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2072A -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2072A
CN1772072A CN 200510003249 CN200510003249A CN1772072A CN 1772072 A CN1772072 A CN 1772072A CN 200510003249 CN200510003249 CN 200510003249 CN 200510003249 A CN200510003249 A CN 200510003249A CN 1772072 A CN1772072 A CN 1772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capsule
peg400
qualified qualified
cough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32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湘武
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032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72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772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2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麻黄、罂粟壳、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及软胶囊辅料制备而成,辅料选自聚乙二醇400或甘油;或者是聚乙二醇400与玉米油的混合物或聚乙二醇400与大豆油的混合物或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的混合物等;与现有技术相比,克咳制剂加入聚乙二醇400等辅料制成软胶囊后,有效增加现有克咳制剂的生物利用率,提高了该药物的临床疗效,最主要的是,所用辅料能够确保克咳软胶囊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咳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克咳制剂是在我国中医名典《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由麻黄、罂粟壳、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共七味药组成;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咳嗽等疾病有确切的疗效。虽然该产品在治疗咳嗽等疾病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现有市面上的剂型仅有胶囊和片剂,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如果将该产品制成软胶囊剂,将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可以更大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本申请人于2004年12月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名称为“克咳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17221;该专利申请将药物先制成微囊或微丸后再用不同的方法制成软胶囊等剂型,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解决了当前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按照该方法制备的软胶囊却存在疗效不够好以及稳定性不佳的缺点。在产品研究中我们发现,该专利中辅料选择不当是造成软胶囊疗效不够好以及稳定性不好的主要原因。
由于克咳制剂处方复杂,且该药物出膏率大,吸水性强,内容物较为复杂,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辅料,并将其与麻黄、罂粟壳、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组成具有良好稳定性与疗效佳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这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在产品研究中,针对该药物处方复杂,且该药物出膏率大,吸水性强,内容物较为复杂的特点,选用了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吐温80、甘油、丙二醇和异丙醇这些能与水混溶的不挥发液体分别作为软胶囊辅料,结果,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选用聚乙二醇-400或甘油作为辅料的克咳软胶囊,其稳定性较选用其他辅料的克咳软胶囊稳定性好得多。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主要由麻黄120-480、罂粟壳120-480、甘草120-480、苦杏仁120-480、莱菔子35-150、桔梗35-150、石膏35-150及软胶囊辅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20%盐酸溶液调PH值3-6。滤过,滤液用2-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再加入软胶囊辅料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所述软胶囊辅料为药粉量0.8-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或药粉量0.8-2倍量的甘油。
本发明人在以聚乙二醇-400作为辅料的克咳软胶囊中加入玉米油或大豆油,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再加入玉米油或大豆油的克咳软胶囊比仅加入聚乙二醇-400的克咳软胶囊稳定性更好。
所以所述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20%盐酸溶液调PH值3-6。滤过,滤液用2-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再加入软胶囊辅料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所述软胶囊辅料为药粉量0.5-1.5倍量的聚乙二醇400与0.3-1倍量玉米油的混合物或药粉量0.5-1.5倍量的聚乙二醇400与0.3-1.5倍量大豆油的混合物。
本发明人在产品研究中又发现,如果将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混合作为克咳软胶囊的辅料,则所得药物稳定性更佳。
所以所述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20%盐酸溶液调PH值3-6。滤过,滤液用2-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再加入软胶囊辅料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所述软胶囊辅料为药粉量0.3-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3-2倍量的大豆油与0.3-1.5倍量的甘油的混合物。
但是以聚乙二醇-400及玉米油的混合物或以聚乙二醇-400与大豆油的混合物或以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混合作辅料的克咳软胶囊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发现,在加入玉米油和聚乙二醇-400的基础上,再加入吐温-80、乙基纤维素后,该药物稳定性及药物疗效可达到最佳。
所以所述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20%盐酸溶液调PH值3-6。滤过,滤液用2-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再加入软胶囊辅料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所述软胶囊辅料为药粉量1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3倍量的玉米油、0.5倍量的吐温-80与0.5倍量的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辅料选择实验例1:
一、实验材料
1、药物粉末的制备:称取:麻黄240g、罂粟壳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11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2次,每次2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5。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即得。
2、辅料:吐温80、甘油、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丙二醇、异丙醇。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分别将药物与辅料按1∶1.5的比例混合,放入离心机中,采用4倍重力,以600转/分速度离心,每隔半小时观察药液稳定性,其结果如下:
  辅料   离心时间
  0.5h   1h   1.5h   2h   2.5h   3h
  吐温80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甘油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聚乙二醇400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聚乙二醇600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丙二醇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异丙醇   合格   合格   -   -   -   -
三、结论:在该实验中,如离心3小时以上仍然稳定者,则该药物至少放置半年性质仍很稳定。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使用聚乙二醇400、甘油作软胶囊辅料的药物离心3小时以上仍然稳定,且较使用其他辅料的药物稳定得多,故本发明中,可选用聚乙二醇400或甘油为克咳软胶囊的辅料。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取聚乙二醇400、甘油分别与药物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放入离心机中,采用4倍重力,以600转/分的速度离心,其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药物   1   1   1   1   1   1   1   1   1
  聚乙二醇400   0.5   0.8   1   1.5   2   2.5   3   3.5   4
  1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
  3.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聚乙二醇400与药物的比例在1∶0.5-2时,药物稳定性均达到要求,但是当辅料用量小时,流动性差,压丸困难,故聚乙二醇400与药物的比例应为1∶0.8-2,最佳比例为1∶1.5。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药物   1   1   1   1   1   1   1   1   1
  甘油   0.5   0.8   1   1.5   2   2.5   3   3.5   4
  1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   -
  3.5h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   -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甘油与药物的比例在1∶0.5-2时,药物稳定性均达到要求,但是当辅料用量小时,流动性差,压丸困难,故甘油与药物的比例应为1∶0.8-2,最佳比例为1∶1。
辅料选择实验例2:
一、实验材料:
1、药物粉末的制备:按照实验1的方法制备。
2、辅料:甘油、聚乙二醇400、玉米油、大豆油。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分别将药物与辅料按比例混合,放入离心机中,采用4倍重力,以600转/分速度离心,每隔半小时观察药液稳定性,其结果如下:
  离心时间   药物1   药物1  药物1  药物1
  甘油1   聚乙二醇4001.5  聚乙二醇400 1  聚乙二醇400 1
  -   -  玉米油1  大豆油1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4h   -   -  合格  合格
三、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可知,选用聚乙二醇400与玉米油或大豆油混合作为克咳软胶囊的辅料,其稳定性较单独选用甘油或聚乙二醇作为辅料的药物稳定性好。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现对选用聚乙二醇400与玉米油或大豆油混合作为辅料的用量进行选择。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药物   1   1   1   1   1   1   1   1   1   1
  聚乙二醇400   0.5   1   1.2   1.5   1.5   0.5   1   1.2   1.5   1.5
  玉米油   0.7   0.3   0.8   1   1.5   -   -   -   -   -
  大豆油   -   -   0.7   0.3   1   0.8   1.5
  1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5h   合格   合格   -   -   -   合格   合格   -   -   -
  4h   合格   合格   -   -   -   合格   合格   -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药物∶聚乙二醇400∶玉米油=1∶0.5-1.5∶0.3-1或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1∶0.5-1.5∶0.3-1.5时,所得克咳软胶囊质量稳定性均能达到要求。最佳比例为:药物∶聚乙二醇400∶玉米油=1∶1∶0.3;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1∶1∶0.3
辅料选择实验例3:
一、实验材料:
1、药物粉末的制备:按照实验1的方法制备。
2、辅料: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丙三醇。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分别将药物与辅料按比例混合,放入离心机中,采用4倍重力,以600转/分速度离心,每隔半小时观察药液稳定性,其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药物   1   1   1   1   1   1   1   1   1   1
  聚乙二醇400   0.3   0.5   0.8   1   1.2   1.3   1.5   1.6   1.8   2
  大豆油   2   1.8   1.6   1.5   1.3   1.2   1   0.7   0.5   0.3
  甘油   0.3   0.5   0.8   1   1.2   1.5   1.2   1   0.8   0.5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5h   合格   合格   合格   -   -   -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4h   -   合格   -   -   -   -   -   -   合格   -
  4.5h   -   -   -   -   -   -   -   -   合格   -
据实验结果可知,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甘油=1∶0.3-2∶0.3-2∶0.3-1.5时,所得克咳软胶囊质量稳定性均能达到要求。最佳比例为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甘油=1∶1.8∶0.5∶0.8
实验例4:
一、实验药物:
药物1:按照药物∶聚乙二醇=1∶1.5的比例混合;
药物2:按照药物∶甘油=1∶1的比例混合;
药物3:按照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1∶1∶0.3的比例混合;
药物4:按照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1∶1∶0.3的比例混合;
药物5:按照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甘油=1∶1.8∶0.5∶0.8的比例混合;
药物6:按照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1∶1∶0.3∶0.5∶0.5的比例混合;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分别将所得药物放入离心机中,采用4倍重力,以600转/分速度离心,每隔半小时观察药液稳定性,其结果如下:
  离心时间   药物1   药物2   药物3   药物4   药物5   药物6
  2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2.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5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4h   -   -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4.5h   -   -   -   -   合格   合格
  5h   -   -   -   -   -   合格
三、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可知,加入吐温-80和乙基纤维素的克咳软胶囊稳定性更好。
实验例5:
一、实验药物:
药物1:按照药物∶聚乙二醇=1∶1.5的比例混合;
药物2:按照药物∶甘油=1∶1的比例混合;
药物3:按照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1∶1∶0.3的比例混合;
药物4:按照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1∶1∶0.3的比例混合;
药物5:按照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甘油=1∶1.8∶0.5∶0.8的比例混合;
药物6:按照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1∶1∶0.3∶0.5∶0.5的比例混合;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将药物选用以上实验中的辅料,分别制成软胶囊,在常温25℃,相对湿度为:30-60%的条件下,分别观察药物的渗油情况,结果见下表:
  贮存时间   药物1   药物2   药物3   药物4   药物5   药物6
  1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2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3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4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5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6个月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三、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可知,6种辅料的克咳软胶囊在半年内均无渗油的现象发生。
实验例6:本发明制剂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研究:
一、材料:
1、药品:克咳软胶囊胶囊:按照本发明人已经申请的专利“克咳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软胶囊1: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聚乙二醇=1∶1.5。
本发明软胶囊2: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甘油=1∶1。
本发明软胶囊3: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1∶1∶0.3。
本发明软胶囊4: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1∶1∶0.3。
本发明软胶囊5: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聚乙二醇∶大豆油∶甘油=1∶1.8∶0.5∶0.8。
本发明软胶囊6: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软胶囊辅料选用药物∶聚乙二醇∶玉米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1∶1∶0.3∶0.5∶0.5。
2、动物:豚鼠、NIH小鼠、SD大鼠,均由贵阳医学院提供。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
1、止咳实验:取NIH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克咳软胶囊组、本发明软胶囊组。各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药20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放入喷雾装置内开始接受喷雾,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并计算止咳率,结果详见下表。
止咳率%=(给药组咳嗽反应时间/对照组咳嗽反应时间)×100%
  组别   剂量g生药/kg   咳嗽潜伏期s   止咳率%
  对照组   -   18.54±4.78   -
  克咳软胶囊组   5.4   31.28±14.25   168.7
  本发明软胶囊1   5.4   37.31±12.35   201.2
  本发明软胶囊2   5.4   37.62±12.36   202.9
  本发明软胶囊3   5.4   37.85±13.26   204.2
  本发明软胶囊4   5.4   37.12±13.25   200.2
  本发明软胶囊5   5.4   37.36±14.32   201.5
  本发明软胶囊6   5.4   37.21±12.94   200.7
本发明软胶囊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为P<0.01;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P<0.05;可见,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本发明软胶囊组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较长、止咳率也明显上升。
2、化痰实验:毛细玻管法,取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克咳软胶囊组、本发明软胶囊组。各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乌拉坦1g/kg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剪开颈中部皮肤,分离出气管,在甲状腺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之间用尖锐的注射针头扎一小孔,然后插入内径0.8cm玻璃毛细管一根,使毛细管刚好接触气管底部表面,借以吸取气管后部之痰液,以毛细管吸取痰液长度作为评价药物的化痰效果。记录给药前1h的正常分泌量后,各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药10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记录给药1h各组大鼠的痰液分泌量。结果见下表。
  组别   剂量g/生药/kg   痰液正常分泌量cm   痰液药后分泌量cm
  对照组   -   2.06±0.13   2.15±0.12
  克咳胶囊组   5.4   2.14±0.15   2.63±0.10
  本发明软胶囊1   5.4   2.30±0.12   3.71±0.14
  本发明软胶囊2   5.4   2.31±0.17   3.70±0.12
  本发明软胶囊3   5.4   2.31±0.20   3.72±0.17
  本发明软胶囊4   5.4   2.32±0.18   3.72±0.16
  本发明软胶囊5   5.4   2.32±0.13   3.72±0.17
  本发明软胶囊6   5.4   2.32±0.12   3.72±0.18
本发明软胶囊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P<0.05;可见,本发明制剂组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大鼠的痰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3、平喘实验:喷雾致喘法,取豚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克咳软胶囊组、本发明软胶囊组。各给药组按剂量灌味给药10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逐只将豚鼠置于装置箱内,启动WH-96超声雾化器,喷入1mg/ml磷酸组胺,同时开始计时,记录自喷雾开始至豚鼠抽搐的时间作为哮喘潜伏期,并计算哮喘抑制率,结果见下表。
  组别   剂量g 生药/kg   哮喘潜伏期min   哮喘抑制率%
  对照组   -   2.14±0.45   -
  克咳胶囊组   5.4   2.54±0.54   118.7
  本发明软胶囊1   5.4   2.79±0.85   130.4
  本发明软胶囊2   5.4   2.80±0.47   130.8
  本发明软胶囊3   5.4   2.80±0.65   130.8
  本发明软胶囊4   5.4   2.81±0.56   131.3
  本发明软胶囊5   5.4   2.82±0.61   131.8
  本发明软胶囊6   5.4   2.82±0.67   131.8
本发明软胶囊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P<0.05;可见,本发明制剂组与克咳软胶囊组相比,豚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
该实验表明:本发明软胶囊与按照专利“克咳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生产的克咳软胶囊比较,更能延长浓氨水诱导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增加大鼠排痰量,延长磷酸组胺所致豚鼠哮喘的潜伏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克咳制剂加入聚乙二醇400等辅料制成软胶囊后,有效增加现有克咳制剂的生物利用率,提高了该药物的临床疗效,最主要的是,所用辅料能够确保克咳软胶囊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
麻黄120g、罂粟壳120g、甘草120g、苦杏仁120g、莱菔子35g、桔梗35g、石膏35g、聚乙二醇400 2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5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5次,每次分别煎煮5h、3h、1h、0.5h、0.5h,酸性水溶液用2%盐酸溶液调PH值3。滤过,滤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5次,每次分别煎煮5h、3h、1h、0.5h、0.5h,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2:
麻黄480g、罂粟壳480g、甘草480g、苦杏仁48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150g、聚乙二醇400 16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20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3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0%盐酸溶液调PH值6。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3:
麻黄240g、罂粟壳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甘油4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11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3次,每次1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3。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200目的粉末,再加入甘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4:
麻黄120g、罂粟壳480g、甘草120g、苦杏仁12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35g、甘油12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100g,罂粟壳25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2次,每次2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5%盐酸溶液调PH值4。滤过,滤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400目的粉末,再加入甘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5:
麻黄480g、罂粟壳480g、甘草120g、苦杏仁120g、莱菔子35g、桔梗35g、石膏150g、聚乙二醇400 280g、玉米油56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10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3次,分别为3h、2h、1h,酸性水溶液用5%盐酸溶液调PH值5。滤过,滤液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3次,分别为3h、2h、1h,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5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和玉米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6:
麻黄120g、罂粟壳240g、甘草12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50g、石膏35g、聚乙二醇400 500g、玉米油1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5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4次,分别为4h、1h、0.5h、0.5h,酸性水溶液用12%盐酸溶液调PH值6。滤过,滤液用12%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4次,分别为4h、1h、0.5h、0.5h,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3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和玉米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7:
麻黄240g、罂粟壳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聚乙二醇400 280g、大豆油85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2次,每次1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3。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5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和大豆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8:
麻黄480g、罂粟壳480g、甘草480g、苦杏仁48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150g、聚乙二醇400 1500g、大豆油3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20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3次,每次1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5%盐酸溶液调PH值5。滤过,滤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6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和大豆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9:
麻黄120g、罂粟壳480g、甘草120g、苦杏仁12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35g、聚乙二醇400 530g、玉米油160g、吐温-80260g、乙基纤维素260g。
制备工艺为:麻黄50g,罂粟壳20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2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0%盐酸溶液调PH值4。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昧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3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玉米油、吐温-80与乙基纤维素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10:
麻黄480g、罂粟壳480g、甘草480g、苦杏仁48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150g、聚乙二醇400 300g、大豆油2040g、甘油3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罂粟壳各22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3次,每次1小时,酸性水溶液用15%盐酸溶液调PH值5。滤过,滤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6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11:
麻黄120g、罂粟壳480g、甘草120g、苦杏仁120g、莱菔子150g、桔梗150g、石膏35g、聚乙二醇400 1050g、大豆油160g、甘油800g
制备工艺为:麻黄50g,罂粟壳200g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4次,分别为4h、1h、0.5h、0.5h,酸性水溶液用12%盐酸溶液调PH值6。滤过,滤液用12%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4次,分别为4h、1h、0.5h、0.5h,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300目的粉末,再加入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主要由麻黄120-480、罂粟壳120-480、甘草120-480、苦杏仁120-480、莱菔子35-150、桔梗35-150、石膏35-150及软胶囊辅料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聚乙二醇400或甘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聚乙二醇400与玉米油的混合物或聚乙二醇400与大豆油的混合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聚乙二醇400、大豆油与甘油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聚乙二醇400、玉米油、吐温-80及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药粉量0.8-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或药粉量0.8-2倍量的甘油。
7、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药粉量0.5-1.5倍量的聚乙二醇400与0.3-1倍量玉米油的混合物或药粉量0.5-1.5倍量的聚乙二醇400与0.3-1.5倍量大豆油的混合物。
8、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辅料为药粉量0.3-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3-2倍量的大豆油与0.3-1.5倍量的甘油的混合物。
9、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药粉量1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3倍量的玉米油、0.5倍量的吐温-80与0.5倍量的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麻黄,罂粟壳部分粉碎成细粉,剩余麻黄、罂粟壳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酸性水溶液用2-20%盐酸溶液调PH值3-6。滤过,滤液用2-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8,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粉末,再加入软胶囊辅料混匀,然后将料液转移到制丸机的料斗内,滴制或压制胶丸即可。
CN 200510003249 2005-11-02 2005-11-02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772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3249 CN1772072A (zh) 2005-11-02 2005-11-02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3249 CN1772072A (zh) 2005-11-02 2005-11-02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2072A true CN1772072A (zh) 2006-05-17

Family

ID=3675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3249 Pending CN1772072A (zh) 2005-11-02 2005-11-02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720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5919A1 (zh) * 2008-02-29 2009-09-03 Xiu Yunqiang 电子模拟香烟及其雾化液和电子模拟香烟烟具及其烟液胶囊
CN102133312A (zh) * 2011-02-24 2011-07-27 吴长岩 宣肺定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5919A1 (zh) * 2008-02-29 2009-09-03 Xiu Yunqiang 电子模拟香烟及其雾化液和电子模拟香烟烟具及其烟液胶囊
GB2466758A (en) * 2008-02-29 2010-07-07 Yunqiang Xiu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atomizing liquid thereof, smoking set for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smoking liquid capsule thereof
GB2466758B (en) * 2008-02-29 2011-09-07 Yunqiang Xiu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atomizing liquid thereof, smoking set for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smoking liquid capsule thereof
AU2008351672B2 (en) * 2008-02-29 2012-08-30 Yunqiang Xiu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atomizing liquid thereof, smoking set for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smoking liquid capsule thereof
US9277768B2 (en) 2008-02-29 2016-03-08 Yunqiang Xiu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atomizing liquid thereof, smoking set for electronic simulated cigarette and smoking liquid capsule thereof
CN102133312A (zh) * 2011-02-24 2011-07-27 吴长岩 宣肺定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3312B (zh) * 2011-02-24 2012-05-23 吴长岩 宣肺定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0015A (zh) 一种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47754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3952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CN1266693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440A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072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39645A (zh) 一种小儿咳喘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255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241A (zh) 一种治疗排痰性咳嗽的药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706480A (zh) 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35044C (zh) 通窍鼻炎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73439C (zh) 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775266A (zh) 千金止咳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1028329A (zh) 一种叶下珠分散片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335090C (zh) 一种益肾蠲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194A (zh)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组合中药材的提取物及提取方法
CN1660140A (zh) 一种海洋生物活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628770A (zh) 一种止咳平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20911A (zh) 含有氨溴索和厄多司坦或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579441A (zh) 止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93564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98336C (zh) 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2723A (zh) 氢溴酸东莨菪碱鼻用干粉吸入剂及制备方法
CN1943624A (zh) 一种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初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42798A (zh) 五海瘿瘤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