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238A -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 Google Patents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0238A
CN1820238A CNA2005800006350A CN200580000635A CN1820238A CN 1820238 A CN1820238 A CN 1820238A CN A2005800006350 A CNA2005800006350 A CN A2005800006350A CN 200580000635 A CN200580000635 A CN 200580000635A CN 1820238 A CN1820238 A CN 1820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lid
portabl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or
type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06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7855C (zh
Inventor
宫胁慎典
植田干也
芥川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0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78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785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43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or back into the same magaz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18Ticket-holder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18Ticket-holders or the like
    • A45C2011/188Media card holders, e.g. memory cards, SIM cards

Abstract

卡片的使用者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盒体中取下时,可以选择将卡盖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形态和卡盖与第1盖体卡合而不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形态。本发明在第1盖体(1)上形成有卡盖卡合部(15),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30)从盒体中取出时,若使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30)朝A方向移动时,则可以在安装着卡盖(40)的状态下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30)取出,若使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30)朝C方向移动,则在卡盖(40)卡合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内的状态下只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30)取出。

Description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PC卡等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2)背景技术
目前,存储卡、LAN卡、硬盘等以PC卡为代表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品种繁多,已经商品化,并日益小型、薄型化,可在各种场所使用。并且,为了防止灰尘和水分等侵入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减小静电的影响,缓和落下等的冲击而使用保护盒和保护端子部的卡盖。
以往已知有PC卡等的保护盒,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收纳于内部进行搬运时起着保护免受静电、灰尘、水分、冲击等影响的作用。为了便于看清内部,大多是使用由透明树脂等形成的盒体。另外,已知有一种只对端子部进行保护使其免受静电、灰尘、水分、冲击等影响而盖在端子部上的卡盖。
日本专利JP7-40573U中记载了在2个盖体内收纳IC存储卡的扁平IC存储卡盒。该IC存储卡盒是在所述盖体内形成有保持IC存储卡的肋状的保护片,2个盖体通过铰链部连接,在盖体的端部设置卡扣构件,使关闭后的盖体不能打开。
日本专利JP2000-99668A中记载了用于保护PC卡的端子部的PC卡盖。该PC卡盖在长度与PC卡大致相同的长方形盖本体的两端,通过销转动自如地连接着与PC卡的端子部嵌合的长方形的2个盖部。使用时,使盖本体沿着PC卡来转动所述盖部,一旦与PC卡的端子部嵌合,则安装结束。在将PC卡盖安装在PC卡的端子部上的状态下,PC卡除两个端子部以外都露出。
然而,JP7-40573U的那种IC存储卡盒虽然能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整体盖住进行保护,但相应地使盒体的外形变大,搬运时和收纳在口袋等中时受到尺寸的限制。另一方面,JP2000-99668A的那种PC卡盖因只将端子部盖住,能提高密闭性,故与盒体相比能使端子部的结构更加可靠且小型化,方便搬运,但不能保护卡盖覆盖的端子部以外的部分。以往的盒体和卡盖都分别有长处和短处。并且,分别使用盒体和卡盖也很麻烦,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此,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性,提出了一种可收纳安装着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例如,在使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时成为从盒体中取出、将卡盖取下的状态,在室内搬运时以及短时间放置在桌子上时,成为从盒体中取出、安装着卡盖的状态。在长期保管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时以及室外搬运时,成为将安装着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安装在盒体中的状态,以上三种状态可供使用者选择。由此构成使用方便性良好的盒体及卡盖,但在立即使用收纳在盒体中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时,使用者必须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盒体中取出后再将卡盖取下,十分麻烦。
在上述结构的卡盖中,有时还会发生取下后的卡盖丢失的可能性。丢失卡盖后,若在无卡盖状态下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收纳在盒体中,则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与盒体之间留有卡盖厚度那样的间隙,其结果是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盒体内发生晃动。例如存在以下的可能性:在使用车辆等搬运时,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盒体内发生振动,或者当盒体落下时,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盒体内与盒体内的壁部发生冲撞,对内部的电气元件等施加冲击。另外,即使没有达到破损程度,因搬运时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盒体内晃动,会发出不舒服的声响,存在盒体的质量水平差的问题。因此,为了改良机器的可靠性及盒体的质量水平,受到了必需安装着卡盖地安装在盒体中的限制。
(3)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可收纳安装着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者的选择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盒体中取出时可以选择安装着卡盖的取出形态或取下卡盖的取出形态、使用方便性良好的带卡盖盒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与盒体的间隙之差从而即使在将未安装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收纳在盒体中时也不会在盒体内发生晃动、抗振动性和冲击性强且无论安装或不安装卡盖均能使用的带卡盖盒体。
本发明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收纳前端具有端子部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安装有盖住该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端子部的卡盖的状态下和在未安装该卡盖的状态下均可使用,所述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由第1盖体和第2盖体构成,在该第1盖体和第2盖体的至少任一方上设置有与盖住端子部的卡盖卡合的卡盖卡合部,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卡盖卡合部上取下时,通过改变取下方向或角度,可以选择将卡盖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1形态和保持卡盖与卡盖卡合部的卡合状态而卡盖不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2形态。
另外,本发明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在卡盖前端部的一部分上形成薄壁部,盖体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部可与所述卡盖的薄壁部抵接。
并且,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在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端子部对应的范围以外的卡盖前面形成孔,盖体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部的前端部贯穿所述孔后可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前端部抵接。
由于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盒体中取下时,通过改变取下方向或角度,可以选择将卡盖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1形态和卡盖与第1盖体卡合而不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2形态,因此,使用者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盒体中取出时能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卡盖的取出形态或取下卡盖的取出形态。这样,在搬运等需要有卡盖时能以安装卡盖的形态取出,在立即安装在主机侧设备上使用时,能以预先将卡盖取下的形态取出,可提供使用方便性良好的带卡盖盒体。
由于在卡盖的前面部形成薄壁部,第1盖体的卡合突起部可与薄壁部抵接,因此,在将安装着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予以安装时与将未安装有卡盖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予以安装时仅产生薄壁部厚度那样的间隙之差。另外,由于在卡盖的前面部形成有孔,销钉状的突起部贯穿孔后可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构架端部抵接,因此,无论有无卡盖,均可使盒体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间的间隙完全相同。其结果是,在安装有卡盖的状态下和未安装卡盖的状态下都是只开放最小的间隙,可确保对抗振动和冲击等的可靠性。并且,可减小因盒体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间的间隙大而引起的搬运等时的冲撞声,可确保盒体的质量水平。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收纳有带卡盖PC卡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收纳有带卡盖PC卡的盒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盒体关闭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盖和PC卡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盖和PC卡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带卡盖PC卡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1形态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2形态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2形态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2形态的俯视图。
图12为表示将PC卡收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盒体中时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盒体和PC卡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盖及盒体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盖及盒体的立体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盖及盒体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卡盖及盒体的立体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7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列举的是使用PC卡的例子,但只要是前端部具有端子部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都可以是同样的结构,不限定于PC卡。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收纳带卡盖PC卡的带卡盖盒体(以下简称为盒体)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收纳带卡盖PC卡的盒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盒体的立体图。图1~图3中,1是第1盖体,2是第2盖体,3是连接第1盖体与第2盖体的连接部,通过由薄壁形成的铰链部4、5将连接部3、第1盖体、第2盖体连接成一体。并且,第1盖体1和连接部3能以铰链部4为中心转动,第2盖体2和连接部3能以铰链部5为中心转动,由第1盖体、第2盖体和连接部3构成可开闭的盒体。盒体可以使用树脂等材料通过注射成形制作。若使用防止带电树脂构成盒体,则不易受静电影响。
本实施例表示通过连接部3将第1盖体1与第2盖体2连接的盒体的例子,但也可不设置连接部3,采用将第1盖体1与第2盖体2分离、将第2盖体与第1盖体进行嵌合的结构。此时,最好是在第2盖体2的没有壁部的内端缘上设置壁部,在将第2盖体嵌入第1盖体1时使第2盖体完全将第1盖体1的1个面盖住。
第1盖体1以长方形的顶板1A构成为主要部分。在该顶板1A的内端缘(以下将顶板1A、2A的靠近连接部3的一侧称为内端、远离的一侧称为外端)上立设壁部9。在顶板1A的两侧缘的两端部相向地形成侧壁部10A、10A、10B、10B。该侧壁部10A、10A、10B、10B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内侧突出的定位突起部11,利用4个部位上的定位突起部11对PC卡30的宽度方向移动作出限制。
在内端侧的侧壁部10B、10B的定位突起部11的外侧形成有槽部12,与后述盖体2的卡扣片23卡合。该侧壁部10B、10B的内端构成与所述壁部9的端部连接、嵌入后述卡盖40用的卡盖卡合部15。侧壁部10B、10B的内端从壁部9稍许突出,在将盒体关闭后,可以嵌入在连接部3所形成的槽3A、3A中。
图3中,在第1盖体1的所述侧壁部10A、10B的内侧的顶板1A上,沿侧壁部10A、10A、10B、10B形成了宽度细小的一对导轨部13。在该导轨部13的两端部的上端面,形成有从导轨部13的上端面稍许突出且各自高度相同的4个支承部14。这些导轨部13和支承部14形成了平滑连续地连接的形态。
在顶板1A的外端部形成与后述卡扣构件7的厚度大致相同的浅的缺口1a,在其中央部形成有与顶板1A一体的卡扣部6。将盒体关闭时,卡扣部6可与后述卡扣构件7的卡扣孔8卡扣,并且如图4所示,卡扣构件7嵌入缺口1a中。
在顶板1A的里面两侧的导轨部13之间形成有肋1c、1d。在顶板1A的外周缘,除内端侧以外,绕四周设置有在盒体关闭时嵌入侧壁部19、19及壁部20用的肋1b。
图1和图2中,30是PC卡,40是卡盖。图5~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盖和PC卡的立体图,参照图5~图7对PC卡30和卡盖40进行说明。
根据PC卡规格来规定PC卡的形状及尺寸。其大小有类型I、类型II、类型III三种,中央部的厚度不同。
标准化有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的PC卡和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而高速化的CardBus。本说明书中,在两者无区别时记载成PC卡,在特指16位PC卡时记载成16位PC卡,在特指CardBus的PC卡时记载成卡片总线(CardBus)PC卡。
PC卡30的中央部在是类型II的场合其厚度最大为5mm,通常在其内部配置有组装了电气元件的基板等。31是端子部,可与未图示的主机侧机器的切槽内的连接器连接,如果是PC卡的话,则成为形成有69个孔的阴侧连接器。32是端子部两端的构架端部。33是接地板(ground plate),根据卡片总线规格对其形状及尺寸作出规定,16位PC卡上则没有。在接地板33的上面形成有可与未图示的切槽侧的地接触的凹坑36。关于这一部分,16位PC卡的形状除了无凹坑36这一点外其尺寸关系与卡片总线PC卡相同。
在构架端部32上形成有断缺部37及槽部38,从而不能将PC卡30背向或左右反向地插入未图示的切槽中。并且,构架端部32作为识别电源电压3.3V和5V用的电压键,根据不同的电压规格,断缺部的厚度不一样。
在PC卡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为了在插入未图示的切槽时能在切槽侧的导轨槽部内引导进行滑动,类型I、II、III的厚度都是3.3mm,可以通用,类型II中,相比于厚度为5mm的中央部较薄。本说明书中,将这种厚度为3.3mm的两侧的薄的部分称为导轨滑动部34。35是与端子部31反向侧的背面。
40是卡盖,由树脂或合成橡胶等构成。为了不易受静电的影响,最好是选择含有防止带电物质的材料。另外,最好是使用对于落下等的冲击具有吸收冲击力的缓冲效果的弹性体等耐冲击性材料。
卡盖40可以安装成:向图5、图6的E方向(将卡盖40嵌入PC卡30的端子部31的方向)进行移动,将PC卡的端子部31及构架端部32盖住的形态。在将卡盖40安装在PC卡30上时,为了不使其容易地脱出,并如后所述,为了在盒体内将PC卡从卡盖40拔出时能产生以适当的力拉出那样程度的摩擦力,而最好是将PC卡的端部与凹部40A的嵌合尺寸作成稍许小一些。在卡盖40的前面的两侧形成厚度比周围薄的薄壁部41。
图6是从与图5不同的角度看PC卡及卡盖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卡盖40具有供PC卡的端子部31及构架端部32嵌入用的凹部40A,在该凹部40A内的内壁上下两方,沿内壁的宽度方向形成有避让接地板33的凹坑36用的槽部43及板条44。槽部43形成为在将卡盖40安装在PC卡30上时能让凹坑36进入的形态,板条44形成为能让接地板33的除凹坑36以外的平面部进入的形态。并且,凹部40A的两端部形成为能让形成有断缺部37和槽部38的各种类型的PC卡30的构架端部32嵌入的形态。
最好是采用在将卡盖40压入PC卡时通过板条部44能与PC卡压接的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卡盖40安装在卡片总线PC卡、16位PC卡以及电压规格不同的PC卡等所有PC卡上。并且,与卡盖40的上下方向无关,即使上下反向也可进行卡盖40在PC卡30上的装卸。另外,通过形成槽部43,在将卡盖40安装在卡片总线PC卡上时,因槽部43被导向凹坑36,故还具有容易插入卡盖40的效果。
图7是表示将卡盖40安装在PC卡3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在此状态下搬运PC卡时能保护端子部免受灰尘、静电、水分、冲击的影响。在将卡盖40从PC卡30上取下时,可以通过使卡盖沿图5的F方向(卡盖40从PC卡30的端子部31分离的方向)移动来实现。由于在卡盖40的上下两面及侧面形成凹凸及槽,因此可提供在用手指抓住时不容易打滑、操作性良好的卡盖。
图3中,导轨部13及支承部14的上端面可与PC卡30的导轨滑动部34的下面抵接。并且,PC卡30能在导轨部13及支承部14上沿图1的C方向(PC卡的拔出方向)及D方向(PC卡的安装方向)滑动。因导轨滑动部34本身是在未图示的切槽侧的导轨槽部内边滑动边嵌合的部分,故其下面构成为摩擦较小,容易滑动。
这样,通过使导轨滑动部34的下面与导轨部13及支承部14的上端面抵接、滑动,从而可在不牵拉等的情况下使PC卡30稳定地在C方向及D方向上移动。
如前所述,卡盖40可与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卡合。在该卡盖卡合部15与定位突起部11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止动器16,对嵌入在卡盖卡合部15中的卡盖40向图1的C方向的移动作出限制。该止动器16的表面与卡盖卡合部15侧相向。
在壁部9上形成有与卡盖前面部的薄壁部41对应的卡合突起17,卡合突起17嵌入薄壁部41中。在卡盖卡合部15的侧壁部10B、10B的内面沿侧壁部10B的宽度方向形成有2个滑动用突起部18。利用以上的止动器16和突起部17、18对嵌入在卡盖卡合部15中的卡盖40的动作作出限制。
第2盖体2在长方形顶板2A的外端缘上立设有壁部20,在两侧缘上立设有侧壁部19、19。在顶板2A的外端中央通过铰链部7A连接着薄壁且与顶板2A一体的卡扣构件7,卡扣构件7在第2盖体2上以铰链部7A为中心可转动。在卡扣构件7上形成有卡合孔8,在使第1盖体1和第2盖体2以铰链部4、5为中心转动而将盒体关闭时,第1盖体1的卡扣部6与该卡合孔8卡合,从而第1盖体1和第2盖体2不会打开。所述卡扣构件7所接触的壁部20的中央部以所述卡扣构件7那样的厚度及宽度凹入内侧,如图4所示,在第1盖体1的卡扣部6与卡合孔8卡合时,卡扣构件7的表面与壁部20两端部的表面形成一致。也可取代卡扣部6,而在第1盖体1上设置卡合孔,取代卡扣构件7的卡合孔8而设置卡扣部,使卡扣部卡扣在卡合孔中。
图4表示关闭盒体后的立体图。由第1盖体1和第2盖体2的顶板1A、2A、侧壁部19、壁部20、连接部3构成箱状的盒体,可使收纳于内部的PC卡基本上密闭。25是设置于第2盖体2的外侧表面上的袋体,可将索引标签等插入。
图3中,在第2盖体2的顶板2A里面的内端侧形成有一对固定部21,将盒体关闭时,可将与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卡合的卡盖40加以固定。在将盒体关闭后,该固定部21的一端部所形成的止推部22与第1盖体1的支承部14上下对置,两个止推部22的前端在向平面上投影时处于大致相同位置。并且,在将PC卡30安装在第1盖体1上后,将盒体关闭,在将盖体1的卡扣部6与卡合孔8卡合时,PC卡30两侧的导轨滑动部34被支承部14和止推部22从上下、以相同位置关系且基本上无间隙地夹住。
24是在顶板2A和壁部20的拐角两侧上所形成的止动片,在装上PC卡30后,在将盒体关闭时可与PC卡30的背面35抵接。
PC卡30设置成被支承在第1盖体1的4个部位的支承部14上的状态,利用两侧的侧壁部10A、10A、10B、10B的4个部位所形成的定位突起部11对宽度方向的位置作出限制。卡盖40嵌入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中,设置于卡盖40的前面2个部位上的薄壁部41轻微地与第1盖体1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17抵接。并且,位于卡盖40的凹部40A的两端上的端面42与侧壁部10B、10B的止动器16抵接。其结果是,卡盖40被2个部位的突起17及2个部位的止动器16无间隙地夹持,在C方向、D方向上不能移动地被固定。在盒体的宽度方向上略微隔开间隙地存在滑动用突起部18,使卡盖40在盒体的宽度方向上不能过大地移动。
一般来讲,落下等的冲击和从外部推压盒体时的力作用于内部的支承PC卡的部位,因支承PC卡的结构不同,有时会对PC卡产生强的弯曲应力、剪切力及扭转力的作用。例如在PC卡的中央部通常是在内部组装有基板及电气元件,若支承该部分时,则外力会作用在该部分上,有些场合下会使内部的基板或电气元件破损。
图13表示关闭盒体后的支承部14、止推部22和PC卡30的剖视图。图13中,PC卡中央部的5mm厚壁部与第1盖体1及第2盖体2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即使外力等的作用使盒体变形,盒体也不会与PC卡30的厚壁部抵接,故外力不会直接作用于PC卡内部的基板及电气元件。并且,PC卡30的导轨滑动部34一般是用金属或树脂等构成的构架部,强度大。通过在该部分使用支承部14和止推部22以相同位置从上下将导轨滑动部34夹住,从而虽有压缩力作用在该部分上,但没有剪切力作用,不容易造成破坏。采用本结构,PC卡的中央部不会直接受到外力作用,其结果是,内部的基板及电气元件不容易破损。
图1~图3中,23是卡扣片,在与形成有该卡扣片23的侧壁部19卡合的同时,与关闭盒体时形成于第1盖体1的侧壁部10B上的槽部12卡合,对关闭盒体后的第1盖体1与第2盖体2的相互位置作出限制。
下面说明以上结构的带卡盖盒体的使用方法。
首先对在将PC卡从盒体中取出时在PC卡上附带卡盖的第1形态进行说明。
图1、图2的状态下,如前所述,PC卡30是被第1盖体1的支承部14支承的状态,一旦使PC卡30沿A方向(PC卡30从顶板1A分离的方向)移动,因没有妨碍该移动的物体,故PC卡30可从第1盖体1朝A方向脱离。在PC卡30朝A方向移动时,卡盖40被压入PC卡30的端部,不会从PC卡30脱出,故与PC卡30一体成为了即将要朝A方向移动的形态。如前所述,由于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被卡合突起部17及止动部16无间隙地夹持,并在宽度方向上存在滑动用突起部18,因此,卡盖40不能朝A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想要朝A方向移动时,卡盖40被卡合突起部17及止动部16所夹持,其结果是,虽产生妨碍移动的摩擦力,但该摩擦力不大,若以摩擦以上的力使其移动,则可以朝A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在安装着卡盖40的PC卡的形态下可将卡盖40从盒体中取出。为了在盒体倒过来时防止PC卡落下,最好设定卡合突起部17的突出量,使摩擦力为PC卡自重以上的适当值。
又由于外端侧的侧壁部10A与内端侧的侧壁部10B之间不连续,因此,在将PC卡30朝A方向提起时用手指可容易地将PC卡30的导轨滑动部34抓住。
图8是在安装着卡盖的状态下将PC卡取出时的立体图。只需注意保护PC卡30的端子部31时,因卡盖40比盒体小,故在此状态下可以预先搬运及放置,十分便利。其后,在使用PC卡30时,用手将卡盖40从PC卡30上取下,插入未图示的主机侧的设备中。取下后的卡盖40也能以卡盖单体来保管,因卡盖较小容易丢失,若将其与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卡合后与盒体一起保管,则不会出现卡盖40单独丢失的现象。
在将安装着卡盖状态的PC卡30收纳在盒体中时,在打开盒体的状态下沿图8的B方向(PC卡30靠近顶板1A的方向)移动,将PC卡30嵌入第1盖体1中。突起部11、17、18、止动部16的上侧端面因实施了倒角处理,故PC卡30、卡盖40容易插入。插入后,将PC卡30支承在支承部14上结束安装。此时,如前所述,卡盖40被卡合突起部17及止动部16所夹持,固定在卡盖卡合部15上。其结果是,通过卡盖40可将PC卡30固定在第1盖体1上。
其次,将盒体关闭,在将第1盖体1的卡扣部6与第2盖体2的卡合孔8卡合时,因第2盖体2的止动片24基本上与PC卡30的背面35抵接,故PC卡30不会发生从卡盖40脱落而在盒体的背面方向(C方向)上移动的现象。由此结束PC卡的收纳,成为图4的状态。
对于将卡盖40预先收纳在卡盖卡合部15中、只将PC卡收纳在盒体中的情况将会在后面叙述。
下面,对将PC卡从盒体中取出时、在将卡盖40嵌入卡盖卡合部15的状态下而在PC卡上未安装卡盖40的第2形态进行说明。
从图1、图2的状态起,用手指接触PC卡30的顶板,将PC卡30轻轻推压到支承部14,在该状态下,在使PC卡沿图1的C方向移动时,PC卡在支承部14及导轨部13上滑动而朝C方向移动。此时,卡扣部6处于比PC卡30的下面低的位置,在第1盖体1的外端部也不存在妨碍PC卡移动的高的壁部及突起,故PC卡30在被支承部14及导轨部13支承的状态下可朝C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卡盖40被压入PC卡30的端部,随着PC卡30的移动即将要朝C方向移动,但因卡盖40的端面42与第1盖体1的止动部16抵接,故不能移动。并且,在用大的力使PC卡30朝C方向移动时,拉拔PC卡30的力大于PC卡30的接地板33与卡盖40的板条44间的摩擦力,PC卡30与卡盖40的嵌合脱离。其结果是,卡盖40保留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2内,可单独将PC卡30从盒体中取出。图9是表示PC卡拉出途中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PC卡取出后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中,卡盖40是仍然固定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内的状态。图11表示其俯视图。在此状态下将盒体关闭时,第2盖体2的固定部21从上方将卡盖40夹持,即使向盒体施加冲击等卡盖也不会从盒体中脱出。
如上所述,通过使PC卡朝C方向移动,从而在卡盖40取下的状态下可从盒体中取出,故在立即使用PC卡等不需要卡盖时十分便利。另外,因卡盖40被固定在盒体中,即使向盒体施加冲击等卡盖40也不移动,如后所述不需要在将PC卡收纳在盒体中时进行重新定位。
在第1形态下将PC卡从盒体中取出后,用手将从PC卡30上取下的卡盖40与卡盖卡合部15嵌合时也成为图10和图11所示的状态。
在将PC卡30收纳在盒体中时,打开盒体后成为图10的状态,先将PC卡从上向下移动,抵接在导轨部13上。此时,如图9所示,PC卡最好是在离规定的收纳位置稍许朝C方向移动的位置上与导轨部13或支承部14抵接。然后朝D方向移动。PC卡30能在导轨部13及支承部14上朝D方向移动。如前所述,卡盖40预先被固定在卡盖卡合部15内,通过使PC卡30朝D方向移动,将PC卡30的前端部压入卡盖40的凹部40A中结束嵌合。此时,PC卡30在导轨部13及支承部14上移动,但由于导轨部13与支承部14的高低之差很小,形成平滑的连续形状,因此滑动时PC卡30不会发生大的倾斜或被卡住的现象。在PC卡30即将插入卡盖40时,因导轨滑动部34的下面与4个支承部14的上面接触,从而被4个部位的支承部所支承,PC卡30定位在规定的高度上插入卡盖40中。
一旦结束了PC卡30的插入,因卡盖40被固定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15上,故通过卡盖40就可将PC卡30固定在第1盖体1上。其次,将盒体关闭,在将第1盖体1的卡扣部6与第2盖体2的卡合孔8卡合时,因第2盖体2的止动片24基本上与PC卡30的背面35抵接,故PC卡30不会从卡盖40脱出而在背面方向(C方向)上移动。由此结束PC卡的收纳,成为图4的状态。
有时会发生卡盖40丢失而替代的卡盖正在准备期间、以无卡盖40的状态收纳在盒体中的情况。图12表示在无卡盖的状态将PC卡收纳在本发明的盒体中时的俯视图。在本发明的盒体中,卡盖40的前面两侧设置有薄壁部41,与第1盖体1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部17抵接。并且,薄壁部41的卡盖的厚度形成最小限度,因此,在安装了无卡盖状态的PC卡时产生与该薄壁部厚度部分相等的间隙,与在壁部9上不设置卡合突起部17、在卡盖40上不形成薄壁部41的结构相比较,可减小卡盖40的有状态和无状态下的PC卡前端与壁部9的间隙之差。另外,若以薄壁部的厚度来形成整个卡盖,则卡盖40的强度减弱。采用本结构,通过在卡盖40的一部分设置薄壁部41,在不损伤卡盖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小有无卡盖形态下的间隙之差。薄壁部最好是在最小范围内形成。薄壁部41的位置可设置在任何部位,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最好设置在靠近两端的部分。
由于薄壁部41不是槽状而是形成孔地贯穿卡盖的前面,使PC卡的构架端部32与壁部9的内壁面所形成的销钉状的突起抵接,因此,无论有无卡盖均可在盒体内实现相同的间隙关系。形成孔时,若在与端子部31抵接的位置上形成时,因灰尘、水分从孔中进入端子部会损害卡盖的效果,故最好是将孔形成在端子部两端的构架端部32的位置上。这样,即使打开孔,端子部31也仍然被卡盖40堵住,可防止灰尘和水分进入端子部31。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部3附近形成了卡盖卡合部15,但也可在相反侧的外端部设置卡盖卡合部15,从与本实施例相反的方向插入PC卡30,但在采用本实施例那样的结构时,其特征是在与第1盖体的顶板1A平行的方向上将PC卡插入时,连接部3、第2盖体2与PC卡30不容易抵接,容易进行PC卡30的装卸。
通常,考虑较多的情况是在用手打开时使卡扣构件7向上侧转动来打开,第1盖体1位于下侧而第2盖体2位于上侧。采用将PC卡30安装在下侧的第1盖体1上的结构,在打开盒体时能防止安装于内部的PC卡30落下。
如前所述,卡盖40在上下方向上可无方向性地插入PC卡30中,卡盖40相对卡盖卡合部15也是在上下方向上可无方向性地插入固定。PC卡30除了凹坑部及前端部以外也是在上下方向上无方向性地呈对称的形状,故在将卡盖40及PC卡30与第1盖体1卡合时,与上下方向性无关地在里表两侧均可进行安装、取出。
本实施例中,突起部11、17、18、止推部22、止动片24、支承部14是与盖体一体形成的,但也可采用粘接手段等分别将橡胶等弹性体粘接在盖体上。这样,采用这种结构,弹性体能吸收冲击力,不容易传给PC卡,故可实现针对落下等的冲击等强度更强的盒体。另外,突起部17、止动片24采用了可分别与薄壁部41或PC卡的端部32、背面35抵接的结构,但考虑到部件尺寸偏差等也可设置少许间隙。
本实施例中,将连接部3设置在了第1盖体1和第2盖体2的短边侧,但也可设置在第1盖体1和第2盖体2的长边侧。
实施例2:
图14~图1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14~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盖及PC卡30的立体图。图14~图16中,100是卡盖,与实施例1相比,在两侧一体地形成轴部101这一点不同。110表示构成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的一部分的轴承部,该轴承部110上形成有可与轴部101卡合的朝A方向开放的槽部111。在该结构中,一旦PC卡朝B方向移动,则轴部101与槽部111卡合,如图15所示,成为了将PC卡30放置在第1盖体1中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当PC卡30朝A方向移动时,能以带卡盖的形态取出,朝C方向移动时,PC卡本体虽可移动,但轴部101与槽111卡合着,卡盖100不能朝C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只有PC卡30朝C方向移动,卡盖100仍然以与槽部111卡合的状态保留在第1盖体1中。取出PC卡时,如图16所示,以轴部为中心使PC卡转动,形成垂直立起的状态,然后朝A方向移动,由此,卡盖100的轴部101也可通过槽110在不阻止移动的情况下、以安装在PC卡上的状态取出。另外,轴承部100通过在离开顶板1A的上方设置卡盖卡合部15,从而卡盖100能不受顶板1A妨碍地垂直转动而立起。
实施例3: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卡盖及PC卡30的立体图,与实施例2相比,在卡盖105上形成有朝B方向开放的槽部106、在第1盖体1的卡盖卡合部的一部分的轴承部115上形成轴部116这一点不同。采用这种结构,也是通过使带卡盖的PC卡30朝B方向移动,从而可将PC卡30收纳在盒体中,将槽部106与轴部116卡合。从盒体中取出时,若使PC卡朝A方向移动,则是带卡盖的形态,在朝C方向移动时,轴部116与槽部106卡合,因妨碍了卡盖的移动,故能只将PC卡30取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带卡盖盒体,可提供在从盒体中取出时使用者可选择有无卡盖的状态从而使用方便性良好且对于灰尘、水分、静电、冲击等可靠性高的卡盖及盒体,因此,适用于在野外及各种环境下使用的PC卡等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

Claims (11)

1.一种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该盒体收纳前端具有端子部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安装有盖住该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端子部的卡盖的状态下和未安装该卡盖的状态下均可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由第1盖体和第2盖体构成,在该第1盖体和第2盖体的至少任一方上设置有与盖住端子部的卡盖卡合的卡盖卡合部,
在将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从卡盖卡合部上取下时,通过改变取下方向或角度,可以选择将卡盖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1形态、和保持卡盖与卡盖卡合部的卡合状态而卡盖不附带在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上的第2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可使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盖体上与盖体大致平行地移动的机构和与卡盖卡合部卡合的卡盖只能在与盖体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盖体上平行移动而可与卡盖脱离,且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盖体上平行复位后可与卡盖嵌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上形成有支承部,当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在盖体上平行移动时该支承部可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下面抵接地进行滑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卡盖前端部的一部分上形成薄壁部,盖体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部可与所述卡盖的薄壁部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将卡盖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前端部嵌合后,在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端子部对应的范围以外的卡盖前面形成孔,盖体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部的前端部贯穿所述孔且可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前端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由PC卡构成,盖体上所形成的支承PC卡用的支承部可与PC卡两侧所形成的导轨滑动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第1盖体上形成支承PC卡用的支承部,在第2盖体上形成阻止推压所述PC卡用的止推部,
将盒体关闭后,所述支承部与止推部上下相互对置,可相互基本上与PC卡两侧所形成的导轨滑动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第1盖体和第2盖体在一端上通过连接部可转动地进行连接,在连接构件附近设置可收纳卡盖的卡盖卡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构件可转动地将第1盖体与第2盖体连接,在该盖体的自由端上形成有卡扣装置,
该卡扣装置在第1盖体部上形成卡扣部或卡扣构件,在第2盖体上形成与所述卡扣部或卡扣构件卡合的卡扣构件或卡扣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与PC卡端部嵌合的卡盖凹部的上下两方内壁面上,形成有可与卡片总线的接地板上所形成的凹坑嵌合的槽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卡盖的端部设置有轴部或轴承部的任一方,在盖体上形成有与所述轴部或轴承部相对应的轴承部或轴部。
CNB2005800006350A 2004-04-09 2005-04-06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Active CN1003578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14836 2004-04-09
JP114836/2004 2004-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238A true CN1820238A (zh) 2006-08-16
CN100357855C CN100357855C (zh) 2007-12-26

Family

ID=35125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06350A Active CN100357855C (zh) 2004-04-09 2005-04-06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01739B2 (zh)
EP (1) EP1637970B1 (zh)
JP (1) JP4201815B2 (zh)
KR (1) KR100673968B1 (zh)
CN (1) CN100357855C (zh)
DE (1) DE602005020095D1 (zh)
WO (1) WO20050985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773A (zh) * 2018-09-29 2019-01-18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处理板的存储保护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3449A1 (de) * 2006-05-18 2007-11-22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Servicevorgängen in einer Heißgetränkezubereitungsvorrichtung
CN101767691B (zh) * 2009-01-06 2012-01-25 卢安东 光盘存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4749B2 (ja) 1993-07-28 2000-07-1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H0740573U (ja) 1993-12-22 1995-07-18 株式会社メイコー Icメモリカードケース
US5553444A (en) * 1994-09-15 1996-09-10 Shape Inc. Storage container for a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5531328A (en) * 1994-10-20 1996-07-02 Rochelo; Donald R. Container for electronic card
CN2273433Y (zh) * 1996-07-02 1998-01-28 元次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周边接口卡的封装壳
JP3886182B2 (ja) * 1996-10-02 2007-02-28 バーグ・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エジェクト装置
JP2000099668A (ja) 1998-09-21 2000-04-07 Nippon Engineering:Kk Pcカードキャップ
JP3685665B2 (ja) * 1999-10-05 2005-08-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ディアのホルダー
JP2002157557A (ja) * 2000-11-17 2002-05-31 Yuichi Tokunaga 二段開閉式蓋pcカードケース
JP2003180432A (ja) * 2001-12-13 2003-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キャリングケース
JP2004133853A (ja) * 2002-10-15 2004-04-30 Tdk Corp Pcカード用収納ケー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773A (zh) * 2018-09-29 2019-01-18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处理板的存储保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37970B1 (en) 2010-03-24
WO2005098575A1 (ja) 2005-10-20
JPWO2005098575A1 (ja) 2008-02-28
EP1637970A4 (en) 2008-12-10
DE602005020095D1 (de) 2010-05-06
KR100673968B1 (ko) 2007-01-24
US7401739B2 (en) 2008-07-22
KR20060032603A (ko) 2006-04-17
CN100357855C (zh) 2007-12-26
US20070090194A1 (en) 2007-04-26
EP1637970A1 (en) 2006-03-22
JP4201815B2 (ja)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70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ejection device for ejecting a separable device from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280955C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769937A (zh) 带有闸门的光连接器
CN1571981A (zh) 适配器装置
CN1426572A (zh) 卡状电子仪器用保持器具以及卡状电子仪器用支承装置
CN1215610C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581588A (zh) 连接器
CN1820238A (zh) 卡片型便携信息处理器的盒体
CN1575694A (zh) 框体的框部件的连接装置
US8107258B2 (en) Storage card lock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203588C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01042602A (zh) 电子设备和单元
US20160360630A1 (en) Casing and cap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462538A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
US7896676B2 (en) Retractable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747242A (zh) 高速卡用连接器
CN1600556A (zh) 带子打印装置、带子打印装置充电器及带子打印装置充电系统
US20110290801A1 (en)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CN1224066C (zh) 盖开闭检测装置
KR101128120B1 (ko) Usb 메모리 장치
CN1945903A (zh) 卡用连接器装置
CN1757072A (zh) 盘片夹
US10283161B2 (en) Storage card adapter
CN1790831A (zh) 连接器和存储卡
JP2014204060A (ja) 留め具付カバー及び留め具付カバーを備えた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