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4217A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4217A
CN1684217A CNA2005100641675A CN200510064167A CN1684217A CN 1684217 A CN1684217 A CN 1684217A CN A2005100641675 A CNA2005100641675 A CN A2005100641675A CN 200510064167 A CN200510064167 A CN 200510064167A CN 1684217 A CN1684217 A CN 1684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ing electrode
spaced walls
electrode
discharge cel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4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5761C (zh
Inventor
禹锡均
洪种基
宋守彬
姜景斗
朴埈镛
李源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252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50100105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363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5011118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4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57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576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6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inside or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01J2211/365Pattern of the spa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其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其位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并且适于结合前面板和后面板来一起定义放电单元;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其位于第一间隔壁中,分开布置以环绕每个放电单元,每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包括主线部分和适于连接相邻主线部分的拐角部分,其中,面对每个放电单元的拐角部分的内表面是圆弧形的;荧光层,位于每个第一间隔壁定义的放电单元中;以及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板
优先权要求
本发明参考并包括了下面优先权申请中的内容,并且要求根据35U.S.C§119的较早于2004年4月13日和2004年5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申请的权益(其系列号分别为No.10-2004-0025285和No.10-2004-003639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尤其涉及一种平板PDP,当放电气体填充相对衬底间形成的空间时,通过在相对衬底间的相对电极上施加预设电压,而在放电空间产生紫外射线,使用由该紫外射线产生的光来显示图像。
背景技术
PDP平板显示设备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因为它们具有高图像质量,尺寸紧凑,重量轻,视角宽,以及即使是大屏幕尺寸时的相对简单的制造工艺。
当前PDP的类型包括交流型(AC)PDP,直流型(DC)PDP和混合型PDP。根据结构的不同AC PDP和DC PDP既可以是正面放电PDP,也可以是表面放电PDP。
DC PDP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所有的电极暴露于一个放电空间,电荷直接在相应的电极间迁移。AC PDP的结构中,至少一个电极被电介质层覆盖,电荷不在相应电极间直接迁移,放电是由壁电荷产生。
最近,AC PDP,特别是使用那些具有三电极表面放电的结构,以避免DC PDP中因为电极间电荷直接迁移而造成的电极损坏问题。
在AC三电极表面放电PDP中,例如在美国专利No.6753645中讨论的,AC三电极表面放电PDP包括一个前面板和一个后面板。
后面板包括产生地址放电的地址电极,覆盖地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多个定义放电单元的间隔壁,覆盖间隔壁的侧壁和间隔壁之间后面板的荧光层。
面对着后面板的前面板,包括产生连续放电的X和Y电极,覆盖X和Y电极的前电介质层,以及一个保护层。X电极可以包括透明X电极,总线X电极,其位于透明X电极的一侧,以避免透明X电极中的电压损失。Y电极可以包括相应的透明Y电极和总线Y电极。
然而,PDP中,可见光在放电空间产生,其必须经过前面板上形成的透明X电极,总线X电极,透明Y电极,总线Y电极,前电介质层和保护层。这使可见光的透射率减小到60%左右。
另外,在表面放电PDP中,产生放电的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的上表面上,即,在前面板的内表面形成。这样,放电起始于前面板的内表面并扩散到放电空间,进而减少了光发射效率。
另外,在表面放电PDP中,长时间在荧光层上施加电场的操作下,由放电气体的带电粒子产生的溅射会形成永久性潜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PDP,其在整个放电区域产生均匀放电,具有改善的孔径比和透射率,并因为放电表面增加而具有增大的放电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DP结构,其有效地利用了等离子体空间电荷,具有改善的光发射效率,减少了永久性潜像的产生,并防止了卷边的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DP结构,通过保持每个放电单元(包括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荧光层)的放电驱动电压基本一致,使其具有大的电压余量(voltage marg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的后面板;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布置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并且适于和前面板以及后面板一起定义放电空间;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位于第一间隔壁中,并且被分离放置以环绕每个放电单元,每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包括主线部分和适于连接相邻主线部分的拐角部分,其中,面对着每个放电单元的拐角部分的内表面是圆弧形的:荧光层,布置在由第一间隔壁定义的每个放电单元中;以及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拐角部分的内表面的圆弧半径优选为至少是表面宽度的5%,其中,表面宽度具有略小于与内拐角相邻的主线部分的宽度。
至少一个拐角部分的外表面优选是圆弧形的。
是少一个拐角部分的外拐角优选是圆弧的,其曲率半径与拐角部分的内表面相同。
PDP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其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优选的布置在多个第一间隔壁与后面板之间,荧光层优选的布置在多个第二间隔壁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
优选的,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优选的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方向与前放电电极以及后放电电极相交。
优选的,地址电极布置在前面板和荧光层之间,电介质层优选的布置在荧光层和地址电极之间。
前放电电极优选的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后放电电极优选的是其延伸方向与前放电电极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且分离的后面板;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布置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并且适于和前面板以及后面板一起通过包括多个环绕每个放电单元侧面并形成钝角的表面来定义放电单元;多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其位于多个前和后的多个第一间隔壁中,并且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荧光层,其位于每个放电单元中,接收紫外射线发射可见光;以及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保护层至少覆盖部分多个第一间隔壁,该保护层具有多个以钝角相交的表面。
优选的PDP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其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布置于多个第一间隔壁与后面板之间,优选的多个第二间隔壁包括环绕每个放电单元侧面并以钝角相交的多个表面。
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优选包括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侧面并以钝角相交的多个表面。
优选的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延伸,优选的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的方向与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相交。
地址电极优选布置在后面板和荧光层之间,电介质层优选布置在荧光层与地址电极之间。
优选的前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优选的后放电电极延伸以与前放电电极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的后面板;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布置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并且适于通过多个环绕每个放电单元侧面并以圆角相交的表面和前面板以及后面板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多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在前和后的多个第一间隔壁中相互分离放置,并且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荧光层,位于每个放电单元中,接收紫外射线发射可见光;以及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优选的,至少部分多个第一间隔壁被保护层覆盖,该保护层具有多个以钝角相交的表面。
优选的PDP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其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来一起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布置于多个第一间隔壁与后面板之间,多个第二间隔壁包括多个表面,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并以钝角相交。
优选的至少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中的一个包括多个内表面,该多个内表面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并以圆弧内拐角相交,优选的多个内表面分离放置在多个第一间隔壁中。
电极内拐角和多个间隔壁拐角的优选圆弧半径为电极内拐角相邻的表面宽度的5-50%。
优选的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外表面,其相互相交形成圆弧形外拐角。
外拐角和内拐角的优选弧度具有相同的半径。
优选的前和后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延伸,优选的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方向与前和后放电电极相交。
地址电极优选位于后面板和荧光层之间,电介质层优选位于荧光层和地址电极之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特点及优势在下面结合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阐述中,将更为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AC三电极表面PDP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沿着线I-I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PDP上电极的透视图;
图5是图3中沿着线II-II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沿着线III-III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图2所示PDP的第一修改版的剖面透视图;
图8是前放电电极,后放电电极和地址电极位置的透视图;
图9是图2所示PDP的第二修改版的剖面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沿着线VI-VI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中沿着线V-V的剖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图12中沿着线VI-VI的剖面图;
图14是前放电电极,后放电电极以及地址电极位置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3的一个修改版的剖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前放电电极,后放电电极以及地址电极的位置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6中沿着线VII-VII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7的一个修改版的透视图;和
图20是图18的一个修改板的剖面图,其具有图19所示的电极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美国专利No.6753645中讨论的AC三电极表面放电PDP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AC三电极表面放电PDP10包括前面板20和后面板30。
后面板30包括产生地址放电的地址电极33,覆盖地址电极33的后电介质层35,多个定义放电单元的间隔壁37,覆盖间隔壁37侧面和间隔壁37间的后面板30的荧光层39。
与后面板30面对的前面板20包括产生连续放电的X和Y电极22和23,覆盖X和Y电极的前电介质层25,以及保护层29。X电极22可以包括透明X电极22a和位于透明X电极22a一侧上的总线X电极22b以避免透明X电极22a中的电压损失。Y电极23可以包括相应的透明Y电极23a和总线Y电极23b。
然而,PDP10中,可见光产生于放电空间,并且该可见光必须经过前面板20上形成的透明X电极22a,总线X电极22b,透明Y电极23a,总线Y电极23b,前电介质层25和保护层29。这使可见光的透射率减少到60%左右。
另外,在表面放电PDP10中,产生放电的电极在放电空间的上表面上形成,即,在前面板20的内表面形成。这样,放电起始于前面板20的内表面并扩散到放电空间,因而减小了光发射效率。
另外,在表面放电PDP10中,在长时间的操作时,在荧光层39上施加电场,可能因为放电气体的带电粒子的溅射而形成永久性潜像。
现在将更多的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100包括前面板120,后面板130,多个第一间隔壁127,多个放电电极160,荧光层139,多个地址电极133,以及放电气体(未示出)。
前面板120是透明的,使得可见光可以透过以形成图像。前面板120布置在后面板130的前端(z方向)并与后面板130平行。第一间隔壁127在前面板120和后面板130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壁127布置在非放电区域,并且定义了放电单元C。放电电极160位于第一间隔壁127之中。放电电极160包括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它们相互分离并包围着放电单元C。
荧光层139位于第一间隔壁127、前面板120和后面板130定义的空间内。荧光层139可以发射红光,绿光或蓝光。
放电气体(未示出)填充着放电单元。
前面板120由具有高透射率的透明材料形成,例如玻璃,可见光可以通过前面板120发射到外面。
第一间隔壁127由电介质形成,并且定义相邻的放电单元,阻止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之间的串扰,使得电极140和150免于由带电粒子的碰撞而产生损坏,并通过引发(inducing)带电粒子积累壁电荷。
在第一间隔壁127和后面板130之间可以布置多个第二间隔壁137。这样,第二间隔壁137位于第一间隔壁127与后面板130之间,与第一间隔壁127一起定义了放电单元C,并防止了放电单元C之间的多余放电。图2中,第二间隔壁137定义了矩阵图案中的放电单元C,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蜂窝或其他图案。而且,所示的放电电源C具有矩形的横截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多边形,例如三角形或者五边形或者是圆形或椭圆形。
第一间隔壁127和第二间隔壁137可以在统一体中形成。
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在第一间隔壁127中形成。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由导电金属形成,例如Ag,Al或Cu。
这样,参考图4,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地址电极133可以在与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相交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由地址电极133定义的放电单元C的列相交于由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定义的放电单元C的列。而且,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平行延伸并以预设的距离相隔离。
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产生连续放电。
通过减少连续放电所需的击穿电压,地址电极133辅助产生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之间的连续放电。
地址电极133位于后面板130和荧光层139之间,在地址电极133和荧光层139之间可形成电介质层135。后面板130支撑地址电极133和电介质层135。如上所述,地址电极133可被电介质层135覆盖。
电介质层135可由电介质形成,防止了地址电极133因为放电过程中正离子或者电子的碰撞而产生的损坏,并能引发电荷。电介质可以是氧化物例如PbO,B2O3或者SiO2
假设后放电电极150用作Y电极,前放电电极140用作X电极,则在后放电电极150和前放电电极140之间发生地址放电。当地址放电结束时,正离子在后放电电极150上积累,电子在前放电电极140上积累,进而激励了后放电电极150和前放电电极140之间的连续放电。
图2中,每个后放电电极150和前放电电极140都由一个电极形成,但可替换的方案是,每个后放电电极150和前放电电极140包括多于两个的子电极。
第一间隔壁127可被保护层129覆盖。保护层129并不是必需的部件,但是它帮助防止第一间隔壁127因为带电粒子的碰撞而造成损坏,并有利于放电过程中二次电子的产生。
荧光层139在放电单元C中形成。如果PDP100中包括第二间隔壁137,则荧光层139位于由第二间隔壁137定义的空间中。这样,荧光层139可位于与第二间隔壁137相同的平面上。也就是说,通过使用电介质形成第一间隔壁127,可以激励所需的连续放电,获得高存储特性,通过在第一间隔壁127下的第二间隔壁137上形成荧光层139可以产生可见光。
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环绕放电单元C的上部,当存在第二间隔壁137时,其高于第二间隔壁137上的荧光层139。
荧光层139包括荧光体,其在一旦接收到连续放电产生的紫外射线时就能发射可见光。在红光发射的子像素内形成的红色荧光层139R包括例如Y(V,P)O4:Eu这样的荧光体;绿光发射的子像素内的绿色荧光层139G包括例如Zn2SiO4:Mn或者YBO3:Tb这样的荧光体;蓝光发射的子像素中形成的蓝色荧光层139B包括例如BAM:Eu这样的荧光体。
填充放电单元C的放电气体140可以是潘宁(penning)混合气体例如Xe-Ne,Xe-He,或Xe-Ne-He。氙气用作主要的放电气体,因为氙气是惰性气体,在放电过程中不分解。因为氙气具有高的原子序数,激励电压可以减小,因而发射长波长的光。氦气或者氖气用作缓冲气体,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氙气的潘宁效应减小电压降并且减少高压下的溅射。
本发明的前面板120中不包括透明Y电极23a,透明X电极22a,总线X电极22b,总线Y电极23b,前电介质层25和保护层29。因此,可见光经过前面板120的透射率从通常的60%增加到90%。相应的,对于给定的亮度等级,可以在比常规技术低的驱动电压来操作电极140和150,进而提高了光发射效率。
另外,因为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位于放电空间的侧面而不是位于前面板120上,所以透明电极并不具有高电阻,放电电极可以是具有低电阻的金属电极。这还允许了没有波形失真情况下的快速放电响应和低的驱动电压。
每个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板都包括主线部分,例如水平部分143和153及垂直部分144和154,以及主线部分相交的拐角部分145和155。拐角部分145和155的内表面是圆弧形的。
下面讨论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是矩形的情况。参考图5,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每个都包括水平部分143和153,垂直部分147和157,拐角部分145和155。如图2到图4描述的,水平部分143和153指明电极在与地址电极133相交的方向(x方向)上形成,垂直部分147和157指明电极在与地址电极133平行的方向(y方向)上形成。
本发明中,连接水平部分143和153与垂直部分147和157的拐角部分145和155的内表面145’和155’是圆弧形的,通过防止拐角部分145和155处的卷边,防止了放电单元C中的多余放电,并使电场集中在放电单元C的中央部分。拐角部分的内表面145’和155’是拐角部分145和155的侧面,这些表面与放电单元C相邻。
现在参照图5和图6描述卷边的形成。一般地,制造例如Al,Cu或Ag这样的导电金属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的方法包括烘干,曝光,显影和退火。
现在作为例子,描述使用Ag感光胶的光刻技术制造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的方法。用印刷的方法形成一层Ag感光胶层。然后烘干Ag感光胶层并去处溶剂。使用光掩膜将电极图案曝光于紫外射线,这样在Ag感光胶层形成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曝光区域在后续的工艺中形成总线电极图案。
通过显影工艺,曝光区域被固定在前间隔壁上。后续的工作是退火,经退火的电极母体形成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
当导电金属感光胶被光刻技术制成图案时,胶必须被退火以去处胶中的树脂部分。这时,卷边Ec产生。也就是说,粘合溶剂与导电金属感光胶的粘合剂因为高的退火温度而逸出,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以及拐角收缩,使得拐角卷起。
当产生卷边Ec时,很难在卷边Ec上形成电介质层,因为退火后拐角部分145和155处尖的表面角使得在形成电介质层的过程中很难形成正确的电介质图案。
参考图6,如果卷边Ec在内拐角145’和155’处产生,当驱动PDP时,电场集中在卷边Ec的尖的部分。卷边Ec形成处的电介质层的厚度K’小于电介质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K”。因为这个原因,相应于卷边Ec的第一间隔壁127的绝缘很容易击穿。电场的集中和绝缘的击穿导致对应于拐角部分145和155的放电单元C中壁电荷比放电时多的不同的迁移,进而产生了多余放电。当产生多余放电时,电场并不能有效的集中在放电单元C的中央,这导致了整个放电体积的减少,进而减小了光发射效率。
因此,如图4和5中指出的,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的内拐角145’和155’可以是圆弧形的,以避免卷边Ec的产生。
这样,内拐角145’和155’形成的半径至少是与内表面相邻的表面宽度的5%。即,内拐角145’和155’可以是圆弧形的,其半径α1至少是相邻的第一间隔壁127中心距离P的5%。如果半径α1小于5%,卷边Ec不能被阻止,电场不能集中在放电单元C的中央部分。而且,内拐角145’和155’可以形成的半径α1的最大值为与内表面相邻表面宽度的50%。
参考图7和8,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可以相交。地址电极没有形成,但是前和后放电电极140和150可以用作地址电极。既然不存在地址电极,也就不需要覆盖地址电极的电介质层。
前放电电极140可以沿着x方向上形成的放电单元C延伸,后放电电极150可以沿着y方向上形成的放电单元C延伸,与前放电电极140相交。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都可以用作产生地址放电的地址电极,和用作产生连续放电的连续电极。
现在讨论具有上述结构的PDP100的操作。参考图3,假定后放电电极150用作地址电极133和产生地址放电的扫描电极,前放电电极140用作共用电极,该共用电极结合后放电电极150一起产生连续放电。
当在地址电极133和后放电电极150之间施加地址电压时产生地址放电。作为地址放电的结果,选择放电单元C,该放电单元C中发生连续放电。
当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C的前放电电极140和后放电电极150之间施加AC连续放电电压时,其间发生连续放电。因为放电气体的能极减小,通过连续放电激励的放电气体产生紫外射线。紫外射线激励放电单元C中的荧光层139,因为荧光层139的能级减小,从荧光层139发射可见光。由荧光层139发射的可见光形成最终的图像。
图9和图10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修改版的前放电电极240和后放电电极250的图示。前放电电极240和后放电电极250可以包括水平部分243和253,垂直部分247和257,拐角部分245和255,它们组合以环绕至少每个单元中的放电单元C。
也就是,参考图10,前放电电极240和后放电电极250可以包括单个的水平部分243和253,垂直部分247和257,连接水平部分243和253与垂直部分247和257的拐角部分245和255。可以包括连接单元260来连接相邻的垂直部分247和257。而且,单个的水平部分243和253,垂直部分247和257,以及拐角部分245和255可以仅在其他放电单元C中形成。
如图10所示,和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圆弧形内拐角245’和255’一样,连接水平部分243和253的外表面243”和253”和垂直部分247和257的外表面247”和257”的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外表面245”和255”也可以是圆弧形的。
如果前放电电极240和后放电电极250的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外表面245”和255”不是圆弧形的,如图11所示,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外表面245”和255”可能具有尖锐边缘,在制造前放电电极240和后放电电极250时,它将在外表面导致卷边Ec。如果卷边Ec形成,因为退火后形成尖拐角245和255,所以在卷边Ec上很难形成电介质,形成的图案也有缺陷。
因此,前放电表面240和后放电表面250的外表面245”和255”以及内表面245’和255’优选的是圆弧形。
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外表面245”和255”优选的半径α2为至少是相邻前间隔壁中心距离的5%。
这是可以防止拐角部分245和255的外表面上形成卷边Ec的最小半径。如果形成的外表面其半径小于形成放电单元C的垂直部分247和257之间距离的5%,则不能防止卷边Ec的形成,并且电场不能集中在放电单元C的中央部分。
为在放电单元C中产生均匀连续放电,放电单元C的形状优选为没有拐角的。为达到此目的,参考图12和1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300包括第一间隔壁327,其具有钝角拐角部分327a。现在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300,焦点集中在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100的不同之处。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300,一钝角形成了与放电单元C的拐角部分327a相邻的放电单元C的内表面,使得放电单元C具有八角形的横截面。放电单元C的横截面不限于此,而可以是在第一间隔壁327的至少一个拐角部分327a上具有钝角的任何多边形。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的所有角优选是钝角。保护层329可以环绕第一间隔壁327形成,拐角部分329a(形成保护层329的侧面在此相遇)的角度优选为钝角。
现在参考图13描述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的钝角的优势。如图13所示,放电电极的拐角部分360a形成了一个等势面Le,其朝着放电电极拐角具有圆弧突起。第一间隔壁的每个表面都引发壁电荷并产生放电。
然而,如果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为钝角,因为带电粒子沿着形成钝角的第一间隔壁327的表面被引发,等势面Le沿着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的形状形成。相应的,如果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为钝角,因为形成拐角部分327a的相邻表面比常规技术开的更大,等势面Le的绝大部分区域在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内形成。即,朝着放电电极的拐角部分327a的圆弧形突起中形成的等势面Le的曲率半径增大,以接近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这样,等势面Le沿着形成钝角的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在放电单元C的拐角部分的内表面形成。
一般而言,电场E的聚集是在等势面Le的垂直方向上形成。这样,因为等势面Le较大,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上的电场E的聚集小于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是直角的情况。
这减弱了拐角部分327a中放电的集中,增加了沿着放电单元C的内侧表面放电的均匀性。放电单元C内的均匀放电使得放电空间有效的利用,进而提高了PDP的效率。而且,PDP放电效率的提高减小了放电击穿电压,使得PDP能够使用低的驱动电压。因此,通过使用便宜的驱动电路,PDP的整个制造成本降低。
环绕放电单元C的第一间隔壁327的拐角部分327a可以以钝角的方式形成,以在放电单元C的拐角部分327a的相邻表面间形成钝角。可替换的方案是,覆盖在第一间隔壁327的侧表面上的保护层329比覆盖在拐角部分327a上的部分厚。
另一方面,和由具有钝角的第一间隔壁327的两个相邻表面形成的拐角部分327a一样,如图14和15所示,在形成环绕放电单元的放电电极360的拐角部分360a的两个相邻表面也可以形成钝角。
如果放电电极的拐角部分360a以钝角形成,在放电电极的拐角部分360a处产生的等势面Le的曲率半径大于拐角部分为直角90°的情况。
因此,因为等势面Le的形状可被均匀地保持到第一间隔壁327的内表面,所以放电电极拐角部分360a处的电场E的聚集可以减小,第一间隔壁327拐角部分327a处的放电聚集也可以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300还可以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修改,这样在PDP300中没有形成地址电极。
图16到2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PDP400的图示,这是没有尖拐角的放电单元C的形状的另一个例子。
现在参照图16到图20描述PDP400,主要集中在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参考图16和17,PDP400包括第一间隔壁427,其具有相交于圆弧拐角部分的侧面。
参考图16到18,当在放电电极460的拐角部分460a施加驱动电压时,通过引发带电粒子到前放电电极440和/或后放电电极450的拐角部分460a,沿着放电单元C的内侧表面形成等势面Le。相应的,如果第一间隔壁427的拐角部分427a是圆弧形的,等势面Le也是圆弧形的以沿着第一间隔壁427的拐角部分427a。这阻止了第一间隔壁427的拐角部分427a处的电场E的聚集,使得在放电单元C的整个侧表面产生均匀放电。
第一间隔壁427可由保护层429覆盖。保护层429的侧表面相交的拐角部分429a优选是圆弧形的。
前放电电极440和/或后放电电极450的拐角部分460a优选是圆弧形的,就像图19和20所示的第一间隔壁427的拐角部分427a一样,以减小电极上卷边Ec的形成,并形成均匀放电。如果放电电极460的拐角部分460a是圆弧的,因为在放电单元拐角部分产生的等势面Le与放电单元的内侧表面平行,通过在第一间隔壁427的拐角部分427a处产生与放电电极其他部分具有相同能级的电场而产生均匀放电。而且,像第一实施例的PDP100描述的,通过将前放电电极440和后放电电极450的环绕每个放电单元C的相交表面的拐角制成圆弧形,可以防止或减小卷边Ec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PDP400也可以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修改,这样PDP300中没有地址电极,间隔壁被分成中央间隔壁和侧间隔壁,或者在一体中形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PDP具有下述优点。
首先,因为可见光仅通过前面板,所以前面板的孔径比大为提高。因此,光的透射率从普通透射率的60%增至90%。
第二,因为放电单元的水平和垂直尺寸相似,所以光发射效率提高。这样,放电区域均匀分布在放电单元中,电场集中在放电单元的中央部分,并且没有多余放电产生。而且,因为放电从放电单元的侧面扩散到中央部分,所以可以有效利用空间电荷来用于放电,相应的,因为通过在放电单元侧面的放电电极上施加电压产生电场,所以等离子体也聚集在放电空间的中央部分。
第三,因为放电开始于放电空间的侧面并扩散到放电空间的中央部分,所以等离子体的体积大为增大。
第四,因为PDP可以在低驱动电压下操作,所以根据本发明的PDP的光发射效率大为提高。
第五,即使高浓度的氙气用作放电气体,仍可以提高光发射效率。当高浓度的氙气用来提高光发射效率时,通常情况下很难实现低电压驱动。然而,如上所述,因为根据本发明的PDP甚至在氙气用作放电气体时仍能在低驱动电压下工作,所以光发射效率可以提高。
第六,根据本发明的PDP具有短放电响应时间并能在低驱动电压下工作。根据本发明的PDP,因为放电电极位于放电空间的侧面而不是在可见光的路径上,所以放电电极可以是低电阻的电极,例如金属电极,而不是高电阻的透明电极。因此,放电响应时间短,在不产生波形失真情况下可能实现低驱动电压。
第七,防止了永久性潜像的产生。根据本发明的PDP中,因为通过在放电空间侧面形成的放电电极上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等离子体集中在放电空间的中央部分,带电粒子与荧光体的碰撞可以避免。这样,由离子溅射荧光体而产生的永久性潜像可以避免。当高浓度的氙气用作放电气体时,永久性潜像通常是很严重的问题。然而,根据本发明的PDP中,这点可以避免,因为放电空间内放电均匀发生。
第八,通过根据每个放电单元的介电常数改变放电电极的深度,每个放电单元中的放电驱动电压可以基本保持一致,这样确保了大的电压余量。
第九,通过提高放电效率,通过沿着放电单元的内侧表面产生均匀放电和集中放电在放电空间的中央部分,特别是通过解决放电单元拐角处的非均匀放电问题,可以提高显示板的效率。
虽然通过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已经特别示出和阐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的是在下面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很多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25)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
前面板;
后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
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位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适于与前面板和后面板一起定义放电单元;
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位于第一间隔壁中,分别环绕每个放电单元,每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包括主线部分和适于连接相邻主线部分的拐角部分,其中,面对着每个放电单元的拐角部分的内表面是圆弧形的;
荧光层,位于由第一间隔壁定义的每个放电单元中;和
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其中,拐角部分的内表面是圆弧形的,其半径至少为表面宽度的5%,其中表面宽度具有小于与内拐角相邻的主线部分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DP,其中,至少一个拐角部分的外表面是圆弧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DP,其中,至少一个拐角部分的外拐角是圆弧形的,其具有与拐角部分的内表面相同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来一起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布置在多个第一间隔壁和后面板之间,荧光层布置在多个第二间隔壁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其中,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的方向与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DP,其中,地址电极位于后面板和荧光层之间,其中,电介质层位于荧光层和地址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后放电电极延伸以与前放电电极相交。
9.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
前面板;
后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
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布置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适于通过包括多个环绕每个放电单元侧面并以钝角相交的表面,结合前面板和后面板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
多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位于前和后多个第一间隔壁中,并且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
荧光层,适于响应接收到的紫外射线以发射可见光,荧光层位于每个放电单元中;和
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DP,还包括保护层,其具有以钝角相交的多个表面,保护层至少覆盖部分多个第一间隔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中的PDP,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位于多个第一间隔壁和后面板之间,多个第二间隔壁包括多个以钝角相交的表面,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包括多个以钝角相交的表面,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的方向与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PDP,其中,地址电极位于后面板和荧光层之间,电介质层位于荧光层和地址电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后放电电极延伸以与前放电电极相交。
1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
前面板;
后面板,与前面板平行并分离;
多个电介质第一间隔壁,所述多个第一间隔壁布置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并且通过包括多个环绕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并以钝角相交的表面,适于结合前面板和后面板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
多个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相互分离的位于前和后多个第一间隔壁中,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荧光层,适于响应接收到的紫外射线以发射可见光,荧光层位于每个放电单元中;和
填充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至少部分多个第一间隔壁被保护层覆盖,保护层具有多个相交于钝角的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还包括多个第二间隔壁,适于结合多个第一间隔壁一起来定义放电单元,多个第二间隔壁位于多个第一间隔壁和后面板之间,多个第二间隔壁包括多个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并以钝角相交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中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内表面,其适于环绕每个放电单元并以圆弧形内拐角相交,多个内表面分别位于多个第一间隔壁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电极的内拐角和多个间隔壁的拐角是圆弧形的,其半径为电极内拐角相邻表面宽度的5-5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以圆弧外拐角相交的外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PDP,其中,外拐角和内拐角的圆弧半径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PDP还包括地址电极,其延伸的方向与前和后放电电极相交。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地址电极位于后面板和荧光层之间,电介质层位于荧光层和地址电极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DP,其中,前放电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后放电电极延伸以与前放电电极相交。
CNB2005100641675A 2004-04-13 2005-04-13 等离子体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7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5285/04 2004-04-13
KR1020040025285A KR20050100105A (ko) 2004-04-13 2004-04-13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36391/04 2004-05-21
KR1020040036391A KR20050111184A (ko) 2004-05-21 2004-05-21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217A true CN1684217A (zh) 2005-10-19
CN100565761C CN100565761C (zh) 2009-12-02

Family

ID=3526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416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761C (zh) 2004-04-13 2005-04-13 等离子体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56545B2 (zh)
CN (1) CN10056576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965B (zh) * 2007-11-20 2011-03-30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pdp显示屏障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5245A1 (en) * 2004-04-09 2005-10-13 Seung-Beom Seo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918410B1 (ko) * 2004-04-12 2009-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101432A (ko) * 2004-04-19 2005-10-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100589393B1 (ko) * 2004-04-29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108756A (ko) * 2004-05-13 2005-11-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111185A (ko) * 2004-05-21 2005-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26027B1 (ko) * 2004-10-25 2006-09-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유지 방전 전극
KR100731460B1 (ko) * 2005-11-22 2007-06-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80061697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Yoshitaka Terao Plasma displa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10004346Y1 (ko) * 1988-09-16 1991-06-29 삼성전관 주식회사 보조전극을 설치한 플라즈마 표시소자
JP2917279B2 (ja) 1988-11-30 1999-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JP3259253B2 (ja) 1990-11-28 2002-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型表示装置の階調駆動方法及び階調駆動装置
US6097357A (en) 1990-11-28 2000-08-01 Fujitsu Limited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H0770289B2 (ja) * 1991-11-29 1995-07-31 株式会社ティーティーティー 表示用放電管
EP1231590A3 (en) 1991-12-20 2003-08-06 Fujitsu Limited Circuit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EP0554172B1 (en) 1992-01-28 1998-04-29 Fujitsu Limited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3025598B2 (ja) 1993-04-30 2000-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2891280B2 (ja) 1993-12-10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A2149289A1 (en) * 1994-07-07 1996-01-08 Yoshifumi Amano Discharge display apparatus
JP3163563B2 (ja) 1995-08-25 2001-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45183B2 (ja) 1995-10-20 1999-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GB9610796D0 (en) * 1996-05-23 1996-07-31 Videojet Systems Int Charged droplet position determining apparatus
JP3424587B2 (ja) 1998-06-18 2003-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4030685B2 (ja) 1999-07-30 2008-01-09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33447B (en) 1999-12-14 2003-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JP2001325888A (ja) 2000-03-09 2001-11-22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69696B1 (ko) * 2002-06-10 2005-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TWI282107B (en) * 2002-08-09 2007-06-01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965B (zh) * 2007-11-20 2011-03-30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pdp显示屏障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6545B2 (en) 2007-08-14
US20050225242A1 (en) 2005-10-13
CN100565761C (zh)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421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0337296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55840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41823A (zh)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74201A (zh) 具有电磁波屏蔽层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7420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258203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506997A (zh) 无透明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CN1501429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577697A (zh) 等离子显示屏
CN170757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314070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68106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92509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27224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6275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975975A (zh)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7003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CN1581408A (zh) 具有改进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8320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2907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91259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0039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1712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6275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