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411A -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5411A
CN1835411A CNA2006100718296A CN200610071829A CN1835411A CN 1835411 A CN1835411 A CN 1835411A CN A2006100718296 A CNA2006100718296 A CN A2006100718296A CN 200610071829 A CN200610071829 A CN 200610071829A CN 1835411 A CN1835411 A CN 1835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wireles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18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411B (zh
Inventor
前川格
安德鲁·X·埃斯特拉达
西原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Sony Corp
Sony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ony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419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458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ony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5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5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同一机壳内装载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稳定的通信环境。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游戏装置包括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第1无线通信模块利用蓝牙(Bluetooth)协议进行通信,第2无线通信模块利用IEEE协议进行通信。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有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按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通信周期进行通信。控制部设定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至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为止的偏移时间。此时,控制部监视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负荷,并根据监视结果设定偏移时间。

Description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终端装置,特别涉及包括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协议,并在实用化。在IEEE802.11中标准化的宽带局域无线系统(WLAN)或在IEEE802.15.1中标准化的面向携带信息设备的无线通信技术(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是其代表格式,被装入各种各样的信息终端装置,用于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或打印机、头戴送受话器等的外围设备的无线连接。通过最新的技术革命,无线通信模块可小型并且便宜地制造,还可在一个机壳内装入多种类的无线通信协议的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需要将信号传送某一范围的距离,而且接收从周边设备发送的微弱的电波并将信号再现。因此,无线通信模块由可高输出的发送器和高灵敏度的接收器构成。
在一个机壳内装载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因空间上的限制而被靠近配置。因此,在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产生电波的相互干扰。特别是以IEEE802.11规定的无线通信协议(以下,表记为‘WLAN’或‘WLAN协议’)和以IEEE802.15.1规定的无线通信协议(以下,表记为‘BlueTooth’或‘BlueTooth协议’)使用相同的2.4GHz频带,所以相互干扰的问题大。
为了避免不同的无线通信模块间的相互干扰,在BlueTooth中,在开发所谓的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的技术。根据AFH技术,通过避免BlueTooth通信模块在同一频带内使用由其他通信模块占有的频带,仅使用可使用的频率进行跳频,从而使BlueTooth协议的通信稳定。
但是,在同一机壳内装载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由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被近距离地配置,所以在AFH的对策中,不能充分避免电波的相互干扰。特别是在一个无线通信模块为信号的发送模式,在相同定时,附近的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为信号的接收模式的情况下,该其他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相邻产生的高输出的发送电波。此时,在接收电波中原来应接收的信号被埋没,还发生不能将信号合适地再现的情况。因此,在同一机壳内安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期望开发可实现稳定的通信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终端装置包括:第1无线通信模块、第2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部。第1无线通信模块在规定的频带中,使用第1通信方式执行通信。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规定的频带中,使用与第1通信方式不同的第2通信方式执行通信。控制部分别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根据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执行通信。此外,控制部还可以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设定各基准通信周期内的禁止通信期间。此外,第1无线通信模块、第2无线通信模块中的通信周期也可以作为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来设定。
根据该方案,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期间因禁止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而被可靠地确保。换言之,第1无线通信模块执行通信的期间,因禁止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执行,所以可形成一方的通信不受另一方干扰的状态。
再有,将以上结构元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变换所得的方案,仍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方框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例的图。
图5(a)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的图,图5(b)是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状况的图,图5(c)是表示要禁止第2无线通信模块和其管理下的某一携带型游戏机30/PC32之间的通信的期间的图,图5(d)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发送的BT_Sync的发送状况的例子的图。
图6(a)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图6(b)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状况。
图7(a)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的图,图7(b)是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被禁止的区间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参照附图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记载中,特定的用语是为了本发明的明确性而使用的。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定于所使用的特定的事项,并且,包含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而以同样的规则进行的所有等价的技术。
在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首先论述概要。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在一个机壳内包含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游戏装置、以及对游戏装置授予指示的控制器等。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使用同一频带。例如,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的一个无线通信模块与对游戏装置等授予指示的控制器之间基于Blue Tooth(蓝牙)执行通信,另一无线通信模块与PC或还可作为控制器的携带型游戏机等之间基于WLAN执行通信。这种情况下,为了双方的通信不干扰,此外,为了避免一方因另一方的通信而被妨碍,需要将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通信的执行在时间上进行调度。调度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来定义,在以下,说明有关周期性的调度。
在周期性的调度中,作为原则,将基于Blue Tooth的通信和基于WLAN的通信在规定的通信周期内,通过仅一方执行通信来实现。但是,在通信周期被固定地设定的情况下,在某一通信周期内,即使是要增长地确保一方的通信的执行时间的情况,也需要待机到下一通信周期为止。例如,在执行着多人可同时参加的游戏时,在要新参加游戏的情况下,产生不能立即参加游戏的不适情况。对游戏的参加,因用户的想法不同,通过对控制器进行操作来实现,所以不能预先预测。此外,在对控制器进行操作后,将通信周期内的通信时间增长地设定的情况下,还有不能顺利地参加游戏的课题。
一般地,基于Blue Tooth的通信和基于WLAN的通信使用同一频带,所以在同时地执行通信的情况下,双方的通信相互地产生干扰。此外,用于执行基于Blue Tooth的通信的协议与基于WLAN的通信的协议相比,柔性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WLAN的无线通信模块中,通过掌握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状况,准自主地执行调度,并避免干扰。这种情况下,为了掌握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状况,从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对WLAN的无线通信模块,通知用于表示前者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的脉冲信号或同步信号等就可以。WLAN的无线通信模块根据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状况等,准自主地停止对携带型游戏机发送,此外,传送对携带型游戏机禁止发送的信号。而且,为了柔性地实现对当前进行的游戏、或对通信的新用户的中途参加,在多个通信周期中,至少在一个通信周期内,将保护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执行的期间(以下,表记为‘保护期间’)设定得长。细节后面论述。
通过取得这样的方式,可使基于Blue Tooth的通信和基于WLAN的通信共存(CoExsistence)。此外,即使是基于WLAN的通信量大的情况,在一定的通信周期内,由于将保护期间设定得长,所以可以可靠地确保Blue Tooth的通信时间。再有,在保护期间中,尽管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被保证,但不一定在该期间必须执行通信。例如,在存在基于WLAN的通信量少的期间的情况下,即使是作为提供给WLAN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时间带,由于在Blue Tooth的无线通信模块中可进行通信,所以通过在该期间执行通信,进一步促进对游戏的中途参加。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例的图。通信系统1包括:游戏装置10、与游戏装置10无线连接的无线控制器25a、25b、25c(以下,称为‘无线控制器25’)、携带型游戏机30a、30b(以下,称为‘携带型游戏机30’)和个人计算机32(以下,称为‘PC32’)。游戏装置10具备:在一个机壳内具有通信功能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对游戏装置整体进行统一管理的控制部16、执行游戏应用的应用处理部18、以及将游戏应用的处理结果输出的输出部20。游戏装置10通过具备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作为通信终端装置而起作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同一频带中,可进行分别基于各自的无线通信协议或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再有,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以比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弱的通信功率执行通信就可以。
在通信系统1中,无线控制器25是对于游戏装置10的游戏控制器,1人以上的用户可以一边观察在游戏装置10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游戏画面一边操作无线控制器25,并执行游戏。此外,携带型游戏机30是通过将游戏装置10作为中继台而与其他携带型游戏机30执行通信,可执行多人同时地执行游戏的终端装置。此外,携带型游戏机30也可以从游戏装置10接收活动图像数据,从而具有对用户提供活动图像的功能。而且,携带型游戏机30也可作为对于游戏装置10的游戏控制器来使用,用户还可以一边观察在游戏装置10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游戏画面,一边操作携带型游戏机30来执行游戏。这样,游戏装置10可以对多个用途而其作用。
控制部16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的通信的执行进行调度。调度的方式从预先设定的多个模式中选择一个模式。在以下,详细地说明有关周期性地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执行通信的模式(以下,表记为‘周期性通信模式(Periodic Mode)’)。
周期性通信模式是用于避免WLAN通信和Blue Tooth通信的相互干扰的一种模式方式,是根据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来执行各自的通信的模式。周期性通信模式是在用户使用作为控制器的无线控制器25或携带型游戏机30执行游戏的期间,在其他用户要使用PC32的情况下被选择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游戏装置10和无线控制器25或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与PC32的通信相比,被认为实时性的要求高,所以需要充分地确保无线控制器25或携带型游戏机30中的通信时间和/或通信频带。‘实时性的要求高’包含作为原则不假设/不容许重发、和/或能够容许的处理延迟小等。例如,在用户操作无线控制器25或携带型游戏机30的情况下,是指为了不对用户产生不愉快,将该操作的所有内容可靠地传送到游戏装置10,同时在游戏装置10中,根据该内容可靠地执行处理,而且,该执行被反映在画面显示上等。而且,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Blue Tooth协议与PC32的通信中使用的WLAN协议相比,定时控制困难的情况居多。因此,在PC32和游戏装置10的通信中使用的WLAN协议中,一边考虑无线控制器25和游戏装置10之间的通信状况,一边执行通信的调度。而且,在与PC32同样以WLAN协议执行通信的携带型游戏机30用作控制器的情况下,优先级比PC32高。因此,PC32和游戏装置10的通信在携带型游戏机30和游戏装置10的通信结束后执行。
此外,根据游戏的性质,在游戏的执行开始后,有时用户期望从中途参加游戏。WLAN协议假设这样的情况,为了确保要与中途参加的无线控制器25进行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期间和/或通信频带,定期地缩短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的可通信期间。换句话说,控制部16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的禁止通信期间定期地加长设定。通过获得这样的结构,可以对用户提供愉快的通信环境和/或游戏执行环境。此外,即使多个用户大致同时地使用多个应用,通信和/游戏也不中断。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根据从控制部16传送的参数的指示和/或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传送的与该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状态有关的信息,准自主地进行动作,以使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不阻碍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执行。再有,上述调度也可通过控制部16进行全部管理,并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发送适当指示来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进行Bluetooth协议的无线通信,可与多个无线控制器25进行无线连接。在Bluetooth中,采用跳频式扩频方式。在通信系统1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对无线控制器25作为父机、即主机而起作用,无线控制器作为从属机而起作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之间形成皮网(pico-net)。皮网是在Bluetooth终端间靠近时,在终端之间临时地形成的网络,最多8台Bluetooth终端可以参加一个皮网。因此,作为主机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可与最多7台无线控制器25进行无线连接。
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进行IEEE802.11协议的无线通信,可与多个携带型游戏机30和PC32进行无线连接。作为IEEE802.11协议,例如采用IEEE802.11b和/或IEEE802.11g。在IEEE802.11协议的通信环境下,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作为接入点起作用。在IEEE802.11协议的无线LAN的MAC层的技术中,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Avoidance:带防碰撞接入的载波检测多址)被作为访问控制方式采用,各终端具有在确认通信线路持续一定时间以上空闲后发送数据的功能。该等待时间(latency)是在最小限度的时间中附加了每个终端的随机长度的等待时间所得的时间,从前一个通信起至一定时间后多个终端一齐发送,从而防止信号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
这里,说明有关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进行游戏应用的状态信息的通信的情况。在图1的游戏装置10和无线控制器25及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为了发送接收与游戏应用的处理有关的数据,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但作为原则,要求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通过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进行通信的期间和无线控制器25进行通信的期间在时间轴上尽可能不重叠,使与游戏应用有关的处理的通信安全。另一方面,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之间的通信不是用于游戏应用的执行的通信,不要求严密的实时性。例如,假设游戏装置10通过路由器连接到网络,PC32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使用状况。因此,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之间的通信,在不进行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以及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的通信的时间带中执行。
图2是表示控制部16的功能块例子的图。控制部16通过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之间有接口部50a,与应用处理部18之间有接口部50b,与其他结构进行数据的授受。接口部50a和接口部50b也可以为硬件共享的结构。
控制部16还包括:数据传送部52、通信负荷监视部54、等待时间判定部56、通信定时设定部58和时钟部60。控制部16具有集中地控制管理游戏装置10的功能,但在图2中,特别示出用于管理游戏装置10的通信的功能块。
控制部16的通信管理功能,在游戏装置10中,通过CPU、存储器、装载于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这里,描述了通过它们的协同而实现的功能块。程序可内置在游戏装置10中,也可以按存储于记录介质中的方式从外部供给。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功能块可以仅由硬件、仅由软件、或通过它们的组合的各种形式来实现。
通信负荷监视部54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通信负荷进行监视。通信负荷监视部54通过监视被无线连接到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无线控制器25的台数、以及被连接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携带型游戏机30的台数,也可以掌握各个通信模块的通信负荷。通信负荷监视部54也可以定期地监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负荷。此外,在各自的连接台数上发生变化时,通过从该无线通信模块接受新的连接台数,也可以监视通信负荷。通信负荷监视部54将各个通信模块的通信负荷的监视结果传送到通信定时部58。
通信定时设定部58接受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负荷的监视结果,分别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设定参数。作为从周期性通信模式中的控制部16传送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参数,至少包含‘模式信息’、‘通知信息’、‘禁止通信期间’、‘有关禁止通信期间的周期’即可。‘模式信息’是用于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进行调度的识别信息。这里,通知是周期性的通信模式的情况。该通知至少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进行。‘通信周期’是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具有预定的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长度。
‘禁止通信期间’包含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被禁止的期间,对每个通信周期进行设定。在禁止通信期间,通过不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执行通信,确保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期间。此外,禁止通信期间可以是连续的期间,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期间。在设定禁止通信期间,使其不是连续的期间的情况下,例如,作为第1禁止通信期间设定从通信周期的开头的定时至第1定时为止的期间,而作为第2禁止通信期间,设定从比第1定时后的第2定时至通信周期的结束定时为止的期间即可。以下的禁止通信期间,作为不是连续的期间进行说明。
第1禁止通信期间也可以根据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负荷来设定。例如,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管理着3台无线控制器25的情况下,由于对各个无线控制器25的查询、以及接收对于它们的响应,所以需要共计6个时隙。这种情况下,通信定时设定部58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判定至少需要6个时隙的时间,将第1通信期间设定为6个时隙以上的时间,更好设定为6个时隙的时间。虽然后面论述,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猝发地执行,优选是容易地进行第1通信期间的计算。再有,通过将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期间作为各自的通信周期来设定,可以使相互的通信周期的开始时刻的相对时间差一定。由此,只要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外部终端的连接台数不变化,作为原则,可以使第1禁止通信期间固定,通信定时设定部58可以只求一次第1禁止通信期间。
这里,第2禁止通信期间包含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对两个频带交替地执行页扫描的期间。此外,第2禁止通信期间附加用于搜索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之间确立新的无线连接的无线控制器25的时间,并进行设定。搜索新的无线控制器25的时间包含: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对周边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连接核对、即‘查询’的时间、以及对无线控制器25进行识别并‘呼叫’的时间。页扫描通常在控制部16和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之间的通信被确保的禁止通信期间执行,但即使在禁止通信期间以外,也可以执行。这是因为即使是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也不一定时常进行通信。此外,第2禁止通信期间按基准通信周期或通信周期的整数倍进行一次的比例,从控制部16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设定即可。这里,控制部16的页扫描以两个频带作为对象,对每个通信周期,交替地进行。于是,在第2禁止通信期间按基准通信周期或通信周期的偶数倍进行一次的比例来设定的情况下,相同频带中的页扫描期间经常变长,不能将其他频带中的页扫描期间加长。因此,设定第2禁止通信期间,以使其按基准通信周期或通信周期的奇数倍进行一次的比例来产生就可以。再有,页扫描包含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用于搜索用Bluetooth协议开始通信的无线控制器25等。因此,对于用户,可以提供愉快的操作环境。
再有,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因通过CSMA/CA方式执行通信,所以不容易求从通信开始至结束为止的正确的时间。因此,优选是通信定时设定部58根据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管理的携带型游戏机30的台数预测从通信开始至结束为止的时间,在该预测时间上附加一定程度的时间性裕度并设定第2通信期间。通信定时设定部58设定参数,以使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的通信不重叠。再有,禁止通信期间通常比通信周期短。因此,通信定时设定部58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通信的执行期间之和比基准通信周期的M倍(M为1以上的整数)大并且在(M+1)倍以下时,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周期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周期分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M+1)倍以上。由此,可以形成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的通信不重叠的状态。
通过这样设定禁止通信期间,能够可靠地确保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时间,同时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再有,作为原则,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不进行通信的禁止通信期间执行通信,但即使是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也可以执行通信。这是因为即使是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也不一定时常进行通信,所以有可能执行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这种情况中,不仅第1无线通信模块12能够可靠地执行通信,而且通过组合并执行重发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吞吐量。
‘有关禁止通信期间的周期’表示采用了第2禁止通信期间的周期。例如,在有关禁止通信期间的周期为3的情况下,表示在三个通信周期中的一个通信周期内,设定了第1禁止通信期间和第2禁止通信期间,在其他两个通信周期内仅设定第1禁止通信期间。优选是将一个通信周期或一个基准通信周期作为一单位,按奇数次进行一次的比例设定禁止通信期间即可。
此外,在周期性的通信模式中,作为从控制部16传送到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参数,包含‘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根据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通知用于表示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的脉冲信息(以下,表记为‘BT_Sync’)。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用通知的BT_Sync,导出第1禁止通信期间的开始定时。换句话说,根据BT_Sync,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对作为通信对方的携带型游戏机30或PC32停止通信,并且,可以知道该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本身应停止通信的期间。根据这样的方式,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之间可进行同步的处理。此外,通过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掌握该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自身应停止通信的期间,自主地降低或没有无线通信模块间的电波的相互干扰,实现可进行稳定的通信的游戏装置10。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游戏装置10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有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在作为Bluetooth主机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基准通信周期在休眠模式的间歇动作时,对每个动作设定为单独呼叫无线控制器25的查询的最小间隔。而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基准通信周期作为IEEE802.11协议中的最小的信标间隔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的游戏装置10,将应用处理部18的处理结果由输出部20作为活动图像输出,所以基准通信周期根据活动图像的帧率,在帧内各终端需要确保与游戏装置10执行一次通信的情况下,例如被设定为11.25毫秒。
此外,通信定时设定部58分别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将通信周期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分别交替地重复通信状态和非通信状态,按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通信周期与外部终端通信。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的通信开始时刻与各自的通信周期的开始时刻相同,随着通信周期的开始,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开始。在本说明书中,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意味着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的通信周期。如上述那样,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之间的通信利用空闲的时间来进行。再有,在这种空闲的时间中,在不进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之间的通信时,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也可以对确立新的无线连接的无线控制器25进行搜索。
数据传送部52将接口部50a接受的操作输入从接口部50b传送到应用处理部18。在应用处理部18,进行与该操作输入对应的处理,推进游戏。
游戏应用从要求实时性(real-timeliness)的观点进行划分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组,即可以分为实时性的要求高的游戏和实时性要求低的游戏。实时性要求高的游戏例如有格斗游戏或赛车游戏等,是游戏的推进迅速,用户的操作输入需要立即反映到游戏画面等的输出上的游戏。另一方面,实时性要求低的游戏是日本象棋或麻将等对抗游戏或RPG(扮演角色游戏)等,是游戏的推进比较缓慢的游戏。
游戏画面的更新按规定的帧率或更新率进行。目前,1场的重写速度是约16.7毫秒(1/60秒)。因此,在实时要求高、即要求低延迟的游戏应用中,优选是在1场(16.7毫秒)中至少一次将来自无线控制器25的操作输入反映到游戏画面上。
此外,即使是对于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用作接入点的携带型游戏机30,情况也是同样,优选是在1场中至少一次使其他携带型游戏机30知道自己的状态信息,或知道其他携带型游戏机30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如果是赛车游戏,则状态信息是赛道上的位置或车的方向、速度等的绝对信息。再有,这里设为绝对的信息的原因是,由于无线环境中的通信的可靠性不高,所以如果能够确保足够的可靠性,则可以知道过去和当前的差分信息即可。
在图1的通信系统1中,各携带型游戏机30将应用分别独立并非同步地执行。再有,在不要求低延迟的游戏应用中,即使是不能进行每一场的数据更新的情况,进行重发处理就可以,所以对应用的处理产生大的影响的危险小。
鉴于以上情况,等待时间判定部56通过接口部50b监视在应用处理部18中处理的游戏的推进,判定通信上要求的等待时间程度。以上,是对于无线控制器25中要求的等待时间,但对于携带型游戏机30也是同样的,等待时间判定部56通过接口部50a监视携带型游戏机30中的游戏的推进,判定在携带型游戏机30中要求的等待时间的程度。等待时间判定部56将判定的等待时间的程度传送到通信定时设定部58。以下,研讨有关无线控制器25中要求的等待时间的程度。
通信定时设定部58在无线控制器25要求了低延迟的情况下,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周期缩短设定。如上述那样,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11.25毫秒)的整数倍,因此,通信周期被设定为最短的基准通信周期(=11.25毫秒×1)。另一方面,在无线控制器25中不要求低延迟的情况下,即游戏推进上寻求的实时性的要求低的情况下,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P倍(P为2以上的整数)即可。在实时性的要求低的情况下,通过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周期加长设定,可以抑制无线控制器25的电力消耗。此时,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也可以将第2通信期间加长设定。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还被假设为对于携带型游戏机30发送视频数据,所以通过将使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成为动作状态的期间缩短设定,可提高游戏装置10整体的通信效率。
图3是表示图1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结构例的图。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包括:第1参数处理部44、第1发送接收部46、动作状态通知部48、以及同步信号通知部62。第1发送接收部46从一个或多个无线控制器25接收有关游戏应用的操作输入,并通知第1参数处理部44。第1参数处理部44通过控制部16对应用处理部18,供给在通信或参加游戏的控制器的台数、或来自控制器的指示等。图1的应用处理部18根据接收的操作输入,执行游戏应用。图1的输出部20由显示器或扬声器等构成,输出应用处理部18的处理结果。动作状态通知部48将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执行状态的BT_Active发送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BT_Active是脉冲信号,在“高”的状态中,是用于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强制地停止通信的信号。同步信号通知部62将BT_Sync发送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BT_Sync是根据作为控制部16通知的参数的‘表示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的脉冲信息’而生成的信号。这里,BT_Sync也可以在比通信周期的开头定时仅超前规定的期间前的定时中产生。再有,在周期性的通信模式中,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可仅考虑BT_Sync。
图4是表示图1的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结构例的图。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包括第2参数处理部40和第2发送接收部42。第2发送接收部42从一个或多个携带型游戏机30接收各自的状态信息。而且第2发送接收部42将来自控制部16的信息发送到WLAN中参加的携带型游戏机30。由此,在游戏装置10,反映了其他携带型游戏机30中的状态信息的游戏应用被执行,多个用户可以用各自的携带型游戏机30同时地享受游戏。再有,在携带型游戏机30被作为游戏控制器使用的情况下,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第2参数处理部40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第1参数处理部44同样,将来自携带型游戏机30的操作输入通过控制部16供给到应用处理部18。而且,在携带型游戏机30被作为活动图像接收用的终端使用的情况下,第2发送接收部42对携带型游戏机30分配活动图像数据。此外,即使与PC32之间,第2发送接收部42也执行活动图像等的数据的发送接收。
这里,对于周期性的通信模式中的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图5(a)~图5(d)是表示选择了周期性的通信模式时的通信状况的例子的定时图。图5(a)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的图。图5(b)是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状况的图。图5(c)是表示要禁止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处于其管理下的携带型游戏机30/PC32之间的通信的期间的图。图5(d)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发送的BT_Sync的发送状况的例子的图。在图5(a)~图5(d)所示的定时图中,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1倍。此外,图5(a)~图5(d)所示的横轴表示时间轴t。再有,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各自的通信开始时刻与各自的通信周期的开始时刻相同。因此,随着各自的通信周期的开始,开始各无线通信模块中的通信。
此外,在图5(a)~图5(d)所示的定时图中,控制部16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设定的‘模式信息’设为周期性通信模式。此外,‘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1倍。在图5(a)~图5(d)中,各自的通信周期为从t0到t2、从t2到t4...。作为‘禁止通信周期’,设定从t0到t1(第1禁止通信期间100)、从t1-3到t3(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和第1禁止通信期间400)、从t4到t5(第1禁止通信期间600)。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包含从控制部16通信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100、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第1禁止通信期间400、以及第1禁止通信期间600的禁止通信期间中,根据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通知的BT_Sync,自主地停止自身的通信的执行。而且,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对处于属下的携带型游戏机30、PC32,通过发送CTS,使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的执行停止。由此,在禁止通信期间中,确保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执行。这里,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可以执行通信的期间,例如从t1到t1-a为止的期间称为非防护通信期间(Unprotected(Page Scan)Interval)。在非防护通信期间200至非防护通信期间500中,由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未受到防护,即使执行用于搜索新参加的无线控制器25的页扫描,因存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所以不成功的情况多。此外,在一通信周期内的后半部分中作为禁止通信期间存在第2禁止通信期间的情况下,例如,特别将从t1-3到t2为止的期间(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称为防护通信期间(Protected(Page Scan)Interval)。此外,‘与禁止通信期间有关的周期’被设定为2个。即,在两次通信周期中按一次的比例设定防护通信期间。具体地说,在通信周期从t0到t1中,将从t1-3到t3的期间作为防护通信周期、即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来设定。另一方面,在通信周期从t2到t4中,未设定防护通信期间。
首先,在时间t0,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与3台的无线控制器25之间开始通信。优选是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猝发地实施,在短时间内结束。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分别对3台无线控制器25依次地进行查询,每次接收来自无线控制器25的数据。再有,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台数只是例子,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可以管理从1台至7台为止的无线控制器25。
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对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通知在时间t0开始通信,同时由通信定时设定部58通知BT_Sync。由此,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可以知道开始通信的时刻,即可以知道目标信标发送时刻(Target BeaconTransmission Time:TBTT),可以自主地动作。在本例子中,禁止通信期间被设定为t0~t1。再有,也可以使t2-t3和t4-t5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与t0~t1相同的长度。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在从各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至第1禁止通信期间的结束时为止,即,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可以不影响WLAN的通信地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执行通信。再有,如图5(a)图示的那样,即使在第1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也可以继续进行页扫描。由此,例如,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不执行通信的t1~t1-1为止的区间,不能执行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或页扫描。换句话说,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即使是任何的期间,通过试行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的通信或页扫描的执行,对于使用游戏装置10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接受BT_Sync和禁止通信期间的通知时,在从时间t0至时间t1为止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待机,在从时间t1再待机被称为补偿(back off)的随机的待机时间后,发送信标信号。再有,通信的开始时刻也可以作为从通信时刻起的相对的时间来表现。待机通过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对处于管理下的携带型游戏机30、PC32通知CTS来实现。CTS分组至少包含要停止通信的定时、以及期间。被通知了CTS分组的携带型游戏机30停止通信,直至要停止通信的定时结束为止。此外,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自身也自主地停止通信的执行。
经过第1禁止通信期间后(t1、t3、t5),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由控制部16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中,在与要执行通信的优先级高的通信对方之间执行通信后,执行与通信对方以外的通信对方的通信。‘要执行通信的优先级高的通信对方’包含携带型游戏机30等的通信装置。因此,在禁止通信期间因CTS而被加长设定的情况下,即,在设定有防护通信期间的情况下,与PC32等之间的通信的时间短。但是,与携带型游戏机30等相比,因PC32的即时响应性的要求的程度小的情况居多,所以作为实用上的动作,不产生问题。
具体地说,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首先发送信标信号,以便与被认为优先级高的对游戏装置10发出指示的应作为控制器的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执行通信。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管理下的某一携带型游戏机30接收信标信号时,发送各自的游戏的状态信息。在图3(b)中,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t1-1为止可以与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执行通信。而且,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从t1-1至t1-3为止的期间,可以与PC32之间执行通信。而且,如图3(c)中图示的那样,在防护通信期间开始的定时t1-3为止,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对于处于管理下的携带型游戏机30、PC32,通知CTS。这种情况下的CTS包含有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接续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应存在下一通信周期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400的双方的禁止通信期间的信息。根据该CTS的通知,即使在下一通信周期的400中,接续第2禁止通信期间300,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执行也被确保。再有,如上述那样,由于不存在从t3到t4的通信周期内的防护通信期间,所以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通信周期的结束定时的t4中,对于管理下的携带型游戏机30,通知CTS即可。
再有,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由控制部16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的开始定时以前,对于与该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之间执行着通信的携带型游戏机30等的通信对方,取代CTS,发送用于请求禁止该通信的信号(NAV(网络分配矢量))就可以。由此,通过来自携带型游戏机30等的发送信号,可以防止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的通信受到妨碍。例如,通过NAV,如果可确定是对通信进行限制的设备,则将通过NAV限制PC32的通信的期间设定为第1通信期间和第2通信期间之和就可以。由此,可以避免PC32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以及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产生干扰的情况,可以使通信系统1中的通信更稳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通信定时设定部58根据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负荷的监视结果,设定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开始时刻至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开始时刻为止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在另一例子,通信定时设定部58根据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负荷的监视结果,也可以设定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开始时刻至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开始时刻为止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例如,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执行中,在开始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开始时刻为基准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再有,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如后述那样,通过设定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开始时刻为基准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可容易地进行正确的时间管理。
再有,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也可以按共同的时钟进行动作。例如,时钟由控制部16中的时钟部60供给到各个通信模块,也可以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或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一方使用的时钟供给到另一方。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或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采用高速时钟的情况下,优选是利用高速时钟。再有,由于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正确的时间管理之下可以猝发地发送接收数据,所以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时间管理比较容易。因此,优选是通过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使用的时钟供给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之间共用时钟。此外,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作为一体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共同设置的时钟部供给。通过共用时钟,容易获得两者的同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被分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所以可以将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开始时刻至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开始时刻为止的第1禁止通信期间固定。因此,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在通信开始时仅一次偏移时间传送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即可,然后,各个通信模块使用共用时钟,根据被分别设定的通信周期,可以执行稳定的通信而没有相互干扰。
再有,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也可以分别以独自的时钟进行动作。例如,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由不同的制造厂商制作的情况下,由于各个通信模块以独自的时钟进行动作,所以难以取得完全的同步。因此,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定期地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传送到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并执行同步就可以。即使分别采用独自时钟的情况下,实际的偏差非常小,所以通过定期地调整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动作定时,可以维持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第1通信期间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第2通信期间不重叠的状态。
如上所述,第1禁止通信期间根据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完全结束的时间来设定。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实施Bluetooth协议的通信,所以与采用CSMA/CA方式的IEEE802.11协议比较,容易猝发地执行通信。通过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作为基准来设定第1禁止通信期间,可以减少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结束时刻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开始时刻之间的空闲时间。在图3(a)~图3(d)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结束后,直至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发送信标为止,获得若干的时间裕度,但通过将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开始至结束为止的时间和第1禁止通信时间相等地设定,从而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结束之后开始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从而也可以使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发送信标信号。另一方面,通信定时设定部58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完全结束的时间上附加用于搜索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之间确立新的无线连接的无线控制器25的时间,设定第1禁止通信期间就可以。再有,该搜索时间可以时常地包含在第1禁止通信期间,而在减少要搜索的频度的情况下,搜索时间定期地包含在第1禁止通信时间中就可以。
再有,为了在通信系统1中构筑动态的无线网络,在第2禁止通信期间中,例如不仅是新的无线控制器25参加皮网,而且已参加的无线控制器25也可以从皮网中退出。在控制部16中,通信负荷监视部54对无线控制器25的台数的增减进行监视,通信定时设定部58根据该监视结果,再设定第1禁止通信时间和/或通信周期就可以。再有,在新的携带型游戏机30新参加无线LAN的情况、或已参加的携带型游戏机30从无线LAN退出的情况也是同样的,通信定时设定部58根据通信负荷监视部54的通信负荷的监视结果,再设定通信周期就可以。
图6(a)、图6(b)是在本实施方式游戏装置中,表示选择了周期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的通信状况的变形例的定时图。图6(a)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图6(b)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状况。在图6(a)、图6(b)中,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的通信状况的图示省略。此外,与图3同样,也可以设置防护通信期间。
在图6(a)、图6(b)所示的定时图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2倍。这是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中不要求低延迟的情况下的定时图,假定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携带型游戏机30之间发送大量的数据的情况。如图4所示,在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周期加长地设定的情况下,可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第2通信期间加长地设定。在该第2通信期间中,通过使用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查询的集中控制,也可以执行用于保证质量的HCCA(HybridCoordination Function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
在HCCA中,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进行考虑了携带型游戏机30的优先级的调度,发送查询帧,查询帧记述了许可发送的信道使用时间。在许可发送的携带型游戏机30的发送中,抑制其他携带型游戏机30的接入,可保证QoS。
以上是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中不要求低延迟的情况,但在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中不要求低延迟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加长地设定。例如,在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中要求低延迟,而在携带型游戏机30的通信中不要求低延迟的情况下,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周期被设定为基准通信周期的2倍以上。通过将通信期间与通信周期之比减小,可以抑制无线控制器25和携带型游戏机30的消耗电力。
图7(a)、图7(b)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游戏装置中,表示选择了非周期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的通信状况的例子的定时图。图7(a)是表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状况的图。而图7(b)是表示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的通信被禁止的区间的例子的图。在图7(a)、图7(b)中,将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和PC32的通信状况的图示省略。
这里,非周期通信模式(NonPeriodic Mode)是用于避免WLAN通信和BlueTooth通信的相互干扰的一模式形态,是使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以非周期方式执行通信的模式。非周期通信模式主要用于通过BlueTooth执行语音通信的情况。BlueTooth的语音通信以非周期方式执行,所以难以周期地进行控制。此外,非周期通信模式在游戏装置10的电源不投入的状态中,也可以在用户使用PC32的情况下被使用。即,通常,仅执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WLAN协议,根据需要来执行BlueTooth协议。用户执行语音通信、用户开始游戏的情况下,难以事先进行对无线控制器25等进行操作的情况等的预测。因此,根据需要,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执行与无线控制器25的通信,同时在无线控制器25执行通信期间,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考虑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状况,准自主地将与PC32的通信暂时地停止。
具体地说,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执行通信的情况下,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事先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不是传送BT_Sync,而是传送通信开始请求的信号(以下,表记为‘BT_Active’)。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BT_Active为“高电平”的状态期间,停止通信的执行即可。此外,上述处理以可以通过控制部16来执行。这样,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考虑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状态,并通过判断可否进行通信的执行,可以不干扰地执行双方的通信。由此,可以可靠地确保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时间。此外,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不执行通信的期间,可以自由地执行通信。因此,可以提高作为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这里,在选择了非周期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按非周期方式执行通信,所以需要适当地避免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因此,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在开始通信之前,在至少包含该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执行通信的期间的规定的期间中,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通知用于禁止通信的执行的信号。如图7(a)中图示那样,该通知在从t0至t1的区间进行。作为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用于适当地执行通信的开始、结束的延缓期间,也可以设置tlaad、ttail的区间。此外,该通知也可以通过控制部16来执行。此外,控制部16也可以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双方进行通知。无论哪种情况下,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在图7(b)中图示的脉冲上升区间中都停止通信。这样,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考虑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状态并判断可否进行通信的执行,从而可以不干扰地执行双方的通信。
再有,控制部16在管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功能时,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也可以根据从用于避免WLAN通信和BlueTooth通信的相互干扰的多个模式中选择出的一个模式,管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用于避免WLAN通信和BlueTooth通信的相互干扰的多个模式,至少可以包含周期性的通信模式(Periodic Mode)、非周期通信模式(Non Periodic Mode)、时常通信模式(Free Run Mode)、禁止通信模式(Full Time Surpression Mode)。这里,时常通信模式是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事前不与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交涉,时常进行通信的执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执行上述AFH,有时第1无线通信模块12也可以执行通信。此外,禁止通信模式是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通过控制部16强制地禁止通信的执行,用于时常地确保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的执行的模式。禁止通信模式主要是在BlueTooth协议在与无线控制器25之间开始通信的执行时用于通信确立的交涉时间中使用的模式。这种情况下,将WLAN协议中的通信的执行完全地停止。再有,不用说,在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的执行被禁止的情况下,第2无线通信模块14所属的携带型游戏机30、PC32也同样地被禁止通信的执行。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这些实施方式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将这些各构成元素或各处理过程的组合上可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而这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图1中,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分别有天线,但天线也可以共用。第1无线通信模块12的通信期间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14的通信期间以不相互重叠来分配,所以可以天线共用。
上述中,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中,说明了携带型游戏机30利用IEEE802.11协议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进行通信,但携带型游戏机30还可作为Bluetooth主机起作用,从而与其他Bluetooth终端通信。此时,携带型游戏机30具备与游戏装置10同样的通信功能就可以,在与Bluetooth终端之间,在对第1无线通信模块12和无线控制器25之间分配的通信期间中进行通信就可以。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将基准通信周期设定为比活动图像的帧率(1/60秒)更短的11.25毫秒。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按该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通信周期,从无线控制器25或携带型游戏机30等的游戏控制器接收用户的操作输入。控制部16将第1无线通信模块12获取的输入信号依次存储在缓冲存储器(未图示)中。控制部16按活动图像的帧率的周期,将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输入信号读出到应用处理部18中。
在通信周期为11.25毫秒的情况下,控制部16在帧率的期间(1/60秒)之间,有时从同一游戏控制器获取两次输入信号。此时,控制部16也可以只将获取的最新的输入信号读出到应用处理部18。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6的缓冲存储器作为盖写型存储器构成,由第1无线通信模块12获取的输入信号被依次盖写。由此,在缓冲存储器中存储最新的输入信号。
此外,控制部16也可以获得被存储于存储器中的两个输入信号之和,读出到应用处理部18中。例如,最初的输入信号是将字符向右移动的指示信号,下一个输入信号是将字符向右移动的指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16将字符向右移动的指示信号供给应用处理部18。例如,在最初的输入信号是使字符向右移动的指示信号,下一输入信号是使字符向上移动的指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16将字符向右移动一次、向上移动一次的指示信号供给应用处理部18。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通信周期和帧率是非同步的,但控制部16通过上述那样处理输入信号,可使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适当地反映到游戏应用中。以上,说明了有关由第1无线通信模块12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处理,但对于第2无线通信模块14中接收的输入信号,控制部16也执行同样的处理。
此外,也可从游戏装置10对游戏控制器发送信息。作为一例,考虑根据游戏的推进状况,发送使游戏控制器振动的控制信息。此时,优选是无线控制器25对于携带型游戏机30,在要振动的期间,时常发送用于使之振动的控制信息。此外,设有以有线通信方式控制游戏装置10的有线控制器,在开始振动时,发送使之振动的控制信息,在停止振动时,也可以发送用于使振动停止的控制信息。在有线通信时,可以期待信息传输的高稳定性,所以通过将发送控制信息的次数减少,可以减轻控制部的负荷。
本发明也可以按以下的方式表现。根据以下方式,通过设定偏移(offset)时间,以在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结束后,开始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从而即使是通信终端装置具备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也可以形成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不被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干扰的状态。
项目1:
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具备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第2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具有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分别以所述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通信周期进行通信,
包括控制部,设定从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至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为止的偏移时间。
项目2: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各自的通信周期设定为所述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
项目3:
如项目1或项目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各自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与各自的通信周期的开始时刻相同。
项目4:
如项目1至项目3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监视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负荷,并根据监视结果,设定所述偏移时间。
项目5:
如项目1至项目4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设定用于许可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第1通信期间,并将所述偏移时间设定在所述第1通信期间以上。
项目6:
如项目1至项目5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通信所要求的等待时间,设定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至少一方的通信周期。
项目7:
如项目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设定用于许可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第2通信期间。
项目8:
如项目7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第1通信期间和所述第2通信期间不重叠来设定它们。
项目9:
如项目7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通信期间和所述第2通信期间之和比所述基准通信周期的M倍(M为1以上的整数)大时,将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周期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周期分别设定在所述基准通信周期的(M+1)倍以上。
项目10:
如项目1至项目9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通信周期根据活动图像的帧率来设定。
关于本发明,记载了特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只能被理解为简单地表示了本发明的目的和应用例。因此,多个改进可从实施例中导出,其他变形技术可被理解为是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思想或范围的发明。

Claims (19)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共享同一频带并以时分方式执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对其中一个无线通信模块设定周期性地禁止通信期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通信功率大的无线通信模块设定禁止通信期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在规定的频带中,使用第1通信方式执行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在所述规定的频带中,使用与所述第1通信方式不同的第2通信方式执行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部分别对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根据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执行通信,同时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设定各基准通信周期内的禁止通信期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禁止通信期间,设定从各基准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至许可通信执行为止的期间、和/或从许可通信执行的期间至各基准通信周期结束定时为止的期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规定的基准通信周期内,作为禁止通信期间,设定比其他基准通信周期内的禁止通信期间更长的期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由所述控制部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中,在与要执行通信的优先级高的通信对方之间执行通信后,与所述通信对方以外的通信对方执行通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由所述控制部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的开始定时以前,对与该第2无线通信模块之间执行通信的通信对方,发送用于请求禁止该通信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在规定的频带中,使用第1通信方式执行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在所述规定的频带中,使用与所述第1通信方式不同的第2通信方式执行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多个通信模式中选择出的一个通信模式,控制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的各自通信的执行,所述多个通信模式至少包含根据对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而执行各自的通信的周期性的通信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选择所述周期性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设定各基准通信周期内的禁止通信期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选择所述周期性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禁止通信期间,设定从各基准通信周期的开始定时至许可通信的执行为止的期间、和/或从许可通信的执行的期间至各基准通信周期的结束定时为止的期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选择所述周期性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规定的基准通信周期内,作为禁止通信期间,设定比其他基准通信周期内的禁止通信期间更长的期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选择所述周期性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在由所述控制部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以外的期间中,在与要执行通信的优先级高的通信对方之间执行通信后,与所述通信对方以外的通信对方执行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在选择所述周期性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在由所述控制部设定的禁止通信期间的开始定时以前,对与该第2无线通信模块之间执行着通信的通信对方,发送用于请求禁止该通信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信模式还包含使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以非周期方式执行通信的非周期通信模式,
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在选择所述非周期通信模式的情况下,以非周期方式执行通信,同时在至少包含该第1无线通信模块执行通信的期间的规定的期间中,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通知用于禁止通信的执行的信号。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信模式,还包含对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时常许可通信的执行的时常通信模式,
所述控制部在选择所述时常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之间无事先交涉地执行通信。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信模式还包含对于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时常禁止通信的执行的禁止通信模式,
所述控制部在选择所述禁止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强制性地停止通信的执行。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以比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弱的通信功率执行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无线通信模块以比所述第2无线通信模块弱的通信功率执行通信。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无线通信模块有共同的基准通信周期,分别以所述基准通信周期的整数倍的通信周期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部设定从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至另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的开始时刻为止的偏移时间。
CN2006100718296A 2005-03-16 2006-03-16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Active CN1835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4526 2005-03-16
JP074526/05 2005-03-16
JP141962/05 2005-05-13
JP2005141962A JP4145896B2 (ja) 2005-03-16 2005-05-13 通信端末装置
US73680405P 2005-11-15 2005-11-15
US60/736,804 2005-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411A true CN1835411A (zh) 2006-09-20
CN1835411B CN1835411B (zh) 2011-07-13

Family

ID=3700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18296A Active CN1835411B (zh) 2005-03-16 2006-03-16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697896B2 (zh)
CN (1) CN183541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074A (zh) * 2010-12-2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种无线电技术在终端共存时的时分复用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651668A (zh) * 2011-02-28 2012-08-2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及程序
CN102668679A (zh) * 2009-07-27 2012-09-12 剑桥硅无线电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协议共存
CN103004283A (zh) * 2010-07-20 2013-03-2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终端的活动协调系统及方法
CN101523974B (zh) * 2006-10-03 2013-09-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的系统
CN104170266A (zh) * 2012-04-05 2014-11-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模块
CN104837208A (zh) * 2015-04-27 2015-08-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936211A (zh) * 2015-04-27 2015-09-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5992362A (zh) * 2014-10-13 2016-10-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系统
CN112106071A (zh) * 2018-06-27 2020-12-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及其控制方法与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45450A0 (fi) * 2004-11-22 2004-11-22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e radioyhteyden kontrolloimiseen
JP4463237B2 (ja) * 2006-04-28 2010-05-19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装置、ゲーム装置、無線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FI20065454A0 (fi) * 2006-06-29 2006-06-29 Nokia Corp Kontrollimenetelmä, kontrolliväline, kommunikaatioväline, tietokoneohjelma, tietokoneohjelman jakeluväline ja tiedonkäsittelymenetelmä
FI20065455A0 (fi) * 2006-06-29 2006-06-29 Nokia Corp Kontrollimenetelmä, väline, tietokoneohjelmatuote ja tietokoneohjelman jakeluväline
US8325703B2 (en) * 2006-08-16 2012-12-04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scheduling including clock synchronization validity protection
WO2008056425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Fujitsu Limited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dispositif terminal sans fil
JP4491796B2 (ja) * 2007-03-30 2010-06-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GB0709813D0 (en) * 2007-05-22 2007-07-04 Nokia Corp A radio frequency apparatus
GB0709812D0 (en) * 2007-05-22 2007-07-04 Nokia Corp Calibration method and calibration manager
US8005061B2 (en) 2007-06-28 2011-08-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a connection with a first network while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second network by a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096884A1 (en) 2008-02-29 2009-09-02 Koninklijke KPN N.V.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ime-based network access
JP5159539B2 (ja) * 2008-09-26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255467B1 (ko) * 2008-12-24 2013-04-16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네트워크 장치, 통신 장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통신 제어 시스템
JP5295882B2 (ja) 2009-06-24 2013-09-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8983380B2 (en) * 2009-10-29 2015-03-17 Mediatek Inc. Adaptive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bo wireless system
US9106348B2 (en) * 2010-03-15 2015-08-11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 to achieve coexistence with interfering sources
JP2011199373A (ja) * 2010-03-17 2011-10-06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US8600393B2 (en) * 2010-10-04 2013-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624653A1 (en) * 2012-01-31 2013-08-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ellular schedu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9504057B2 (en) * 2012-05-1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JP2014090380A (ja) * 2012-10-31 2014-05-1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WO2014196023A1 (ja) * 2013-06-04 2017-02-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
JP6480151B2 (ja) 2014-10-29 2019-03-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60992B2 (ja) 2016-08-08 2021-04-21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EP3879924A4 (en) * 2018-11-09 2022-08-24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NECTION DESTIN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EP3742190B1 (en) * 2019-05-21 2022-03-30 Inxpect S.p.A. Method of detecting objects in an environment using coexisting radar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4828A (en) * 1988-12-09 1997-11-04 Dallas Semiconductor Corp. Wireless data module with two separate transmitter control outputs
US6167450A (en) * 1997-07-30 2000-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tocol replacement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US6181916B1 (en) * 1998-08-27 2001-01-30 Dbtel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de-changing method for same
US6891857B1 (en) * 1999-09-29 2005-05-1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including proactive reduction of interference
US6600726B1 (en) * 1999-09-29 2003-07-29 Mobilian Corporation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7039358B1 (en) * 2000-01-10 2006-05-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oexistence techniques in wireless networks
AU783921B2 (en) 2000-11-16 2005-12-2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oexistence technique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1514382A2 (en) 2002-06-07 2005-03-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technology co-existence
US6842607B2 (en) * 2002-09-09 2005-01-11 Conexant Systems, Inc Coordination of competing protocols
WO2004023746A2 (en) 2002-09-09 2004-03-18 Globespan Virata Inc. Coordination of competing protocols
US7280801B2 (en) * 2002-12-02 2007-10-09 Agere Systems Inc.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sharing a comm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dium
US7653031B2 (en) 2003-03-05 2010-01-26 Timothy Gordon Godfrey Advance notification of transmit opportunities on a shared-communications channel
US7450610B2 (en) * 2003-06-03 2008-1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 time to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PAN
JP4073885B2 (ja) * 2003-06-17 2008-04-09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装置およ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JP2005142860A (ja) 2003-11-06 2005-06-0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ゲーム機およ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JP4007982B2 (ja) * 2004-07-30 2007-11-1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ゲーム装置
US7492736B2 (en) * 2004-10-29 2009-02-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and management of beacon period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974B (zh) * 2006-10-03 2013-09-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的系统
CN102668679A (zh) * 2009-07-27 2012-09-12 剑桥硅无线电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协议共存
CN103004283B (zh) * 2010-07-20 2016-05-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活动协调方法
CN103004283A (zh) * 2010-07-20 2013-03-2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终端的活动协调系统及方法
CN102546074A (zh) * 2010-12-2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种无线电技术在终端共存时的时分复用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651668A (zh) * 2011-02-28 2012-08-2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及程序
CN102651668B (zh) * 2011-02-28 2014-09-10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
CN104170266A (zh) * 2012-04-05 2014-11-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模块
CN104170266B (zh) * 2012-04-05 2016-04-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模块
US9553614B2 (en) 2012-04-05 2017-01-2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osite module
CN105992362A (zh) * 2014-10-13 2016-10-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系统
CN104936211A (zh) * 2015-04-27 2015-09-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4837208A (zh) * 2015-04-27 2015-08-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2106071A (zh) * 2018-06-27 2020-12-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及其控制方法与程序
CN112106071B (zh) * 2018-06-27 2024-04-02 欧姆龙株式会社 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及其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97896B2 (en) 2010-04-13
CN1835411B (zh) 2011-07-13
US20060221926A1 (en) 200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5411A (zh) 用于避免通信干扰的通信装置
US842304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eventing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EP1703675B1 (en)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tw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 sharing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CN1684462A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
JP3877722B2 (ja) 通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502060B (zh) 用于异步无线通信的发送时段
US902551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WI387388B (zh) 減少與無線介面卡間之無線電頻率干擾的無線相容性認證合作方法
JP4145896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US9288774B2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hereof
JP4725962B2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CN101909347A (zh) Wlan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wlan传输系统及其传输
CN1520067A (zh) 信道决定方法及其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和终端设备
CN10103923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程序
CN101040464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减少干扰的技术
CN1829183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US821902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gram,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CN1764138A (zh) 无线网络装置和使用该无线网络装置的通信方法
CN1957571A (zh) 同步微网间路由
CN1677896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定时调停装置
KR20050025053A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 비콘 스케쥴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750493A (zh) 无线网络装置和使用该装置进行重新连接的方法
JP510595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WO20071500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management
US772003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