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9173B - 蓄冷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蓄冷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9173B
CN108139173B CN201680057193.1A CN201680057193A CN108139173B CN 108139173 B CN108139173 B CN 108139173B CN 201680057193 A CN201680057193 A CN 201680057193A CN 108139173 B CN108139173 B CN 108139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storage material
cold storage
material container
refrigerant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71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9173A (zh
Inventor
安部井淳
长泽聪也
鸟越荣一
石坂直久
河地典秀
鬼头佑辅
西村健
长屋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7797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5717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139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9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9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9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35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gas-ai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9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comprising regenerative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 accumulators
    • B60H1/005Regenerative cooling means, e.g. cold accum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7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he type of heat exchanger, e.g. condenser, evapo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作为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40)具备:多个制冷剂管(45),该多个制冷剂管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并配置成彼此空开间隔;蓄冷材料(50),该蓄冷材料与多个制冷剂管(45)相邻;以及内翅片(47b),该内翅片抑制在制冷剂通路产生的制冷剂的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

Description

蓄冷热交换器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5年10月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5-195818号和2016年9月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6-173410号而作出的,且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冷热交换器,该蓄冷热交换器与压缩机、散热器以及减压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装置,且该蓄冷热交换器使制冷剂蒸发,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对成为高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减压器对冷却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装置中使用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在该制冷循环装置停止的状态下,也尝试提供被限定的制冷。例如,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通过行驶用发动机来驱动制冷循环装置。因此,在车辆暂时停车期间,发动机停止时,制冷循环装置停止。在这样的暂时停车中,为了提供被限定的制冷,提出在制冷循环装置的蒸发器附加蓄冷材料的蓄冷热交换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冷热交换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1250号公报
在此,一般地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在蓄冷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游侧存在用于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液状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则成为故障的原因,因此一般需要在蓄冷热交换器的出口使制冷剂完全蒸发。在蓄冷热交换器中,在制冷剂通路的出口附近制冷剂成为气体单层,起因于压力超过饱和蒸气压,而存在制冷剂温度急剧地向高温过渡的部分,即存在所谓的过热区域。另外,在制冷剂的流量低时,制冷剂的流动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通路的配置而变得不均衡,有时在制冷剂难以流动的部分产生过热区域。这样一来,在蓄冷热交换器中,在制冷剂通路上的任意部位都可能存在过热区域。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蓄冷热交换器中,一般是蓄冷材料与构成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管相邻配置,并通过在制冷剂管流动的制冷剂来冷却蓄冷材料。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详细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如下课题:在制冷剂管上产生过热区域的情况下,由于过热区域的制冷剂温度成为高温,因此有这样的担忧,蓄冷材料因过热区域的影响而难以冷却,蓄冷热交换器的蓄冷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即在在存在过热区域的情况下,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的影响,而能够确保蓄冷性能。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制冷剂管,该多个制冷剂管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并配置成彼此空开间隔;蓄冷材料,该蓄冷材料与多个制冷剂管相邻;热传递抑制部,该热传递抑制部抑制在制冷剂通路产生的制冷剂的过热区域中的从制冷剂管对蓄冷材料的热传递;蓄冷材料容器,该蓄冷材料容器与多个制冷剂管相邻,并收纳蓄冷材料;以及内翅片,该内翅片配置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热传递抑制部构成为,在与过热区域对应的部分和与过热区域以外对应的部分,内翅片与蓄冷材料容器的接合率不同,或蓄冷材料容器与制冷剂管的接合率不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从在制冷剂通路所产生的制冷剂的过热区域中制冷剂管对蓄冷材料的热传递,因此能够避免蓄冷材料因制冷剂温度为高温的过热区域的影响而难以冷却的状况。其结果是,即使在存在过热区域的情况下,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的影响,而能够确保蓄冷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即使在存在过热区域的情况下,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的影响,而能够确保蓄冷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作为图1中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俯视图。
图3是作为图1中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将蒸发器分解为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蒸发器内的制冷剂通路中的制冷剂温度的推移的图。
图8是图3中的VIII-VIII剖视图,是蓄冷材料容器、制冷剂管以及空气通路的剖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内翅片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中的A1-A1剖视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内翅片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内翅片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制冷剂的流动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14是将图13所示的蒸发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分解为上风侧和下风侧的示意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图13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3所示的蒸发器内的制冷剂通路中的制冷剂温度的推移的图。
图17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制冷剂的流动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制冷剂的流动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制冷剂的流动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制冷剂的流动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A2-A2剖视图。
图23是示意地表示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4是示意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4中的A3-A3剖视图。
图26是示意地表示蓄冷材料容器和内翅片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7是示意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内翅片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28是图27中的A4-A4剖视图。
图29是示意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30是图29中的A5-A5剖视图。
图31是示意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A6-A6剖视图。
图33是示意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34是分解为图33所示的蒸发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示意图。
图35是示意地表示图33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36是示意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37是分解为图36所示的蒸发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示意图。
图38是示意地表示图36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39是示意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40是示意地表示图39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41是示意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42是示意地表示图41所示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43是示意地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内翅片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44是图43中的A7-A7剖视图。
图45是图43中的B7-B7剖视图。
图46是示意地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47是图46中的A8-A8剖视图。
图48是图46中的B8-B8剖视图。
图49是示意地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起到热传递抑制部功能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50是图49中的A9-A9剖视图。
图51是图49中的B9-B9剖视图。
图52是示意地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53是示意地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54是示意地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55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6是示意地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蓄冷材料容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添附图一边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在各附图中尽可能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10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被用于车辆用的空调装置。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压缩机10、散热器20、减压器30以及蒸发器40。这些结构零件通过配管连接为环状,构成制冷剂循环路。在该制冷循环装置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应用为蒸发器40。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本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40表述为“蒸发器40”。
压缩机10由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源2即内燃机来驱动。因此,在动力源2停止时,压缩机10也停止。压缩机10从蒸发器40吸引制冷剂,并压缩,且向散热器20排出。
散热器20对高温制冷剂进行冷却。散热器20也称为冷凝器。减压器30对由散热器20冷却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减压器30能够由固定节流部件、温度式膨胀阀、或喷射器提供。
蒸发器40使由减压器30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对介质进行冷却。蒸发器40对向车室供给的空气进行冷却。制冷循环装置1还能够具备使高压侧液体制冷剂和低压侧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存储剩余制冷剂的接收器或储液器的箱要素。另外,动力源2能够由内燃机或电动机提供。
参照图2~10,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4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和图3的纸面上的上下方向表示为“高度方向”,将其上侧表示为“上侧”,将下侧表示为“下侧”。此外,高度方向典型地是重力方向,但是也可以是其他方向。另外,将图2的纸面上的左右方向表示为制冷剂流入的“流入方向”,将其右侧表示为“近前侧”,将左侧表示为“里侧”。将图3的纸面上的左右方向表示为空气在空气通路53流动的“流动方向”,将其左侧表示为“上风侧”,将右侧表示为“下风侧”。
在图2和图3中,蒸发器40具有分支为多个的制冷剂通路部件。该制冷剂通路部件由铝等金属制的通路部件提供。制冷剂通路部件由成组地定位的第一集管41、第二集管42、第三集管43、第四集管44以及将这些集管之间连结起来的多个制冷剂管45提供。第一集管41、第二集管42、第三集管43、第四集管44以沿着流入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多个制冷剂管45以沿着与流入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在图2和图3中,第一集管41和第二集管42成组,彼此在高度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且沿着流入方向平行地配置。第三集管43和第四集管44成组,彼此在高度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且沿着流入方向平行地配置。第一集管41和第三集管43配置于高度方向上的上侧,第二集管42和第四集管44配置于高度方向上的下侧。
在第一集管41与第二集管42之间,多个制冷剂管45等间隔地排列。各制冷剂管45在其一端部与对应的第一集管41、第二集管42内连通。通过这些第一集管41、第二集管42、配置于第一集管41与第二集管42之间的多个制冷剂管45来形成第一热交换部48。
在第三集管43与第四集管44之间,多个制冷剂管45等间隔地排列。各制冷剂管45在其另一端部与对应的第三集管43、第四集管44内连通。通过这些第三集管43、第四集管44、配置于第一集管43与第四集管44之间的多个制冷剂管45来形成第二热交换部49。
其结果是,蒸发器40具有配置成二层的第一热交换部48和第二热交换部49。关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二热交换部49配置于上风侧,第一热交换部48配置于下风侧。另外,多个制冷剂管45以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为一对的方式沿着流入方向配置成二列。
在第一集管41的端部(流入方向近前侧的端部)设置有作为制冷剂入口的接头。如图4~6所示,第一集管41内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流入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分隔板而划分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与之对应地,多个制冷剂管45划分为与第一区段对应的第一组G1和与第二区段对应的第二组G2。
制冷剂向第一集管41的第一区段供给。制冷剂从第一区段向属于第一组G1的多个制冷剂管45分配。制冷剂通过第一组G1流入第二集管42并集合。制冷剂从第二集管42向属于第二组G2的多个制冷剂管45再次分配。制冷剂通过第二组G2向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流入。这样一来,在第一热交换部48中,形成有使制冷剂呈U字状流动的流路。
在第三集管43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流入方向近前侧的端部,但是也可以是里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制冷剂出口的接头。如图4~6所示,第三集管43内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分隔板而划分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与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相邻。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和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连通。与之对应地,多个制冷剂管45划分为与第二区段对应的第三组G3和与第一区段对应的第四组G4。
制冷剂从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向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流入。制冷剂从第二区段向属于第三组G3的多个制冷剂管45分配。制冷剂通过第三组G3流入第四集管44并集合。制冷剂从第四集管44向属于第四组G4的多个制冷剂管45再次分配。制冷剂通过第四组G4向第三集管43的第一区段流入。这样一来,在第二热交换部49中,形成有使制冷剂呈U字状流动的流路。第三集管43的第一区段内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流出,向压缩机10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管45是内部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的多孔管。制冷剂管45也称为扁平管。该多孔管能够通过挤压制法、曲折板而形成的制法来获得。多个制冷剂通路沿着制冷剂管45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在制冷剂管45的两端开口。多个制冷剂管45排列成列。在各列中,多个制冷剂管45以其主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如图8所示,多个制冷剂管45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划分出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路53和用于收纳后述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收纳部。
蒸发器40具备翅片部件,该翅片部件用于使与向车室供给的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加。翅片部件通过多个波纹型的翅片46提供。翅片46配置于在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划分出的空气通路53。翅片46与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热结合。翅片46通过热传递优良的接合材料接合于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能够使用焊料作为接合材料。翅片46具有由薄的铝等金属板弯曲成波状的形状,具备称为百叶式的空气通路。
蒸发器40还具有多个蓄冷材料容器47。蓄冷材料容器47是铝等金属制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为扁平的筒状。蓄冷材料容器47通过使两片中空状的板合在一起而在内部划分出用于收纳蓄冷材料50的空间。蓄冷材料容器47具有两面宽的主面。提供这两个主面的两个主壁分别配置成与制冷剂管45平行。蓄冷材料容器47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
蓄冷材料容器47配置于沿着流入方向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蓄冷材料容器47热结合于在其两侧配置的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47通过热传递优良的接合材料接合于相邻的两个制冷剂管45。能够采用焊料或粘接剂等树脂材料作为接合材料。蓄冷材料容器47钎焊于制冷剂管45。在蓄冷材料容器47与制冷剂管45之间配置有焊料,该焊料用于以宽的截面积将蓄冷材料容器47与制冷剂管45之间连结起来。该焊料能够通过采用覆盖焊料的材料、或在蓄冷材料容器47与制冷剂管45之间配置焊料的箔来提供。其结果是,蓄冷材料容器47与制冷剂管45之间显示良好的热传导。另外,也可以是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表面存在凹凸,凸部接合于制冷剂管45。
在图2、8中,多个制冷剂管45以大致恒定的间隔配置。在这多个制冷剂管45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隙。多个翅片46和多个蓄冷材料容器47以规定的规则性配置于这多个间隙。此外,图2、8例示了以两个翅片46(空气通路53)、一个蓄冷材料容器47的顺序重复地配置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这以外的配置。间隙中的一部分是空气通路53。间隙中的剩余部分是收纳部。在空气通路53配置有翅片46,在收纳部配置有蓄冷材料容器47。位于蓄冷材料容器47的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在与蓄冷材料容器47相反的一侧划分出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路。在其他观点中,在两个翅片46之间配置有两个制冷剂管45,此外,在这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配置有一个蓄冷材料容器47。蓄冷材料容器47配置于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从而能够不承受在翅片46流动的空气的热负荷而将制冷剂的热向蓄冷材料50传递,因此蓄冷效率变好。
蓄冷材料容器47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构成一个蓄冷单位。在蒸发器40配置有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蓄冷单位。这些蓄冷单位等间隔地配置。另外,多个蓄冷单位左右均等地配置。另外,多个蓄冷单位左右对称地配置。
如图10所示,蓄冷材料容器47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第一热交换部48和第二热交换部49这两方的制冷剂管45接合。如图8所示,蓄冷材料容器47具有外壳47a。外壳47a带有将板材弯曲成扁平的筒状的形状。在外壳47a中收纳有波纹状的内翅片47b。内翅片47b与翅片46同样地是薄的铝等金属板弯曲成波状的形状。内翅片47b的多个顶部钎焊于外壳47a的流入方向两侧的主壁(将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主面设为外表面的壁部)的内表面。如图9、10所示,内翅片47b沿着蓄冷材料容器47的长边方向(高度方向)延伸,内翅片47b的峰及谷沿着流动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内翅片47b增大蓄冷材料50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接触面积。之后对内翅片47b的形状详情进行叙述。
以下,也将第一集管41表述为设置有制冷剂通路的入口的入口侧通路。同样地,也将第三集管43表述为设置有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出口侧通路。第一集管41和第三集管43在高度方向的相同位置沿着流动方向并排地配置,将这些共同称为第一集管箱51。同样地,第二集管42和第四集管44在高度方向的相同位置沿着流动方向并排地配置,将这些共同称为第二集管箱52。
如图4~6示意地所示,流入至第一集管41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组G1的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42的第一区段流入(第一回转)。流入至第二集管42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二集管42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二集管42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组G2的制冷剂管45向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二回转)。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与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连通,因此,流入至第一集管41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三集管43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第三组G3的制冷剂管45向第四集管44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三回转)。流入至第四集管44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四集管44的第一区段流入。流入至第四集管44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43的第一区段流入(第四回转)。流入至第三集管43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外部流出。即,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设为具有所谓的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
在此,一般地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如图1所示,在蒸发器40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游侧存在用于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10。在液状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10时成为故障的原因,因此一般地需要在蒸发器40的出口使制冷剂完全地蒸发。由此,因在制冷剂通路的出口附近制冷剂为气体单层,压力超过饱和蒸气压,从而存在制冷剂温度急剧地向高温过渡的部分,存在所谓的过热区域S。图7表述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中的制冷剂温度的特性的一例。图7的横轴表示制冷剂通路的位置,轴的左侧(原点侧)表述入口,右侧表示出口。图7的纵轴表示各流路位置上的制冷剂温度。如图7所示,制冷剂温度在导入制冷剂通路之后降低,但是,在第四回转(即第四组G4)的大致中间位置急剧地向高温过渡,在以后的部分产生过热区域S。过热区域S例如如图5所示地在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中的高度方向上侧的大致一半的区域产生。
如图10所示,蓄冷材料容器47沿着流动方向与第一热交换部48和第二热交换部49这两方的制冷剂管45接合。因此,在现有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中,仅与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即流动方向的上风侧的制冷剂管45的接触部分的蓄冷材料50因过热区域S的影响而难以蓄冷,因此导致在流动方向的上风侧与下风侧,内部的蓄冷材料50的冷却量产生差异。由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在放冷时在流入方向的里侧与近前侧(即,不包含过热区域S的区域与包含过热区域S的区域)之间,在吹出温度产生差。
对于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10所示,内翅片47b的形状设为在制冷剂的过热区域S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接合的结构。换言之,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中,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外壳47a的内壁面接合,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a与内壁面接合。在图10中,用实线表示内翅片47b的顶部与蓄冷材料容器47接合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内翅片47b的顶部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接合的部分。
该结构也能够如下那样地说明。在蒸发器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此时,也可以是在接合部存在凹凸,且凸部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结构。内翅片47b形成为从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47的排列方向(流入方向)观察时与这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重叠。在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中,在包含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且从流动方向观察时与该部分重叠的区域,内翅片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壁接合,在这以外的区域,内翅片47b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壁接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过热区域S,内翅片47b不接合于蓄冷材料容器47、即不接合于制冷剂管45,因此来自过热制冷剂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50的内部传递。另外,内翅片47b自身也配置(浮动)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容器47内,因此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的冷热经由内翅片47b向处于过热区域的蓄冷材料50传递。这样一来,对于处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50,能够难以传递过热区域的温热,而能够传递非过热区域的冷热,因此,即使在制冷剂通路存在过热区域S,也能够良好地对蓄冷材料容器47内的蓄冷材料50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消除如下不良情况:处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蓄冷材料50不冷却而在汽化器(蒸发器40)内放冷时造成温度分布,原本就因过热区域的影响而不能蓄冷等。
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在过热区域S不使内翅片47b接合于蓄冷材料容器47的构造,从而内翅片47b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过热区域S是在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因制冷剂的蒸发而产生的。并且,通过设置这样的内翅片47b,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避免蓄冷材料50因制冷剂温度为高温的过热区域S的影响而难以冷却的状况。其结果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40即使在存在过热区域S的情况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S的影响,而能够确保蓄冷性能。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参照图11~图20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40中,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外壳47a的内壁面接合,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b与内壁面接合,但是,只要是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内翅片47b对蓄冷材料50传递的传热量相对地小于过热区域S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言之,只要能使过热区域S中的内翅片47b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如图11所示,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401中,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1b接合成与蓄冷材料容器471的外壳471a的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1b接合成与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高。“接合率相对地低”是指内翅片471b的峰及谷中的与外壳471a的内壁面接合的数量相对地少,“接合率相对地高”是指内翅片471b的峰及谷中的与外壳471a的内壁面接合的数量相对地多。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中的经由内翅片471b传递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内翅片471b与蓄冷材料容器471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蒸发器401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40中,内翅片47b的波型形状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长边方向(高度方向)上连续,即,内翅片47b的峰及谷沿着流动方向延伸,但是也可以是使内翅片47b的波型形状在与此不同的方向上连续的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也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402中,内翅片472b的波型形状在蓄冷材料容器472的短边方向(流动方向)上连续,即,内翅片472b的峰及谷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在沿着高度方向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2b的峰及谷不与蓄冷材料容器472的外壳472a的内壁面接合,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472b的峰及谷与内壁面接合。由此,蒸发器402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蒸发器40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例示了4回转方式,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3~图15所示,也能够设为无第一集管41A、第二集管42A、第三集管43A、第四集管44A内部的区段的结构。在图13~图15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A中,流入至第一集管41A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部48的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42A流入(第一回转)。第二集管42A和第四集管44A连通,因此流入至第二集管42A的制冷剂流入第四集管44A。流入至第四集管44A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部49的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43A流入(第二回转)。流入至第三集管43A的制冷剂向外部流出。即,蓄冷热交换器40A设为具有所谓的2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
图16表示2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中的制冷剂温度的特性的一例。如图16所示,制冷剂温度在导入制冷剂通路之后降低,但是在第二回转的后半位置急剧地向高温过渡,在以后的部分产生过热区域S。例如,如图14所示,过热区域S在第二热交换部49的制冷剂管45中的高度方向上侧的区域产生。
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翅片47b能够应用于构成蓄冷热交换器40A那样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结构,能够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
在蓄冷热交换器40A中,设为无第一集管41A、第二集管42A、第三集管43A、第四集管44A内部的区段的结构,但是也能够设为增加内部的区段的结构。
在图17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B中,分别将第一集管41B、第二集管42B、第三集管43B、第四集管44B内部划分为三个区段。
流入至第一集管41B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42B的第一区段流入(第一回转)。流入至第二集管42B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二集管42B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二集管42B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一集管41B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二回转)。
流入至第一集管41B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一集管41B的第三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一集管41B的第三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42B的第三区段流入(第三回转)。第二集管42B的第三区段和第四集管44B的第三区段连通,因此流入至第二集管42B的第三区段的制冷剂向第四集管44B的第三区段流入。流入至第四集管44B的第三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43B的第三区段流入(第四回转)。
流入至第三集管43B的第三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三集管43B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三集管43B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四集管44B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五回转)。流入至第四集管44B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四集管44B的第一区段流入。流入至第四集管44B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43B的第一区段流入(第六回转)。流入至第三集管43B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外部流出。即,蓄冷热交换器40B设为具有所谓的6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翅片47b能够应用于构成蓄冷热交换器40B那样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结构,能够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
在蓄冷热交换器40、40A、40B中,将制冷剂的出入口设置于第一集管41、41A、41B以及第三集管43、43A、43B,第一集管41、41A、41B以及第三集管43、43A、43B在重力方向(高度方向)上配置于上侧。制冷剂的出入口的方式不限定于此,能够设为使蓄冷热交换器40、40A、40B的上下逆转的结构。
在图18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R中,在重力方向(高度方向)上将第一集管41R和第三集管43R配置于下侧,在重力方向上将第二集管42R和第四集管44R配置于上侧。
流入至第一集管41R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42R的第一区段流入(第一回转)。流入至第二集管42R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二集管42R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二集管42R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一集管41R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二回转)
第一集管41R的第二区段和第三集管43R的第二区段连通,因此流入至第一集管41R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三集管43R的第二区段流入。流入至第三集管43R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四集管44R的第二区段流入(第三回转)。
流入至第四集管44R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第四集管44R的第一区段流入。流入至第四集管44R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43R的第一区段流入(第四回转)。流入至第三集管43R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外部流出。即,蓄冷热交换器40R设为具有所谓的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并替换为上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0的高度方向的配置。
图19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RA是使图13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A上下逆转的结构。蓄冷热交换器40RA具有所谓的2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在重力方向(高度方向)上将第一集管41RA和第三集管43RA配置于下侧,在重力方向上将第二集管42RA和第四集管44RA配置于上侧。
图20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RB是使图17所示的蓄冷热交换器40B上下逆转的结构。蓄冷热交换器40RB具有所谓的6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在重力方向(高度方向)上将第一集管41RB和第三集管43RB配置于下侧,在重力方向上将第二集管42RB和第四集管44RB配置于上侧。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1~图2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0的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的热传递抑制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具体而言,如图21、图22所示,蓄冷材料容器147的形状为在制冷剂的过热区域S中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构造,具有该构造的蓄冷材料容器147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0在蓄冷材料容器147的内部未设置内翅片,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1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1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1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在图21、图22中,作为这样的结构的一例,例示了蓄冷材料容器147的外壳147a中的与过热区域S重叠的区域147c的表面向远离制冷剂管45的方向凹陷的形状。
该结构还能够如下那样地进行说明。在蒸发器1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1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147,在包含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且从流动方向观察时与该部分重叠的区域1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区域1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
根据该结构,在过热区域S中蓄冷材料容器147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因此来自过热制冷剂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50的内部传递。另外,蓄冷材料容器147自身与非过热区域接触,因此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的冷热也向处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50传递。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0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蓄冷材料容器147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蓄冷材料容器147对蓄冷材料50的传热量相对地小于过热区域S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言之,只要能够使过热区域S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47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如图23所示,也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1401中,蓄冷材料容器1471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1471c)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降,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1471a)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高。“接合率相对地低”是指蓄冷材料容器1471的外表面中的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部分的比例相对地少,“接合率相对地高”是指蓄冷材料容器1471的外表面中的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部分的比例相对地多。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471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蓄冷材料容器1471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蒸发器1401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24~图26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240的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的热传递抑制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具体而言,如图24、图25所示,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形状为在制冷剂的过热区域S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构造,具有该构造的蓄冷材料容器247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240在设置于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内部的内翅片247b以遍及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接合于外壳247a的内壁面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内翅片247b配置成在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内部沿着长边方向(高度方向)延伸,并与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内壁接合。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2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2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2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
该结构还能够如下那样地说明。在蒸发器2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2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内翅片247b形成为从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247的排列方向(流入方向)观察时与这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重叠。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这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247,在包含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且从流动方向观察时与该部分重叠的区域2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区域2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过热区域S中蓄冷材料容器247不接合于制冷剂管45,另外,在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内部接合的内翅片247b也接合于制冷剂管45,因此来自过热制冷剂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50的内部传递。另外,内翅片247b自身也配置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容器47内,因此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的冷热经由内翅片247b也向处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50传递。另外,蓄冷材料容器247自身与非过热区域接触,因此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的冷热也向处于过热区域S的蓄冷材料50传递。由此,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240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240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247b与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外壳247a的内壁面接合。根据该结构,在过热区域S,内翅片2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247、即制冷剂管45接合,因此来自过热制冷剂的温热难以更进一步向蓄冷材料50的内部传递。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蓄冷材料容器247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蓄冷材料容器247对蓄冷材料50的传热量相对地小于过热区域S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言之,只要能使过热区域S中的蓄冷材料容器247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与参照图23在第二实施方式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如图26所示,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2401中,蓄冷材料容器2471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2471c)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2471a)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中的蓄冷材料容器2471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蓄冷材料容器2471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蒸发器2401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内翅片2471b与蓄冷材料容器2471接合的接合结构,来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应用与参照图11在第一实施方式已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26所示,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2401中,内翅片2471b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2471b接合成与蓄冷材料容器2471的外壳2471a的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2471b接合成与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内翅片2471b与蓄冷材料容器2471的接合率相对地小,从而蒸发器2401也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参照图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设为,在蒸发器240中,内翅片247b的波型形状在蓄冷材料容器247的短边方向(流动方向)上连续的结构,即,内翅片247b的峰和谷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蒸发器240也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27和图28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340的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内翅片347b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中的内翅片47b不同。具体而言,如图27、图28所示,在制冷剂管45配置于流动方向上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情况下,一般过热区域S在上风侧产生,因此仅在上风侧内翅片3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347接合,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在蒸发器3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3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内翅片347b形成为从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347的排列方向(流入方向)观察时与这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重叠。在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347中,内翅片347b在与不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以遍及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蓄冷材料容器347的内壁接合。另外,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内翅片3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347的内壁接合,在这以外的部分内翅片347b与蓄冷材料容器347的内壁接合。
根据该结构,第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340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下风侧的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45与内翅片347b相接,因此能够从上风侧向下风侧传递冷热,而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340也能够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各种变形例。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29和图30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40的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蓄冷材料容器447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0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47不同。具体而言,如图29、图30所示,在制冷剂管45配置于流动方向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情况下,一般过热区域S在上风侧产生,因此仅在上风侧蓄冷材料容器447与制冷剂管45接合,这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在蒸发器4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4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447,在与不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以遍及延伸方向(高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制冷剂管45接合。另外,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蓄冷材料容器4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4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部分4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
根据该结构,第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40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下风侧的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4与蓄冷材料容器447相接,因此能够从上风侧向下风侧传递冷热,而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另外,能够使蓄冷材料容器447的容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增大,因能够收纳更多的蓄冷材料50。
另外,第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40也能够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各种变形例。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31和图32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蒸发器540的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蓄冷材料容器547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240中的蓄冷材料容器247不同。具体而言,如图31、图32所示,在制冷剂管45配置于流动方向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的情况下,一般过热区域S在上风侧产生,因此仅在上风侧,蓄冷材料容器547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这点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在蒸发器540中,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蓄冷材料容器547形成为与沿着流动方向配置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内翅片547b形成为从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547的排列方向(流入方向)观察时与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重叠。与包含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547,在与不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以遍及延伸方向(高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制冷剂管45接合。另外,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重叠的区域,蓄冷材料容器5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区域5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部分5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
根据该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的蒸发器540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下风侧的非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45与蓄冷材料容器547、内翅片547b相接,因此能够从上风侧向下风侧传递冷热,而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另外,能够使蓄冷材料容器547的容积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增大,因能够收纳更多蓄冷材料50。
另外,第六实施方式的蒸发器540也能够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各种变形例。
[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33~图38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七实施方式以后,作为对象的过热区域S1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过热区域S不同。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蓄冷热交换器)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过热区域S1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产生。
首先,参照图36~图38,对作为比较例的具有现有的2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蒸发器2040的课题进行说明。
在蒸发器2040中,流入至第一集管2041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部48的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2042流入(第一回转)。第二集管2042和第四集管2044连通,因此流入至第二集管2042的制冷剂向第四集管2044流入。流入至第四集管2044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部49的制冷剂管45向第三集管2043流入(第二回转)。流入至第三集管2043的制冷剂向外部流出。
在这样的蒸发器2040中,在低制冷剂的流动量时,制冷剂仅容易向制冷剂通路的入口附近的流入方向近前侧的制冷剂管45流动,而制冷剂难以供给至流入方向里侧的制冷剂管45。因此,在制冷剂通路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少时,在流入方向里侧的区域存在过热区域S1。此外,图37所示的过热区域S2(第二过热区域)是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在出口附近产生的过热区域。
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难以受到这样的过热区域S1的影响,为了确保蓄冷材料50的蓄冷性能,其制冷剂通路的构造具有特点。蒸发器104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相同,但是制冷剂通路的结构不同,更详细而言,第一集管1041、第二集管1042、第三集管1043、第四集管1044的内部的区段和彼此的连通关系不同。
如图33~图35所示,第一集管1041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集管41不同,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通。因此,供给至第一集管1041的制冷剂向属于第一组G1和第二组G2的多个制冷剂管45分配。制冷剂通过第一组G1的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1042的第一区段流入,并通过第二组G2的制冷剂管45向第二集管1042的第二区段流入。
第二集管104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集管42不同,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密封成不能连通。同样地,第四集管104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集管44不同,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密封成不能连通。位于流入方向近前侧且流动方向下风侧的第二集管1042的第一区段与位于流入方向里侧且流动方向上风侧的第四集管1044的第一区段连通。位于流入方向里侧且流动方向下风侧的第二集管1042的第二区段与位于流入方向近前侧且流动方向上风侧的第四集管1044的第二区段连通。与之对应地,制冷剂从第二集管1042的第一区段向第四集管1044的第一区段流入,且从第二集管1042的第二区段向第四集管1044的第二区段流入。
第三集管1043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集管43不同,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通。流入至第四集管1044的第一区段的制冷剂向属于第三组G3的多个制冷剂管45分配,流入至第四集管1044的第二区段的制冷剂向属于第四组G4的多个制冷剂管45分配。制冷剂通过第三组G3及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流入第三集管1043并集合。第三集管1043内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流出,向压缩机10流动。
这样一来,在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中,制冷剂通路设为在高度方向下侧的第二集管箱52中调换从高度方向上侧的第一集管1041导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的位置的结构。即,从流入方向的近前侧经由第一组G1的制冷剂管45导入的制冷剂调换到流入方向的里侧,另外,从流入方向的里侧经由第二组G2的制冷剂管45导入的制冷剂调换到流入方向的近前侧。如图33、图35所示,第二集管箱52内的制冷剂通路的示意的形状从高度方向观察时为X字形状,另外,蒸发器1040内的制冷剂通路的示意的形状设为使两个2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交差。将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方便地表述为“调换流动方式”。
第七实施方式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也能够如下那样地表述。蒸发器1040具备:第一集管箱51,多个制冷剂管45的一端侧与该第一集管箱51连通,该第一集管箱51形成为将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47的排列方向(流入方向)设为长边方向;以及第二集管箱51,多个制冷剂管45的另一端侧与该第二集管箱52连通,该第二集管箱52形成为将流入方向设为长边方向。多个制冷剂管45沿着空气通路5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以成为一对的方式配置成二列。第一集管箱51的内部划分为第一集管1041和第三集管1043。第一集管1041是与多个制冷剂管45中的配置于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管45连通,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制冷剂通路的入口的入口侧通路。第三集管1043是与配置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管45连通,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或另一端部)设置有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出口侧通路。
多个制冷剂管45划分为第一组G1、第二组G2、第三组G3、第四组G4。第一组G1的制冷剂管45与作为入口侧通路的第一集管1041连通,并且配置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侧(流入方向近前侧)。第二组G2的制冷剂管45与作为入口侧通路的第一集管1041连通,并且配置于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侧(流入方向里侧)。第三组G3的制冷剂管45与作为出口侧通路的第三集管1043连通,并且配置于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与作为出口侧通路的第三集管1043连通,并且配置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侧。
第二集管箱52构成为,连通第一组G1和第三组G3,连通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分别将从第一集管1041导入流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的制冷剂向里侧和近前侧调换并向第三集管1043导出。过热区域S1是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在多个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中产生的过热区域。根据上述的制冷剂通路结构,如图35所示,能够实现在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二组G2和不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三组G3这两方接合有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构造。同样地,能够实现在不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一组G1和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四组G4这两方接合有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构造。
根据这样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即使在制冷剂低流量时等导入第一集管1041的制冷剂难以向流入方向的里侧流动的状况下,也能够经由第一组G1和第三组G3的制冷剂管45以遍及流入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提供流量比较多的制冷剂的流动。即,即使在制冷剂低流量使也能够使制冷剂良好地向流入方向里侧流动。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与在流动方向上并排的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但是这些制冷剂管45的一方供流量比较多的制冷剂流动。由此,即使在接合有蓄冷材料容器47的两个制冷剂管45的另一方产生过热区域S1,也能够向处于过热区域S1的蓄冷材料50传递非过热区域的冷热,因此能够良好地对蓄冷材料容器47内的蓄冷材料50进行冷却。
即,在第七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在第二集管箱52中交换制冷剂的流入方向的位置,从而其特点在于这样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在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和不产生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45这两方接合有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该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起到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的“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过热区域S1是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产生的。并且,通过设置这样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向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能够避免蓄冷材料50因制冷剂温度为高温的过热区域S1的影响而难以冷却的状况。其结果是,即使在存在过热区域S1的情况下,作为第七实施方式的蓄冷热交换器的蒸发器1040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S1的影响,而能够确保蓄冷性能。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表面存在凹凸且凸部与制冷剂管45接合的结构。
[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参照图39~图42对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一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即,在第二集管箱52中存在一个部位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的位置的调换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但是,只要是包含至少一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图39、图40所示的蒸发器1040A并用一组调换流动方式和现有的2回转方式。图41、图42所示的蒸发器1040B并用二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且沿着流入方向设置。此外,也能够沿着流入方向设置多组调换流动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根据蒸发器1040A、蒸发器1040B的制冷剂通路的结构,也能够实现与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相同的构造,因此能够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参照图43~图45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140中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结构,在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还追加由内翅片1147b所起到的功能,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其中,热传递抑制部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过热区域S1是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产生的。具体而言,如图43~图45所示,在与过热区域S1(下风侧里侧、上风侧近前侧)相接的蓄冷材料容器1147中,内翅片1147b不与该过热区域S1相接,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内翅片1147b配置成在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内部沿着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长边方向(高度方向)延伸。在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及第四组G4和蓄冷材料容器1147接合的部分(图43中的B7-B7截面),内翅片11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内壁接合。另外,在不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一组G1及第三组G3和蓄冷材料容器1147接触的部分(图43中的A7-A7截面),内翅片1147b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内壁接合。该内翅片1147b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第八实施方式の蒸发器1140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过热区域S1内翅片11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相接,因此过热区域S1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容器1147内的蓄冷材料50传递。因此,能够不受到过热区域S1的温热的影响而用非过热区域的冷热更进一步适当地对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内部的蓄冷材料进行冷却。
此外,第八实施方式的内翅片1147b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接合构造不限定于上述的构造,只要是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内翅片1147b对蓄冷材料50的传热量相对地低于过热区域S1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言之,只要能使过热区域S1中的内翅片1147b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与参照图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内翅片1147b接合成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外壳1147a的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1147b接合成与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1中的经由内翅片1147b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内翅片1147b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140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参照图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设为内翅片1147b的波型形状在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短边方向(流动方向)上连续的结构,即,内翅片1147b的峰和谷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内翅片1147b的峰和谷的沿着流动方向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不与蓄冷材料容器1147的外壳1147a的内壁面接合,内翅片1147b的峰和谷的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以外接触的部分与内壁面接合。通过该结构,也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140相同的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参照图46~图48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240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结构在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还追加由蓄冷材料容器1247所起到的功能,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其中,热传递抑制部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过热区域S1是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产生的。具体而言,如图46~图48所示,与过热区域S1(下风侧里侧、上风侧近前侧)相接的蓄冷材料容器1247不与产生该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接合,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另外,第九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240在蓄冷材料容器1247的内部未设置内翅片,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接触的部分(图46中的B8-B8截面、区域1247c),蓄冷材料容器1247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另外,在与不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一组G1和第三组G3接触的部分(图46中的A8-A8截面、外壳1247a),蓄冷材料容器1247与制冷剂管45接合。该蓄冷材料容器1247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第九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240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过热区域S1蓄冷材料容器1247不与制冷剂管45相接,因此过热区域S1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容器1247内的蓄冷材料50传递。因此,能够不受过热区域S1的温热的影响而用非过热区域的冷热更进一步适当地对蓄冷材料容器1247的内部的蓄冷材料50进行冷却。
此外,第九实施方式的蓄冷材料容器1247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蓄冷材料容器1247对蓄冷材料50的传热量相对地小于过热区域S1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换言之,只要能使过热区域S1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247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与参照图2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蓄冷材料容器12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区域1247c)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1247a)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1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247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蓄冷材料容器1247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240相同的效果。
[第十实施方式]
参照图49~图51对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中作为热传递抑制部的结构在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追加由蓄冷材料容器1347所起到的功能,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其中热传递抑制部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过热区域S1是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因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产生的。具体而言,如图49~图51所示,与过热区域S1(下风侧里侧、上风侧近前侧)相接的蓄冷材料容器1347不与产生该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接合,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不同。
对于该结构,换言之,内翅片1347b配置成在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内部沿着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长边方向(高度方向)延伸,且以遍及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内壁接合。蓄冷材料容器1347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接触的部分(图49中的B9-B9截面、区域1347c)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而形成为与制冷剂管45空开间隔。另外,蓄冷材料容器1347在与不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一组G1和第三组G3接触的部分(图49中のA9-A9截面、外壳1347a)与制冷剂管45接合。该蓄冷材料容器1347起到热传递抑制部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第十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过热区域S1蓄冷材料容器1347不与制冷剂管45相接,因此过热区域S1的温热难以向蓄冷材料容器1347内的蓄冷材料50传递。另外,在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内部设置有内翅片1347b,因此容易将非过热侧的冷热向过热区域侧传递。因此,能够不受到过热区域S1的温热的影响而用非过热区域的冷热更进一步适当地对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内部的蓄冷材料50进行冷却。
此外,在第十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中,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内翅片1347b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及第四组G4和蓄冷材料容器1347接合的部分(区域1347c),内翅片13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内壁接合。根据该结构,在过热区域S1内翅片1347b不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接合、即不与制冷剂管45接合,因此来自过热制冷剂的温热难以更进一步向蓄冷材料50的内部传递。
此外,第十实施方式的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经由蓄冷材料容器1247对蓄冷材料50的传热量相对地低于过热区域S1以外的传热量,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言之,只要能使过热区域S1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传热性能相对地低于其他部分即可。例如,与参照图2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蓄冷材料容器1347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区域1347c)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以外接触的部分(外壳1347a)接合成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过热区域S1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传热量相对地小、或使蓄冷材料容器1347与制冷剂管45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相同的效果。
此外,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应用通过内翅片1347b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接合结构来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与参照图11在第一实施方式已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内翅片1347b接合成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外壳1347a的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以外接触的部分,内翅片1347b接合成与内壁面的接合率相对地高。这样一来,使内翅片1347b与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接合率相对地低,从而也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参照图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设为内翅片1347b的波型形状在蓄冷材料容器1347的短边方向(流动方向)上连续的结构,即,内翅片1347b的峰和谷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也能够抑制过热区域S1中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的热传递,而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340相同的效果。
[第十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52对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40在与多个制冷剂管45中的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接触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组G1)相比,配置有熔点相对高的高熔点蓄冷材料50A,此外,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2的第三组G3接触的部分也配置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参照图33~图35)不同。
如参照图34已说明的那样,在交换流动形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中,因在制冷剂的低流量时制冷剂通路的流量不均,而在多个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产生过热区域S1。另外,在多个制冷剂管45的第三组G3的出口附近因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过热区域S相同的结构而产生过热区域S2。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与产生这些过热区域S1、S2的制冷剂管45(即第二组G2、第三组G3、第四组G4)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收纳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
在此,与制冷剂管45的第一组G1和第四组G4这两方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如图52所示,在与第一组G1接触的部分(流动方向的下风侧的一半)填充有通常的熔点的蓄冷材料50,在与第四组G4接触的部分(流动方向的上风侧的一半)填充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例如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流动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内置隔板,来划分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空间。此外,在与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三组G3这两方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中,在内部空间的整体仅填充高熔点蓄冷材料50A即可。
当应用高熔点蓄冷材料50A从而蓄冷材料的熔点增高时,蓄冷材料与对蓄冷材料进行冷却的制冷剂间的温度差增大,因此蓄冷材料更容易冷却(容易凝固)。例如,假设将制冷剂管45的通常的区域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设为-3℃,将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S2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设为0℃,将与制冷剂管45的通常区域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蓄冷材料的熔点设为5℃。此时,在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1、S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蓄冷材料的熔点与通常区域中的蓄冷材料的熔点相同的情况下,在过热区域S1、S2蓄冷材料相对地难以凝固,过热区域S1、S2中的蓄冷材料的凝固性低于通常区域。另一方面,当使过热区域S1、S2中的蓄冷材料的熔点相对于通常区域中的蓄冷材料的熔点增高通常区域与过热区域S1、S2的制冷剂之间的温度差(在此+3℃)的量,则过热区域S1、S2中的蓄冷材料的凝固性成为与通常区域相等。另外,当使过热区域S1、S2的蓄冷材料的熔点相对于通常区域中的蓄冷材料的熔点,与通常区域与过热区域S1、S2的制冷剂之间的温度差相比增高,则过热区域S1、S2中蓄冷材料的凝固性高于通常区域。
这样一来,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40设为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1、S2的制冷剂管45接触的部分配置高熔点蓄冷材料50A的结构,从而,不依存于与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是在过热区域S1、S2还是通常区域,就能够使蓄冷材料的凝固性均匀。由此,能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S1、S2的影响,且能够提高蒸发器1440的蓄散热性能。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此外,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以遍及与产生过热区域S2的制冷剂管45的第三组G3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高度方向的整体的方式,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填充高熔点蓄冷材料50A的结构,但只要是至少将与过热区域S2接触的部分设为高熔点蓄冷材料50A即可。例如,也可以是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仅在与制冷剂管45的第三组G3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中的与产生过热区域S2的出口侧通路侧的附近接触的部分,收纳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如下那样的方式实现:例如,沿着与蓄冷材料容器47的过热区域S2重叠的部分(例如流动方向上风侧,且高度方向上侧的四分之一的区域)内置隔板,划分单一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空间。
[第十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3对第十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540在多个制冷剂管45中的与产生过热区域S1的第二组G2和第四组G4接触的部分配置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040(参照图33~图35)不同。换言之,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2的第三组G3接触的部分未配置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点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40(参照图52)不同。
在此,与制冷剂管45的第二组G2和第三组G3这两方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如图53所示,在与第三组G3接触的部分(流动方向的上风侧的一半)填充有通常的熔点的蓄冷材料50,在与第二组G2接触的部分(流动方向的下风侧的一半)填充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此外,与制冷剂管45的第一组G1和第四组G4这两方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结构与参照图52说明了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540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40同样地,是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1的制冷剂管45接触的部分配置高熔点蓄冷材料50A的结构,因此,与第十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不依存与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是在过热区域S1还是通常区域,就能够使蓄冷材料的凝固性均匀。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S1的影响,且能够提高蓄散热性能。
此外,在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540中,两种熔点的蓄冷材料(蓄冷材料50和高熔点蓄冷材料50A)为与制冷剂温度的分布(沿着流动方向的通常→过热区域S1的顺序的分布)对应地以左右均等(沿着流动方向为同量)的方式保持于蓄冷材料容器47内的状态。根据该结构,两种熔点的蓄冷材料各自的冰冻程度等同,其结果是,能够使散热时的吹出温度分布均匀化。
[第十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4对第十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640的与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的蓄冷材料是高熔点蓄冷材料50A,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
如参照图5已说明的那样,在所谓的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中,在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中的高度方向上侧的大致一半的区域、即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因制冷剂的蒸发产生过热区域S。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在与产生该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即第四组G4)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收纳有高熔点蓄冷材料50A。
此外,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只要是至少与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的蓄冷材料是高熔点蓄冷材料50A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高熔点蓄冷材料50A填充成遍及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的第四组G4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的高度方向的整体的结构,也可以是高熔点蓄冷材料50A仅填充至与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的结构。
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640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440同样地,是在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接触的部分配置高熔点蓄冷材料50A的结构。因此,在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中,也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交换流动形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同样地,不依存与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是在过热区域S还是通常区域,就能够使蓄冷材料的凝固性均匀。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难以受到过热区域S的影响,且能够提高蓄散热性能。此外,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与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相关的其他的第二~第六实施方式。
[第十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55对第十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740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隔板47d,该一对隔板47d沿着制冷剂管45的延伸方向即长边方向(即高度方向)划分内部空间,这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55所示,一对隔板47d中的一方(在图55中右侧的板)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长边方向的一方侧(在图55中,高度方向下侧)的端部具有间隙。另外,一对隔板47d中的另一方(在图55中左侧的板)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长边方向的另一方侧(在图55中,高度方向上侧)的端部具有间隙。隔板47d沿着流动方向配置成大致等间隔。另外,蓄冷材料容器47在流动方向的侧壁中的接近一方的隔板的侧壁具备蓄冷材料封入管47e。
在蓄冷材料容器47中,蓄冷材料50经由蓄冷材料封入管47e封入至内部,但是,此时,作为冻结膨胀对策一般不用蓄冷材料50填满内部空间,而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的上侧设置15%程度的空隙。例如,如图55所示,在内部空间的上端剩余高度C1程度的空间。在此,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过热区域S、S2主要在制冷剂管45的高度方向上侧产生。因此,在现有的结构中,蓄冷材料容器47的高度方向上侧难以冷却,可能产生冷却不良。
在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设为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空间通过一对隔板47d划分为三个区域且这些划分出的区域串联地相连的结构。因此,与现有同样地,在作为冻结膨胀对策以设置15%程度的空隙的方式注入蓄冷材料50时,如图55所示,仅在蓄冷材料封入管47e所连通的区域产生空间47f,在里侧的两个区域,蓄冷材料50填充成遍及高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即,当仅观察空间47f,则从上端开始的高度C2与现有的高度C1相比增加,当观察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空间的整体,则在高度方向上不存在无蓄冷材料50的位置。换言之,在从流动方向观察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空间时,蓄冷材料50配置成遍及高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由此,能够防止在蓄冷材料容器47内的上端存在空隙,能够消除蓄冷材料容器47的高度方向上侧的冷却剩余部。
此外,一对隔板47d至少一对设置于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即可,也可以设为设置多对隔板的结构。
[第十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56对第十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840的与产生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接合的蓄冷材料容器47,未设置于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而仅设置于与制冷剂管45的过热区域S以外接触的部分,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不同。
如参照图5已说明的那样,在所谓的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中,在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中的高度方向上侧的大致一半的区域、即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因制冷剂的蒸发而产生过热区域S。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与产生该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管45、即第四组G4的制冷剂管45接触的蓄冷材料容器47未配置于产生过热区域S的区域(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
对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蒸发器1840,根据该结构,能够截断过热区域S的制冷剂与蓄冷材料50之间的热交换,能够实现冷却效率的改善。由此,促进蓄冷材料50的凝固,相对于现有制品延长放冷时间,从而,在搭载有该蒸发器1840的车辆的空转停止时,延长空调的关闭时间,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燃油经济性的改善。此外,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与4回转方式的制冷剂通路构造相关的其他的第二~第六实施方式。
以上,一边参照具体例一边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些具体例增加适当设计变更的结构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上述的各具体例所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不限定于例示,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在技术上能够尽可能地组合,组合这些要素的结构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也能够将在上述的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下述方法组合到第七~第十实施方式的结构,该方法降低在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因制冷剂的蒸发而产生的过热区域S、S2所带来的蓄冷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那样的结构:在蒸发器40中,蓄冷材料容器47配置于两个制冷剂管45之间,并与这两个制冷剂管45接合,在每个制冷剂管45中的与蓄冷材料容器47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空气通路53,但是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下那样的结构:制冷剂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47以沿相同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的部件,空气通路53设置于这些部件的间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蓄冷材料50收纳于蓄冷材料容器47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蓄冷材料50设为不收容于蓄冷材料容器47而与制冷剂管45直接接触的结构,从制冷剂管45对蓄冷材料50直接进行热传递。

Claims (34)

1.一种蓄冷热交换器(40、401、140、1401、240、2401、340、440、540、1040、1140、1240、1340、1440、1540、1640、1740、1840),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制冷剂管(45),该多个制冷剂管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并配置成彼此空开间隔;
蓄冷材料(50),该蓄冷材料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相邻;
热传递抑制部,该热传递抑制部抑制在所述制冷剂通路产生的所述制冷剂的过热区域(S、S1、S2)中的从所述制冷剂管对所述蓄冷材料的热传递;
蓄冷材料容器(47、471、147、1471、247、2471、347、447、547、1147、1247、1347),该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相邻,并收纳所述蓄冷材料;以及
内翅片(47b、471b、347b),该内翅片配置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构成为,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中,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的接合率相对地高,或者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蓄冷材料容器中的各蓄冷材料容器以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为长边方向而配置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两个制冷剂管之间,并与所述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具备空气通路(53),在与所述多个蓄冷材料容器中的各蓄冷材料容器接合的所述两个制冷剂管中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相反的一侧,该空气通路形成于所述两个制冷剂管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另一制冷剂管之间的间隙,在所述制冷剂与在所述间隙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0、401、140、1401、240、2401、340、440、540、1640、1840),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抑制所述过热区域(S)中的从所述制冷剂管对所述蓄冷材料的热传递,所述过热区域是在所述制冷剂通路的出口的附近因所述制冷剂的蒸发而产生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0、401、3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翅片(47b、471b、347b)配置成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沿着作为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的长边方向延伸,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中,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内翅片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内翅片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内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0、340),其特征在于,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中,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47b、347b)不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所述内翅片(47b)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排列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重叠,
在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中,在包含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且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和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所述部分重叠的区域,所述内翅片不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在这以外的区域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3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所述内翅片(347b)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排列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重叠,
在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中,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所述内翅片以遍及作为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的所述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不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在这以外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0、1401、440),其特征在于,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147、1471、447)构成为,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蓄冷材料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0、440),其特征在于,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147、447),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147),在包含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且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和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所述部分重叠的区域,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区域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4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447),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以遍及所述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240、2401、540),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配置成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沿着作为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的所述长边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247、2471、547)构成为,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蓄冷材料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2401),其特征在于,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2471),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240、540),其特征在于,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247、47),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2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所述内翅片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排列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重叠,
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247),在包含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且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和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所述部分重叠的区域,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区域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5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有至少两个制冷剂管,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为与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
所述内翅片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排列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重叠,
与包含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547),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以遍及所述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制冷剂管重叠的区域,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这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840),其特征在于,
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S)的所述制冷剂管接合的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未设置于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接触的部分,而仅设置于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过热区域以外接触的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64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与所述过热区域(S)接触的部分的所述蓄冷材料与其他部分相比是熔点相对高的高熔点蓄冷材料(50A)。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040、1140、1240、1340、1440、1540),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集管箱(51),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一端侧与该第一集管箱连通,该第一集管箱形成为以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排列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及
第二集管箱(52),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另一端侧与该第二集管箱连通,该第二集管箱形成为以所述排列方向为长边方向,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着所述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以成为一对的方式配置成二列,
所述第一集管箱的内部划分为:入口侧通路(1041),该入口侧通路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配置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管连通,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该入口侧通路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制冷剂通路的入口;以及出口侧通路(1043),该出口侧通路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配置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管连通,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该出口侧通路的一端部或另一端部设置有所述制冷剂通路的出口,
所述多个制冷剂管划分为:第一组(G1),该第一组与所述入口侧通路连通,并且配置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入口侧通路的所述一端部侧;第二组(G2),该第二组与所述入口侧通路连通,并且配置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入口侧通路的另一端部侧;第三组(G3),该第三组与所述出口侧通路连通,并且配置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出口侧通路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以及第四组(G4),该第四组与所述出口侧通路连通,并且配置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出口侧通路的所述一端部侧,
所述第二集管箱构成为,连通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三组,连通所述第二组和所述第四组,并将从所述入口侧通路导入至所述入口侧通路的所述一端部侧和所述入口侧通路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所述制冷剂分别向所述出口侧通路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和所述出口侧通路的所述一端部侧调换并向所述出口侧通路导出,
所述过热区域(S1)是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和所述第四组中产生的过热区域,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制冷剂通路构造(1045),该制冷剂通路构造具有:在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第二组和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第三组这两方接合有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构造;以及在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第一组和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第四组这两方接合有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构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140),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翅片(1147b),该内翅片配置成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沿着作为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的所述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内翅片构成为,在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合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内翅片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内翅片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内翅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合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的接合率相对地高。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合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不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在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接触的部分,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240),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1247)构成为,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蓄冷材料容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高。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340),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配置成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沿着作为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的所述长边方向延伸,并且该内翅片与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壁接合,
所述蓄冷材料容器(1347)构成为,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小,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制冷剂管经由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对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量相对地大,
所述热传递抑制部包含所述蓄冷材料容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低,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的接合率相对地高。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不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而形成为与所述制冷剂管空开间隔,在与不产生所述过热区域的所述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一组及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所述蓄冷材料容器与所述制冷剂管接合。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040B),其特征在于,
包含于所述热传递抑制部的所述制冷剂通路构造沿着所述排列方向设置多个。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40、154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与所述过热区域(S1)接触的部分的所述蓄冷材料与其他部分相比是熔点相对高的高熔点蓄冷材料(50A)。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4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热区域包含第二过热区域(S2),该第二过热区域产生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三组中的所述出口侧通路侧的附近,
在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产生所述过热区域(S1)的所述第二组及第四组接触的部分配置有所述高熔点蓄冷材料,在与产生所述第二过热区域(S2)的所述第三组接触的部分配置有所述高熔点蓄冷材料。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44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热区域包含第二过热区域(S2),该第二过热区域产生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三组中的所述出口侧通路侧的附近,
在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产生所述过热区域(S1)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配置有所述高熔点蓄冷材料,
在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所述第三组中的产生所述第二过热区域(S2)的所述出口侧通路侧的附近接触的部分配置有所述高熔点蓄冷材料。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540),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中的产生所述过热区域(S1)的所述第二组及所述第四组接触的部分配置有所述高熔点蓄冷材料。
34.根据权利要求1~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冷热交换器(174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沿着所述制冷剂管的延伸方向划分内部空间的至少一对隔板(47d),所述一对隔板的一方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长边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具有间隙,所述一对隔板的另一方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的所述长边方向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具有间隙。
CN201680057193.1A 2015-10-01 2016-09-23 蓄冷热交换器 Active CN108139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5818 2015-10-01
JP2015195818 2015-10-01
JP2016173410A JP6409836B2 (ja) 2015-10-01 2016-09-06 蓄冷熱交換器
JP2016-173410 2016-09-06
PCT/JP2016/077976 WO2017057174A1 (ja) 2015-10-01 2016-09-23 蓄冷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9173A CN108139173A (zh) 2018-06-08
CN108139173B true CN108139173B (zh) 2020-03-24

Family

ID=5849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193.1A Active CN108139173B (zh) 2015-10-01 2016-09-23 蓄冷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6128B2 (zh)
JP (1) JP6409836B2 (zh)
CN (1) CN108139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9757B2 (ja) * 2018-09-27 2022-10-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7226364B2 (ja) * 2019-03-13 2023-0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2023161995A (ja) * 2022-04-26 2023-1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9697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enso Corp 冷媒蒸発器
CN1875239A (zh) * 2003-10-29 2006-12-0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2007113904A (ja) * 2005-09-20 2007-05-10 Denso Corp 蓄冷タン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217573A (ja) * 2012-04-09 2013-10-24 Denso Corp 蓄冷機能付き車両用熱交換器
JP2015007518A (ja) * 2013-06-26 2015-01-15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蓄冷熱交換器
JP2015010740A (ja) * 2013-06-27 2015-01-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蓄冷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111403D1 (de) 2001-01-05 2006-12-21 Behr Gmbh & Co Kg Klima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2847973B1 (fr) 2002-11-29 2006-01-27 Valeo Climatisation Echangeur de chaleur a inertie thermique pour circuit de fluide caloporteur, notam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4124136B2 (ja) * 2003-04-21 2008-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KR20060125775A (ko) 2003-10-29 2006-12-06 쇼와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교환기
JP4625687B2 (ja) * 2003-12-08 2011-02-0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5444782B2 (ja) 2008-09-12 2014-03-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蓄冷熱交換器
JP5525726B2 (ja) 2008-12-26 2014-06-1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5923262B2 (ja) * 2011-08-31 2016-05-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2013256262A (ja) * 2012-06-14 2013-12-26 Denso Corp 蓄冷熱交換器
JP5862507B2 (ja) * 2012-08-07 2016-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蓄冷熱交換器
JP6115896B2 (ja) * 2013-06-26 2017-04-19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蓄冷材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5239A (zh) * 2003-10-29 2006-12-0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2006029697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enso Corp 冷媒蒸発器
JP2007113904A (ja) * 2005-09-20 2007-05-10 Denso Corp 蓄冷タン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217573A (ja) * 2012-04-09 2013-10-24 Denso Corp 蓄冷機能付き車両用熱交換器
JP2015007518A (ja) * 2013-06-26 2015-01-15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蓄冷熱交換器
JP2015010740A (ja) * 2013-06-27 2015-01-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蓄冷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96128B2 (en) 2020-06-30
JP6409836B2 (ja) 2018-10-24
US20180281553A1 (en) 2018-10-04
CN108139173A (zh) 2018-06-08
JP2017067430A (ja)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7636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US20150168047A1 (en) Cold storage heat exchanger
US9732996B2 (en) Evaporator with cool storage function
JP5444782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US9989315B2 (en) Cold storage heat exchanger
US9719732B2 (en) Cold storage heat exchanger
JP6540190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6183100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5764335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US2013021288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vaporator with cool storage function
CN108139173B (zh) 蓄冷热交换器
WO2008050221A2 (en) Thermal storage device
JP5717436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5552309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WO2014017021A1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2012126149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2014020757A (ja) 蓄冷熱交換器
WO2017057174A1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2010243066A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6214242B2 (ja) 熱交換器
JP7259287B2 (ja) 熱交換器
JP6327386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7151560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6627538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JP2022039474A (ja) 蓄冷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