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5216A - 显影单元 - Google Patents

显影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5216A
CN1825216A CNA2006100582370A CN200610058237A CN1825216A CN 1825216 A CN1825216 A CN 1825216A CN A2006100582370 A CNA2006100582370 A CN A2006100582370A CN 200610058237 A CN200610058237 A CN 200610058237A CN 1825216 A CN1825216 A CN 1825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slit
toner supply
developing cell
seal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82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田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5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影单元,简化了从外部提供色调剂的显影器和色调剂供给装置之间的接合部及开闭机构。其中,该显影单元包括旋转显影装置(3)、色调剂供给装置(6)、以及驱动机构(27)。旋转显影装置(3)在其内部设有显影辊,还包括色调剂供给部(18)及用于封闭色调剂供给部(18)的弹性密封件,该弹性密封件由形成有狭缝(18a)的弹性部件(18b)构成。色调剂供给装置(6)用于从外部向显影器(16)提供色调剂,在前端具有色调剂供给管(25)。驱动机构(27)用于使色调剂供给装置(6)的色调剂供给管(25)前端经过弹性密封件的狭缝(18a),进入到旋转显影装置(3)或离开旋转显影装置(3)。

Description

显影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单元,尤其是从外部供给色调剂方式的显影单元。
背景技术
为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的维护简单化,事先在显影单元内填充一定量的色调剂,色调剂用尽后则连同显影单元一起更换。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则不宜频繁地更换显影单元,因此不得不增大色调剂的填充量。因此很难实现显影单元的小型化。
因此,为实现显影单元的小型化,提出采用由外部提供色调剂方式的显影单元。作为从外部提供色调剂方式的显影单元,在特开2001-134045号公报中有记载。在该公报中所记载的是采用旋转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旋转框上保持多个显影器,并在色调剂供给装置和旋转的旋转显影器之间设置接合部。而且,在色调剂供给装置和接合部滑动的同时,打开开闭机构,从而连接停止在指定位置上的显影器和接合部。
在从显影器的外部提供色调剂方式的现有技术的显影单元中,需要用于连接旋转框的旋转部分和本体侧的色调剂供给部的接合机构及开闭机构,从色调剂供给部向旋转框上的显影器提供色调剂的结构复杂。并且,因为必需在旋转框的外侧设置接合部的滑动机构,所以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小型化。而且,虽提出了管在显影器上从外部连接管而来提供色调剂结构的显影单元(特开平10-198149号公报),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在供给管的前端部打开的状态下,且没有显影器侧的开闭机构的情况下,在供给色调剂时色调剂向主机内飞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简化从外部提供色调剂时的显影器和色调剂供给装置的接合部及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影单元,具有抑制色调剂飞散、且可简单进行色调剂供给的色调剂供给机构。并且,可延长色调剂供给机构的寿命。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包括容器本体、色调剂供给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容器本体内部设有显影辊,还包括开口部和用于封闭开口部的弹性密封件,该弹性密封件由形成有狭缝的弹性部件构成。色调剂供给装置用于从外部向显影装置提供色调剂,前端具有管嘴。驱动装置使色调剂供给装置的管嘴前端经过弹性密封件的狭缝并进入到容器本体内,或使其从容器本体离开。
在该显影单元中,当提供色调剂时,通过驱动装置使色调剂供给装置的管嘴的前端通过弹性密封件的狭缝并进入容器本体,提供色调剂。结束供给色调剂后,驱动装置使管嘴从容器本体离开。
由此,连接容器本体和色调剂供给装置的接合部及开闭机构是由具有狭缝的弹性密封件构成的,所以可容易地供给色调剂,并且,通过简单的接合机构可抑制色调剂的飞散。
根据第二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包括:内筒部,前端部具有内侧开口;以及外筒部,相对内筒部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内筒部的外周侧上,并在前端部具有外侧开口,还包括开闭机构,用于在色调剂供给装置的前端部进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内时,使内侧开口与外侧开口至少一部分重合;当前端部位于容器本体的外部时,使内侧开口和外侧开口位于错离的位置。
由此,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色调剂供给装置侧的开闭机构。并且,可通过开闭机构抑制色调剂飞散。而且,通过将内筒部和外筒部的间隙挤紧,可防止色调剂进入到两筒部之间,并可抑制当色调剂供给装置的前端部从容器本体向外部离开时的色调剂飞散。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二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所述外筒部的外侧开口形成在所述外筒部前端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在管嘴经过狭缝时,外侧开口的开口面和狭缝大致平行。
由此,供给管进入密封件时的耐久性较好,不会发生密封件裂开破损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发生其碎片进入到显影器内,造成其他的损害的情况。此外,对于这种情况下所起作用的详细内容将在实施例的说明中进行详细地描述。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色调剂供给装置在经过狭缝时,外筒部和内筒部开始相对旋转,内筒部和外筒部的开口完全进入到容器本体内时,与狭缝大致呈直角。
由此,当经过狭缝时,外筒部和内筒部开始相对旋转,因为当管嘴的开口面完全进入时与狭缝成大致直角,所以,弹性密封件不会封闭开口妨碍色调剂的供给。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所述的显影单元,在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形状是多角形。
由此,当管嘴进入容器本体时,向弹性密封件施加压力,但因为开口部的形状为多角形,所以可以分散其压力,从而提高弹性密封件的寿命。
根据第六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是在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弹性密封件具有层压的多个弹性密封件,在多个弹性密封件的各薄片上分别形成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一个狭缝。
由此,管嘴可容易地进入到容器本体。
根据第七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一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弹性密封件的狭缝由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构成。
由此,管嘴可容易的进入到容器本体,从而可防止从容器内部向外部泄漏色调剂。
根据第八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一至第七方面发明的任一个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其中,对所述弹性密封件的表面及所述狭缝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表面处理。
由此,管嘴可容易地进入到容器本体,从而延长了弹性密封件的寿命。
根据第九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第二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外侧开口的开口角度小于内侧开口的开口角度。
根据第十方面发明的显影单元,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显影单元的基础上,弹性密封件可由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形成:微孔聚合物薄片;聚氨酯泡沫;橡胶剂;毛毡;PET薄膜;聚四氟乙烯薄片;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薄片。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简化色调剂供给装置和显影器的接合机构的结构,容易地进行色调剂供给。而且,可抑制色调剂供给时的色调剂飞散,并延长色调剂供给机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色调剂供给装置的详细构成剖视图。
图3是显影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色调剂供给管的立体图。
图5是色调剂供给管前端的构成图。
图6是色调剂供给管经过弹性部件前后的示意图。
图7是其他实施例中具有由多个狭缝构成的狭缝的弹性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和弹性密封件的狭缝18a垂直及平行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1。此外,该图1是用于表示各构成要素的配置的模式图,并省略各部的详细结构。
整体构成
该彩色打印机1是与未图示的计算机等连接,可根据从计算机等输送来的图像信息在纸张上打印彩色图像的装置。而且,该彩色打印机1在图1中的右侧是操作者进行操作一侧,下面将图1中装置的右侧作为操作者侧,左侧作为里侧。
彩色打印机1包括感光鼓2、旋转显影装置3、作为曝光装置的激光单元4、色调剂收容部5、色调剂供给装置6、中间转印带7、二次转印辊8、以及定影装置9。
感光鼓
感光鼓2,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装置的大致中央位置,其旋转轴设置成从装置的操作者侧观察为沿横向延伸,即相对图1的纸面垂直地延伸。在感光鼓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使感光鼓2的表面同样带电的充电辊10。而且,在感光鼓2的侧向设置有用于清洁残留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或附着物的鼓清洁装置11。
旋转显影装置
旋转显影装置3利用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将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设置成与感光鼓2邻接,中心与感光鼓2的中心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该旋转显影装置3包括旋转框15、以及与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对应设置并由旋转框15支撑的四个显影器16。旋转框15是在与感光鼓2的旋转轴平行的轴的周围旋转自如的圆筒形形状,通过包括未图示的电动机和齿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而旋转。旋转框15包括通过从旋转轴中心放射状延伸的间隔框在圆周方向上被四等分的四个区,各区上配置有与黄色、青色、品红、黑色四种色调剂颜色对应的显影器16。
各显影器16分别为大致相同的结构,设置有可与感光鼓2相对配置的显影辊或色调剂搅拌用的搅拌辊等。图3示出了四个显影器16中的一个。在此,在本发明中,色调剂收容器(后述)与显影器16分开相隔设置,因此本实施例的显影器本身的色调剂收容空间很小,与显影器内部具有色调剂收容部的装置相比,显影器16本身可小型化。而且,显影器16可分别装卸。而且,因为色调剂从色调剂收容器向显影器16的内部提供,所以在显影器16的壳体17的外周侧上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色调剂供给部18。
色调剂供给部18在壳体17的一部分上形成四方形的开口,同时在该开口上固定弹性部件18b,该弹性部件18b形成有狭缝18a。该弹性部件18b可由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形成,例如:微孔聚合物薄片、橡胶剂、毛毡、PET薄膜、聚四氟乙烯薄片、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薄片中的任一种。而且,在该弹性部件18b的表面及狭缝18a的至少一个上为使其具有滑动性而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涂滑脂等)。因此,因为减少了弹性部件18b表面的摩擦阻力,所以可以延长弹性部件18b的寿命。弹性部件18b的狭缝18a在提供色调剂之外的时间呈贴紧状态。
激光单元
激光单元4根据从外部计算机等输送来的图像信息扫描曝光感光鼓2,配置在感光鼓2的上面,且位于与旋转显影装置3的旋转轴相比的装置里侧(第一侧)。正确地说,激光单元4的前端(发射激光侧的端部)位于旋转显影装置3的旋转轴的大致正上方,越向后端侧越向下方倾斜,后端位于与旋转显影装置3的上端部相比的下方。此外,激光单元4的内部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同,具有激光光源、多面反射镜、以及用于驱动多面反射镜的电动机等。而且,在激光单元4的激光光路的前方设置有反射镜20,从激光单元4发射出的激光通过该反射镜20的回折(inflection),照射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
色调剂收容部
色调剂收容部5是收容向旋转显影装置3的各显影器16提供的色调剂的部分,配置在感光鼓2的上方,且位于与激光单元4相对一侧(装置的操作者侧:第二侧)。该色调剂收容部5包括在横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并列配置的四个收容部,该四个收容部分别收容黄色、青色、品红、黑色各种颜色的色调剂。而且,该色调剂收容部5可在装置的操作侧取出。
色调剂供给装置
色调剂供给装置6用于将收容在色调剂收容部5中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提供到相应的显影器16中,配置在感光鼓2的上方、且位于激光单元4和色调剂收容部5之间的空间中。如图2所示,该色调剂供给装置6包括:四个色调剂供给管25,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四个输送管26,与色调剂供给管25连接,该色调剂供给管25与收容色调剂收容部5的各种颜色色调剂的部分对应;以及驱动机构27,用于使各色调剂供给管25上下移动。
色调剂供给管25上下方向长,上端向装置操作者侧倾斜,下端向装置里侧倾斜。该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为尖细形状,在向下方移动时,前端可通过形成在显影器16的弹性部件18b上的狭缝18a,进入到内部。而且,在色调剂供给管25的内部,可旋转地设置有色调剂输送用螺杆30。
输送管26是具有可挠性的管,可追随色调剂供给管25的上下移动而移动。而且,在内部配置有螺旋弹簧3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其旋转,由此,将色调剂经由输送管26内输送到色调剂供给管25侧。
驱动机构27包括:齿条32,在色调剂供给管25的外周部,沿轴方向设置;以及小齿轮33,与该齿条32啮合。小齿轮33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装置的框架上,如图4(a)所示,通过电动机33a、蜗杆、蜗轮、及减速齿轮系而驱动。而且,通过该驱动机构27,四个色调剂供给管25可位于(取得)上方的待避位置(图1的实线所示位置)和在下方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部进入到显影器16的内部的供给位置(图1的双点虚线所示位置)上。在此,如上所述,激光单元4的激光通过旋转显影装置3的装置的操作者侧上方。即、激光光路和色调剂供给管25的移动路径交叉,当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待避位置时,激光光路不会被色调剂供给管25遮挡,但当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供给位置时,则激光光路被该色调剂供给管25遮挡。
此外,色调剂供给管25包括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只在该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供给位置时打开。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色调剂供给管25具有内筒部251和外筒部252的双重结构,在上述各筒部251、252的前端部上,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开口251a、252a。在此,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比内筒部251的开口251a的开口角度小。而且,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外筒部25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突起,该突起配置在外筒部252的更外周上,并卡合在形成有螺旋槽28a的旋转凸轮28上。而且,在图4(b)中,为便于理解而分解示出旋转凸轮28。而且,当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色调剂供给位置以外的位置时,如图6(a)所示,外筒部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部件18b的狭缝18a平行,内筒部的开口251a和外筒部的开口252a不重合(图5(a):开闭器关闭),色调剂不会泄漏到外部。在此,外筒部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是指将图8的一个开口边缘部18c和另一个开口边缘部18d以直线连接而形成的面。另一方面,在色调剂供给管25向下方移动时,外筒部252通过突起和旋转凸轮28而旋转,当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部进入显影器16的内部并位于供给位置时,如图6(b)、(c)所示,外筒部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部件18b的狭缝成直角,内筒部的开口251a和外筒部的开口252a重合(图5(b):开闭器打开),内部的色调剂从开口提供到显影器16的内部。
中间转印带
中间转印带7按次序转印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配置在感光鼓2及色调剂收容部5的下方。该中间转印带7架设在相对设置的驱动辊35和从动辊36之间。而且,与中间转印带7的感光鼓2相对的部分通过一对一次转印辊37a、37b与感光鼓2抵接。
下面对上述各构成部件的配置进行更详细地说明。驱动辊35位于感光鼓2和旋转显影装置3的接触部的大致正下方,其中心位于与旋转显影装置3的最下端相比的下方。而且,通过包括未图示的电动机及齿轮的驱动部来驱动。从动辊36配置于靠近色调剂收容部5的装置操作者侧的底部,其高度位置大致与感光鼓2处于相同位置。通过弹簧38向该从动辊36施加离开驱动辊35方向的力,由此,赋予中间带7规定的张力。而且,一次转印辊37a、37b相互靠近,设置在感光鼓2的下方,由此,转印带7的规定范围与感光鼓2抵接。
此外,在驱动辊35的装置里侧,在旋转显影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清洁转印带7的带清洁装置40。该带清洁装置40包括毛刷41,设置在与驱动辊35相对的位置、并与转印带7的表面滑动接触;清洁辊42,配置成在毛刷41的上方与毛刷41接触;刮板43,配置成前端与清洁辊42的表面接触;以及回收螺旋管44,并列配置在刮板43的下方。
在该清洁装置40中,中间转印带7的附着物通过毛刷41刮取,并将刮取到毛刷41上的附着物回收到清洁辊42上。而且,由刮板43从清洁辊42的表面刮落回收到清洁辊42侧的附着物,通过回收螺旋管44回收到未图示的回收部中。
二次转印辊
二次转印辊8用于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转印到输送来的纸张上,其配置在驱动辊35的下方,与驱动辊35相对。而且,在该二次转印辊8上,通过未图示的电压外加单元向纸张施加用于图像转印的偏置电压。
定影装置
定影装置9用于熔融定影转印到纸张上的色调剂,配置在旋转显影装置3的下方,且位于装置里侧。该定影装置9包括内置加热器的加热辊9a和与加热辊9a压接的加压辊9b,在两辊间挟持纸张并输送。
排出部
在该打印机1中,在装置的上部表面,即激光单元4、色调剂供给装置6及色调剂收容部5的上方,形成用于放置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排出部50。该排出部50包括:曲面部,在激光单元4侧(装置里侧)最低,越向色调剂收容部5侧(装置操作者侧)越逐渐增高;以及平面部,与该曲面部连接,位于色调剂收容部5的上方。
供纸部及输送部
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供纸盒52,该供纸盒52包括放置纸张的装载板,并收纳纸张。而且,在该供纸盒52的纸张输送侧端部(图1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用于从供纸盒52送出纸张的供纸部(纸张送出部)51。该供纸部51包括:前输送滚筒53,用于取出装载板上的纸张;以及防止重送机构54,由辊对构成,用于将纸张一张一张地输送到输送路径上。而且,供纸盒52在纸张的输送方向,即装置的操作者侧可以抽出。
在供纸部51和排出部50之间设置有输送纸张的输送部。输送部包括:从供纸部51到二次转印辊8的第一输送路径55;从二次转印辊8到定影装置9的第二输送路径56;以及从定影装置9到排出部50的第三输送路径57。而且,在定影装置9的出口设置有分路爪58,在该分路爪58和第一输送路径55的中途之间设置有用于返回到第一输送路径55的返回输送路径59。
第一输送路径55包括:弯曲路径55a,在将从供纸盒52输送出的纸张向上方输送的同时,反转输送方向;以及从该弯曲路径55a到二次转印辊8的直线路径55b。这些输送路径由边引导边输送纸张的导向板及辊对形成,在规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纸张的传感器。而且,在直线路径55b上配置有用于控制纸张的输送时间(timing)的对位辊对60。
第二输送路径56大致形成为直线状,由边引导边输送纸张的导向板及辊对构成。而且,在输送路径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纸张的传感器。
第三输送路径57包括形成在分路爪58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纵向输送路径。即,纸张通过分路爪58后,被向大致垂直的上方输送,并排出到排出部50。与上述相同,该第三输送路径57也由边引导边输送纸张的导向板及辊对构成。
返回输送路径59是在设置有分路爪58的部分中从第三输送路径57向下方分岔,通过定影装置9、第二输送路径56、二次转印辊8及对位辊对60的下方,并向上方的输送路径,并在第一输送路径55的对位辊对6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汇合。即,该返回输送路径59是这样的路径: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55的直线路径55b及第二输送路径56和供纸盒52的上下方向之间,用于将通过定影装置9的纸张返回到对位辊对60的更上游侧,其中,该对位辊对60配置在二次转印辊8的上游侧。与上述相同,该返回输送路径59也由边引导边输送纸张的导向板及辊对构成,并在规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纸张的传感器。
而且,在色调剂收容部5的下方、且供纸盒52的上方,配置有手动供纸盘65,使其构成装置的操作者侧的侧壁。该手动供纸盘65的下端被旋转自如(开闭自如)地支撑在第一输送路径55的弯曲路径55a的附近,以该旋转支点65a为中心,上端可向装置操作侧倾倒。由此,可在打开手动供纸盘65的状态下,在手动供纸盘65上放置纸张,并将该纸张提供到第一输送路径55的弯曲路径55a上。
如上所述的输送纸张的输送部是将供纸盒52、第一输送路径55、第二输送路径56、返回输送路径59以及手动供纸盘65整合单元化。而且,该纸张输送单元沿纸张送出方向及纸张输送方向,可向装置操作侧抽出。
图像形成动作
下面对图像形成动作进行简单说明。首先,接通彩色打印机的电源后,初始化各种参数,并进行定影部温度设置等的初始设置。而且,从与该打印机连接的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指示打印开始后,如下面所述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此外,在该图像形成动作中,色调剂供给管25移动到上方的待避位置。
首先,由充电辊10将感光鼓2充电。之后,由激光单元4对该感光鼓2进行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扫描曝光,并在感光鼓2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使旋转显影装置3旋转,并使对应颜色的显影器16与感光鼓2相对。在该状态下,通过对应颜色的色调剂使感光鼓2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通过对应各种颜色依次重复上述的动作,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全色图像。此外,残留在感光鼓2上的残留色调剂等通过鼓清洁装置11而清洁,并废弃在未图示的废色调剂容器中。
另一方面,在供纸部51中,通过前送滚筒54及防止重送机构55从供纸盒52取出一张纸,通过第一输送路径55输送到对位辊对60上。之后,纸张从对位辊对60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形成过程中被适时的输送,并引导到二次转印辊8上。二次转印辊8与中间转印带7抵接,通过外加到二次转印辊8上的转印偏压,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全色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该纸张通过第二输送路径56被引导到定影装置9上,通过由该定影装置9的加热及加压,将图像在纸张上定影。而且,当单面打印时,通过分路爪58引导到第三输送路径57,并排出到排出部50。
而且,当双面打印时,通过分路爪58,经过定影装置9的纸张暂时被输送到第三输送路径57侧后,当纸张后端经过了分路爪58后,被向反方向输送,并被引导到返回输送路径59侧,通过返回输送路径59,再次返回到第一输送路径55中。返回到第一输送路径55的纸张暂时停止在对位辊对60上。而且,以与所述动作相同的动作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背面侧的图像后,将在对位辊对60上待机的纸张适时地输送到二次转印辊8侧。之后执行所述相同的动作,并通过分路爪58引导到第三输送路径57侧,从而排出到排出部50。
色调剂供给动作
当向显影器16提供色调剂时,使色调剂供给管25向下方移动,使应提供色调剂的显影器16位于如图1所示的供给位置上。即,如果驱动电动机33a,则通过齿轮系小齿轮33旋转,由此,固定有齿条32的色调剂供给管25向下方移动。旋转显影装置3在该状态下被锁定旋转。另一方面,通过旋转输送管26内的螺旋弹簧31,将来自色调剂收容部5的色调剂提供到色调剂供给管25侧。而且,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经由作为色调剂供给口的狭缝18a进入到显影器16的内部。
当该色调剂供给管25向下方移动时,如图6(a)所示,色调剂供给管25经过狭缝18a之前及经过途中,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平行。而且,随色调剂供给管25的下降,外筒部252的突起由旋转凸轮28的螺旋槽28a引导,外筒部252相对内筒部251旋转。如上所述,在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部进入到显影器的内部的状态下,如图6(b)所示,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的狭缝18a成直角,在该时刻,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和内筒部251的开口251a重合。即,打开开闭机构。
这样,狭缝18a设置成在通过之前及通过途中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平行,之后旋转,这样设置是依据以下理由。即,根据重复1000次色调剂供给动作的试验结果,即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成直角时,弹性密封件18b被拉伸裂开,但当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与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平行时,弹性密封件18b不会裂开。从该结果可以得知,当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成直角时,如图8所示,在左面的开口边缘部18c的旋转方向下游部18e处,密封件紧贴,旋转时,在该紧贴部的由摩擦产生的摩擦力在旋转方向上将狭缝18a的左面的开口边缘部18c和狭缝的端部18b之间的壁面向旋转方向拉伸,并且,左面的开口边缘部18c和狭缝的端部18b之间的距离短,所以,因为在该部分没有延伸的余地,所以随着旋转,密封件被拉伸裂开。与此相对,考虑当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的开口面和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平行时,如图8所示,因为在开口边缘部18c、18d的下游侧18f处密封件不是紧贴的,所以密封件很难裂开。而且,认为即使在开口边缘部18d的下游侧18f处紧贴,也因为左面的开口边缘部18c和狭缝的端部18b之间距离较长,所以在这部分有延伸的余地,所以密封件很难被拉伸裂开。并且,当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供给位置时,设置狭缝和色调剂供给管的开口252a成直角,所以如图6(b)、(c)所示,在色调剂供给管25经过狭缝18a时,弹性密封件18b的一部分被拉入到显影器16的内部,所以通过该被拉入的弹性密封件18b的一部分,可防止堵塞开口252a而导致的色调剂供给量的减少。因此,可将色调剂供给管25进入到显影器16的距离缩小到能够提供色调剂所需的最小距离,由此,可以减少将色调剂供给管25从待避位置移动到色调剂供给位置所需时间及空间。
而且,弹性密封件18b在色调剂供给管25每次经过弹性密封件18b的狭缝18a时都要承受应力。所以,色调剂供给管25每次经过弹性密封件18b都要承受来自弹性密封件18b的阻力。但因为壳体17的开口是四角形,所以该弹性密封件18b向色调剂供给管25的阻力可以减少。即、考虑使壳体17的开口与色调剂供给管25的形状相符,制成为圆形,但只要具有使壳体17的开口为圆形的空间,使其成为与该圆形的直径相当的四角形,则开口的面积更大,在插入色调剂供给管25时,可减少来自被拉入的弹性密封件18b的阻力。
此外,当色调剂供给管25位于供给位置上时,色调剂供给管25遮挡了从激光单元4到感光鼓2的光路。但是因为基于色调剂供给管25的色调剂供给动作和图像形成动作不是同时执行,所以没有问题。
当结束色调剂供给时,输送管26内的螺旋弹簧31停止旋转。另一方面,配置在色调剂供给管25内部的色调剂输送用螺杆30继续旋转直到色调剂供给管25内的色调剂没有为止。之后,使电动机33a在与上述相反方向上旋转,则小齿轮33反向旋转,由此,固定有齿条32的色调剂供给管25向上方移动。此时,外筒部252在与上述相反方向上旋转,内筒部251的开口251a与外筒部252的开口252a位置错离,开口被关闭。即开闭器关闭。而且,在设置于显影器16侧的色调剂供给部18中,当将色调剂供给管25从狭缝18a抽出时,狭缝18a由于弹力而关闭。因此,可防止色调剂从色调剂供给管25,或是从显影器16向主机内飞散。
此外,在进行色调剂供给动作时,色调剂供给管25前端的移动是以每秒2毫米到20毫米的速度进行的。因此,即使是低转矩的换向器电动机也可以驱动色调剂供给管25,当色调剂供给管25的前端部向显影器16进入时,可以确保用于张开狭缝18a的力。
其他的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弹性部件上形成有一个狭缝,但如图7所示,狭缝也可以是由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18c、18d、18f构成。而且,在该情况下,可将形成有各方向不同的一个狭缝的弹性薄片形成为多层,也可以是重叠构成的弹性密封件。
符号说明
1彩色打印机              2感光鼓
3旋转显影装置            4激光单元
5色调剂收容部            6色调剂供给装置
7中间转印带              8二次转印辊
9定影装置                16显影器
25色调剂供给管           26色调剂输送管
30色调剂输送用螺杆       31螺旋弹簧

Claims (10)

1.一种显影单元,其包括:
容器本体,包括开口部和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部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由形成有狭缝的弹性部件构成,并且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设有显影辊;
色调剂供给装置,前端具有管嘴,通过所述管嘴向所述容器本体提供色调剂;以及
驱动装置,使所述色调剂供给装置的管嘴前端经过所述弹性密封件的狭缝进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内,还可使所述色调剂供给装置的管嘴前端从所述容器本体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影单元,其中,所述色调剂供给装置包括:内筒部,前端部具有内侧开口;以及外筒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侧上,与所述内筒部可相对自由旋转,并在前端部具有外侧开口,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用于在所述色调剂供给装置的前端部进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内时,使所述内侧开口与所述外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当所述前端部位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时,使所述内侧开口和所述外侧开口位于错离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外筒部的所述外侧开口形成在所述外筒部前端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在所述管嘴经过所述狭缝时,所述外侧开口的开口面和所述狭缝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色调剂供给装置在经过所述狭缝时,所述外筒部和所述内筒部开始相对旋转,当所述外侧开口和内侧开口完全进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内时,所述外侧开口的开口面和所述狭缝大致呈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形状为多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件具有层压的多个弹性薄片,在所述多个弹性薄片的各个薄片上分别形成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一个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件的狭缝由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对所述弹性密封件的表面及所述狭缝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表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外侧开口的开口角度小于所述内侧开口的开口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件可由以下物质中的任一种形成:微孔聚合物薄片;聚氨酯泡沫;橡胶剂;毛毡;PET薄膜;聚四氟乙烯薄片;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薄片。
CNA2006100582370A 2005-02-25 2006-02-24 显影单元 Pending CN18252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1410 2005-02-25
JP2005051410A JP2006235360A (ja) 2005-02-25 2005-02-25 現像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216A true CN1825216A (zh) 2006-08-30

Family

ID=3693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582370A Pending CN1825216A (zh) 2005-02-25 2006-02-24 显影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55248B2 (zh)
JP (1) JP2006235360A (zh)
CN (1) CN18252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561A (zh) * 2014-09-15 2016-03-23 施乐公司 用于调色剂容器的分配端密封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355B2 (en) * 2004-10-29 2007-08-14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supply device
JP2006126635A (ja) * 2004-10-29 2006-05-18 Kyocera Mit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824980B2 (ja) * 2005-09-12 2011-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93588B2 (ja) * 2005-11-30 2010-06-3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83810B (zh) * 2013-03-15 2019-11-01 株式会社理光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6023A (ja) * 1991-08-09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現像剤補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546022A (ja) * 1991-08-09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9269640A (ja) * 1996-03-29 1997-10-14 Mita Ind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524312B2 (ja) * 1997-01-14 2004-05-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型現像装置
US6752965B2 (en) * 1998-03-06 2004-06-22 Abner Levy Self resealing elastomeric closure
JP2000043288A (ja) * 1998-08-03 2000-02-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の操 作方法
JP3628539B2 (ja) * 1999-01-25 2005-03-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
JP4017314B2 (ja) * 1999-04-15 2007-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72100A (ja) * 1999-09-06 2001-03-21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容器及び粉体補給装置
JP2001134045A (ja) 1999-11-01 2001-05-18 Seiko Epson Corp ロータリー多色現像ユニット及び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3714161B2 (ja) * 1999-12-27 2005-11-09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22351B2 (ja) * 2000-01-20 2007-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
JP3958511B2 (ja) * 2000-09-28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74939A (ja) * 2000-09-29 2002-06-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58516B2 (ja) * 2000-10-23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96439B2 (ja) * 2001-02-09 2006-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2004299410A (ja) * 2004-07-30 2004-10-2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の操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561A (zh) * 2014-09-15 2016-03-23 施乐公司 用于调色剂容器的分配端密封件
CN105425561B (zh) * 2014-09-15 2018-06-05 施乐公司 用于调色剂容器的分配端密封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35360A (ja) 2006-09-07
US20060193659A1 (en) 2006-08-31
US7555248B2 (en) 2009-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84C (zh) 处理卡盒、组装方法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1063855A (zh) 调色剂盒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318062A1 (en) Developer Conveying Device and Development Device, Toner Cartridge, and Cleaning Unit that are Provided with Developer Conveying Device
CN101075110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25216A (zh) 显影单元
CN1900839A (zh) 成像处理模块及具有该成像处理模块的成像装置
CN101078899A (zh)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填充方法
CN1670635A (zh) 粉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7734A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932675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20680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794106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结构及框架的组装方法
CN176675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6524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CN1766747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JP5065459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841232A (zh) 色调剂收纳容器及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766752A (zh) 彩色显影装置
US857726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CN1770029A (zh) 色调剂供给装置
CN101063858A (zh) 调色剂盒
CN1010677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转印单元
CN1010638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007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