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1899A -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1899A
CN1871899A CNA2005100499063A CN200510049906A CN1871899A CN 1871899 A CN1871899 A CN 1871899A CN A2005100499063 A CNA2005100499063 A CN A2005100499063A CN 200510049906 A CN200510049906 A CN 200510049906A CN 1871899 A CN1871899 A CN 1871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sh
pond
mandarin fish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499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4201C (zh
Inventor
施建军
王志铮
陈杰
吕敢堂
朱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QUATIC PRODUCTS SPREADING CENTER YUYAO CIT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AQUATIC PRODUCTS SPREADING CENTER YUYAO CIT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QUATIC PRODUCTS SPREADING CENTER YUYAO CIT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AQUATIC PRODUCTS SPREADING CENTER YUYAO CITY
Priority to CN200510049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4201C/zh
Publication of CN1871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1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42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42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属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采用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和甲鱼套养模式,用于解决鳜鱼在中纬度地区环境下,在普通淡水水体环境中的养殖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以淡水为养殖环境,按照鳜鱼和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生长的基本要求配置养殖水源、水质条件、放养密度和饵料进行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广大中纬度地区实现养殖鳜鱼的目的,使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鳜鱼能够大规模人工生产,本发明方法独特,易操作,所获得的成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适于广泛推广,在养殖了鳜鱼和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的同时也养殖了品质接近野生的甲鱼,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属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目前背景技术及存在的缺陷:鳜鱼俗称桂花鱼,属鲈形目,鮨科,为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因其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食的优质水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鳜鱼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从目前鳜鱼养殖现状来看,我国在鳜鱼人工繁殖、池塘养殖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土池单养、土池混养、网箱精养和水库套养等方面,养殖技术产量和规模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但随着养殖技术体系的完备,鳜鱼的养殖饵料却严重制约着鳜鱼养殖规模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目前鳜鱼的养殖是采用鲢鱼、鲫鱼、草鱼等几大淡水家鱼作为喂养的饵料,而几大淡水家鱼的数量有限,而且成本很高,有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采用人工拉网的方式,从河道中捕捞鲫鱼来补充饵料,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鳜鱼养殖业的发展。
解决目前技术缺陷所提供的新技术:为了克服目前鳜鱼养殖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中纬度地区鳜鱼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即能为鳜鱼养殖提供一种全新的鲜活饵料的先进方法。采用鳜鱼单一品种的精养模式,所选鳜鱼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划一、肢体及鳞片完整、健康活泼、反应敏捷、耐干露能力强,并通过相关部门质量检疫方可入池养殖,养殖过程不添加除饵料鱼和水质改良剂以外的其它任何投入品。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采用和甲鱼套养模式,以减低养殖成本,提高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增产和增效潜力,整个养殖过程不添加除水质改良剂以外的其它任何投入品。当水温10℃以上时,饵料鱼的组成为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鱼苗为辅;当水温10℃以下时,银鲫鱼苗作为饵料鱼。套养的甲鱼要求当年上市,其套养数量为200-300克的甲鱼10-15只/亩,使之养成品达到接近野生甲鱼的品质。鳜鱼专养池和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底面积比为1∶2-1∶4,鳜鱼饵料鱼养殖池中麦瑞加拉鲮鱼的养殖密度应控制在50-60万/亩之间,银鲫鱼苗视情作适当补充,鳜鱼专养池的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000尾/亩,早期4-5尾;中期5-7尾;晚期8-10尾,水温低于10℃后人工大量自繁银鲫幼鱼,作为鳜鱼辅助饵料。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麦瑞加拉鲮鱼食性广而杂,既喜食底栖生物、附着藻类、有机腐殖碎屑,又喜食谷物、豆饼、豆渣、麦麸、浮萍、嫩草等。一方面做好肥水工作,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作为麦鲮鱼的天然饵料,一般在鱼苗下池7天后,加入人畜粪逐渐培肥水质,另一方面采取“豆浆饲养法”,每天上、下午投喂豆浆各一次,每次投喂黄豆2-2.5千克/亩,1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改喂面粉、麦麸等饲料。麦瑞加拉鲮鱼为印度鲤科鱼类,是南亚国家主要养殖对象之一,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易养殖、抗病力强,且较本地鲮鱼个体大等优良经济性状。采用营养生理与生态结合的培育法,使亲鱼成熟率达90%以上;通过对催产剂种类,最适量剂与水质、水温关系的试验获每千克亲鱼得苗13万尾,基本完善了人工繁殖技术,经养殖试验,同一养殖环境麦鲮的体长和体重增长分别是鲮鱼的1.5倍和3.6倍,群体亩净产为鲮鱼的4.7倍,是一种具有较高增产潜力的底层鱼类,也是南鱼北运主要品种之一。
新技术所用的解决方案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纬度地区气候特点,结合鳜鱼喜食活饵的习性,在养殖环境(水质、土壤)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地认证的池塘内,分别设置鳜鱼专养池和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方法,来养殖鳜鱼和鳜鱼的饵料鱼。而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则采用和甲鱼套养的模式,以减低养殖成本,提高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增产和增效潜力,整个养殖过程不添加除水质改良剂以外的其它任何投入品。当水温10℃以上时,饵料鱼的组成为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鱼苗为辅;当水温10℃以下时,银鲫鱼苗作为饵料鱼。套养的甲鱼采用自然放养的形式,即采用相当于野外纯自然放养的形式,要求当年上市,其套养数量为200-300克的甲鱼10-15只/亩,使之套养的甲鱼其养成品质量接近和达到野生甲鱼的品质要求。
新技术采用解决方案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采用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能彻底解决中纬度地区养殖鳜鱼所需的活饵问题,同时通过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和甲鱼套养的模式,以减低养殖成本,提高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增产和增效潜力,在养殖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的同时也养殖了品质接近野生的甲鱼,这对于进一步提升鳜鱼养殖总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值和效益,扩大出口创汇,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解决上岸渔民和失土农民就业问题,促进鳜鱼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例
一、养殖原理
根据中纬度地区气候特点,结合鳜鱼喜食活饵的习性,在养殖环境(水质、土壤)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地认证的池塘内,分别设置鳜鱼专养池和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方法,来养殖鳜鱼和鳜鱼的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
二、鳜鱼苗种培育
(一)鳜鱼专养池
采用鳜鱼单一品种的精养模式,所选鳜鱼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划一、肢体及鳞片完整、健康活泼、反应敏捷、耐干露能力强,并通过相关部门质量检疫方可入池养殖,养殖过程不添加除饵料鱼和水质改良剂以外的其它任何投入品。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5亩,水深1.5-2米,水的透明度40-50厘米,pH值7.0左右,无色无味,水质清洁肥沃,不混浊,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清池消毒:(1)干晒法:冬季出售成鱼后,排干池水曝晒1-2个月以杀灭细菌;(2)干池消毒法:排干池水将生石灰撒在池底淤泥上,用量50-100千克/亩;(3)带水消毒法:将池水排至20-30厘米左右,以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100-150千克/亩。
3、鳜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1)鳜鱼苗放养前一天,加水10厘米,如水质浓可换去1/3,在晴天的上午,先取少量的鳜鱼苗在容器内经试水确认安全后,用盐水消毒鱼苗,并放入位于池中的网箱内暂养1小时左右,待鱼苗完全适应环境后全数投放入池。鱼苗规格鳜一般为2厘米左右,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为宜;(2)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3)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4)注意病害防治,主要为斜管虫、车轮虫等纤毛虫,指还虫发病率较低。
4、鱼苗投放
待鱼池残毒消失后,于5月中旬左右将刚孵出的苗投放入池,投放密度30-40万/亩。
(二)鳜鱼饵料鱼养殖池
采用饵料鱼(麦瑞加拉鲮鱼、银鲫鱼苗)和甲鱼套养模式,以减低养殖成本,提高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增产和增效潜力,整个养殖过程不添加除水质改良剂以外的其它任何投入品。当水温10℃以上时,饵料鱼的组成为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鱼苗为辅;当水温10℃以下时,银鲫鱼苗作为饵料鱼。在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套养适量甲鱼,套养的甲鱼要求当年上市,采取纯自然放养形式,成活率80%以上,其套养数量为200-300克的甲鱼10-15只/亩,使之养成品达到接近野生甲鱼的品质。
水质条件:水温10℃以上;PH值:7.0左右;溶解氧:≥6mg/L;氨态氮:≤0.03mg/L;亚硝酸盐:≤0.02mg/L;硫化氢:≤0.02mg/L。
1、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1)在清明前后用生石灰清塘,待池水毒性消失,水温升至15度左右排灌新水入池,水深0.8-1.0米为宜,在池的四角堆放青草,如池水偏瘦,可追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与磷酸二氢钾作为底肥,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在四月十日左右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2)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在四月十五日前后,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苗均有适口饵料。
(3)用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控制饲料鱼的规格。一般放养规格为2厘米左右的鳜鱼苗,饲养鱼规格可控制在1.2厘米左右。
2、单池培育
麦瑞加拉鲮鱼(俗称麦鲮鱼)为印度鲤科鱼类,是南亚国家主要养殖对象之一,其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易养殖,较本地鲮鱼个体大,本地化培育技术已非常成熟,作为鳜鱼的饵料鱼进行单池培养。
3、天然饵料培育
在饲料鱼苗(鳊鱼、白鲢、鲫鱼等)放养前7天,加水至60厘米,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千克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三)操作方法
1、鳜鱼专养池和鳜鱼饵料鱼养殖池的底面积比为1∶2-1∶4。
2、鳜鱼饵料鱼养殖池中麦瑞加拉鲮鱼的养殖密度应控制在50-60万/亩之间,银鲫鱼苗视情作适当补充。
3、鳜鱼专养池的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000尾/亩。
4、早期4-5尾;中期5-7尾;晚期8-10尾。
5、水温低于10℃后人工大量自繁银鲫幼鱼,作为鳜鱼饵料。
三、鳜鱼成鱼养殖
(一)鱼池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15厘米左右),面积3-8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池四周还要挖深为30-40厘米的一圈浅沟,以便鳜鱼的捕捞。
(二)池塘准备和饲料鱼培育
1、在饵料鱼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天然饵料培育:在饲料鱼苗(鳊鱼、白鲢、鲫鱼等)放养前7天,加水至60厘米,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千克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3、饲料鱼的培育
(1)饲料鱼品种与放养密度:饲料鱼为麦瑞加拉鲮鱼和银鲫幼鱼,亩放养量为50-60万左右;(2)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厘米,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饲养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冲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厘米左右;(3)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饲料;(4)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1∶4。
(三)鳜鱼苗种的放养
1、放养鳜鱼种前,先将池水排去一半再灌进新水,使池水稍微清瘦,以后水深逐步加到1.5米以上。
2、放养密度:每亩放养8-10厘米鳜鱼种800-100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养投喂
(1)饲料鱼可选择麦瑞加拉鲮鱼和银鲫幼鱼,除秋末至年底使用银鲫幼鱼为饵料外,其余月份均使用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幼鱼为辅的培饵和投饵方案。
麦瑞加拉鲮鱼在鳜鱼投喂中的比例为早期(4月初至5月底)1∶4-1∶5;中期(6月初至8月底)1∶5-1∶7;后期(9月初至年底)1∶8-1∶10。
(2)投喂技术:1)定期(3-5天为1期)投放补充饲料鱼;2)池中饲料鱼数量的判断:池中饲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饲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发出的声音也频繁,声音也大。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饲料鱼,则说明池中饲料鱼已基本吃完;3)饲料鱼的适口性:适口饲料鱼的规格一般为鳜鱼体的1/3左右,如饲料鱼规格不均匀时,需用鱼筛将大规模的饲料鱼筛去,4)麦鲮鱼食性广而杂,既喜食底栖生物、附着澡类、有机腐殖碎屑,又喜食谷物、豆饼、豆渣、麦麸、浮萍、嫩草等。一方面做好肥水工作,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作为麦鲮鱼的天然饵料,一般在鱼苗下池7天后,加入人畜粪逐渐培肥水质,另一方面采取“豆浆饲养法”,每天上、下午投喂豆浆各一次,每次投喂黄豆2-2.5千克/亩,1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改喂面粉、麦麸等饲料。
2、水质管理
(1)鱼塘水质须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阶段6-9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以防药害。
(2)天气异常要立即加水,并保持鱼塘水位的相对稳定,为鳜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池水混浊,可用明矾每亩1千克或生石灰5-7.5千克化成水后全池泼洒。
(3)安装增氧机,2-3亩/台,防止鳜鱼缺氧浮头,一般在晴天或少云天气时在中午开机增氧,如天气闷热则在午夜至清晨开机。
(4)备好些双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灵,可在鳜鱼浮头时用于抢救。双氧水的用法:每亩用双氧水250毫升,加水500毫升,并再加入2%的硫酸亚铁3-5毫升。
鳜鱼的养殖用水以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含病原微生物少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为佳;鳜鱼耐低氧能力差,水质要求溶氧保持在6.0mg/l以上、透明度30-40cm、pH中性或弱碱性;6-9月高温季节鳜鱼摄食旺盛,要勤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0.3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cm以上;在池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以提供鳜鱼栖息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和降温作用;养殖过程中每隔半月泼洒生石灰一次,闷热雷雨天气及时开增氧机、冲水,以保证良好的水质。
(五)养殖技巧
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厘米,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饲养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厘米左右。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饲料。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1∶4。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适时灌注新水。麦鲮鱼对流水十分敏感,稍有水流就能引起大量集群和跳跃,在加水时要特别注意进出水口的防逃设施。
(六)鱼病的防治
放养鱼种前按常规方法严格清塘,放养的鱼种(包括饵料鱼)要求健康无病,投放前进行严格的消毒;鱼种搬运及操作过程动作要轻快,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巡塘时发现鳜鱼摄食和行动不正常时应立即检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在鱼病流行季节(5-10月)采取定期以生石灰或其他药物全池泼洒进行预防;对细菌、寄生虫可分别选用硫酸铜和亚铁合剂、灭虫灵、鳜鱼专用驱虫剂、漂白粉或福尔马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1、纤毛虫病:主要寄生于鳜鱼体表、鳍部和鳃部,寄生种类主要为车轮虫、斜管虫。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灰白色点状物,有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
治疗方法:甲醛20-30PPM兑水全池泼洒。硫酸铜对斜管虫的作用不理想,对车轮虫有一定疗效,鱼虫克星对斜管虫疗效显著。
2、锚头蚤病:鱼体被锚虫头部钻入的部位,其周围组织常发炎红肿,继而组织坏死。
3、鱼虱:鱼体表有虱样虫体附着,鳜鱼吃食量下降,体质消瘦,生长停顿。
治疗方法:(1)每亩每米水深用“强效灭虫精”或“敌百虫”化水全池均匀泼洒;(2)若是饵料鱼的鱼体上寄生有锚头蚤可用20PPM“高猛酸钾”溶液药浴15分钟,然后投喂。
4、指环虫:指环虫寄生在鱼类的鳃部,病鱼体质消瘦,体色发黑,在夏花及成鱼阶段均有发生,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用“杀虫王”或“鱼虫煞星II”。
5、细菌性烂鳃:每亩每米水深用“强氯精”0.27千克或用“漂粉精”0.33千克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同时服用药饵7-10天。
6、出血病:在成鱼养殖阶段,常由饲料鱼将病原体带入,患细菌性疾病的饲料鱼被鳜鱼食后,常出现体表炎症、肝脏及肾带菌、腹水等症状。
治疗方法:(1)用“强氯精”0.4PPM(或用0.5PPM“漂粉精”)化水全池泼洒,间隔一天重复一次。如长期用药而未换水的池,要先换水再用药,以防药害;(2)用鳜鱼专用的“鳜血宁”,每袋可加饲料12.5千克。药饵制作方法如下:1)用麦粉50%、菜饼50%,拌匀;2)药水配制法:按饲料量的65%称取一定量的水,再按饲料量中入药物,待药物溶解成后拌入饲料中,用手搓或脚踩成块,一小时后投喂(一般要求在下午四时左右投喂,因鳜鱼在傍晚捕食最凶,饲料吞食药饵后刚好被鳜鱼吞食);3)药饵投喂天数视鳜鱼病情,一般为5-10天。
7、白头白嘴病:一旦出现立即用0.05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可以有效控制。

Claims (4)

1、一种中纬度地区养殖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方法,它利用淡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
A、养殖水源:选用清洁水,无色无味,水的透明度40-50厘米,PH值7.0左右,水质清洁肥沃,不混浊。
B、水质条件:水温10℃以上;PH值:7.0左右;溶解氧:≥6mg/L;氨态氮:≤0.03mg/L;亚硝酸盐:≤0.02mg/L;硫化氢:≤0.02mg/L。
鳜鱼的养殖用水以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含病原微生物少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为佳;鳜鱼耐低氧能力差,水质要求溶氧保持在6.0mg/l以上、透明度30-40cm、pH中性或弱碱性;6-9月高温季节鳜鱼摄食旺盛,要勤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0.3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cm以上;在池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以提供鳜鱼栖息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和降温作用;养殖过程中每隔半月泼洒生石灰一次,闷热雷雨天气及时开增氧机、冲水,以保证良好的水质。
C、放养密度鱼种:(1)鳜鱼饵料鱼养殖池中麦瑞加拉鲮鱼的养殖密度应控制在50-60万/亩之间;(2)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厘米,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饲养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厘米左右;(3)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饲料;(4)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1∶4。
D、饵料:(1)定期(3-5天为1期)投放补充饲料鱼;(2)池中饲料鱼数量的判断:池中饲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饲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发出的声音也频繁,声音也大。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饲料鱼,则说明池中饲料鱼已基本吃完;(3)饲料鱼的适口性:适口饲料鱼的规格一般为鳜鱼体的1/3左右,如饲料鱼规格不均匀时,需用鱼筛将大规模的饲料鱼筛去,(4)麦鲮鱼食性广而杂,既喜食底栖生物、附着澡类、有机腐植碎屑,又喜食谷物、豆饼、豆渣、麦麸、浮萍、嫩草等。一方面做好肥水工作,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作为麦鲮鱼的天然饵料,一般在鱼苗下池7天后,加入人畜粪逐渐培肥水质,另一方面采取“豆浆饲养法”,每天上、下午投喂豆浆各一次,每次投喂黄豆2-2.5千克/亩,1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改喂面粉、麦麸等饲料。
E、养殖系统:(1)鱼塘水质须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阶段6-9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以防药害;(2)天气异常要立即加水,并保持鱼塘水位的相对稳定,为鳜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池水混浊,可用明矾每亩1千克或生石灰5-7.5千克化成水后全池泼洒;(3)安装增氧机,2-3亩/台,防止鳜鱼缺氧浮头,一般在晴天或少云天气时在中午开机增氧,如天气闷热则在午夜至清晨开机;(4)备好些双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灵,可在鳜鱼浮头时用于抢救。双氧水的用法:每亩用双氧水250毫升,加水500毫升,并再加入2%的硫酸亚铁3-5毫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当水温10℃以上时,饵料鱼的组成为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鱼苗为辅;当水温10℃以下时,银鲫鱼苗作为饵料鱼。在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套养适量甲鱼,采取纯自然放养形式,成活率80%以上,其套养数量为200-300克的甲鱼10-15只/亩,养成品质量接近野生甲鱼的品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是:除秋末至年底使用银鲫幼鱼为饵料外,其余月份均使用以麦瑞加拉鲮鱼为主,银鲫幼鱼为辅的培饵和投饵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鳜鱼的安全高效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是:麦瑞加拉鲮鱼在鳜鱼投喂中的比例为早期(4月初至5月底)1∶4-1∶5;中期(6月初至8月底)1∶5-1∶7;后期(9月初至年底)1∶8-1∶10。
CN200510049906A 2005-05-30 2005-05-30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2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49906A CN100584201C (zh) 2005-05-30 2005-05-30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49906A CN100584201C (zh) 2005-05-30 2005-05-30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1899A true CN1871899A (zh) 2006-12-06
CN100584201C CN100584201C (zh) 2010-01-27

Family

ID=3748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499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201C (zh) 2005-05-30 2005-05-30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4201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046B (zh) * 2007-01-19 2011-10-26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
CN102771427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鳜鱼生态人工繁育方法
CN101720682B (zh) * 2008-10-24 2012-12-1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4528994A (zh) * 2014-12-18 2015-04-22 邵为旭 消除池塘内气泡的方法
CN104585086A (zh) * 2014-12-30 2015-05-06 杨彪 一种桂花鱼、花鲢鱼、白鲢鱼、鲮鱼的高效套养方法
CN104839067A (zh) * 2015-06-03 2015-08-19 铜陵县国斌水产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鳜鱼养殖方法
CN105248330A (zh) * 2015-10-30 2016-01-20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一种家庭池塘鳜鱼养殖管理的方法
CN103875571B (zh) * 2014-04-03 2016-06-0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鳜鱼鱼种规模化的培育方法
CN105706973A (zh) * 2016-02-24 2016-06-29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鲫鱼的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5746389A (zh) * 2016-02-24 2016-07-13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鱼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5746390A (zh) * 2016-02-24 2016-07-13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桂鱼的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046B (zh) * 2007-01-19 2011-10-26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
CN101720682B (zh) * 2008-10-24 2012-12-1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2771427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鳜鱼生态人工繁育方法
CN103875571B (zh) * 2014-04-03 2016-06-0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鳜鱼鱼种规模化的培育方法
CN104528994A (zh) * 2014-12-18 2015-04-22 邵为旭 消除池塘内气泡的方法
CN104528994B (zh) * 2014-12-18 2016-07-06 邵为旭 消除池塘内气泡的方法
CN104585086A (zh) * 2014-12-30 2015-05-06 杨彪 一种桂花鱼、花鲢鱼、白鲢鱼、鲮鱼的高效套养方法
CN104839067A (zh) * 2015-06-03 2015-08-19 铜陵县国斌水产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鳜鱼养殖方法
CN105248330A (zh) * 2015-10-30 2016-01-20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一种家庭池塘鳜鱼养殖管理的方法
CN105706973A (zh) * 2016-02-24 2016-06-29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鲫鱼的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5746389A (zh) * 2016-02-24 2016-07-13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鱼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5746390A (zh) * 2016-02-24 2016-07-13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桂鱼的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4201C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201C (zh)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N105994027B (zh)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3355240B (zh) 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
CN10443009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方法
CN106069953A (zh) 一种优质高产清水草鱼的养殖方法
CN101366363A (zh) 青虾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826881A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3120134B (zh) 无公害青虾养殖方法
Xie et al. Grass carp: the fish that feeds half of China
CN103392646A (zh) 一种稻田科学饲养胭脂鱼的方法
CN104396829A (zh) 一种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6172103A (zh) 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614121A (zh) 马口鱼的人工育苗方法及在马口鱼大规模养殖中的应用
CN103493757B (zh) 一种池塘内一年可繁育和培育四茬鱼虾苗种的方法
CN106417122A (zh) 一种提高优质青虾苗种产量的培育方法
CN106035146A (zh) 青鱼、鲫鱼池塘套养技术
CN106035176B (zh) 一种青虾的养殖技术
CN110419472A (zh) 一种单环刺螠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CN105360033A (zh) 一种生态高效的虾蟹混合养殖方法
CN108575841A (zh)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8207722A (zh) 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CN10900660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06561507A (zh) 一种在稻田里养殖罗非鱼的方法
CN110839569A (zh) 一种黄鳝春季野生苗的培育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