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3143A -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3143A
CN1833143A CN 200480022240 CN200480022240A CN1833143A CN 1833143 A CN1833143 A CN 1833143A CN 200480022240 CN200480022240 CN 200480022240 CN 200480022240 A CN200480022240 A CN 200480022240A CN 1833143 A CN1833143 A CN 1833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heater
washings
casing
fluid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222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0774C (zh
Inventor
中村一繁
白井滋
梅景康裕
古林満之
冈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3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3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07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07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在流体加热装置的箱体的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上表面上,设置接收洗涤水用的洗涤水入口,在箱体主体部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上,设置将加热过的洗涤水送往泵中用的洗涤水出口。贯通箱体主体部内部配置直线型带护套发热体。在带护套发热体的外周面上卷绕螺旋状弹簧。利用带护套发热体的外表面、弹簧、以及箱体主体部的内表面形成流路。流路形成为以箱体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为轴的螺旋状。

Description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流体进行加热的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洗涤的卫生洗涤装置中,具有为了不使人体感到不快而对洗涤用的洗涤水进行适当温度的加热的加热装置。具备这样的加热装置的卫生洗涤装置中,主要有热水贮存式的卫生洗涤装置和瞬间加热式的卫生洗涤装置。
热水贮存式的卫生洗涤装置,具有能够贮存预先规定的数量的洗涤水同时利用内装的发热体将洗涤水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热水箱(参考日本特开2003-106669号公报),在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洗涤时,采用利用水管压力或利用泵进行压送,将预先在热水箱内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洗涤水从喷嘴的方法。
图39是已有的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的热水箱单元的示意剖视图。该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的热水箱单元记载在日本特开2002-322713号公报。
如图39所示,在该热水箱单元中,热敏电阻904通过感热板903检测热水箱901中的洗涤水的温度。根据该热敏电阻904检测出的温度,控制电路905对设置在热水箱901内的发热体加热水用的发热体902发出加热指示。
利用该热水箱单元,能够对预先贮存于热水箱901的洗涤水进行加热,并将其贮存。又,在该热水箱单元中,通过设置从热水箱901的上方向下方延伸的感热板903,能够与热水箱的姿势无关地将洗涤水的温度传递给热敏电阻904,因此能够防止热水箱干烧。
但是,这种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在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洗涤之前,必须预先将热水箱内的洗涤水持续维持于规定的温度。因此必须对加热装置经常提供电力,消耗电力多。而且在多个人连续使用其洗涤人体的局部时,使用量超过预先在热水箱内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洗涤水量时,热水箱内的洗涤水的温度下降到小于等于规定的温度,使人感到不快。
另一方面,即时加热式的卫生洗涤装置采用在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洗涤时,利用能够使洗涤水快速升温的加热装置将洗涤水在瞬间加热,而且利用水管内的压力或泵等加压输送,从喷嘴喷出的方法。
因此,不必经常对加热装置提供电力,所以消耗电力少。而且在多个人连续进行局部洗涤,使用量超过预先在热水箱内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洗涤水量时,热水箱内的洗涤水的温度也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规定的温度,不会使人感到不快。
此外,进行着同时具有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和即时式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加热装置的开发研究。这种同时具有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和即时式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加热装置,记载在日本特开2003-106669号公报。
图40是已有的同时具有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和即时式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40所示,在这种加热装置中,从导入口980将洗涤水贮存于热水箱982中。在热水箱980内设置连通管983,洗涤水通过连通管983流入设置在热水箱980内的加热室984。在加热室984内,设置筒状的发热体986,洗涤水一边由筒状的发热体986加热一边流入洗涤用的喷嘴987。以此从洗涤用的喷嘴987喷出热水。
在这种加热器中,加热室984设置在热水箱980内,因此预先贮存于热水箱980内的洗涤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而且在洗涤水从洗涤用的喷嘴987喷出之前,利用发热体986再度进行加热。借助于此,能够谋求降低电力消耗,同时能够喷出得到适度加热的洗涤水。
但是,这种加热装置难于实现小型化。
而且实施卫生洗涤装置的加热装置通常使用陶瓷发热体。这种陶瓷发热体记载在日本特开平10-160249号公报。
图41是已有的陶瓷发热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如图41所示,设置陶瓷发热体,以其将热水箱954内部分割为两个部分。在该陶瓷发热体952上设置多块突起板953,以其形成沿着陶瓷发热体952蛇行的流路。借助于此,能够实现有高效率的热交换而且控制响应良好的热水装置。
但是,这种陶瓷发热体实现小型化是困难的。
又,与上述陶瓷发热体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加热装置的开发研究也在进行着。这种加热装置记载在日本特开2001-279786号公报。
图42是已有的加热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42所示,这种加热装置具有筒状的基体管961和外筒962构成的双重管结构。在基体管961的外侧设置有发热体963。而且在基体管961的内部插入螺旋状的芯965。洗涤水一边在螺旋状芯965与基体管961之间流动一边受到发热体的加热。其结果是,能够利用小型加热装置提供适度加热的洗涤水。
但是,在这种加热装置中,由于来自发热体963的热向基体管961的外侧释放,热交换效率不佳。而且由于在发热体963的内侧设置螺旋状芯965,构成螺旋状芯965的材料限于耐热材料。
而且,近年来在衣服洗涤装置中也在洗涤槽内加入热水进行洗涤。已有的衣服洗涤装置中配置两个供水阀,一个作为供水侧的供水阀连接于水龙头,另一个作为热水的供水阀连接于热水器。在这种已有的衣服洗涤装置中,因热水器的能力和自来水的温度的差异,提供的热水的温度有很大的变动,提供热水的过程中热水的温度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其结果是,一旦水压下降热水温度过度上升,则衣服可能会被热水烫伤。因此在日本特开平5-161781号公报公开了热水器的热水温度或自来水温度有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提供设定温度下的热水的衣服洗涤装置。
图43是已有的衣服洗涤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43所示,在这种衣服洗涤装置中,设置了从水龙头向洗涤槽981内提供洗涤水用的水管侧供水阀984和从热水器向洗涤槽981内提供热水的热水供水阀985。
又在衣服洗涤装置上设置检测洗涤槽981内的水温的热敏电阻983,在洗涤槽981内的下部设置调整洗涤槽981内的水温的发热体982。
借助于此,在洗涤槽981内的热水低于所希望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发热体982调整热水的温度,或从热水供水阀985提供热水。在洗涤槽981内的热水温度高于所希望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从水管侧供水阀984供水。其结果是,在该衣服洗涤装置中,洗涤槽981内的水温能够维持于规定的温度。
但是,在这种衣服洗涤装置中,利用发热体982把水烧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洗涤所需要的时间长。其结果是,衣服洗涤装置的洗涤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备小型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具备箱体和收容在箱体的发热体,还具备在发热体的外表面和箱体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发生紊流的紊流发生机构。
在这种流体加热装置中,流体流过发热体的外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流路,该流体因此受到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紊流发生机构产生紊流,对流体进行搅拌。又由于流体流过发热体的外表面,发热体释放的热量能够完全提供给流体。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来自发热体的热量提供给流体。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可小型化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
又,由于流体处于紊流状态,能够减少在发热体表面上产生的水垢等附着物,延长加热装置的寿命。
紊流发生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流过流路内的流体的速度低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在流体速度低下的部分能够使流体形成紊流状态。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发热体表面上产生的水垢等附着物,延长流体加热装置的寿命。
紊流发生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流路的下游侧。在这种情况下,在流体的流速容易偏低的下游侧,可以使流体处于紊流状态,而且由于在流路的下游侧以外的部分没有设置紊流发生机构,因此能够防止流路的压力损失。
紊流发生机构也可以断续设置在流路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紊流发生机构是断续设置的,所以与紊流发生机构作为主体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流路的压力损失。
紊流发生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流路的上游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流路的上游侧设置紊流发生机构,所以与紊流发生机构作为主体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流路的压力损失。
发热体也可以是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断面的棒状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流体通过发热体的外表面平稳流动,因此能够减小压力损失。而且由于发热体的结构变得单纯,所以流体加热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了。
紊流发生机构也可以包含沿着发热体的外周面卷绕的螺旋状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流体借助于螺旋状构件沿着发热体的外周面形成螺旋状流。
其结果是,与流体沿着发热体外周面直线流动的情况相比,流体的流动距离变长,因此流体的流动速度变大。因此流体能够一边维持紊流状态一边高效率地吸收发热体发生的热量。而且由于流体是处于紊流状态,能够减少在发热体表面上产生的水垢等附着物,延长流体加热装置的寿命。
螺旋状构件也可以是由螺旋状弹簧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流体流过螺旋状弹簧构成的流路,具有弹力的螺旋状弹簧发生振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发热体表面上产生的水垢等附着物,延长流体加热装置的寿命。
又,通过将发热体插入螺旋状弹簧中、然后用箱体覆盖,能够制造出流体加热装置。因此容易制造出流体加热装置,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箱体也可以具有与螺旋状构件的卷绕方向平行设置的筒状的流体入口和筒状的流体出口。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筒状的流体入口和筒状的流体出口与螺旋状构件的卷绕方向平行设置,流体从筒状的流体入口平稳地流入流路,从流路平稳地流向筒状的流体出口,因此能够防止流体的压力损失。
箱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中的至少其一也可以设置在偏离发热体中心轴的位置上,使得流体从沿着发热体外周面的方向流入或从沿着发热体外周面方向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从流体入口流入的流体沿着发热体的外周面螺旋状流动,或螺旋状流动的流从沿着发热体的外周面的方向向流体出口流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流体的压力损失。而且由于流体能够形成螺旋状流动,流体能够高效率地从发热体吸收其发生的热量。
发热体也可以具有实质上大于等于1.5kW,实质上小于等于2.5kW的最大发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夏季、中间期、冬季的作为流入的流体的水的温度上升到规定的温度(实质上40℃)。
发热体也可以具有能够使流体温度的上升速度的最大梯度为每秒实质上大于等于10K的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流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流体温度控制响应上不会出现过冲或下冲。而且由于发热体的热响应速度快,适于变动幅度为1℃左右的温度稳定的洗涤水的加热。其结果是,能够迅速控制于使用者所希望的洗涤水的温度。
发热体也可以包含带护套发热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制造廉价而且不容易破损的发热体。
带护套发热体也可以具有实质上大于等于30W/cm2小于等于50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流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流体温度控制响应上不会出现过冲或下冲。而且由于发热体的热响应速度快,适于变动幅度为1℃左右的温度稳定的洗涤水的加热。其结果是,能够迅速控制于使用者所希望的洗涤水的温度。
发热体也可以包含陶瓷发热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热容量小,没有必要提高功率密度,能够谋求延长寿命。
还具备检测发热体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以及根据温度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控制对发热体提供的电力的控制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控制装置将发热体的温度控制于规定的温度,因此能够将从发热体吸收热量的流体的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能够提供温度稳定的流体。
也可以还具备接触所述发热体设置,同时具有突出到所述箱体外部的部分的感热板,温度检测器设置在箱体的外部,通过感热板检测发热体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由于发热体的形状的关系难以安装温度检测器的情况下,也容易通过感热板安装温度检测器。
也可以发热体具有发热部和非发热部,设置成感热板与发热体的非发热部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发热体发生的热量也传递到非发热部。通过在非发热部设置感热板,能够从温度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推测发热部的温度。而且由于在发热部没有直接安装感热板,能够防止感热板的温度过度上升或变动。
也可以是箱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感热板设置成在箱体的流体出口近旁与发热体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感热板而且设置成流体出口近旁与发热体接触,因此能够使感热板的温度变化更加显著,同时能够正确地推测从流体加热装置流出的流体的温度。
感热板也可以与发热体接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感热板与发热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检测器正确地检测出温度。
感热板也可以钎焊于发热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钎焊保持感热板与发热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检测器更加正确地检测出温度。
感热板也可以具有防止箱体内的流体泄漏的泄漏防止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感热板兼作为泄漏防止手段,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组装性能。
感热板也可以由金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构成的感热板的热传导性好,能够迅速而且正确地将发热体的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
感热板也可以由铜板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铜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和可长期使用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长期将发热体的温度迅速而且正确地传递给温度检测器。
感热板也可以形成为实质上L字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形成从流体加热装置的外形突出的较大的部分,因此能够实现流体加热装置的小型化。
流体加热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接触流路内的流体设置,同时具有突出到箱体外部的部分的传热构件、以及设置在向箱体的外部突出的传热构件的一部分上的电子零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零部件发生的热量通过传热构件提供给流体,因此能够确保电子零部件的冷却效果。
箱体也可以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传热构件在箱体的流体入口近旁与所述流体接触着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传热构件在流体入口近旁与利用发热体加热之前的流体进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通过传热构件对电子零部件进行冷却的效果。而且能够在流体入口近旁提高流体的温度。
传热构件也可以具有防止箱体内的流体泄漏的泄漏防止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热构件兼有泄漏防止手段的功能,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提高组装性能。
传热构件也可以由金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构成的传热构件的热传导性能好,因此能够迅速而且正确地将发热体的温度传递给温度检测器。
传热构件也可以由铜板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铜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和可长期使用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长期将发热体的温度迅速而且正确地传递给温度检测器。
传热构件也可以形成为实质上L字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形成从流体加热装置的外形突出的较大的部分,因此能够实现流体加热装置的小型化。
也可以是箱体包含多个箱体部分,发热体包含在多个箱体部分分别收容的多个发热体部分,在各箱体部分的内表面与各发热体部分的外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流路,所述紊流发生机构还包含在多个流路的各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发生紊流的多个紊流发生机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置多个发热体部分,能够提高流体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量。其结果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或使用环境确保规定的温度下的流量。
多个箱体部分的各个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形成为能够与另一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嵌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将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与另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嵌合,所以不使用新的构件就能够将多个箱体部分加以连结。
多个箱体部分的各个也可以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还具备将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与另一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加以连接的连接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连接构件将从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流出的流体提供给另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其结果是,能够连结多个箱体部分。
多个箱体部分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谋求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种洗涤装置,是将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向人体的被洗涤部位喷出的洗涤装置,包含一边使所述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流动一边进行加热的流体加热装置、以及将利用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加热的流体向所述人体喷出的喷出装置,流体加热装置具有箱体和收容在箱体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在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还具备使紊流发生的紊流发生机构。
在这种洗涤装置中,能够将在流体加热装置中加热过的洗涤水从喷出装置向人体喷出。
在这种洗涤装置中,在述发热体的外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流路流过流体,借助于此对流体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利用紊流发生机构产生紊流,以此对流体进行搅拌。
又,由于流体经过发热体的外表面流动,能够将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全部提供给流体。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来自发热体的热量提供给流体。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使用可小型化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装置。借助于此,能够喷出使人感到舒适的温度的洗涤水。
本发明的又一种洗涤装置,是利用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洗涤衣服的洗涤装置,包含洗涤槽、一边使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流动一边进行加热的流体加热装置、以及将利用流体加热装置加热的流体提供给洗涤槽内的供给装置,流体加热装置具有箱体和收容在所述箱体的发热体,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还具备使紊流发生的紊流发生机构。
在这种洗涤装置中,利用流体加热装置加热过的流体被提供给洗涤槽内进行洗涤。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通过使流体流过发热体外表面与箱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流路,对该流体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利用紊流发生机构发生紊流,以此搅拌流体。而且由于流体流过发热体的外表面,能够将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全部提供给流体。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来自发热体的热量提供给流体。
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使用可小型化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装置。借助于此,能够高效率取出被洗涤物上的污垢。从而能够缩短洗涤时间,进行高性能的洗涤。
采用本发明,能够利用小型化而且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对流体进行加热,能够利用该加热过的流体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便器上安装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远距离操作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说明流体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带护套发热体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表示图4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带护套发热体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流过流路内部的洗涤水的流速分布图。
图9是流过流路内部的洗涤水的流速分布图。
图10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另一例子的剖视图。
图12是安装于便器上的图1的卫生洗涤装置使用于人体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远距离操作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主体部的结构图。
图15是流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流体加热单元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17是说明流体加热装置的配置方法用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流体加热单元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平面图。
图19是表示流体加热单元的又一例子的示意平面图。
图20是使用于图19的流体加热单元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再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22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3是说明图22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24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加热特性的。
图25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水的温度上升的特性图。
图26是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特性图。
图27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28是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29是流体加热装置的又一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30是图29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侧面图。
图31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衣服洗涤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纵剖视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衣服洗涤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4表示由供水口提供的洗涤水经过流体加热装置加热之后提供给提供给洗涤槽内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路径。
图35表示将一度提供给洗涤槽内的洗涤水进行加热的后提供给洗涤槽内的洗涤水的路径。
图36表示将加入洗涤剂的温水提供给洗涤槽的情况下洗涤水的路径。
图37表示将净水提供给衣服洗涤装置内的洗涤槽的情况下洗涤水的路径。
图38是表示使用于衣服洗涤装置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39是已有的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的热水箱单元的示意剖视图。
图40是兼有已有的热水贮存式卫生洗涤装置以及即时加热式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1是表示已有的陶瓷发热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2是已有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43是已有的衣服洗涤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卫生洗涤装置进行说明。接着,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衣服洗涤装置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下面对具备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卫生洗涤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在便器上安装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便器610上安装着卫生洗涤装置100。水箱700连接于自来水管上,对便器610内提供洗涤水。
卫生洗涤装置100由主体部200、远距离操作装置300、便座部400以及盖部500构成。对卫生洗涤装置100,由电源供给口990提供一定的电力。
在主体部200上可开闭自如地安装便座部400和盖部500。又,在主体部200上具备入座检测装置620。还有,在主体部200的侧面上设置流体加热单元插入口970。下面对这些就座检测装置620和流体加热单元插入口970进行叙述。
在主体部200上设置包含喷嘴部30的洗涤水供给机构,同时内装控制部。主体部200的控制部如下所述根据远距离操作装置300发送来的信号,对洗涤水供给机构进行控制。而且,主体部200的控制部也对内装于便座部400的发热体、设置在主体部200的脱臭装置(未图示)以及暖风供给装置(未图示)等进行控制。
图2是表示图1的远距离操作装置3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远距离操作装置300具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301、多个调整开关302、臀部开关303、刺激开关304、停止开关305、下身盆开关306、烘干开关307、以及脱臭开关308。
由使用者按压操作调整开关302、臀部开关303、刺激开关304、停止开关305、下身盆开关306、烘干开关307、以及脱臭开关308。借助于此,远距离操作装置300将规定的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到后述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主体部200上设置的控制部。主体部200的控制部接收利用远距离操作装置300用无线方式发送的规定的信号,对洗涤水供给机构等进行控制。
例如,使用者通过按压操作臀部开关303或下身盆开关306,以此使图1的主体部200的喷嘴部30移动,喷出洗涤水。通过按压操作刺激开关304,从图1的主体部200的喷嘴30喷出对人体的局部给予刺激的洗涤水。通过按压停止开关305,停止从喷嘴部30喷出洗涤水。
又,通过按压操作烘干开关307,从卫生洗涤装置100的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对人体的局部喷出热风。通过按压操作脱臭开关308、利用卫生洗涤装置100的脱臭装置(未图示)对周边进行脱臭。
使用者通过按压操作调整开关302,改变图1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主体部200的喷嘴30的位置,或改变喷嘴部30喷出的洗涤水的温度,或改变喷嘴部30喷出的洗涤水的压力。又,随着按下调整开关302,多个LED(发光二极管)301点亮。
以下,对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主体部200进行说明。图3是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主体部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主体部200包含控制部4、分支水龙头5、过滤网6、倒流防止阀7、恒流量阀8、止水电磁阀9、流量传感器10、流体加热装置11a、温度传感器12a、温度传感器12b、温度熔断器12c、泵13、切换阀14、以及喷嘴部30。
如图3所示,在自来水管201上加入分支水龙头5。又,在分支水龙头5与流体加热装置11a之间连接的配管202上,依序加入过滤网6、倒流防止阀7、恒流量阀8、止水电磁阀9、流量传感器10、以及温度传感器12a。还有,在流体加热装置11a与切换阀14之间连接的配管203上加入温度传感器12b和泵13。
首先,流过自来水管201的净水作为洗涤水由分支水龙头5流向过滤网6。由过滤网6除去洗涤水中包含的垃圾等杂质。接着,由倒流防止阀7防止在水管202内的洗涤水的逆向流动。然后,由恒流量阀8将流过水管202内的洗涤水的流量维持于一定数量。
又,在泵13和切换阀14之间连接降压配管204,在止水电磁阀9与流量传感器10之间连接放水配管205,在降压配管204上插入降压阀206。降压阀206在配管的特别是泵13的下游侧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打开,以防止在发生异常时损坏机器和防止软管脱落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利用恒流量阀8调节流量,将净水中的没有被泵13抽吸走的洗涤水从放水配管205放出。借助于此,使作用在泵13上的背压为规定的背压而不受水管内的供水压力所左右。
接着,流量传感器10对流过配管202内的洗涤水的流量进行测定,将测定的流量值提供给控制部4。又,温度传感器12a对流过配管202内的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测定,将温度测定值提供给控制部4。
接着,流体加热装置11a根据控制部4提供的控制信号,将通过配管202提供的洗涤水加热到规定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2b对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测定,在超过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温度超过信号提供给控制部4。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切断对流体加热装置11a的电力供应。
温度熔断器12c对流体加热装置11a的温度进行检测,在超过规定的温度的情况下,切断流体加热装置11a的电力供应。
泵13根据控制部4提供的控制信号将由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的洗涤水压送到切换阀14。切换阀14根据控制部4提供的控制信号,将洗涤水提供给喷嘴部30的臀部喷嘴1、下身盆喷嘴2、以及喷嘴洗涤用喷嘴3中的某一个。借助于此,使洗涤水从臀部喷嘴1、下身盆喷嘴2、以及喷嘴洗涤用喷嘴3中的某一个喷出。
控制部4在有就座检测器620来的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便座400上有人就座,根据图1的远距离操作装置300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来的信号、流量传感器10提供的流量测定值、温度传感器12a提供的温度测定值以及温度传感器12b提供的温度超过信号,对止水电磁阀9、流体加热装置11a、泵13、以及切换阀14提供控制信号。控制部4在就座检测装置620来的信号消失的情况下,判定为便座400上没有人就座,使来自图1的远距离操作装置300的无线发送的信号无效化。
还有,从电源供给口990对控制部4提供一定的电力。由控制部4提供的电力提供给流体加热装置11a、泵13、以及切换阀14等。
下面,图4是说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内部结构用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4所示,流体加热装置11a主要由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主体部600、带护套发热体505、弹簧515a、弹性支持构件P1、P2以及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构成。
流体加热装置11a的箱体主体部600的一端侧的上表面上设置接受由配管202(参照图3)提供的洗涤水用的洗涤水入口511,在箱体主体部600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设置将加热的洗涤水送往泵13(参照图3)用的洗涤水出口512。
贯通箱体主体部600内部,配置直线型带护套发热体505。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上,卷绕由铜构成的螺旋状弹簧515a。
利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弹簧515a、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形成流路510。流路510以箱体主体部600的长度方向作为轴形成螺旋状。该流路510的截面积由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弹簧515a、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决定。
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两个端面上,分别隔着弹性支持构件P1、P2安装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借助于此,封闭下述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的开口部与带护套发热体505之间的间隙。
又,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面的与弹性支持构件P1、P2之间分别设置O形环P3、P4,在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与弹性支持构件P1、P2之间设置O形环P5、P6。借助于此,防止从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面与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的接合部以及端子506、507与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之间流出洗涤水。又,弹性支持构件P1、P2也兼有支持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功能。
在卫生洗涤装置100中使用流体加热装置11a的情况下,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a能够加热的洗涤水的流量为每分钟实质上100mL~2000mL。使用者能够感到已经充分洗涤干净的洗涤水的流量为每分钟实质上大于等于1000mL。
想要确保每分钟有1000mL以上的流量时,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径为3mm~20mm左右,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径为5mm~30mm左右,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上卷绕的弹簧515a的间距为3mm~20mm左右。
又,弹簧515a的线径,从加工的角度出发最好是0.1mm~3mm左右。又,弹簧515a也可以不是完全固定于带护套发热体505,而是一端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弹簧515的一部分能够滑动自如,因此洗涤水的压力和弹簧515的弹性力引起弹簧515a的振动。借助于该振动能够防止水垢的附着。又,弹簧515a的间距可以是一定的,但是也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一部分间距大一些,而另外一部分间距小一些。借助于此,能够更高效率地发生下述洗涤水的紊流状态。
还有,在上述流体加热装置中使用的弹簧515a,也可以用其他金属构成的弹簧或不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的金属线以及螺旋状的树脂等代替。
下面,图5是表示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5所示,带护套发热体505主要由护套管505a、发热体线505b、绝缘粉末505c、密封剂505d以及端子506、507形成。
如图5所示,发热体线505b卷绕成螺旋状(线圈状)。卷绕的发热体线505b的两端上安装端子506、507。端子506、507以及发热体线505b被插入护套管505a内。在护套管505a内充填绝缘粉末505c,使得端子506、507以及发热体线505b不与护套管505a直接接触。借助于此,实现端子506和端子507之间的电气绝缘。
又,从护套管505a的一端侧向端子506的前端部突出,从护套管505a的另一端侧向端子507的前端部突出。还有,护套管505a的一端和另一端利用密封剂505d密封。
还有,护套管505a采用例如热传导率高的铜、SUS(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又,绝缘粉末505c采用例如绝缘效果好的氧化镁等。
在图5的发热体的有效长度L1上,由于发热体线505b卷绕成螺旋状,可以将发热体线505b的长度做得比设置为直线状的情况更长。借助于此,在端子506、507上施加电力的情况下,可以从发热体线505b上发出更多的热量。其结果是,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发热体有效长度L1上,从带护套发热体505更高效率地发热。
另一方面,在图5的非加热部L2上,端子506、507的电阻小,因此不发生热量。又,关于图5的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护套管505a的外径φh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图6是表示图4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代护套发热体505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发热体有效长度L1比从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的长度短。
这样,可以避免发热部处于箱体主体部600内的两端部的水滞留部。
又,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利用弹性支持构件P1、P2分别可移动地支持于轴方向。因此,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温度不高。其结果是,弹性支持构件P1、P2不会被熔化。
又,所谓可移动地支持于轴方向上,是指利用例如橡胶构成的弹性支持构件P1、P2的弯曲将带护套发热体505可移动地支持于轴方向上的状态。
接着,图7是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剖视图。在图7中,弹簧515a的图示省略。
如图7所示,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入口511设置在相对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的剖面的大致为圆形的中心有偏移的位置。因此,洗涤水沿着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和带护套发热体505a的外周面在圆周方向F上流动。该圆周方向F的流动与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的流动方向相同方向。又,流路510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以小截面积形成,因此,与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相比,沿着形成为螺旋状的流路510内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较高。
借助于此,由于洗涤水通过流路510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流动,所以带护套发热体505发生的热量能够高效率地传递给洗涤水。
又,如图7所示,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出口512设置在偏离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的剖面的大致为圆形的中心的偏心位置上。因此,能够不使通过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的洗涤水的势头衰减地,从洗涤水出口512向图3的泵13供水。
在这里,对流路510进行详细说明。如上所述,流路510利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表面、弹簧515a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形成。
又,相对于流动方向,流路510的截面积小。因此如上所述,流路510内的洗涤水的流出变快,所以洗涤水变成紊流状态受到搅拌,其结果是,洗涤水能够高效率地吸收来自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热量。
还有,所谓紊流意味着洗涤水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的紊乱,或洗涤水的水流的速度有变化的紊乱等的总称。还有,也可以利用弹簧以外的构件发生紊流。例如,也可以使用使洗涤水水流发生紊流的翼型构件、使洗涤水的水流发生紊流的各种导向构件那样的构件。
又,通过将流路510形成为螺旋状,流路510的长度变得比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的直线长度大。又,在流路单纯为直线状地长流路的情况下,流过流路的洗涤水由于整流效应容易变成层流。但是由于流路510形成螺旋状,流过流路510的洗涤水不是直线状,而形成有一定偏向的流动,能够使紊流状态的流动固定地继续下去。其结果是,洗涤水的压力损失可以减少。
接着,图8和图9是流过流路510内的洗涤水的流速分布图。图8表示洗涤水流动慢的情况,图9表示洗涤水流动快的情况。
通常水垢是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表面温度上升,而且流过带护套发热体505表面的洗涤水有滞留等情况下,带护套发热体505与水之间的边界层洗涤水温度变高时发生。
如图8所示,被箱体主体部600和带护套发热体505包围的流路510内的洗涤水流动慢的情况下,洗涤水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边界面增大,带护套发热体505发生的热不能够高效率地被洗涤水所接受,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表面上发生水垢。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被箱体主体部600和带护套发热体505所包围的流路510内的洗涤水流速快的情况下,洗涤水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边界面减小,带护套发热体505发生的热能够高效率地传递给洗涤水,因此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表面温度不会过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发生水垢附着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表面。
又,在流路510内的洗涤水流速快的情况下,即时发生了水垢,也由于向下游侧移动,能够防止在一处发生的水垢固定下来生长为大水垢。而且能够利用洗涤水的紊流将水垢本身粉碎。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流体加热装置11a内发生水垢,因此能够延长流体加热装置11a本身的寿命。
接着,图10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0的流体装置11b具有弹簧515b,以此取代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弹簧515a,又形成流路522、523以取代流路510。
弹簧515b设置在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出口512的近旁。弹簧515b的长度为小于等于弹簧515a的长度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向在箱体主体部600中偏心设置的洗涤水入口511提供的洗涤水,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螺旋状地流过流路522内。该螺旋状流动的势头在洗涤水入口511与洗涤水出口512之间的中央附近衰减。而且,螺旋状流动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附近衰减的情况下,洗涤水的流动只是在流体加热装置11b的长度方向的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从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附近到下游侧,由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和弹簧515b形成的螺旋状流路523产生螺旋状流。因此洗涤水再度形成紊流状态。
这样,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近旁即时螺旋状的水流弱小,也由利用弹簧515b形成螺旋状流路523,洗涤水的紊流再度生成,同时流路523内的洗涤水的流速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即时是从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近旁到下游洗涤水的温度上升水垢的发生增加的环境,也能够加快洗涤水的流出,同时使紊流发生,因此能够防止水垢的发生。
又,与在整个箱体主体部600设置弹簧515a的情况(参照图4)相比,由于从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近旁到下游设置弹簧515b,因此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上游侧不因弹簧515b而使流路522的截面积变小。从而,箱体主体部600的上游侧的洗涤水的压力损失减少。
图11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又一例子的剖视图。
图11的流体加热装置11c中,具有3个弹簧515c、515d、515e以代替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弹簧515a,形成流路527、528、529、530、531以代替流路510。
弹簧515c设置在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入口511的近旁,弹簧515d设置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中央近旁,弹簧515e设置在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出口512的近旁。这些弹簧515c、515d、515e保持一定间隔断续设置。
因此,提供给箱体主体部600的洗涤水入口511的洗涤水流过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和弹簧515c形成的流路527内。以此形成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
接着,通过流路527而生成的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在弹簧515c、515d之间的流路528维持螺旋状水流。接着,洗涤水通过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和弹簧515d形成的流路529内。借助于此,再度生成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
接着,通过流路529生成的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在弹簧515d、515c之间的流路530维持螺旋状水流。最后,通过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和弹簧515e形成的流路531内。以此再度生成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
因此,在设置在箱体主体部600内的弹簧515c与弹簧515d之间或弹簧515d与弹簧515e之间即使洗涤水的螺旋状水流衰减,也能够借助于通过流路529、531再度生成螺旋状水流。因此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下游部近旁,即使是处于洗涤水的温度上升,水垢的发生增加的环境的情况下,也能够一边加快洗涤水的流速,一边发生紊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垢的发生。
又,与在整个箱体主体部600设置弹簧515a的情况(参照图4)相比,由于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一部分没有设置弹簧,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一部分没有因弹簧515c、515d、515e而导致流路528、530的截面积变小,从而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一部分能够减少洗涤水的压力损失。
图12是表示安装于便器的图1的卫生洗涤装置100使用于人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在主体部200内的狭窄的空间配置图3所示的各种设备,因此,存在仅仅由于流体加热装置11c而不能取得大的空间的情况。因此,为了谋求流体加热装置11c的小型化,制作将带护套发热体505做成U型或蛇形弯曲的流体加热装置11c。
在这种情况下,弯曲成U型或蛇形的流体加热装置11c的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曲线状部分上不设置弹簧,而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直线状部分上设置弹簧515c、515d、515e,这样能够制作可实现小型化的流体加热装置11c。
利用上述结构能够将节省空间而且可小型化的流体加热装置11c配置于主体部200内。其结果是,在喷嘴30向人体的被洗涤部980伸出后,能够将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c加热的洗涤水从喷嘴30向被洗涤部980喷出。借助于此,能够对人体的被洗涤部980进行清洗。
又,在流体加热装置11a、11b、11c中,由于洗涤液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表面流过,从带护套发热体505释放的热量能够提供给洗涤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可小型化而且热交换效率高的流体加热装置。
又,由于在洗涤水的速度低的部分上设置弹簧,能够使洗涤水的速度提高同时使洗涤水形成紊流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表面产生水垢等附着物,能够延长流体加热装置的寿命。而且在洗涤水速度容易降低的部分以外不设置弹簧,因此与在所有部分都设置弹簧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流路的压力损失。又,通过将带护套发热体插入弹簧中用箱体主体600加以覆盖,能够制造流体加热装置。因此,流体加热装置容易制造,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还有,不限于流体加热装置11c,也可以将流体加热装置11a、11b做成弯曲成U型或蛇形形状的流体加热装置11a、11b。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就座检测装置620也可以是利用红外线方式检测人体的装置,也可以是利用便座400的静电电容检测人体的装置,又可以是与设置卫生洗涤装置100的室内的照明连动检测有无人体的检测装置。
第2实施形态
下面,对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系统进行说明。
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系统100b的远距离操作装置300b与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远距离操作系统300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各点。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b的远距离操作装置300b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远距离操作装置300b具备液晶显示部326、多个调整开关302臀部开关303、停止开关305、下身盆开关306、烘干开关307以及脱臭开关308。
在液晶显示部326上显示洗涤水的流量。使用者通过观看该液晶显示部326的显示,能够确认洗涤水的流量。还有,所谓洗涤水的流量意味着从图1的喷嘴部30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量。
使用者通过操作多个调整开关302可以改变从喷嘴部30喷出的洗涤水的流量。借助于此,可以增减液晶显示部326上显示的洗涤水的流量。
接着,图14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b的主体部200b的结构。
图14的主体部200b的结构与图3的主体部200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流体加热单元111以取代流体加热装置11a。以下,对该流体加热单元111进行说明。
图15是流体加热单元111的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5所示,流体加热单元111主要由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和加热装置配设台527构成。
在加热装置配设台527的中央部设置流体加热装置载置部528,在流体加热装置载置部528的两端上设置电气连接部529。又,在电气连接部529上设置电气端子部506a、506b、507a、507b。
图16是表示图15的流体加热单元111的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剖视图。图16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d与图4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不同点在于洗涤水出口512的位置。
如图16所示,在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一端设置洗涤水入口511。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另一端上设置洗涤水出口512。该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夹着带护套发热体505与洗涤水入口511反方向设置。
又,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具有能够与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连接的形状。
如图15所示,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与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连接。
又,两个流体加热载置11d内的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的端子506连接于电气端子部506a,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的端子507电气连接于507a,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的端子506连接于电气端子部506b,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的端子507连接于电气端子部507b。
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利用从电气端子部506a、506b、507a、507b提供的电力产生热量。
提供给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的洗涤水,利用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代护套发热体加热,通过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和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利用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b的带护套发热体加热。其后,加热过的洗涤水从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被提供给泵13(参照图3)。
借助于此,流过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a内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大。其结果是,洗涤水通过流路510a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的外周面形成高速的紊流状态流动,因此洗涤水受到搅拌,能够将带护套发热体外周面发生的热高效率地传递给全部洗涤水。
又,该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形成容易从外部配置的结构。下面对流体加热装置11d的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图17是说明流体加热装置11d的配置方法用的示意图。
图17(a)表示在主体部200b内配置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之前的状态,图17(b)表示在主体部200b内配置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之后的状态。
如图17(a)所示,在主体部200b内设置喷嘴部30、控制部4、切换阀14以及加热装置配设台527。又,主体部200b的侧面上设置流体加热单元插入口970(参照图1)。图17(a)中,流体加热单元970关闭着。
接着,如图17(b)所示,主体部200b的侧面上设置的流体加热单元插入口970被打开。然后,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被插入主体部200b内,配设于加热装置配设台527上。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水供应源201的配管202连接于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连接于配管203。而且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的端子506、507分别连接于电气端子部506a、506b、507a、507b(参照图5)。最后,流体加热单元插入口970被关闭。
又,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个数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增减。例如,一个流体加热装置11d的输出实质上为1000~1500W。例如,向流体加热装置11d提供的洗涤水的最低进水温度实质上为5℃,在向人体的被洗涤部分喷出的洗涤水的温度为实质上40℃的情况下,用实质上1000~1500W的输出能够加热到实质上40℃的最大洗涤水量实质上为每分钟500ml。因此,在最大洗涤水量需要每分钟实质上1000ml的情况下,设置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b。又,例如使用者通过操作图13所示的调整开关302,在需要的最大洗涤水量为每分钟实质上1500ml的情况下设置3个流体加热装置11b。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增加加热装置配设台527的电气端子部506a、506b、507a、507b的个数。
还有,在上述说明中使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个数增减的情况下,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主体部200b的控制部,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12a的进水温度和流量传感器10来的流量值,计算出应该提供给各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带护套发热体的电力量,将计算出的电热量提供给带护套发热体。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自由变更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个数。其结果是在过度严酷的设置环境和周围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洗涤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
图18是表示流体加热单元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8所示的流体加热单元111b还在图15所示的流体加热单元111中具备连接构件522。
如图18所示,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出口512和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d的洗涤水入口511利用具有柔软性的耐热橡胶构成的连接构件522连接。借助于此,容易增减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个数。又,能够自由自在地对多个流体加热装置11d的配置进行设计。
下面,图19是流体加热单元的另一例子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0是表示图19的流体加热单元中使用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9所示的流体加热单元111c以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e取代图15所示的流体加热单元111的两个流体加热装置11d。图20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e与图16的流体加热装置11d的不同在于设置洗涤水出口512e代替洗涤水出口512。
如图20所示,流体加热装置11e的洗涤水出口512e的内径比流体加热装置11e的洗涤水入口511的外径大,也可以是比洗涤水入口511的外径与O形环P7的直径的和小。借助于此,如图21所示,一个流体加热装置11e的洗涤水出口521e和另一流体加热装置11e的洗涤水入口511通过插入O形环P7能够进行嵌合实现水密封。借助于此,容易增减流体加热装置11e的个数。
下面,图21是流体加热装置的另一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1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f与图16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d的剖面的不同点在于下面各点。
如图21所示,洗涤水入口511f设置为从主体箱体600的一端侧与流路510的流向平行地倾斜向外,洗涤水出口512f设置为从主体箱体600的另一端侧与流路510的流向平行地倾斜向外。借助于此,可以减少从洗涤水入口511f流入的洗涤水的压力损失,同时减少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的洗涤水的压力损失。其结果是,即使水压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稳定流量的洗涤水。
利用以上所述的构成,流体加热单元由于设置多个流体加热装置,能够增加流体加热单元的最大加热量。其结果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或使用环境确保规定温度的洗涤水的流量。
第3实施形态
下面,对第3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进行说明。第3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c(未图示)与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流体加热装置11g代替流体加热装置11a。
图22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如图22所示,流体加热装置11g主要由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主体部600、直线型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弹簧515a、515b(未图示)、弹性支持构件P1、P2以及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构成。
在流体加热装置11g的箱体主体部600的一端侧的上表面,设置接收由配管202提供的洗涤水用的洗涤水入口511和送出加热过的洗涤水到泵13用的洗涤水出口512。
又,在洗涤水出口512的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12a和温度传感器12b。又,在带护套发热体505x的另一端侧设置温度熔断器12c。
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两个端面上,分别隔着弹性支持构件P1、P2安装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借助于此,封闭下面所述的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的开口部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之间的间隙。
下面,图23是说明图22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内部结构用的说明图。图23(a)表示图22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X-X线的剖面,图23(b)表示图23(a)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Y-Y线的剖面,图23(c)表示图23(a)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Z1-Z1线的剖面,图23(d)表示图23(a)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Z2-Z2线的剖面。还有,图23(c)、(d)中,弹簧515a、515b的图示省略。
贯通到箱体主体部600内部地,大致平行地配置直线型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在带护套发热体505x的外周面上将弹簧515a卷绕成螺旋状,带护套发热体505y的外周面上将弹簧515b卷绕成螺旋状。
由带护套发热体505x的外周面、弹簧515a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形成流路510a。流路510a以箱体主体部600的长度方向为轴形成螺旋状。同样,由带护套发热体505y的外周面、弹簧515b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内周面形成流路510b。流路510b以箱体主体部600的长度方向为轴形成螺旋状。
在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面与弹性支持构件P1、P2之间分别设置O形环P3、P4,在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与弹簧支持构件P1、P2之间设置O形环P5、P6。借助于此,可以防止从箱体主体部600的两端面与端面支持构件600a、600b的接合部流出洗涤水。
又,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外周面的两端部近旁,利用弹性支持构件P1、P2分别在轴方向可移动地加以支持。在这里,所谓在轴方向可移动地加以支持的状态,有例如利用橡胶构成的弹性支持构件P1、P2的弯曲可移动地在轴方向支持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状态或利用橡胶构成的弹性支持构件P1、P2的表面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表面的滑动在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持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状态。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外周面两端部近旁不是相当于作为发热体使用的镍铬线的部分,而是相当于与镍铬线连接的金属端子的部分(非加热部L2:参照图5)。因此,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两端部近旁温度不高。因此弹性支持构件P1、P2不会发生熔化。
控制部4根据由温度传感器12a提供的温度测定值,对流体加热装置11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温度进行反馈控制。在圆筒状的空间510b插入温度传感器12b的检测部。控制部4根据由温度传感器12b提供的温度超过信号对流体加热装置11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电力供应及其切断进行控制。温度熔断器12c在带护套发热体505y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切断对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电力供应。温度传感器12a由于设置在洗涤水出口512的附近,能够正确控制提供给臀部喷嘴1的洗涤水的温度。还能够防止对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异常加热,提高安全性能。
又,温度传感器12b也和温度传感器12a一样设置在洗涤水出口512的附近,因此控制部4能够正确控制提供给臀部喷嘴1的洗涤水的温度。
洗涤水由设置在图23(c)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一端侧的洗涤水入口511,提供给形成于带护套的发热体505x的周围的螺旋状流路510a。在这里,洗涤水入口511偏离流路510a的轴心设置在偏心位置上。借助于此,通过流路510a内部流动的洗涤水速度不衰减地从图23(d)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流路510c向形成于带护套的发热体505y的周围的螺旋状流路510b提供。然后,洗涤水从设置在图23(c)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一端侧的洗涤水出口512流出。
因此,流过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a、510b内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流路510c以及从流路510c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大。
其结果是,洗涤水由于通过流路510a、510b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外周面高速度以紊流状态流动,因此洗涤水得到搅拌,在带护套发热体505a、505b的外周面上发生的热能够全部高效率地传递给洗涤水。
又,即使是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在轴方向上热膨胀或热收缩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热膨胀或热收缩引起的变形大致限制于轴方向上。因此能够利用两端部相对于弹性支持构件的滑动有效地吸收热膨胀或热收缩引起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变形。借助于此,由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以及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主体部600上没有应力的作用,因此能够防止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损坏和变形。
又,由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外周部与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主体部600没有接触,所以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即使是在径向上有热膨胀或热收缩,也没有应力作用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以及箱体主体部600,能够防止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以及箱体主体部600的损坏和变形。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控制部4利用反馈控制对流体加热装置11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温度进行控制,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前馈控制对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温度进行控制,也可以实施在温度上升时利用前馈控制对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进行控制,在正常时利用反馈控制对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进行控制的复合控制。
还有,也可以利用双向可控硅元件对多个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通电量进行控制。例如,也可以相应于多个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设定占空比,根据该占空比控制进行交替通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闪烁噪声等的发生。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廉价而且不容易破损的两条直线形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任意数量的直线形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还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圆柱状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三棱柱状、四棱柱状或多棱柱状的带护套发热体。
又,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相同圆筒形状的陶瓷发热体。
下面的图24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加热特性。图24的纵轴表示洗涤水的热水供应流量Q(ml/分),横轴表示输入功率(瓦特)。
又,图24中的白色三角形表示洗涤水的进水温度为30℃的洗涤水上升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黑色四方形表示洗涤水的进水温度为25℃的洗涤水升温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黑色三角形表示洗涤水进水温度20℃的洗涤水升温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白色四方形表示进水温度15℃的洗涤水升温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白色圆点表示将进水水温为10℃的洗涤水升温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黑色圆点表示进水温度为5℃的情况下的洗涤水升温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加热特性。
通常,冬季的洗涤水进水温度为例如5℃。又,使用者有充分洗净的感觉所需要的洗涤水的水量实质上为1000ml。在这种情况下,图24的圆点所示的加热特性(进水温度5℃)中,使实质上1000ml的洗涤水温度升高到实质上40℃的情况下的最大输入功率实质上为2500W。
又,在中间期或夏季的洗涤水的进水温度,实质上为例如20℃。又,使用者有充分洗净的感觉所需要的洗涤水的水量与冬季的情况相同,实质上为1000ml。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4的用黑三角表示的加热特性(进水温度20℃)中,使实质上1000ml的洗涤水的温度升高到实质上40℃所需要的最大输入功率为1500W。
根据上述情况,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总最大输入功率设定为2500W。其结果是,即使是在冬季、中间期、夏季,进水温度为5℃或20℃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每分钟1000ml的适合人体洗涤的40℃的洗涤水。其结果是,即使使用者连续使用卫生洗涤装置100,也能够喷出温度为40℃的一定温度的洗涤水,能够防止发生热水用完的情况。
下面,图25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洗涤水的温度上升的特性图,图2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g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的特性图。
图25所示的纵轴表示洗涤水温度(℃),横轴表示响应时间(秒)。图26的纵轴表示目标温度Tq(℃),横轴表示响应时间(秒)。
在图25和图26中,虚线T1表示具有每平方厘米20瓦特(每平方厘米的功率数称为功率密度)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性,虚线T2表示具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性,实线T3表示具有功率密度为38(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性,实线T4表示具有功率密度为5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性。功率密度的详细定义将在下面叙述。
如图25所示,随着流体加热装置的功率密度的增加,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洗涤水的温度上升。例如,虚线T1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2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在1秒钟内能够使水温最多上升实质上8K,如虚线T2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在1秒钟内能够使水温最多上升实质上10K,如实线T3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38(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在1秒钟内能够使水温最多上升实质上12K,如实线T4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5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在1秒钟内能够使水温最多上升实质上14K。
又,如图26的虚线T1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2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中,出现过冲和下冲的现象。虚线T1所示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表示带护套发热体的热响应迟缓。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对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发热体线505b的发热量,护套管505a和绝缘粉末505c的热容量相对较大。其结果是,具有功率密度20W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有不容易加热又不容易冷却的特性,因此不适合变动幅度约为小于等于1℃左右的稳定的洗涤水的加热。
另一方面,如虚线T2所示,具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中,没有出现过冲和下冲。虚线T2所示的洗涤水的温度控制响应显示出带护套发热体的热响应快的情况。其结果是,具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适合于变动幅度约1℃的稳定的洗涤水的加热。因此,使用者所希望的对洗涤水的温度能够迅速控制的装置是具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
还有,制作具有功率密度为5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是可能的,但是耐用寿命试验的结果表示,具有功率密度为50(W/cm2)的加热特性的流体加热装置不容易确保作为目标的实质上10年的使用寿命,有在短期间内发生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发热体线505a烧断的情况。
在这里,用图5对功率密度进行说明。功率密度是施加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之间的功率除以发热体有效长度L1上的护套管505a的表面积得到的数值,也就是发热体有效长度L1上的单位表面积的功率。例如护套管505a为圆柱状的情况下的功率密度(W/cm2),为施加于端子506、507之间的功率(W)除以护套管505a的直径φh(cm)、发热体有效长度L1(cm)、以及π的积得到的商。
还有,使用者通过操作远距离操作装置300b,改变洗涤水温度、洗涤水流量、或进水温度等。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自动调整施加于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功率。其结果是,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功率密度也增减。因此,上述说明中的功率密度意味着为了将洗涤水的温度设定于设定温度,而在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上施加的功率为最大时的功率密度。
还有,功率密度为30(W/cm2)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与通常带护套发热体的允许功率密度为4~8(W/cm2)左右的情况相比,为各公司的允许功率密度的数倍。该允许功率密度从发热体寿命的角度决定。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适当设定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的发热体线的粗细、做成螺旋状的发热体线的卷绕直径和卷绕间距等条件,能够研制出尽管将发热体线的单位长度或单位体积的平均温度抑制得比较低,但是总体发热量大的带护套发热体505x、505y,制作长寿命而且热容量小,热响应性能优异的流体加热装置11a、11b、11c、11d。
因此,形成为螺旋状的流路510内流过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大。其结果是,洗涤水通过流路510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外周面形成高速度的紊流状态流动,因此能够对洗涤水进行搅拌,将带护套发热体外周面发生的热量高效率传递给全体洗涤水。
还有,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发热体使用带护套发热体,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陶瓷发热体。又,带护套发热体的根数不限于2根,可以使用任意数目。又,带护套发热体的形状虽然采用筒状或圆筒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三棱柱或四棱柱等其他任意形状。
第4实施形态
下面,对第4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进行说明。第4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与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流体加热装置11h以代替流体加热装置11a。
图27是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h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7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h具备感热板P8和热敏电阻518,以代替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弹性支持构件P2。
感热板P8上安装有热敏电阻518。感热板P8由热传导性能好的铜构成。热敏电阻518能够隔着感热板P8正确地检测出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的温度。
首先,将洗涤水向流体加热装置11h的洗涤水入口511提供。控制部将电力施加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借助于此,将带护套发热体505上发生的热量提供给流过由带护套发热体505、弹簧515a和箱体主体部600a形成的流路510的洗涤水。加热过的洗涤水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的洗涤水的温度可以根据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的温度推测。从而,根据热敏电阻518检测出的温度调整对带护套发热体505施加的功率。借助于此,即使是流过510的洗涤水的流量发生变动,也能够使一定温度的洗涤水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
又,即使是洗涤水的流量变少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热敏电阻518检测出的温度上升梯度,由控制部4调整施加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功率,以此能够防止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温度上升过多,因此能够防止流体洗涤装置11h本身的故障。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安全性。
又,即使是洗涤水的流量变少,发生洗涤水滞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热敏电阻518的温度上升,因此在带护套发热体505表面不会发生水垢。
还有,图27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h是能够使需要量的洗涤水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规定的温度的瞬间式流体加热装置,因此与预先将洗涤水加热并保存的热水贮存式的流体加热装置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并且降低电力消耗。
如上所述,在第4实施形态中,使热敏电阻518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参照图5)通过感热板P8接触,因此,感热板P8不影响洗涤水的流动和流体加热装置11h的组装性。又,通过设置感热板P8和热敏电阻518能够确切检测带护套发热体的温度,对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对空烧采取对策。
又,流体加热装置11h的形成为螺旋状的流路510内流过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直线流动的洗涤水速度大。其结果是,洗涤水通过流路510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外周面形成高速紊流状态流动,因此洗涤水受到搅拌,能够将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上发生的热量高效率地传递给全体洗涤水。
还有,即使例如流体加热装置11h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等曲面的情况下,也容易通过将热敏电阻518固定于感热板P8进行安装。其结果是,能够正确检测流体加热装置11h的加热温度。
还有,在流体加热装置11h中,感热板P8由铜构成,由于带护套发热体505也用相同的材料铜构成,因此容易进行钎焊。
铜构成的感热板P8具有特别优异的热传导性和能够长期使用的耐蚀性,因此能够长期迅速而且正确地将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温度传递给热敏电阻518。
还有,感热板P8的材料并不限定于铜,在改变带护套发热体505的护套管505a的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应于护套管505的材料改变感热板P8的材料,以便更加容易钎焊。例如在使用不锈钢形成护套管505a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不锈钢作为感热板P8的材料。
图28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8的流体加热装置11k与图27的流体加热装置11h的结构的不同点是不设置端面支持构件600b。
感热板P8钎焊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和箱体主体部600的一端。这样能够防止从箱体主体部600的端面与感热板P8的接合部漏出洗净水。其结果是,在流体加热装置11k中,不需要端面支持构件600b,因此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组装。
图29是表示流体加热装置的另一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0是图29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侧面图。
图29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m与图27的流体加热装置11h的不同点是,设置带剖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护套的发热体505m代替圆带有筒状护套的发热体505设置弹性支持构件P2代替感热板P8。
如图29和30所示,不使用感热板P8,而在带有剖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护套的发热体505m的非加热部L2的端子507的一个面上安装热敏电阻518。其结果是,能够减少零部件数目、降低成本并且便于组装,同时能够正确检测出流体加热装置11m的加热温度。
第5实施形态
下面,对第5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进行说明。第5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与第1实施形态的卫生洗涤装置100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流体加热装置11p取代流体加热装置11a。
图31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11p的示意性剖视图。
流体加热装置11p具备传热板P10和双向可控硅元件523,以其取代图4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弹性支持构件P1,并且具备感热板P8和温度熔断器12c,以其取代弹性支持构件P2,而且还具备温度传感器12b和热敏电阻518。
传热板P10设置得能够直接接触提供给图31的洗涤水入口511的洗涤水。传热板P10利用热传导性高的铜构成传热板P10上用小螺丝固定作为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功率控制元件而且也是发热电子零件的双向可控硅元件523。
感热板P8设置为与带护套发热体505的非加热部L2接触。感热板P8由热传导性能良好的铜构成。感热板P8上设置在带护套发热体505被加热到异常温度时,切断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的电力供应的温度熔断器12c。
又,在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洗涤水出口512上安装检测加热过的洗涤水的温度的热敏电阻518。热敏电阻518与控制部4连接。又,为了在热敏电阻518发生电气故障时也能够防止流体加热装置11p的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异常温升,在洗涤水出口512近旁设置在规定温度下电气接点能够机械性地接通和断开的温度开关、即温度传感器12b。
下面,对流体加热装置11p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从洗涤水入口511提供洗涤水的情况下,控制部4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施加电力。借助于此,将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热量提供给流路510中通过的洗涤水,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洗涤水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在这种情况下,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的洗涤水的温度利用热敏电阻518检测。热敏电阻518将检测出的洗涤水的温度作为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控制部4接收来自热敏电阻518的信号,通过双向可控硅元件523对带护套发热体505提供电力,使得从洗涤水出口512流出的洗涤水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
如上所述,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施加电力的情况下,作为电力控制元件和发热电子零件的双向可控硅元件523发热。因此,通过使固定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感热板P8与流过洗涤水入口511的温度低的洗涤水接触,能够抑制双向可控硅元件523本身的温度上升。
这样,在流体加热装置11p中,能够确保作为发热电子零件的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水冷却效果,因此能够防止安装于传热板P10的发热电子零件的故障。又,传热板P10兼用作洗涤水的泄漏防止构件和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散热构件。
又,流过流体加热装置11p的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内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大。其结果是,洗涤水通过流路510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形成高速紊流流动,因此洗涤水得到搅拌,能够将带护套发热体505外周面上发生的热量高效率传递给全体洗涤水。
还有,固定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传热板P10设置在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洗涤水入口511近旁,借助于此,使传热板P10与被带护套发热体505加热之前的温度低的洗涤水接触,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热量通过传热板P10高效率地传递给洗涤水。
又,控制部4根据热敏电阻518检测出的信号控制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的电力供应,这样即使通过流体加热装置11p内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量有变动,也能够将规定温度的洗涤水从洗涤水出口512送出。这样,图31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p由于是即使加热式的流体加热装置,因此与热水贮存式流体加热装置相比,能够谋求降低成本并减少电力消耗。
又,即使是热敏电阻518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由于在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洗涤水出口512附近设置在规定的温度电气接点能够机械性通断的温度传感器12b,因此即使在热敏电阻518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洗涤水的加热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机械性断开温度传感器12b的电气接点,能够断开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的电力供应。
还有,由于在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洗涤水出口512侧的感热板P8上设置温度熔断器12c,因此即使在热敏电阻518和温度传感器12b有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洗涤水的温度高于规定的温度时利用温度熔断器12c断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的电力供应。
流体加热装置11p可以通过传热板P10将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热量释放到洗涤水中,同时温度熔断器12c能够通过感热板P8检测出带护套发热体505和洗涤水的异常加热,因此,能够可靠防止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故障,同时在流体加热装置11p异常加热时能够切断对带护套发热体505的端子506、507的电力供应,确保安全。
又,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感热板P8和传热板P10由铜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其他任何金属构成。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对于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的散热所需要的热传导性能和洗涤水防止泄漏所需要的机械强度。
还有,在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感热板P8和传热板P10由铜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可长期使用的耐腐蚀性能和特别优异的热传导性能。
通过将流体加热装置11p的感热板P8和传热板P10做成实质上L字形,流体加热装置11p不向外侧有太大的突出,能够实现流体加热装置11p的小型化。
而且,能够实现使用能够小型化并且有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加热装置11a~11p的温升洗涤装置110。借助于此,能够喷出使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下的洗涤水。
还有,在第1~第5实施形态中,使用带护套发热体505对洗涤水进行加热,但是,并不限于带护套发热体,也可以使用其他任意加热装置,例如陶瓷发热体等。
在上述第1~第5实施形态中,箱体主体部600相当于箱体,带护套发热体505相当于发热体,流路510、522、523、524、527、528、529、530、531相当于流路,弹簧515a到515e相当于螺旋状弹簧、紊流发生机构、以及螺旋状构件,洗涤水入口511相当于流体入口和筒状流体入口,洗涤水出口512相当于流体出口和筒状流体出口,热敏电阻518相当于温度检测器,控制部4相当于控制装置,感热板P8相当于感热板,传热板P10相当于传热构件,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相当于发热电子零件,喷嘴部30相当于喷出装置。
第6实施形态
下面,对具备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衣服洗涤装置进行说明。
图32是使用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流体加热装置的衣服洗涤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纵剖视图。还有,在衣服洗涤装置中使用的流体加热装置与图4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结构相同。
首先,对衣服洗涤装置800的驱动系统进行简单说明。
洗涤槽810固定于衣服洗涤装置800内。洗涤槽810的内侧设置内槽808,内槽808设置为能够在洗涤槽810内以垂直方向为轴旋转。又,在内槽808的下部设置搅拌翼809。搅拌翼809设置为独立于内槽808能够以垂直方向为轴旋转。
洗涤槽810的下方设置电动机811。电动机811的轴通过旋转传递机构连接于轴承812。轴承812能够有选择地使搅拌翼809和内槽808中的任一方或两者旋转地连接着。
因此,根据控制部825的指示,电动机811旋转,借助于此,轴承812以铅直方向为轴旋转,使连接于轴承812的搅拌翼809和内槽808中的任一方或两者旋转。
下面,对向衣服洗涤装置800的洗涤槽810内提供的洗涤水的路径进行说明。衣服洗涤装置800的洗涤水的路径主要由主水路814、旁通路径815、吸水路822、热水路819、以及洗涤剂热水路821构成。
供给水源提供的洗涤水从供水口813流过主水路814内,提供给洗涤槽810。主水路814中插入切换阀816和洗涤剂投入口820。切换阀816上连接旁通路径815的一端。
吸水路822的一端连接于洗涤槽810的下部。吸水路822上依序插入进水切换阀823、泵824、流体加热装置11a和水温检测器836。吸水路822的另一端连接于切换阀818。
在吸水路822的进水切换阀823上连接旁通路径815的另一端。切换阀818上连接热水路819和洗涤剂热水路821。
下面,图33是图32所示的衣服洗涤装置800的示意横截面图。
如图33所示,衣服洗涤装置800的洗涤槽810和内槽808设置在衣服洗涤装置800的中央部。另一方面,流体加热装置11a和旁通路径815设置在衣服洗涤装置800的角落部835。
如图32所示,流体加热装置11a由于是纵向较长的形状,所以可以将流体加热装置11a纵向配置于衣服洗涤装置800的角落部835。借助于此,可以实现衣服洗涤装置800的小型化。
又,流过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形成螺旋状的流路510内的洗涤水的速度比从洗涤水入口511到洗涤水出口512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直线流动的洗涤水的速度大。其结果是,洗涤水在流路510内沿着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形成高速紊流状态流动,因此洗涤水得到搅拌,在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上发生的热量能够高效率地传递给全体洗涤水。因此能够提供可使洗涤剂溶解的温度的洗涤水。
下面,对使用热水进行洗涤情况下的衣服洗涤装置800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从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后提供给洗涤槽81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路径的示意图。洗涤水的路径用粗线表示。
控制部825向切换阀816、切换阀818、以及进水切换阀813发出指示。切换阀816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切换阀816的阀门,使洗涤水流入旁通路径815。进水切换阀823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进水切换阀823的阀门,使洗涤水从旁通路径815流入吸水路822。切换阀818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切换阀828的阀门,使洗涤水从吸水路822流往热水路819。
又,控制部825指示泵824进行运行。利用泵824的动作将洗涤水吸上来。控制部825将电力施加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带护套发热体505。
借助于此,来自供水口813的洗涤水通过旁通路径815、吸水路822、泵824、以及流体加热装置11a依序流动,提供给洗涤槽810。在这种情况下,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由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到最合适的温度。
下面,就将一度提供给洗涤槽810内的洗涤水进行加热后提供给洗涤槽810内的情况下的衣服洗涤装置800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图35表示将一度提供给洗涤槽810内的洗涤水加热后提供给洗涤槽810内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路径。洗涤水的路径用粗线表示。
控制部825对切换阀818和进水切换阀823提供指示。进水切换阀823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进水切换阀823的阀门,使洗涤水从洗涤槽810流向吸水路822。切换阀818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切换阀818的阀门,使洗涤水从吸水路822流入热水路819。
又,控制部指示泵824运行。利用泵824的动作将洗涤水吸上来。控制部825将电力施加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带护套发热体505。
借助于此,从洗涤槽810吸出的洗涤水通过吸水路822、泵824以及流体加热装置11a依序流动,再度提供给洗涤槽810。在这种情况下,洗涤水由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到最合适的温度。
下面对将加入洗涤剂的热水提供给洗涤槽810的情况下的衣服洗涤装置800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图36表示将添加洗涤剂的热水提供给洗涤槽810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路径。用粗线表示粗线的路径。
控制部825对切换阀816、切换阀818、以及进水切换阀823发出指示。切换阀816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将切换阀816的阀门加以切换,使洗涤水流入旁通路径815。进水切换阀823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对进水切换阀823的阀门进行切换,使洗涤水从旁通路径815流入吸水路822。切换阀818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切换阀818的阀门,使洗涤水从吸水路822流入洗涤剂热水路821。
又,控制部825对泵824发出运行指示。利用泵824的动作将洗涤水吸上来。控制部825将电力施加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带护套发热体505。
借助于此,从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通过吸水路822、泵824、流体加热装置11a、以及洗涤剂投入口820依序流动,被提供给洗涤槽810。在这种情况下,从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被流体加热装置加热到最合适的温度,同时利用加热过的洗涤液溶解洗涤剂。
最后,对将净水提供给衣服洗涤装置800内的洗涤槽810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7表示将净水提供给衣服洗涤装置800内的情况下的洗涤水的路径。洗涤水的流动用粗线表示。
控制部825对切换阀816提供指示。切换阀816根据控制部825来的指示切换切换阀816的阀门,使洗涤水流入主水路814。
借助于此,从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经过主水路814和洗涤剂投入口820依序流动,被提供给洗涤槽810。在这种情况下,从供水口813提供的洗涤水将洗涤剂加以溶解。下面的图38是表示使用于衣服洗涤装置800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8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q是使用陶瓷发热体的加热装置。
图38所示的流体加热装置11q主要由筒状的陶瓷发热体837、一对电极端子842、弹簧844、泄水龙头843、进水口840、以及出水口841构成。还有,在筒状的陶瓷发热体837的外周面上与图4的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一样,卷绕着弹簧844并使其形成螺旋状。
首先,从进水口840提供洗涤水。在这种情况下,从控制部825向一对电极端子842提供规定的电力。借助于此,对筒状的陶瓷发热体837进行加热。从进水口840提供的洗涤水沿着筒状的陶瓷发热体837的内侧向下方一边流动一边被加热,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下方通过陶瓷发热体837的外侧向上方一边流动一边被加热。
洗涤水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下方通过陶瓷发热体837的外周面向上方流动的情况下,借助于由弹簧844形成的螺旋状的流路510将陶瓷发热体837的热量高效率地提供给洗涤水,加热的洗涤水从出水口841排出。
又,通常能够向家用衣服洗涤装置800提供的电力由于配电盘的断路器的限制,上限为1500W。因此如果考虑衣服洗涤装置800中内装的电动机811使用的电力,则能够使用于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功率受到限制。因此,在第6实施形态的衣服洗涤装置800中,控制部825进行电力分配,使得流体加热装置11a和电动机811的功率的和在不超过规定值(例如1300W)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
具体地说,在洗涤槽810中加入自来水时,电动机811不旋转的情况下,将提供给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功率设定为最大值(例如1300W),在电动机811旋转的情况下,例如正在洗涤时洗涤水的温度偏低的情况下,设定为对流体加热装置11a提供的电力为规定值与电动机811的功率之差。
又,控制部825利用合适温度控制功能对泵824的流量进行控制,使得在流体加热装置11a的下游侧设置的自动调温器(未图示)检测出的水温为适合洗涤的温度。
控制部825在即使泵824进行流量控制输出的水也比设定温度高的情况下对提供给流体加热装置11a的功率进行控制使其减少。
又,在水温为5℃的情况下,洗涤剂不容易溶解于洗涤水中。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从供水口813通过旁通路径815和吸水路822提供的洗涤水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a进行加热,以此从洗涤剂投入口820投入的洗涤剂容易溶解于洗涤水中。
使用溶解了洗涤剂的洗涤水,以此使洗涤剂浸透被洗涤物(衣服)等,并且能够不伤衣料地进行洗涤。而且由于能够在瞬间将洗涤水加热,不必白白对洗涤水进行加热,能够降低成本并减少电耗。
又,通过使用流体加热装置11a,使洗涤水流过带护套发热体505的外周面,因此从带护套发热体505发出的热量全部被提供给洗涤水。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带护套发热体505来的热量提供给洗涤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使用可小型化而且高热交换率的流体加热装置11a的衣服洗涤装置800。
又,除了使洗涤剂溶解以外,加热的洗涤水还有容易使衣服的污垢和油渍分解的效果。因此能够缩短洗涤时间,进行高性能的洗涤。
还有,通过对洗涤槽810提供用流体加热装置11a进行加热的洗涤水,能够对洗涤槽810内进行加热消毒,也能够得到杀菌或除菌的效果。又,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流体加热装置11a加热的洗涤水温度也可以是60℃左右,但是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只限定于衣服洗涤装置800的盖盖着的情况。
又,上面对将流体加热装置使用于纵向配置的衣服洗涤装置8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流体加热装置使用于其他方式的衣服洗涤装置。例如也可以将流体加热装置使用于横放的或斜放的滚筒式衣服洗涤装置。
还有,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到第6实施形态中,对将流体加热装置使用于卫生洗涤装置和衣服洗涤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流体加热装置也可以使用于淋浴装置或洗碗机等。
在上述第6实施形态中,箱体主体部600相当于箱体,带护套发热体505相当于发热体,流路510、522、523、524、527、528、529、530、531相当于流路,弹簧515a到515e相当于螺旋状弹簧、紊流发生机构、以及螺旋状构件,洗涤水入口511相当于流体入口和筒状流体入口,洗涤水出口512相当于流体出口和筒状流体出口,热敏电阻518相当于温度检测器,控制部4相当于控制装置,感热板P8相当于感热板,传热板P 10相当于传热构件,双向可控硅元件523相当于发热电子零件,泵824相当于供给装置。

Claims (37)

1.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箱体和收容在所述箱体的发热体,
在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箱体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
还具备在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发生紊流的紊流发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设置在流过所述流路内的流体的速度低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流路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断续设置在所述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流路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具有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棒状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包含沿着所述发热体的外周面卷绕的螺旋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状构件由螺旋状弹簧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螺旋状构件的卷绕方向平行设置的筒状的流体入口和筒状的流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中的至少其一设置在偏离发热体中心轴的位置上,使得流体从沿着发热体外周面的方向流入或从沿着发热体外周面方向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具有实质上大于等于1.5kW,实质上小于等于2.5kW的最大发热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具有流体温度的上升速度的最大梯度为每秒实质上大于等于10K的性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包含带护套发热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护套发热体具有实质上大于等于30W/cm2小于等于50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包含陶瓷发热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所述发热体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以及
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控制对所述发热体提供的电力的控制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触所述发热体设置、同时具有突出到所述箱体外部的部分的感热板,
所述温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通过所述感热板检测所述发热体的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具有发热部和非发热部,
所述感热板设置成与所述发热体的非发热部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感热板设置成在所述箱体的流体出口近旁与所述发热体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与所述发热体接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钎焊于所述发热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具有防止所述箱体内的流体泄漏的泄漏防止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由金属构成。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由铜板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热板形成为实质上L字形。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接触所述流路内的流体设置、同时具有突出到所述箱体外部的部分的传热构件、以及
所述设置在向所述箱体的外部突出的所述传热构件的一部分上,对所述发热体提供电力用的发热电子零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
所述传热构件设置成在所述箱体的流体入口近旁与所述流体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构件具有防止所述箱体内的流体泄漏的泄漏防止功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构件由金属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构件由铜板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构件形成为实质上L字形。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含多个箱体部分,
所述发热体包含在所述多个箱体部分分别收容的多个发热体,在所述各箱体部分的内表面与各发热体部分的外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流路,
所述紊流发生机构还包含在所述多个流路的各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发生紊流的多个紊流发生机构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箱体部分的各个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形成为能够与另一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嵌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箱体部分的各个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还具备将所述一个箱体部分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另一箱体部分的流体入口加以连接的连接构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箱体部分具有相同的形状。
36.一种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将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向人体的被洗涤部位喷出的洗涤装置,包含一边使所述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流动一边进行加热的流体加热装置、以及将利用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加热的流体向所述人体喷出的喷出装置,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具有
箱体、以及
收容在所述箱体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
在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还具备使紊流发生的紊流发生机构。
37.一种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利用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洗涤衣服的洗涤装置,包含洗涤槽、
一边使所述水供应源提供的流体流动一边进行加热的流体加热装置、以及将利用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加热的流体提供给洗涤槽内的供给装置,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具有
箱体、以及
收容在所述箱体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路,在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上还具备使紊流发生的紊流发生机构。
CNB2004800222406A 2003-08-05 2004-08-03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07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6650A JP4474867B2 (ja) 2003-08-05 2003-08-05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トイレ装置
JP286650/2003 2003-08-05
JP325805/2003 2003-09-18
JP356069/2003 2003-10-16
JP410012/2003 2003-12-09
JP155815/2004 2004-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3143A true CN1833143A (zh) 2006-09-13
CN100460774C CN100460774C (zh) 2009-02-11

Family

ID=3436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22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0774C (zh) 2003-08-05 2004-08-03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74867B2 (zh)
CN (1) CN100460774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1812A (zh) * 2013-05-10 2013-09-04 吴章杰 一种适用于液体发热的陶瓷加热片
CN103459937A (zh) * 2011-03-25 2013-12-18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加热方法、液体加热装置和加热液体供给装置
CN107518847A (zh) * 2017-09-28 2017-12-29 黄文佳 一种洗碗机结构
CN107741088A (zh) * 2017-10-17 2018-02-27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
CN10957744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CN109577440A (zh) * 2017-09-28 2019-04-05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CN109737862A (zh) * 2018-12-25 2019-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lvdt)的被动降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8084B1 (ko) * 2003-08-05 2007-12-21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체 가열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세정 장치
KR100748454B1 (ko) * 2006-06-19 2007-08-10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비데용 순간 온수 장치의 초기 유속 추정 방법과 이를이용한 순간 온수 장치
JP6716904B2 (ja) * 2015-12-22 2020-07-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73048U (zh) * 1973-11-02 1975-06-26
JPS5965337U (ja) * 1981-04-22 1984-05-01 電熱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加熱器
JPS5840A (ja) * 1981-06-22 1983-0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交換装置
JPS5862447A (ja) * 1981-10-08 1983-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温水加熱装置
JPS58120039A (ja) * 1982-01-08 1983-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水加熱装置
JPS58158247U (ja) * 1982-04-15 1983-10-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647836B2 (ja) * 1985-09-28 1994-06-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局部洗浄装置の温水タンク
JPS63107695U (zh) * 1986-09-05 1988-07-11
JPS6387467U (zh) * 1986-11-26 1988-06-07
CN2146679Y (zh) * 1993-01-16 1993-11-17 周运华 自动通断电快速热水器
JP2709566B2 (ja) * 1994-04-14 1998-02-04 北川精機株式会社 熱媒体加熱冷却装置
CA2169230A1 (en) * 1995-02-13 1996-08-14 Lawrence Sirovich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urbulence in boundary layer and other wall-bounded fluid flow fields
JP3750189B2 (ja) * 1996-04-24 2006-03-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加熱装置
JPH10220876A (ja) * 1997-02-07 1998-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水装置
JP3335552B2 (ja) * 1997-06-03 2002-10-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4341141B2 (ja) * 2000-03-31 2009-10-07 Toto株式会社 人体洗浄装置
JP3611102B2 (ja) * 2000-05-26 2005-01-1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ウステック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02147856A (ja) * 2000-11-06 2002-05-22 Toto Ltd 人体洗浄温水装置
JP2002322713A (ja) * 2001-04-27 2002-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衛生洗浄装置
JP2003213765A (ja) * 2002-01-24 2003-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衛生洗浄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937A (zh) * 2011-03-25 2013-12-18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加热方法、液体加热装置和加热液体供给装置
CN103459937B (zh) * 2011-03-25 2016-03-16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加热方法、液体加热装置和加热液体供给装置
CN103281812A (zh) * 2013-05-10 2013-09-04 吴章杰 一种适用于液体发热的陶瓷加热片
CN103281812B (zh) * 2013-05-10 2015-07-15 吴章杰 一种适用于液体发热的陶瓷加热片
CN10957744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CN107518847A (zh) * 2017-09-28 2017-12-29 黄文佳 一种洗碗机结构
CN109577440A (zh) * 2017-09-28 2019-04-05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CN109577442B (zh) * 2017-09-28 2021-07-16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CN109577440B (zh) * 2017-09-28 2021-07-27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
US11225785B2 (en) 2017-09-28 2022-01-18 Toto Ltd. Sanitary washing device
CN107741088A (zh) * 2017-10-17 2018-02-27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
CN107741088B (zh) * 2017-10-17 2020-01-03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
CN109737862A (zh) * 2018-12-25 2019-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lvdt)的被动降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0774C (zh) 2009-02-11
JP4474867B2 (ja) 2010-06-09
JP2005054456A (ja) 2005-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0510A (zh) 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清洗装置
CN101036560A (zh) 电饭锅
CN1833143A (zh) 流体加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洗涤装置
CN1767149A (zh) 加热器和晶片加热装置以及该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CN1453133A (zh) 喷墨记录头
CN1131987C (zh) 沸腾和冷凝制冷剂的冷却装置
CN1299833C (zh) 喷水装置
CN1320224C (zh) 卫生洗净装置
CN1174188C (zh) 电子微波炉
CN1555482A (zh) 电磁流量计
CN1675494A (zh) 燃料填充装置及方法
CN101080838A (zh) 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101040235A (zh) 温度调整方法、热处理设备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976229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泄漏电流降低方法
CN1662105A (zh) 陶瓷加热器、晶片加热装置以及半导体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685117A (zh) 卫生清洗装置
CN1727645A (zh) 用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相的高效定子
CN1654903A (zh) 加热/冷却系统
CN1806209A (zh) 图象加热装置
CN163746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568569A (zh) 电压检测电路和使用它的内部电压发生电路
CN1195392A (zh) 封闭式压缩机
CN1515877A (zh) 流量传感器、流量计及液体排出机器的排出量控制装置
CN1652948A (zh) 书写用具
CN1725122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