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8742A -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8742A
CN1788742A CN 200410104231 CN200410104231A CN1788742A CN 1788742 A CN1788742 A CN 1788742A CN 200410104231 CN200410104231 CN 200410104231 CN 200410104231 A CN200410104231 A CN 200410104231A CN 1788742 A CN1788742 A CN 1788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ive
alpine yarrow
acid
flavone
effectiv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1042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9784C (zh
Inventor
斯拉甫·艾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4101042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9784C/zh
Publication of CN1788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97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978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在制备抗过敏反应的药物用途。

Description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的干燥全草。七、八月采割、晒干。本品全长10-50厘米。根和根茎圆柱形,土黄色至灰褐色,长带少数短须根,断面浅黄色。茎单一或数个,于根茎处弯曲,直径1.5-3厘米,幼枝和花枝上部密被短绒毛,老枝或枝的下部光滑,有不显著的细条纹,表面常为紫红色,断面白色,中空。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祛风活血。用于感冒、过敏、食积、蛇伤、疮疖。
皮肤过敏往往有很多原因,目前治疗皮肤过敏的药物也很多。一枝蒿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文献报道一枝蒿全草含有黄酮类、酮酸类、氨基酸、甙类、多糖类、挥发油、多肽、生物碱等化合物。本发明是将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采用常规方法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对皮肤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将一枝蒿采用常规的水提法或醇提法或大孔树脂提取或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得到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按常规方法将提取的一枝蒿粗提物和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和外用制剂。在将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应用于治疗过敏反应性疾病中,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对抗过敏反应即能抑制速发型(I型)过敏反应,又能抑制细胞毒性(II型)过敏反应及迟发型过敏反应(IV型)。其中对I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作用及量增加而增强,因此,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包括总黄酮、总酮酸、氨基酸类、甙类、多糖类、挥发油、多肽和生物碱和有效成分包括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及一枝蒿酮酸、异一枝蒿酮酸、一枝蒿酸、针叶春黄菊酸四种酮酸类化合物,按常规方法将提取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和外用制剂在制备抗过敏反应药物用途。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采用常规的水提法或醇提法或大孔树脂提取或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得到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其中有效部位包括总黄酮、总酮酸、氨基酸类、甙类、多糖类、挥发油、多肽和生物碱,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和一枝蒿酮酸、异一枝蒿酮酸、一枝蒿酸、针叶春黄菊酸四种酮酸类化合物,按常规方法将提取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和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皮肤过敏病症,经过对动物抗过敏反应观察,证明该制剂即能抑制速发型(I型)过敏反应,又能抑制细胞毒性(II型)过敏反应及迟发型过敏反应(IV型)。其中对I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作用及量增加而增强,因此,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为治疗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良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采用常规的水提法或醇提法或大孔树脂提取或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得到一枝蒿有效部位包括总黄酮、总酮酸、氨基酸类、甙类、多糖类、挥发油、多肽和生物碱和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和一枝蒿酮酸、异一枝蒿酮酸、一枝蒿酸、针叶春黄菊酸四种酮酸类化合物,按常规方法将提取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和外用制剂在制备抗过敏反应的药物用途。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提供。现将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对动物过敏反应抑制试验的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
材料Wistar大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天花粉粉剂,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氢氧化铝凝胶,陕西华山制药厂产品。
方法与结果取5只雄性大鼠,每鼠每足跖注射5mg/ml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1ml,每鼠4足共注射0.4ml。15天后,心脏取血,离心取(抗)血清。用前将抗血清以1∶10(抗血清:生理盐水)稀释。另取大鼠35只,体重200±20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阳性对照组(色甘酸钠)和3个不同剂量的制剂组,每组7只,在每鼠背部脱毛处皮内注射抗血清致敏,共3点,每点0.1ml,48小时后iv含5mg天花粉的0.5%伊文思蓝1ml进行攻击。于抗原攻击前连续给药3天,每天口服一次。抗原攻击后30分钟,断头处死大鼠,将皮肤蓝斑剪下置于试管内,加1mol/L的KOH1ml,37℃消化15小时,然后加0.2mol/L磷酸与丙酮混合液3.75ml经震荡后,25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721-型分光光度计(λ=610nm)测定吸收率(A)。结果,3个剂量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均明显抑制PCA反应的影响(表1)。
表1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对同系大鼠PCA反应的影响
                       (mean±SD)
  组别   剂量   n   PCA反应   抑制率
  对照组   2.50   7   0.73±0.13
  色甘酸钠组(iv)   15mg/kg   7   0.00±0.00***   100.00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1.251.505.00   777   0.45±0.16*0.16±0.04***0.06±0.02***   38.878.19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在致敏前1天给药,共3天,能明显抑制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表明该制剂对速发型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大鼠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材料:Wistar大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天花粉粉剂,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氢氧化铝凝胶,陕西华山制药厂产品。
方法与结果:取大鼠5只,按上述一项方法制备大鼠抗天花粉血清。另取大鼠5只,制备大鼠肠系膜标本,每鼠10块,每块为1cm2放入台式营养液内备用。取试管40支,各管加台式营养液2ml,肠系膜标本1块及大鼠抗天花粉血清0.2ml,37℃水浴温育30分钟后,使肠系膜肥大细胞致敏,然后用37℃台式营养液洗标本3次,以去除剩余抗血清。再加37℃台式营养液2ml,37℃水浴温育10分钟后按表2所示剂量向管内加药,继续温育10分钟,加天花粉抗原0.1ml(含天花粉110ug)攻击,37℃水浴继续温育20分钟后,将标本用甲醛固定,甲苯胺蓝及伊红染色,盐酸酒精分色,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及封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以其脱颗粒的百分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不同浓度的制剂可明显抑制大鼠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表2)。
表2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对大鼠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
           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mean±SD)
  组别   管内浓度(ml/2.1ml)   n   脱颗粒(%)   抑制率(%)
  对照组   0.2   12   71.7±8.2
  色甘酸钠组(iv)   50ug/ml   10   34.2±9.6***   100.00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0.10.2   1010   40.1±4.5***34.0±6.9***   38.878.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对大鼠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颗粒反应有抑制作用,表明其抗过敏作用与稳定肥大细胞,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减少,进而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有关。
三、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材料:Wistar大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磷酸组胺,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方法与结果:取大鼠24只,体重200±20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NS)、地塞米松组和2个不同剂量的制剂组。灌胃给药,一日一次,共3天,于末次给药后1.5小时大鼠背部脱毛处,皮内注射磷酸组胺生理盐水溶液0.1ml(内含组胺50ug),每鼠2点,同时iv0.5%伊文思蓝溶液1ml。30分钟后断头处死大鼠,将皮肤蓝斑剪下,置于试管内,按PCA方法测定各方应点皮肤的吸收率(A),以其A值进行组间均数t检验。结果,不同剂量的制剂可明显抑制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表3)。
表3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mean±SD)
组别   剂量(ml/kg,qd×3) n   PVA反应(A×10-1)   抑制率(%)
  对照组   2.5   3   0.95±0.11
  地塞米松组(iv)   10mg/kg   6   0.25±0.01***   73.7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2.55.0   66   0.47±0.04***0.43±0.07***   50.554.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连续给药3天,对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
四、一枝蒿有效部位制剂对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的影响
材料:豚鼠,新疆医学院动物室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
方法与结果:无菌条件下,从绵羊颈外静脉取血,置于有磷酸缓冲液的无菌瓶内,放4℃冰箱保存备用。临用前将绵羊血液5ml于10ml离心管内,2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和界面的WBC层,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第三次洗涤后,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5%羊红细胞悬液(约相当于1×109细胞/ml)。取雄性家兔3只,静脉109SBBC混悬液,每次1ml,隔天1次,共10次,于最后1次注射后14天,收集兔血清,本血清为抗SBBC血清。
取豚鼠30只,体重365±41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NS),地塞米松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2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豚鼠背部剪毛,皮内注射1∶8稀释的抗SBBC血清,每点0.1ml,共3点,24小时后静注0.5%伊文思蓝1ml,30分钟后处死豚鼠,将皮肤蓝斑剪下,置于试管内,按PCA方法测定各方应点皮肤的吸收率(A),以其A值进行组间均数t检验,结果,不同剂量的制剂可明显抑制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表4)。
表4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的影响
                       (mean±SD)
组别   剂量(ml/kg,qd×3) n   血管炎反应(A×10-1)   抑制率(%)
  对照组   2.0   6   1.28±0.20
  地塞米松组(iv)   15mg/kg   6   0.24±0.09***   81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1.53.06.0   555   0.33±0.08***0.31±0.05***0.27±0.06***   74767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在注射抗血清前一天给药,共2天。能明显抑制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表明该制剂对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变态反应)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五、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材料:NIA小鼠,新疆医学院动物室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2,4二硝基氯苯,上海试剂一厂产品。
方法与结果:取小鼠45只,体重20±1.7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NS),环磷酰胺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制剂组,每组9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8天,于给药后第四天,每鼠腹部剪毛,面积约3×3cm2,将1%二硝基氯苯(DNFB)溶液50ul均匀涂抹于剪毛处皮肤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FB溶液50ul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抗原攻击,24小时后,拉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壳,用打孔器取下直径8mm的耳片,称重。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结果,不同剂量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可明显抑制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表5)。
表5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的影响(mean±SD)
组别   剂量(ml/kg,qd×3) n   肿胀度(mg)   抑制率(%)
  对照组   20   9   2.90±0.33
  地塞米松组(iv)   20mg/kg   9   0.13±0.06***   95.5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102030   999   1.22±0.60***0.99±0.48***0.86±0.36***   57.966.07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在致敏前3天给药,共8天,能明显抑制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作用剂量增加而增强,表明该制剂对IV型变态反应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六、对兔Arthus反应的影响
材料:新西兰种家兔,新疆医学院动物室提供;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提供;卵白蛋白,购自中国科学院东方仪器设备公司生化部。
方法与结果:取家兔25只,体重2.1±1.5k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NS),地塞米松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的一枝蒿组,各组动物用结晶卵白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混悬液1ml,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4周,末次注射后第9天兔背部剪毛,第10天剪毛处皮内注射10%卵白蛋白攻击,每点0.2ml,共3点,于抗原攻击前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4天,抗原攻击后2,5和24小时观察攻击部位有无红肿或出血,并按下表进行反应程度分级和评分,经求平均值后组间进行统计学检查,结果,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在抗原攻击前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4天,对兔Arthus反应没有抑制作用(表6、表7)
表6  反应程度标准分级及评分
  反应程度   分级   分值
  红肿(2-5h):无红肿轻度红肿中度红肿  轮廓清楚严重红肿  轮廓不清楚出血(2-5h):无出血出血 呈点状出血 呈斑块状出血 呈融合状出血性变色(24h)无反应轻度出血性变色,直径小于0.5cm中度出血性变色,直径0.5-1.0cm严重出血性变色,直径大于1.0cm -++++++-++++++-++++++ 012301230123
  总计9
表7 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兔Arthus反应的影响(mean±SD)
  组别   计量(ml/kg.qd×4)   n   反应程度(分值)
  对照组地塞米松(iv)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组       1.01.01.02.03.0   55555   4.00±1.580.75±0.29***3.50±1.65*3.63±2.36*3.23±1.7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小结与讨论:根据上述结果,说明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有下述作用:①明显抑制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②试管内给药可显著抑制大鼠亲同细胞抗体介导的肠系膜肥大细胞脱颗反应;③对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④对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有抑制作用;⑤对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通过对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大鼠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Forssman皮肤血管炎反应的影响,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五项抗过敏反应观察,证明该制剂即能抑制速发型(I型)过敏反应,又能抑制细胞毒性(II型)过敏反应及迟发型过敏反应(IV型)。其中对I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作用及量增加而增强,因此,一枝蒿有效部位及其有效成分为治疗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良药。

Claims (1)

1、一种一枝蒿有效部位包括总黄酮、总酮酸、氨基酸类、甙类、多糖类、挥发油、多肽和生物碱和有效成分包括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及一枝蒿酮酸、异一枝蒿酮酸、一枝蒿酸、针叶春黄菊酸四种酮酸类化合物,按常规方法将提取的一枝蒿有效部位和一枝蒿有效成分混合或分别制成口服和外用制剂在制备抗过敏反应药物的用途。
CNB2004101042313A 2004-12-17 2004-12-17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978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42313A CN100389784C (zh) 2004-12-17 2004-12-17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42313A CN100389784C (zh) 2004-12-17 2004-12-17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742A true CN1788742A (zh) 2006-06-21
CN100389784C CN100389784C (zh) 2008-05-28

Family

ID=3678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42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9784C (zh) 2004-12-17 2004-12-17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978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9036A1 (ja) * 2006-05-25 2007-12-06 Meiji Dairies Corp 小胞体ストレス制御化合物と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医薬組成物
CN10312719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枝蒿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70739A (zh) * 2013-11-01 2014-02-12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从青蒿精油中分离青蒿酸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14C (zh) * 2002-04-29 2004-09-01 斯拉甫·艾白 一枝蒿总黄酮胶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9036A1 (ja) * 2006-05-25 2007-12-06 Meiji Dairies Corp 小胞体ストレス制御化合物と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医薬組成物
CN10312719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枝蒿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70739A (zh) * 2013-11-01 2014-02-12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从青蒿精油中分离青蒿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9784C (zh) 2008-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0216B (zh) 头花蓼不同极性部位抑菌作用的谱效学分析方法
CN100344642C (zh) 亚麻籽木脂素总糖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283268C (zh) 一种复方蒲公英冻干粉针剂
CN1788742A (zh) 一枝蒿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过敏反应的用途
CN1965894A (zh) 一种具免疫活性的夏枯草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75267A (zh) 一种开口箭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683358A (zh) 从黄芩茎叶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CN100335073C (zh) 木鳖子含三萜皂甙成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891285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474196B (zh) 夜香牛的黄酮类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64529C (zh) 一种制备注射用参芪扶正冻干粉针剂的方法
CN1973853A (zh) 一种止血镇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5867B (zh) 从猴头菌丝体发酵产物提取的猴头菌丝体寡糖及其应用
CN104950101B (zh) 一种中药注射剂微量树脂的检查方法
CN101040891A (zh) 昆明山海棠生物碱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560061A (zh) 怀山药提取物怀山药皂甙的提取方法
Andrade-Cetto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the Rhizophora mangle cortex on STZ-NA-induced diabetic rats
CN1872101A (zh) 具抗病毒作用的小紫金牛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278698C (zh) 一种苦碟子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2548A (zh) 用于治疗、抑制前列腺癌及抑制前列腺肿大的中药组合物
CN108339051A (zh) 一种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693711B (zh) 一种何首乌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771974A (zh) 猴头菌丝体寡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03083376B (zh) 可用于治疗鼻炎的藁本提取物
CN101461845B (zh) 尼泊尔酸模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