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9183B -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9183B
CN1829183B CN200610019861XA CN200610019861A CN1829183B CN 1829183 B CN1829183 B CN 1829183B CN 200610019861X A CN200610019861X A CN 200610019861XA CN 200610019861 A CN200610019861 A CN 200610019861A CN 1829183 B CN1829183 B CN 1829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grouping
ack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98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9183A (zh
Inventor
西原润
清水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9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9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9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91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9/00General-purpose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ets of boring and/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39/16Drilling machines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spindles; Drilling automatons
    • B23B39/161Drilling machines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spindles; Drilling automatons with parallel work spindles
    • B23B39/162Drilling machines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spindles; Drilling automatons with parallel work spindles having gear transmi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70/00Details of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processes or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2270/32Use of electron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2705/00Driving working spindles or 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23Q2705/02Driving working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4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otary shafts, e.g. working-spindles
    • B23Q5/043Accessories for spindle dri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程序,可进行组播通信中的高效率的通信处理并可以实现省电。无线通信部(100)具有:可发送具有ACK功能的分组的组播ACK生成部(106);从接收的分组数据对ACK的信息进行解析的组播ACK解析部(110);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无线发送接收部(104、114);控制它们的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等,使组播通信中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的功能。由此,可以确认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自身发送的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个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实现了信息终端的小型化和重量轻,携带信息终端已十分普遍。与此相伴,作为所谓的点播型的通信,构筑无线特定网络(ad hocnetwork)的研究广泛地进行。
在特定网络中,由于不需要基站或接入点,所以即使在不存在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场所,也可以简易地构筑网络。
利用这种特定网络时,例如多个用户通过各自带着携带型游戏机相互地进行无线通信,也可以一起享受游戏。
特定网络使用IEEE802.11或蓝牙(Bluetooth)等的技术,通过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来构筑。在从外部电源长时间接受电力供给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在携带型的终端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受限的电池电力来驱动,所以优选是尽量抑制电池的消耗。因此,在IEEE802.11这样的通信标准中,省电模式中的电力控制处理也被标准化。
图1(A)~图1(D)是表示以IEEE802.11标准化的省电模式中的用户台动作的定时图。
如图1(A)~图1(D)所示,首先,用户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STA~STD的其中一个发送信标(Beacon)信号BCN。信标信号BCN是通知信号,对所有的用户台进行通信。
被称为业务发生通知消息(Announcement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ATIM)窗口的时间窗口接续在信标信号BCN的发送之后开始。该窗口是节点必须保持有效(active)状态的时间。
在IEEE802.11标准的省电模式中,各用户台在ATIM窗口中,发送ATIM信号,从而可以防止其他用户台休眠。
在图1(A)~图1(D)的例子中,用户台STB对用户台STC以组播方 式发送ATIM信号,用户台STC对用户台STB返发用于接收确认的ACK(ACKnowledge)信号。
用户台STA和用户台STD未发送或接收ATIM信号,所以在ATIM窗口结束后,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另一方面,用户台STB和用户台STC不能进入休眠状态,在ATIM窗口结束后,用户台STB对用户台STC发送数据,用户台STC在数据接收后,对用户台STB返发ACK信号。
在该信标间隔BCNI结束前,用户台STA和用户台STD因发送或接收信标信号BCN而被起动。在下一个ATIM窗口,由于哪个用户台都不发送接收ATIM信号,所以在ATIM窗口结束后,所有用户台STA~STD进入休眠状态。
在图1(A)~图1(D)所示的定时图中,为了说明IEEE802.11标准的省电模式,仅以最简单的情况为例来列举,在由多个携带型游戏机构筑网络的情况下,需要相互交换各个游戏机的状态信息,所以进行更多信号的通信。在实时性的要求高的游戏应用中,状态信息需要频繁地更新,优选是以组播(Multicast)通信方式发送数据。
如上述那样,在单播通信中,实际上数据是否被正确地发送,由来自接收端的ACK信号是否到达来判定,如果没有ACK信号,则可以看作有通信故障而进行数据的重发,但在组播通信的情况下,由于ACK不存在,不能确认数据到达了对方。因此,在组播通信中,使用连续传送相同数据的方法,可更可靠地传送数据。
可是,在使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没有确认其他用户台(终端)接收了发送的数据的方法是不利的。因此,尽管其他用户台(终端)接收了数据,但因始终连续发送,所以消耗电力大,这种消耗电力的增大不仅对发送端产生影响,而且也对接收端产生影响。
例如,如图2(A)~图2(D)所示,尽管在区间1其他用户台(终端)在接收,但由于在区间2、3、4继续发送,所以无谓的发送处理很多,消耗电力高。
这样,在无线通信中存在多个用户台(终端)的情况下,在使用组播分组(Multicast Packet)进行数据的交换的情况下,存在下述两个不利。
第1不利是,由于始终连续发送,所以消耗电力增大。这种消耗电力的 增大不仅对发送端产生影响,而且也对接收端产生影响。
第2不利是,有时为了以组播分组方式进行数据的交换而没有知道对方接收的情况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程序,可以实现组播通信中的高效率的通信处理并可以实现省电。
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可与通信组内的一个以上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发送部,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接收部,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解析部,对发送了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控制部,可以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中;其中,当控制部确认经由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在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停止由发送部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在包含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组内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各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发送部,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接收部,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解析部,对发送了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控制部,可以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中;其中,当控制部确认经由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在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停止由发送部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本发明的第3方案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通信组内的一个以上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方法具有:第1步骤,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第2步骤,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第3步骤,对发送了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第4步骤,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要发送的分组中;第5步骤,当确认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已接收到所发送的分组时,停止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再有,将以上结构元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变换所得的方案,仍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A)~图1(D)是表示IEEE802.11标准的省电模式中的用户台(station)动作的定时图。
图2(A)~图2(D)是用于说明一般的组播通信中无谓的发送多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各用户台进行组播通信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中的一例ACK比特的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组播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各用户台(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部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7(A)~图7(D)是用于说明通过包含ACK功能而中止无谓的发送的具体例的图。
图8(A)~图8(D)是用于说明发送的中止和再开始处理的图。
图9(A)~图9(D)是用于说明不使发送中止而缩短要发送的分组,并缩短发送时间的处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有关四台用户台STA~STD中的网络的发送分组、第1表Rx_Packet、以及第2表Rx_ACK的具体的设定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例子的情况下的发送分组的结构例的图。
图12(A)~图12(C)是用于说明要发送的数据和Null的变换基准的图,是表示停止发送的情况下的第1例子的图。
图13(A)~图13(C)是用于说明要发送的数据和Null的变换基准的图,是表示停止发送的情况下的第1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相关联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3的通信系统1由多个通信终端装置(以下,为了简便,称为‘通信终端’或‘用户台’)构成,这里,作为通信终端,例示有4用户台游戏机2a、2b、2c、2d。再有,游戏机2的用户台数不限定于4用户台,也可以是4用户台以外的用户台数。
游戏机2(a~d)具有无线通信功能,通过汇集多个游戏机2a~2d,构筑无线网络。
例如,通过使用IEEE802.11b等的无线LAN的标准,也可以构筑无线特定网络(ad hoc network)。在IEEE802.11b的MAC层的技术中,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带防碰撞功能的载波检测多址)被作为访问控制方式采用,各终端具有在确认通信线路持续一定时间以上空闲后发送数据的功能。该等待时间是在最小限度的时间中附加了每个终端的随机长度的等待时间所得的时间,从前一个通信起至一定时间后多个终端一齐发送,从而防止发生信号之间的冲突。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通信终端进行组播通信。
因而,在组播通信中,如果使用ACK可以知道在对方目的地接收的情况,则可以将发送停止,所以能够减少占有频带的比例并削减消耗电力。
通信系统1通过构筑特定网络,不再需要基站或接入点等的基础设施,就可以实现多个游戏机2(a~d)之间的通信。
各个游戏机2通过接收其他游戏机中的状态信息,多个游戏者可同时享受相同的游戏应用。
此外,在通信系统1中,为了避免通信终端间的信号的冲突,根据作为从网络内存在的协调器(Coordinator)发送的通知信号的信标信号,各个通信终端决定自身的发送定时。在这种功能(避免冲突模式)中,可以在每个发送中变更各个通信终端的发送顺序。在特定网络中,协调器是作为组员的一个通信终端。
游戏应用从实时性的观点进行划分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组,即可以分为实时性的要求高的游戏和实时性要求低的游戏。实时性要求高的游戏例如有格斗游戏或赛车游戏等,是游戏的推进迅速,用户的操作输入需要立即反映到游戏画面等的输出上的游戏。另一方面,实时性要求低的游戏是日本象棋或麻将等对抗游戏或RPG(扮演角色游戏)等,是游戏的推进比较缓慢的游戏。
游戏画面的更新按规定的帧率或更新率进行。目前,1场的重写速度是约16.7毫秒(1/60秒)。
因此,在实时要求高、即要求低延迟的游戏应用中,优选是在1场(16.7毫秒)中至少一次使其他的游戏机知道自己的状态信息,并知道其他游戏机的状态信息。如果是赛车游戏,则状态信息是赛道上的位置或车的方向、速度等的绝对信息。
再有,这里设为绝对的信息的原因是,由于无线环境中的通信的可靠性不高,所以如果能够确保足够的可靠性,则可以知道过去和当前的差分信息即可。
在通信系统1中,各游戏机2分别独立并非同步地执行应用。再有,在不要求低延迟的游戏应用中,即使是不能进行每一场的数据更新的情况,也可进行重发处理,所以对应用的处理产生大的影响的危险少。
以下,通过游戏机之间的直接的通信,表示实现通信系统1的组播通信方式。
这里,作为通信标准,使用IEEE802.11协议。IEEE802.11协议与蓝牙等协议比较,具有对因特网的连接容易的优点。通过游戏机2在通信协议上采用IEEE802.11,不仅可构筑无线网络,还可经由因特网与其他终端连接而不构筑无线网络,通信系统1的扩展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各个游戏机(通信终端、用户台)2进行组播通信。
在IEEE802.11的特定网络中,为了与其他网络区别,在每个网络中基本服务集合ID(Basic Service Set ID:BSSID)被作为随机的值设定。因此,各个用户台通过将BSSID包含在数据帧中,对于在同一基本服务区内构成组的用户台,可以按组播方式发送自身的数据帧。
再有,在使用IEEE802.11以外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各个用户台指定其他三个用户台的地址,从而就可以进行组播通信。
图4是表示各用户台将相同数据进行组播通信的状态的图。
即,用户台STA将BSSID包含在数据帧中,并以一个分组来发送自身的状态信息。对于用户台STB、STC、STD也是同样的。因此,在这种组播通信中,状态信息的通信共计进行四次。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组播通信中,进行ACK信号的返发。
但是,在单纯地将ACK功能应用于组播通信的方法中,需要各用户台(通信终端)对组播分组(Multicast Packet)分别发送ACK信号,所以在存在多个用户台的BBS(Basic Service Set)中有ACK信号的发送数增大,并且消耗电力增加的危险。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使组播分组自身中具有ACK功能。由此,由于能够知道在对方目的地接收的情况而不占有频带,所以发送次数降低,实现了消耗电力的削减。
在组播通信方式中,作为具有ACK功能的方法,例如图5所示那样,在组播的一部分数据中(开头)附加ACK比特,从而将该ACK比特分配给各用户台ST1~STn。
在图5的例子中,ACK比特区ACK BFLD被设置在首标(Header)区HDFLD和数据区DTFLD之间。
要发送的用户台STn通过使接收的对方目的地的比特为“1”后进行发送,可以知道对方接收的情况。
以下,说明有关本实施方式中的组播通信的具体例。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组播通信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中所应用的各用户台(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部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再有,图6的无线通信部以还能够应对单播通信来构成。
图6的无线通信部100具有:接口101、组播用发送缓冲器102、单播用发送缓冲器103、无线发送部104、天线105、组播ACK生成部106、信标生成部107、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组播ACK解析部110、信标解析部111、数据解析部112、接收缓冲器113、以及无线接收部114。
接口101在与该无线通信装置100连接的未图示的应用部等、以及发送缓冲器102、103和接收缓冲器113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
发送缓冲器102在无线发送从连接的应用部等发送来的组播用数据的情况下,将其临时性地存储。
发送缓冲器103在无线发送从连接的应用部等发送来的单播用数据的情况下,将其临时性地存储。
无线发送部104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以便无线发送被存储在发送缓冲器102中的数据和/或组播ACK生成部106生成的ACK信号、信标生成部107生成的信标信号BCN、临时存储于发送缓冲器103中的单播用数据,按 通过定时控制部109指定的定时,通过天线105发射到传输介质(空气中)。
天线105向其他用户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发送无线发送部104的信号,收集从其他用户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传送的信号并将其供给无线接收部114。
组播ACK生成部106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在组播通信中从其他用户台接收了分组的情况下生成组播ACK,与存储于发送缓冲器102中的数据一起作为组播分组(DATA+ACK)、或作为(NULL+ACK)供给无线发送部104。再有,(NULL+ACK)中的“NULL”表示图5所示的数据区DTFLD的Data(数据)不存在。
组播ACK生成部106进行图5所示的ACK比特的设定处理等。
信标生成部107将接收时隙的配置状况或单播的数据接收的ACK信息等作为信标信号BCN来生成。
中央控制部108进行装置整体的一连串的数据通信的顺序管理和可利用的接收时隙的扫描动作的管理。
中央控制部108有ACK返发定时器,如果在发送缓冲器102中有要发送的数据,则判断是否需要返发对于该数据的ACK信息,仅在需要返发的情况下,对组播ACK生成部106、信标生成部107、以及发送缓冲器108进行控制,以将ACK返发定时器起动,从而具备来自对方的ACK返发。
定时控制部109根据中央控制部108的指示,对无线发送部104、无线接收部114指定用于进行扫描动作或规定的时隙的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的定时。
组播ACK解析部110对是否通过无线接收部114接收了从其他的用户台发送的组播ACK信息等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输出到中央控制部108。
信标解析部111从无线接收部114接收的来自其他用户台(例如作为协调器的用户台)的信标信号中解析定时或接收时隙位置,并将解析结果输出到中央控制部108。
数据解析部112对无线接收部114接收的来自其他用户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输出到中央控制部108。
接收缓冲器113存储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设定的接收时隙的定时中接收的数据。
无线接收部114接收在定时控制部109指定的规定的定时中从其他用户 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传送来的包含了信标分组、数据和/或ACK信息、信标、或数据等的分组信号,并将其供给到组播ACK解析部110、信标解析部111、数据解析部112、以及接收缓冲器113。
由于在组播通信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功能,所以该无线通信部100可以确认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自身发送的数据的情况。
为了实现这种功能,无线通信部100具有:可发送具有ACK功能的分组的组播ACK生成部106、从接收的分组中解析ACK的信息的组播ACK解析部110、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无线发送接收部104、114、控制它们的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等。
此外,无线通信部100如下构成:与组播通信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的功能相对应,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在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自身发送的分组时,可中止自身的发送处理。
为了实现这种发送处理的中止功能,与上述其他用户台的数据接收确认功能同样,无线通信部100具有:可发送具有ACK功能的分组的组播ACK生成部106、从接收的分组数据中解析ACK的信息的组播ACK解析部110、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无线发送接收部104、114、控制它们的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等。
此外,无线通信部100与组播通信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的功能相对应,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仅将自身发送的组播分组作为ACK(NULL+ACK),从而可以缩短发送时间。
为了只实现这种ACK的发送功能,与上述其他用户台的数据接收确认功能同样,无线通信部100具有:可发送具有ACK功能的分组的组播ACK生成部106、从接收的分组数据中解析ACK的信息的组播ACK解析部110、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无线发送接收部104、114、控制它们的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等。
此外,无线通信部100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可以检测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拥挤度,并可以切换在其他用户台中已经确认了接收的数据、包含相同数据的分组的发送处理的中止功能和只包含ACK信息的分组的发送功能。
以下,具体地说明有关无线通信部100实现的各种功能。
首先,对表示通过包含ACK功能而使无用的发送中止的具体例的图7 (A)~图7(D)进行关联说明。
这里,表示由四台用户台STA~STD构筑BSS的情况的例子。
首先,在区间INT1对于所有的用户台STA~STD有数据更新的情况下,将该数据DATALA~DATA1_D送到BSS中的其他用户台STA~STD,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通过组播ACK生成部106、定时控制部109、无线处理部104的处理后从天线105以组播分组方式发送。
这种情况下,用户台STA可以接收其他用户台STB、STC、STD的所有组播分组(图7(A)中数据发送后,连续三次进行接收RX),所以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在组播ACK生成部106中,在区间INT2要发送的组播分组中附加ACK功能,具体地说,将图5的ACK比特中的用户台STB、STC、STD的对应的ACK比特设置为“1”后,将具有了ACK功能的组播分组(DATA1_A+ACK)通过无线发送部104发送。
同样地,在用户台STB、STC、STD中,也将可接收的用户台ST所对应的ACK比特设置为“1”后,进行具有了ACK功能的组播分组(DATA1_B+ACK)、(DATA1_C+ACK)、(DATA1_D+ACK)的发送。
如图7(A)~图7(D)所示,在区间INT2中用户台STA可以将用户台STB、STC、STD发送的组播分组的ACK比特通过无线接收部114、ACK解析部111、中央控制部108等进行确认,并确认所有其他用户台接收了在区间INT1中发送的数据DATA1_A的情况。伴随这种确认,在各用户台STA中,从区间INT3起,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中止包含了在区间INT1发送的数据DATA1_A的组播分组的发送。
同样地,由于用户台STB也可以确认其他用户台STA、STC、STD的组播分组的ACK比特,并确认所有用户台ST接收的情况,所以将包含了在区间INT1发送的数据DATA1_B的组播分组的发送中止。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发送次数降低,可进行频带的确保、消耗电力的削减。
不发送的条件为同时满足了下面的三个条件时。
第1条件是,可以确认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都接收了自身发送的数据。第1条件根据从其他用户台发送的ACK信标来判断。
第2条件是,没有来自高层的数据更新,没有在发送分组中存储有新的数据。
第3条件是,不需要对其他用户台返发ACK信息。
下面,与图8(A)~图8(D)相关联,说明发送的中止和再开始处理。
如图8(B)所示,区间INT3中的用户台STB有数据的更新,所以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通过ACK生成部106、无线发送部104来进行数据DATA2_B的发送。
用户台STA、STC、STD在区间INT4中为了对用户台STB返回ACK信息而分别再开始进行(DATALA+ACK)分组、(DATA1_C+ACK)分组、((DATA1_D+ACK)分组的发送。
各用户台ST优选进入休眠状态,但使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各用户台ST即使全部接收来自其他用户台ST的组播分组,但为了发送包含了ACK信息和数据的组播分组,仍不能立即进入休眠状态。休眠状态被称为通过将无线接口的收发机(主要由模拟电路构成)的偏置电路的电流的断路、或调制解调部/MAC部的时钟停止等,从而以非常低的消耗电力仅使无线接口的一部分动作的、或可动作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通过使介质为一定期间闲置(Idle)状态,来实现休眠(Sleep)状态。
可是,使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在其他BSS存在多个,交换非常多的数据的情况下,介质不为一定期间闲置状态的状态增加时,成为休眠状态的时间变短,有消耗电力增加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缩短要发送的分组,并缩短发送时间的方法是有效的。
下面,与图9(A)~图9(D)相关联,说明将发送时间缩短的情况。
直至确认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用户台自身发送的分组的情况为止,与上述的中止发送的处理相同。
不同点是,在取代中止分组的发送,不发送至此发送的数据部分,而仅发送包含了ACK比特的分组,即只发送(NULL+ACK)分组。
由此,与中止发送的情况比较,发送上需要的消耗电力的削减率减少,由于可靠地成为休眠状态,所以是能够削减作为整体的消耗电力的情况。
以上的分组发送的中止和仅发送包含了ACK比特的分组的两个低消耗电力的哪一个是最合适的,依赖于介质的状况。
因此,各用户台ST通过掌握并切换介质的状态,可选择最合适的低消耗电力的方法。
判断介质是否混杂的方法,在未中止发送时,通过对接收的其他BSS的分组的数目进行确认就可以判断。
此外,作为其他方法,实际上通过中止发送,并测量直至休眠状态为止的时间就可以知道。
此外,也可以是BSS内的仅一个用户台进行上述判定,装载到信标的信息中而使其他用户台知道的方法。
以上,论述了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基本结构和组播通信中具有ACK功能的数据传送的确认处理、无用发送的中止、发送的中止和再开始、发送时间的缩短处理。
以下,作为优选例,说明有关使用ACK的情况下的进行休眠的条件、进行唤醒(Awake)的条件、以及使用ACK比特的组播通信处理的细节。
<关于休眠的条件>
基本上,各用户台ST休眠的条件是满足了下述两个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情况。
第1条件是,自己的发送结束,并且接收了其他所有用户台ST的发送分组的情况。
第2条件是,某个一定期间介质(Medium)为闲置状态的情况。
第1条件是,为了尽量减少无用的期间,必要的动作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的条件。
第2条件是,即使在来自其他用户台ST的分组的接收上出现失败的情况下也休眠的条件。通常,以第2条件设定的时间比通常的游戏BSS的发送间隔设定得长。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使用ACK,将包含与在其他用户台中确认了接收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的发送中止的情况下,仅按第2条件进入休眠状态。
如上述那样,第2条件的设定期间比其他用户台STn发送的定时大很多,所以在其他用户台ST中有数据更新并再开始发送的情况下,也可在休眠前接收。
(关于唤醒的条件)
在由多个游戏机(通信终端)形成的通信系统1中,作为协调器的用户台(Game Coordinator)必定发送作为通知信号的信标(Beacon)信号BCN,协调器以外的用户台(Non Game Coordinator)必定接收信标信号BCN。
即,在自身不进行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必定在发送接收信标信号BCN的定时之前,使所有用户台ST自主地唤醒。
(使用ACK比特的组播通信处理的细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用户台ST具有两个表:表示从其他用户台接收的信息的第1表(Table1:Rx_Packet)、以及表示自己发送的分组到达对方的第2表(Table2:Rx_ACK)。
在各用户台ST中的组播ACK解析部110,将从其他用户台ST不能正常地接收的其他用户台的ID号码(ID#)编制在第1表Rx_Packet中,同时在检测从其他用户台ST发送的组播分组的首标中的发送用户台的ID号码(ID#)之后,通过读出与自己的用户台的ID号码(ID#)对应的ACK比特来编制第2表Rx_ACK,并通知中央控制部108。
经由中央控制部108传送到组播ACK生成部106的第1表Rx_Packet在每个信标间隔(Beacon Interval)BCNI更新信息,并将该信息装载到组播分组的ACK区ACK BFLD。即,ACK区ACK BFLD的信息表示在前一个的信标间隔BCNI中是否接收了其他用户台ST的数据。
第2表Rx_ACK是反映了对于自身的发送分组的来自其他用户台ST的ACK信息的表。中央控制部108在使用该第2表Rx_ACK判断是否与不发送组播分组的条件一致后,对组播ACK生成部106进行控制。此外,第2表Rx_ACK在从高层进行了数据的更新的情况下被复位。
这里,如图4那样,以由4用户台的用户台(游戏机)STA~STD构成网络的情况为例,与图10相关联来说明有关各用户台STA~STD的发送分组、第1表Rx_Packet、以及第2表Rx_ACK的具体的设定例子。
如图11所示,这种情况的发送分组PCKT在首标区HDFLG中设置包含有用户台ST的ID的信息,ACK比特区ACKBFLD形成与包含自身的用户台STA~STD对应的比特数据。在数据区DTFLD中设置数据。
在ACK比特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表示能从在前一个区间与被分配了比特对应的用户台ST正常地接收分组。
在ACK比特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表示不能从在前一个区间与被分配了比特对应的用户台ST正常地接收分组。
图10的例子表示本次组播通信的结果,表示用户台STA不能接收用户台STB的分组PCKTB,用户台C不能接收用户台STA的分组PCKTA和用 户台STB的分组PCKTB的情况。
在图10的例子中,来自用户台STA的发送分组PCKTA的ACK比特表示在前一个区间接收了用户台STB、STC、STD的分组。
因而,用户台STA的第1表Rx_Packet表示本次不能正常地接收用户台STB的分组,但正常地接收了用户台STC、STD的分组。
用户台STA的第2表Rx_ACK表示从用户台STB、STC、STD的哪一个都没有获取ACK信息。
来自用户台STB的发送分组PCKTB的ACK比特表示在前一个区间不接收用户台STA的分组,但接收了用户台STC、STD的分组。
而且,用户台STB的第1表Rx_Packet表示本次正常地接收了用户台STA、STC、STD的分组。
用户台STB的第2表Rx_ACK表示从所有用户台STA、STC、STD获取了ACK信息。
来自用户台STC的发送分组PCKTC的ACK比特表示在前一个区间不接收用户台STA、STD的分组,但接收了用户台STB的分组。
而且,用户台STC的第1表Rx_Packet表示本次未正常地接收用户台STA、STB的分组,而正常地接收了用户台STD的分组。
用户台STC的第2表Rx_ACK表示未从用户台STA、STB获取ACK信息,但从用户台STD获取了ACK信息。
来自用户台STD的发送分组PCKTD的ACK比特表示在前一个区间未接收用户台STA的分组,但接收了用户台STB、STC的分组。
而且,用户台STD的第1表Rx_Packet表示本次正常地接收了用户台STA、STB、STC的分组。
用户台STD的第2表Rx_ACK表示从用户台STA、STB获取ACK信息,未从用户台STC获取了ACK信息。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中以用户台STC为例所示那样,在各用户台STA~STD中,取得过去该用户台自身(图10中为用户台STC)接收的第2表(ACK比特表)Rx_ACK_2和在上述信标间隔BCNI接收的第2表(ACK比特表)Rx_ACK_1的逻辑和(OR),作为该用户台ST(C)中的接收ACK比特表Rx_ACK,用作停止发送(不发送)的条件,担负缩短处理时间、良好省电化的功能。
图12表示在数据更新后的一个区间中各用户台STA、STB、STC的相互通信都成功的例子,图13表示数据更新后用户台STB对来自用户台STA的分组接收连续两个区间失败的例子。在图中,将各用户台ST在各区间中从其他用户台ST接收的ACK信息(在前一个区间发送的自身的发送分组是否被接收)表示为Rx_ACK_1,而将取得至此以前的区间为止接收的ACK信息和所述Rx_ACK_1的逻辑和的结果(数据更新以后接收的ACK信息的综合的接收状况)表示为Rx_ACK。
1):要发送的数据和Null的变换基准
如图12(A)~图12(C)和图13(A)~图13(C)所示,各用户台STA~STC的第2表(ACK比特表)Rx_ACK_1都为“1”后,使发送分组为NULL+ACK(当然,STD也具有相同功能)。
如果是数据更新,则使发送分组成为包含数据的分组。
2):要发送的分组的ACK比特区的置位数据
在要发送的分组的ACK比特区ACK BFLD中原样设置第1表Rx_Packet表(对前一个TBTT接收的Data设为“1”)。
3):发送的停止(Stop)条件
在作为第2表的接收ACK比特表Rx_ACK都为“1”(=自身发送的分组的数据为Null),从其他用户台接收的分组的数据都为NULL的情况下停止发送。
4):发送停止中的再开始(Restart)
在从IBSS有接收分组(Rx Packet)的情况下,或者在用户台自身的数据变更的情况下,将发送停止解除并再开始发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无线通信部100具有:可发送具有ACK功能的分组的组播ACK生成部106、从接收的分组数据对ACK的信息进行解析的组播ACK解析部110、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无线发送接收部104、114、控制它们的中央控制部108、定时控制部109等,使组播通信的组播分组具有ACK的功能(接收确认功能),所以可以确认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自身发送的分组的情况。
此外,与组播通信中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功能相对应,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在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接收了自身发送的分组时,可以将自身的发送处理中止。
此外,无线通信部100与组播通信中的组播分组中具有ACK功能相对应,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将自身发送的组播分组仅作为ACK(NULL+ACK),可以缩短发送时间。
此外,无线通信部100在中央控制部108的控制下,检测当前使用的信道(Channel)的拥挤度,并可以切换发送处理的中止功能和只有ACK的发送功能的方法。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确认发送的分组到达其他用户台(通信终端)的情况。
此外,由于可以确认发送的分组到达了所有用户台的情况,所以可以将包含了该数据的分组的发送中止,可以确保频带、降低消耗电力。
此外,由于可以确认发送的分组到达了所有用户台的情况,所以可以将要发送的分组仅作为ACK,从而可以削减数据量,可以确保频带、降低消耗电力。
再有,以上处理作为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程序,被记录在软盘、硬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中,由终端装置读出并执行。

Claims (12)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可与通信组内的一个以上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通信终端装置具有:
发送部,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
接收部,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
解析部,对发送了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
控制部,可以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中;
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第1功能,即在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在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停止由所述发送部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分组,可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是否被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在通信组内,发送或接收组播分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部停止分组的发送的条件中,包括:确认其他通信终端装置都已接收;没有数据的更新;以及不需要对其他通信终端装置返回接收确认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将所述发送部的分组的发送只作为接收确认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按对应于通知信号的通信间隔,根据来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状态和过去的来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状态,判断是否停止所述发送部的分组的发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在通信间隔的前区间之前来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确认信息,确认发送分组被通信组内的其他所有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停止所述发送部的分组的发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发送部将表示对应于通知信号的通信间隔的前区间中的接收状态的信息包含在分组中并发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2功能,在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将所述发送部的分组的发送只作为接收确认信息;
所述控制部能根据信道的拥挤度来切换所述第1功能和所述第2功能。
10.一种通信系统,可在包含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组内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各通信终端装置具有:
发送部,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
接收部,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
解析部,对发送了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
控制部,可以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中;
其中,所述控制部具有第1功能,即在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在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停止由所述发送部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具有第2功能,即在确认经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组被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时,将所述发送部的分组的发送只作为接收确认信息;
所述控制部能根据信道的拥挤度来切换所述第1功能和所述第2功能。
12.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通信组内的一个以上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方法具有:
第1步骤,对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一个分组;
第2步骤,从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分组;
第3步骤,对发送了接收的分组的通信组内的通信终端装置进行确定;以及
第4步骤,将表示是否接收了来自各个其他通信终端装置的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附加在要发送的分组中;
第5步骤,当确认通信组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已接收到所发送的分组时,停止发送包含有与包含于该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分组。
CN200610019861XA 2005-03-04 2006-03-01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9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0751/05 2005-03-04
JP2005060751A JP4278624B2 (ja) 2005-03-04 2005-03-04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9183A CN1829183A (zh) 2006-09-06
CN1829183B true CN1829183B (zh) 2011-10-12

Family

ID=3660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98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9183B (zh) 2005-03-04 2006-03-01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53346B2 (zh)
EP (1) EP1699157A3 (zh)
JP (1) JP4278624B2 (zh)
KR (1) KR101284619B1 (zh)
CN (1) CN1829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0182A (ja) * 2006-12-20 2008-07-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無線通信シーケンス
CN101222304B (zh) * 2007-01-09 2013-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harq ack/nack的设备和方法
US9912568B2 (en) 2009-06-24 2018-03-06 Provenance Asset Group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broken path in peer-to-peer network
JP5695936B2 (ja) * 2011-02-25 2015-04-08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WO2013031395A1 (ja) * 2011-09-02 2015-03-2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通信方法
JP6069858B2 (ja) 2012-03-21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370023B2 (en) * 2013-03-11 2016-06-1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call collisions in a digital conventional direct mode
JP5921506B2 (ja) * 2013-09-10 2016-05-2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154384B2 (en) * 2016-06-22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 channel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653A (zh) * 2000-06-23 2002-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组播通信方法
WO2005018144A1 (en) * 2003-08-15 2005-0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eedb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8670B1 (en) * 2000-10-27 2004-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forwarding in multi-hop networks
JP2002359621A (ja) 2001-05-31 2002-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同報通信方法
WO2003105353A2 (en) * 2002-06-11 2003-12-18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media access using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ple acknowledgments 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90079B2 (en) * 2002-10-25 2009-09-15 Motorola,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initiated frame exchange
US7356010B2 (en) 2002-12-02 2008-04-08 Ntt Docomo Inc. Point coordinator control passing scheme using a scheduling information parameter set for an IEEE 802.1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2005057373A (ja) * 2003-08-07 2005-03-03 Ntt Docomo Inc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US8213438B2 (en) * 2003-12-19 2012-07-03 Iwics Inc. Dat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a multi-station network
US20060018319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Arto Palin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data transmission in a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653A (zh) * 2000-06-23 2002-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组播通信方法
WO2005018144A1 (en) * 2003-08-15 2005-0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eedb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53346B2 (en) 2010-01-26
KR101284619B1 (ko) 2013-08-23
EP1699157A3 (en) 2011-08-03
JP4278624B2 (ja) 2009-06-17
CN1829183A (zh) 2006-09-06
KR20060096375A (ko) 2006-09-11
US20060206783A1 (en) 2006-09-14
JP2006246174A (ja) 2006-09-14
EP1699157A2 (en) 200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2424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829183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684462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
JP3877722B2 (ja) 通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064725B (zh) 通信装置、游戏装置、无线游戏控制器和游戏系统
US769789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eventing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CN105307249B (zh)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728669A (zh) 通信终端装置、用于确立通信的方法
JP2001103570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この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060111187A1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and game device
KR20140100569A (ko) 액세스 포인트 전력 절약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3777155B2 (ja) 接続率の向上が可能な無線通信機器及びその方法
JP2009239371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436756B1 (ko) 스니프모드에서 상호간의 데이터통신 시간을 절약할 수있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
KR101215358B1 (ko) 통신단말장치, 통신시스템 및 전력제어방법
US9307343B2 (en) Method of initializing a channel in a medical body area network
KR20070072709A (ko) 무선 개인영역 통신 게임에서의 브로컨 노드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