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1018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1018A
CN1761018A CNA2005101082989A CN200510108298A CN1761018A CN 1761018 A CN1761018 A CN 1761018A CN A2005101082989 A CNA2005101082989 A CN A2005101082989A CN 200510108298 A CN200510108298 A CN 200510108298A CN 1761018 A CN1761018 A CN 1761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onding pad
sparking
substrate
buffer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82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钟基
许银起
朴正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1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1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板形成;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每个放电室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被分为:显示区,用来显示图像;连接区,在该区中,多个放电电极电被用于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沿着连接区的边缘形成的。多个放电电极连续地在显示区、连接区和缓冲区上延伸,形成在缓冲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大于形成在连接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善了放电电极的结构的PDP,所述放电电极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向外延伸。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是平板显示装置,在放电气体注入相互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之后将放电气体密封在所述平板显示装置中,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所述两个基板上,对PDP施加放电电压,当由于放电电压导致气体在两个电极之间发光来在两个电极交叉的位置寻址时,施加适当的脉冲电压,从而显示期望的数字、人物或者图形。
PDP包括:前基板;后基板;X、Y电极,在前基板的内表面上被图案化;前介电层,覆盖X电极和Y电极;保护层,形成在前介电层的内表面上;寻址电极,在后基板的内表面上被图案化;后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障肋,形成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荧光体层,形成在内壁和障肋的底面上。
在如上构造的PDP中,当在寻址电极和Y电极之间施加电信号时,选择将要用来发光的放电室,当对X电极和Y电极交替地施加信号时,从涂覆在选择的放电室中的荧光体层发射可见光,从而形成静态图像或者动态图像。这些X、Y电极和寻址电极由电路驱动。
X电极和Y电极形成在相互面对的基板上,寻址电极与X电极和Y电极交叉地形成。
基板可分为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外部区域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可进一步分为:连接区,在该区中,放电电极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用于确保放电电极的空间足够连接到外部接线端。
每个X电极包括形成在显示区中的部分、作为单一体通过从上述部分延伸形成在连接区中的部分以及作为单一体通过从连接区延伸形成在缓冲区中的部分。
如果不存在缓冲区,当X电极显影(developing)时,发生X电极的严重的挖进(dinging)。因此,很难确保X电极在连接区中的适当的长度。
放电电极形成在基板上。基板分为显示区、连接区和缓冲区。
放电电极包括透明电极行和形成在透明电极行上的汇流电极行。汇流电极行包括形成在放电区中的部分、形成在连接区中的部分和形成在缓冲区中的部分。
然而,由于形成在缓冲区中的部分的端部的宽度很窄,导致在制造过程中,所述端部可能裂开。如果该端部裂开,由于当汇流电极行和外部接线端在连接区中连接时产生的力导致所述端部随后被分离,从而引起与外围接线端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P,所述PDP具有放电电极的放大端部,以使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的所述端部不裂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板形成;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每个放电室内;其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被分为:显示区,适于显示图像;连接区,其中,多个放电电极被用来电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沿着连接区的边缘形成;其中,多个放电电极在显示区、连接区和缓冲区上连续延伸,其中,形成在缓冲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大于形成在连接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
形成在缓冲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形成在显示区和连接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
形成在连接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形成在缓冲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长度。
形成在显示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等于形成在连接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
形成在显示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包括含有形成在透明电极行上的汇流电极行的双重结构。
形成在连接区和缓冲区中的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包括含有汇流电极行的延伸物的单一结构。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完整的理解和其中的一些附加的优点将会更加明显,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PDP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2是放电电极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放电电极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电极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电极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电极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电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PDP 100包括:前基板101;后基板102;X电极103和Y电极104,在前基板101的内表面上被图案化;前介电层105,覆盖X电极103和Y电极104;保护层106,形成在前介电层105的内表面上;寻址电极107,在后基板102的内表面上被图案化;后介电层108,覆盖寻址电极107;障肋109,形成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02之间;荧光体层110,形成在内壁和障肋109的底面上。
在如上构造的PDP中,当在寻址电极107和Y电极104之间施加电信号时,选择将要用来发光的放电室,当对X电极103和Y电极104交替地施加信号时,从涂覆在选择的放电室中的荧光体层110发射可见光,从而形成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这些X电极103、Y电极104和寻址电极107由电路驱动。
图2是X电极211和Y电极212的排列图。
参照图2,在基板200上,X电极211和Y电极212相互面对的形成,寻址电极213与X电极211和Y电极212交叉地形成。
基板200可分为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201和围绕显示区201的外部区域的非显示区202。非显示区202可进一步分为:连接区203,在该区中,放电电极211至213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204,用来确保将放电电极211至213的空间足够连接到外部接线端。
将X电极211作为例子来详细地描述,每个X电极211包括形成在显示区201中的部分214、作为单一体通过部分214延伸形成在连接区203中的部分215和作为单一体通过从连接区203延伸形成在缓冲区204中的部分216。
为了连接外部接线端例如柔软印刷电缆,形成在连接区203中的X电极211的长度大约为4mm。
为了确保X电极211的长度足够连接到外部接线端,形成在缓冲区204中的X电极211的长度至少需要2mm。只有那是连接区203中的X电极211的长度才能形成为大约4mm。
如果不存在缓冲区204,当X电极211显影时,发生X电极211的严重挖进。结果,很难确保连接区203中的X电极211的长度为4mm。
图3是缓冲区303中的放电电极310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3,放电电极310形成在基板300上。基板300被分为显示区301、连接区302和缓冲区303。
放电电极310包括透明电极行311和形成在透明电极行311上的汇流电极行312。汇流电极行312包括形成在放电区301中的部分313、形成在连接区302中的部分314和形成在缓冲区303中的部分315。
然而,由于形成在缓冲区303中的部分315的端部315a的宽度很窄,所以,在制造过程中,端部315a可能裂开。如果端部315a裂开,由于当汇流电极行312和外部接线端在连接区302中连接时产生的力导致端部315a随后被分离,从而引起与外围接线端短路。
下面,参照附图来更加完整的描述本发明的PDP,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 400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4,PDP 400包括前面板410和平行于前面板410形成的后面板460。
前面板410包括前基板411。前基板411是透明基板,例如,钠钙玻璃。在前基板411的底表面上,X电极412和Y电极413沿着PDP 400的X方向交替地形成在放电室内部。
X电极412包括:带状第一透明电极行412a;第一突出412b,从第一透明电极行412a向Y电极413突出;第一汇流电极行412c,形成在第一透明电极行412a上。
Y电极413包括:带状第二透明电极行413a;第二突出413b,从第二透明电极行413a向Y电极413突出;第二汇流电极行413c,形成在第二透明电极行413a上。
第一透明电极行412a、第二透明透明电极行413a和第一突出412b、第二突出413b由透明导电层,例如,氧化铟锡(1TO)膜形成,它们可由具有优良导电性的材料,例如,Ag糊(Ag paste)或者Cr-Cu-Cr合金形成,以降低第一透明电极行412a和第二透明电极行413a的电阻。
X电极412和Y电极413由前介电层414覆盖。前介电层414可选择性地印刷在X电极412和Y电极413形成的部分上,或者可印刷在整个前基板411上。保护层415,如MgO,涂覆在前基板411的内表面上。
后面板460包括后基板461。后基板461平行于前基板411形成。后基板也是透明玻璃基板,例如,钠钙玻璃。
在后基板461上,寻址电极462沿着PDP 400的Y方向形成为带状。寻址电极462与X电极412和Y电极413交叉地形成。寻址电极462横跨相邻放电室延伸。寻址电极462由后介电层463覆盖。
障肋464形成在前面板410和后面板460之间,以划分放电空间并防止相邻放电室之间的串扰。障肋464包括与寻址电极462垂直交叉形成的第一障肋464a和平行于寻址电极462形成的第二障肋464b。第一障肋464a垂直于第二障肋464b延伸。当第一障肋464a和第二障肋464b相接时,形成矩阵。
可选地,障肋464可形成为曲折形、三角形、蜂窝形等,以这些不同形状划分的放电室的横截面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或者圆形。
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465涂覆在放电室的障肋464内。荧光体层465可涂覆在放电室的任何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荧光体层465涂覆在内壁上和障肋464的底面上。
荧光体层465涂覆在放电室中。红色荧光体层465可由(Y,Gd)BO3:Eu+3制成,绿色荧光体层465可由Zn2SiO4:Mn2+制成,蓝色荧光体层465可由BaMgAl10O17:Eu2+制成。
在如上构造的PDP 400中,通过对Y电极413和寻址电极462供给电信号来选择一个放电室。当通过对X电极412和Y电极413交替地供给电信号从前面板410的表面发生表面放电时,产生紫外(UV)射线,通过从选择的放电室的荧光体层465中发射的可见光来显示静态图像或者动态图像。
放电电极X电极412和Y电极413连续地形成:显示区,在其上显示图像;连接区,在该区中,放电电极被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从连接区的外部向外延伸。形成在缓冲区中的放电电极的面积相对地大于形成在放电区或者连接区中的放电电极的面积。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的排列的平面图。
参照图5,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交替地形成在基板500上。在每个放电室中形成一对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PDP是三电极AC型表面放电面板,所以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指引起显示维持放电的X电极和Y电极,此外,寻址电极513与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3垂直交叉地形成。虽然,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是具有至少两个电极的多电极。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基于DC型、混合型或者对向放电型面板的多电极。
基板500可分为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501和沿着显示区501的边缘形成的非显示区502。
非显示区502可进一步分为:连接区503,在该区中,第一放电电极511、第二放电电极512连接到外部接线端,例如,柔软印刷电缆;缓冲区504,用于确保放电电极511至512的空间足够连接到外部接线端。
从显示区501经过连接区503到缓冲区504,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被连续形成。
由于彼此面对形成的第一放电电极511和第二放电电极512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仅描述第一放电电极511。
每个第一放电电极511包括形成在显示区501中的部分514、作为单一体通过从部分514延伸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作为单一体通过从连接区503延伸形成在缓冲区504中的区域516。
形成在缓冲区504中的部分516的横截面大于形成在显示区501中的部分514的横截面或者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的横截面。这样防止形成在缓冲区504中的部分516的端部516a裂开。
同样,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的长度相对地大于形成在缓冲区504中的部分516的长度形成。由于部分515实际连接到外部接线端例如柔软印刷电缆,所以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是有利的。然而,有利的是,形成在缓冲区504中的部分516从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延伸,以确保形成在连接区503中的部分515的足够空间相对地短,从而基板500的尺寸可紧凑并且薄。
形成在显示区501中的部分514的宽度实际上可与形成在连接区502中的部分515的宽度相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电极610的透视图。
参照图6,放电电极610形成在基板600上。
基板600可分为:显示区601;连接区602,从显示区601向外延伸;缓冲区603,从连接区602向外延伸。
每个放电电极610包括形成在显示区601中的透明电极行611。一对透明电极行611形成在显示区601中的每个放电室中,对形成在所述放电室中的成对的透明电极行611施加不同的放电电压。另外,有利的是,透明电极行611由透明导电层,例如,ITO膜形成,因为这样防止开口率下降。
汇流电极行612每个形成在透明电极行611的端部上,以提高透明电极行611的导电率。汇流电极行612在显示区601中具有双重结构,在从显示区601延伸的连接区602和缓冲区603中具有单一结构,其中,在显示区601中,汇流电极行612形成在透明电极行611上。同样,汇流电极行612以带状形成,其中,形成在显示区601中的部分613、形成在连接区602中的部分614和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615作为单一体连接。
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615的宽度相对地大于分别形成在显示区601中和连接区602中的部分613和614的宽度。因此,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615的面积也较大。另外,分别形成在显示区601和连接区602中的部分613和614实际上可具有相同的宽度。
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615的形状不限于图6中示出的矩形。同样,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715和815的形状不限于图7和图8中分别示出的圆形或者非圆形。
有意地形成在缓冲区603中形成的部分615,以防止在形成汇流电极行612的图案的过程,例如显影过程期间,形成在连接区602中的部分614的左右挖进。因此,形成在缓冲区603中的部分615的长度不需大于形成在连接区612中的部分614的长度。
上面描述的PDP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当形成放电电极时,通过形成作为单一体从放电电极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的部分向外部延伸的放电电极的部分,同时,通过形成具有放大面积的放电电极的部分,可在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的部分获得期望的形状。
其次,因为由具有放大面积的放电电极可防止放电电极的端部裂开,从而可防止短路缺陷。
最后,通过确保放电电极的部分,可提高PDP的内电压,其中,在所述放电电极的部分处,放电电极被连接到外部接线端。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部分的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本申请参考、包含相同的并要求2004年10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LASMA DISPLAY PANEL”序号为10-2004-0081347的申请的所有权益。

Claims (6)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形成;
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每个放电室中;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分为:显示区,适于显示图像;连接区,其中,所述多个放电电极被用来电连接到外部接线端;缓冲区,沿着所述连接区的边缘形成,
其中,所述多个放电电极在所述显示区、所述连接区和所述缓冲区上连续延伸,其中,形成在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大于形成在所述连接区中的所述多个寻址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横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在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和所述连接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在所述连接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形成在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在所述显示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等于形成在所述连接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的部分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在所述显示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包括含有形成在所述透明电极行上的汇流电极行的双重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在所述连接区和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多个放电电极的每个包括含有所述汇流电极行的延长物的单一结构。
CNA2005101082989A 2004-10-12 2005-10-1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ending CN17610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81347 2004-10-12
KR1020040081347A KR100647619B1 (ko) 2004-10-12 2004-10-12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1018A true CN1761018A (zh) 2006-04-19

Family

ID=3638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82989A Pending CN1761018A (zh) 2004-10-12 2005-10-1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56574B2 (zh)
JP (1) JP2006114483A (zh)
KR (1) KR100647619B1 (zh)
CN (1) CN176101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6271B2 (ja) * 2006-06-12 2011-1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931184B1 (ko) * 2007-01-09 2009-12-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중 노즐 헤드를 이용한 라인 패턴 형성 방법 및 이방법에 의하여 제조된 디스플레이 기판
JP2013152837A (ja) * 2012-01-25 2013-08-08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D842818S1 (en) 2015-06-23 2019-03-12 Gecko Alliance Group Inc. Top-side control panel for bathing unit
US20170017315A1 (en) 2015-07-14 2017-01-19 Gecko Alliance Group Inc. Topside control panel for bathing uni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44A (en) * 1863-01-20 Improvement in surface-condensers
JP2917279B2 (ja) 1988-11-30 1999-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JP3259253B2 (ja) 1990-11-28 2002-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型表示装置の階調駆動方法及び階調駆動装置
US6097357A (en) 1990-11-28 2000-08-01 Fujitsu Limited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EP0764931B1 (en) 1991-12-20 1999-07-28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DE69318196T2 (de) 1992-01-28 1998-08-27 Fujitsu Ltd Plasma Farbanzeige-Vorrichtung von Oberflächenentladungs-Typ
JP3025598B2 (ja) 1993-04-30 2000-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2891280B2 (ja) 1993-12-10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3163563B2 (ja) 1995-08-25 2001-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45183B2 (ja) 1995-10-20 1999-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US6429586B1 (en) * 1998-02-13 2002-08-06 Hitachi, Ltd. Gas discharge display panel and gas discharge display device having electrodes formed by laser processing
JPH11297216A (ja) 1998-02-13 1999-10-29 Hitachi Ltd ガス放電型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3424587B2 (ja) 1998-06-18 2003-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4030685B2 (ja) 1999-07-30 2008-01-09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31596B2 (ja) 1999-12-09 2003-07-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極付きプレ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ガス放電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25888A (ja) 2000-03-09 2001-11-22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73596A (ja) 2001-06-18 2002-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WO2003077272A1 (fr) 2002-03-14 2003-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ffichage a plasm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47619B1 (ko) 2006-11-23
US20060145609A1 (en) 2006-07-06
US7456574B2 (en) 2008-11-25
KR20060032405A (ko) 2006-04-17
JP2006114483A (ja) 200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686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691257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58103A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6102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6101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01129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72542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01439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320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0347804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165031C (zh)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00045A (zh) 电极板、具有电极板的气体放电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13080A (zh) 电极结构和具有该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0281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19102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91249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7021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70372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278357C (zh) 交流电浆显示面板
CN1744263A (zh) 具有倾斜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8151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8341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841631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