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4734A - 等离子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4734A
CN1614734A CNA200410073933XA CN200410073933A CN1614734A CN 1614734 A CN1614734 A CN 1614734A CN A200410073933X A CNA200410073933X A CN A200410073933XA CN 200410073933 A CN200410073933 A CN 200410073933A CN 1614734 A CN1614734 A CN 1614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tal
plasma display
display panel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39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雄基
姜晸远
朴宰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779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3341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323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4627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424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50117222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614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4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8Auxiliary electrodes, e.g. priming electrodes or trigge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板,更具体地说,涉及可提高亮度和效率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中,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一对透明电极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为“h”,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h/4。因此,不增加氙(Xe)的量就可提高亮度和效率。另外,由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降低,可减小能耗。由于放电延迟时间缩短,可增强放电稳定性。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板
本申请要求2003年11月5日在韩国提交的10-2003-0077936号专利申请,2004年5月7日在韩国提交的10-2004-0032391号专利申请,2004年6月10日在韩国提交的10-2004-0042467号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提供并被一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板,更具体地说,涉及可提高亮度和效率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各种平板显示设备已经被开发,可减轻重量和缩小体积克服阴极射线管的缺点。这些平板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板(以下称“PDP”),电致发光(EL)显示设备等等。
其中,PDP是采用气体放电的显示设备并具有可易于制造成为大尺寸平板的优点。图1为传统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结构的透视图。典型的PDP为具有三电极并由AC电压驱动的三极AC表面放电型PDP,如图3所示。
参照图1,传统的PDP单元包括在上衬底10上顺序形成的一对维持电极14和16,具有上介电层18和保护薄膜20的上板(upper plate),以及具有在下衬底12上顺序形成的编址电极22,下介电层24,分隔肋26和荧光层28的下板(lower plate)。上衬底10和下衬底12被分隔肋26相互并行地分隔开。
上介电层18和下介电层24累积电荷。保护薄膜20不仅保护上介电层18以免由于溅射而被损坏,从而延长PDP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次级电子的发射效率。通常采用氧化镁(MgO)作为保护薄膜20。
编址电极22被形成使得编址电极22与该对维持电极14和16交叉,编址电极22被提供选择被显示单元的数据信号。
分隔肋26与编址电极22平行形成并用于防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漏泄到邻近单元。在上面描述中,分隔肋26可存在或不存在于子像素的边界线上。
荧光层28被涂在下介电层24和分隔肋26上并发射可见光即红,绿和蓝中的一种。另外,用于气体放电的惰性气体如氦+氙,氖+氙或氦+氙+氖注入到在上衬底10和下衬底12之间以及上衬底10和分隔肋26之间形成的放电空间中。
一对维持电极14和16由扫描电极14和维持电极16组成。扫描电极14主要被提供板扫描(panel scanning)的扫描信号和用于维持放电的维持信号。而维持电极16主要被提供维持信号。
维持电极14包括具有相对宽的宽度且为条形并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电极14A,以及具有相对窄的宽度且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4A的阻抗成分的金属电极14B。而且,维持电极16包括具有相对宽的宽度且为条形并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电极16A,以及具有相对窄的宽度且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6A的阻抗成分的金属电极16B。在上面描述中,每对维持电极14和16的透明电极14A和16A以预定的间隙彼此对置。
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剖面图。参照图2,一对维持电极14和16的金属电极14B和16B在透明电极14A和16A的一侧边缘形成以使其位于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outer block)。也就是说,金属电极14B和16B在透明电极14A和16A的外侧区域边缘,即,远离放电产生空间的区域形成。
通过编址电极22和扫描电极14之间对应放电,具有这种结构的PDP单元被选择并通过一对维持电极14和16之间的表面放电维持放电。在该PDP单元中,荧光层28的荧光材料由于维持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而发光,因此向单元外发出可见光。结果,具有这些单元的PDP显示图像。在这种情况下,PDP通过控制该单元的放电维持周期,即取决于视频数据的维持放电的数量,实现显示图像必要的灰度级。
在这种传统的PDP中,当注入到放电空间的惰性气体氙(Xe)由激发状态变为基态时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发荧光层28的荧光材料。因此,随着惰性气体中氙(Xe)的含量增加,放电空间中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真空紫外线的量也增加。从而可能提高PDP的效率。
然而,氙(Xe)的含量增加导致前衬底之间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升高的不良效应。另外,随着氙(Xe)的含量增加,放电延迟时间增加。这将导致放电的不稳定性增加。
另外,在传统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14B和16B在透明电极14A和16A的外侧区域边缘形成,使得金属电极14B和16B之间的距离更远。因此,存在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增加氙(Xe)的含量就可提高亮度和效率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可减小能耗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缩短PDP的放电延迟时间增强放电稳定性的等离子显示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对透明电极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为“h”,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h/4。
电极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金属电极在靠近于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位置形成,并且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在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相对端和金属电极之间的辅助金属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金属电极在靠近于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位置形成,并且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从金属电极突出的突出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透明电极被包括在放电单元中,并且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则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透明电极按照图案结构形成,并且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不增加氙(Xe)的量就可提高亮度和效率。另外,由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降低可减小能耗。由于放电延迟时间缩短可增强放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现参考下列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细的描述,附图中相似的部件采用相似的附图标记。
图1为传统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剖面图;
图3所示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中所用参数的定义的表面放电型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PDP和传统的PDP中应用电压和效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6所示为金属电极的位置为d<h/8和h/8<d<h/4时的效率比较的曲线图;
图7所示为金属电极的位置为(A)和(B)时放电延迟时间的比较结果表;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透视图;
图9所示为图8中示出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沿图9中A-A’线的电极的横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和现有技术的电压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和现有技术的放电电压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和现有技术的电压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和现有技术中电压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又一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电子密度的比较结果;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电极结构和传统的PDP的电极结构中发光效率和维持电压的关系曲线图;
图2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6和图2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结构和典型的电极结构中电子密度的比较结果;
图29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E1与具有典型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E2在维持电压变化时的比较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子以更详细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其中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一对透明电极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为“h”,则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h/4。
另外,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d还满足h/8<d。
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予以详细的描述。
为了说明金属电极与透明电极的相对位置,将对本文中采用的参数进行定义。图3所示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中所用参数的定义的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在下文中,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定义为“L”。相邻的两透明电极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h”。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定义为“d”。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PDP具有表面放电型的PDP结构。在该结构中,从前面看,位于前衬底的透明电极410上的金属电极420位于外侧使离该单元的中心的距离小于h/4。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若放电区域的中心位于该单元的中心,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420中心的距离d满足下列条件:
公式1      d<h/4
换句话说,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420中心的距离d应该小于h/4,即距放电区域的中心的距离。
金属电极420在公式1确定的位置形成,起到增强开始放电的单元的中心的电场的作用,增强的电场可增加亮度,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降低放电启动电压。从而导致效率的提高。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PDP与传统的PDP中应用电压和效率的关系曲线图。从图5可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PDP的效率比传统的PDP高40%到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420中心的距离d满足公式1的同时还满足下列条件:
公式2    h/8<d
也就是说,要求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420中心的距离d大于h/8,即距放电区域的中心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可发现h/8<d<h/4具有高于d<h/8的效率,因为其具有较少的被金属电极切断的可见光。相反地,在放电延迟时间上无明显差别。图6所示为金属电极的位置为d<h/8(下文中称作“(A)”)和金属电极的位置为h/8<d<h/4(下文中称作“(B)”)时的效率比较的曲线图。从图6可看出,(B)的效率比(A)的高。
图7所示为金属电极的位置为(A)和(B)时放电延迟时间比较结果的表格。从图7可看出,(A)和(B)在放电延迟时间上几乎无差别。
其结果,从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d更适宜满足下列条件:
公式3    h/8<d<h/4
因此,若金属电极被定位以满足情况(B)的h/8<d<h/4,则亮度、效率及放电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得到提高。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对形成在前衬底的该相对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上的金属电极、覆盖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覆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形成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形成在该介电层上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的放电单元以及涂覆在放电单元的里面的荧光层,其中金属电极形成在偏向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位置,并且等离子显示板进一步包括在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相对端和金属电极之间形成的辅助金属电极。
另外,金属电极形成在透明电极横向中心和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之间。
而且,辅助金属电极以平行方式形成2个或更多列。
另外,辅助金属电极形成Z字形。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的透视图。
参见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包括具有顺序形成在上衬底110上的一对维持电极114和116、上介电层118和保护膜120的上板和具有顺序形成在下衬底112上的编址电极122、下介电层124、分隔肋126和荧光层128的下板。上衬底110和下衬底112通过分隔肋126以平行方式相互隔开。
一对维持电极114和116由扫描电极114和维持电极116构成。扫描电极114主要接受板扫描的扫描信号和放电维持的维持信号。维持电极116主要接受维持信号。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图10是沿图9中A-A′线的电极的横截面图。
参见图9和图10,维持电极114包括透明电极1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114B和辅助金属电极114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利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14A的阻抗成分。同时,维持电极116包括透明电极1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116B和辅助金属电极116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利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16A的阻抗成分。上述中,一对维持电极114和116的透明电极114A和1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如图9所示,一对维持电极114和116的金属电极114B和116B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的中心和放电单元的中心之间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即,金属电极114B和1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114A和1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这时,假定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以及金属电极114B和116B的中心和放电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则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设定为“D<L/4”。各金属电极114B和116B用于增强电场开始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如图9所示,各辅助金属电极114C和116C可以具有方形形状。各辅助金属电极114C和116C形成在放电单元的边缘侧的透明电极114A及116A的端部和金属电极114B及116B之间。各辅助金属电极114C和116C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由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114B和1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单元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部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的放电通过辅助金属电极114C和116C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因此,放电稳定性可以增强。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背景技术中亮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背景技术中效率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从图11可见,当放电电压相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的亮度比背景技术高约50%至70%。同样,从图12可见,当放电电压相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PDP的效率比背景技术高约40%至50%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13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13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13,维持电极214包括透明电极2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214B和多个辅助金属电极214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为补偿透明电极214A的阻抗成分而形成。维持电极216包括透明电极2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216B和多个辅助金属电极216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为补偿透明电极216A的阻抗成分而形成。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214和216的透明电极214A和2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214和216的金属电极214B和2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214A和2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214A和2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各金属电极214B和216B用于增强电场启动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多个辅助金属电极214C和216C的各个可以具有方形形状。各辅助金属电极214C和216C相互并行地形成在放电单元的边缘侧上的透明电极214A及216A的端部和金属电极214B及216B之间。各辅助金属电极214C和216C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由金属电极214B和2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在放电时,可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可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能增强放电稳定性。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214B和2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在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214B和216B形成的放电通过多个辅助金属电极214C和216C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增强放电稳定性。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14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14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14,维持电极314包括透明电极3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314B,它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314A的阻抗成分,和以Z字形排列的多个辅助金属电极314C。同时,维持电极316包括透明电极3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316B,它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316A的阻抗成分,和以Z字形排列的多个辅助金属电极316C。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314和316的透明电极314A和3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314和316的金属电极314B和3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314A和3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314A和3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各金属电极314B和316B用于增强电场启动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多个辅助金属电极314C和316C的各个是方形形状。辅助金属电极314C和316C以Z字形形成在放电单元的边缘侧上的透明电极314A及316A的末端和金属电极314B及316B之间。各辅助金属电极314C和316C用于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由金属电极314B和3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在放电时,可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可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能增强放电稳定性。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314B和3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314B和316B形成的放电通过多个辅助金属电极314C和316C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放电稳定性可因而增强。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对形成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上的金属电极、覆盖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覆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膜、形成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形成在该介电层上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的放电单元以及涂覆在放电单元的里面的荧光层,其中金属电极形成在向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的位置,并且等离子显示板进一步包括从金属电极突出的突出电极。
上述中,金属电极形成在透明电极横向中心和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之间。
而且,突出电极从金属电极的中间突出。
另外,等离子显示板进一步包括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在突出电极端部的辅助金属电极。
再者,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短于金属电极的长度。
还有,等离子显示板进一步包括与突出电极的中部相交并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辅助金属电极。
上述中,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短于金属电极的长度。
再者,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在突出电极端部的第一辅助金属电极,和在第一辅助金属电极和金属电极之间与突出电极的中部相交并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第二辅助金属电极。
再者,第一和第二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短于金属电极的长度。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15中所示的该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15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15,维持电极114包括透明电极1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114B和突出金属电极114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利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14A的阻抗成分。同时,维持电极116包括透明电极1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116B和突出金属电极116C,它们具有较窄的宽度并利用金属形成以补偿透明电极116A的阻抗成分。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114和116的透明电极114A和1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114和116的金属电极114B和116B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的中心和放电单元的中心之间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即,金属电极114B和1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114A和1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这时,假定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以及金属电极114B和116B的中心和放电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在放电单元中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的位置设定为“D<H/4”。各金属电极114B和116B用于增强电场启动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各突出金属电极114C和116C从金属电极114B和116B的中部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突出并从而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由此,金属电极114B和116B以及突出金属电极114C和116C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114A和116A上,故它们具有T形形状。各突出金属电极114C和116C用于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114B和1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114B和116B形成的放电通过突出金属电极114C和116C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因此,放电稳定性可以增强。
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背景技术中亮度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背景技术中效率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从图16可见,当放电电压相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PDP的亮度比背景技术高约40%至50%。另外,从图17可见,当放电电压相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PDP的效率比背景技术高约30%至40%。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18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18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18,维持电极214包括透明电极2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214B、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辅助金属电极214D,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214A的阻抗成分。同时,维持电极216包括透明电极2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216B、突出金属电极216C和辅助金属电极216C,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216A的阻抗成分。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214和216的透明电极214A和2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214和216的金属电极214B和2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214A和2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214A和2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各金属电极214B和216B用于增强电场开始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各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从金属电极214B和216B的中部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突出并从而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214A和216A上。由此,金属电极214B和216B以及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214A和216A上,故它们具有T形形状。各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214B和216B形成的放电。
各辅助金属电极214D和216D以与金属电极214B和216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的端部。各辅助金属电极214D和216D的长度短于各金属电极214B和216B的长度。因而,金属电极214B和216B、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214D和216D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214A和216A上,因而它们具有H形状。这些辅助金属电极214D和216D各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214B和2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在放电时,可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能增强放电稳定性。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214B和2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214B和216B形成的放电通过突出金属电极214C和2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214D和216D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放电稳定性可因而被增强。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19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19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19,维持电极314包括透明电极3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314B、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辅助金属电极314D,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314A的阻抗成分。同时,维持电极316包括透明电极316Ah,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316B、突出金属电极316C和辅助金属电极316D,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316A的阻抗成分。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314和316的透明电极314A和3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314和316的金属电极314B和3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314A和3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314A和3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这些金属电极314B和316B各用于增强电场开始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各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从金属电极314B和316B的中部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突出并从而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314A和316A上。由此,金属电极314B和316B以及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314A和316A上,故它们具有T形形状。各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314B和316B形成的放电。
各辅助金属电极314D和316D以与金属电极314B和316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的中间。各辅助金属电极314D和316D的长度短于各金属电极314B和316B的长度。因而,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314D和316D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314A和316A上,因而它们具有+形状。这些辅助金属电极314D和316D各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314B和3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放电时,可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能增强放电稳定性。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314B和3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314B和316B形成的放电通过突出金属电极314C和3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314D和316D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放电稳定性可因而增强。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再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的平面图。
除了图20中所示的一对维持电极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再一个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相同。因此,仅给出图20的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见图20,维持电极414包括透明电极414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414B、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辅助金属电极414D,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414A的阻抗成分。同时,维持电极416包括透明电极416A,其具有较宽的宽度和条形并利用透明电极材料(ITO)形成以透射可见光;以及金属电极416B、突出金属电极416C和辅助金属电极416D,它们的宽度较窄并补偿透明电极416A的阻抗成分。上述中,该对维持电极414和416的透明电极414A和416A以介于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隔彼此对置。
该对维持电极414和416的金属电极414B和416B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414A和416A上,以使它们各自向透明电极414A和416A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这些金属电极414B和416B都用于增强电场开始的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电场,从而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并减小放电启动电压。
各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从金属电极414B和416B的中部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突出并从而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414A和416A上。由此,金属电极414B和416B以及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414A和416A上,故它们具有T形形状。各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414B和416B形成的放电。
辅助金属电极414D具有以与金属电极414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414C中部并且长度短于金属电极414A的第一辅助金属电极,和以与金属电极414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414C端部并且长度短于金属电极414A的第二辅助金属电极。同时,辅助金属电极416D具有以与金属电极416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416C中部并且长度短于金属电极416A的第一辅助金属电极,和以与金属电极416B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突出金属电极416C端部并且长度短于金属电极416A的第二辅助金属电极。上述中,第一和第二辅助金属电极以“=”形与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相交。因而,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414D和416D各自形成在透明电极414A和416A上,从而它们具有±形状。这些辅助金属电极414D和416D都用于向单元的边缘侧扩展金属电极414B和416B形成的放电。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再一个改进例的PDP中,放电时,可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能增强放电稳定性。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再一个改进例的PDP中,由于金属电极414B和416B之间的距离近,所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产生强电场。而且,由金属电极414B和416B形成的放电通过突出金属电极414C和416C以及辅助金属电极414D和416D被向放电单元的边缘侧扩展。因而可能降低放电启动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并也可增强亮度和效率。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再一个改进例的PDP中,放电延迟时间因放电启动电压被减小而缩短。因此,放电稳定性可增强。
<第四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一个前衬底和一个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对形成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各形成在透明电极上的金属电极、一个覆盖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一个涂覆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膜、形成在后衬底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编址电极、一个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形成在该介电层上的分隔肋、用分隔肋分界的放电单元、和涂覆在放电单元的里边的荧光层,其中,透明电极被包括在放电单元中,并且,假定:从在该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的中央到金属电极的中央的距离是“d”,并且,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是“L”,则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而且,透明电极包括从放电单元中央到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outer block)突出的突出部。
又,突出部具有“山”字形。
另外,辅助金属电极被形成在突出部的端部。
此外,辅助金属电极被形成在突出部的两端。
现在,参考附图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2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图。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结构与在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相同,除了在图21中所示的前衬底电极结构以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仅给出有关图21的说明。
参考图21,在形成在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前衬底上的电极中,假定:由分隔肋(图中未示出)分界的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是h,并且,放电单元的横向宽度是w,则形成在前衬底上的电极中的金属电极111b和112b被形成在从放电单元的中央起L/4的点以内(d<L/4)。形成在前衬底上的电极中的透明电极111a和112a被形成在放电单元里。这样,与金属电极111b和112b被布置在单元的外侧区域处的情况相比较,布置在放电单元的中央部分的金属电极111b和112b当PDP被驱动时用于增强在单元中央的电场。因此,放电起始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被降低。
同时,如上所述,实际上被布置在单元的中央的金属电极111b和112b使用不透明的金属材料被形成,因此,降低了放电时的透光度。由此,这可以变成降低亮度的因素。于是,为了通过有效地传送在单元的中央处生成的放电到单元的外侧区域而增加整个亮度,需要透明电极111a和112a的结构包括从放电单元的中央向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突出的突出部。优选透明电极的突出部具有山字形。
图2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中的电子密度的比较结果。参考图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电极结构中,能够看到:电子密度在放电单元区中被进一步增加,并且,当PDP被驱动时,电场因此被进一步被增强。
图2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电极结构和常规PDP的电极结构中的发光效率和维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参考图23,常规曲线指的是常规的PDP电极结构并表示在总线电极被定位于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时的发光效率。内总线曲线指的是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电极结构并表示在总线电极被定位于放电单元的中央部分时的发光效率。从图23能够看到: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PDP的电极结构的发光效率高于常规的PDP的电极结构的发光效率约5%。
图2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改进例的PDP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图。辅助金属电极111a’和112a’被形成在从放电单元的中央到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的具有山字形的透明电极111a和112a中的最长的突出部的端部,如在图24(a)中所示,或者,辅助金属电极111a’和112a’被形成在透明电极111a和112a中的所有的突出部的端部,如在图24(b)中所示。这样,在PDP被驱动时,形成在透明电极的突出部分的端部的辅助金属电极111a’和112a’使得强的电场发生在辅助金属电极被形成的位置。因此,能够降低放电起始电压。由于放电区的扩大,能够改善亮度特性。
<第五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一个前衬底和一个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对形成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各形成在透明电极上的金属电极、一个覆盖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一个涂覆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膜、形成在后衬底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编址电极、一个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形成在该介电层上的分隔肋、用分隔肋分界的放电单元、和涂覆在放电单元的里边的荧光层,其中,按照图案结构形成透明电极,并且,假定:从该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的中央到金属电极的中央的距离是“d”,并且,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是“L”,则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此外,透明电极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沿着围绕放电单元的分隔肋的内侧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并且,第二透明电极被连接在金属电极和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而且,沿着分隔肋的内侧,第一透明电极被弯曲。
又,辅助金属电极被形成在透明电极的预定位置。
另外,辅助金属电极被形成在第一或第二透明电极的预定位置。
现在,参考附图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2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图。参考图25,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金属电极310位于放电单元300的中央。即假定:从金属电极310之一的中央到放电间隙325的中央的距离是d,并且,放电单元300的纵向宽度是L,则金属电极310定位于放电单元300的中央部分,使得d小于L/4。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第一透明电极320a和第二透明电极320b。按照图案结构形成第一透明电极320a和第二透明电极320b。
在上文中,第一透明电极320a沿着分隔肋330被弯曲,使得光从形成在分隔肋330上的荧光层被发射。第二透明电极320b被连接在金属电极310和透明电极320a之间,在整个放电单元300扩散放电。
因为第一透明电极320a和第二透明电极320b如此按照图案结构形成,透明电极的面积被减少。这导致电流量的减少。
因为金属电极310被位于单元的中央,这样,放电起始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被减少。进一步地,因为通过第一透明电极320a和第二透明电极320b,放电被均匀地扩散到包括分隔肋330附近的整个放电单元300,所以,荧光材料能够被有效地使用。因此,能够解决由于氙的含量增加引起的各种问题。
图26和2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前衬底电极结构的平面图。如图26和27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例中,辅助金属电极325被形成在第一透明电极320a和第二透明电极320b中的至少一个的预定的位置。于是,放电更平稳地被进行。
图28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和普通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中的电子密度的比较结果。参考图28,能够看到:按照本发明的电极结构的电子密度远高于普通电极结构在放电单元区中的电子密度,并且,当等离子显示板被驱动时,电场因此被进一步增强。
图29是表示:当维持电压变化时,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E1和具有普通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E2的比较结果的图。参考图29,能够看到: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高于具有普通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发光效率约5%。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亮度和效率能够被增加,而不增加Xe的含量。而且,能够减少功率消耗,因为放电起始电压和放电维持电压被减少。因为放电延迟时间被缩短,所以放电稳定性能够被改善。
由此,本发明已经被说明,这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可以用许多方法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会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而,对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将被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25)

1、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该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
其中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对透明电极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为“h”,则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h/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从该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d还满足h/8<d。
3、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该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
其中金属电极形成在朝向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靠近的位置,并且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在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相对端和金属电极之间形成的辅助金属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金属电极在横向透明电极中心与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之间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形成为平行的两列或多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形成为Z字形。
7、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
其中金属电极在靠近于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的位置形成,并且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从金属电极突出的突出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横向透明电极中心与该对透明电极彼此对置的一侧之间形成金属电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突出电极从金属电极的中部突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还包括在突出电极的末端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辅助金属电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比金属电极短。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还包括与突出电极的中部相交且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辅助金属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比金属电极短。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还包括在突出电极末端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第一辅助金属电极;以及在第一辅助金属电极与金属电极之间与突出电极的中部相交且与金属电极平行形成的第二辅助金属电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第一和第二辅助金属电极的长度比金属电极短。
16、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
其中透明电极包含在放电单元中,并且
假定从一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该透明电极包括从放电单元中心向放电单元的外侧区域突出的突出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山’形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在突出部的末端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在突出部的两个末端形成。
21、一种具有彼此对置的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在前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透明电极,各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的金属电极,覆盖该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的介电层,涂在该介电层上的保护薄膜,在后衬底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编址电极,覆盖编址电极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分隔肋,由分隔肋划分而成的放电单元,以及涂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
其中透明电极按照图案结构形成,并且
假定从该对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的中心到金属电极中心的距离为“d”而该放电单元的纵向宽度为“L”,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上的位置满足d<L/4。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透明电极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透明电极沿放电单元周围的分隔肋内侧形成,而第二透明电极连接在金属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沿分隔肋内侧弯曲。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在透明电极的预定位置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辅助金属电极在第一透明电极或第二透明电极的预定位置形成。
CNA200410073933XA 2003-11-05 2004-09-06 等离子显示板 Pending CN16147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77936 2003-11-05
KR10-2003-0077936A KR100533417B1 (ko) 2003-11-05 2003-11-05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40032391A KR100646277B1 (ko) 2004-05-07 2004-05-07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4-0032391 2004-05-07
KR10-2004-0042467 2004-06-10
KR1020040042467A KR20050117222A (ko) 2004-06-10 2004-06-10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4734A true CN1614734A (zh) 2005-05-11

Family

ID=3443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73933XA Pending CN1614734A (zh) 2003-11-05 2004-09-06 等离子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093445A1 (zh)
EP (1) EP1530228A3 (zh)
JP (1) JP2005142151A (zh)
CN (1) CN16147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9501A3 (en) * 2003-03-25 200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135819B2 (en) * 2003-03-25 2006-11-14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60076877A1 (en) * 2004-10-11 2006-04-1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electrode
KR100581940B1 (ko) * 2004-10-13 2006-05-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73437B1 (ko) * 2004-12-31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WO2007013135A1 (ja) * 2005-07-26 2009-02-05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739040B1 (ko) * 2005-11-29 2007-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35605B1 (ko) * 2006-06-20 2007-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WO2008001428A1 (ja) * 2006-06-27 2009-11-19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WO2008136051A1 (ja) * 2007-04-24 2008-11-13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WO2016039021A1 (ja) * 2014-09-10 2016-03-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Esd保護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7715B2 (ja) * 1997-08-13 2005-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380677B1 (en) * 1998-07-16 2002-04-30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JP3838311B2 (ja) * 1998-10-09 2006-10-25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748775B1 (ko) * 1999-01-22 2007-08-13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스방전패널 및 가스방전 디바이스와 그 제조방법
JP3864204B2 (ja) * 1999-02-19 2006-12-27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771022B1 (en) * 1999-03-02 2004-08-03 Lg Electronics Inc. Backplate for a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reof
KR100794076B1 (ko) * 1999-06-04 2008-01-10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스방전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6727870B1 (en) * 1999-09-07 2004-04-27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de structure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sustaining electrode in the plasma display panel
TW480517B (en) * 2000-12-29 2002-03-21 Acer Display Tech Inc Electrode structure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2270100A (ja) * 2001-03-12 2002-09-20 Sony Corp プラズマ放電表示装置
JP2003007216A (ja) * 2001-06-25 2003-01-10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08848A (ja) * 2002-01-16 2003-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US6982525B2 (en) * 2002-12-20 2006-01-0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EP1469501A3 (en) * 2003-03-25 200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42151A (ja) 2005-06-02
EP1530228A3 (en) 2006-07-05
EP1530228A2 (en) 2005-05-11
US20080106497A1 (en) 2008-05-08
US20050093445A1 (en) 200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6137C (zh) 气体放电面板和气体放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63068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58203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00337296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0350541C (zh) 发光特性良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420520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75022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3630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46439C (zh) 包括具有双重间隙的维持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制法
CN1192577A (zh) 平面式照明灯及其制造方法
CN1641823A (zh)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0757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614734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8922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使用了该面板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295734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52734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0347803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53660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295733C (zh) 高精细和高亮度ac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92509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9213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783183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和其驱动方法
CN178340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7544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28956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