有与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相同的优点。
段落8)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在入口集管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并在出口集管的一端具有与该制冷剂入口并排的制冷剂出口。在此情况下,从该入口集管经由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部分将不能被充分混合,同时通过每个管组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将可能变得不均匀。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所述交换器仍可实现高制冷剂混合效率,使得制冷剂以均匀的流量流过所有管。
对于段落9)内所述的热交换器,该隔离装置用于使通过连接到该入口集管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均匀化,同时还使通过连接到出口集管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均匀化。因此,该热交换器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段落10)内所述的结构用于减小整个热交换器的部件的数量。
对于段落1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入口-出口箱的分隔装置和隔离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这确保有利于在该入口-出口箱内部设置分隔装置和隔离装置。
当如段落12)所述的热交换器中一样,每个管组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时,从该入口集管通过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部分将不能充分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每个管组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可能变得不均匀。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制冷剂部分仍可充分混合,同时制冷剂以均匀的流量流过所有热交换管。
段落13)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具有与段落1)内所述的热交换器相同的优点。
对于段落14)内所述的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部分将不能充分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每个管组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可能变得不均匀。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段落13)内所述的结构仍可确保制冷剂部分充分混合,从而进一步使制冷剂能够以均匀的流量流过所有热交换管。
对于段落15)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因此,该分隔装置易于设置在该箱内。
段落1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整体上部件的数量减少。
段落17)内所述的结构确保有利于将分隔装置设置在该空心体部内。
如果如段落18)所述的热交换器中一样,连接到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中的每一个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则通过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的制冷剂部分将不能充分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这些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可能变得不均匀。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制冷剂部分仍可充分混合,同时制冷剂以均匀的流量流过所有热交换管。
对于段落21)到25)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出口集管的隔离装置内的制冷剂通过孔设置在沿该出口集管的纵向设置的并包含在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该组热交换管内的各对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因此,从这些管流出的制冷剂与该隔离装置接触而不会直接通过该制冷剂孔沿出口集管的纵向流入该出口集管。因此,从所有管流出的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在该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可能在通过一些热交换管后不会完全蒸发且温度较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自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所以将通过制冷剂出口进入膨胀阀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均匀的温度。因此,可防止膨胀阀的开度减小以避免制冷剂流减少,从而减少过热区域以得到提高的制冷性能即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对于段落26)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制冷剂通过孔定位在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以便较大量的制冷剂在上游侧流动。当该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这将获得提高的制冷性能,从而在蒸发器具有较大的前后宽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优点。
当如段落27)所述的热交换器中一样,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10个时,如果该交换器用作蒸发器则可能产生教宽的过热区域。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段落21)内所述的结构仍可防止过热区域增大。
段落28)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可在整体上使部件的数量减少。
对于段落29)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入口-出口箱的隔离装置和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这使得有利于在该入口-出口箱内部设置该隔离装置和分隔装置。
当在段落32)所述的热交换器内,从制冷剂入口进入该入口集管的制冷剂流到出口集管的制冷剂出口时,从热交换管流入左侧的流入集管的制冷剂沿左侧流入集管的纵向通过左侧流入集管流入右侧的流出集管,然后通过热交换管流入出口集管。另一方面,从热交换管流入右侧的流入集管的制冷剂沿右侧流入集管的纵向通过右侧流入集管流入左侧的流出集管,然后通过热交换管流入出口集管,并通过制冷剂出口流出。因此,与上述公报内所述的情况不同,通过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具有相等的长度,由此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并使制冷剂能够以均匀的流量通过所有热交换管。这使得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化。在制冷剂以减小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左侧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并以增大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右侧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到左侧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并且通过连接到右侧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相反,在制冷剂以增大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左侧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并以减小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右侧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到左侧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而通过连接到右侧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这可使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的量相对于热交换芯部的左右方向均匀化,从而使通过该芯部的空气具有大致均匀的温度。此外,当进入左侧流入集管的制冷剂流入右侧流出集管,并且当制冷剂从右侧流入集管流入左侧流出集管时,这些制冷剂部分充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当用作蒸发器时,该热交换器可有效地混合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以使湿蒸气的特性大致均匀,从而使通过热交换芯部的空气的温度大致均匀化,并实现了显著提高的制冷效率即热交换性能。
当如段落33)所述的热交换器中一样,入口集管在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出口集管在与该入口端并排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出口时,在前述公报内公开的蒸发器非常倾向于使大量制冷剂流过设置在制冷剂入口和出口附近并包含在前部和后部热交换管中的热交换管,而流过其它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即使在此情况下,构造成如段落32)所述的热交换器具有参照段落32)的热交换器所述的优点。
段落34)内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整个热交换器的部件的数量可减少。
对于段落35)到37)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可使用较简单的结构来使左侧流入集管与右侧流出集管连通,并使右侧流入集管与左侧流出集管连通。
段落38)内所述的热交换器可具有较少的部件数量,并且可容易地将分隔装置设置在箱内。
如段落39)中所述的热交换器中一样,在每个管组包括至少7个热交换管的情况下,前述公报内公开的蒸发器非常倾向于使大量制冷剂流过设置在制冷剂入口和出口附近并包含在前部和后部热交换管中的热交换管,而流过其它热交换管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即使在此情况下,构造成如段落32)所述的热交换器仍具有参照段落32)的热交换器所述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被省略并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从后面看到的图1内所示的蒸发器在垂直剖面内并且局部被省略的视图。
图3是图1内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内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转向箱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沿图2内的线A-A的剖面的放大视图。
图6是沿图2内的线B-B的剖面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图1内所示的蒸发器的简图。
图8是对应于图2的视图,并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9是对应于图7的视图,并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三实施例。
图10是局部被省略并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内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水平剖面视图。
图12是沿图11内的线C-C且局部省略的剖面的放大视图。
图13是图10内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转向箱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图10内所示的蒸发器的简图。
图15是示出由第四实施例实现的示例1的结果的简图。
图16是示出比较示例1的结果的简图。
图17是对应于图14的视图,并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五实施例。
图18是部分被省略并且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六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19是从后面看到的图18内所示的蒸发器在垂直剖面内且部分省略的视图。
图20是图18内所示的蒸发器的两个制冷剂转向箱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部分被省略并且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20内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流交叉装置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2是沿图19内的线D-D的剖面的放大视图。
图23是沿图19内的线E-E的剖面的放大视图。
图24是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图18内所示的蒸发器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分和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并且将不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图1、10和18的上侧和下侧将被称为“上”和“下”。
图1和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3到6示出主要部分的结构,而图7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
图1和2示出蒸发器1,该蒸发器1包括设置成垂直地间隔开的铝制的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和铝制的制冷剂转向箱3,以及设置在这两个箱2、3之间的热交换芯部4。
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包括位于前部(相对于空气通过蒸发器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并沿左右方向伸长的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位于后部(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并沿左右方向伸长的制冷剂出口集管6,在集管5、6之间设置有分隔装置,稍后将说明该分隔装置。制冷剂转向箱3包括位于前部并沿左右方向伸长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位于后部并沿左右方向伸长的制冷剂流出集管8,在集管7、8之间设置分隔装置,稍后将说明该分隔装置。
热交换芯部4包括形式为前后设置的多排——即,在本实施例内为两排——的管组11,每个管组11包括以一定间隔沿左右方向——即沿蒸发器的横向——平行设置的多个铝制热交换管9。波状铝制翅片12分别设置在每个管组11的相邻的各对热交换管9之间的空气通过间隙内,并且还设置在位于每个管组11的左侧和右侧相对端的热交换管9外部,并且均钎焊到与该翅片相邻的热交换管9上。铝制侧板13设置在位于左端和右端中的每一端的波状翅片12外部并钎焊到翅片12上。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到入口集管5和流入集管7,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到出口集管6和流出集管8。
参照图3,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包括板状的第一部件14,第二部件15,和分别封闭左侧和右侧相对端开口的铝盖16、17。该第一部件由在其相对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上均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制成并且与热交换管9相连接,该第二部件由裸露的铝制压出型材制成并覆盖第一部件14的上部。
第一部件14在其前后侧部中的每一个处均具有弯曲部分18,该弯曲部分采取横截面为小曲率圆弧的形式并在其中部向下凸出。弯曲部分18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的并以一定间隔沿横向设置的多个管插缝19。前部和后部弯曲部分18的每对对应的管插缝19相对于横向处于相同位置。前部弯曲部分18的前缘和后部弯曲部分18的后缘一体地具有相应的在部件14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直立壁18a。第一部件14在两个弯曲部分18之间包括平的部分21,该平的部分具有沿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22。通过利用压力加工同时形成弯曲部分18、直立壁18a、管插缝19、平的部分21和通孔22而制成第一部件14。
第二部件15的横截面总体为m形且向下开口,并且包括横向延伸的前部和后部两个壁23,用作上述分隔装置的分隔壁24,该分隔壁设置在这两个壁23之间的中部内并横向延伸以将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内部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空间,以及两个总体为圆弧的连接壁25,该连接壁向上凸出并将分隔壁24和相应的前部和后部壁23在它们的上端一体地连接。后部壁23和分隔壁24在它们的下端通过用作隔离装置的分流阻板27在部件15的整个长度上一体地互连。可选择地,与后部壁23和分隔壁24分开的板可固定在这些壁23、24上作为板27。在阻板27中,在该板的后部的除了左端部和右端部之外的位置形成横向伸长的并沿该板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制冷剂通过孔28A、28B。在板27的横向中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孔28A的长度小于后部管组11的相邻热交换管9之间的间隙,并且形成在后部管组11的横向中部内的相邻两个热交换管9之间。其它制冷剂通过孔28B的长度大于在中部的孔28A的长度。分隔壁24的下端向下伸出到前部和后部壁23的下端之外,并一体地具有多个突出部24a,该突出部24a从该壁24的下缘向下突出,沿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并安装在第一部件14的通孔22内。突出部24a通过切除分隔壁24的特定部分而形成。
第二部件15是通过以下方法制造的:以一体件的形式挤压出前部和后部壁23、分隔壁24、连接壁25和分流阻板27,然后对该挤压件进行压力加工以在阻板27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28A、28B,并进一步切除分隔壁24的部分以形成突出部24a。
盖16、17是由裸露材料通过压力加工、锻造或切割制成的,每个盖具有沿横向朝内的凹部,以便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5的对应的左右端部装配在该凹部中。右侧盖17具有与制冷剂入口集管5连通的制冷剂流入开口17a,和与位于阻板27上方的制冷剂出口集管6的上部连通的制冷剂流出开口17b。在右侧盖17上钎焊有铝制的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该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具有与制冷剂流入开口17a连通的制冷剂入口29a和与制冷剂流出开口17b连通的制冷剂出口29b。未示出的膨胀阀附装在入口-出口部件29上。
这两个部件14、15利用第一部件14的钎焊材料层相互钎焊在一起,同时第二部件15的突出部24a插入第一部件14的相应的孔22内而形成卷边接合(crimping engagement),并且第一部件14的前部和后部直立壁18a与第二部件15的前部和后部壁23相接合。此外两个盖16、17使用钎焊材料板钎焊到第一和第二部件14、15上。从而,制成入口-出口箱2。箱2的从第二部件15的分隔壁24向前的部分用作制冷剂入口集管5,从分隔壁24向后的部分用作制冷剂出口集管6。此外,制冷剂出口集管6被分流阻板27分为上部和下部两个空间6a、6b,这些空间6a、6b通过制冷剂通过孔28A、28B连通(参见图2)。下部空间6b是其中插有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第一空间,上部空间6a是第二空间,制冷剂经由该第二空间流出蒸发器。右侧盖17的制冷剂流出开口17b与制冷剂出口集管6的上部空间6a连通。
参照图4到6,制冷剂转向箱3包括板状第一部件31,该第一部件由在其相对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制成且与热交换管9相连接;由裸露的铝制压出型材制成并且覆盖第一部件31的下侧的第二部件32;以及用于封闭左右相对端的开口的铝盖31。
制冷剂转向箱3具有顶面3a,该顶面3a的横截面整体上为圆弧的形式,从而该顶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部是最高部分34,该最高部分朝前侧和后侧逐渐降低。箱3在其前后相对侧部内具有凹槽35,该凹槽35分别从顶面3a的最高部分34的前后相对侧延伸到前后相对侧面3b,并且在横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
第一部件31具有在其前后方向上的中部向上凸出的圆弧截面,并在其前部和后部侧边中的每一个处与该侧边成一体地形成有垂壁(dependingwall)31a,该垂壁31a在部件3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第一部件31的顶面用作制冷剂转向箱3的顶面3a,垂壁31a的外表面用作箱3的前部或后部侧面3b。在第一部件31的前后侧部中的每一个内均形成凹槽35,该凹槽从部件3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部内的最高部分34延伸到垂壁31a的下端。在第一部件31的除了其中部内的最高部分34之外的前后侧部中的每一个内,在相邻的各对凹槽35之间形成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的管插缝36。对应的每对前部和后部管插缝36在横向上处于相同位置。第一部件31在其中部内的最高部分34中形成多个通孔37,该通孔在横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通过利用压力加工用铝制钎焊板材制造第一部件31,而同时形成第一部件31的垂壁31a、凹槽35、管插缝36以及通孔37。
第二部件32的截面总体为w形且向上开口,该第二部件包括分别向前和向后朝外并朝上弯曲且横向延伸的前部和后部两个壁38,用作上述分隔装置的垂直分隔壁39,该垂直分隔壁设置在这两个壁38之间的中部处、沿横向延伸并将制冷剂转向箱3的内部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空间,以及使该分隔壁39与相应的前部和后部壁38在它们的下端一体地连接的两个连接壁41。分隔壁39具有从其上缘向上突出并与其成一体的多个突出部39a,该突出部沿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并装配在第一部件31的对应的通孔37内。分隔壁39在它的具有特定长度的中部内具有制冷剂通过切口39b,该切口在该分隔壁39的上缘内的相邻的各对突出部39a之间形成。突出部39a和切口39b通过切除分隔壁39的特定部分而形成。
通过挤压出前部和后部壁38、分隔壁39以及连接壁41,并切割分隔壁39以形成突出部39a和切口39b,来制造第二部件32。
盖33是由裸露材料通过压力加工、锻造或切割制成的,每个盖具有沿横向朝内的凹部,以便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的对应的左右端部装配在该凹部中。
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利用第一部件31的钎焊材料层相互钎焊在一起,同时第二部件32的突出部39a插入相应的孔37内以形成卷边接合,并且第一部件31的前部和后部垂壁31a与第二部件32的前部和后部壁38相连接。然后利用钎焊材料板材将两个盖33钎焊到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上,从而形成制冷剂转向箱3。第二部件32的从分隔壁39向前的部分用作流入集管7,从分隔壁39向后的部分用作流出集管8。第二部件32的分隔壁39中的切口39b的上端开口被第一部件31封闭,从而形成制冷剂通过孔43。可选择地,通过用第一部件31封闭分隔壁39中的切口39b的上端开口而形成的制冷剂通过孔43可以是在分隔壁39内形成的通孔。
分隔壁39在其左侧和右侧相对端部内具有不带有制冷剂通过孔43的各个制冷剂阻塞部分45,每个阻塞部分均从板39的对应端部延伸预定的长度。在阻塞部分45之间,板39具有制冷剂通过部分46,该制冷剂通过部分46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43。
形成前部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均由形式为铝制压出型材的裸露材料制成。每个管9是扁平的,沿前后方向具有较大宽度,并且在其内部具有沿该管的纵向延伸且平行布置的多个制冷剂通道9a。管9的前部和后部相对端壁的形式均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对应的每对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在左右方向即横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它们的上端部插入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第一部件14的对准的管插缝19内,并利用第一部件14的钎焊材料层钎焊到该第一部件14上,该管的上端部突入箱2。这些管9的下端部插入制冷剂转向箱3的第一部件31的对准的管插缝36内,并利用第一部件31的钎焊材料层钎焊到该第一部件31上,该管的下端部突入箱3。因此,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连接到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流入集管7,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连接到制冷剂出口集管6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设置在对应于制冷剂通过部分46的部分内的这两个管组11的对准的每对热交换管9与对应的制冷剂通过孔43在左右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并且设置在孔4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处(参见图2)。
前部管组11的每个热交换管9的下端定位在分隔壁39内的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的下方,即在孔43的相对于管9的长度方向的下端的外部。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与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为0.5-1.5mm,优选地大约1mm。后部管组11的每个热交换管9的下端定位成与前部管组11的每个热交换管9的下端处于相同高度,并且定位在分隔壁39内的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的下方,即在孔43的相对于管9的长度方向的下端的外部。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与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之间距离优选地为0.5-1.5mm,优选地大约1mm。根据本实施例,前部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定位成处于相同高度,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此外,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不需要总是定位在分隔壁39内的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的下方。
优选地,热交换管9的高度即在横向方向上的厚度为0.75-1.5mm,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12-18mm,其周向壁的壁厚为0.175-0.275mm,将制冷剂通道相互隔开的分隔壁的厚度为0.175-0.275mm,分隔壁的间距为0.5-3.0mm,前部和后部相对端壁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为0.35-0.75mm。
可使用一种铝制电阻焊接管来代替由铝制压出型材制成的热交换管9,通过将内部翅片插入该铝制电阻焊接管中而在该管内形成多个制冷剂通道。还可使用由这样的板制成的管,该板是由在其相对侧面上具有铝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通过轧制加工制备的,并且该板包括通过连接部分相连接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在每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上与该扁平壁形成部分成一体地形成的并从该扁平壁形成部分的与该连接部分相对的一个侧边突出的侧壁形成部分,以及从每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与其成一体地突出的并且在其宽度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的多个分隔形成部分,该管是通过在连接部分将该板弯曲成发夹形,并将侧壁形成部分以对接关系相互钎焊在一起以便通过分隔形成部分形成分隔壁而制成的。在此情况下使用的波状翅片是由裸露材料制成的翅片。
波状翅片12是通过将在其相对侧面上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形成波浪形状而制成的。在该波浪形板材的连接其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的部分内形成沿前后方向平行布置的百叶窗板(louver)。波状翅片12对于前部和后部管组11是共用的。翅片1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约等于从前部管组11内的热交换管9的前缘到后部管组11内的对应的热交换管9的后缘的距离。希望波状翅片12的翅片高度即从波峰部分到波谷部分的直线距离为7.0mm-10.0mm,翅片间距即连接部分的间距为1.3-1.8mm。可在每个管组11的相邻的每对热交换管9之间设置波状翅片,而不是前部和后部管组11共用一个波状翅片。
通过对组合的部件定位搭焊并共同钎焊所定位搭焊的组件来制造蒸发器1。
蒸发器1与压缩机和冷凝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安装在车辆例如汽车内以用作空调装置。
参照示出所述蒸发器1的图7,流过压缩机、冷凝器和减压装置的气-液混合相的双层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制冷剂入口29a和右侧盖17的制冷剂流入开口17a进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制冷剂入口集管5,并被分流地流入前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
流入所有热交换管9的通道9a的制冷剂向下流过通道9a,进入制冷剂转向箱3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并通过分隔壁39的制冷剂通过部分46内的制冷剂通过孔43流入制冷剂流出集管8。此时,从热交换管9的下端流入该流入集管7的制冷剂暂时地从制冷剂通过孔43下方向上流动,并在通过孔43时越过孔43的下缘,由于管9的下端定位在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的下方,所以可防止制冷剂直接穿过孔43流入该流出集管8。因此,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由于流入该流入集管7的制冷剂不可能直接流过孔43,所以制冷剂还部分地沿流入集管7的纵向流入该流入集管7,结果,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从设置在与制冷剂阻塞部分45对应的部分内的热交换管9流入该流入集管7的制冷剂朝制冷剂通过部分46流动。结果,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
流入该流出集管8的制冷剂分流地流入后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改变其路线,并通过通道9a向上进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管6的下部空间6b。通过制冷剂通过孔43流入该流出集管8的制冷剂此时一度向下流动,然后进入管9的通道9a,这是因为管9的下端定位在孔43的下端的下方,从而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由于流入集管8的制冷剂一度向下流动然后进入管9的通道9a,所以制冷剂还部分地沿集管8的纵向流入该集管,结果,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此外,在通过孔43时,制冷剂向左和向右朝相对侧流动,并流入设置在与阻塞部分45对应的部分内的热交换管9。因此,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
随后,制冷剂通过阻板27的制冷剂通过孔28A、28B流入出口集管6的上部空间6a,并经由盖17的制冷剂流出开口17b和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出口29b流出蒸发器。在流过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时,制冷剂与沿图1内所示的箭头X的方向流过空气通过间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以气相流出蒸发器。
此时,在波状翅片12的表面上生成冷凝水,并且该冷凝水向下流到转向箱3的顶面3a。向下流到箱的顶面3a的冷凝水由于毛细管效应而进入凹槽35,流过凹槽35并从凹槽35的前部或后部外端落到转向箱3下方。这样可防止大量的冷凝水聚集在转向箱3的顶面3a与波状翅片12的下端之间,从而防止由于大量冷凝水的聚集而导致冷凝水冻结,由此防止蒸发器1工作效率低。
在上述制冷剂流动期间,转向箱3内的分隔壁39的制冷剂阻塞部分45对制冷剂的流动提供阻力,从而使制冷剂从入口集管5均匀分流地流入前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阻板27对制冷剂的流动的阻力也使制冷剂能够从流出集管8均匀地流入后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以及也更均匀地从入口集管5流入前部管组11的所有管9。结果,制冷剂以均匀的量流过两个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
图8示出用于汽车空调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二实施例。
在图8所示的此实施例的蒸发器50的情况下,定位在与制冷剂通过部分46对应的部分内的前部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设置在相邻的各对制冷剂通过孔43之间。除了此特征之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了从前部管组11的管9流入该流入集管7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过孔43直接流入出口集管8,从而当制冷剂从流入集管7穿过该通过孔43流入流出集管8时以及当制冷剂流出集管8进入后部管组11的管9时,液相制冷剂部分与气相制冷剂部分更有效地混合在一起。
根据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两个箱2、3的入口集管5和流入集管7之间以及在两个箱的出口集管6和流出集管8之间设置有一个热交换管组11,但是此设置不是限制性的;可在两个箱2、3的入口集管5和流入集管7之间以及在两个箱的出口集管6和流出集管8之间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热交换管组11。尽管根据前述实施例,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定位在处于较低位置的制冷剂转向箱3上方,但是可颠倒地使用该蒸发器,使转向箱3位于入口-出口箱2上方。
图9示出用于汽车空调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三实施例。
在图9内所示的此实施例的蒸发器60的情况下,在热交换芯部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铝制的空心体部61、62。除了上部空心体部61没有分流阻板27并且右端开口被没有开口的盖(未示出)封闭之外,上部空心体部6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相同。上部空心体部61被分隔件24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73、74。
下部空心体部62具有制冷剂通过部分46,该制冷剂通过部分设置在分隔壁39的左半部的中部内,并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43。在分隔壁39的左半部内的制冷剂通过部分46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上设置有制冷剂阻塞部分45,该制冷剂阻塞部分45不具有制冷剂通过孔43。空心体部62的右端开口被具有制冷剂流入开口和制冷剂流出开口的盖封闭,并且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未示出)钎焊在该盖(也未示出)上。除了这些特征之外,下部空心体部6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转向箱3相同。空心体部62被分隔壁39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63、64。集管63、64中的每一个由位于其横向中部的铝制隔板65(65)分成两个集管部分66、67(68、69)。空心体部62的在隔板65右侧的部分用作制冷剂入口-出口箱71,而空心体部62的在隔板65左侧的部分用作制冷剂转向箱72。入口-出口箱71的前部集管部分66是制冷剂入口集管,而入口-出口箱71的后部集管部分68是制冷剂出口集管。转向箱72的前部集管部分67是制冷剂流入集管,而转向箱72的后部集管部分69是制冷剂流出集管。
上部空心体部61的前部和后部集管73、74的分别与入口集管66、流入集管67、出口集管68和流出集管69相对的部分是中间集管部分75、76、78、79。热交换管9的相对端部连接到入口集管66、流入集管67、出口集管68和流出集管69,并连接到中间集管部分75、76、78、79。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连接到转向箱72的流入集管67和流出集管69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定位在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的下方。
在第三实施例内,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定位在与制冷剂通过部分46相对应的部分内的对准的每对热交换管9可与对应的制冷剂通过孔43在左右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并且可定位在此孔43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处。可选择地,如第二实施例,定位在对应于制冷剂通过部分46的部分内的热交换管9可设置在相邻的各对制冷剂通过孔43之间。
本实施例在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上述蒸发器60内,流过压缩机、冷凝器和减压装置的气-液混合相的双层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的制冷剂入口和盖的制冷剂流入开口进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71的制冷剂入口集管66。
流入入口集管66的制冷剂通过连接到集管66的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向上流入上部空心体部61的前部集管73内的右侧中间集管部分75,并进一步流入左侧集管部分76。如第一实施例,此后,制冷剂均匀分流地流入连接到该中间集管部分76的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沿通道9a向下流动并进入转向箱72的流入集管67。
然后,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通过部分46的制冷剂通过孔43流入制冷剂流出集管69,分流地流入连接到集管69的后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改变其路线并通过通道9a向上流入上部空心体部61的后部集管74内的左侧中间集管部分78。随后,制冷剂流过后部集管74内的右侧中间集管部分77,进入连接到该中间集管部分77的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通道9a,沿通道9a向下流入该入口-出口箱71的出口集管68,并通过盖的制冷剂流出开口和入口-出口部件的出口流出蒸发器。
在第三实施例的情况下,当流入转向箱72的流入集管67的制冷剂穿过该通过孔43流入该流出集管69时,以及当流入该流出集管69的制冷剂流入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时,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
根据第三实施例,在定位在前侧上部的两个中间集管75、76和定位在前侧下部的入口集管66和流入集管67之间,以及还在定位在后侧上部的两个中间集管77、78和定位在后侧下部的出口集管68和流出集管69之间,设置有一个热交换管组11,但是此设置不是限制性的;可在这些相对的成对集管之间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热交换管组11。尽管根据第三实施例,制冷剂入口-出口箱71和制冷剂转向箱72位于较低的位置,但是蒸发器可颠倒使用,使入口-出口箱71和转向箱72位于较高位置。
图10示出用于汽车空调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11到13示出主要部分的结构,而图14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
参照示出此实施例的蒸发器80的图10到12,入口-出口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管6的内部被用作隔离装置的分流阻板27分成上部和下部两个空间6a、6b。阻板27在它的后部内的除该阻板的左右相对端部之外的位置形成多个横向伸长的长圆形制冷剂通过孔81,该制冷剂通过孔81沿该板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以便定位在沿横向相邻的各对热交换管9之间。制冷剂通过孔81并不局限于横向伸长的长圆形形状,而可以是沿前后伸长的长圆形形状(见图11内的点划线),或圆形或多边形例如四边形。该板可具有这些形状的孔的组合。
此外,如图13所示,制冷剂转向箱3在它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之间具有分隔壁39,该分隔壁39具有在该分隔壁的整个长度上以一定间隔沿横向设置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43。
前部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定位成稍高于制冷剂通过孔43的下端(见图12)。
除了这些特征之外,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器1或50相同。蒸发器80与压缩机和冷凝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以用在车辆例如汽车内作为空调装置。
流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气-液混合相的双层制冷剂如同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的情况一样流过图14所示的蒸发器80。
出口集管6的分流阻板27内的制冷剂通过孔81形成在横向相邻的各对热交换管9之间,从而当制冷剂从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流入出口集管6的下部空间6b时,流出管9的制冷剂与阻板27接触而不会直接通过孔81,从而沿出口集管6的纵向(左右方向)流动,并且从所有管9流出的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即使制冷剂流过一些管9后没有完全蒸发且具有较低温度,从所有管9流出的制冷剂部分仍混合在一起。这使得经由流出开口17b和制冷剂进口-出口部件29的出口29b流入膨胀阀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均匀的温度。因此,防止了膨胀阀的开口减小以避免制冷剂流的减少,从而减小了过热区域,提高了制冷效率。
根据前述第四实施例,在两个箱2、3的入口集管5和流入集管7之间、以及还在这两个箱的出口集管6和流出集管8之间,设置有一个热交换管组11,但是此设置不是限制性的;可在两个箱2、3的入口集管5和流入集管7之间、以及在这两个箱的出口集管6和流出集管8之间,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热交换管组11。在使用该蒸发器时,可将转向箱3定位成在入口-出口箱2上方。
下面,将参照一个具体示例和一个比较示例来说明第四实施例。
示例1
使用图10到13内所示的蒸发器。热交换芯部4的横向宽度测得为255mm,从前到后为38mm,每个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数目为26个,该热交换管的高度为1.4mm,宽度为17.7mm,并且波状翅片12的翅片间距为3.3mm,高度为8mm。分流阻板27内的制冷剂通过孔81的数目为13个。根据JIS D1618测量从热交换芯部4的前侧被推出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图15示出结果。
比较示例1
除了分流阻板27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通过孔类似的制冷剂通过孔28A、28B之外,此示例内准备的蒸发器与示例1内使用的蒸发器相同。位于横向中心内的孔28A设置在位于横向中部内的两个热交换管9之间,在位于中心的孔28A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设置有两个孔28B,并且这些孔28B设置成与热交换管9的上端相对。根据JIS D1618测量从热交换芯部4的前侧被推出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图16示出结果。
参照图15和16,区域A是温度为8-9℃的区域,区域B是温度为7-8℃的区域,区域C是温度为6-7℃的区域,区域D是温度为5-6℃的区域。区域A是过热区域。
图15和16示出,在示例1的情况下的过热区域小于比较示例1的过热区域。
图17示出用于汽车空调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五实施例。
图17内所示的蒸发器85包括从前向后并排设置的制冷剂入口集管86和制冷剂出口集管87,设置在入口集管86上方并与入口集管86间隔开的第一中间集管88,设置在第一中间集管88的左侧的第二中间集管89,设置在第二中间集管89下方并与第二中间集管89间隔开并且定位在入口集管86左侧的第三中间集管90,与第三中间集管90并排地设置在第三中间集管90后侧并且定位在出口集管87左侧的第四中间集管91,设置在第四中间集管91上方并与第四中间集管91间隔开并且与该第二中间集管89并排地设置在第二中间集管89后侧的第五中间集管92,和设置在出口集管87上方并与出口集管87间隔开并且定位在第五中间集管92右侧的第六中间集管93。
进口集管86、出口集管87、第三中间集管90和第四中间集管91通过将一个箱94分为从前到后和从左到右设置的四个部分而形成。箱94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转向箱3,并包括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箱94与转向箱3的不同之处如下。箱94被该箱内的分隔壁39分成前部和后部空间,这些空间中的每一个均被设置在沿左右方向的中部的铝制隔板95分成左侧和右侧部分,由此形成四个集管86、87、90、91。分隔壁39的位于隔板95右侧的部分不具有制冷剂通过孔43,并且入口集管86保持不与出口集管87连通。出口集管87的内部被分流阻板96分成上部和下部两个空间87a、87b,该分流阻板设置在第一部件31的后部垂壁31a和分隔壁39之间并钎焊于其上。阻板96具有多个横向伸长的长圆形的制冷剂通过孔97,该制冷剂通过孔定位在后部管组11的横向相邻的各对热交换管9之间。尽管未示出,但是用于封闭右端开口的盖33具有与入口集管86连通的制冷剂流入开口,和与出口集管87的下部空间87b连通的制冷剂流出开口。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钎焊到盖33的外壁上,该部件29具有与流入开口连通的制冷剂入口29a和与流出开口连通的制冷剂出口29b。
第一中间集管88、第二中间集管89、第五中间集管92和第六中间集管93通过将一个箱98分隔成前部和后部两个分部98A、98B而形成。前部分部98A的右侧部分形成第一中间集管88,而前部分部98A的左侧部分形成第二中间集管89。后部分部98B的右侧部分形成第六中间集管93,后部分部98B的左侧部分形成第五中间集管92。箱98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入口-出口箱2,并包括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5。箱98与入口-出口箱2的不同之处如下。箱98不具有分流阻板27。用于封闭右端开口的盖17不具有流入开口17a或流出开口17b。没有入口-出口部件29钎焊到盖17上。
热交换芯部4设置在入口集管86、出口集管87、第三中间集管90和第四中间集管91的组件和第一中间集管88、第二中间集管89、第五中间集管92和第六中间集管93的组件之间。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连接到入口集管86和第三中间集管90,它们的上端部连接到第一中间集管88和第二中间集管89。此外,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连接到出口集管87和第四中间集管91,它们的上端部连接到第六中间集管93和第五中间集管92。
参照示出所述蒸发器85的图17,流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气-液混合相的双层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制冷剂入口29a和右侧盖33的制冷剂流入开口进入制冷剂入口集管86,并分流地流入连接到入口集管86且包含在前部管组11中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制冷剂向上流过通道9a,进入第一中间集管88,并向左流入第二中间集管89。在此集管89内的制冷剂分流地流入连接到第二中间集管89且包含在前部管组11中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向下流过通道9a,进入第三中间集管90,并穿过制冷剂通过孔43流入第四中间集管91。然后,集管91内的制冷剂分流地流入连接到第四中间集管91且包含在后部管组11中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向上流过通道9a,进入第五中间集管92并向右流入第六中间集管93。然后,集管93内的制冷剂分流地流入连接到集管93且包含在后部管组11中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向下流过通道9a,并进入出口集管87的上部空间87a。
随后,制冷剂穿过分流阻板96的制冷剂通过孔97流入出口集管87的下部空间87b,穿过盖33的流出开口和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出口29b朝膨胀阀流动。
由于出口集管87的阻板96内的制冷剂通过孔97设置在横向相邻的各对热交换管9之间,所以当制冷剂流入出口集管87的上部空间87a时,流出后部管组11的管9的制冷剂与阻板96接触并沿集管87的纵向(左右方向)流动,而不会直接通过孔97,从而流过所有管9的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即使制冷剂通过一些管9后没有完全蒸发且温度变得较低,但是穿过制冷剂流出开口和出口29b而进入膨胀阀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均匀的温度,这是因为来自所有管9的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可防止膨胀阀的开口减小以避免制冷剂流的减少,从而减小了过热区域,提高了制冷效率。
根据前述第五实施例,在两个箱94、98的进口集管86和第三中间集管90与第一和第二中间集管88、89之间,以及还在出口集管87和第四中间集管91与第六和第五中间集管93、92之间,设置有一个热交换管组11,但是此设置不是限制性的;可在集管86、90与集管88、89之间以及在集管87、91与集管93、92之间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热交换管组11。在使用该蒸发器时,箱94可位于箱98上方。
图18和19示出用于汽车空调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第六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20到23示出主要部分的结构,而图24示出制冷剂如何流过第六实施例的蒸发器。
此实施例的蒸发器100包括左侧和右侧两个铝制的制冷剂转向箱3A、3B,这些转向箱设置在热交换芯部4下方。每个转向箱3A(3B)包括设置在前部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A(7B)和设置在后部的制冷剂流出集管8A(8B)。
设置在芯部4的前部管组11的左半部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到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左侧转向箱3A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A。设置在前部管组11的右半部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到入口集管5和右侧转向箱3B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B。设置在芯部4的后部管组11的左半部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到制冷剂出口集管6和左侧转向箱3A的制冷剂流出集管8A。设置在后部管组11的右半部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到出口集管6和右侧转向箱3B的制冷剂流出集管8B。
参照图20,如同第一实施例的转向箱3,左侧和右侧转向箱3A、3B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由在其相对表面上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制成的板状第一部件31,该第一部件31与热交换管9相连接,以及由裸露的铝制压出型材制成并覆盖第一部件31的下侧的第二部件32。左侧转向箱3A的左端开口和右侧转向箱3B的右端开口均被铝盖33覆盖。
第一部件3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部件32在其分隔壁39内没有形成切口。
在左侧转向箱3A和右侧转向箱3B之间设置有制冷剂流交叉装置101,该交叉装置用于使左侧转向箱3A的流入集管7A与右侧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连通,并使右侧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与左侧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连通。如图21到23所示,制冷剂流交叉装置101包括铝制主体102和铝制流向转换板104A、104B,该铝制主体102的左右相对侧内具有相应的凹入部分103,左侧转向箱3A的右端——即该左侧转向箱3A的第一和第二部件31、32的右端——和右侧转向箱3B的左端——即该右侧转向箱3B的第一和第二部件31、32的左端——分别安装在该凹入部分103内,该铝制流向转换板104A、104B安装在主体102的相对凹入部分103内,并且每个该转换板设置在转向箱3A或3B的端面和凹入部分103的底面之间。
主体102中形成沿前后方向伸长且垂直地间隔开的两个连通孔105A、105B,以使相对凹入部分103的上部以及其下部相互连通。在左侧转换板104A的前上部内形成通孔106,以使左侧转向箱3A的流入集管7A的内部与主体102的上部连通孔105A的内部连通。在同一转换板104A的后下部内形成通孔107,以使左侧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的内部与主体102的下部连通孔105B的内部连通。在右侧转换板104B的前下部内形成通孔108,以使右侧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的内部与主体102的下部连通孔105B的内部连通。在同一转换板104B的后上部内形成通孔109,以使右侧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的内部与主体102的上部连通孔105A的内部连通。左侧转向箱3A的流入集管7A经由左侧转换板104A的通孔106、主体102的上部连通孔105A和右侧转换板104B的通孔109与右侧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连通。右侧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经由右侧转换板104B的通孔108、主体102的下部连通孔105B和左侧转换板104A的通孔107与左侧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连通。
主体102是由裸露的铝制材料通过压力加工、锻造或切割而制成的。流向转换板104A、104B是由在其相对表面上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制钎焊板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
第一和第二部件31、32利用第一部件31的钎焊材料层相互钎焊在一起,同时第二部件32的突出部39a插入第一部件31的相应的孔37内形成卷边接合,并且第一部件31的前部和后部垂壁31a与第二部件32的前部和后部壁38相连接。两个盖33利用钎焊材料板材钎焊到第一和第二部件31、32上。主体102、转换板104A、104B以及第一和第二部件31、32利用转换板104A、104B的钎焊材料层进行钎焊。这样,制成左侧和右侧转向箱3A、3B以及制冷剂流交叉装置101。每个转向箱3A(3B)的从第二部件32的分隔壁39向前的部分用作制冷剂流入集管7A(7B),从分隔壁39向后的部分用作制冷剂流出集管8A(8B)。
通过对组合的部件定位搭焊并共同钎焊所定位搭焊的组件来制造蒸发器1。
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本蒸发器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该蒸发器与压缩机和冷凝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安装在车辆例如汽车内以用作汽车的空调装置。
参照示出所述蒸发器100的图24,流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气-液混合相的双层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制冷剂入口29a和右侧盖17的制冷剂流入开口17a进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制冷剂入口集管5,并分流地流入前部管组11的所有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
流入位于前部管组11的左半部内的热交换管9的通道9a的制冷剂向下流过通道9a,进入左侧制冷剂转向箱3A的制冷剂流入集管7A,并通过制冷剂流交叉装置101,即在左侧流向转换板104A的前上部内的通孔106、主体102的上部连通孔105A和右侧转换板104B的后上部内的通孔109,流入右侧制冷剂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另一方面,流入位于前部管组11的右半部内的热交换管9的通道9a的制冷剂向下流过通道9a,进入右侧制冷剂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并通过制冷剂流交叉装置101,即在右侧流向转换板104B的前下部内的通孔108、主体102的下部连通孔105B和左侧转换板104A的后下部内的通孔107,流入左侧制冷剂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此时,液相制冷剂部分和气相制冷剂部分混合在一起。
流入转向箱3A、3B的流出集管8A、8B的制冷剂分流地流入连接到流出集管8A、8B的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内的制冷剂通道9a,改变其路线,并通过通道9a向上进入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管6的下部空间6b。
随后,制冷剂通过分流阻板27的制冷剂通过孔28A、28B流入出口集管6的上部空间6a,并经由盖17的制冷剂流出开口17b和制冷剂入口-出口部件29的出口29b流出蒸发器。在流过前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和后部管组11的热交换管9的制冷剂通道9a时,制冷剂与沿图18内所示的箭头X的方向流过空气通过间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以气相流出蒸发器。
当制冷剂以上述方式流过蒸发器100时,与在上述公报中所述的情况不同,制冷剂流过蒸发器的路径具有相等的长度,由此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并使制冷剂能够以均匀的流量通过所有热交换管9。这使得通过热交换芯部4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化。在制冷剂以减小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左侧转向箱3A的流入集管7A的热交换管9,并以增大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右侧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的热交换管9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到左侧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的管9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而通过连接到右侧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的管9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相反,在制冷剂以增大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左侧转向箱3A的流入集管7A的热交换管9,并以减小的流量流过连接到右侧转向箱3B的流入集管7B的热交换管9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到左侧转向箱3A的流出集管8A的管9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而通过连接到右侧转向箱3B的流出集管8B的管9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这样可使用于热交换的制冷剂的量相对于热交换芯部4的左右方向均匀化,从而使通过该芯部的空气具有大致均匀的温度。
根据前述第六实施例,在入口集管5和左侧与右侧转向箱3A、3B的流入集管7A、7B之间,以及还在出口集管6与箱3A、3B的流出集管8A、8B之间,设置有一个热交换管组11,但是此设置不是限制性的;可在入口集管5和两个转向箱3A、3B的流入集管7A、7B之间,以及还在出口集管6和箱3A、3B的流出集管8A、8B之间,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热交换管组11。尽管根据前述实施例,制冷剂入口-出口箱2定位在位于较低位置的制冷剂转向箱3A、3B上方,但是可颠倒地使用该蒸发器,使转向箱3A、3B位于入口-出口箱2上方。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适于例如用作汽车空调装置的蒸发器,并具有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Claims (41)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流入集管和制冷剂流出集管,和连接到每个集管的多个热交换管,在该制冷剂流入集管和制冷剂流出集管之间设置有沿该热交换器的横向伸长的分隔装置,这两个集管通过在该分隔装置内形成的制冷剂通过孔相互连通,每个热交换管通过使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集管而连接到该集管,制冷剂可从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通过制冷剂通过孔流入该流出集管,进而流出该流出集管进入连接到该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该流入集管,并沿该管的纵向向外伸出到该分隔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隔装置中形成有多个沿该分隔装置的纵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制冷剂通过孔,并且连接到流入集管的每个热交换管与该分隔装置的对应的制冷剂通过孔相对于该流入集管的纵向方向处于相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隔装置中形成有多个沿该分隔装置的纵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制冷剂通过孔,并且连接到该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位于该分隔装置的相邻的各对制冷剂通过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到该流出集管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插入该流出集管,并沿该管的纵向向外伸出到该分隔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隔装置分别在该分隔装置的相对端部形成两个制冷剂阻塞部分,并且在该分隔装置内的这两个制冷剂阻塞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分开制冷剂转向箱的内部而形成的,该转向箱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制冷剂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出口集管,该热交换芯部由沿热交换器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成排的多个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热交换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制冷剂入口集管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一端,并与至少一排中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出口集管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所述一端且位于该入口集管后部,并与至少一排中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转向箱设置在热交换芯部的另一端,连接到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入集管,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连接到流出集管,位于入口集管内的制冷剂可通过连接到流入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通过制冷剂通过孔流入该流出集管,此后通过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出口集管。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的一端设有与该制冷剂入口并排的制冷剂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第一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并且制冷剂从该出口集管的第二空间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并且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第一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制冷剂可从该出口集管的第二空间流出,该入口-出口箱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和该隔离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组包括至少7个热交换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以及空心体部,该热交换芯部由沿热交换器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成排的多个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该蒸发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设置在该热交换芯部的一端,并且每个集管与至少一排内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空心体部设置在该热交换芯部的另一端并与所有热交换管相连接,每个集管包括沿该集管的纵向设置的多个集管部分,该空心体部包括沿该空心体部的纵向设置的多个箱,每个箱的内部被分隔装置分成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部分,该前部和后部两个集管的集管部分与该空心体部的相应的集管部分相对,每对该相对的集管部分与热交换管的相对端部相连接,构成空心体部的箱中的至少一个箱的两个集管部分是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制冷剂流入分别与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相对的前部和后部集管的两个集管部分中的一个的一端,并且制冷剂从与所述一端并排设置的另一个集管部分的一端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空心体部的所有箱一体地形成,并且该空心体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前部集管和该后部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空心体部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而形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前部集管和后部集管的该空心体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与热交换管相连接,该第二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到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中的每一个上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
19.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中的任何一项的热交换器。
20.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9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2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沿该热交换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制冷剂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出口集管,和用于保持这两个集管连通的制冷剂循环通路,该循环通路由多个中间集管和多个热交换管形成,该入口集管与该中间集管中的一个相对,该出口集管与该中间集管中的另一个相对,一组热交换管在每对相对的集管之间在至少一排内沿该热交换器的横向以一定间隔设置,该组热交换管的相对管端部连接到每对相对的集管,流入该入口集管的制冷剂可通过该循环通路回行到出口集管,并可从该出口集管流出,
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空间,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与其中一个空间连通,制冷剂出口设置成与其中另一个空间连通,该隔离装置中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该制冷剂通过孔设置在沿该出口集管的纵向设置并包含在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该组热交换管中的各对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出口集管的内部被隔离装置分成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集管的数量为两个,与该入口集管相对的中间集管用作制冷剂流入集管,与该出口集管相对的中间集管用作制冷剂流出集管,该流入集管与该流出集管相连通,流入该入口集管的制冷剂可通过连接到该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流入集管,然后流入该流出集管,在该流出集管处制冷剂改变路线从而通过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流入该出口集管的所述一个空间,然后通过该隔离装置的制冷剂通过孔流入所述另一个空间,此后制冷剂可从该出口集管流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出口集管的隔离装置在除了该隔离装置的相对于该出口集管的纵向的相对端部之外的部分内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在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在与该入口端并排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出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出口集管的隔离装置的后部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到该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10个。
28.根据权利要求21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和该出口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制冷剂入口-出口箱的内部分成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而形成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出口箱包括与热交换管相连接的第一部件,在该第一部件的与该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部件,以及钎焊到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端的盖,并且该隔离装置和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30.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到29中的任何一项的热交换器。
31.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根据权利要求30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32.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制冷剂入口集管、制冷剂出口集管、两个制冷剂流入集管和两个制冷剂流出集管,该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多排的管组组成,每个管组包括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该制冷剂入口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一端,并与至少一排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出口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所述一端且位于该入口集管后部,该出口集管与至少一排的管组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两个制冷剂流入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另一端并沿左右方向对齐,该流入集管与连接到入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两个制冷剂流出集管设置成朝向每个热交换管的所述另一端并在该流入集管的后部沿左右方向对齐,该流出集管与连接到出口集管的热交换管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流入集管与位于右侧的流出集管相连通,而位于右侧的流入集管与位于左侧的流出集管相连通。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集管在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该出口集管在与该入口端并排的一端具有制冷剂出口。
34.根据权利要求32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的流入集管和流出集管是通过用分隔装置将一个箱的内部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而形成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左侧箱和右侧箱之间设置有制冷剂流交叉装置,以使该左侧箱的流入集管与右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并使该右侧箱的流入集管与左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剂流交叉装置包括主体和两个流向转换板,该主体在左右相对侧内具有相应的凹入部分,左侧箱的右端和右侧箱的左端分别安装在该凹入部分内,该两个流向转换板分别安装在该主体的相对凹入部分内,每个该流向转换板设置在该箱的所述端部和该凹入部分的底面之间,该主体中形成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且垂直间隔开的两个连通孔,以使该相对凹入部分的上部以及下部相互连通,该两个流向转换板中形成通孔,以使该左侧箱的流入集管和右侧箱的流出集管相连通,并使左侧箱的流出集管和右侧箱的流入集管相连通。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流向转换板中形成有用于使左侧箱的流入集管与主体的连通孔中的一个相连通的通孔,并且形成有用于使左侧箱的流出集管与主体的另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位于右侧的流向转换板中形成有用于使右侧箱的流入集管与主体的所述另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并且形成有用于使右侧箱的流出集管与主体的所述一个连通孔相连通的通孔。
38.根据权利要求34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左侧箱和右侧箱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热交换管相连接的第一部件,以及在该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对的部分钎焊到该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部件,该分隔装置与该第二部件成一体。
39.根据权利要求32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组内的热交换管的数量至少为7个。
40.一种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蒸发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2到39中的任何一项的热交换器。
41.一种车辆,该车辆内安装根据权利要求40的制冷循环以作为汽车空调装置。
CN2004800323055A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5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8683/2003 2003-10-29
JP2003368683 2003-10-29
US51830803P 2003-11-10 2003-11-10
US60/518,308 2003-11-10
JP408578/2003 2003-12-08
JP2003408578 2003-12-08
US52871103P 2003-12-12 2003-12-12
JP2003414130 2003-12-12
US60/528,711 2003-12-12
JP414130/2003 2003-12-12
US53026303P 2003-12-18 2003-12-18
US60/530,263 2003-12-18
PCT/JP2004/016475 WO2005040710A1 (en) 2003-10-29 2004-10-29 Heat exchange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93807A Division CN101285629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CN2008101093811A Division CN101285630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5239A true CN1875239A (zh) 2006-12-06
CN1875239B CN1875239B (zh) 2011-06-01

Family

ID=374849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938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5630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CN2008101093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5629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CN2004800323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5239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938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5630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CN2008101093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5629B (zh) 2003-10-29 2004-10-29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128563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769B (zh) * 2008-01-09 2012-11-28 德尔菲技术公司 非圆柱形致冷剂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17590A (zh) * 2011-09-26 2013-04-03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3759572A (zh) * 2013-12-10 2014-04-30 柳州五菱宝马利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车用平行流蒸发器的插管式集分流管
CN103890531A (zh) * 2011-08-29 2014-06-25 三电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5051480A (zh) * 2013-03-19 2015-11-11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
CN103017590B (zh) * 2011-09-26 2016-12-14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7202504A (zh) * 2016-03-17 2017-09-26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换流装置及微通道换热器
CN107255374A (zh) * 2016-02-11 2017-10-1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成在入口集箱上的膨胀阀块的换热器
CN108026829A (zh) * 2016-01-11 2018-05-1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
CN108139173A (zh) * 2015-10-01 2018-06-08 株式会社电装 蓄冷热交换器
CN11088727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和车辆
CN112304124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CN114616435A (zh) * 2019-12-05 2022-06-10 法雷奥自动系统公司 热交换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19077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Fahrzeugheizgerät
JP7108177B2 (ja) * 2018-03-30 2022-07-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6797B2 (ja) * 1995-10-20 2007-01-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2000346568A (ja) * 1999-05-31 2000-12-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熱交換器
CN1163719C (zh) * 1999-08-20 2004-08-25 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供暖热交换器或发动机冷却器用的换热器
CZ299209B6 (cs) * 2001-01-04 2008-05-21 Kone Corporation Bezprevodovkový lanový výtah s pohonem hnacího kola, dvojite opásaného paralelními nosnými lany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769B (zh) * 2008-01-09 2012-11-28 德尔菲技术公司 非圆柱形致冷剂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90531A (zh) * 2011-08-29 2014-06-25 三电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3890531B (zh) * 2011-08-29 2016-12-07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3017590A (zh) * 2011-09-26 2013-04-03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3017590B (zh) * 2011-09-26 2016-12-14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5051480A (zh) * 2013-03-19 2015-11-11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
CN105051480B (zh) * 2013-03-19 2018-04-13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
CN103759572A (zh) * 2013-12-10 2014-04-30 柳州五菱宝马利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车用平行流蒸发器的插管式集分流管
CN108139173A (zh) * 2015-10-01 2018-06-08 株式会社电装 蓄冷热交换器
CN108139173B (zh) * 2015-10-01 2020-03-24 株式会社电装 蓄冷热交换器
CN108026829A (zh) * 2016-01-11 2018-05-1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
CN107255374A (zh) * 2016-02-11 2017-10-1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成在入口集箱上的膨胀阀块的换热器
CN107202504A (zh) * 2016-03-17 2017-09-26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换流装置及微通道换热器
CN11088727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和车辆
CN110887276B (zh) * 2018-09-07 2021-12-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和车辆
CN112304124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CN114616435A (zh) * 2019-12-05 2022-06-10 法雷奥自动系统公司 热交换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5630B (zh) 2010-06-16
CN1875239B (zh) 2011-06-01
CN101285629B (zh) 2010-11-03
CN101285630A (zh) 2008-10-15
CN101285629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7526C (zh) 板式热交换器
CN1500198A (zh) 热交换器
CN1875239A (zh) 热交换器
CN1277089C (zh)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蒸发器的集管和制冷系统
CN1119585C (zh) 热交换器、制冷系统、空调机装置
CN1620590A (zh) 用于汽车的热交换器
CN1232766C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064123C (zh) 空调机
CN101040163A (zh) 蒸发器
CN1851372A (zh) 热交换器
CN1950664A (zh) 热交换器
CN1820177A (zh) 蒸发器
CN1199458A (zh) 热交换器
CN1930439A (zh) 半成品接合板、接合板、制造接合板的方法以及热交换器
CN1293351C (zh) 制冷循环用贮罐、带贮罐的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用冷凝装置
CN1967126A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1879003A (zh)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45029A (zh) 换热器
CN1150645A (zh) 内面有凹槽的传热管
CN1820176A (zh) 热交换器
CN1849495A (zh) 热交换器
CN101031754A (zh) 空调机及空调机的制造方法
CN1940454A (zh) 热交换器管和热交换器
CN1666076A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器
CN1585879A (zh)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集管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EIHIN COOL WAR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OWA DENKO K.K.

Effective date: 201208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03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 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