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5386A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15386A CN1815386A CNA2005101268600A CN200510126860A CN1815386A CN 1815386 A CN1815386 A CN 1815386A CN A2005101268600 A CNA2005101268600 A CN A2005101268600A CN 200510126860 A CN200510126860 A CN 200510126860A CN 1815386 A CN1815386 A CN 18153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mediate transfer
- image
- comparative electrode
- transfer body
- coloured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 G03G15/16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laying down an electrostatic charge behind the base or the recording member, e.g. by a corona device
- G03G15/164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char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能以高耐久性进行转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把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单色调图像分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一次转印装置;把多色调图像转印到复印材料上的二次转印装置;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的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设置在与中间转印体相对的位置上的放电电极;设置在与该放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上的同时把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的相对电极;使相对电极在该相对电极与该中间转印体接触的工作位置和与该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兼有这些功能的、利用电子照像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具有中间转印体、在该中间转印体上重合多个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电子照像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把形成于感光体、即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并且把该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转印在复印材料(也称为用纸)上。在上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把在像载体上依次形成、按照规定极性带电的图像通过静电重合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之后,再通过静电,把该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合并转印在复印材料上。
使用上述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把形成于像载体上的图像重合在中间转印体上,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在复印材料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把形成于像载体的各色的图像重合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之后,再通过静电,把该重合图像合并转印在复印材料上。
因为每一粒墨粉的带电量大体相同,所以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电位取决于规定面积内的墨粉附着量,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之中,多种色彩的图重合的部分的带电电位高于只附着单色墨粉的部分的带电电位。另外,例如,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有全色调部和半色调部的场合,全色调部的带电电位高于半色调部。
另外,有时也由于环境造成在通过了从像载体向中间转印体转印图像的一次转印之后的图像内的带电电位的不均匀。
当这样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的电位不均匀性大时,转印特性互相不同的部分就会存在于同一图像内。如果要把该转印特性不同的所有的部分都在相同的转印条件下转印在复印材料上,在从中间转印体向复印材料的二次转印时,就会容易发生各种图像不良。
现在,由于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兼有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推进彩色化和采用聚合墨粉、细粒墨粉,在转印工艺中对图像高质量化的要求也增大。另外,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也在推进。与此相应,为了获得良好的图像,必须对由一次转印的次数和环境等形成变化的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电位进行校正,以使其大体均匀,提高二次转印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以下结构,设置使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体上、向复印材料转印前的墨粉带电的转印前带电装置,该带电装置在相对起电装置和该起电装置电极的中间转印体背侧配设导电辊部件作为相对电极。通过该方法,对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进行由AC、DC等电晕放电发生的带电,使带电量大体均匀。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以下方案,即设置控制装置,其按照通过由转印前带电装置确定的带电位置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移动速度,控制由转印前带电装置确定的带电条件。
在专利文献3中,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体积电阻率不同的导电性发泡聚氨酯橡胶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常温时,第一部件压接在中间转印体上,当高温多湿时,第二部件压接在中间转印体上。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74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432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52763号公报。
为应对印刷速度高速化的要求,不降低转印率,为此必须要增大转印辊和中间转印体的接触面积。为此,现在以增加转印辊的按压力和降低转印辊的海棉的弹性、增加转印辊的直径来应对。
但是,增加转印辊的按压力和降低转印辊的海棉的弹性会使耐久性降低,由此造成更换率增大的问题。另外,如果使转印辊直径增大,就有装置大型化和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方法,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的带电量被均匀化为大的值,因而,在低湿环境和用两面复印模式的第二面的转印时,在用纸的电阻高时,容易产生由用纸电位上升发生放电的图像不良,当为了防止上述图像不良而控制降低转印电压时,墨粉层总电荷的大部分成为转印电场不足,发生浓度不均。
另外,专利文献1、2所述的转印前带电装置的、在相对起电装置的中间转印体背面侧配设导电辊部件作为相对电极的结构中,当图像形成装置高速化、中间转印体的线速度增大时,难以获得充分的带电效果。另外,根据中间转印体的线速度控制带电条件等的结构复杂。
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方法,使由导电性发泡聚氨酯橡胶制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构成的二次转印装置直接接触复印材料进行转印,然而存在由复印材料与二次转印装置接触和滑动发生的纸粉附着于二次转印装置的表面、不能够保持初期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问题,希望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即使由图像形成的高速化造成的中间转印体的线速度增大,也能够提高二次转印的转印效率、获得优质图像,同时,能够进行耐久性高的转印、可二次转印前除电。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彩色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除电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与所述除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的相对电极;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装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以形成彩色图像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多色调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除电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放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的相对电极;使所述多个图像载体与所述之间转印体相互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分离装置;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性地设置形成黑色调图像的单色模式和通过相互重叠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当在所述单色模式中形成所述黑色调图像时,与通过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使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多个图像载体分离的动作相关联,所述第二分离装置把所述相对电极移向所述分离位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以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所述形成在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多色调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的位置上的放电电极;用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的相对电极,即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装置;解除所述二次转印装置和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挤压-接触状态的挤压-接触解除装置;
其中,在所述二次转印装置不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彩色图像转印到所述复印材料上的调整模式中,与通过所述挤压-接触解除装置执行的挤压-接触解除操作相关联,所述分离装置把所述相对电极移向所述分离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的相对电极的压接解除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相对电极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一次转印装置、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二次转印装置、中间转印体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控制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A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A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A,被称为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由带状的中间转印体7、一次转印装置5Y、5M、5C、5K、二次转印装置5A组成的中间转印单元;送纸装置20;定影装置8;操作部11和成像控制装置12。
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设置图像读取装置B。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由图像读取装置B的原稿图像扫描曝光装置对其图像扫描曝光,被行图像传感器读入。由行图像传感器光电变换的模拟信号,在图像处理部进行模拟处理、A/D变换、明暗度校正、图像压缩处理等之后,被输入曝光装置3Y、3M、3C、3K。
形成黄色(Y)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具有:配置于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1Y周围的起电装置2Y、曝光装置3Y、显像装置4Y和清洁装置6Y。
形成红(M)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有: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1M、起电装置2M、曝光装置3M、显像装置4M和清洁装置6M。
形成兰绿(C)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具有: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1C、起电装置2C、曝光装置3C、显像装置4C和清洁装置6C。
形成黑色(K)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K具有: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1K、起电装置2K、曝光装置3K、显像装置4K和清洁装置6K。
起电装置2Y和曝光装置3Y、起电装置2M和曝光装置3M、起电装置2C和曝光装置3C以及起电装置2K和曝光装置3K构成潜像形成装置。
作为感光体1Y、1M、1C、1K,使用OPC感光体和非晶形成Si感光体等众所周知的感光体,然而,以OPC感光体为理想,特别以负带电性的OPC感光体为理想,在本实施方式使用负带电性的OPC。
作为起电装置2Y、2M、2C、2K,使用スコロトロン、コロトロン等电晕起电装置,然而,使用スコロトロン起电装置为理想。
作为曝光装置3Y、3M、3C、3K,使用激光、LED阵列等,按照图像数据发光的发光元件。
带状中间转印体7是半导电性,通过多个辊子71a、71b、71c、71d卷绕转动,能循环移动地支持。在本实施方式,中间转印体7,其辊子71c与辊子71d之间平面状支持。即,辊子71c和辊子71d应该作为支持部件起作用。
由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各色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装置5Y、5M、5C、5K依次转印在转动的中间转印体7上(一次转印),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
送纸装置20的纸收纳部(送纸盒)21内收容的复印纸P,通过送纸装置(第一送纸部)22送纸,经过送纸辊23、24、25、保护辊(第二送纸部)26等,向二次转印装置5A运送,在复印纸P上转印彩色图像(二次转印)。
转印了彩色图像的复印纸P,由定影装置8加热加压,复印纸P上的彩色图像(或者图像)被定影,固定在复印纸P上,从排纸辊27排出,放置于机外的排纸盘28上。
另一方面,通过二次转印装置5A,在复印纸P上转印了彩色图像之后,曲率分离了复印纸P的中间转印体7,由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6A除去残留墨粉。
在把定影处理过的复印纸P进行翻转排纸时,复印纸P通过配置于定影装置8和排纸辊27的中间的分支点的分支板29的图示右侧的运送路,运送到下方的运送路r1之后,被逆转运送,通过分支板29的图示左侧的运送路r2,由排纸辊27排出装置外。
当在复印纸P的两面复印时,把在复印纸P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定影处理之后,把复印纸P通过分支板29从排纸运送路分支,经过下方的运送路r1再导入运送路r3之后,逆转运送,运送到运送路r4之后,由导向辊26迂回向上运送。复印纸P在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在第二面两面形成各色图像,由定影装置8进行加热定影处理,通过排纸辊27排出装置外。
(一次转印装置)
转印黄色图像的一次转印装置5Y,由一次转印辊5YA和在一次转印辊5YA上加电压的一次转印电源5YE构成。一次转印辊5YA,通过中间转印体7与感光体1Y相对,压接在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一次转印电源5YE接地。
转印品红色图像的一次转印装置5M,由一次转印辊5MA和在一次转印辊5MA上加电压的一次转印电源5ME构成。一次转印辊5MA,通过中间转印体7与感光体1M相对,滑动接触在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一次转印电源5ME接地。
转印宝石兰色的图像的一次转印装置5C,由一次转印辊5CA和在一次转印辊5CA上加电压的一次转印电源5CE构成。一次转印辊5CA,通过中间转印体7与感光体1C相对,滑动接触在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一次转印电源5CE接地。
转印黑色图像的一次转印装置5K,由一次转印辊5KA和在一次转印辊5KA上加电压的一次转印电源5KE构成。一次转印辊5KA,通过中间转印体7与感光体1K相对,滑动接触在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一次转印电源5KE接地。
一次转印电源5YE、5ME、5CE、5KE输出电流为40μA、电压为+1.5KV。
另外,一次转印装置5Y、5M、5C、5K,在一次转印以外时,由没图示的分离装置移动,离开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退避。
[二次转印装置]
如图2所示,二次转印装置5A,由二次转印加压辊5AA、二次转印辊54R和二次转印电源5AE构成。二次转印加压辊5AA,通过中间转印体7与二次转印辊5AR相对,与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滑动接触。二次转印加压辊5AA接地。在二次转印辊5AR上加电压的二次转印电源5AE接地。
6A是清扫中间转印体7的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8是在复印纸P上定影图像的定影装置。
中间转印体7是由聚酰胺树脂或者聚酰亚胺树酯等材料制成的多层带,使用体积电阻率107~1012Ωcm的材料。
由二次转印装置5A在复印纸P上转印之后,中间转印体7通过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6A清洁。
二次转印装置5A的二次转印电源5AE输出电流为50μA、电压为+3KV。二次转印装置5A的二次转印加压辊5AA形成与一次转印辊5YA、5MA、5CA、5KA大体相同的结构,与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滑动接触。
二次转印辊5AR,在二次转印之外时,由没图示的分离装置移动,离开中间转印体7的表面,退避。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
如图2所示,在沿着中间转印体7的一次转印装置5K和二次转印装置5A之间,在中间转印体7被支持成为平面状的位置配设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由配置在中间转印体7的载像侧的除电电极9A和配置在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侧的相对电极9B构成。
在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用一次色一次转印性能良好,而用二次色二次转印不良,也得不到高质量的图像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中间转印体7上形成的图像具有从一层最大到四层的宽范围的附着量,二次转印条件与各个附着量的合适对应被破坏的缘故。
针对该问题,设置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对中间转印体7上的图像进行除电,使带电量一致,由此,使二次转印性能满足宽范围的墨粉附着量。另外,为了使墨粉的带电量一致,只要适当选择除电的极性与墨粉的带电极性一致就可以。
但是,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工序速度提高,为了确保除电效果,在副扫描方向(中间转印体7的行进方向),必须尽量延长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除电电极9A的长度。必然地,也必须延长相对电极9B的长度。
相对电极9B目前多数采用辊子。为了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工序速度提高对应,必须延长与中间转印体7的接触长度,与此同时,还要把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与中间转印体7的距离设定为适当距离。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增加辊子71d的外径,增大带状中间转印体7的卷绕角度,然而,产生装置大型化和制造成本增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电刷和导电性泡沫部件等的相对电极9B面接触中间转印体7进行接地,这样,实现了超过现在的提高除电效率。作为更能够确保接触面积的相对电极,电刷和导电性泡沫部件是理想的。
另一方面,如果使电刷和导电性泡沫部件等的相对电极9B连续接触中间转印体7,就会发生相对电极9B变形和由于摩擦造成的磨损。在本实施方式,设置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压接解除装置(分离部),使相对电极9B能够分离中间转印体7,以此,能够实现相对电极的长寿命化。进而,只在进行二次转印前除电动作时,使相对电极9B与中间转印体7滑动摩擦。而且,在由图像形成装置A进行图像形成时之外,使相对电极9B从中间转印体7分离。这样,使相对电极9B更加长寿命化。
[除电电极9A]
除电电极9A是由放电电极91、栅极92、外壳93构成的スコロトロン除电电极。
放电电极91与电源91E连接。栅极92与中间转印体7的带子面保持间隔相对配置,与电源92E连接。外壳93通过没图示的回路,与栅极92同电位连接。
放电电极91可以使用直径20~150μm的钨、不锈钢、金等线材,然而,表面用金形成是理想的。线材本身最好用金制作,或者,也可以把不锈钢和钨等基材表面用金覆盖。金覆盖膜的厚度,从除去臭氧等放电生成物的效率和制造成本、放电效率的观点考虑,以平均膜厚1μm~5μm为理想。
栅极92采用金属丝栅极或通过腐蚀等在底板上形成图形的板状栅极,或者实施镀金的板状栅极等。
在放电电极91上能够施加进行与墨粉逆极性放电的直流偏置电压0~+5KV的直流电压,在栅极92上施加0~-300V电压。作为一例,在放电电极91上加+5KV的电压,在栅极92上施加-100V的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在放电电极91上能够施加进行与墨粉逆极性放电的直流偏置电压0~+5KV的直流电压,在栅极92上施加0~300V电压。
在本实施例,在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放电电极91上加+4KV电压,在栅极92上加-50V的电压。
(相对电极9B)
在与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相对的中间转印体7的内侧面,配设由电刷94和压接解除电刷94的压接解除装置构成的相对电极9B。电刷94与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侧滑动接触,并且被接地。
电刷94,用丙烯、尼纶、聚酯等导电性树脂原料制成,线径按ISO规定的序号手法的计量单位,为0.111特克斯~0.778特克斯,电刷密度为12000根/cm2~77000根/cm2,原丝电阻值为100~105Ωcm为理想。
图3是表示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的压接解除装置(分离装置)9C的剖视图,图3(a)是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主扫描方向的剖视图,图3(b)是副扫描方向的剖视图。图3中也表示出相对电极9B形成与中间转印体面接触的结构。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压接解除装置9C,具有:支持电刷94的可动支持部件95;能够移动引导可动支持部件95的多个导向部件96;保持导向部件96的本体侧的固定基板97;驱动可动支持部件95,把电刷94压接在中间转印体7上的弹簧98。
可动支持部件95与螺旋电磁管SD连接。当螺旋电磁管SD通电时,由可动支持部件95支持的电刷94压接中间转印体7。因而,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电源为OFF的状态,电刷94为离开中间转印体7的解除状态。
图4是表示相对电极9B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也可以是接地的导电性泡沫部件。
相对电极9B把导电性泡沫部件990、滑动接触于中间转印体7的内面的耐摩耗性的导电部件991和支持导电性泡沫部件990的可动支持部件992层积夹持,形成一体的结构。
导电性泡沫部件990是在海棉等发泡材料内混入导电性的碳黑的部件。作为导电性泡沫部件990的制造方法,把高分子材料在分散了碳黑的液体中浸渍的方法和在配合阶段在树脂内用搅拌方法混合碳黑。由混入碳黑的泡沫部件使电流在高分子材料中流动。
除使用碳黑以外,也有通过在由主链共轭双键构成的化合物、例如聚乙炔、聚苯乙炔、聚对亚苯基、金属酞菁高分子等化合物中掺入碘和五氟化砷等(掺杂),而促进由于电荷的离域作用发生的离子化的方法。
作为导电性部件991,使用耐磨材料,例如:导电性不锈钢板、铜合金、锌铅合金、锡合金等。
相对电极9B的压接解除装置9C,形成与图3所示的电刷94的压接解除9C大体相同的结构,具有:支持导电性泡沫部件99的可动支持部件992;能够移动引导可动支持部件992的多个导向部件993;保持导向部件993的本体侧的固定基板994;驱动可动支持部件992,把导电性泡沫部件990压接在中间转印体7上的弹簧995。
可动支持部件992与螺旋电磁管SD连接。当螺旋电磁管SD通电时,由可动支持部件992支持的导电性泡沫部件990压接中间转印体7。因而,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电源为OFF状态,导电性泡沫部件990为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解除状态。
图5是一次转印装置5K、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二次转印装置5A和中间转印体7的剖视图。
一次转印装置5K的一次转印辊5KA,通过第一分离装置5KM,能够在一次转印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的位置移动。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通过第二分离装置(压接解除装置)9C,能够在二次转印前除电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的位置移动。
二次转印装置5A的二次转印辊5AR,通过第三分离装置5AM,能够在二次转印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的位置移动。
第三分离装置5AM的凸轮5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装置本体的支持体,由没图示的电动机驱动,在图示的箭头方向转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连杆53的一个端部的辊子52,与凸轮51转动连接而移动。支承辊子52的连杆53,以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装置本体的支承体的转动轴54为中心在图示的箭头方向摆动。由于连杆53的摆动,二次转印辊支承部件56的下端部由弹簧55按压,以转动轴54为中心摆动。由于二次转印辊支承部件56的摆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二次转印辊支承部件56的上端部的二次转印辊5AR压接在中间转印体7上,按压二次转印加压辊5AA。
图6是表示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控制的方块图。
图像形成装置A的成像控制装置12,通过连接于具有ROM、RAM的CPU的I/O接口13,连接二次转印电源5AE、二次转印前除电针(放电电极)用的电源91E、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栅极用的电源92E以及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的位置动作第二分离装置(螺旋电磁管SD等)。
第一分离装置能够使压接多个感光体1Y、1M、1C、1K和中间转印体7的一次转印辊5YA、5MA、5CA、5KA在转印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的位置移动。第二分离装置,在与中间转印体7接触的转印作用位置(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位置能够移动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
另外,用操作部11能够选择设定彩色模式、单色模式、调整模式。按照选择的模式,CPU通过I/O接口13,控制二次转印电源5AE、二次转印前除电针(放电电极)用电源91E、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栅极用的电源92E以及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的位置动作驱动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A,能够选择只形成黑色图像的单色模式和形成多种色彩重合图像的彩色模式,在设定为单色模式形成黑色图像时,与通过第一分离装置使中间转印体7从感光体1Y、1M、1C、1K分离的动作连动,通过第二分离装置9C,使相对电极9B移动到分离的位置。
在不把形成于中间转印体7上的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5A向复印纸P上转印的调整模式,与通过第三分离装置5AM进行的接触解除动作连动,使转印前除电装置9的相对电极9B移动到分离的位置。
另外,相对电极9B,在不形成图像的状态,在由第二分离装置从中间转印体7离开的分离的位置待机。
图像形成装置A选择调整模式时,通过接触解除部5AM,解除二次转印部5A向中间转印体7的接触。与该动作连动,使相对电极9B移动到离开间隔的位置。
另外,图像调整模式是进行最高浓度Dmax、色度特性r等图像浓度的调整的模式。图像调整模式时,与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不同,例如,在每次电源ON时和定期使用枚数时,在转印带上形成墨粉片(各种各样浓度),由IDC传感器(Image Density Sensor,图像浓度传感器)读取该浓度,CPU基于该信息变更显像条件和带电条件,由此,能够连续获得稳定的图像。在通常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的图像调整时,不用相对电极9B。于是,在图像调整模式时,把相对电极9B移动到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谋求实现长寿命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对作为中间转印体7使用中间转印带的实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其他形状的中间转印体,例如,使用中间转印转鼓的转印体。另外,中间转印体7的电特性、厚度、层结构、材料等,可以根据成像条件等选择采用。
这样形成的电刷94、导电性泡沫部件990也能够适用于电子照像式复印机、打印机等的起电部件和除电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具有配置在相对中间转印体的图像载体面侧的放电电极和在夹着上述中间转印体、与放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与中间转印体面接触配置的、由导电性部件构成的相对电极。通过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设置该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与现在的从动转动的相对辊子电极比较,与中间转印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除电效率,即使由于图像形成的高速化造成的中间转印体的线速度增大,也能获得优质图像。另外,相对电极通过分离装置能够在接触中间转印体的作用位置和从中间转印体离开的分离的位置移动,因此,相对电极只在形成图像时在作用位置进行二次转印前除电,在非图像形成时退避到分离位置,因此,相对电极的耐久性提高。
(2)因为相对电极是由接地的电刷或导电性泡沫部件构成,所以和现在的从动转动的相对辊子电极相比,与中间转印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除电效率,即使由于图像形成的高速化造成的中间转印体线速度增大,也能获得优质图像。
(3)相对电极,在作用位置在中间转印体上有接触面积滑动摩擦地配置,因此,与中间转印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除电效率,即使由于图像形成的高速化造成的中间转印体线速度增大,也能获得优质图像。
(4)相对电极,与向放电电极加电压同步,通过分离装置,从离开的位置移动到作用位置,因此,只在二次转印前除电时,与中间转印体滑动接触,由此,提高相对电极的耐久性。
(5)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只形成黑色图像的单色模式和形成多种彩色重合图像的彩色模式;在由单色模式形成黑色图像时,通过使形成多种色彩合成图像的多个像载体与中间转印体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使中间转印体从形成多种彩色图像的像载体分离的动作连动,且通过第二分离装置,使相相对电极移动到分离位置。因此,可减少由单色模式形成图像时的中间转印体以及压接在中间转印体上的的相对电极的损耗。
(6)解除二次转印装置和中间转印体的接触的解除装置,在不把形成于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转印在复印纸上的调整模式,由解除装置进行的接触解除动作连动,使相对电极移动到分离位置,这样,能够减少调整模式中的中间转印体以及压接在中间转印体上的相对电极的损耗。
(7)相对电极,在不形成图像的状态在通过第一分离装置从中间转印体离开的分离的位置待机,因此,能够减少中间转印体以及压接在中间转印体上的相对电极的损耗。
Claims (19)
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彩色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除电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与所述除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的相对电极;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由电刷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由导电泡沫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设置成在接触所述工作位置的区域,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且摩擦所述中间转印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设置成在所述工作位置的一个接触区域,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且摩擦所述中间转印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把所述相对电极从所述分离位置朝所述工作位置移动,同时对所述放电电极施加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只有当启动二次转印前除电操作时,所述分离装置才使得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且摩擦所述中间转印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图像形成操作没有进行时,所述分离装置使得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
10.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以形成彩色图像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多色调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除电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放电电极相对的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的相对电极;使所述多个图像载体与所述之间转印体相互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分离装置;
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性地设置形成黑色调图像的单色模式和通过相互重叠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当在所述单色模式中形成所述黑色调图像时,与通过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使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多个图像载体分离的动作相关联,所述第二分离装置把所述相对电极移向所述分离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图像形成操作被执行时,所述第二分离装置使得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接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由电刷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设置成,在所述接触工作位置的区域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且摩擦所述中间转印体。
15.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一次转印装置,其把分别形成于多个图像载体上的多个单色调图像以使所述多个单色调图像互相重叠以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装置,其把所述形成在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多色调图像一次转印到复印材料上;
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其设置在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的位置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是位于最接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的位置上的所述多个一次转印装置中的一个,且所述二次转印前除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承载表面的位置上的放电电极;用导电材料制成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位置上同时把所述中间转印体夹在它们之间的相对电极,即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使所述相对电极在所述相对电极接触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工作位置和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装置;解除所述二次转印装置和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挤压-接触状态的挤压-接触解除装置;
其中,在所述二次转印装置不把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彩色图像转印到所述复印材料上的调整模式中,与通过所述挤压-接触解除装置执行的挤压-接触解除操作相关联,所述分离装置把所述相对电极移向所述分离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图像形成操作被执行时,所述分离装置使得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分离。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接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由电刷制成。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以这样的方式被设置,即在所述工作位置的接触区域,所述相对电极与所述中间转印体面接触且摩擦所述中间转印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28644A JP2006215313A (ja) | 2005-02-04 | 2005-02-04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28644 | 2005-02-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15386A true CN1815386A (zh) | 2006-08-09 |
CN100585508C CN100585508C (zh) | 2010-01-27 |
Family
ID=36780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26860A Active CN100585508C (zh) | 2005-02-04 | 2005-11-24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09692B2 (zh) |
JP (1) | JP2006215313A (zh) |
CN (1) | CN100585508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4139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022252A (zh) * | 2014-04-23 | 2015-11-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85426B2 (ja) * | 2005-03-23 | 2009-06-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US7440719B2 (en) * | 2005-04-20 | 2008-10-2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re-transfer discharger |
JP6271947B2 (ja) * | 2013-10-29 | 2018-01-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給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6167959B2 (ja) * | 2014-03-20 | 2017-07-2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光輝性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0161A (en) * | 1991-04-09 | 1992-09-22 | Olin Corporation | Col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ing first and second transfer surfaces |
US5565975A (en) * | 1994-06-10 | 1996-10-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toner images transferred to a paper sheet |
CN1188916A (zh) * | 1996-09-12 | 1998-07-29 | 东芝株式会社 | 具有复印前除电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 |
JP4335324B2 (ja) * | 1997-02-10 | 2009-09-30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DE19813697C2 (de) * | 1997-03-31 | 2001-05-31 | Ricoh Kk |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mit Zwischenübertragungselement |
JPH10274892A (ja) | 1997-03-31 | 1998-10-13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905931A (en) * | 1997-05-12 | 1999-05-18 | Konica Corporatio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6226486B1 (en) * | 1997-06-04 | 2001-05-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lectrically grounded roller |
JPH1152763A (ja) | 1997-08-04 | 1999-02-26 | Fujitsu Ltd | 像記録装置 |
JP3718045B2 (ja) | 1997-09-05 | 2005-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421032B1 (ko) * | 2002-06-29 | 2004-03-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화상형성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화상형성방법 |
-
2005
- 2005-02-04 JP JP2005028644A patent/JP2006215313A/ja active Pending
- 2005-11-21 US US11/285,589 patent/US720969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24 CN CN200510126860A patent/CN100585508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4139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314139B (zh) * | 2010-06-30 | 2014-10-22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B (zh) * | 2013-01-29 | 2016-09-28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022252A (zh) * | 2014-04-23 | 2015-11-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022252B (zh) * | 2014-04-23 | 2017-11-2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85508C (zh) | 2010-01-27 |
JP2006215313A (ja) | 2006-08-17 |
US20060177245A1 (en) | 2006-08-10 |
US7209692B2 (en) | 2007-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59559A (zh) | 能够减少调色剂散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成像设备及其引导件 | |
CN1815386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79253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58081A (zh) | 转印装置及成像装置 | |
CN1924716A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81347C (zh) | 充电部件、充电装置和图象形成设备 | |
CN1664717A (zh) | 成像设备 | |
CN1752857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710495A (zh) |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3798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带单元 | |
CN1271476C (zh) | 成像设备 | |
JP200901496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677262A (zh) | 充电单元和成像设备 | |
CN2736812Y (zh) | 图像成形设备 | |
CN1480794A (zh) | 成像装置 | |
CN2919305Y (zh) | 具有沿倾斜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设备 | |
CN1148612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91625A (zh) | 成像装置 | |
CN176364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26619A (zh) | 成像设备 | |
CN1190751A (zh) | 图象形成装置 | |
CN1320411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86641C (zh) | 成像装置 | |
US20120045252A1 (en) |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 |
CN1760771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