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3515A -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3515A
CN1803515A CN 200610037972 CN200610037972A CN1803515A CN 1803515 A CN1803515 A CN 1803515A CN 200610037972 CN200610037972 CN 200610037972 CN 200610037972 A CN200610037972 A CN 200610037972A CN 1803515 A CN1803515 A CN 1803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segment
stage casing
longeron
chassis fram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379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清
任国清
魏中良
程光宝
毛亚歧
王五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100379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03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803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3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公交客车低地板底盘的车架总成。其右前段纵梁为拱形,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落差为260mm,右前段纵梁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后段分为后段前部和后段后部两个部分,后段前部与中段有一个落差为460mm。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有一个落差为200mm。各段连接处均有连接板和加强板。本发明在保证了最小离地间距及接近角的要求下,不但降低了客车底盘车架总成的高度,且进一步降低了乘客上车踏步的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盘车架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公交客车低地板底盘的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车架总成相当于一部客车的骨架,它支撑整车的重量,是客车重要的承载部件。同时,车架总成的结构型式又对整个客车的水平和实际用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客车运行行业中,城市公交客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变化一日千里,因此对现代公交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公交客车中,大多是在原有的中长途客车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地板普遍较高,乘客上下极不方便,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就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低地板底盘,由于接近角及离地间距的限制,其也未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踏步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客车底盘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能在保证接近角及离地间距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踏步高度的客车底盘车架总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包括有车架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后段,其右前段纵梁为拱形,右前段纵梁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落差为190-300mm,右前段纵梁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后段前部与中段有一个落差为350-460mm。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后段分为后段前部和后段后部两个部分,后段前部与后段后部有一个落差为100-300mm。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落差为260mm,后段前部与中段有一个落差为460mm,后段前部和后段后部有一个落差为200mm。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前段纵梁后端插入中段纵梁前端的内侧,两纵梁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中段与后段前部是由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连接而成。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的下部固定连接在中段后端,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的上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的前端。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后段前部与后段后部是由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固定连接而成。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上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的后端,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后部的前端。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前段纵梁的后部落差变形处,左右纵梁内分别固定有内嵌式加强梁。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下部与中段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中段后部加强板,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上部与后段前部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前端加强板,后段内侧连接板上部与后段前部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后端加强板,后段内侧连接板下部与后段后部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后部前端加强板,各加强板和纵梁在该部位形成一个盒形结构,后板簧支架固定在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下部与中段后端的连接处。
本发明将右前段纵梁结构设计为拱形,使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260mm的落差,这样降低了客车踏步处的高度,在降低了踏步高度的同时还应当保证客车前端的接近角及离地间距,为此本发明在右前段纵梁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这样就可以保证了在踏步高度降低的情况下,还能有效的保证客车前端的接近角及离地间距。同时本发明采用了分段式设计,减少了成本,在各段连接处又增加了加强板及连接板,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整车的强度,并提高整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2。
本发明底盘车架为十米,包括有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右前段纵梁2前部与左前段纵梁1前部有一个落差为260mm,右前段纵梁2为拱形结构,后段分为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两个部分,后段前部4与中段3有一个落差为460mm,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有一个落差为200mm。为了保证接近角符合标准,右前段纵梁2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前段纵梁的后端插入中段纵梁3前端的截面内侧,两纵梁叠加并用铆钉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段纵梁2的后部落差变形处,左右纵梁内分别焊接固定有内嵌式加强梁6。中段3与后段前部4是由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连接而成。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的下部焊接固定在中段后端,后板簧支架用铆钉固定在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下部与中段后端的连接处。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的上部焊接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4的前端。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是由后段内侧连接板13和后段外侧连接板10固定连接而成。后段内侧连接板13和后段外侧连接板10上部焊接固定在后段前部4的后端,后段内侧连接板13和后段外侧连接板10下部焊接固定在后段后部5的前端。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的下部与中段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中段后部加强板7,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的上部与后段前部4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前端加强板8,后段内侧连接板13的上部与后段前部4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后端加强板15,后段内侧连接板13的下部与后段后部5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后部前端加强板16,各处加强板和纵梁在该部位形成一个盒形结构。
实施例2
本发明底盘车架为7.8-8.8米,包括有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右前段纵梁2前部与左前段纵梁1前部有一个落差为190mm。右前段纵梁2为拱形结构,后段前部4与中段3有一个落差为460mm,为了保证接近角符合标准,右前段纵梁2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前段纵梁的后端插入中段纵梁3前端的截面内侧,两纵梁叠加并用铆钉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段纵梁2的后部落差变形处,左右纵梁内分别焊接固定有内嵌式加强梁6。中段3与后段前部4是由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连接而成。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的下部焊接固定在中段后端,后板簧支架用铆钉固定在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下部与中段后端的连接处。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9的上部焊接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4的前端。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的下部与中段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中段后部加强板7,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12的上部与后段前部4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前端加强板8。
实施例3
参见附图1,2。
本发明底盘车架为十米,包括有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右前段纵梁2前部与左前段纵梁1前部有一个落差为190mm,后段前部4与中段3有一个落差为350mm,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有一个落差为100mm。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参见附图1,2。
本发明底盘车架为十米,包括有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右前段纵梁2前部与左前段纵梁1前部有一个落差为300mm,后段前部4与中段3有一个落差为460mm,后段前部4与后段后部5有一个落差为300mm。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包括有车架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后段,其特征在于右前段纵梁为拱形,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落差为190-300mm,右前段纵梁最前端的下翼面设有一个小的斜坡;后段前部与中段有一个落差为350-46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段分为后段前部和后段后部两个部分,后段前部与后段后部有一个落差为1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段纵梁前部与左前段纵梁前部有一个落差为260mm,后段前部与中段有一个落差为460mm,后段前部和后段后部有一个落差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段纵梁后端插入中段纵梁前端的内侧,两纵梁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段与后段前部是由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的下部固定连接在中段后端,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和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的上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段前部与后段后部是由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固定连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上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前部的后端,后段内侧连接板和后段外侧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在后段后部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段纵梁的后部落差变形处,左右纵梁内分别固定有内嵌式加强梁。
1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下部与中段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中段后部加强板,中段后部内侧连接板上部与后段前部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前端加强板,后段内侧连接板上部与后段前部后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前部后端加强板,后段内侧连接板下部与后段后部前端连接处的纵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后段后部前端加强板,各加强板和纵梁在该部位形成一个盒形结构,后板簧支架固定在中段后部外侧连接板下部与中段后端的连接处。
CN 200610037972 2006-01-19 2006-01-19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Pending CN1803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7972 CN1803515A (zh) 2006-01-19 2006-01-19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7972 CN1803515A (zh) 2006-01-19 2006-01-19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3515A true CN1803515A (zh) 2006-07-19

Family

ID=3686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37972 Pending CN1803515A (zh) 2006-01-19 2006-01-19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035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2378A (zh) * 2009-06-30 2009-12-16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车架大梁
CN101704385B (zh) * 2009-11-06 2012-08-2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
US9881754B2 (en) 2015-04-01 2018-01-3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Toggle switch and switch device
CN109318991A (zh) * 2018-08-29 2019-02-12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后悬段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2378A (zh) * 2009-06-30 2009-12-16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车架大梁
CN101602378B (zh) * 2009-06-30 2013-05-08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车架大梁
CN101704385B (zh) * 2009-11-06 2012-08-2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
US9881754B2 (en) 2015-04-01 2018-01-3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Toggle switch and switch device
CN109318991A (zh) * 2018-08-29 2019-02-12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后悬段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1461B2 (ja) 自動車両
CN100537329C (zh) 车身结构
CN204323486U (zh) 轻型纯电动客车及其底盘车架
CN102795268B (zh) 后座椅安装部结构
EP2018316A1 (en) Floor structure for a fuselage
CN102530079A (zh) 带有加强结构的机动车车身
CN102390438A (zh)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CN1803515A (zh) 一种底盘车架的结构
CN110027577A (zh) 铝蜂窝与铝板拼接司机室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1338655Y (zh) 一种低地板客车车架
KR20190065609A (ko) 버스용 루프 프레임구조
CN201305035Y (zh) 汽车后地板前下横梁总成
CN2642548Y (zh) 一种公交客车专用底盘低地板车架总成
CN111516762A (zh) 带有格式框架的运载工具、优选商用车
CN106364561B (zh) 一种偏置窄龙骨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结构及其左右侧刚度匹配方法
CN205632681U (zh) 仪表板加强梁总成
CN105992726A (zh) 具有包括延长件的纵梁的机动车车身的后部结构
CN102826124A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运输车辆的专用底盘
CN109291996B (zh)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CN219948313U (zh) 一种适用于轻型卡车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
JP2004148859A (ja) シャシフレーム構造
CN201646866U (zh) 一种连接汽车纵梁与前轮罩边梁的连接组件
CN202147718U (zh) 一种用于小型非公路用电动车的车架结构
CN2910725Y (zh) 公交客车底盘不对称梁车架总成
CN205737701U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