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393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00393A CN1700393A CNA2005100708980A CN200510070898A CN1700393A CN 1700393 A CN1700393 A CN 1700393A CN A2005100708980 A CNA2005100708980 A CN A2005100708980A CN 200510070898 A CN200510070898 A CN 200510070898A CN 1700393 A CN1700393 A CN 1700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harge
- electrodes
- corner portions
- barrier ribs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Zircon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Zr]=O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47571 Visual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5 lea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4 ne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79 co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ne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e]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0 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4 xen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xen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Xe]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E01C9/004—Pav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lowing vegetation
- E01C9/005—Coverings around trees forming part of the roa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6—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inside or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spac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5/00—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E01C5/22—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made of units composed of a mixture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1C5/008, E01C5/02 - E01C5/20 except embedded reinforcing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201/00—Paving elements
- E01C2201/10—Paving elements having build-in shock absorb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它具有高放电室孔径比、高光透射率、高发光效率,而且稳定有效的放电能够在低驱动电压下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的内侧壁上并集中在放电室的中间。该PDP包括:彼此面对并相互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用介电材料制造的障肋,布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与前基板和后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放电电极,布置在障肋内部,放电电极相互分开并包围着放电室,放电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在放电室周围的角部;布置在放电室中的荧光层;装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衰减器,在放电室中能够将放电电极的至少一对彼此面对的角部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减小到小于放电电极中除角部之外的彼此面对的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放电室孔径比、高光透射率和高发光效率的PDP,其中,稳定而有效的放电在低驱动电压下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内侧壁上,并且集中在放电室的中部。
背景技术
在AC三极型表面放电PDP中,PDP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包括前基板、在前基板后表面上由X电极和Y电极组成的成对维持电极、覆盖维持电极的前介电层和覆盖前介电层的保护层。每一个Y电极都包括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每一个X电极都包括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透明电极由氧化铟锡(ITO)或类似材料制成。汇流电极连接到设置在PDP左右两侧的连接线缆(未示出)。
后面板包括后基板、设置在后基板前表面上并与成对的维持电极交叉的寻址电极、覆盖寻址电极的后介电层、设置在后介电层上并将放电空间分成多个放电室的障肋和设置在放电室中的荧光层。寻址电极连接到设置在PDP上下两侧的连接线缆(未示出)。
在这种PDP中,除了产生放电的成对维持电极外,在前基板的后表面上还形成有前介电层和保护层。由放电室中的荧光层产生的可见光要透过前介电层和保护层。可见光的透射率显著降低了,PDP的亮度因此也降低了。
而且,由于在这种PDP前基板的后表面上形成有成对的维持电极,所以,为了使所产生的可见光能够透过前基板,大部分维持电极(即透明电极,不包括汇流电极)必须周高电阻的ITO形成。因此,PDP的驱动电压增加了;而且由于ITO电极的高电阻造成了压降,所以当PDP很大时,不能均匀地显示图像。
在这种PDP中,成对的维持电极形成在前基板的后表面上,放电发生在保护层的后面并在放电室内扩散。换言之,放电仅仅发生在一部分放电室中,没有有效地利用放电室的空间。结果,必须增加用来放电的驱动电压,并因此增加了驱动电路的成本。驱动电路是PDP中最贵的器件。而且,由于放电集中在放电室中有限的空间内,降低了PDP的发光效率。当长时间使用PDP时,带电的充电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荧光层中的荧光材料的离子溅射,由此造成了永久残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它具有高放电室孔径比、高光透射率、高发光效率,而且稳定有效的放电能够在低驱动电压下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的内侧壁上并集中在放电室的中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彼此面对并相互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用介电材料制造的障肋,布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与前基板和后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放电电极,布置在障肋内部,放电电极相互分开并包围着放电室,放电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在放电室周围的角部;布置在放电室中的荧光层;装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衰减器,在放电室中能够将放电电极的至少一对彼此面对的角部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减小到小于放电电极中除角部之外的彼此面对的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
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所述放电室中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相互面对的放电电极中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弯曲。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的整个厚度小于所述相互面对的放电电极中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的整个厚度。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它们相互面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凹部。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除相互面对的表面以外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凹部。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至少一个角部的电阻高于所述放电电极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相互平行地延伸,所述寻址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交叉地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后基板上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介电层。
按照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在放电室处相互交叉。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放电电极都具有梯子的形状,所述障肋的每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保护层。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障肋都具有中间障肋部和侧障肋部,每一个所述放电电极都涂覆有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障肋包括形成在所述前基板的后表面上的前障肋和形成所述后基板的前表面上的后障肋,所述放电电极布置在所述前障肋中,所述荧光层布置在由所述后障肋和所述后基板限定的空间中。
附图说明
当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时,对本发明更加全面的评述及其许多附加优点就容易明白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AC三极型表面放电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2B是包含在图2A虚线圆内的放大部分;
图3是图2PDP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沿图2PDP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DP放电室中电场分布的俯视图;
图5B是包含在图5A虚线圆内的放大部分;
图6是沿图2PDP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表示的是放电室中的电场分布;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7PDP的放电电极、寻址电极、放电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7PDP的第一修改例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9PDP的放电电极、放电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11A是图7PDP的第二修改例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1B是包含在图11A虚线圆内的放大部分;
图12A是图7PDP的第三修改例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2B是包含在图12A虚线圆内的放大部分;
图13是图12PDP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5是图14PDP的放电电极、寻址电极、放电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16A是沿图14PDP的线XVIa-XVIa截取的剖视图;
图16B是沿图14PDP的切割角部的线XVIb-XVIb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4PDP的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8是图14PDP的第二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图19PDP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图21A是沿图19PDP的线IIXIa-IIXIa截取的剖视图;
图21B是沿图19PDP的切割角部的线IIXIb-IIXIb截取的剖视图;
图22是图19PDP的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图19PDP的第二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式的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
图25是图24PDP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图26是图24PDP的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27是图24PDP的第二修改例的放电电极、放电室、寻址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AC三极型表面放电PDP1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PDP包括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20。前面板110包括前基板111、在前基板111后表面111a上由X电极113和Y电极112组成的成对维持电极114、覆盖维持电极114的前介电层115和覆盖前介电层115的保护层116。每一个Y电极112都包括透明电极112b和汇流电极112a,每一个X电极113都包括透明电极113b和汇流电极113a。透明电极112b和113b由氧化铟锡(ITO)或类似材料制成。汇流电极112a和113a连接到设置在PDP100左右两侧的连接线缆(未示出)。
后面板120包括后基板121、设置在后基板121前表面121a上并与成对的维持电极114交叉的寻址电极122、覆盖寻址电极122的后介电层123、设置在后介电层123上并将放电空间分成多个放电室126的障肋130和设置在放电室1126中的荧光层125。寻址电极122连接到设置在PDP100上下两侧的连接线缆(未示出)。
在PDP100中,除了产生放电的成对维持电极114外,在前基板111的后表面111a上还形成有前介电层115和保护层116。由放电室126中的荧光层125产生的可见光要透过前介电层115和保护层116。可见光的透射率显著降低了,PDP100的亮度因此也降低了。
而且,由于在PDP100中前基板111的后表面111a上形成有成对的维持电极114,所以,为了使所产生的可见光能够透过前基板111,大部分维持电极114(即透明电极112b和113b,不包括汇流电极112a和113a)必须用高电阻的ITO形成。因此,PDP100的驱动电压增加了;而且由于ITO电极的高电阻造成了压降,所以当PDP100很大时,不能均匀地显示图像。
在PDP100中,成对的维持电极114形成在前基板111的后表面111a上,放电发生在保护层116的后面并在放电室126内扩散。换言之,放电仅仅发生在放电室126的一部分中,没有有效地利用放电室126的空间。结果,必须增加用来放电的驱动电压,并因此增加了驱动电路的成本。驱动电路是PDP中最贵的器件。而且,由于放电集中在放电室中有限的空间内,降低了PDP100的发光效率。当长时间使用PDP100时,带电的放电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荧光层125中的荧光材料的离子溅射,由此造成了永久残像。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2B是包含在图2A虚线圆内的放大部分。参见图2A和图2B,PDP200包括前面板210和后面板220。障肋230位于前面板210和后面板220之间,限定出放电室226。在放电室中发生放电并产生光,来显示图像。就制造工艺来说,障肋230可包括前障肋215和后障肋224。
前面板210包括透明的前基板211,后面板220包括与前基板211平行并面对的后基板221。
前障肋215位于前基板211的后表面211b上,和前基板211、后基板221、后障肋224一起限定出放电室226。前面板210包括位于前障肋215上包围着放电室226的放电电极219。放电电极219与前基板211是隔开的,其包括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后放电电极212沿着预定的方向平行于前放电电极213延伸。
如果需要,前面板210可包括保护层216,覆盖前障肋215的外侧壁215g。除了前障肋215的外侧壁215g,保护层216还可以形成在后障肋224的外侧壁224a或者荧光层225的前表面225a上。
后面板220包括后基板221、位于后基板221的前表面221a上并与放电电极219交叉延伸的寻址电极222、覆盖寻址电极222的介电层223、位于介电层223上的后障肋224以及位于由后障肋224限定的空间中的荧光层225。
前面板210和后面板220用组合件(未示出)组合起来并密封。组合件可以是玻璃料。放电室226填充有放电气体,例如氖(Ne)、氦(He)、氩(Ar),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Ne、He、Ar每种气体都含有大约10%的氙(Xe)气。
前基板211和后基板221一般用玻璃制造。前基板211用光透射率高的材料制造。在前基板211后表面211b上限定放电室226的一部分上,PDP200不包括前基板111后表面111b上的维持电极114、覆盖维持电极114的前介电层115和覆盖前介电层115的保护层116等图1中的PDP100的元件。于是,与PDP100不同,荧光层225产生的可见光仅仅透射通过具有高光透射率的透明前基板211,由此大大增加了前方透射率。结果,大大提高了PDP200的亮度。
为了提高PDP200的亮度,在后基板211的前表面221a或者介电层223的前表面223a上设置反射层(未示出),或者在介电层223中包含光反射材料,这样,荧光层225产生的可见光能够被有效地向前反射。
在AC三极型表面放电PDP100中,为了提高光透射率,放电电极用具有相当高的电阻的ITO制造。但是,在图2A和2B的PDP200中,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能够用例如Ag、Cu、Cr等具有高导电性的材料制造,而不关心透射率如何。
障肋230设置在前基板211和后基板221之间,与前基板211和后基板221一起限定放电室226。在图2中放电室226被障肋230限定为矩阵形状。但是,放电室226并不限于此。后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放电室226的形状。
放电电极219设置在前障肋215中,包围着放电室226。放电电极219可包括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
下面参照图2B来解释在前障肋215中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的定位。参见图2B,在前基板211的后表面211上形成第一前障肋层215a。然后,在第一前障肋层215a上形成前放电电极213,并形成第二前障肋层215b,以覆盖前放电电极213。接着,在第二前障肋层215b上形成后放电电极212,并形成第三前障肋层215c以覆盖后放电电极212。
第一、二、三前障肋层215a、215b、215c可以用例如玻璃等介电材料制造。这种玻璃中含有例如Pb、B、Si、Al、O等元素,如果需要,还可含有例如ZrO2、TiO2、Al2O3等填料和例如Cr、Cu、Co、Fe、TiO2等颜料。
当在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之间施加电压脉冲时,上述介电材料会感应带电粒子并因此感生壁电荷,防止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受到加速带电粒子的撞击。
形成前障肋215之后,通过沉积等方法在前障肋215的外侧壁215g上形成保护层216。保护层216能够在放电期间保护前放电电极213、后放电电极212和前障肋215,并发射二次电子,由此使放电易于发生。在形成保护层216的期间,还可以在前基板211的后表面211b上和前障肋215的后表面215g形成保护层。这样形成的保护层不会对PDP200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参见图2A和2B,在介电层223上形成后障肋224。象前障肋215中一样,后障肋224可以用例如玻璃等介电材料制造,这种玻璃中含有例如Pb、B、Si、Al、O等元素,如果需要,还可含有例如ZrO2、TiO2、Al2O3等填料和例如Cr、Cu、Co、Fe、TiO2等颜料。
后障肋224和前障肋215一起限定出上面涂覆荧光层225的空间,抵抗填充在前面板210和后面板220之间的放电气体的真空力(例如0.5atm)。后障肋224还限定出用于放电室226的空间,并防止放电室226间的串扰。后障肋224可以含有反射性材料,将放电室226中产生的可见光向前反射。能够发射出红、绿、蓝光的荧光层225设置在后障肋224限定的空间中。荧光层225由后障肋224分开。
将包括能够发红、绿或者蓝光的荧光材料、溶剂和粘合剂的荧光浆涂覆在介电层223的前表面223a上和后障肋224的外侧壁224a上,然后对得到的结构体进行干燥和烘焙,这样形成了荧光层225。发红光的荧光材料可以是Y(V,P)O4:Eu等,发绿光的荧光材料可以是ZnSiO4:Mn、YBO3:Tb等,发蓝光的荧光材料可以是BAM:Eu等。
后保护层(未示出)可以用例如MgO制造,其可形成在荧光层225的前表面225a上。当在放电室226中发生放电时,后保护层能够防止荧光层225由于带电粒子的撞击而劣化,并且能够发射二次电子,由此使放电易于发生。
图3示出的是图2所示PDP200的放电电极219、寻址电极222和放电室226。
参见图3,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都具有梯子的形状,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寻址电极222沿着与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交叉的y轴方向延伸。
由于后放电电极212靠近寻址电极222,所以,用来选择放电室226之一的寻址放电优先发生在后放电电极212和寻址电极222之间。该放电室226之一中发生维持放电。后放电电极212可以是公共电极,前放电电极213可以是扫描电极,但是,二者并不限于此。
下面参照图4简要地解释图2PDP的运行。
当预定的寻址电压施加在寻址电极222和后放电电极212之间时,放电室226中的一个被选中。在被选中的放电室226中,该后放电电极212所在的前障肋215的侧壁上累积了壁电荷。这样的放电称为“寻址放电”。
寻址放电发生后,发生维持放电。下面将解释维持放电。当一个高脉冲电压施加到前放电电极213而一个低脉冲电压后放电电极212时,壁电荷在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间的压差作用下运动,与放电气体的原子发生碰撞,由此产生放电并生成等离子体。当前放电电极213靠近后放电电极212时,由于其中形成的电场更强,所以更易于发生发电。
与AC三极型表面放电PDP100不同,PDP200包括设置在障肋230中并包围着放电室226的放电电极219。放电室226的侧壁上在前放电电极213和后放电电极212的附近发生放电的可能性增加了,因此能够在放电室226侧壁的里面发生放电。于是,与PDP100相比,放电更容易发生而且放电发生在更大的区域上。
当沿着放电室226的内侧壁持续发生放电而放电电极219间的压差保持预定的时间时,在放电室226侧壁上产生的电场集中在放电室226的中间部分。因此,放电区域远远大于PDP100中的放电区域,由此增加了放电产生的UV光数量。而且,由于放电从放电室226的壁扩散到中间,所以,离子与荧光层225的碰撞被禁止了,因此防止了离子溅射。
当放电电极219间的压差在放电后变得低于放电电压时,放电不再发生,空间电荷和壁电荷累积在放电室226中。
当低脉冲电压施加到前放电电极213而高脉冲电压施加到后放电电极212上时,这些施加的脉冲电压间的压差和先前形成的壁电荷具有协作的效果,使压差能够达到点火电压,并再次发生放电。
当施加在放电电极219间的脉冲电压的极性反复变化时,就能够维持放电。放电产生的UV光冲击荧光层225,由此激发荧光层225的荧光分子。当受激荧光分子的能级下降时,产生出预定波长的可见光,由此显示图像。
如上所述,为了保证有效利用放电室226中的空间,要将放电集中在放电室226的中间而不是放电室226的侧壁,以增加放电效率。
尽管将恒定电压施加到放电电极219,但是,由于在施加到放电电极219上的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放电,而是在放电电极219间的压差作用下发生放电,所以,不能有效地得到均匀的放电。当在放电室226由于压差而产生电场时,壁电荷具有动能并随意地与放电气体撞击而产生等离子体粒子,因此发生了放电。即,对于均匀放电来说,放电室226中产生的电场是比施加在放电电极219间的电压更重要的因素。这种电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放电电极219的形状或者材料。
于是,为了确保在施加于放电电极219间的电压作用下沿着放电室226的内侧壁发生均匀放电,需要确保在施加于放电电极219间的电压作用下发生在放电室226中的电场分布。
下面参照图5A、5B和图6描述放电室226的电场分布。图5A和图5B表示的是,当能够感生维持放电的电压施加在放电室226中的放电电极219之间时,在放电室226中形成的等电势面E1。
参见图5A和图5B,等电势面E1形成在放电室226中环绕着放电室226。由于电场的方向垂直于等电势面而且等电势面E1环绕着放电室226,所以,电场集中在放电室226的中间。
尽管电场集中在放电室226的中间,但是,如果放电仅仅发生在放电室226中的有限表面上,那么,放电还是不能够扩展到放电室226的中间,即不能够有效地发生放电。基于这种考虑,可以确认的是,使电场最好沿着放电室226的内侧壁均匀地发生,以保证在放电室226中均匀地发生放电。在放电室226角部231处的等电势面E1相对于角部231来说是圆的,而且由于电场垂直于等电势面E1发生,所以,电场尤其高度集中在角部231。
参见图6来进行更详细的解释。等电势面E1形成在放电室226的角部231附近,因而电场E集中在角部231。电场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226的侧壁而不是角部231上,电场在侧壁上没有在角部231上那么集中。基于这种情形,可以估计到,放电室226中角部231上的电场强度大于放电室226中角部231以外的部分上的电场强度。
电场的特征分布表明,高强度电场E仅仅发生在放电室226的角部231,产生在角部231中的壁电荷所具有的动能仍然高于产生在放电室226中角部231以外的内侧壁中的壁电荷。因此,增加了在放电室226的角部231中发生放电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不符合本发明的初始意图。本发明的初始意图是设计放电室,使放电能够沿着放电室226的内侧壁均匀地发生。
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应对放电室提供衰减器,使放电电极的彼此面对的角部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小于放电电极除了角部以外的彼此面对的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下面将详细描述这种衰减器。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DP3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PDP300中放电电极319、寻址电极222和放电室326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7和图8,将基于PDP300与图2的PDP200的区别来解释PDP300。在PDP300中,放电电极319角部的形状被做成衰减器。
具体地说,由于放电电极319之间,即前放电电极313和后放电电极312之间的压差,在放电室326中产生了电场。于是,为了保证放电室326角部331处的电场强度与放电室326中角部331以外的内侧壁上的电场强度一致,需要衰减器,用来减小在放电电极319的成对角部313a、312a之间发生的电场强度。
就电场来说,由于在两个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的强度正比于这两个电极间的压差除以这两个电极间的距离。因此,当两个电极间的距离增加时,这两个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相应地,当放电电极319的角部313a、312a之间、在放电室326的角部331产生电场的距离,增加到大于放电电极319中角部313a、312a以外的部分313b、312b之间的距离时,成对角部313a和312a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小于放电电极319中角部313a、312a以外的部分313b和312b间产生的电场强度。结果,放电室326角部331处的电场强度,由于放电室326角部331处的电场集中,而大于放电室326中角部331以外的内侧壁上的电场强度。
参见图8,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图7的PDP300的放电电极319。
在PDP300中,为了保证放电电极319的角部313a和312a之间的距离d1,大于放电电极319中角部313a、312a以外的部分313b和312b之间的距离d2,成对的角部313a和312a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弯曲。于是,放电电极319的成对角部313a和312a间的电场强度,小于放电电极319的部分313b和312b间的电场强度。结果,电场均匀地产生在放电室326中,放电室326角部331上的壁电荷,与放电室326中角部331以外的内侧壁上的壁电荷,具有基本相同的动能。于是,放电沿着放电室326的内侧壁均匀发生。
图9是图7中的PDP300的第一修改例4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10是图9的PDP400中放电电极419和放电室426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9和图10,将基于PDP400与图7的PDP300的区别来解释PDP400。
参见图9,PDP400不包括图7PDP300中存在的寻址电极222。在PDP400中,放电电极419在放电室426处相互交叉地进行设置,实现寻址电极222的功能。由于没有形成寻址电极222,在PDP400中用来覆盖寻址电极222的介电层223也就不是必需的了。
参加图10,放电电极419包括前放电电极413和后放电电极412。每一个前放电电极413都为梯子的形状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每一个后放电电极412都为梯子的形状,沿着y轴方向延伸,与前放电电极413在放电室426处交叉。
为了防止电场在PDP400的角部431集中造成的非均匀放电,放电电极419的成对角部413a、412a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弯曲,使得放电电极419的成对角部413a和412a之间的距离d1,大于放电电极419中成对角部413a、412a以外的部分413b和412b之间的距离d2。
下面基于与图7的PDP300的不同,来解释不包含寻址电极222的PDP400的运行。
在PDP400中,用来选择要发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室426的寻址放电,按如下方式确定。首先,将预定的电压施加在要选择的放电室426中设置成相互交叉的放电电极419之间,由于所施加的电压,感生出电场并发生寻址放电。如上所述,由于寻址放电,在放电室426的侧壁上产生了壁电荷。
随后,如上所述,通过随后在放电电极419之间施加电压,在壁电荷的帮助下,发生维持放电。对于PDP400的放电室426来说,这样的过程是有选择并反复进行的,因此能够显示图像。
图11A和11B是图7中的PDP300的第二修改例5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1A和图11B,下面将基于PDP500与图7的PDP300的区别来解释PDP500。PDP500与图7的PDP的区别在于,PDP500中的一体化障肋530取代了PDP300中的前障肋215和后障肋224。
将前障肋215和后障肋224整合为一体化障肋530,意味着前障肋215和后障肋224是结合的,不经破坏是不能分开的。但是,障肋530可不在一个工艺中制造。
下面参照图11B来解释一体化障肋530的制造。首先,在后基板222的前表面221a上形成障肋530的后部524。然后用包含荧光材料的浆填充后部524限定的空间,并进行干燥和烘焙,以得到荧光层225。接着,在一体化障肋530的后部524上形成第一障肋层515a,并在第一障肋层515a上形成后放电电极512。当后放电电极512接触限定了涂覆荧光层225的空间的后部524时,不用形成第一障肋层515a。
然后,形成第二障肋层515b来覆盖后放电电极512,并在第二障肋层515b上形成前放电电极513。形成第三障肋层515c来覆盖前放电电极213。第一障肋层515a、第二障肋层515b和第三障肋层515c构成了一体化障肋530的前部515。如果需要(例如为了增加厚度),后部524、第一障肋层515a、第二障肋层515b和第三障肋层515c中的每一个都可包括不只一层。
在一体化障肋530形成之后,在一体化障肋530前部515的至少侧壁515g上,使用沉积法形成保护层216。在保护层216的沉积过程中,可以在荧光层225的前表面225a上形成后保护层(未示出)。保护层216的功能如上所述。
在沉积保护层216的过程中,还可以在一体化障肋530的前表面530h上形成保护层。形成在前表面530h上的保护层不会对PDP的运行造成明显不利的影响。
图12A和12B是图7中的PDP300的第三修改例6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和放大图。图13是图12A的PDP600中放电电极619、放电室626和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2A、12B和图13,将基于PDP600与图7的PDP300的区别来解释PDP600。
PDP600与图7的PDP300的区别之处在于前障肋615和放电电极619的结构。前障肋615包括中间障肋615a和例障肋615b,以防止放电室626之间随运行模式而可能发生的干扰,减少在放电电极619的连接部619d之间发生的无功功率,并使障肋615的制造工艺方便。
可以用来制造中间障肋615a的材料,其相对介电常数低于侧障肋615b的材料,以防止放电室626之间随运行模式而可能发生的干扰。
参见图13,放电电极619的位置和形状解释如下。象图7的PDP300一样,为了防止放电室626角部631处的电场集中造成的非均匀放电,放电电极619的成对角部613a和612a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使得放电电极619的角部613a和612a之间的距离d1,大于放电电极619中角部613a、612a以外的部分613b和612b之间的距离d2。放电电极619具有连接部619d并沿着预定方向延伸。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PDP7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15是图14的PDP700中放电电极719、寻址电极222、放电室726的分解透视图,图16A是沿图14中PDP700的线XVIa-XVIa截取的剖视图,图16B是沿图14中PDP700的切割角部731的线XVIb-XVIb截取的剖视图。参见图14、15、16A和16B,下面基于与图7的PDP300的不同来解释PDP700。
PDP700与图7的PDP300的区别在于放电电极719角部713a、712a的形状。如上所述,由于在两个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强度,正比于这两个电极间的压差除以这两个电极间的距离。因此,当两个电极间的距离增加时,这两个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参见图14和图15,前放电电极713和后放电电极712的彼此面对的成对角部713a和712a,在它们相面对的表面上有凹部760,于是,放电电极719的角部713a和712a之间的距离d1,大于放电电极719中角部713a、712a以外的部分713b和712b之间的距离d2。因此,成对角部713a和712a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小于放电电极719中角部713a、712a以外的部分713b和712b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因此,减小了放电室726的角部731处的电场集中,能够均匀地发生放电。
没有必要在成对角部713a和712a相面对的两个表面上都形成凹部760。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成对角部713a和712a相面对的两个表面之一上形成凹部760。
参见图16A和16B,当放电电极719的一对角部713a和712a在它们相面对的表面上具有凹部760时,如上所述,放电电极719每一个角部713a、712a的厚度t1,小于放电电极719中角部713a、712a以外的每一个部分713b、712b的厚度t2。当电压施加在放电电极719的角部713a和712a之间时,产生了电场,由于电场而形成的电能在放电室726的内表面上感生出壁电荷。
电能反比于距离的平方,因此,由放电电极719的边缘713x处产生的电能感生出的壁电荷,形成在放电室726的内表面上的有限区域上。由于t1小于t2,所以,与放电电极719中角部713a、712a以外的部分713b、712b感应的壁电荷相比,放电电极710的角部713a、712a感生的壁电荷,形成在放电室726内表面上更窄的区域上。结果,角部713a、712a感生出的壁电荷数量减少了。
由于放电电极719每一个角部713a、712a的厚度t1减小了,所以,放电室726的角部731感生出的壁电荷数量减少了。于是,在放电室726的角部731上发生放电的可能性减小了。
因此,当放电电极719的成对角部713a、712a在它们相面对的表面上有凹部760时,角部713a和712a之间的距离d1增加了,而放电电极719每一个角部713a、712a的厚度t1减小了。这样,能够减小放电室726的角部731处的放电集中。
图17是图14中的PDP700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819和放电室826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7,下面将基于与图14的PDP700的区别来解释该PDP。
参见图17,该PDP象图9的PDP400一样,不包括寻址电极222。用来选择放电室826之一的寻址放电由放电电极819完成,用来显示图像的维持放电由放电电极819完成。
在图17的PDP中,象图14的PDP700那样,放电电极819的成对角部813a、812a在它们相面对的表面上具有凹部860,因此,放电电极819的角部813a和812a之间的距离d1大于放电电极819中角部813a、812a以外的部分813b和812b之间的距离d2。结果,能够减小放电室826的角部处的电场集中,放电能够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826中。
图18是图14的PDP700第二修改例中放电电极919、放电室926和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图18的结构不同于图13的结构的地方是放电电极的形状。
参见图18,象图14所示的PDP700那样,放电电极919的成对角部913a、912a在它们相面对的表面上具有凹部960。结果,能够减小放电室926的角部处的电场集中,放电能够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926中。
在图18的PDP中,放电电极919不是图14所示的PDP700中那样的梯子形状,它们的形状是通过连接部来延伸。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PDP10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20是图19的PDP1000中放电电极1019、放电室1026、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图21A是沿图19的PDP1000中的线IIXIa-IIXIa截取的剖视图,图21B是沿图19的PDP中切割角部的线IIXIb-IIXIb截取的剖视图。参见图19、20、21A和21B,下面基于与图7的PDP300的不同来解释PDP1000。
在PDP1000中,放电电极1019的成对角部1013a、1012a在与相面对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凹部1060。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放电电极1019的角部1013a和1012a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电电极1019中角部1013a、1012a以外的部分1013b和1012b之间的距离,但是,放电电极1019的每一个角部1013a、1012a的厚度,小于放电电极1019中角部1013a、1012a以外的每一个部分1013b、1012b的厚度。
参见图21A和21B,象针对图14的PDP700所进行的解释那样,电能反比于距离的平方,因此,由放电电极1019的边缘1013x处产生的电能感生出的壁电荷,形成在放电室1026的内表面1026a上的有限区域上。
由于放电电极1019的每一个角部1013a、1012a的厚度t1小于放电电极1019中角部1013a、1012a以外的每一个部分1013b、1012b的厚度t2,所以,与部分1013b、1012b感生的壁电荷相比,放电电极1019的角部1013a、1012a感生的壁电荷,形成在放电室1026内表面上更窄的区域上。结果,放电电极1019的角部1013a、1012a感生出的壁电荷数量减少了。
尽管放电电极1019的角部1013a和1012a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电电极1019中角部1013a、1012a以外的部分1013b和1012b之间的距离,但是,当放电电极1019的每一个角部1013a、1012a的厚度小于放电电极1019中角部1013a、1012a以外的每一个部分1013b、1012b的厚度时,放电室1026的角部1031处的壁电荷数量减少了。结果,放电减轻了在放电室1026的角部1031处的集中,放电能够沿着放电室1026的内侧壁均匀地发生。
图22是图19的PDP1000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1119、放电室1126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2,没有寻址电极222,放电电极1119成对的角部1113a、1112a在与相面对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凹部1160。结果,放电减轻了在放电电极1119的角部1113a、1112a处的集中。
图23是图19的PDP1000第二修改例的放电电极1219、放电室1226、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在这种情况下,障肋修改成包括中间障肋和侧障肋。
参见图23,放电电极1219成对的角部1213a、1212a在与相面对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凹部1260。结果,放电减轻了在放电电极1219的角部1213a、1212a处的集中。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式的PDP1300的局部切除分解透视图,图25是图24的PDP1300中放电电极1319、放电室1326、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24和25,下面基于与图7的PDP300的不同来解释PDP1300。
PDP1300与图7的PDP300的不同之处在于,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1312a的电阻,高于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1312b。
如针对图7的PDP300所进行的解释那样,由于在两个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强度,正比于这两个电极间的压差除以这两个电极间的距离。
当电压施加在放电电极1319之间时,尽管放电电极1319是用导电材料制造的,但是因为放电电极1319具有电阻,所以产生了压降。当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1312a用高电阻材料制造时,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1312a处的压降,比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1312b处的压降相对大些。结果,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和1312a之间的压差小于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和1312b之间的压差。
尽管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和1312a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和1312b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和1312a之间的压差小于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和1312b之间的压差,所以,放电电极1319的成对角部1313a和1312a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小于放电电极1319中角部1313a、1312a以外的部分1313b和1312b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结果,放电减轻了在放电电极1319的角部1313a、1312a处的集中,放电能够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1326的内侧壁上。
图26是图24的PDP1300第一修改例的放电电极1419、放电室1426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26,下面基于与图24的PDP1300的不同来解释该PDP。
参见图26,象图9的PDP400中那样,没有寻址电极222。用来选择放电室1426之一的寻址放电和用来显示图像的维持放电由放电电极1419完成。为了防止放电集中在放电电极1419的角部1413a、1412a,象图24的PDP1300中那样,与放电电极1419中角部1413a、1412a以外的部分1413b、1412b相比,放电电极1419的角部1413a、1412a用电阻更高的材料制造。
图27是图24的PDP1300第二修改例的放电电极1519、放电室1526、寻址电极222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27,下面基于与图24的PDP1300的不同来解释该PDP。在这种情况下,障肋包括中间障肋和侧障肋(未示出),象图12的PDP600中那样。为了减少放电在放电电极1519的角部1513a、1512a的集中,象图24的PDP1300中那样,与放电电极1519中角部1513a、1512a以外的部分1513b、1512b相比,放电电极1519的角部1513a、1512a用电阻更高的材料制造。
除了这些修改例外,还可以提供PDP的各种修改例。例如,在一种PDP中,每一个障肋都形成为一体,角部用高电阻材料制造。
与前面板上不设置成对维持电极的传统PDP不同,根据本发明的PDP中,放电电极设置在障肋中,包围着放电室,而且由于这种特征结构,不必在前面板上设置介电层或者保护层等。放电室中的荧光层产生的可见光经前面板透射。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PDP中,可见光能够直接从前基板透射,由此有效提高了光透射率。
而且,由于在传统PDP中,成对的维持电极形成在前基板的后表面上,所以,为了使所产生的可见光能够透过前基板,大部分维持电极必须用高电阻的ITO形成。因此,传统PDP的驱动电压增加了;而且由于ITO电极的高电阻造成了压降,所以当传统的PDP很大时,不能均匀地显示图像。但是,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PDP中,放电电极设置障肋中,所以,放电电极可以用导电性高的材料制造,由此克服了上述问题。
另外,在传统PDP中,成对的维持电极形成在前基板的后表面上,放电发生在放电室中保护层的后面并在放电室内扩散。因此,降低了发光效率。当长时间使用传统PDP时,带电的放电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荧光层中的荧光材料的离子溅射,由此造成了永久残像。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PDP中,放电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室的内侧壁上并集中在放电室的中间,由此增加了放电效率,尤其是能够防止放电集中在角部,于是,提高了PDP的效率。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PDP能够在低压下驱动,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虽然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表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4年5月21日针对“Plasma Display Panel”在韩国知识产权局在先提交的中请号为10-2004-0036392的申请,将该申请包含在此,并要求该申请的权益。
Claims (13)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彼此面对并相互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
用介电材料制造的障肋,布置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
放电电极,布置在所述障肋内部,所述放电电极相互分开并包围着所述放电室,所述放电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在所述放电室对应角处的角部;
布置在所述放电室中的荧光层;
装在所述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
衰减器,在所述放电室中能够将所述放电电极的至少一对彼此面对的角部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减小到小于所述放电电极中除所述角部之外的彼此面对的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所述放电室中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相互面对的放电电极中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相互面对的角部的整个厚度小于所述相互面对的放电电极中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的整个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它们相互面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凹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在与所述相互面对的表面反向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衰减器包括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至少一对相互面对的角部,至少一个角部的电阻高于所述放电电极除所述角部以外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电极相互平行地延伸,寻址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交叉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后基板上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介电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在各所述放电室处相互交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一个所述放电电极都具有梯子的形状,所述障肋的每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保护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一个所述障肋都具有中间障肋部和侧障肋部,每一个所述放电电极都涂覆有所述的侧障肋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障肋包括形成在所述前基板的后表面上的前障肋和形成在所述后基板的前表面上的后障肋,所述放电电极布置在所述前障肋中,所述荧光层布置在由所述后障肋和所述后基板限定的空间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40036392A KR20050111185A (ko) | 2004-05-21 | 2004-05-21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KR1020040036392 | 2004-05-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0393A true CN1700393A (zh) | 2005-11-23 |
Family
ID=3537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708980A Pending CN1700393A (zh) | 2004-05-21 | 2005-05-20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04775B2 (zh) |
KR (1) | KR20050111185A (zh) |
CN (1) | CN170039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601417C (en) * | 2004-07-01 | 2018-10-30 | Novo Nordisk A/S | Human anti-kir antibodies |
KR100730217B1 (ko) * | 2006-03-28 | 2007-06-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포토 마스크 |
US20080061697A1 (en) * | 2006-09-11 | 2008-03-13 | Yoshitaka Terao | Plasma display panel |
US8890409B2 (en) * | 2008-05-14 | 2014-11-18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nois | Microcavity and microchannel plasma device arrays in a single, unitary shee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17279B2 (ja) | 1988-11-30 | 1999-07-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ガス放電パネル |
US6097357A (en) * | 1990-11-28 | 2000-08-01 | Fujitsu Limited |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
JP3259253B2 (ja) * | 1990-11-28 | 2002-02-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フラット型表示装置の階調駆動方法及び階調駆動装置 |
JPH0770289B2 (ja) * | 1991-11-29 | 1995-07-31 | 株式会社ティーティーティー | 表示用放電管 |
EP0764931B1 (en) * | 1991-12-20 | 1999-07-28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
EP0554172B1 (en) * | 1992-01-28 | 1998-04-29 | Fujitsu Limited |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
JP3025598B2 (ja) * | 1993-04-30 | 2000-03-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
JP2891280B2 (ja) * | 1993-12-10 | 1999-05-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
CA2149289A1 (en) * | 1994-07-07 | 1996-01-08 | Yoshifumi Amano | Discharge display apparatus |
JP3163563B2 (ja) * | 1995-08-25 | 2001-05-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845183B2 (ja) | 1995-10-20 | 1999-01-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ガス放電パネル |
JP3424587B2 (ja) * | 1998-06-18 | 2003-07-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4030685B2 (ja) | 1999-07-30 | 2008-01-09 |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1325888A (ja) | 2000-03-09 | 2001-11-22 |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256545B2 (en) * | 2004-04-13 | 2007-08-14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
-
2004
- 2004-05-21 KR KR1020040036392A patent/KR2005011118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
- 2005-04-29 US US11/117,554 patent/US750477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20 CN CNA2005100708980A patent/CN170039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111185A (ko) | 2005-11-24 |
US20050258747A1 (en) | 2005-11-24 |
US7504775B2 (en) | 2009-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8203C (zh) | 等离子显示板 | |
CN1641823A (zh) |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707570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及制造其的方法 | |
CN1674201A (zh) | 具有电磁波屏蔽层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684217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303116A (zh) | 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5310786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CN1359128A (zh) | 交流驱动型等离子体显示器 | |
CN1700393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790596A (zh) | 显示装置 | |
CN1681067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925095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881515A (zh) | 电极端子部分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295734C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975975A (zh) |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 |
CN1700391A (zh) | 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 |
CN1815674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822290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581408A (zh) | 具有改进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614734A (zh) | 等离子显示板 | |
CN1832091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691259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875449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917125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CN1841623A (zh) | 电极端子部分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