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4200A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4200A
CN1674200A CNA2005100528032A CN200510052803A CN1674200A CN 1674200 A CN1674200 A CN 1674200A CN A2005100528032 A CNA2005100528032 A CN A2005100528032A CN 200510052803 A CN200510052803 A CN 200510052803A CN 1674200 A CN1674200 A CN 1674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isolation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display panel
spark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28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5522C (zh
Inventor
权宰翊
姜景斗
李源朱
安正哲
郑银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199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3716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211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2599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4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4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55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55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0Floa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6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inside or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其可以减小外部光源的外反射,并增大从磷光体发射出的可见光的反射,显著增大前面板的孔径比,并且显著减小持久残留图像的发生。该PDP包括:透明前面板;与前面板平行设置的后面板;设置于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用于限定多个放电单元、且由介电材料形成的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设置在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内以便围绕放电单元的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设置于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与后面板之间的多个下部隔离肋;设置于由多个下部隔离肋限定的空间中的磷光层;以及设置于放电单元内部的放电气体。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板
优先权声明
根据35U.S.C§119,本申请参考并在此包含相同的、且要求早先于2004年3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LASMA DISPLAYPANEL(正式指定序列号No.10-2004-0019982)和早先于2004年3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LASMA DI SPLAY PANEL(正式指定序列号No.10-2004-002115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并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向设置于两个彼此相对的面板上的多个电极施加放电电压,从而产生激发磷光层的紫外线,从而形成图像的PDP。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平板显示器,由于诸如大尺寸屏幕、高图像质量、外形薄和宽视角、简单的制造方法以及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易于制成大尺寸屏幕的优异性质,已经成为作为下一代显示器的使人瞩目的焦点。
根据施加给显示板的放电电压,PDP可分成DC(直流)型PDP,AC(交流)型PDP和混合型PDP,并且根据放电结构还分成对向放电型PDP和表面放电型PDP。
DC型PDP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所有电极都暴露于放电空间,电荷在电极之间直接运动。AC型PDP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至少一个电极被介电层覆盖,且电荷不能在相应电极之间直接运动,而由壁电荷进行放电。
DC型PDP具有的缺点在于,由于电荷在相应电极之间直接运动而使电极受到严重损坏。为此,通常采用AC型PDP,特别是具有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的AC型PDP。
参照图1,具有这种AC型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的传统表面放电型PDP10包括前面板20和后面板30。
产生地址放电的地址电极33,覆盖地址电极33的后介电层35,划分放电单元的隔离肋37,以及形成于每个隔离肋37的两个侧壁上和其上没有形成隔离肋37的后介电层35上的磷光层39,都处于后面板30上。
前面板20与后面板30间隔开并面对后面板30。此外,公共电极22,扫描电极23,覆盖公共电极22和扫描电极23的前介电层25,以及覆盖前介电层25的钝化层29,均设置于前面板上。
设置于前面板20上并且可使放电空间的磷光层39产生的可见光线穿过的公共电极22,具有透明公共电极22a和处于透明公共电极22a其中一个边缘处的总线公共电极22b,扫描电极23具有透明扫描电极23a和处于透明扫描电极23a其中一个边缘处的总线扫描电极23b,并且前介电层25和覆盖前介电层25的钝化层29相继形成于公共电极22和扫描电极23上。由于上述元件,仅有60%的可见光线能穿过前面板20,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此外,传统的表面放电PDP10具有发光效率较低的缺点,因为产生放电的电极设置于放电空间的上表面上,即处于可见光线穿过其的前面板20的内表面上,从而在前面板20的内表面中产生放电。
另外,传统的表面放电PDP10可产生持久的残留图像,因为在传统的表面放电PDP10长时间使用时,由于所施加的电场,放电气体的带电粒子在磷光体中产生离子溅射。
另外,形成于前面板20上的前介电层应当是透明的,使从磷光层激发出的可见光线可通过。由于透明的前介电层,入射到PDP中的外部光被透明前介电层反射,然后发射到外部。结果,传统的表面放电PDP10具有对比度不高的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非放电区域上设置黑色条,或者增大总线电极的线宽度,从而或多或少增大了对比率。不过,由于非放电区域的大小受限以便保持孔径比在预定数值之上,这会限制设置黑色条或增大总线电极的线宽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其与传统的PDP相比,能显著增大孔径比和透射率,并且还显著扩展了放电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P,其通过将放电等离子体集中在放电空间的预定区域上,例如集中在中部,能有效利用等离子体的空间电荷,并且在低压下工作,并通过充分提高发光效率而显著减小持久的残余图像现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PDP,其能减小外部光源的外反射,并增加磷光体发射出的可见光线的反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P,通过上部隔离肋防止了外部光被反射,增大了亮室对比度,并磷光层激发出的可见光线被反射,从而增强亮度和色纯度,导致光效率增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P,通过极大改进的PDP结构和显著增大的等离子体数量,发射出更多可见光线,增加了亮度,并且可进行低压操作,从而增大发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PDP,包括:透明前面板,后面板,多个不透明的上部隔离肋,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多个下部隔离肋,磷光层以及放电气体。
后面板与前面板平行设置。多个不透明的上部隔离肋设置于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并且由介电材料形成。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设置于多个不透明的上部隔离肋内,从而围绕放电单元。多个下部隔离肋设置于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与后面板之间。磷光层处于由多个下部隔离肋所限定的空间内。放电气体处于放电单元内部。
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可呈现暗色。
上述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多个不透明的上部隔离肋内的浮动电极,从而围绕放电单元,或者在前面板内沿一个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透明前面板,后面板,多个上部隔离肋,上部放电电极,下部放电电极,多个下部隔离肋,磷光层和放电气体。
后面板与前面板平行设置。所述的多个上部隔离肋包括多个设置于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用于定义多个放电单元、且由介电材料形成的第一暗色上部隔离肋,和层叠在多个第一上部隔离肋的下表面上、由介电材料形成且与第一上部隔离肋相比具有更高光反射率的多个第二上部隔离肋。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处于多个上部隔离肋内,从而围绕放电单元。多个下部隔离肋设置在多个上部隔离肋与后面板之间。磷光层处于由多个下部隔离肋所限定的空间内。放电气体处于放电单元内部。
第二上部隔离肋可呈现亮色。
此时,第一上部隔离肋可呈现暗色。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更好地理解,显然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及其许多随之而来的优点,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部件,其中:
图1为传统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线III-III截取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3中线IV-IV截取的剖面图;
图5为图3的第一种变型;
图6为图3的第二种变型;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8为沿图7中线VIII-VIII截取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所示PDP的第一种变型;以及
图10为8中所示PDP的第二种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全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表示出本发明的
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图2到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100包括上面板(前面板)120,下面板(后面板)130,上部隔离肋127,上部放电电极122,下部放电电极123,下部隔离肋137,磷光层139以及放电气体(未示出)。
前面板120是透明的,从而透过可见光线以便投射图像。前面板120与后面板130平行设置。上部隔离肋127形成于前面板120与后面板130之间。上部隔离肋127设置在非放电区域以便划分放电单元。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形成在上部隔离肋127内,以便围绕放电单元。在此情形中,上部放电电极122表示设置在下部放电电极123的上部处的电极。
下部隔离肋137形成于上部隔离肋127与后面板130之间。上部隔离肋127防止带电粒子之间的串扰。磷光层139处于由下部隔离肋137限定的空间中。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单元内。
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可以彼此交叉地形成。在此情形中,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其中之一作为地址电极,另一个作为放电电极以产生放电。
此外,如图2和3所示,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可以沿一个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该PDP还可以包括延伸至与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交叉的地址电极133。在此情形中,优选地址电极133的侧面被保护层129覆盖,且地址电极133设置在后面板130与磷光层139之间,且介电层135形成于地址电极133与磷光层139之间。
更具体而言,该PDP包括:后面板130;设置在后面板130上且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地址电极133;覆盖地址电极的介电层135;形成于介电层135上以划分放电单元C的下部隔离肋137;围绕放电单元C的上部且延伸以便与地址电极交叉的下部放电电极123;围绕放电单元C的上部且与扫描电极平行延伸的上部放电电极122;覆盖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的上部隔离肋127;形成于隔离肋侧面上和其上未形成隔离肋的介电层上的磷光层139;填充在放电单元内的放电气体;以及与后面板130平行地设置在上部隔离肋127上的前面板120。
后面板130支撑地址电极133和介电层135,且其通常由主要成分为玻璃的材料形成。
地址电极133产生地址放电,从而易于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特别是,地址电极133用于降低启动维持放电的电压。
当地址电极133形成于后面板130上时,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可以分别为扫描电极和公共电极。不过,更加优选的是,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33分别为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这是由于缩短了扫描电极与地址电极133之间的放电通路,从而更加平稳地产生了地址放电。因此,为了方便,假设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分别充当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放电电极123和上部放电电极122设置成围绕放电单元C的上部。放电单元C的上部指的是高于下部隔离肋137的部分。
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可以设置成彼此交叉。不过,当地址电极133形成在后面板上时,优选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平行设置。
此外,尽管图2中下部放电电极123和上部放电电极122中的每一个设有一个电极,不过其可由两个或多个子电极形成。
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与地址电极133之间产生地址放电。如果地址放电结束,则正离子积聚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中,电子积聚在上部放电电极122中。因此,在上部放电电极122与下部放电电极123之间更易于产生维持放电。
介电层135由介电材料形成,其可防止放电期间当正离子或电子与地址电极133发生碰撞时地址电极被破坏,并且还可以感生电荷。使用PbO,B2O3或SiO2作为介电材料。
下部隔离肋137防止与红色放电子像素、绿色放电子像素和蓝色放电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相对应的放电单元之间发生误放电。尽管在图2中下部隔离肋137的放电单元C划分成矩阵形状,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放电单元C可以划分成多种形状,如蜂房形。此外,尽管在图2中由下部隔离肋137限定的放电单元C的横截面为四边形,不过还可以形成为多边形形状,如三角形和五边形,或者圆形或椭圆形。
如果本发明的PDP100包括地址电极133,则下部放电电极123和上部放电电极122为用于维持放电的电极。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用于在PDP上实现图像。下部放电电极123和上部放电电极122由诸如铝和铜的导电材料形成。
此处,地址电极13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交叉地延伸。在此情形中,优选上部放电电极122平行于下部放电电极123延伸。下部放电电极123与地址电极133交叉而延伸意味着,穿过地址电极的放电单元C的列与穿过下部放电电极123的放电单元C的列交叉。此外,上部放电电极122与下部放电电极123平行而延伸意味着,上部放电电极设置为与下部放电电极间隔一预定距离。
上部隔离肋127划分相邻的放电单元C,且由介电材料形成,从而防止在维持放电期间,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直接导电。此外,上部隔离肋127防止当带电粒子直接与电极碰撞时电极122和123受到破坏,并引导带电粒子来积累壁电荷。
上部隔离肋127设置在非放电区域Nd,其与相邻放电单元C之间的区域相对应,如图3中所示。因此,磷光层激发出的可见光线Vi不需要穿过上部隔离肋127来产生图像。即,上部隔离肋127无需是透明的。
另外,如果上部隔离肋127是透明的,则可见光线Vi穿过划分相邻放电单元C的上部隔离肋127,从而可见光线Vi朝向相邻放电单元泄漏。从而,由于入射到面板的外部光线Vo从上部隔离肋127反射,降低了图像质量和颜色再现,并且降低了对比度。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将上部隔离肋127形成为不透明的。
在此情形中,优选上部隔离肋127呈现暗色。其原因是由于暗色能很好地吸收光。即,如果上部隔离肋127呈现暗色,则已经穿过前面板120的入射外部光线Vo被上部隔离肋127吸收,从而入射外部光线Vo不会被反射。因此,标称的对比度显著增大。在此,暗色表示在曼塞尔色系中亮度小于4的颜色。
上部隔离肋127可包括其主要成分为PbO、B2O3或SiO2的介电材料中的暗色色素。即,通过向传统PDP中采用的前介电层成分中加入暗色色素,上部隔离肋127可呈现不透明的暗色。
在此情形中,色素成分可以为从包括CdSe,CdS,CoO,Al2O3,ZnO,Fe2O3,Cr2O3,Cr2O3,MnO2,CuO和NiO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
优选用保护层129覆盖上部隔离肋127。尽管通常由MgO形成的层并非是必须部件,不过其在带电粒子与上部隔离肋127碰撞时能防止上部隔离肋127被破坏,并且在放电过程中可发射大量二次电子。从而,优选PDP包括保护层。保护层129可以仅设置在上部隔离肋127的侧面。不过,为了便于制造,保护层129可同时沉积在上部隔离肋127的侧面和前面板120中没有形成上部隔离肋127的下表面上。
磷光层139包括接收由维持放电所发射的紫外线、并辐射可见光线的成分。红色放电子像素处形成的磷光层包括诸如Y(V,P)O4:Eu的磷光体,绿色放电子像素处形成的磷光层包括诸如Zn2SiO4:Mn和YBO3:Tb的磷光体。并且,蓝色放电子像素处的磷光层包括诸如BAM:Eu的磷光体。
填充在放电单元内的放电气体为,例如包含Xe作为主要放电气体的Ne-Xe混合气体。如果需要,则可以用He取代预定数量的Ne。
前面板120由诸如玻璃的具有良好透光率的材料形成。与图1中所示传统PDP的前面板不同,本发明的前面板120不包括由ITO(氧化铟锡)层构成的透明扫描电极23a和透明公共电极22a,由金属构成的总线公共电极22b和23b,覆盖电极22a、22b、23a和23b的前介电层25,以及钝化层29。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见光线的前部透射率显著提高到高达约60-90%。从而,在以常规级别的亮度再现图像时,以相对较低的电压驱动电极122和123,从而提高发光效率。
在此情形中,由于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并不是设置在可见光线穿过的前面板120处,而设置在放电空间的侧面处,因此可使用具有小电阻的电极(例如,金属电极)取代具有大电阻的透明电极作为放电电极。从而,可获得快速放电响应时间,且以低电压驱动PDP,而波形没有任何失真。
参照图5和6,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100还可以包括浮动电极125。浮动电极125不与单独的激活电压源耦合,且由具有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
在此情形中,如图5中所示,浮动电极125可以在上部放电电极122与下部放电电极123之间平行于它们而延伸。不过,浮动电极125的位置不限于此。即,浮动电极125可以形成在围绕放电单元C的任何位置处。此外,尽管图5表示形成了一个浮动电极125,但可以采用多个浮动电极125。
参照图6,浮动电极125还可以沿一个方向设置于前面板120内。在本实施例中,在设有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的上部隔离肋127处产生放电。因此,放电区域扩展,从而放电效率提高,放电电压下降。不过,设置在前面板120处的浮动电极125优选由透明电极如ITO形成,因为由于放电所引起的可见光线透过前面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地址电极133和下部放电电极123施加地址电压而产生地址放电。从而,选择放电单元C以产生维持放电。
之后,当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之间施加AC维持放电电压时,在下部放电电极123与上部放电电极122之间发生维持放电。如果设有浮动电极125,则浮动电极125具有介于上部放电电极122的电势与下部放电电极123的电势之间的电势,并且与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一起产生维持放电。
发射出紫外线,同时降低了由于维持放电而激发的放电气体的能级。从而,紫外线激发了设置在放电单元内的磷光层139。当受到激发的磷光层的能级降低时,发射出可见光线,结果产生图像。
在图1中所示的传统PDP的情形中,沿水平方向产生在扫描电极23与公共电极22之间的维持放电,从而放电区域相对狭窄。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PDP的情形中,沿垂直方向在限定放电单元C的所有侧面处产生维持放电,从而放电区域相对较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沿放电单元C按照闭合曲线形成维持放电,然后逐渐朝向放电单元的中央部分扩散。因而,产生维持放电的区域的体积增大。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放电单元内没有使用的空间电荷归因于发光。从而,提高了PDP的发光效率。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放电单元中,仅在放电单元的上部产生维持放电,如图3中所示。从而,防止了由于带电粒子所引起的磷光体的离子溅射。从而,即使长时间显示相同图像,也能防止产生持久的残留图像。
另外,即使使用高浓度Xe气体作为放电气体,也可以提高发光效率。当使用高浓度Xe气体作为放电气体时难以进行低压驱动,以增大发光效率。不过,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PDP和具有其的平板显示装置可实现低压驱动。从而,即使使用高浓度Xe气体作为放电气体,也能进行低压驱动,从而提高发光效率。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透视图,图8为沿图7中线VIII-VIII截取的剖面图。参照图7和图8,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200包括前面板120,后面板130,上部放电电极122,下部放电电极123,上部隔离肋227,下部隔离肋137,磷光层139和放电气体。此外,PDP200还包括保护层129,地址电极133和介电层135。
由于前面板120,上部放电电极122,下部放电电极123,保护层129,后面板130,地址电极133,和介电层135,下部隔离肋137以及磷光层139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对于它们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上部隔离肋227具有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和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
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处于前面板120与后面板130之间,用于划分放电单元C。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设置在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的下部227a′上。即,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形成于前面板的下部120′上,从而与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相比设置得更靠近外部。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形成于下部隔离肋137的上部137″上,从而与第一上部隔离肋相比设置得更靠近磷光层139。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和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由介电材料形成。
在此情形中,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呈现暗色。由此,从外部入射的外部光Vo被设置得比第二上部隔离肋227a更靠近外部的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吸收,从而防止光被反射到外部。因而,增大了PDP的标称对比度。
此外,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的透光率高于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从而,磷光层139处激发出的可见光线Vi被反射,没有被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吸收。磷光层激发出的大量可见光线Vi穿过前面板120发射到外部,从而提高PDP的亮度。在此情形中,优选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呈现亮色,因为亮色与暗色相比趋向于反射更多的光。
即,由于更靠近外部而设置的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不反射外部光Vo,提高了PDP的标称对比度。并且,由于更靠近磷光层139设置的第二上部隔离肋227a反射可见光线Vi,增大了PDP的亮度,导致发光效率提高。
此处,亮色指的是在曼塞尔色系中亮度超过五的颜色或金属色,如铝,具有高透光率;而暗色指的是曼塞尔色系中亮度小于四的颜色。
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可包括主要成分为PbO,B2O3或SiO2的介电材料中的暗色色素。即,通过在传统PDP10中所采用的前介电层25的成分中加入暗色色素,易于使上部隔离肋呈现不透明的暗色。
在此情形中,色素成分可以为从包括CdSe,CdS,CoO,Al2O3,ZnO,Fe2O3,Cr2O3,Cr2O3,MnO2,CuO和NiO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
同时,通过调节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的高度与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的高度的比值,可以优化地改善标称对比度和亮度。即,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的下表面227a′可以处于上部放电电极122的上表面上,或者处于上部放电电极122与下部放电电极123之间,或者处于下部放电电极123的下表面上。
具体而言,如果上部放电电极122设置在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内,下部放电电极123设置在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内,则可同时适当增大标称对比度和亮度。
图9为图8中所示PDP的一种变型。参照图9,PDP还包括浮动电极225。浮动电极225在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之间平行于它们延伸。浮动电极225没有与单独的激活电压源耦合,且由具有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不过,浮动电极225的位置不限于此。即,浮动电极225可以形成在围绕放电单元C的任何位置处。此外,尽管图9表示设有一个浮动电极225,但可设置多个浮动电极125。另外,尽管图9表示浮动电极225形成于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浮动电极225可以形成于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上,或者可以形成于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和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两者上面。
图10为图8的第二种变型。参照图10,浮动电极225沿一个方向设置在前面板120中。在具有上述结构的PDP200中,甚至在前面板120中以及其中设有上部放电电极122和下部放电电极123的第一上部隔离肋227a和第二上部隔离肋227b的侧壁中也会产生放电。结果,扩展了放电区域,增大了放电效率并减小了放电电压。此处,浮动电极225优选由透明电极材料如ITO制成,因为由于放电产生的可见光线会穿过前面板12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PDP,由于前面板上没有元件,可显著增大孔径比,并且透射率可由与传统PDP的透射率相对应的60%或更小增大到大约90%。
此外,由于上部隔离肋防止了外部光被反射,因此增大了亮室对比度,并且从磷光层激发出的可见光线被反射,从而增强了亮度和色纯度,导致光效率增大。
另外,由于显著改善了PDP的结构,且等离子体的数量极大地增大,因此发射出更多可见光线,亮度增大,并且能进行低压工作,从而增大了发光效率。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不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就形式和细节进行多种改变。

Claims (24)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透明前面板;
与所述前面板平行设置的后面板;
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用于限定多个放电单元、且由介电材料形成的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
设置在所述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内的多个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提供用于围绕放电单元;
设置于所述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与所述后面板之间的多个下部隔离肋;
设置于由所述多个下部隔离肋限定的空间中的磷光层;以及
设置于放电单元内部的放电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呈现暗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包括暗色色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色素包括从CdSe,CdS,CoO,Al2O3,ZnO,Fe2O3,Cr2O3,MnO2,CuO和NiO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成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不透明上部隔离肋内的至少一个浮动电极,提供用于围绕放电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浮动电极沿平行于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的一个方向、且在其之间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在所述前面板内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浮动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延伸为与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交叉的多个地址电极,
其中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沿一个方向以便彼此平行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地址电极处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磷光层之间,并且在所述地址电极与所述磷光层之间设置介电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覆盖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的每一个的侧壁的钝化层。
1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透明前面板;
与所述前面板平行设置的后面板;
上部隔离肋,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用于限定多个放电单元、且由介电材料形成的多个第一暗色上部隔离肋,和层叠在所述多个第一上部隔离肋的下表面上、由介电材料形成且与所述第一上部隔离肋相比具有更高反光率的多个第二上部隔离肋;
设置在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内的下部放电电极和上部放电电极,提供用于围绕放电单元;
设置于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与所述后面板之间的多个下部隔离肋;
设置于由所述多个下部隔离肋限定的空间中的磷光层;以及
设置于放电单元内部的放电气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上部隔离肋呈现亮色。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包括暗色色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色素包括从CdSe,CdS,CoO,Al2O3,ZnO,Fe2O3,Cr2O3,MnO2,CuO和NiO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成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内的至少一个浮动电极,提供用于围绕放电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浮动电极沿平行于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的一个方向、且在其之间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在所述前面板内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浮动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延伸为与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交叉的多个地址电极,
其中所述上部放电电极和所述下部放电电极沿一个方向以便彼此平行地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地址电极处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磷光层之间,并且在所述地址电极与所述磷光层之间设置介电层。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还包括覆盖所述多个上部隔离肋的每一个的侧壁的保护层。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上部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上部隔离肋内,所述下部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上部隔离肋内。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浮动电极是透明的。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的暗色为曼塞尔色系中亮度小于4的颜色。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个上部隔离肋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用于限定放电单元、且由介电材料形成的第一暗色上部隔离肋;和
层叠于所述第一上部隔离肋的下表面上、由介电材料形成且与所述第一暗色上部隔离肋相比具有更高反光率的第二上部隔离肋。
CNB2005100528032A 2004-03-24 2005-02-28 等离子体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5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82/2004 2004-03-24
KR19982/04 2004-03-24
KR1020040019982A KR100637160B1 (ko) 2004-03-24 2004-03-24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1151/04 2004-03-29
KR1020040021151A KR100625995B1 (ko) 2004-03-29 2004-03-2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1151/2004 2004-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200A true CN1674200A (zh) 2005-09-28
CN100555522C CN100555522C (zh) 2009-10-28

Family

ID=34988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28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522C (zh) 2004-03-24 2005-02-28 等离子体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279837B2 (zh)
JP (1) JP4206077B2 (zh)
CN (1) CN10055552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295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的障壁浆料和含有其的后基板的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8410B1 (ko) * 2004-04-12 2009-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104007A (ko) 2004-04-27 2005-11-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03410B1 (ko) 2005-01-20 2006-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35754B1 (ko) * 2005-04-18 2006-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113137A (ko) * 2005-04-2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674511B2 (ja) * 2005-09-09 2011-04-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730201B1 (ko) * 2006-02-10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70097703A (ko) * 2006-03-29 2007-10-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106587B2 (en) * 2006-08-18 2012-01-31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External light-shielding lay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for improving contrast ratio of the display apparatus
KR20080016428A (ko) * 2006-08-18 2008-02-21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외광 차폐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80061697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Yoshitaka Terao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8066225A (ja) 2006-09-11 2008-03-21 Samsung Sdi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698660B2 (ja) 2006-12-12 2011-06-08 サムスンコーニング精密素材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外光遮蔽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こ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フィルタ
KR20090008609A (ko) * 2007-07-18 2009-0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외광 반사 저감을 위한 격벽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919912B2 (ja) * 2007-09-21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EP4328272A1 (en) * 2022-06-21 2024-02-28 Tomatec Co., Ltd. Cu-cr-zn-o composite oxide pig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7279B2 (ja) 1988-11-30 1999-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US6097357A (en) 1990-11-28 2000-08-01 Fujitsu Limited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3259253B2 (ja) 1990-11-28 2002-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型表示装置の階調駆動方法及び階調駆動装置
JPH0770289B2 (ja) * 1991-11-29 1995-07-31 株式会社ティーティーティー 表示用放電管
EP1231590A3 (en) 1991-12-20 2003-08-06 Fujitsu Limited Circuit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DE69318196T2 (de) 1992-01-28 1998-08-27 Fujitsu Ltd Plasma Farbanzeige-Vorrichtung von Oberflächenentladungs-Typ
JP3025598B2 (ja) 1993-04-30 2000-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2676487B2 (ja) 1993-11-24 1997-11-17 株式会社ティーティーティー 放電表示装置
JP2891280B2 (ja) 1993-12-10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A2149289A1 (en) * 1994-07-07 1996-01-08 Yoshifumi Amano Discharge display apparatus
JP2663915B2 (ja) * 1995-05-31 1997-10-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163563B2 (ja) 1995-08-25 2001-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45183B2 (ja) 1995-10-20 1999-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JP3424587B2 (ja) 1998-06-18 2003-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154970C (zh) * 1999-03-02 2004-06-23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辅助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JP4030685B2 (ja) 1999-07-30 2008-01-09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25888A (ja) 2000-03-09 2001-11-22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10093033A (ko) 2000-03-28 2001-10-27 송재인 디지털 잡음제거회로
JP2002287694A (ja) * 2001-03-26 2002-10-04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067979B2 (en) * 2001-10-02 2006-06-27 Noritake Co., Limited Gas-discharge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753171B2 (ja) * 2002-03-18 2006-03-08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22745B1 (ko) 2004-04-27 2009-10-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295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的障壁浆料和含有其的后基板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12423A1 (en) 2005-09-29
US20060226780A1 (en) 2006-10-12
US7279837B2 (en) 2007-10-09
JP2005276810A (ja) 2005-10-06
CN100555522C (zh) 2009-10-28
JP4206077B2 (ja)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420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255840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41823A (zh)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258203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539131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0565761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91255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2034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75818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83517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76786A (zh) 等离子显示板和及其驱动方法
US2005024272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975975A (zh)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581408A (zh) 具有改进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003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CN192907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07578A (zh) 显示装置
CN18014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8715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047092A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697116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1567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97666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78715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8339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