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3807B - 频率控制设备和信息复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频率控制设备和信息复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3807B CN1873807B CN2006100998776A CN200610099877A CN1873807B CN 1873807 B CN1873807 B CN 1873807B CN 2006100998776 A CN2006100998776 A CN 2006100998776A CN 200610099877 A CN200610099877 A CN 200610099877A CN 1873807 B CN1873807 B CN 18738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ue
- peak
- floors
- detection
-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1135770 Homo sapiens Parathyroid hormo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1084254 Homo sapiens Peptidyl-tRNA hydrolase 2,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1135995 Homo sapiens Probable peptidyl-tRNA hydrol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598103 Homo sapiens Tuberoinfundibular peptide of 39 residu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36893 Parathyroid hormon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36964 Tuberoinfundibular peptide of 39 residu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046800 Brassica napus BT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62 replic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2—Analogu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08—Pulse-modulation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5—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 H03L7/093—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using special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16—Stabilisation of local oscil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83—Signalling arrangements
- H04L2027/0089—In-band signals
- H04L2027/0093—Intermittant signals
- H04L2027/0095—Intermittant signals in a preamble or simila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检测帧同步模式并且即使复制信号不是零交叉的也能正确地产生频率信息的频率控制装置,以及具有相同功能的信息复制装置,其包括振荡电路,输出具有对应于该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时钟;转换器,根据该时钟取样具有预定模式的输入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频率检测设备,从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根据所检测的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而产生用于控制复制时钟的频率信息,并将其作为控制信号输出到振荡电路。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5年5月2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5-154296相关的主题,在这里引入全文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诸如光盘的RF信号处理系统的频率控制设备,以及具有该设备的信息复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频率检测设备用于对锁相环(PLL)电路的时钟振荡频率控制和对光盘或硬盘驱动器(HDD)中的轴的旋转控制。
关于控制PLL的时钟振荡频率,已知例如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频率检测设备并将频率控制量反馈给PLL,在频率检测设备中,用PLL产生的复制时钟来取样复制信号,并计算取样标记长度/空间长度(下文称为T长度)关于格式定义的最大T长度的差别用于确定PP时钟的频率偏差。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频率检测设备并将频率控制量反馈该PLL(例如,参考日本未审专利申请(kokai)号11-149704),在该频率检测设备中,检测帧同步模式,并计算检测的帧同步模式之间的间隔与格式定义的帧同步模式之间的间隔的区别,用于确定PLL时钟的频率偏移。
发明内容
要求上面的两个方法确定T长度。用于评价T长度的方法一般确定复制信号作为T长度的零交叉。
然而,当复制密度提高时,因为符号间的干扰,复制信号在“T”的改变点中经常不是零交叉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确定T长度的片段,因此不能使用上面的频率检测设备。
本发明将提供频率控制设备和具有该控制设备的信息复制装置,即使复制信号不是零交叉的,所述频率控制设备也能检测帧同步模式并正确地产生频率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频率控制设备具有:振荡电路,输出具有对应于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时钟;转换器,根据时钟取样具有确定模式的模拟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频率检测设备,从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根据将为同步模式的检测对象而产生用于控制复制时钟的频率信息,并将频率信息输出到振荡电路作为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的信息复制装置具有:记录介质;转换器,根据时钟而取样从记录介质复制的正弦曲线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振荡电路,输出具有对应于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时钟;以及频率检测设备,从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根据将为同步模式的检测对象而产生用于控制复制时钟的频率信息并将频率信息输出到振荡电路作为控制信号.
优选的,频率检测设备具有检测来自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的峰底值检测单元;设置关于所检测的峰值和底值的预定迟滞的设置单元;一个比较判断单元,比较峰值和底值与输入数字信号的滞后值,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面处的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并确定其中继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的情况作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以及测定单元,在确定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期间计数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判断时钟数,并测定时钟数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长度。
优选的是,比较判断单元具有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判断输入数字信号是否超过峰值的滞后值以及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确定单元,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继续判断超出峰值的滞后值和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的输入数字信号,并确定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继续;以及模式确定单元,判断在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之后,在峰或底的相反面处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并确定当对象为帧同步模式时,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继续的情况。
优选的,比较判断单元在从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第一模式到检测在相反面具有长倒转间隔的以下模式的时期内设置限制监控部分,并确定当相反面的长模式的检测从在限制监控部分内的第一长模式的结束开始时,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并确定当相反面的长模式的检测不在限制监控部分内开始时,不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优选的,峰底检测单元具有峰底值检测单元,检测来自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保持单元,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检测峰值和底值;以及更新单元,在保持单元中保持峰值和底值期间,检测来自检测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
附图说明
在更详细的参考相应附图,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面和其他特征将会变的明显,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具有频率检测设备的光盘装置的RF信号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频率检测设备的配置的特定示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同步模式对象检测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在AD值峰底检测单元中AD峰值检测操作的示例的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由阈值产生单元产生的阈值关系的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中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示例的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因为解释判断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中不是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检测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参考相应附图而更详细地描述。
图1是表示具有根据本实施例的频率检测设备的光盘装置的RF信号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RF信号处理系统例如由电路形成,该电路用于检测由蓝光光盘数据格式定义的“9T+9T”的帧同步模式以作为最大T长度和帧同步模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RF信号处理系统10具有记录介质的光盘11、轴电机驱动器12、光头13、RF复制电路14、模拟至数字转换器(ADC)15、PRML解码器16、数据解码器17、缓冲器管理器18、主设备19、压控振荡器(VCO)20、伺服电路21、以及频率检测设备22。
压控振荡电路(VCO)20、伺服电路21、以及频率检测设备22形成PLL系统30。
驱动器12从伺服电路21中接收轴驱动信号SPD,并执行诸如轴电机的开始、停止、加速、减速之类的处理操作。
光头13具有激光束光源的激光器二极管,用于检测来自光盘11的反射光的图像监测器,光源输出端的物镜,以及用于通过物镜向盘记录表面发射光束并指引向光监测器的反射光的光系统。
RF信号复制电路14通过诸如前置放大器放大从光头13输出的复制信号,通过AGC电路调整信号的幅值,通过模拟平衡器平衡信号,去除高电平噪音,并向ADC 15输出模拟RF信号。
ADC 15将RF信号复制电路14所输入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并向解码器16和频率检测设备22输出结果。
以该方式,由ADC 15产生的数字信号AD被输入到PLL频率检测设备22,并被控制以便通过PLL控制VCO 20的振荡频率并匹配ADC 15的取样阶段。
利用VCC20使ADC 15产生的数字信号AD与复制时钟CLK同步,所述数字信号AD受到解码器16的预定解码处理,并作为二进制数据被输入到数据解码器17。所述二进制数据在数据解码器17中被解码、校正误差、并通过缓冲管理器18向主设备19传送。
根据频率检测设备22产生的控制信号S22控制VCO 20的振荡频率,并向ADC 15、解码器16、和频率检测设备22输出复制时钟CLK。
伺服电路21根据频率检测设备22产生的控制信号产生轴驱动信号SPD,并将其输出到轴电机驱动器12。
频率检测设备22接收来自ADC 15的的信号AD,从输入AD数据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根据所检测的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产生频率信息用于控制复制时钟,并作为控制信号S22向VCO 20和伺服电路21输出产生的频率信息。
即使数据变化点不是零交叉,频率检测设备22也能准确的产生频率信息。
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频率检测设备22的配置的特定示例的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同步模式对象检测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频率检测设备22具有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阈值产生单元222、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同步模式计数器224、峰值检测单元225、底值检测单元226、帧同步间隔检测单元227、以及频率偏差检测单元228。
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阈值产生单元222、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和同步模式计数器224形成同步模式对象检测单元22A。以及,峰值检测单元225、底值检测单元226、帧同步间隔检测单元227、和频率偏移检测单元228形成频率信息产生单元22B。
包括同步模式对象检测单元22A和频率信息产生单元22B的频率检测设备22、ADC 15和VCO 20形成PLL系统30。
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检测ADC 15的AD值的峰值和底值。
因为根据前一阶段将输入的AD值具有可变值范围的关系,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检测峰和底值以便自动响应该同一个值。
因为根据数据记录状态在复制期间AD值范围改变的关系,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用每个恒定数目的复制时钟来更新所述峰和底值。
例如,如图3所示,具有上面功能的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具有峰值比较单元2211和2212,峰值保持单元2213、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底值比较单元2215和2216,底值保持单元2217、更新底值保持单元2218、更新计数器2219、以及输入AD值延迟单元2220。
峰值比较单元2211比较从ADC 15输入的AD值的峰值并在具有每个恒定常数量的峰值保持单元2213中保持AD值的峰,并向峰值保持单元2213输出较大的AD值。
峰值比较单元2212比较从ADC 15输入的AD值的峰值和在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中保持的AD值的峰,并向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输出较大的AD值。
峰值保持单元2213除了在更新值的加载时间之外保持来自峰值比较单元2211的峰值,当从计数器2219接收计数信号C2219时加载在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中保持的峰值,并更新将被保持的峰值。
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保持来自峰值比较单元2212的峰值,并当从计数器2219接收计数信号C2219时将保持峰值加载到峰值保持单元2213,并复位该保持峰值。
底值比较单元2215比较从ADC 15输入的AD值的底值和在具有每个恒定常数量的底值保持单元2217中保持的AD值的底,并向底值保持单元2217输出较小(大于负值)的AD值。
底值比较单元2216比较从ADC 15输入的AD值之间的底值和在更新底值保持单元2218中保持的AD值,并向更新底值保持单元2218输出较小的(大于负值)AD值。
底值保持单元2217除了更新值加载的时间外保持从底值比较单元2215输入的底值,并当从计数器2219接收计数信号C2219时加载在更新底值保持单元2218中保持的底值,并更新将被保持的底值。
底值保持单元2218保持从底值比较单元2216中输入的底值,并且当接收到来自计数器2219的计数信号C2219时将该保持底值加载到底值保持单元2217,并且重置所保持的底值。
计数器2219计数从VCO 20输入的复制时钟CLK,直到例如512次计数的预定计数数目,并在512次计数之后向峰值保持单元2213、更新峰值保持单元2214、底值保持单元2217、和更新底值保持单元2218输出计数信号C2219。
如图4所示,因为根据在复制中的数据记录状态AD值范围的变化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的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用计数器2219的计数信号C2219来更新具有恒定常数量的复制时钟CLK的峰值保持单元2213中保持的峰值。
以同样的方式,如图4所示,因为根据在复制中的数据记录状态AD值范围的变化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的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用计数器2219的计数信号C2219更新在具有每个常数量的复制时钟CLK的底值保持单元2217中保持的底值。
阈值产生单元222用作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相对于在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中的峰值保持单元2213和底值保持单元2217中的峰值和底值的预定滞后。
特别的,阈值产生单元222从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产生的峰值和底值中产生阈值。
将阈值产生单元222产生的阈值定义为参考值,用于判断将被输入的AD值是否是具有长倒转间隔(long-T)的模式的数据。
如图3所示,阈值产生单元222具有第一峰值界限产生单元2221、第二峰值界限产生单元2222、第一底值界限产生单元2223、以及第二底值界限产生单元2224。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由阈值产生单元222产生的阈值关系的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的阈值产生单元222产生在峰侧的用于长T开始参考的第一界限PTH1和用于长T结束参考的第二界限PTH2,并在底侧产生用于长T开始参考的第一界限BTH1和用于长T结束参考的第二界限BTH2。
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用作判断单元,用于将阈值产生单元222产生的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AD值的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并判断输入AD值是否超出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以及用作确定单元,用于从上面的判断结果中判断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的输入AD值被继续,并确定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被继续;以及用作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判断在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之后在峰或底的相反侧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是否被继续,并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被继续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情况。
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将由具有AD值阈值产生单元222所产生第一和第二峰值界限PTH1和PTH2以及第一和第二底值界限BTH1和BTH2与其中输入AD值在输入AD值延迟单元220中被延迟的AD值进行比较,以便响应阈值单元222的处理,并判断形成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模式的AD值。
在连续继续峰侧和底侧的模式以及连续继续底侧和峰侧的模式这两种情况下,独立地完成对长T的判断。判断表示对蓝光盘数据格式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9T+9T”的判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具有AD值界限比较单元2231、判断峰侧开始状态的峰侧开始判断单元2232,以及判断底侧开始状态的底侧状态判断单元2233。
通过检测第一长T(在峰侧或底侧)并然后在相反面检测长T而执行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将限制监控部分LMT设置为从第一个长T的检测到在相反面的长T的接下来检测的时期(时钟计数数)。
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假设当在限制监控部分LMT内从第一长T的检测结束的相反面开始长T的检测时可以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否则假设当在限制监控部分LMT内在相反侧不开始长T的检测时,不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并复位检测状态。
以该方式,在从检测第一长T结束到在相反面开始检测接下来的长T的时期内,设置限制监控部分LMT,因此,这样一种情况(例如,2T)不会错误地被确定为帧同步模式,在该情况中不是零交叉的短T被继续接着是第一长T以及第一长T和在相反侧的长T被连续地继续.
将设置限制监控部分LMT限制为监控第一长T的时钟数的一半。在蓝光盘数据格式中,最大T长度为“9T”而最小T长度是“2T”,而帧同步模式是“9T+9T”。当其中通过输入“9T+9T”与“9T+2T+2T+9T”之间的其他模式而错误确定帧同步模式的情形被认定为最短的情况下,根据9T和“2T+2T”之间的比率确定上面的限制。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中将为帧同步模式的检测示例的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中的确定不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检测解释的示例视图。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应用第一峰值界限PTH1作为参考,开始在峰侧的T的计数,并在第二峰值界限PTH2停止计数。在该示例中,帧同步模式的计数值是“7”。
计数从第一长T到接下来长T的限制监控部分LMT的帧同步模式,并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计数值是“3”,结果,限制监控部分的判断为“7/2=35>3”,因此,继续帧同步模式的检测。
在接下来的长T中,也就是,在底侧,通过应用第一底值界限BTH1作为应用,开始在底侧的T的计数,并在第二底值界限BTH2停止计数。在该示例中,帧同步模式的计数值为“6”。
在图6中,在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之后,连续判断在相反侧(长T)的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因为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持续两次,确定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应用第一峰值界限PTH1作为参考,开始在峰侧的T的计数,并在第二峰值界限PTH2停止计数。在该示例中,帧同步模式的计数值是“3”。
计数从第一长T到接下来长T的限制监控部分LMT的帧同步模式,并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计数值是“7”,结果,限制监控部分的判断为“3/2=1.5<7”,因此,中断帧同步模式的测试。
以该方式,通过监控AD数据的过渡状态,确定该模式不是“9T+9T”。
在图7中,通过监控限制监控部分LMT中的AD数据的过渡状态,确定模式不是“9T+9T”。并因为模式不是将为帧同步模式,中断检测。
当确定对象为帧同步模式时,同步模式计数器224计数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判断时钟数,并且所述同步模式计数器224用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长度相同的内容。
如图3所示,同步模式计数器224具有峰测同步模式计数器2241、以及底侧同步模式计数器2242。
峰侧同步模式计数器2241用作“9T+9T”的帧同步模式的计数器,用于允许响应长T的检测开始指令而进行复位并且响应来自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的峰侧状态判断单元2232的帧同步模式检测结束指令而完成计数。
底侧同步模式计数器2242用作”9T+9T”的帧同步模式的计数器,用于允许响应长T的检测开始指令而进行复位并且响应来自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的底侧状态判断单元2233的帧同步模式检测结束指令而完成计数。
同步模式计数器2241和2242用于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中检查从第一长T检测结束到相反面接下来长T检测开始的限制。
峰值检测单元225检测峰值,用于从同步模式计数器224检测相对于输出信号的T长度的计数结果。
底值检测单元226从多个峰检测结果检测底值以用于去除缺陷信号。
帧同步间隔检测单元227根据来自同步模式计数器224的输出信号的T长度的计数结果而检测帧同步模式、检测帧同步模式的间隔,以及向频率偏移检测单元228输出检测结果。
频率偏移检测单元228计算底值检测单元226的底值检测结果和最大T长度参考值之间的差别,或者帧同步间隔检测单元227的帧同步模式检测间隔结果和帧同步模式间隔参考值之间的差别,从该差别中产生用于控制VCO 20的复制时钟频率的控制信号S22,并将其输出到VCO 20和伺服电路21。
下面,将解释上面配置中的操作。
从光头13输出的复制信号由例如RF信号复制电路14中的预放大器放大,用幅值调整,由模拟平衡器来平衡,去除高电平噪音,并向ADC 15输出模拟RF信号。
在ADC 15中,将来自RF信号复制电路14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并输出到解码器16和频率检测设备22。
由VCO 20将来自ADC 15的数字信号AD与复制时钟CLK进行同步,所述数字信号AD由解码器16进行预定解码处理,并作为二进制数据输入到数据解码器17。二进制数据在数据解码器17中被解码、纠错、并通过缓冲管理器18转换到主设备19。
在频率检测设备22中,AD值输入的峰值和底值由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检测。在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中,AD值范围根据在复制期间光盘11的数据记录状态而变化,因此以每个恒定常数量的复制时钟来更新峰值和底值。将由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检测的峰值和底值提供给阈值产生单元222。
在界限产生单元222中,用于判断将被输入的AD值是否是长T数据的参考阈值是从由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所产生的峰值和底值中产生的。
在阈值产生单元222中产生的阈值是在峰侧的长T开始参考界限PTH1和长T结束参考界限PTH2,以及在底侧的同样的BTH1和BTH2,将其输出到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
在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中,将来自阈值产生单元222的阈值与为了对应于阈值产生单元222的处理而延迟的AD值进行比较,并判断形成长T的AD值。在连续地继续峰侧和底侧的模式和连续地继续底侧和峰侧的模式这两种情况中,分别地执行判断长T。
在AD比较判断单元223中,通过检测第一长T(在峰侧或底侧)并在相反面检测长T而执行将为帧同步模式对象的判断。因为从检测第一长T到在相反面检测接下来的长T的周期是被限制的,所以当在相反面的长T的检测在限制时间内从第一T的检测结束开始时,假定要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否则当在相反面的长T的检测不在限制时间内开始时,假定不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并复位检测状态。
在同步模式计数器224中,响应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的长T检测开始指令,执行复位,计数”9T+9T”的帧同步模式,并响应帧同步模式检测结束指令完成计数。
将同步模式计数器224的结果提供给峰值检测单元225和帧同步检测检测单元227.
在峰值检测单元225中,在同步模式计数器224的输出信号的T长度的计数结果上执行对最大T长度检测的峰值检测,并在底值检测单元226中从多个峰检测结果检测底值以用于去除缺陷信号。
在帧同步模式间隔检测单元227中,根据来自同步模式计数器224的输出信号的T长度的计数结果而检测帧同步模式,并检测帧同步模式的间隔。
在频率偏移检测单元228中,计算底值检测单元226的底值检测结果和最大T长度参考值之间的差别,或计算帧同步模式间隔检测单元227的帧同步模式间隔检测结果和帧同步模式间隔参考值之间的差别。从所述差别中,产生用于控制VCO 20的复制时钟频率的控制信号S22,并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VCO20和伺服电路21。
在VCO 20中,根据频率检测设备22的控制信号S22而控制振荡频率,并将用该频率控制的复制时钟CLK输出到ADC 15、解码器16和频率检测设备22。
在伺服电路21中,根据频率检测设备22的控制信号S22产生轴驱动信号SPD,并输出到轴驱动器1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频率检测设备22具有:AD峰底值检测单元221,从输入数字信号AD中检测峰值和底值,在预定时间期间内保持检测的峰值和底值,并在保持峰值和底值期间内从检测的输入数字信号AD中检测和更新峰值和底值;阈值产生单元222,产生关于检测峰值和底值的预定阈值(滞后值);AD值比较判断单元223,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判断输入数字信号超过峰值的滞后值以及低于底值的滞后值,从该判断结果中判断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的输入数字信号被继续,确定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被继续,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侧到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是否继续,并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长T)的模式连续继续两次的情况;以及同步模式计数器224,在确定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期间计数判断帧同步模式的时钟并且测量与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相同的内容。因此,可以获得以下优点。
以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从输入AD值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帧同步模式,因此在其中输入AD值的短T不是零交叉的并且复制时钟的频率偏移可以被检测为帧同步模式的复制时钟计数值的情况中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因此,可以检测PLL时钟的频率并能将它应用于控制PLL的频率数以及控制轴。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示例描述蓝光盘的“9T+9T”的帧同步模式的检测系统,本实施例的帧模式检测系统也应用于压缩盘(CD)的“11T+11T”的检测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输入模拟信号例如根据时钟而被取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到频率检测设备。
在频率检测设备中,根据输入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根据所检测的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产生用于控制复制时钟的频率信息并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到振荡电路。
在振荡电路中,根据对应控制信号的频率的具有预定频率的时钟被产生,并被提供给转换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输入数字信号值的改变趋向而检测帧同步模式,因此可以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并且即使在短T中输入数字信号不是零交叉的,在复制时钟中的频率偏移仍可以被检测为帧同步模式的复制时钟计数值.因此,可以检测PLL时钟的频率并能将它应用于控制PLL频率和控制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会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而发生,只要它们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替换的范围内就可。
Claims (9)
1.一种频率控制设备,包括:
振荡电路,输出具有对应于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时钟;
转换器,根据时钟取样具有预定模式的模拟输入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频率检测设备,从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产生用于根据所检测的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而控制复制时钟的频率信息,并将频率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输出到振荡电路,
其中频率检测设备包括:
峰底值检测单元,从输入数字信号中检测峰值和底值;
设置单元,设置关于所检测峰值和底值的预定滞后;
比较判断单元,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面侧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以及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地被继续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情况,以及
测量单元,在确定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期间计数将为帧同步模式对象的判断时钟数,并测量该时钟数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控制设备,其中比较判断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并判断输入数字信号是否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
确定单元,从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的输入数字信号被继续,并确定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被继续;
模式确定单元,在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之后,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侧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并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地被继续的情况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控制设备,其中,在从具有长倒转间隔的第一模式的检测到在相反面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接下来模式的检测期间,比较判断单元设置限制监控部分,并确定当在限制监控部分内在相反面的长模式的检测从第一长模式检测结束处开始时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同时当在相反侧的长模式的检测不在限制监控部分内开始时,确定不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控制设备,其中峰底值检测单元包括:
保持单元,在预定时间中保持所检测的峰值和底值;
更新单元,在保持单元中保持峰值和底值期间,更新来自所检测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控制设备,其中峰底值检测单元包括:
保持单元,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所检测的峰值和底值,
更新单元,在保持单元保持峰值和底值期间,更新来自所检测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
6.一种信息复制装置,包括:
记录介质;
转换器,根据时钟而取样从记录介质中再现的正弦曲线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振荡电路,输出具有对应于该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时钟;以及
频率检测设备,从数字信号的变化趋向中检测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产生频率信息以用于根据所检测的将为同步模式的对象来控制复制时钟,并向振荡电路输出该频率信息以作为控制信号。
其中频率检测设备包括:
峰底值检测单元,从输入数字信号中检测峰值和底值;
设置单元,设置关于所检测的峰值和底值的预定滞后;
比较判断单元,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面侧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以及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地被继续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情况;以及
测量单元,在确定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期间计数将为帧同步模式对象的判断时钟数,并测量该时钟数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复制装置,其中比较判断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将峰值和底值的滞后值与输入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并判断输入数字信号是否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
确定单元,从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超过峰值的滞后值并低于底值的滞后值的输入数字信号被继续,并确定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被继续;
模式确定单元,在检测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之后,判断在峰或底的相反侧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是否继续,并确定其中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模式连续两次地被继续的情况作为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复制装置,其中,在从具有长倒转间隔的第一模式的检测到在相反面具有长倒转间隔的接下来模式的检测期间,比较判断单元设置限制监控部分,并确定当在限制监控部分内在相反面的长模式的检测从第一长模式检测结束处开始时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同时当在相反侧的长模式的检测不在限制监控部分内开始时,确定不检测将为帧同步模式的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复制装置,其中峰底值检测单元包括:
保持单元,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所检测的峰值和底值,
更新单元,在保持单元临时保持峰值和底值期间,更新来自所检测输入数字信号的峰值和底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54296 | 2005-05-26 | ||
JP2005154296A JP4572742B2 (ja) | 2005-05-26 | 2005-05-26 | 周波数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
JP2005154296 | 2005-05-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3807A CN1873807A (zh) | 2006-12-06 |
CN1873807B true CN1873807B (zh) | 2010-05-12 |
Family
ID=3748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98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3807B (zh) | 2005-05-26 | 2006-05-26 | 频率控制设备和信息复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93246B2 (zh) |
JP (1) | JP4572742B2 (zh) |
KR (1) | KR20060122736A (zh) |
CN (1) | CN18738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08125A1 (ja) * | 2006-03-23 | 2007-09-27 | Fujitsu Limited | パラメータ制御回路 |
US20090147637A1 (en) * | 2007-12-07 | 2009-06-11 | Yusuke Nakamura |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device and phase-locked loop circuit |
JP2009158080A (ja) * | 2007-12-07 | 2009-07-16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フェイズロックループ回路 |
AU2009329794A1 (en) * | 2008-12-23 | 2011-08-11 | Chung Lam Li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attern based intelligent control, monitoring and automation |
JP5363143B2 (ja) * | 2009-03-02 | 2013-12-1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装置 |
TWI768690B (zh) * | 2021-01-29 | 2022-06-21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無參考時脈之時脈資料回復裝置及其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8252B1 (en) * | 1995-09-28 | 2001-02-1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Horizontal oscillation circuit capable of changing frequency |
CN1534600A (zh) * | 2003-01-29 | 2004-10-06 | 索尼株式会社 | 再现信号波形处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59462A (ja) * | 1991-12-03 | 1993-06-25 | Canon Inc | 情報伝送または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
JPH07326139A (ja) * | 1994-06-01 | 1995-12-12 | Pioneer Electron Corp | 記録符号化ディジタル信号再生装置 |
JPH0879059A (ja) * | 1994-08-31 | 1996-03-22 | Aiwa Co Ltd | 基準クロック発生回路 |
JP3350349B2 (ja) * | 1995-09-26 | 2002-11-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ィジタル情報信号再生回路及びディジタル情報装置 |
JP3662985B2 (ja) * | 1995-10-24 | 2005-06-22 | 株式会社東芝 | 同期及びビット情報検出装置 |
JPH11149704A (ja) * | 1997-11-19 | 1999-06-02 | Sony Corp | フェーズロックドループ回路、再生装置、及びフェーズロックドループ回路の引き込み制御方法 |
CN1163894C (zh) * | 1998-12-17 | 2004-08-2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频率控制和相位同步电路 |
JP4171171B2 (ja) * | 2000-10-25 | 2008-10-22 | 株式会社日立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 | データ同期検出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同期検出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フォーマット、信号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媒体 |
JP4109003B2 (ja) * | 2002-01-21 | 2008-06-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信号復号回路及び方法 |
AU2003301626A1 (en) * | 2002-10-23 | 2004-05-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Frequency and phas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er |
JP4142537B2 (ja) * | 2003-09-19 | 2008-09-0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5
- 2005-05-26 JP JP2005154296A patent/JP45727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5-24 US US11/439,123 patent/US769324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5-25 KR KR1020060046977A patent/KR2006012273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05-26 CN CN2006100998776A patent/CN18738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8252B1 (en) * | 1995-09-28 | 2001-02-1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Horizontal oscillation circuit capable of changing frequency |
CN1534600A (zh) * | 2003-01-29 | 2004-10-06 | 索尼株式会社 | 再现信号波形处理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0-200467A 2000.07.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693246B2 (en) | 2010-04-06 |
JP2006331547A (ja) | 2006-12-07 |
US20060274864A1 (en) | 2006-12-07 |
JP4572742B2 (ja) | 2010-11-04 |
KR20060122736A (ko) | 2006-11-30 |
CN1873807A (zh) | 2006-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3807B (zh) | 频率控制设备和信息复制装置 | |
JP4178322B2 (ja) | マルチモード装置を較正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JP2002056534A (ja) | パルス列の時間軸誤差パラメータ測定回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
JP2002025202A (ja) | クロック抽出回路 | |
JPH0850758A (ja)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KR101067580B1 (ko) | 위상 오차 판정 방법 및 디지털 pll 장치 | |
JP2000230947A (ja) | デジタル位相制御ループにおける周波数検出方法 | |
KR100682776B1 (ko) | 위상차 검출 회로, 위상차 검출 방법, 광학 디스크드라이브, 및 광학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제어 방법 | |
JP3222934B2 (ja) | マークエッジ記録方式における記録パルス補正方法 | |
KR100832409B1 (ko) | 위상 동기 루프 회로 | |
JP2007207283A (ja) | 周波数検出装置と周波数検出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2358736A (ja) | データ再生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クロック調整装置 | |
US6947361B2 (en) |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data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recorded data | |
US5260917A (en) | Signal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
US7561642B2 (en) | Recording condition setting devic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record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CN102216989A (zh) | 检波器及检波方法 | |
US6704258B2 (en) | Tracking error signal detector | |
JPH07320270A (ja) |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01319427A (ja) | 情報再生装置 | |
JPH08287623A (ja)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H0469865A (ja) |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06134530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評価方法 | |
JP3544578B2 (ja) | 光磁気記録装置 | |
JPH09115139A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2004164735A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