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2681A - 气囊和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和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2681A
CN1792681A CN 200510136213 CN200510136213A CN1792681A CN 1792681 A CN1792681 A CN 1792681A CN 200510136213 CN200510136213 CN 200510136213 CN 200510136213 A CN200510136213 A CN 200510136213A CN 1792681 A CN1792681 A CN 1792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mbining device
air bag
room
a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362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部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2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2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和气囊装置。一种由与前片相连的内片将内部划分为第1室和第2室的气囊,在气囊膨胀时使第2室迅速膨胀。在气囊(10)内部,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与前片(12)和后片(14)大致同心状设置,其外周缘部由高强度缝合线(23B)缝合。第1内片(22A)的中央部由缝合线(23A)缝合在前片(12)的中央部上。第2内片(22B)的中央部由压环(42)连接在后片(14)的中央部上。在第2内片(22B)上,设置了第1室(1)和第2室(2)的连通口(27)。内片(22A、22B)的外周缘部和中央部的中间部彼此由撕裂线(23C)结合。撕裂线(23C)在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时破裂。

Description

气囊和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最好设置在机动车的转向系统上且在碰撞等紧急情况下发生膨胀而保护人体的气囊。
背景技术
为了在机动车碰撞时等紧急情况下保护乘员,使用了驾驶员座位用气囊装置等各种气囊装置。驾驶员座位用气囊装置具有通过使乘员侧前片和相反侧后片的周缘部缝合而形成的气囊。在后片的中央设置了用以接收充气机前端侧的充气机结合用开口。该开口的周围由螺钉、销、铆钉等安装在保持器上。在该后片上设置了用于在驾驶员座位上的乘员突入了气囊内时使气囊内气体逃逸并吸收冲击的排气口。
在特开平1-311930号公报、特开平10-81191号公报中记载了,设置了跨设在后片的充气机用开口和前片之间的内片(在特开平1-311930号公报中称作‘内侧气体袋’),而将气囊内划分为中央的第1室和周围的第2室的气囊。在该内侧气体袋上设置了对第1室和第2室进行连通的连通口。一旦充气机操作,首先第1室膨胀,随后第2室膨胀。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311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平10-81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由这种连接在前片上的内片将气囊内部划分为第1室和第2室的气囊中,在气囊膨胀时使第2室迅速膨胀。
技术方案1的气囊是一种由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具有设置在乘员侧的前片和设置在与乘员相反侧的后片,前片和后片的周缘部彼此结合,在后片的中央上设置了气体发生器用开口,设置了将该气囊内部划分为中央的第1室以及围绕该第1室的第2室的内片,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将该内片的一部分至少与该内片、前片和后片之一结合的低强度结合装置,该低强度结合装置在第1室内气压到达规定压力之前保持结合,使第1室内的容积比较小,一旦该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则解除所述结合,使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
技术方案2的气囊是在技术方案1中,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被结合在前片上,由结合装置将第1内片的周缘部和第2内片的周缘部结合,在第2内片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状地配置的开口,所述结合装置包括在第1室内气压到达规定压力之前使第1室内的容积比较小地对第1内片和第2内片进行结合的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和使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地对第1内片和第2内片进行结合的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该第1结合装置就是在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3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中,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该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被结合在前片上,由结合装置将第1内片的周缘部和第2内片的周缘部结合,在第2内片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状地配置的开口,该第1内片的一部分使第1室容积减少地被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在上述前片上,该低强度结合装置就是在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4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中,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被结合在前片上,由结合装置将第1内片的周缘部和第2内片的周缘部结合,在第2内片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与该后片开口大致同心状地配置的开口,该第2内片的一部分使第1室容积减少地被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在上述后片上,该低强度结合装置就是在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5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中,该内片由1个片构成,该内片的周缘部或至少其附近由结合装置结合在上述前片上,在该内片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状地配置的开口。所述结合装置包括在第1室内气压到达规定压力之前使第1室内的容积比较小地对该内片和前片进行结合的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使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地对该内片和前内片进行结合的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该第1结合装置就是在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6的气囊在技术方案5中,上述第1结合装置设置成多重围绕第1室。
技术方案7的气囊在技术方案6中,上述第1结合装置设置成涡旋状。
技术方案8的气囊装置是一种包括气囊、具有气体喷出口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该气体发生器至少前端侧设置在气囊内,且上述气体喷出口设置在该气囊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本发明的气囊。
在本发明的气囊和气囊装置中,在气囊膨胀时,首先第1室膨胀,由来自第1室的气体而第2室膨胀。第1室在达到规定压力之前容积比较小,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快速地流入第2室。因而,第2室的膨胀早期化。一旦第2室充分膨胀,第1室内气压上升。一旦该第1室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低强度结合装置的结合被解除,第1室扩张,气囊膨胀到最终展开形状。
作为该低强度结合装置,撕裂线简便、适合。
在本发明中,最好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一旦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对第1内片的尺寸进行调节,能够轻易地进行气囊厚度和形状调节设计。此时,第1内片和前片也可以由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第1内片和第2内片也可以由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第2内片和后片也可以由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1个片构成内片,一旦采用这种结构,制造简单(例如缝制)。此时由第1结合装置相对于前片对内片进行结合,在气囊膨胀时,在第1室内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之前,调节第1室的容积。
通过围绕第1室多重地设置该第1结合装置,可以伴随着该第1结合装置的解除,缓缓地进行第1室的扩张。
一旦将该第1结合装置设置成涡旋状,从涡旋的内周端侧开始解除结合,能够连续地将上述结合的解除传送到涡旋的外周端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符合实施例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中途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结束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气囊的第1内片和第2内片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一个符合实施例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中途时的剖视图;
图6是一个符合实施例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中途时的剖视图;
图7是一个符合实施例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中途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结束时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结束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7气囊的前片和内片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图7气囊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介绍。
图1和2是符合技术方案1实施形态的机动车驾驶员座位用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剖视图,图1显示气囊膨胀中途情况,图2显示气囊膨胀结束时情况,图3是该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显示第1内片和第2内片结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该气囊10包括分别由大致圆形织布构成的前片12、后片14、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前片12和后片14直径相同,通过将它们的外周缘部彼此由线等构成的缝合线15进行缝合,成为袋体状。该缝合部沿前片12和后片14的外周成为往复的圆环形。而且,该缝合线15是即使气囊10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也不断裂(也就是不解除片12、14彼此的结合)高强度缝合线。
在后片14上设置了充气机(气体发生器)用开口16和排气口18。该充气机用开口16设置在后片14的中央上。将螺栓插通孔20设置在该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围上。
在该气囊10的内部设置了上述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设置得大致与前片12和后片14同心状。其外周缘彼此由线等构成的缝合线23B缝合。由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将气囊10的内部划分成中央的第1室和包围该第1室1的第2室2。第1室1为内片22A、22B的内侧。
前片12侧的第1内片22A的中央部(在气囊10膨胀状态下,变成内片22A的前端侧部分)相对于该前片12的中央部,由线等构成的缝合线23A缝合。
如图3和图4所示,缝合线23B沿围绕各个内片22A、22B的圆环状缝合(结合)线L1、L2而将该内片22A、22B彼此结合。而且,缝合线23A沿分别围绕内片22A中央部和前片12中央部的圆环状缝合线L3、L4而对内片22A和前片12进行结合。这些缝合线23B、23A是即使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时也不解除内片22A和22B以及内片22A和前片12的结合的高强度缝合线。
在这种实施形态下,内片22A和22B的外周缘部和中央部的中间部由撕裂线23C缝合。如图3所示,在这种实施形态下,撕裂线23C沿围绕各个内片22A、22B的外周缘部和中央部之间(位于缝合线L1、L2的内侧和缝合线L3的外侧)的环状缝合线L5、L6而将内片22A和22B彼此结合。撕裂线23C是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而解除内片22A、22B之间的结合的低强度缝合线。
由撕裂线23C,第1室1内部在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容积比较小。
在该实施例中,撕裂线23C是对在第1室1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使第1室容积变小地对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进行结合的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缝合线23B是使第1室容积变大地对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进行结合的第2结合装置。
与该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大致同心状设置的充气机用开口24设置在后片14侧的第2内片22B的中央部(气囊10处于膨胀状态下,变成第2内片22B的后端侧的部分)上。这些开口16、24几乎变成圆形。而且,在该内片22B的该开口24的周围,设置了与后片14的螺栓插通孔20重合的螺栓插通孔26。
在第2内片22B上设置了多个连通口27,28。连通28设置在缝合线L2、L6之间(也就是缝合线23B和撕裂线23C之间)的区域内。连通口27设置在其内侧。因而,该连通口28在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且撕裂线23C破裂之前变成闭锁状态。而且该连通28也可以设置在第1内片22A中缝合线L1、L5彼此之间的区域内。
在该实施例中,连通口27位于通过充气机用开口16、24设置在该第1室内的后述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方向的延长线上,也就是与该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口36a对峙的位置上。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通口27、28分别在气囊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4个,而且,这些连通口27、28彼此相对于气囊中心在周向相位上存在偏移。
而且也可以在开口16、24和连通口27、28、排气口18的周缘部上设置增强用补片等。
在用于安装气囊10的保持器30上,在中央设置了充气机安装口32,在其周围设置了螺栓插通孔34。
充气机36是大致圆柱形设备,在其筒轴方向前端侧的侧周面上设置了气体喷出口36a。在该实施例中,气体喷出口36a在充气机36的周向上等间距地设置了4个。充气机36构成为从这些气体喷出口36a沿放射方向喷出气体。从该充气机36筒轴方向的中途部分(比该气体喷出口36a靠后端侧)的侧周面,突设了充气机固定用凸缘38。在该凸缘38上设置了螺栓插通孔40。该充气机36的前端侧嵌装在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32上。
将充气机36安装在保持器30上时,使第2内片22B的充气机用开口24的周缘部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重合,与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32的周缘部重合。
将压环42的双头螺栓44插入第2片22B、后片14、保持器30和凸缘38的各个螺栓插通孔26、20、34、40内,通过其前端与螺母46啮合,将第2片22B、气囊10和充气机36固定在保持器30上。而且,通过对气囊10进行折叠,并将覆盖该气囊10的折叠体的组件盖48安装在保持器30上,构成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设置在机动车的转向盘50上。
在搭载了这种结构气囊装置的车辆碰撞等时,充气机36操作,气体喷出到气囊10内。气囊10由该气体而膨胀,将组件盖48压开,在车辆室内展开。
在气囊10内,首先第1室1膨胀,该第1室1内气体通过连通口27流入第2室2内,第2室2膨胀。此时,如图1所示,由于在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之前,第1室1由撕裂线23C而变成容积减少状态,气体从第1室1迅速地流入第2室2内。因而,第2室2早期膨胀。
一旦第2室2充分膨胀,第1室1内压升高。而且,一旦该内压到达规定压力,撕裂线23C破裂,第1室1扩张,气囊10膨胀到图2所示的最终(最大)展开状态。而且,由撕裂线23C破裂,连通口28变成开放状态。
当乘员与膨胀后气囊10碰撞时,第1室1和第2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连通口28或排气口18流出,吸收冲击。
而且在气囊10内,由于对第1室1和第2室2进行连通的连通口27设置在被配置在该第1室1内的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方向延长线上,也就是设置得与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口36a对峙,所以在充气机36操作时,从该气体喷出口36a朝向该连通口27喷出气体。因而,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通过该连通口27容易流入第2室2内。因而,第2室2的膨胀进一步早期化。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撕裂线23C是围绕各个内片22A、22B外周缘部和中央部的中间部的圆环状,但是撕裂线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图5是显示撕裂线其它结构示例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剖视图。
在该实施例的气囊10A中,在第1内片22A和第2内片22B中,在设置了气囊装置的机动车的转向盘50处于车辆直进操舵状态时,在比各个内片22A、22B中央部更上位侧(以下,上下方向是指此时的上下方向)中,各个内片22A、22B的外周缘部(缝合线23B)和中央部(缝合线23A)的中间部由撕裂线23D而部分地缝合。而且该撕裂线23D在第1室1内气压到达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解除内片22A、22B彼此的结合。
该气囊10A的其它结构与图1~4的气囊10相同,在图5中用与图1~4相同符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该气囊10A中,在车辆碰撞时,充气机36进行气体喷出操作,气囊10A膨胀,第1室1内到达规定压力之前,第1室1由撕裂线23D而变成容积减少状态。因而,气体从第1室1通过连通27迅速地流入第2室2内。因而,第2室2的膨胀早期化。
在该气囊10A中,由于撕裂线23D,位于内片22A、22B中央部更上位侧的展开受限制,第2室2上部的膨胀也受控制。因而,第2室2如图5所示,下部尽早膨胀,早期抵压承受乘员的腹部或胸部。
之后,一旦第2室2充分膨胀,第1室1内压升高。而且,一旦该内压到达规定压力,撕裂线23D破裂。第1室1和第2室2的上部扩张,气囊10A膨胀到最终(最大)形状。
图6是显示符合技术方案3、4实施形态的气囊和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中途的剖视图。
在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B中,第1内片22A外周缘部(缝合线23B)和中央部(缝合线23A)的中间部由撕裂线23E而缝合在前片12上。而且第2内片22B的外周缘部(缝合线23B)和中央部(充气机用开口24)的中间部由撕裂线23F而缝合在后片14上。而且,这些撕裂线23E、23F将内片22A、22B中在设置了气囊装置的机动车的转向盘50处于车辆直进操舵状态时比各个内片22A、22B中央部更靠上侧部分地结合在前片12和后片14上。
这些撕裂线23E、23F分别在第1室1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解除了第1内片22A和前片12的结合以及第2内片22B和后片14的结合。
在气囊10B中,由撕裂线23E、23F在第1室1内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限制位于内片22A、22B中央部更上位侧的展开,也控制在第1室1和第2室2上部的膨胀。
在该气囊10B中,除了第1内片22A、第2内片22B分别由撕裂线23E、23F而结合在前片12和后片14上之外,其它结构与图1~3所示气囊10的结构相同。
在该气囊10B中,在车辆碰撞时,充气机36进行气体喷出操作,气囊10B膨胀,在第1室1内到达规定压力之前,第1室1由撕裂线23E、23F而变成容积减少状态。因而,气体从第1室1通过该连通口27迅速地流入第2室2内。因而,第2室2的膨胀早期化。
在该气囊10B中,由于第2室2上部的膨胀受限制,因而,第2室2如图6所示,下部尽早膨胀,早期抵压承受乘员的腹部~胸部。
然后一旦第2室2充分膨胀,第1室1内压力升高。而且,一旦该内压到达规定压力,撕裂线23E、23F破裂。第1室1和第2室2的上部扩张,气囊10B膨胀到最终(最大)形状。
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都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控制第1内片和第2内片展开的低强度结合装置,采用撕裂线,但是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其它低强度结合装置。例如也可以由低粘着性粘结剂对片进行结合。在第1室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粘结剂剥离,各个内片的约束被解除。
该低强度结合设施也可以设置在图示之外的部位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了4个气体喷出口36a和连通口27,但是并不局限于4个。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将连通口27设置在充气机36的所有气体喷出口36a气体喷出口方向的延长方向上,但是也可以仅在一部分气体喷出口36a气体喷出口的延长方向上设置连通口27。而且也可以将一部分连通口设置在气体喷出口36a延长方向之外的位置上,存在不与气体喷出口36a对峙的连通口。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第1室1内设置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引导到连通口27的整流布。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内片由第1内片和第2内片这2个片的连续体构成,但是内片也可以由1个片构成。图7和8是显示这种结构机动车驾驶员座位用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剖视图。图7显示气囊膨胀中途情况,图8显示气囊膨胀结束时情况。图9是该气囊和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显示该气囊的前片和内片的结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该气囊的正视图。
该实施例的气囊10C包括分别由大致圆形织布制成的前片12、后片14和内片22C。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前片12和后片14的外周缘部彼此由高强度缝合线15缝合,气囊10C成为袋体状,通过在其内部设置内片22C,气囊10C内部被划分为中央的第1室1和围绕该第1室1的第2室2。另外,前片12和后片14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
内片22C设置得与前片12和后片14大致同心形状,其外周缘相对于前片12的中央部和周缘部的中间附近由缝合线23G缝合。图10中L7、L8显示利用缝合线23G的预定缝合线。如图所示,在缝合线23G所形成的缝合部是沿内片22C的外周的圆环形。而且,该缝合线23G是即使在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也不破裂的高强度缝合线。
如图9所示,在该内片22C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大致同心状的充气机用开口24,在该开口24的周围,设置了与后片14的螺栓插通孔20重合的螺栓插通孔26。
在该实施例中,内片22C的充气机用开口24的周缘部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重合,与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32的周缘部重合。而且,通过螺栓插通孔26、20,充气机用开口24、16的周缘部固定在该保持器30上。因而,内片22C的充气机用开口24的周缘部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相连,内片22C的外周缘部相对于前片12由缝合线23相连。该内片22C的内侧成为第1室1。
在该内片22C上设置了连通口27、28。连通口28设置得比较接近该内片22C的外周缘,连通口27设置在连通口得内周侧(开口24侧)。
而且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连通口27、28各设置了1个,设置在夹持着开口24的相互相反侧位置上。但是连通口27、28的个数和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内片22C中比其外周缘部和上述开口24中间附近更靠外周侧部分与前片12重合,由作为低强度结合装置的撕裂线23H缝合。该撕裂线23H是一旦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而破裂的低强度缝合线。图10的L9、L10显示该撕裂线23H的预定缝合线。
如图10、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撕裂线23H从内片22C中央侧朝向外周侧一边缓缓扩径一边多次环绕该开口24周围延伸,成为涡旋状。
如图所示,连通口27设置在内片22C上比该撕裂线23H更靠内的位置上。
由该撕裂线23H,第1室1在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变成容积减少状态。而且在该撕裂线23H破裂之前,连通口28处于闭锁状态。
该气囊10C和包括气囊10C的气囊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图1~4实施例相同,采用与图1~4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7~11中相同的部分。
在该气囊10C中,一旦充气机36进行气体喷出操作,由该气体首先第1室1膨胀,然后,该气体通过连通口27流入第2室2内,第2室2膨胀。此时,如图7所示,由于第1室1在该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之前,由撕裂线23H而变成容积减少状态,气体从第1室1迅速流入第2室2内。因而,第2室2的膨胀早期化。
一旦第2室2充分膨胀,第1室1的内压上升。而且,一旦该内压达到规定压力,撕裂线23H破裂,第1室1膨胀,气囊10C一直膨胀到图8所示最终(最大)展开形状。而且,由该撕裂线23H的破裂,连通口28敞开。
该撕裂线23H的破裂通常由其涡旋内周端侧开始,向外周端侧连续传播。因而,第1室1的容积跟随着该破裂的传播缓缓增大。从而,与撕裂线23H整体几乎同时破裂且第1室1容积急剧增大相比,能够减轻变成最大展开形状时施加在缝合线15和缝合线23G上的冲击。
当乘员与膨胀后气囊10C碰撞后,第1室1和第2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连通口28或排气口18流出,吸收冲击。
在上述图7~11实施例中,通过由撕裂线将内片22C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中途部分缝合在前片12上,减少第1室1的容积,但是也可以通过由撕裂线将内片22C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中途部分缝合在后片14上,减少第1室1的容积。
在上述图7~11的实施例中,撕裂线23H为涡旋状,也可以设置1重环状,也可以同心地设置2重以上。
虽然图中未示,在图1~4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撕裂线23C同心地设置2重以上,也可以设置成涡旋状。在图5和6实施例中,也可以多重设置撕裂线23D。
另外,也可以从内片中央侧朝向外周侧设置放射状撕裂线。在这种结构,一旦第1室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从内片的中央侧朝向外周侧地连续地传播撕裂线的破裂,第1室的容积缓缓增大。

Claims (8)

1.一种通过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进行膨胀的气囊,具有设置在乘员侧的前片和设置在与乘员相反一侧的后片,该前片和后片的周缘部彼此结合,在后片的中央设置有气体发生器用的开口,设置有将该气囊内划分成中央的第1室和包围该第1室的第2室的内片,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该内片的一部分与该内片、前片和后片中的至少一方结合的低强度结合装置;
该低强度结合装置,在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保持结合,使该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小;当该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所述结合,使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
该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结合在前片上;
该第1内片的周缘部由结合装置结合在第2内片的周缘部上;
在该第2内片的中央部设置有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地配置的开口;
该结合装置包括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和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其中,所述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在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将该第1内片和第2内片结合,使得该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小,所述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将该第1内片和第2内片结合,使得该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
该第1结合装置是在该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
该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结合在前片上;
该第1内片的周缘部由结合装置结合在第2内片的周缘部上;
在该第2内片的中央部设置有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地配置的开口;
该第1内片的一部分由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在所述前片上,以减小该第1室的容积;
该低强度结合装置是在该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该内片由前片侧的第1内片和后片侧的第2内片构成;
该第1内片的中央部或其附近结合在前片上;
该第1内片的周缘部由结合装置结合在第2内片的周缘部上;
在该第2内片的中央部设置有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地配置的开口;
该第2内片的一部分由低强度结合装置结合在所述后片上,以减小该第1室的容积;
该低强度结合装置是在该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该内片由1个片构成;
该内片的周缘部以及至少其附近由结合装置结合在所述前片上;
在该内片的中央部设置有与该后片的开口大致同心地配置的开口;
该结合装置包括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和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其中,所述低强度的第1结合装置在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之前将该内片和前片结合,使得该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小,所述高强度的第2结合装置将该内片和前片结合,使得该第1室内的容积变得比较大;
该第1结合装置是在该第1室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解除结合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结合装置以多重围绕第1室的方式进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结合装置设置成涡旋状。
8.一种包括气囊和具有气体喷出口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该气体发生器,至少其前端侧设置在气囊内,并且所述气体喷出口设置在该气囊内,其特征在于:
该气囊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
CN 200510136213 2004-12-22 2005-12-22 气囊和气囊装置 Pending CN1792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71440 2004-12-22
JP2004371440 2004-12-22
JP2005237883 2005-08-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2681A true CN1792681A (zh) 2006-06-28

Family

ID=3680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36213 Pending CN1792681A (zh) 2004-12-22 2005-12-22 气囊和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926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126A (zh) * 2008-12-29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2971187A (zh) * 2010-07-12 2013-03-1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面安全气囊
CN105452066A (zh) * 2013-07-31 2016-03-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126A (zh) * 2008-12-29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2216126B (zh) * 2008-12-29 2014-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2971187A (zh) * 2010-07-12 2013-03-1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面安全气囊
CN102971187B (zh) * 2010-07-12 2016-04-2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面安全气囊
CN105452066A (zh) * 2013-07-31 2016-03-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6910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853989A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651285A (zh) 气囊装置
CN1394774A (zh)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CN1903623A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803494A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847059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JP480700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0344480C (zh) 气囊装置
CN1284692C (zh) 用于气袋膨胀气体分布的装置
CN1275807C (zh) 膝盖保护用气囊装置
JP6183142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250412C (zh) 配置有具有通气孔的侧安全气囊的乘客约束系统
CN1305714C (zh) 充气机
CN1511738A (zh) 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
CN1781768A (zh) 方向盘用气囊装置
CN10104830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空气囊模块的气囊
US11932189B2 (en) Driver seat airbag
CN1443673A (zh) 气囊装置
CN1903619A (zh) 气囊装置
CN101380930A (zh) 驾驶座用气囊、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和转向设备
CN1720156A (zh) 用于轿车乘客保护系统的气囊
CN1792681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903617A (zh) 气囊装置
CN1817695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