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013B - 握把 - Google Patents

握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013B
CN1854013B CN2006100653198A CN200610065319A CN1854013B CN 1854013 B CN1854013 B CN 1854013B CN 2006100653198 A CN2006100653198 A CN 2006100653198A CN 200610065319 A CN200610065319 A CN 200610065319A CN 1854013 B CN1854013 B CN 1854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in
handle
int co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653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4013A (zh
Inventor
大石康夫
东裕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Acces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332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833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Access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Acces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4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4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0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握把,将对内部构件表、里面进行树脂封装模制时的树脂流通孔用作安装孔,将设置于板片上的插入杆插入该树脂流通孔而进行卡定,将板片简易、低成本、牢固地固定在握把表面上。该握把为树脂表面但能形成有效传导加热器的热的高温加热点,因此不密集配置加热器也能够有效加热预定位置。将加热器配设在内部构件上,在配设了该加热器的上述内部构件上将树脂封装模制而构成握把主体;或者直接将握把外筒部套在该已模制树脂并被树脂覆盖的内部构件上,或经由树脂部件将握把外筒部套在该已模制树脂并被树脂覆盖的内部构件上而构成握把主体,将插入杆插入在避开该加热器的位置上设置的上述树脂流通孔,以将板片在插入后卡止固定在握把主体的表面部。

Description

握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设置于二轮摩托车、四轮或者三轮小车、摩托雪橇、水上摩托等的操作车把上的握把,或者直接作为这些操作车把而使用的握把。
背景技术
例如在将显示有商标、广告等的文字、图案等的板片附加设置于握把表面上时,在握把的表面形成安装板片用的凹部,使板片嵌合于凹部,或者再借助于粘接剂(例如通过粘接胶带)进行粘接固定,但由于握持力、油门控制操作等的作用而导致沿转动方向有负荷频繁地施加在板片上,所以在长时间使用这种安装结构的情况下,板片的安装强度会显得不足。
另外,通过螺纹紧固也存在着作业性欠佳的问题,尤其是当内部存在硬的内芯时。在这种情况中,例如在握把中内置加热器,由配设有加热器(例如卷绕配设绳状加热器)的握把内芯构成内部构件时,就无法容易地进行螺纹固定,难以将板片牢固地紧固于握把表面,若要另想方法确保强度则必然导致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例如,握持摩托车等的握把(操作车把)的手经历风吹雨打,尤其是由于在冬季等手会明显受冷,因此,在握把内组装加热器,根据需要可进行加热的内置加热器的握把被广为采用。
这种内置加热器的握把,例如可在内部构件中配设加热器(例如卷绕配设绳状加热器),然后再用树脂模制构成;或者是在如此设置或通过其他方法设置了加热器的内部构件上外嵌外套筒构成。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是树脂层越厚则表面越难以被加热,电力消费会相应地增加,有时还无法使其加热到能够暖手的温度。
反之,如果将树脂层做薄,这样虽然加热变得容易,但会有损于外观性以及把握握把时的把握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握把,即使该握把在内部拥有内部构件;或该握把具有配设了加热器的内部构件,是内置加热器的握把,也能通过将用于对该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进行树脂模制用的树脂流通孔作为安装孔加以利用,将设置于板片上的插入杆插入该树脂流通孔从而进行卡止固定,这样能将板片以简易的安装方法低成本且极为牢固地安装固定在握把表面上。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以提供一种极富实用性的新型握把,其结构为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容易地在握把表面欲进行加热(加温)的部分(范围)上设定加热点,虽然把手为树脂表面,但通过形成能有效传导加热器的热且温度较高的加热点,即便不进行密集的加热器配置,也能够高效率地对例如手指或接近手指的位置进行有效加温,或者根据设计,可使该加热点的范围变得容易判定,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对预定位置进行加温。
本发明如上述那样,可达到以下效果,即,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握把,即使该握把在内部拥有内部构件;或该握把具有配设了加热器的内部构件,是内置加热器的握把,也能通过将用于对该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进行模制树脂的树脂流通孔作为安装孔加以利用,将设置于板片上的插入杆插入该树脂流通孔从而进行卡止固定,将板片以简易的安装方法低成本且极为牢固地安装固定在握把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能够更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使板片不从握把表面突出,在提高外观性和作为握把的整体感觉的同时,由于板片收纳于凹部内,所以不会有脱落负荷加载在板片上,因此具有良好的安装性和耐久性,而且,由于在厚度变薄的凹部位置上将板片的插入杆插入树脂流通孔,因此该插入变得更为容易,因此该握把是极具实用性的新型握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能够容易地将握把主体弹压保持于安装部上,另外,例如若在避开该用于压入保持的压入保持突出部的位置设置树脂流通孔,则即使插入杆插入该树脂流通孔并朝内侧贯通突出,也能在不影响该压入保持突出部的压入保持作用的前提下,容易而又牢固地对板片进行卡止固定,使该握把性能更为优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由于在板片的插入杆上设置有卡止树脂流通孔的孔缘的止脱卡止槽,因此该握把只需插入就还一并发挥止脱作用,能够更为简易地进行安装,由此其卡止固定更牢固,性能更为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将加热器卷绕在内部构件上,只需在避开该加热器的位置上设置多个上述树脂流通孔,选择该树脂流通孔而将插入杆插入预定的多处树脂流通孔,就能既准确无疑地避开加热器又牢固地进行卡止固定,从而构成耐久性良好且牢固地附加设置板片的内置加热器的新型握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通过形成由良好地传导加热器的热而使温度比其他的树脂表面部高的加热点,可构成以下极具实用性的新型握把,即,例如能够高效率地对手指或接近手指的位置进行加温,或者根据设计,还可对该加热点的范围高精度地进行加热调整等,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对预定位置进行加温。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由于在设置于树脂表面部的凹部配设板片,所以因配设在厚度薄的部分而改善了向板片的热传导性,而且也相应地抑制了板片从握把表面突出,从而构成了以下这种更为优异的握把,即,即使由于握持力、油门控制而使沿转动方向的载荷频繁加载于板片上,也不会使安装强度下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通过使插入杆接近加热器而作为其热传导部发挥作用,可使板片更为迅速地升温,并且,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能够更为容易而又牢固地安装固定板片,因此可使板片的配置设定和安装变得容易,因此,可构成能够容易地在最佳位置形成加热点的新型握把。
因此,例如,若一边使板片与凹部嵌合一边将垂直设置于板片上的插入杆插入内部构件的树脂流通孔并卡止,则可极大地提升安装强度和稳定性并使安装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对因凹部而厚度薄的部分的配置以及插入杆接近加热器而作为该热传导部发挥作用,能够使板片迅速升温,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配置设定和安装变得容易,因此可构成能够容易地在最佳位置形成加热点的新型握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能够容易地将握把主体弹压保持在安装部上,另外,例如若在避开该用于压入保持的压入保持突出部的位置上设置树脂流通孔,则可构成这样一种更为优异的握把,即,即使插入杆插入该树脂流通孔并朝内侧贯通突出,也不影响该压入保持突出部的压入保持作用,且该握把可容易而又牢固地对板片进行卡止固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可构成更为良好地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具有更为优异的实用性的握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板片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主剖面图。
图6是将第一实施例的模制树脂部分以虚线表示,观察内部构件的说明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侧剖面图。
图8是其他例子(第二实施例)的板片的立体图和说明侧剖面图。
图9是其他例子(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其他例子(第三实施例)的主剖面图。
图11是其他例子(第四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13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五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第五实施例的板片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五实施例的主剖面图。
图17是将第五实施例的模制树脂部分以虚线表示,观察内部构件的说明立体图。
图18是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侧剖面图。
图19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板片的配置位置的说明主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热传导的主要部分的说明主剖面图。
图21是其他例子(第六实施例)的板片的立体图和说明侧剖面图。
图22是其他例子(第七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23是其他例子(第七实施例)的正剖面图。
图24是其他例子(第八实施例)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其他例子(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6是其他例子(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何实施发明)进行说明。先根据附图显示和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首先对以板片21的安装结构为特征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进行阐述。
在内部构件2的表面和里面形成有树脂层,在内部构件2上设有使表面和里面的树脂连在一起的树脂流通孔12,这树脂流通孔12被作为安装孔加以利用。在板片21上安装有插入杆22,将板片21上的插入杆22插入该树脂流通孔12内,从而将板片21卡止并固定在握把主体A的表面部上。
在例如车辆为自动二轮车的情况下,操作车把管或油门控制器管成为握把的安装部4,为了将握把嵌合安装到安装部4上,该内部构件2被内置在握把中。在内部构件2的表面和里面都模制有树脂。
它的固定形式可以是这样的。例如,将形成在表面的树脂经由上述树脂流通孔12流到内侧(里侧),在将安装部4插入该内部构件2上时,由该流到里侧的树脂对握把进行固定。
即,将表面的树脂与里侧的树脂经由上述树脂流通孔12而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可提高树脂的覆盖强度。例如,通过在内部构件2的里面由模制树脂来形成压入保持突出部24,这样,在将上述安装部4压入内部构件2时,由上述压入保持突出部24对上述内部构件2进行弹性固定,从而牢固地弹压固定住握把。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若在压入保持突出部24之间配设上述树脂流通孔12,则由于在避开压入保持突出部24的位置上设置有树脂流通孔12,因此即使插入杆22插入该树脂流通孔22且朝内侧贯通突出,也能在不影响该压入保持突出部24的压入保持作用的前提下容易而又牢固地对板片21进行卡止固定。
还有,例如在握把是内置加热器的握把的情况下,将加热器1配设在该内部构件2中进行树脂封装,将加热器1以埋设状态设置在内部构件2上。
此外,将如此模制树脂的内部构件2作为握把主体A,在该树脂表面卡止固定板片21。进而,例如既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套上树脂制的握把外筒部3,在该树脂表面卡止固定板片21,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为了提高外观性和以及把握时的把握感,在(例如金属制的)握把外筒部3上设置由孔或切口部等构成的开口部5,临时将另外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树脂部件6插入该握把外筒部3,使树脂部件6的一部分从握把外筒部3的开口部5露出或者向外突出,在套有外筒部3的树脂部件6上再插入封装有模制树脂而成的内部构件2,由此来构成握把主体A,在该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上卡止板片21。
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在握把主体A的表面部上形成与树脂流通孔12连通的安装孔(插进孔),也可以将从树脂制的握把外筒部3或金属制的握把外筒部3向外露出的树脂部件6(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作为安装面,将板片21的插入杆22插进该树脂表面部,或者经由预先设置的上述插进孔插入到内部的内部构件2上的树脂流通孔12而卡止固定板片21。尤其是如果构成为在树脂表面部上安装板片21,从该树脂表面部插进并在插入树脂流通孔12后卡止固定时,可使成本降低,并使安装固定变得简单容易。
另外,若在模制树脂时进而在树脂表面部上设置凹部23,使板片21能与该凹部23嵌合进行定位和卡止,则能够针对转动方向的负荷进一步提高安装强度,并可使板片21不会从表面突出,不损害外观性和以及把握时的把握感。
此外,这样构成时,由于凹部23的形成,树脂部的厚度相应地变薄,所以使得易于将插入杆22朝树脂流通孔12插进,另外,即便不专门地形成插进孔或其他的标记等,只要一边使板片21与凹部23嵌合一边插进插入杆22,插入杆22就能自动地插入树脂流通孔12并被卡止。由此,可得到一种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新型握把。
另外,若进一步地使用粘接剂(粘接胶带等)进行粘接固定时,则可进一步提高安装强度。
另外,若在板片21的插入杆22上设置与树脂流通孔12的孔缘卡止的止脱卡止槽25,则仅将插入杆22插入就还能一并发挥止脱作用,从而能够更为简易地进行安装,牢固地卡止固定。
另外,握把是内置加热器的握把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将加热器1配设在内部构件2上,上述树脂流通孔12被设置在避开该加热器1的多个位置上,这样,只要对树脂流通孔12进行选择,在预定的多处树脂流通孔12上插入插入杆22,就能既确实无疑地避开加热器1,又牢固地将插入杆22卡止固定,从而可得到一种能将板片21牢固地加以固定的内置加热器的新型握把。
接着对以使用板片21作为加热板片或者加热点为特征的本发明的第7~13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在将由例如金属等导热性优良的材质形成的板片21设置于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时,例如在树脂表面部形成设置该板片21的凹部23,在该凹部23上配设板片21,通过在厚度薄的部分设置板片21,能够使加热器1的热易于传导至板片21,或者在板片21上设置例如插入杆22等可对表面的板片21进行良好热传导的热传导部。
由此,与单纯地将金属制的板片21粘贴在树脂表面部的情况相比,通过凭借凹部23而使树脂厚度变薄、或者经由热传导部的良好的热传导,可使板片21的温度高于其他的树脂表面部。
此外,若将板片21收纳于凹部23中,则能抑制板片21从握把表面突出(例如能够设置成板片21与树脂表面部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即使由于握持力或油门控制操作等导致沿转动方向的负荷频繁加载,也不会使安装强度下降,另外如果例如像上述那样设置插入杆22作为热传导部,将该插入杆22插进,例如将插入杆22插进用于对内部构件2的表面、里面进行模制树脂的树脂流通孔12,则能不花费成本而形成简单的结构,并且通过极为简易的安装方法就可显著地提高板片21的安装强度。
像这样,板片21由于受加热器1的热影响而升温,并且该板片21被配设在欲进行加温的位置上。
例如,将板片21配设于驾驶自动二轮车行驶时握持的指尖位置或手掌的前端的指根的位置。
具体地说,如上述那样,例如在对应指根位置的部分,沿握把纵长方向卡止固定多个板片21,或者卡止固定拥有与该范围大致相当的宽度和长度的横长的板片21。
由此,通过加热器1的加热,在配置了该板片21的部分上形成加热点,这部分与其他树脂表面部相比温度高,由于不对树脂表面部全周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在不消耗大量电力的情况下,通过简易的结构专门对欲进行强烈加温的部分高效率地进行加温、保温,另外由于这部分的热易于传导,因此能够适当、迅速地对该加热点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
另外,通过设置该板片21,能够提高握把的外观性,还能够使板片21兼用作显示商标等的显示板片。
此外,如上述那样,通过采用插入杆22,能够简单地卡止固定板片21,能够强化接合固定,牢固地安装板片21。
而且,若利用内部构件2的树脂流通孔12,将插入杆22插入该树脂插进孔12卡止,则能更加简化结构,可以低成本且极为牢固地卡止固定板片21。
如此,例如若一边使板片21与凹部23嵌合一边将垂直设置于板片21上的插入杆22插入内部构件2的树脂流通孔12卡止,则能极大地提升安装强度并使安装也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对因凹部23而厚度变薄的部分的配置以及插入杆22接近加热器1,而作为其热传导部发挥作用,使得板片21更为迅速地升温,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配置设定和安装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容易地在最佳位置形成加热点。
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由图1~图11所示,与本发明的第1~6技术方案相关的实施例(即,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内置加热器的握把(在使用内置加热器的握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后述的握把主体A上的基端凸缘部7上设置电线导出部11,其中,该基端凸缘部7被设置在构成握把主体A基端部的基端侧端部上。),握把主体A为在内部构件2上配设加热器1并树脂封装模制而构成,在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上卡止固定有显示商标等的金属制的板片21。
设置有加热器1的内部构件2构成握把主体A的核心,它由硬的树脂形成筒状体,例如在将该内部构件2设置于自动二轮车的车把上时,它被套在由车把管或油门控制器管等构成的安装部4上从而完成握把的安装。
此外,在该内部构件2上,在其表面按预定范围均匀配置绳状加热器1,或者卷绕预先制作好的片状的面状加热器1,由此将加热器1配设在内部构件2的表面,然后,例如将其放入模制模具中对其进行树脂封装模制,以埋设状态将加热器1设置在内部构件2上,而在避开该绳状加热器1的位置上,或者在为卷绕面状加热器1的情况下避开面状加热器1的加热器部分1,并在在尽量接近加热器1的位置上设置树脂流通孔12。
另外,通过该树脂封装模制,内部构件2的表面被树脂覆盖,而树脂也经由上述树脂流通孔12绕入到内部构件2的里面(内侧),这样,表面、里面的树脂连成为一体,提高了树脂的覆盖强度,也提高了对加热器1的保持力。
另外,由包在该内部构件2内侧的树脂,在内部构件2的内侧,在内部构件2的纵长方向上,沿周方向形成多个突出条,这样,在将安装部4插入该内部构件2而安装握把时,内部构件2被弹压保持住。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像上面所说那样,在内部构件2上配设加热器1进行树脂封装模制而构成内置加热器的握把主体A,但也可以像图9、图10所示那样,再将树脂制的握把外筒部3(树脂部件)套在已由树脂封装模制的内部构件2上而构成握把主体A。虽然可以像这样由树脂部件构成握把外筒部3,也可以像图11所示那样,在套在内部构件2上的树脂部件6上,再套上金属制的握把外筒部3,其中,该握把外筒部3具有开口部5,使该树脂部件6从该开口部5露出。然后将内部构件2插入套上了该握把外筒部3的树脂部件6从而构成握把主体A。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构件2采用比上述树脂部件6硬质的树脂,上述树脂部件采用比内部构件2软质的橡胶。例如,具体地说,内部构件2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而树脂部件则由丙烯腈(NBR)与聚氯乙烯(PVC)的混合材料构成。
像以上所说的那样,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构成握把主体A,在本实施例中,在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卡止有显示商标等的金属制的板片21。
具体地说,在握把主体A的表面部的树脂表面部上通过模制树脂来形成上述凹部23,在该凹部23上嵌合配设上述板片21,使该上述板片21与树脂表面部大致形成同一平面的状态,并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并且将垂直设置于上述板片21上的前端尖细的插入杆22插进该凹部23的厚度薄的树脂部,将上述插入杆22插入位于该凹部23的上述树脂流通孔12,以在插入后卡止固定板片21。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凹部23的形成,树脂部的厚度相应地变薄,所以使得易于将插入杆22朝树脂流通孔12插进,另外,也可以在凹部23的底部设置用于引导至上述树脂流通孔12的插进孔,但即便不专门地形成该插进孔或其他的标记等,只要一边将板片21与凹部23嵌合一边插进插入杆22,插入杆22就能自动地插入在避开加热器1的位置上设置的树脂流通孔12并被卡止。
因此,通过在树脂表面部上配置设计可嵌合板片21的凹部23,可在该凹部23嵌合板片21,并且在将插入杆22插进树脂表面部时,能确实无疑地避开加热器1并插入树脂流通孔12,然后牢固地进行卡止固定,由此可得到耐久性优异并可牢固地固定板片21的内置加热器的新型握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插入杆22的前端形成前端尖细以使插进变得容易,因此即使不专门在树脂表面部设置与树脂流通孔12连通的插进孔也能插进。另外,在该前端部设置鼓出部22A,在使前端部压入贯通树脂流通孔12时,该鼓出部22A变成飞边而发挥止脱作用。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构成该插入杆22的鼓出部22A的基端的基部侧的表面上,沿全周设置有卡止上述树脂流通孔12的孔缘的止脱卡止槽25。
因此,只需进行插入就能由鼓出部22A发挥止脱作用,并且树脂流通孔12的孔缘与止脱卡止槽25嵌合,使得该插入状态被锁定,能够进一步发挥止脱作用并且几乎不产生松动地、牢固地进行卡止固定。
另外,显然也可以设定为如图8所示那样只要插进后即可卡止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构成该握把主体A的基端的基端侧端部上设置基端凸缘部7,将该基端凸缘部7与握把主体A连结,通过罩盖17封闭握把主体A的前端部而构成握把。在本实施例中,在内部构件2上的车辆中心侧(由内部构件的端部构成的握把主体的基端)设置多个凸起15,在基端凸缘部7上设置用于插入该凸起15的凸起嵌合部16,通过嵌合接合或者在嵌合后将凸起15熔融并熔敷,而使基端凸缘部7与内部构件2牢固地连结固定。
接着,对与图12~图2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7~13技术方案相关的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第十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是一种如上述那样的内置加热器的握把,即,将加热器1配设在内部构件2上,而后进行树脂封装模制而构成握把主体A,通过插入杆22的插入和粘接剂、或者以覆盖预定范围的形状,将多个能够显示商标等的金属制的板片21卡止固定在该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中,将设置有该板片21的范围作为加热点。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在内部构件2上配设加热器1进行树脂封装模制而构成内置加热器的握把主体A,但也可以如图22、图23所示那样,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进而将树脂制的握把外筒部3(树脂部件)套在在已将该树脂模制的内部构件2上而构成握把主体A。可以像这样通过树脂部件构成握把外筒部3,也可以像图11所示那样,在套在内部构件2上的树脂部件6上进一步嵌套金属制的握把外筒部3,其中,该握把外筒部3具有开口部5,该开口部5使该树脂部件6出。然后将内部构件2插入套有该握把外筒部3的树脂部件6从而构成握把主体A。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构件2采用比上述树脂部件6硬质的树脂,上述树脂部件采用比内部构件2软质的橡胶。例如,具体地说,内部构件2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而树脂部件则由丙烯腈(NBR)与聚氯乙烯(PVC)的混合材料构成。
像以上所说的那样,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构成握把主体A,在本实施例中,将由上述加热器1的热作用而加热或者加温的板片21设置在上述握把主体A的树脂表面部的想要加热或者加温的位置上。
具体地说,在握把主体A的表面部的树脂表面部通过模制树脂来形成上述凹部23,在该凹部23嵌合配设上述板片21,使该上述板片21与树脂表面部大致形成同一平面的状态,并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并且将垂直设置于上述板片21上的前端尖细的插入杆22插进该凹部23的厚度薄的树脂部,将上述插入杆22插入位于该凹部23的上述树脂流通孔12,以在插入后卡止固定板片21。
并且,例如像图25所示那样在上述握把主体A的纵长方向拥有长度的预定形状的板片21,或者如本实施例、图26所示那样在上述纵长方向并排设置多个板片21,将握把主体A的表面的握持位置的预定范围,作为来自该板片21的热的加热点。
具体地说,例如将板片21配设于在驾驶自动二轮车行驶时,握持的指尖位置、或手掌的前端的指根的位置。
即,在指根位置所对应的部分沿握把纵长方向将多个板片21卡止固定成一列,或如图26所示那样卡止固定成多列;或如图25所示那样卡止固定一个至数个拥有与该范围大致相当的宽度和长度的横长的板片21,在该位置形成加热点。另外,虽然在附图中都是只在上述指根位置附近配设该板片21,但也可以在与此相向的指尖位置上配设板片21,基于该板片21的配置的加热点形成范围可以通过适当设计而定。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使板片21与凹部23嵌合,并在将垂直设置于板片21上的插入杆22插入内部构件2的树脂流通孔12时,可将其卡止,这样,能极大地提升安装强度并使安装也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对因配置凹部23而使厚度变薄,以及插入杆22接近加热器1而作为其热传导部发挥作用,能够使板片21更为迅速地升温,另外,如上述那样,由于配置设定和安装变得容易,因此可容易地在最佳位置形成加热点。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凹部23的形成时,树脂部的厚度相应地变薄,所以使得易于将插入杆22朝树脂流通孔12插进,另外,也可以在凹部23的底部设置用于引导至上述树脂流通孔12的插进孔,但即便不专门地形成该插进孔或其他的标记等,只要一边将板片21与凹部23嵌合一边插进插入杆22并使其成为与加热器1接近的状态,插入杆22就能自动地插入在避开加热器1的位置上设置的树脂流通孔12并被卡止。
因此,通过配置设计可嵌合板片21的凹部23,可将板片21与该凹部23嵌合,在将插入杆22插进树脂表面部时,能确实无疑地避开加热器1并插入与加热器1接近的位置的树脂流通孔12,然后牢固地进行卡止固定,由此可构成能够耐久性优异并牢固地设置板片21的、能够容易地如上述那样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形成加热点的内置加热器的新型握把。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各插入杆22的前端,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设置鼓出部22A,进而,本实施例也在构成该插入杆22的鼓出部22A的基端的基部侧的表面上,沿全周设置有卡止上述树脂流通孔12的孔缘的止脱卡止槽25。
另外,显然也可以设定为如图21所示那样只插进后卡止的结构。
因此,只需进行插入就能由鼓出部22A发挥止脱作用,并且树脂流通孔12的孔缘与止脱卡止槽25嵌合,使得该插入状态被锁定,能够进一步发挥止脱作用并且几乎不产生松动地、牢固地进行卡止固定。
此外,如上述那样板片21和插入杆22为金属制而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至少插入杆22为例如在铝或铁的表面镀铬的材料等热导电性良好的材料(热阻低的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在握把主体A上设置基端凸缘部7,将该基端凸缘部7与握把主体A牢固地连结固定。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本实施例,各构成要素的具体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

Claims (17)

1.一种握把,其结构为:具有可嵌套于安装部上的握把主体,该握把主体具有被树脂所覆盖的内部构件,在该握把主体的表面部附加设置有板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部构件上设置有树脂流通孔,该树脂流通孔用于在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时,使表面、里面的树脂连成一体,在上述板片上设置供插入该树脂流通孔用的插入杆,通过将上述插入杆插入上述树脂流通孔内,对上述板片进行卡止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构件为树脂制成品,呈筒状可嵌套于上述安装部上,在该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由这模制的树脂构成上述握把主体的表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构件为树脂制成品,呈筒状可嵌套于上述安装部上,在该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以直接的方式将握把外筒部嵌套在已模制有树脂的上述内部构件上,由此构成握把主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构件为树脂制成品,呈筒状可嵌套于上述安装部上,在该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以经由树脂部件的方式将握把外筒部嵌套在已模制有树脂的上述内部构件上,由此构成握把主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上形成凹部,该凹部用于配设上述板片,该凹部的底部到上述内部构件的树脂厚度形成得较薄,将上述插入杆插入该凹部位置的上述树脂流通孔,由此插入并卡止固定上述板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握把外筒部为树脂制,在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上形成凹部,该凹部用于配设上述板片,该凹部的底部到上述内部构件的树脂厚度形成得较薄,将上述插入杆插入该凹部位置的上述树脂流通孔,由此插入并卡止固定上述板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握把外筒部为金属制,并具有开口部,使上述树脂部件从该开口部露出,上述树脂部件的从该开口部露出的部分构成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在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上形成凹部,该凹部用于配设上述板片,该凹部的底部到上述内部构件的树脂厚度形成得较薄,将上述插入杆插入该凹部位置的上述树脂流通孔,由此插入并卡止固定上述板片。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部构件的里面,通过模制树脂来形成压入保持突出部,在将上述安装部压入内部构件时,由上述压入保持突出部弹压保持上述内部构件。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杆上设置有止脱卡止槽,其中,在将设置于上述板片上的上述插入杆插入上述树脂流通孔时,该止脱卡止槽与上述树脂流通孔的孔缘卡止。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部构件上配设加热器,在配设了该加热器的上述内部构件上模制树脂,构成上述握把的主体,将上述插入杆插入在避开该加热器的位置上设置的上述树脂流通孔,从而将上述板片插住并固定在握把主体的表面部。
11.一种握把,其结构为:握把主体嵌套在安装部上,且该握把主体中内置有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中设置了加热器,在上述内部构件上设置有树脂流通孔,该树脂流通孔用于在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时,使表面、里面的树脂连成一体,
由覆盖内部构件的树脂形成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或将树脂制的握把外筒部直接嵌套在设置有加热器的上述内部构件上,由此构成拥有树脂表面部的上述握把主体;或以经由树脂部件的方式将握把外筒部嵌套在设置有加热器的上述内部构件上,上述握把外筒部具有开口部,使上述树脂部件从该开口部露出,由此构成拥有树脂表面部的上述握把主体,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加热器的热量加热或者加温的板片被设置在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上的需进行加热或者加温的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握把主体的树脂表面部形成凹部,从该凹部的底部到上述内部构件之间的树脂厚度形成得较薄,在该凹部中配设上述板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板片上以垂下的方式设置插入杆,这插入杆插进树脂表面部,其位置接近上述加热器,作为热传导部能够良好地将加热器的热量传导至板片上。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部构件上设置树脂流通孔,该树脂流通孔用于在上述内部构件的表面和里面模制树脂时,使表面、里面的树脂连成一体,在上述板片上设置供插入该树脂流通孔用的插入杆,将上述插入杆插入上述树脂流通孔,从而插住并固定上述板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片和上述插入杆是由金属制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部构件的里面通过模制树脂形成压入保持突出部,将上述安装部压入内部构件时,由上述压入保持突出部弹压保持上述内部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片具有预定形状,将上述板片的长边沿着上述握把主体的纵长方向设置上述板片,或者沿着上述纵长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上述板片,由此,在上述握把主体的表面,在周方向上的预定位置上,由在上述纵长方向上占有一定范围的上述板片上的热量,产生比其他树脂表面部表面的温度要高的热点。
CN2006100653198A 2005-04-28 2006-03-17 握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3287A JP4153925B2 (ja) 2005-04-28 2005-04-28 グリップ
JP133288/2005 2005-04-28
JP2005133288A JP4383385B2 (ja) 2005-04-28 2005-04-28 ヒータ内蔵グリップ
JP133287/2005 2005-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013A CN1854013A (zh) 2006-11-01
CN1854013B true CN1854013B (zh) 2011-05-18

Family

ID=3719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53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013B (zh) 2005-04-28 2006-03-17 握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53925B2 (zh)
CN (1) CN18540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403B (zh) * 2016-06-30 2017-06-11 A sports device with a variable temperature gri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399014B1 (it) * 2010-03-24 2013-03-28 Selle Royal Spa Manopola per manubrio di bicicletta e veicoli simili e metodo per ottenerla.
CN102380858A (zh) * 2010-09-06 2012-03-21 大里兴业有限公司 气动工具握把
CN103707984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防掉落调速把手
CN111204403A (zh) * 2020-01-13 2020-05-29 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型自行车把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83A (zh) * 1994-07-15 1996-07-17 小系制作所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的带内置加热器的把手及其制造方法
CN1156675A (zh) * 1995-12-06 1997-08-13 株式会社小丝制作所 内嵌加热器式把手
CN1199371A (zh) * 1996-08-29 1998-11-18 株式会社小丝制作所 车辆用内藏发热器型把手
US6003188A (en) * 1998-06-11 1999-12-21 Goody Products, Inc. Handle for implements such as hair curling brushes
US6108870A (en) * 1998-11-14 2000-08-29 Lo; Chi Yu Tool handle comb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83A (zh) * 1994-07-15 1996-07-17 小系制作所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的带内置加热器的把手及其制造方法
CN1156675A (zh) * 1995-12-06 1997-08-13 株式会社小丝制作所 内嵌加热器式把手
CN1199371A (zh) * 1996-08-29 1998-11-18 株式会社小丝制作所 车辆用内藏发热器型把手
US6003188A (en) * 1998-06-11 1999-12-21 Goody Products, Inc. Handle for implements such as hair curling brushes
US6108870A (en) * 1998-11-14 2000-08-29 Lo; Chi Yu Tool handle combin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403B (zh) * 2016-06-30 2017-06-11 A sports device with a variable temperature gr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06317A (ja) 2006-11-09
CN1854013A (zh) 2006-11-01
JP4153925B2 (ja)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4013B (zh) 握把
JP4939025B2 (ja) 電熱ヒータ付きハンドル用グリップ部材
CA2579203C (en) Grip member with electric heater
JP5032835B2 (ja) 電熱ヒータ付きグリップ部材
KR101157187B1 (ko) 도로 융설용 케이블
JP2010083090A (ja)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射出シリンダ保温方法及び保温ジャケット
CN106211765B (zh) 把套以及把套的内部框体
JP2007077757A (ja) 加熱養生方法
CN205454125U (zh) 一种碳棒
CN205939658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814628Y (zh) 一种隔电套
CN207327536U (zh) 一种铜套管加热器
CN218415653U (zh) 一种排线管分线装置
CN206290090U (zh) 一种智能门锁电线引出结构
KR200168228Y1 (ko) 포장 결속기의 밴드 접착용 히터
JP2000263592A (ja) 射出成形機のノズル装置
KR200375510Y1 (ko) 비닐하우스 내측 보온덮개 개폐용 안내로울러
CN212113333U (zh) 一种新型双层玻璃热缩管
CN218781918U (zh) 一种内埋式铂热电阻
CN206018150U (zh) 一种新型保温毡
CN217192255U (zh) 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
CN211684808U (zh) 便携式汽车脚垫加热装置
CN211233129U (zh) 空调外机前板
CN214621524U (zh) 一种智能马桶用水温传感器
CN221653402U (zh) 一种宠物用ptc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NDA AKSE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9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onda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Honda Akses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