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881A - 河蟹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河蟹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6881A CN1826881A CNA2006100393487A CN200610039348A CN1826881A CN 1826881 A CN1826881 A CN 1826881A CN A2006100393487 A CNA2006100393487 A CN A2006100393487A CN 200610039348 A CN200610039348 A CN 200610039348A CN 1826881 A CN1826881 A CN 18268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b
- water
- pond
- breeding
- you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河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后,进行交配;对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长成大眼幼体;在经仔蟹,长成幼蟹、蟹种再到成蟹。在从大眼幼体经仔蟹长成幼蟹的过程中,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I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幼蟹培育阶段的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从本发明与现有的养殖方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群体增重较现有的养殖方法提高10.2%,病害发生率由8%-10%降低到3%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河蟹的一种养殖方法,属于渔业生态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辽河、瓯江,其中以长江水系河蟹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味道鲜美而著名。河蟹产的卵,生成蚤状幼体,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河蟹的蚤状幼体经过大眼幼体、仔蟹、幼蟹、蟹种演变为成蟹。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是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的养殖对象,其养殖历史已有二十多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河蟹养殖业现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2005年全国河蟹养殖产量超35万吨。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田转向养殖河蟹,可以说河蟹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也是我国渔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江苏省是我国河蟹养殖的重点区域。江苏省2005年河蟹育苗生产量达20万公斤,河蟹养殖面积达34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种质混杂、环境恶化、病害频发。
发展河蟹养殖,需要有优质的蟹种,培育优质的蟹种需要健康的蟹苗,繁育健康的蟹苗离不开生长快、品质优的河蟹亲本。但由于条件所限,渔农所提供的亲蟹并没有完全脱离地域的概念,极易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此外对种质的来源没有采取有效的跟踪手段,一般情况下,全凭经验来控制。而且有时所用亲蟹出自养殖老区性状变化较严重。另外,现在的人工养殖往往忽视河蟹养殖的生态环境、随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使用工业配合饲料,造成河蟹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蟹苗成活率低、成蟹早熟化、个体小、品质下降。再者,由于放养蟹生态环境差,如水生植物减少、水生动物繁殖量少、PH值和溶氧量等不能满足河蟹正常发育生长需要,也致使成蟹的规格过小。恶劣的养蟹生态环境差还会造成病害蔓延。这些养殖方法,不注意养蟹的生态技术,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品质和养蟹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解决的是现有的河蟹养殖方法造成河蟹个体小、易患病害,河蟹的品质和养蟹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公害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本发明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生态学原理,完善了河蟹良种选育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创建了新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创建适宜河蟹的栖息活动和生长育肥的优良环境,有效降低了河蟹主要病害的发生,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增加了养殖效益,提升了产品品质,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本发明河蟹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蟹选育:选择雌性个体在100克以上、雄性个体在150克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放养密度每亩100千克。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暂养时间按河蟹育苗生产的需要有所不同,主要以交配时间为准,一般暂养至交配时,通常暂养时间在15天左右。
b、亲蟹交配及饲养:将雌雄亲蟹按3∶1的比例放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并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
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河蟹育苗采用工厂化育苗或者土池育苗。
d、强化培育: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
培育池水温15~30℃,溶氧量≥5毫克/升,pH7.0~9.0,NH3-N含量≤0.1毫克/升,硫化氢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含量<0.1%。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4月中旬开始在培育池种植水草。水草分布要均匀;水草种植面积占培育池面积的2/3左右。
放大眼幼体时培育池水位60~80cm,透明度为50cm。放养的大眼幼体日龄必须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规格16万只/kg左右。放养密度0.5-1kg/亩。
大眼幼体下池后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III期仔蟹为止。III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I期仔蟹后,逐步加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
大眼幼体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转入幼蟹培育阶段。幼蟹培育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SC1052的规定。幼蟹培育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投喂时间:七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生态养殖可采用池塘生态养殖或者湖泊网围生态养殖。
本发明的河蟹养殖方法,与现有的河蟹的养殖方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群体增重较现有的养殖方法提高10.2%,病害发生率由8%-10%降低到3%以下。
具体设施方式
实施例1:在江苏省的宜兴、金坛、宝应三个示范区按以下步骤进行河蟹养殖试验
a、亲蟹选育:选择高淳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要求其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性腺发育良好,无病无损,雌性个体100克以上,雄性个体150克以上。亲蟹选择时间为10月下旬到11月初;雌雄比3∶1。将雌雄亲蟹分别放入专池中进行暂养,放养密度每亩100千克为宜。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
b、亲蟹交配及饲养:按雌雄3∶1的比例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水温为10~12℃、盐度为1.8%-2.5%;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投喂新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投喂量以每天基本吃完为宜。抱卵蟹应处在水温5℃以下条件下饲养,抱卵蟹的饲养时间可根据育苗生产来控制,建议不得少于2个月,以室外土池越冬为好。
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河蟹育苗采用工厂化育苗。
先将育苗池进行清池消毒(先用80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并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洗充气管和加热管,注意不能留有死角。然后育苗池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200目筛绢网袋过滤的新鲜海水冲洗全池)。抱卵蟹入池孵卵,幼体孵出后的开口饵料一般为单细胞藻。在幼体孵出后3-4小时用显微镜检查幼体胃部和肠腺是否饱满。大约2天后开始投喂活轮虫或丰年虫灯笼幼体。一般情况下每2-3个小时投饵一次。育苗池水质各项理化指标应保持正常,在换水时应尽可能避免环境突变,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水温期控制范围依次为:蚤状幼体1-2期在19-21度,蚤状幼体3-4期在22-24度,蚤状幼体5期-大眼幼体在24-25度。大眼幼体出池规格在140000只-180000只/kg。
d、强化培育:即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
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塘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培育池面积3亩~5亩,水深以1.2米~1.5米,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铝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作防逃设施。水温15℃~30℃,溶氧≥5毫克/升,pH7.0~9.0,透明度30厘米~50厘米,NH3-N含量≤0.1毫克/升,硫化氢(H2S)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含量<0.1%。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4月中旬开始在培育池种植水草。水草分布要均匀,沉水性及漂浮性水草要合理搭配,培育池四周设水花生带,带宽50厘米~80厘米。水草种植面积占培育池面积的2/3左右。
放苗(大眼幼体)前7d~15d,加注新水10cm。若培育池是新开挖的,每亩用过磷酸钙2kg~2.5kg、尿素0.5kg加适量的水全池泼洒,或者每亩用腐熟发酵后的牛粪、猪粪、鸡粪等有机肥150kg~250kg全池施撒。若培育池是以前用过的,每亩用过磷酸钙2kg~2.5kg加适量的水全池泼洒。放大眼幼体前3d~5d,加注以300目密眼网布过滤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达20cm~30cm,加水后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放大眼幼体时水位加至60cm~80cm,透明度为50cm。放养的大眼幼体日龄必须达6d以上,淡化4d以上,盐度3‰以下,体质健壮,手握有硬壳感,活力很强,呈金黄色;个体大小均匀,规格16万只/kg左右。放养密度0.5-1kg/亩。
蟹苗下池后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人工饲料,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III期仔蟹为止。III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蟹苗下塘后,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
I期仔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80目密眼网布)的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每隔5d,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7.5~8.0之间。大眼幼体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转入幼蟹培育阶段。至五月底仔蟹放养按V期仔蟹30只/m2~40只/m2进行幼蟹培育。
幼蟹培育饲料可用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蚌等天然饲料,或者豆腐,豆渣,豆饼,麦子等人工饲料,或者配合饲料。幼蟹培育饲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SC1052的规定。
幼蟹培育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面粉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塘的四周浅水带。投喂时间:七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幼蟹起捕采用地笼张捕、灯光诱捕、水草带上推网推捕、干塘捉捕、挖洞捉捕等方法。
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生态养殖采用池塘生态养殖。
池塘面积10亩~30亩,池塘水深以1.2米~1.5米,池塘埂坡比1∶2~3。池塘底质为粘土或粘壤土,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cm。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铝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池塘四周挖宽3m,深0.8m的蟹沟,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池塘水质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池塘秋冬季应排干池水,铲除表层10cm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二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20-150kg/亩。池塘水草的种植沉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浮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沉水植物区用网片分隔拦围。
池塘每年应投放一定量的活螺蛳。螺蛳投放方式可采取一次性投入或分次投入法,一次性投入法为清明节前每亩一次性投放活螺蛳300-400kg,分次投入法为清明节前每亩成蟹养殖池塘先投放100-200kg,然后从5月-8月每月亩投放活螺蛳50kg。
幼蟹投放前一周应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0.6m。放养幼蟹的质量应规格整齐(100只/kg~200只/kg),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放养密度每亩500只~600只。放养时间以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放养结束为宜。
养殖期间各生长阶段的动、植物性饲料比例应有所不同,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60∶40;6月下旬~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10月中旬为65∶35。日投饲料量的确定:3月~4月份控制在蟹体重的1%左右;5月~7月控制在5%~8%;8月~10月控制在10%以上。每日的投饲量早上占总量的30%,傍晚占70%。
池塘水位5月上旬前保持水深0.6m,7月上旬前保持水深0.8m~1m,7月上旬后保持水深1.5m。在河蟹生长旺季6月~9月,每5~10天换水一次,其余时间每隔二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cm~30cm,先排后灌。在整个养殖期间池塘每二周应施泼一次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10~15公斤/亩左右。期间应尽量减少剩余残饵沉底,保持池塘底质干净清洁,可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也可采取晴天机械法在池内搅动底质,每二周一次,促进池塘底泥有机物氧化分解。
成蟹捕捞时间在10月~11月。捕捞工具建议使用地笼。捕捞方法可采取地笼张捕为主,灯光诱捕、干塘捕捉为辅。地笼放置时间应根据天气和捕捞量适当调整,建议时间6-8小时。
试验结果:
宜兴示范区:池塘(生态养殖步骤中)102只,面积为5094.8亩,共计收获商品蟹29.2万kg,河蟹平均单产达57.32kg,平均规格达157.98克/只,平均回捕率达62.92%,亩产值4226.09元,亩利润2663.7元。
金坛示范区:37只池塘(生态养殖步骤中),面积2140亩,共产商品蟹12.51万kg,平均亩产58.4kg,其中150克以上规格占总产量的58.5%,共计86.71万只,回捕率达72.5%,亩均产值4013.3元,亩利润2315元。
宝应示范区:29只池塘(生态养殖步骤中),面积1043.6亩,共产商品蟹59855kg,亩平均单产为57.4kg,其中150克以上规格占总产量的51.2%,亩均产值4535元,亩利润2351元。
实施例2:在江苏省的宜兴、金坛两个示范区按以下方法进行河蟹养殖试验。实施例2与实施例1除以下不同外,均与实施例1相同:在步骤c河蟹育苗中采用土池育苗,在步骤e生态养殖中采用湖泊网围生态养殖。现对该不同之处详细说明。
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河蟹育苗土池育苗。
土池池形以方形为宜,池底硬底无淤泥。池一端设进水阀,另一端系出水口,设喇叭形底孔出水口,其喇叭口断面用筛绢拦好。土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育苗用水一定要经过24小时沉淀,进水时用300目筛绢过滤。要求水深1.5-1.8米。将抱卵蟹放入水中。河蟹幼体孵出前4-5天,每亩施放硝酸铵1-1.5公斤,同时接种事先培养好的单细胞藻液于池中。每立方米水体I期蚤状幼体10万只。同一土池的幼体出膜时间不要相差一天以上。育苗投饵遵循“适时、适口、适量”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的投饵量以2小时基本吃完为准,每3~4小时投喂一次。池水溶氧应在5mg/L以上,水温为19~25℃,盐度在1.8%~2.5%,PH7.8-8.5,氨氮0.035毫克/升以下。培育周期30天左右。
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生态养殖采用湖泊网围生态养殖。
网围区应选择在远离航运要道与进排水河口,风浪平缓,常年水深保持0.8~1.5m的区域。底质应选择底部平坦的区域,尤以含沙量低的粘壤土为好,淤泥层不超过15cm。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标准。
建造网围所需的材料有:3×3聚乙烯网线制成的网片,网目2~3cm;竹片;1.5~2mm的聚乙烯单丝织成的网布;硬质塑料布,毛竹或树桩,小石头,铅丝,20×3聚乙烯绳等。网围形状可根据地形自行决定,如果是规模化连片宜采用矩型。每个网围养殖面积30-50亩为宜。正常使用高度必须高于常年水位1m以上。
网围区的水草以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为主,覆盖率达60%以上为宜,生物量控制在1-2Kg/m2左右。底栖生物应以螺蛳为主。如果网围区水生植物覆盖率未达60%,应采取人工种植的方法种植水草,水草的种植时间宜选在每年的1-3月,水草种类苦草、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达60%以上。
网围区每年投放一定量的活螺蛳。所述螺蛳投放方式可采取一次性投入或分次投入法,一次性投入法为清明节前每亩一次性投放活螺蛳300-400kg,分次投入法为清明节前每亩成蟹养殖池塘先投放100-200kg,然后从5月-8月每月亩投放活螺蛳50kg。
在放养前网围区应进行清野除害(清除水域中凶猛鱼类等天然敌害),选择风平浪静天气,采用电捕、地笼和网捕除野。
幼蟹放养密度为300-500只/亩,规格为100-200只/kg。可根据网围养殖区水体中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量的情况,每亩搭配放养花鲢和白鲢30-50尾,花白鲢放养比例为2∶1。放养时间每年的3~5月份。为保护网围养殖区人工种植的水草,应在大网围区采用密眼网布圈围成3-5个暂养区,在一个暂养区对放养的幼蟹进行强化培育,根据蟹的生长逐步利用水草的情况,每隔1个月左右的时间逐渐拆除一块密眼网片,直至全部拆除。
饲料投喂应根据河蟹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网围区水质及天然饵料的情况有所调节。总体原则应遵循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70∶30;6月下旬~8月中旬,为50∶50;8月下旬~10月中旬为80∶20。6~8月应注意网围养殖区水草的数量,如不足(低于60%)应补充水草。每日饲料投喂量以蟹重的3%~6%为宜。每天投喂二次,以每天上午7时和下午4时左右为宜,上午占总量的30-40%,下午占总量的60-70%。但鲜活动物性饲料应随时到随时投,以免变质。
在河蟹蜕壳期要保持环境稳定,增投动物性饲料;水草低于40%时增设水草草把,以利河蟹附着蜕壳。
在养殖期间应经常清除网围内的杂物,如烂草,蟹壳等,以防堵塞网眼,影响网围内外水体交换。网围的防洪防逃十分重要,可在两层网围之间及网围外设置地笼,每天检查地笼内是否有河蟹进入,定期检查水下网围设施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尤其在汛期期间,应密切注意水位上涨情况,及时增设防逃网。
成蟹捕捞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和气候情况并结合市场价格自行决定。网围养殖河蟹捕捞工具以网簖、地笼为主,丝网为辅。捕捞的河蟹,可采取池塘、小网围、网箱等方式进行暂养,特别是对软壳蟹更应分开暂养,暂养时应根据水温变化,调节水质,强化培育。视市场动态,经检测达无公害河蟹标准后适时分批销售。
试验结果:
宜兴示范区:网围区(生态养殖步骤e中)面积160亩,共收获商品蟹8788kg,平均亩产54.9kg,平均规格为151.52克/只,其中160克以上规格占总产量的53%。
金坛示范区:网围区(生态养殖步骤e中)共34只网围,面积1083亩,共产商品蟹4.56万kg,亩产商品蟹42.1kg,其中160克以上规格占总产量的53.8%,共计61.2万只,回捕率达51.1%,亩产值4210元,亩利润2945元。
本发明以良种、生态养殖、养殖环境为主线和核心技术,以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为源头,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生态学工程技术手段,调控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创建适宜养殖对象栖息活动、生长育肥的优良环境,切实降低病害发生率,培育出个体大、无公害河蟹,可有效提高养殖河蟹品质和效益。
本说明书中,除另有说明外,动物性饲料主要指新鲜小杂鱼、冰冻鱼、沙蚕等,植物性饲料主要指小麦、黄豆、水草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的大致比例是动物性饵料占总重量的60-70%,其余为植物性饵料。
Claims (10)
1、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亲蟹选育:选择雌性个体在100克以上、雄性个体在150克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
b、亲蟹交配及饲养:将雌雄亲蟹按3∶1的比例放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并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
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
d、强化培育: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
培育池水温15~30℃,溶氧量≥5毫克/升,pH7.0~9.0,NH3-N含量≤0.1毫克/升,硫化氢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含量<0.1%;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4月中旬开始在培育池种植水草;水草分布要均匀;水草种植面积占培育池面积的2/3左右;
放大眼幼体时培育池水位60~80cm,透明度为50cm;放养的大眼幼体日龄必须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规格16万只/kg左右;放养密度0.5-1kg/亩;
大眼幼体下池后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III期仔蟹为止;III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I期仔蟹后,逐步加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
大眼幼体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转入幼蟹培育阶段;幼蟹培育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SC1052的规定;幼蟹培育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投喂时间:七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高淳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采用工厂化育苗:将抱卵蟹放入消毒后的育苗池孵卵;幼体孵出后2天内投入饵料为单细胞藻,2天后开始投喂活轮虫或丰年虫灯笼幼体;每2-3个小时投饵一次;水温控制在19-25度;大眼幼体出池规格在140000-180000只/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采用土池育苗:土池池底要无淤泥;土池消毒后加经过滤的水;水经过24小时沉淀,将抱卵蟹放入水中;河蟹幼体孵出前4-5天,每亩施放硝酸铵1-1.5公斤,同时接种单细胞藻液于池中;同一土池的幼体出膜时间不要相差一天以上;每次的投饵量以2小时基本吃完为准,每3~4小时投喂一次;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水温为19~25℃,盐度在1.8%~2.5%,PH7.8-8.5,氨氮含量在0.035毫克/升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的放大眼幼体之前,若培育池是新开挖的,每亩用过磷酸钙2~2.5kg、尿素0.5kg加适量的水全池泼洒,或者每亩用腐熟发酵后的牛粪、猪粪、鸡粪等有机肥150~250kg全池施撒;若培育池是以前用过的,每亩用过磷酸钙2~2.5kg加适量的水全池泼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采用池塘生态养殖:
池塘底质为粘土或粘壤土,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cm;池塘水质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池塘秋冬季应排干池水,铲除表层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二周对池塘消毒;池塘中沉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浮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池塘内投放一定量的活螺蛳;
幼蟹投放前一周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0.6m;放养密度每亩500~600只;放养时间从三月底至四月中旬;
各生长阶段的饲料投放: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60∶40,6月下旬~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10月中旬为65∶35;日投饲料量:3月~4月份控制在蟹体重的1%左右;5月~7月控制在5~8%;8月~10月控制在10%;每日的投饲量早上占总量的30%,傍晚占70%;
池塘水位:5月上旬前水深0.6m,7月上旬前水深0.8~1m,7月上旬后水深1.5m;在6~9月,每5~10天换水一次,其余时间每隔二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30cm,先排后灌;在整个养殖期间池塘每二周应施泼一次生石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采用湖泊网围生态养殖:
网围区水深0.8~1.5m,淤泥层不超过15cm,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标准;网围区的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覆盖率达60%以上,生物量控制在1-2Kg/m2左右;底栖生物应以螺蛳为主;
网围区投放一定量的活螺蛳;
幼蟹放养密度为300-500只/亩,规格为100-200只/kg;放养时间为3~5月份;
饲料投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70∶30,6月下旬~8月中旬为50∶50;8月下旬~10月中旬为80∶20;每天饲料投喂量为蟹重的3%~6%,分两次投喂,上午7时左右投喂总量的30-40%,下午4时左右投喂总量的60-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网围区水生植物覆盖率低于60%,采取人工种植的方法种植水草,种植时间在1-3月,水草种类以苦草、轮叶黑藻为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蟹蜕壳期要保持环境稳定,增投动物性饲料;水草覆盖率低于40%时增设水草草把。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蛳投放方式为一次性投入法或分次投入法,一次性投入法是清明节前每亩一次性投放活螺蛳300-400kg,分次投入法是清明节前每亩先投放100-200kg,然后从5月-8月每月亩投放活螺蛳50k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393487A CN100403884C (zh) | 2006-04-06 | 2006-04-06 | 河蟹养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393487A CN100403884C (zh) | 2006-04-06 | 2006-04-06 | 河蟹养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6881A true CN1826881A (zh) | 2006-09-06 |
CN100403884C CN100403884C (zh) | 2008-07-23 |
Family
ID=3694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393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3884C (zh) | 2006-04-06 | 2006-04-06 | 河蟹养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03884C (zh) |
Cited B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5188C (zh) * | 2006-12-21 | 2009-01-28 | 张玉满 | 一种水产养殖三疣梭子蟹室外土池生态育苗方法 |
CN101305699B (zh) * | 2008-06-08 | 2010-12-0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2090356A (zh) * | 2010-12-07 | 2011-06-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一种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方法 |
CN102150631A (zh) * | 2011-04-11 | 2011-08-1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 | 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2187834A (zh) * | 2011-04-14 | 2011-09-2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中的定向交配及育苗方法 |
CN102239819A (zh) * | 2011-05-04 | 2011-11-16 | 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一种河蟹的暂养方法 |
CN102550456A (zh) * | 2012-01-16 | 2012-07-11 | 顾宏兵 | 一种培育一龄蟹种的方法 |
CN102578012A (zh) * | 2012-03-15 | 2012-07-18 | 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中华绒螯蟹套养全雄黄颡鱼仿生态养殖方法 |
CN102823533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低盐越冬和育苗方法 |
CN103355237A (zh) * | 2013-07-25 | 2013-10-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 |
CN103355225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王晓琴 | 一种黄土高原沟壑区塘坝养蟹的方法 |
CN103385184A (zh) * | 2013-06-17 | 2013-11-13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中华绒螯蟹的室内水槽养成方法 |
CN103404454A (zh) * | 2013-07-23 | 2013-11-27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多元饲料饲养河蟹的方法 |
CN103416334A (zh) * | 2013-08-05 | 2013-12-04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 |
CN103430877A (zh) * | 2013-08-02 | 2013-12-11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河蟹池塘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
CN103918584A (zh) * | 2014-03-20 | 2014-07-16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304106A (zh) * | 2014-09-26 | 2015-01-28 | 盐城工学院 | 中华绒螯蟹蟹苗的高产培育方法 |
CN104351085A (zh) * | 2014-09-30 | 2015-02-18 | 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繁殖方法 |
CN104521851A (zh) * | 2015-02-06 | 2015-04-22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521852A (zh) * | 2015-02-06 | 2015-04-22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毛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028259A (zh) * | 2015-05-29 | 2015-11-11 | 南昌大学 | 中小型水库一种淡水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5145444A (zh) * | 2015-10-27 | 2015-12-16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天津厚蟹大眼幼体的培育方法 |
CN105594628A (zh) * | 2015-11-16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人工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
CN105594630A (zh) * | 2015-11-20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766717A (zh) * | 2016-03-13 | 2016-07-20 | 陈秀安 | 一种成蟹养殖方法 |
CN105935042A (zh) * | 2016-05-30 | 2016-09-14 | 铜陵东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 |
CN106069932A (zh) * | 2016-06-27 | 2016-11-09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大闸蟹的无污染养殖方法 |
CN106359220A (zh) * | 2016-08-29 | 2017-0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提高河蟹五期幼蟹成活率的方法 |
CN107125179A (zh) * | 2017-03-20 | 2017-09-05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提高大规格河蟹抱卵蟹成活率的方法 |
CN107593545A (zh) * | 2017-09-25 | 2018-01-19 | 无为县姚沟杭仁政家庭农场 | 一种螃蟹用生态养殖方法 |
CN107926792A (zh) * | 2017-11-22 | 2018-04-20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8077136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螃蟹的增产养殖方法 |
CN108552094A (zh) * | 2018-03-14 | 2018-09-21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幼蟹三段式培育方法 |
CN108726793A (zh) * | 2018-05-15 | 2018-11-02 |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河蟹土池育苗过程中水质突变的方法 |
CN109076995A (zh) * | 2018-08-31 | 2018-12-2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原位修复养殖方法 |
CN110235819A (zh) * | 2019-07-12 | 2019-09-17 | 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 | 一种螃蟹与鲈鱼混养装置及方法 |
CN110558262A (zh) * | 2019-09-26 | 2019-12-13 | 盐城师范学院 | 一种利用低值母本养成优质反季节商品蟹的方法 |
CN112535131A (zh) * | 2020-12-01 | 2021-03-23 | 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中华绒螯蟹品质的养殖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9082B (zh) * | 2010-06-22 | 2012-05-30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湿地河蟹生态养殖蟹种的驯化方法 |
CN101869083B (zh) * | 2010-06-23 | 2013-07-03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湿地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2017919B (zh) * | 2010-09-28 | 2012-05-30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湿地“蟹-鳜-鲴”复合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3719003B (zh) * | 2013-12-25 | 2016-03-23 | 靳职雄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381C (zh) * | 2002-03-19 | 2004-09-29 | 李应森 |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及生态养殖方法 |
CN1265701C (zh) * | 2004-05-11 | 2006-07-26 | 潘洪强 | 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
-
2006
- 2006-04-06 CN CNB2006100393487A patent/CN1004038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5188C (zh) * | 2006-12-21 | 2009-01-28 | 张玉满 | 一种水产养殖三疣梭子蟹室外土池生态育苗方法 |
CN101305699B (zh) * | 2008-06-08 | 2010-12-0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2090356A (zh) * | 2010-12-07 | 2011-06-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一种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方法 |
CN102090356B (zh) * | 2010-12-07 | 2013-02-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一种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方法 |
CN102150631B (zh) * | 2011-04-11 | 2016-08-1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2150631A (zh) * | 2011-04-11 | 2011-08-1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 | 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2187834A (zh) * | 2011-04-14 | 2011-09-2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中的定向交配及育苗方法 |
CN102239819A (zh) * | 2011-05-04 | 2011-11-16 | 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一种河蟹的暂养方法 |
CN102239819B (zh) * | 2011-05-04 | 2013-05-08 | 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一种河蟹的暂养方法 |
CN102550456A (zh) * | 2012-01-16 | 2012-07-11 | 顾宏兵 | 一种培育一龄蟹种的方法 |
CN102550456B (zh) * | 2012-01-16 | 2013-12-25 | 顾宏兵 | 一种培育一龄蟹种的方法 |
CN102578012A (zh) * | 2012-03-15 | 2012-07-18 | 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中华绒螯蟹套养全雄黄颡鱼仿生态养殖方法 |
CN103355225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王晓琴 | 一种黄土高原沟壑区塘坝养蟹的方法 |
CN102823533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低盐越冬和育苗方法 |
CN103385184B (zh) * | 2013-06-17 | 2016-02-03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中华绒螯蟹的室内水槽养成方法 |
CN103385184A (zh) * | 2013-06-17 | 2013-11-13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中华绒螯蟹的室内水槽养成方法 |
CN103404454A (zh) * | 2013-07-23 | 2013-11-27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多元饲料饲养河蟹的方法 |
CN103355237B (zh) * | 2013-07-25 | 2014-09-24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 |
CN103355237A (zh) * | 2013-07-25 | 2013-10-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 |
CN103430877A (zh) * | 2013-08-02 | 2013-12-11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河蟹池塘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
CN103416334A (zh) * | 2013-08-05 | 2013-12-04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 |
CN103918584A (zh) * | 2014-03-20 | 2014-07-16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304106A (zh) * | 2014-09-26 | 2015-01-28 | 盐城工学院 | 中华绒螯蟹蟹苗的高产培育方法 |
CN104304106B (zh) * | 2014-09-26 | 2016-08-24 | 盐城工学院 | 中华绒螯蟹蟹苗的高产培育方法 |
CN104351085A (zh) * | 2014-09-30 | 2015-02-18 | 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繁殖方法 |
CN104521851A (zh) * | 2015-02-06 | 2015-04-22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521852A (zh) * | 2015-02-06 | 2015-04-22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毛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028259A (zh) * | 2015-05-29 | 2015-11-11 | 南昌大学 | 中小型水库一种淡水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5145444A (zh) * | 2015-10-27 | 2015-12-16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天津厚蟹大眼幼体的培育方法 |
CN105594628A (zh) * | 2015-11-16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人工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
CN105594630B (zh) * | 2015-11-20 | 2018-09-21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594630A (zh) * | 2015-11-20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766717A (zh) * | 2016-03-13 | 2016-07-20 | 陈秀安 | 一种成蟹养殖方法 |
CN105935042A (zh) * | 2016-05-30 | 2016-09-14 | 铜陵东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 |
CN106069932A (zh) * | 2016-06-27 | 2016-11-09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大闸蟹的无污染养殖方法 |
CN106359220B (zh) * | 2016-08-29 | 2018-12-28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提高河蟹五期幼蟹成活率的方法 |
CN106359220A (zh) * | 2016-08-29 | 2017-0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提高河蟹五期幼蟹成活率的方法 |
CN107125179A (zh) * | 2017-03-20 | 2017-09-05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提高大规格河蟹抱卵蟹成活率的方法 |
CN107593545A (zh) * | 2017-09-25 | 2018-01-19 | 无为县姚沟杭仁政家庭农场 | 一种螃蟹用生态养殖方法 |
CN107926792A (zh) * | 2017-11-22 | 2018-04-20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8077136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螃蟹的增产养殖方法 |
CN108552094A (zh) * | 2018-03-14 | 2018-09-21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幼蟹三段式培育方法 |
CN108726793A (zh) * | 2018-05-15 | 2018-11-02 |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河蟹土池育苗过程中水质突变的方法 |
CN109076995A (zh) * | 2018-08-31 | 2018-12-2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原位修复养殖方法 |
CN110235819A (zh) * | 2019-07-12 | 2019-09-17 | 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 | 一种螃蟹与鲈鱼混养装置及方法 |
CN110558262A (zh) * | 2019-09-26 | 2019-12-13 | 盐城师范学院 | 一种利用低值母本养成优质反季节商品蟹的方法 |
CN110558262B (zh) * | 2019-09-26 | 2021-12-31 | 盐城师范学院 | 一种利用低值母本养成优质反季节商品蟹的方法 |
CN112535131A (zh) * | 2020-12-01 | 2021-03-23 | 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中华绒螯蟹品质的养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03884C (zh) | 2008-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3884C (zh) | 河蟹养殖方法 | |
CN101411311B (zh) |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 |
CN105309338A (zh) | 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 | |
CN103314897A (zh) |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 | |
CN103891659A (zh) |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 |
CN101366363A (zh) | 青虾规模化育苗方法 | |
CN101023739A (zh) | 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6135095B (zh) | 基于自然水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 |
CN101213949A (zh) | 一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
CN105918168B (zh) | 脊尾白虾盐碱水人工养殖方法 | |
Pillai et al. | Evolution of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in India | |
CN107950444A (zh) | 一种虾菜鱼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2283154A (zh) | 丘陵山塘有机高效生态养殖翘嘴红鲌的方法 | |
CN101622974B (zh) | 沙蚕育苗方法 | |
CN104521654A (zh) |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 |
CN102144585B (zh) |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 |
CN101341857A (zh) |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 |
CN109644911A (zh) |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 |
CN101622973A (zh) |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 |
CN107087560A (zh) |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 |
Macintosh | Aquaculture in coastal lagoons | |
CN111066695B (zh) | 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 | |
CN110786277B (zh) | 疣吻沙蚕的人工育苗与大田养殖方法 | |
CN103636544A (zh) | 一种菊黄东方鲀商品鱼中套养当年鱼种的养殖方法 | |
CN1739345A (zh) | 高位池驯化和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