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2261A -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2261A
CN1822261A CNA2006100648876A CN200610064887A CN1822261A CN 1822261 A CN1822261 A CN 1822261A CN A2006100648876 A CNA2006100648876 A CN A2006100648876A CN 200610064887 A CN200610064887 A CN 200610064887A CN 1822261 A CN1822261 A CN 1822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building
building brick
wire rod
rotary shaft
k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48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木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6100648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22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82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2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包括有一转轮装置,所述转轮装置具有一转轮,所述转轮沿着转轴转动,所述转轮周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夹持组件;一缠线机,其包括有:一内转轴体,所述内转轴体前端处具有一夹头,用以夹持所述电子组件另一端的接脚处,使得所述内转轴体可沿一转轴轴心转动;及一外转套体,是套置于所述内转轴体外部,并在所述外转套体一端相对应于所述夹头处延伸设有一夹持器,用以夹持线材的线头,且所述外转套体可以相对应于所述内转轴体沿转轴中心做前后方向的移动;及一供线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及缠线机之间,其具有一导引杆体,使线材可以透过所述导引杆体的导引,绕设于所述电子组件上。

Description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以达到将线材均匀绕设于电子组件上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而有大量的被动组件被应用在消费性电子产品当中使用,例如一般的电阻组件、电感组件等等,而在这些种类的电子组件中,又以采缠线制程制造的电子组件为占大多数。目前的电子组件主要是以一缠线装置去进行电子组件的线材的缠线制程,其主要构造则包括有一转轮及一飞叉缠线机。其中,所述转轮是沿其转轴中心而转动,并在其周缘适当位置处设有多个组件挟持器,用以挟持欲进行缠线的电子组件。又所述飞叉缠线机为一近似Y字型的叉体,其叉体前端具有一线材导引孔,并沿着所述叉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可用以导引线材的线材导引架,使飞叉缠线机围绕电子组件转动时,可同时将线材绕设于电子组件上。
现有缠线装置在缠线的过程中,是采用仅转动飞叉缠线机而不转动欲被缠线的电子组件的缠线方式进行缠线的制程,由于线材必须随着现有的飞叉缠线机一同转动,否则极为容易造成线材的扭曲、变形,甚至断裂的缺点,不但影响到加工的进行,也造成线材使用上的浪费,而前述的缠线方式,亦可能造成线材不易于以均匀的力量绕设在电子组件上,进而造成所完成的成品,在进行使用时其产品性质的稳定性不佳,而所制程的成品良率也难以提高;再者,若组件挟持器未挟持欲缠线组件时,所述飞叉缠线机仍然会不断地空转,直到使用者发现而停机为止,其间的线材将形成报废物料进而也造成资源及成本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线装置,是可简化缠线的程序,避免线材的浪费,并降低线材的消耗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线装置,所述电子组件是以被转动的方式,使线材缠绕于电子组件上,使得线材可以较为平均的受力及准确的定位分布绕设于电子组件表面,藉以提高电子组件的良率及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线装置,包括有:一转轮装置,具有一转轮,所述转轮是沿着一转轴转动,所述转轮周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用以夹持一电子组件一端接脚处的夹持组件;一缠线机,其包括有:一内转轴体,所述内转轴体前端处具有一用以夹持所述电子组件另一端接脚处的夹头,所述内转轴体沿一转轴轴心转动;及一外转套体,是套置于所述内转轴体外部,所述外转套体一端相对应于所述夹头处延伸设有一用以夹持线材线头的夹持器,所述外转套体相对应于所述内转轴体沿转轴中心做前后方向的移动;及一供线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及缠线机之间,其具有一导引杆体,使线材透过所述导引杆体的导引,绕设于所述电子组件上。
所述供线装置设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具有一穿孔及所述导引杆体,所述线材先穿设于所述穿孔定位后,再穿设过所述导引杆体。所述电子组件为一电阻组件或一电感组件。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有一缠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欲进行加工的电子组件的一接脚夹持固定于一转轮装置的夹持组件上;将所述电子组件移向于一缠线机的内转轴体,所述内转轴体的夹头夹持固定所述电子组件另一接脚处,而一套设于所述内转轴体外部的外转套体的夹持器则夹取固定所述线材的线头后转动数圈,使所述线材的一端绕固于一起始点处;所述夹持器释放夹持的线材的线头,一供线装置的导引杆体随着内转轴体的转动,而逐渐向转轮装置的方向移动,使得线材被导引而均匀地缠绕于电子组件表面,并缠绕结束于一终端点处;当所述线材被绕设至所述终端点处后,所述外转套体的夹持器相对应于内转轴体而向终端点处移动,并夹持延伸位于所述终端点的线材,并截断所述线材;及所述夹头松开夹持于所述电子组件的另一接脚,使得所述转轮装置的夹持组件夹持所述电子组件的一接脚,以相反于所述缠线机的方向移动,复归于原位,完成电子组件缠线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缠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缠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缠线机的部分剖视图;
图4A~图4E分别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缠线时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轮装置;12转轮;14转轴;16夹持组件;2缠线机;22内转轴体;222夹头;24外转套体;242夹持器;3供线装置;32固定架;34导引杆体;36穿孔;4电子组件;42磁蕊部;44接脚;441起始点;46接脚;461终端点;5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附以图式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缠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利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缠线装置A分别包括有一转轮装置1、一缠线机2及一供线装置3,所述转轮装置1具有一转轮12,所述转轮12是沿着一转轴14转动,而在转轮12的周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夹持组件16,可用以夹持一电子组件4一端的接脚46处而进行加工;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轮装置1其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皆属于现有技术的应用,因此于此不再赘述。
另请同时分别参阅图2,图3及图4A所示,所述缠线机2是用以将一线材5缠绕于所述电子组件4上,而在本发明中所述电子组件4是指一电阻组件或一电感组件,所述电子组件4具有一磁蕊部42,并在磁蕊部42的两端各延伸有一接脚44、46,所述缠线机2主要是具有一内转轴体22,并在内转轴体22前端处具有一夹头222,用以夹持所述电子组件4另一端的接脚44处,使所述内转轴体22可沿其转轴轴心而转动。另具有一外转套体24,是套置于内转轴体22外部,并在外转套体24一端相对应于所述夹头222处延伸设有一夹持器242,用以夹持所述线材5的线头,且所述外转套体24可以相对应于所述内转轴体22沿转轴中心做前后方向的移动。
所述供线装置3是设置于转轮装置1及缠线机2之间,用以供应所述线材5,其设有一固定架32,并在固定架32上具有一穿孔36及一导引杆体34,使得供线装置3所供应的线材5,是先穿设于穿孔36进行定位后,再穿设过导引杆体34,使穿设过的线材5可以绕设于电子组件4的磁蕊部42上,所述供线装置3的导引杆体34末端是相对应电子组件4位置处而设置,并可相对应于缠线机2的位置作远离或前进方向的位移。
在下述说明中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何实施将电子组件予以进行缠线加工的程序:首先,在本发明中是将欲进行加工的电子组件4的一接脚46夹持固定于所述转轮装置1的夹持组件16上,并将电子组件4移向于所述缠线机2的内转轴体22,如图4A所示。
所述内转轴体22的夹头222夹持固定所述电子组件4另一接脚44处,而外转套体24的夹持器242则夹取固定所述线材5的线头后转动数圈,使线材5的一端可以绕固于所述磁蕊部42与接脚44相接处的一起始点441处,如图4B所示。
所述夹持器242释放夹持的线材5的线头,且所述供线装置3的导引杆体34随着内转轴体22的转动,而逐渐向转轮装置1的方向移动,使得线材5可以被导引而均匀地缠绕于电子组件4的磁蕊部42表面,并缠绕结束于磁蕊部42与另一接脚46相接处的一终端点461处,如图4C所示。
当线材5被绕设至终端点461处后,所述外转套体24的夹持器242相对应于内转轴体22而向终端点461处移动,并夹持延伸位于终端点461的线材5,同时通过内转轴体22的转动,使线材5可因受到拉力作用而自然断裂,并将残余的线材5缠绕固定于终端点461处,而外转套体24则于线材5断裂后退复原位置处,如图4D所示。
最后,所述夹头222松开夹持于电子组件4的另一接脚44,使得转轮装置1的夹持组件16可以夹持电子组件4的一接脚46,以相反于所述缠线机2的方向移动,复归于原位,完成电子组件4缠线的程序,如图4E所示。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缠线机2由于是通过外转套体24的夹持器242固定线材5的线头,使线材5另一端延伸处可以顺利缠绕在电子组件4上,故可简化缠线的程序,避免线材5的浪费,并降低线材5的消耗量。再者,由于所述电子组件4是以被转动的方式,使线材5缠绕于电子组件4上,使得线材5可以较为平均的受力及准确的定位分布绕设于电子组件4表面,藉以提高电子组件4的良率及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转轮装置,具有一转轮,所述转轮是沿着一转轴转动,所述转轮周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用以夹持一电子组件一端接脚处的夹持组件;
一缠线机,其包括有:
一内转轴体,所述内转轴体前端处具有一用以夹持所述电子组件另一端接脚处的夹头,所述内转轴体沿一转轴轴心转动;
一外转套体,是套置于所述内转轴体外部,所述外转套体一端相对应于所述夹头处延伸设有一用以夹持线材线头的夹持器,所述外转套体相对应于所述内转轴体沿转轴中心做前后方向的移动;及
一供线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转轮装置及缠线机之间,其具有一导引杆体,使线材透过所述导引杆体的导引,绕设于所述电子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线装置设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具有一穿孔及所述导引杆体,所述线材先穿设于所述穿孔定位后,再穿设过所述导引杆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为一电阻组件或一电感组件。
4、一种缠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
将欲进行加工的电子组件的一接脚夹持固定于一转轮装置的夹持组件上;
将所述电子组件移向于一缠线机的内转轴体,所述内转轴体的夹头夹持固定所述电子组件另一接脚处,而一套设于所述内转轴体外部的外转套体的夹持器则夹取固定所述线材的线头后转动数圈,使所述线材的一端绕固于一起始点处;
所述夹持器释放夹持的线材的线头,一供线装置的导引杆体随着内转轴体的转动,而逐渐向转轮装置的方向移动,使得线材被导引而均匀地缠绕于电子组件表面,并缠绕结束于一终端点处;
当所述线材被绕设至所述终端点处后,所述外转套体的夹持器相对应于内转轴体而向终端点处移动,并夹持延伸位于所述终端点的线材,并截断所述线材;及
所述夹头松开夹持于所述电子组件的另一接脚,使得所述转轮装置的夹持组件夹持所述电子组件的一接脚,以相反于所述缠线机的方向移动,复归于原位,完成电子组件缠线的程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移动至所述终端点处并夹持延伸位于所述终端点处的线材时,同时是通过所述内转轴体的转动,俾使所述线材因受到拉力作用而自然断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是为一电阻组件或一电感组件。
CNA2006100648876A 2006-03-16 2006-03-16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Pending CN1822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48876A CN1822261A (zh) 2006-03-16 2006-03-16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48876A CN1822261A (zh) 2006-03-16 2006-03-16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2261A true CN1822261A (zh) 2006-08-23

Family

ID=3692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48876A Pending CN1822261A (zh) 2006-03-16 2006-03-16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2226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982A (zh) * 2010-09-01 2012-03-21 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自动拉线装置
CN102362323B (zh) * 2009-03-27 2013-05-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元件的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CN103794356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4882235A (zh) * 2015-05-01 2015-09-02 安庆安星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CN107481826A (zh) * 2017-07-20 2017-12-15 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323B (zh) * 2009-03-27 2013-05-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元件的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CN102385982A (zh) * 2010-09-01 2012-03-21 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自动拉线装置
CN103794356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3794356B (zh) * 2012-10-30 2016-07-06 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4882235A (zh) * 2015-05-01 2015-09-02 安庆安星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CN104882235B (zh) * 2015-05-01 2017-12-12 谢志贤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CN107481826A (zh) * 2017-07-20 2017-12-15 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CN107481826B (zh) * 2017-07-20 2023-04-18 山东领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电阻人工绕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2261A (zh) 缠线装置及其缠线方法
JP6507189B2 (ja) 電線処理装置及び電線処理方法
CN201186390Y (zh) 一种偏心夹具
JP2012028197A (ja) ツイスト線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315808B2 (ja) コイル製造装置
JP6112714B2 (ja) コイル製造装置
JP2009261089A (ja) 空心コイルの巻線方法及び巻線装置
JP5363804B2 (ja) 多連巻きコイル巻線方法及び装置
JP4456053B2 (ja) コイルの巻線システム及び巻線方法
CN105538525A (zh) 多线切割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线网张力控制机构
CN104538174B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JP2010166799A (ja) コイル成形方法及びコイル成形装置
CN2884473Y (zh) 卷线装置
CN107106989B (zh) 用于对卷取的纤维束深加工的装置和方法
JP2007250801A (ja) 巻線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4045622A (ja) 回転電機の巻線装置
CN104952608B (zh) 电感绕线装置
US6615479B2 (en) Armature winding apparatus
JP6748092B2 (ja) 巻き取られた糸ストランドを取り扱う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676672A (zh) 一种翻切线材编织铜箔层的方法及机械
JP2003119046A (ja) 光ファイバ巻取装置及び巻取方法
CN210430403U (zh) 一种线材编织铜箔层翻切机械
CN218088318U (zh) 一种电缆剥线机
CN114360890A (zh) 一种多轴套管绕线机
CN218769084U (zh) 绕线包胶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