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3394A - 等离子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3394A
CN1783394A CNA2005101286469A CN200510128646A CN1783394A CN 1783394 A CN1783394 A CN 1783394A CN A2005101286469 A CNA2005101286469 A CN A2005101286469A CN 200510128646 A CN200510128646 A CN 200510128646A CN 1783394 A CN1783394 A CN 1783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ng bead
plasmia indicating
indicating panel
proje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86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7551C (zh
Inventor
金弘烈
金允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83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75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755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8Dummy spacers, e.g. in a non display reg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特别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主隔条,其形成在面板的有效表面上,用于形成放电单元;以及辅助隔条,其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从所述面板的有效表面突出。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面板,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面板的隔条(barrier rib)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等离子面板内,形成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隔条构成一单位单元(unit cell),而主放电气体,诸如氖(Ne)、氦(He)或氖和氦的混合气体(Ne+He)和包含少量氙气的惰性气体填充于每个单元。当通过高频电压执行放电时,该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并允许在隔条之间形成的荧光体发光,从而现出图像。这样的等离子面板可做得又薄又轻,因此其成为下一代显示设备的焦点。
图1是说明普通的等离子面板的视图。
如图1所示,在等离子面板内,在前面板100内,在前玻璃101,即显示图像的显示表面内,设置有多个形成在一对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内的维持电极对,在后面板110内,设置多个寻址电极113,其与形成后表面的后玻璃111上的多个维持电极对相交,前面板和后面板连接在一起,间隔一定距离,并互相平行。
前面板100在一个放电单元内执行循环放电,其包括:多对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用于维持单元的光发射,即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设置有由透明ITO制成的透明电极(a)和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总线电极(b)。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防止放电电流流动,并覆盖有介电层104用于隔离电极对,而镀有(evaporatedwith)氧化镁(MgO)保护层105形成在上介电层104的上表面,以促进放电条件的形成。
在后面板110内,用于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的条形隔条112平行设置。而且,许多通过执行寻址放电产生真空紫外线的寻址电极113与隔条112平行设置。将在寻址放电时发射可见光用于显示图像的RGB荧光体114涂在后面板110的上表面。用于保护寻址电极113的下介电层115形成在寻址电极113和荧光体114之间。
下面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
传统等离子显示面板有多个隔条结构。下面将描述具有代表性的隔条结构:条形隔条结构和井形隔条结构。
图2A和2B示出传统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
图2A示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条形隔条结构。参照图2A,条形隔条结构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隔条210与由总线电极220和透明电极230构成的维持电极垂直,并且设置成条形。
图2B示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井形隔条结构。参照图2B,井形隔条结构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隔条310与由总线电极320和透明电极330构成的维持电极水平或垂直,并且设置成井形。
除了上述结构,还有三角形(triangle)隔条结构、德尔塔(delta)型隔条结构以及格子型隔条结构。
作为示例,下面将说明格子型隔条结构。
图3示出当加热(firing)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时隔条的变形。
参照图3可以看出,由于加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隔条的边缘收缩(A’)。这时,由于隔条的收缩(A’),位于隔条边缘的放电单元(A)变形。例如,隔条的边缘收缩(A’),因而放电单元(A)也收缩(a’)变形。这里,加热指通过加热该混合的材料制作硬化材料的操作。
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的收缩(A’)而造成的放电单元(A)的收缩(a’)对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会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显示等离子图像的有效表面上产生了有缺陷的像素,因此在驱动时,出现误差放电,从而降低了可靠性。有效的表面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其包括虚拟的单元区域和用于直接显示图像的放电单元区域。
图4示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的变形对面板的有效表面的影响。
参照图4,在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非有效表面410相邻的有效表面410的边缘产生黑点。该黑点的产生是由于放电单元(A)变成了有缺陷的像素,在该有缺陷的像素内,如图3所示,由于当加热放电单元(A)的隔条时,隔条收缩(a’)造成了放电单元的变形,因此不产生放电。
因此,由于当加热隔条时,隔条收缩造成放电单元变形,而放电单元的变形又导致有缺陷像素的产生,因此,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该结构能够防止用于显示图像的放电单元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主隔条,其形成在面板的有效表面上,用于分割放电单元;以及辅助隔条,其在至少一个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方向上突出面板的有效表面,并且其末端(tip)彼此不连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与制造等离子显示面板不同的方法来制造隔条,避免放电单元的变形,从而能够改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有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相同的部件。
图1是说明普通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视图;
图2A和2B示出传统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
图3示出当加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时隔条的变形。
图4示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的变形对面板的有效表面的影响。
图5是按顺序说明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框图;
图6是按顺序说明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后面板的制作过程的框图;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示例;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另一个示例;
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再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图5是按顺序根据说明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框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前面板制作过程,其安排在图5的左边,后面板制作过程,其安排在图5的右边,以及密封过程,其安排在图5的下边。
首先说明安排在图5左边的前面板制作过程。在前面板的制作中,首先准备要作为基件的前玻璃(100),然后在该前玻璃上形成多个维持电极对(110)。然后,在维持电极对上形成上介电层(120),在该上介电层上形成由氧化镁(MgO)制成的、用于保护维持电极对的保护层(130)。
其次说明安排在图5右边的后面板制作过程。在后面板的制作中,和前面板的制作一样,首先准备要作为基件的后玻璃(200),然后在该后玻璃上形成多个与在前面板上形成的维持电极对相对和相交的寻址电极(210)。然后,在寻址电极上形成下介电层(220),并在该下介电层上形成荧光体层(230)。
将这样制作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互相密封(300),从而形成等离子显示面板(400)。
下面将参照图6,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的后面板制作过程。
图6是按顺序说明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后面板的制作过程的框图。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后面板内,将介电层601形成在后玻璃600上。该介电层(未显示)是用丝网印刷方法形成的,该方法通过涂介电浆料进行印刷,或用叠层方法形成,该方法使用辊子,以层叠片的方式来层叠制作的膜。
用于隔条的浆料(未显示)具有预定厚度,其形成在介电层601上。此时,用于形成隔条的浆料是用印刷方法形成的,该印刷方法使用黑色材料,或用涂层方法形成,以降低外部光线的反射率。
然后,通过叠层处理,在用于隔条的浆料上形成干膜光阻挡层(dryfilm photo regist)(以下简称“DFR”)602,而遮光膜604在DFR上对准以照射光线,如紫外线。此时,遮光膜具有预定的图形,其从面板的有效表面603延伸并突出一定长度。
在DFR内,照射光线,通过显影处理清洗非硬化的部分,通过喷砂方法或蚀刻方法将硬化的浆料形成为隔条605。
然后,执行塑化制作处理,在塑化制作处理后的隔条结构如图7所示。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由下列组成:主隔条(E),其在面板的有效表面上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以及辅助隔条(D),其从面板的有效表面延伸并突出主隔条一定长度。
此时,形成的辅助隔条(D)的长度比单位放电单元的长度(dB)长。
此外,辅助隔条(D)形成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非有效的表面,对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特性不会产生影响。这里,非有效的表面是一个不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内显示图像、不包括放电单元和虚拟单元的区域。
如上所示,辅助隔条(D)如同缓冲器,其避免收缩(B’)的影响传到主隔条,从而防止主隔条的变形(E)。
根据本发明的图7所示的辅助隔条在水平方向上从面板的有效表面突出,但其也可以从垂直方向上从面板的有效表面突出。也就是说,辅助隔条(D)在面板的有效表面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突出。
由于辅助隔条末端有可能具有比其他区域更大的变形,因此辅助隔条的末端要做得比辅助隔条的其他部分厚。
此外,本发明能实现为使辅助隔条具有不同宽度和长度。下面将详细描述。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另一个示例,并示出在面板上侧的辅助隔条;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具有多个突出的辅助隔条。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能实现为具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突出。
如图7B所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另一个示例可以这样实现,以使面板上部突起的长度(D1)就比面板中部突起长度长。此外,也可实现为使突起的末端的宽度(W1)比其他部分的宽度(W2)小。
图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另一个示例,并示出在面板下侧的辅助隔条;
如图7C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隔条结构的另一个示例可以这样实施,使得面板下部突起的长度(D3)比面板中部突起的长度(D4)长。此外,如上所述,也可实现为使突起的末端的宽度(W3)比其他部分的宽度(W4)小。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本发明,使得突起的宽度比主隔条的宽度小。例如,在图7中,可实现为使突起的宽度(W4)比主隔条的宽度(Wm)小。
同时,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辅助隔条的末端彼此不连接。当突起的末端闭合时,该突起就不再被视为辅助隔条。因此,可以从虚拟单元来告知一辅助隔条。
如上所述,辅助隔条可实现为各种形式,依据塑化制作处理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形来制作该辅助隔条以防止放电单元的变形。
因为在塑化制作处理中,包括隔条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不会在高温下变形,因此能够保护放电单元的特定的形状。因此,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不会影响放电特性。因此,可以改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如此描述的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不认为这种变化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畴,并且这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所有修改包括在下列权利要求的范畴内。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
形成放电单元的主隔条;以及
辅助隔条,其从所述主隔条突出预定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主隔条形成在所述面板的有效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隔条形成在所述面板的非有效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预定长度比单位放电单元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隔条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从所述面板的有效表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隔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方向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末端彼此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长度彼此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面板的上部或下部的所述突起的长度比在中部的突起的长度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面板的上部或下部的所述突起的厚度比在中部的突起的厚度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末端的宽度比所述突起的其他侧的宽度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隔条的宽度比所述主隔条的宽度小。
13.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
主隔条,其形成在面板的有效表面上,用于形成放电单元;以及
辅助隔条,其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从所述面板的有效表面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隔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方向的突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末端彼此不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长度彼此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面板上部或下部的所述突起的长度比在所述面板中部的突起的长度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面板的上部或下部的所述突起的厚度比在所述面板中部的突起的厚度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起的末端的宽度比所述突起的其他侧的宽度小。
20.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
主隔条,其形成在面板的有效表面上,用于形成放电单元;以及
辅助隔条,其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从所述面板的有效表面突出,其中辅助隔条的末端彼此不连接。
CNB2005101286469A 2004-11-23 2005-11-23 等离子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75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96621 2004-11-23
KR1020040096621A KR100692028B1 (ko) 2004-11-23 2004-11-23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3394A true CN1783394A (zh) 2006-06-07
CN100517551C CN100517551C (zh) 2009-07-22

Family

ID=3601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86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7551C (zh) 2004-11-23 2005-11-23 等离子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69990B2 (zh)
EP (1) EP1659606B1 (zh)
JP (1) JP2006147585A (zh)
KR (1) KR100692028B1 (zh)
CN (1) CN100517551C (zh)
DE (1) DE602005013892D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4992B2 (ja) * 1996-04-22 2005-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隔壁形成方法
KR100502330B1 (ko) 2000-04-29 2005-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격벽이 마련된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889161B1 (ko) 2001-04-09 2009-03-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JP4129909B2 (ja) * 2002-09-10 2008-08-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484645B1 (ko) * 2002-09-23 2005-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더미 격벽을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154222B2 (en) 2003-04-11 2006-12-26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reinforcing barrier ribs with curvature
US7285914B2 (en) * 2003-11-13 2007-10-23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having phosphor layers in non-display are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13892D1 (de) 2009-05-28
KR100692028B1 (ko) 2007-03-09
EP1659606B1 (en) 2009-04-15
JP2006147585A (ja) 2006-06-08
US20060125367A1 (en) 2006-06-15
US7569990B2 (en) 2009-08-04
KR20060057470A (ko) 2006-05-26
CN100517551C (zh) 2009-07-22
EP1659606A1 (en) 2006-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1823A (zh)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90604A (zh) 电子发射显示器
CN170506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94611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8421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0347803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2542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65836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6275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6101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165031C (zh)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8715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815668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577699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8339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81204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包括pdp的平板显示器
CN1783404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19102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97662A (zh) 绿色薄片、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691249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70372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624857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218353C (zh)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电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