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1147A - 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1147A
CN1771147A CN03826517.6A CN03826517A CN1771147A CN 1771147 A CN1771147 A CN 1771147A CN 03826517 A CN03826517 A CN 03826517A CN 1771147 A CN1771147 A CN 1771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to
axle
shaft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65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达夫
山本昇
片桐文卫
林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1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power take-of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167In series plural interchangeably locked nonplaneta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本发明在变速箱内设置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间的PTO系统传动机构、和夹设于两个传动机构间的切换机构,由该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由PTO系统传动机构能将与发动机的转数成比例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第一PTO系统传动),另外,能由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通过进行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将比例于车速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第二PTO系统传动)。

Description

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拖拉机的一种形态,有在变速箱内,具有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之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之间的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以及夹设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部与PTO轴之间的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的拖拉机(例如,参照日本实公平7-10925号公报)。
而且,在变速箱内的后部,形成PTO变速室,在该PTO变速室内设置有PTO轴、使该PTO轴变速的PTO变速机构、以及有选择地切换连接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端部或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端部的某一个与PTO轴的切换机构。
此外,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在将基端部连动连接于发动机的行走系统传动轴的前端部上,经由差速机构而连动连接车轴,该差速机构与上述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与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与PTO变速室,配置于变速箱内的后部。
这里,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是将与发动机的转数成比例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的传动机构(所谓的机关(ラィブ)PTO系统传动机构),此外,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是将比例于车速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的传动机构(所谓的走行(グランド)PTO系统传动机构)。
可是,在上述拖拉机中,为了在变速箱内的后部配置差速机构与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与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与PTO变速室,使得该变速箱大型化而重量和制造成本增大,并且制造复杂化而维修作业等变得繁杂。
此外,在PTO变速室内,因为在PTO变速机构以外,设置有选择地切换连接第一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端部或第二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端部的某一个与PTO轴的切换机构,故该PTO变速室内的结构复杂化,使得该PTO变速室内的维修作业等变得繁杂。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内,设置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之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之间的PTO系统传动机构、以及夹设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切换机构,其中,通过该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并且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
此外,本发明在以下的构成中还具有特征。
(1)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构成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行走系统传动轴上的行走系统传动齿轮,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PTO系统传动齿轮,以及配置于与上述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同一轴线上而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移动齿轮体,其中,移动齿轮体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滑动自如地在轴线方向上安装滑动片,在该滑动片上设置形成与PTO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PTO系统侧移动齿轮、和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通过使上述滑动片滑动,而能够有选择地切换PTO系统传动齿轮与PTO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和行走系统传动齿轮与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
(2)在变速箱中装卸自如地安装具备PTO轴的PTO变速部,并且使设置在该PTO变速部上的输入轴装卸自如地连接于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是离合器部与变速箱部的侧视图。
图3是该离合器部与变速箱部的截面侧视说明图。
图4是该离合器部的截面侧视说明图。
图5是主变速部的截面侧视说明图。
图6是该主变速部的截面后视说明图。
图7是该主变速部的上部的放大截面后视说明图。
图8是副变速部和PTO变速部的截面侧视说明图。
图9是差速机构的截面俯视说明图。
图10是PTO变速部的后视图。
图11是该PTO变速部的局部剖切后视图。
图12是单离合器规格的离合器部的截面侧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在变速箱内,设置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之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之间的PTO系统传动机构、以及夹设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切换机构,通过该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并且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
而且,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构成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行走系统传动轴上的行走系统传动齿轮、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PTO系统传动齿轮、以及配置于与上述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同一轴线上而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移动齿轮体,移动齿轮体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滑动自如地在轴线方向上安装滑动片,在该滑动片上设置形成与PTO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PTO系统侧移动齿轮、和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通过使上述滑动片滑动,而能够有选择地切换PTO系统传动齿轮与PTO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和行走系统传动齿轮与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
此外,在变速箱中装卸自如地安装具备PTO轴的PTO变速部,并且使设置在该PTO变速部上的输入轴装卸自如地连接于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所示的A是本发明的拖拉机,该拖拉机A在机架1上设置原动机部2,在该原动机部2上经由离合器部3而连动连接设置有变速箱部4,在该变速箱部4上配置驾驶部5,并且在该变速箱部4的后部装卸自如地连动连接PTO变速部6,在上述机架1的下方经由前轴箱(未画出)而连动连接有左右一对前车轮7、7,另一方面,在上述变速箱部4上经由后轴箱8、8(参照图9)而连动连接有左右一对后车轮9、9。10是前部导向架,11是后部导向架,12是作业机连接用的上连杆,13是作业机连接用的下连杆,14是作业机连接片。
原动机部2,如图1中所示,在机架1上搭载发动机15等,由发动机罩16开闭自如地覆盖该发动机15等。
离合器部3,如图2~图4中所示,在离合器箱17内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外侧双重驱动轴体18,该内外侧双重驱动轴体18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侧驱动轴19、以及与转动自如地嵌合于该内侧驱动轴19的外周的筒状的外侧驱动轴20形成。
而且,一方的内侧驱动轴19的基端部(前端部)经由行走用离合器21而连动连接于上述发动机15,并且该内侧驱动轴19的前端部(后端部)连动连接于后述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而且,另一方的外侧驱动轴20的基端部(前端部)经由PTO用离合器22而连动连接于上述发动机15,并且该外侧驱动轴20的前端部(后端部)连动连接于后述的PTO系统传动机构52。
这里,在离合器箱17的后端缘部上,装卸自如地连接着后述的变速箱部4的主变速箱53的前端缘部,上述内外侧双重驱动轴体18将前端部铰支于配置在离合器箱17内的前部上的轴承24,另一方面,将后端部铰支于配置在主变速箱53的前部上的轴承25。
而且,在离合器箱17的后端内周缘部上,形成在中央部有开口部26的后壁27,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支撑体28插通开口部26而安装于该后壁27上,由该筒状支撑体28支撑上述内外侧双重驱动轴体18的中途部外周面。
而且,筒状支撑体28缩颈状地形成位于离合器箱17内的前部28a,另一方面,扩径状地形成位于主变速箱53内的后部28b,在该后部28b的外周面上形成安装用法兰片28c,使该安装用法兰片28c从后方接触于离合器箱17的后壁27的后面,并且由安装用螺栓29安装。
此外,内侧驱动轴19分割成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而形成,并且在外侧驱动轴20内连动连接两个分割驱动轴段30、31彼此,将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分割位置(连动连接位置)配置于离合器箱17与主变速箱53的连接部附近,也就是筒状支撑体28的后部28b内。
而且,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的前端部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基端部套筒嵌合而装卸自如地连动连接。
也就是说,在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的前端面上向后突出设置嵌合用突段30a,另一方面,在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基端面上形成基端侧嵌合用凹部31a,将上述嵌合用突段30a套筒嵌合于该基端侧嵌合用凹部31a中,并且在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的前端部外周面上形成的花键槽30b、和在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基端部外周面上形成的花键槽31b上,花键嵌合在轴线向前后方向的筒状连接体32。
外侧驱动轴20沿着内侧驱动轴19的外周面小直径地形成前部20a,另一方面,沿着上述筒状连接体32的外周面大直径地形成后部20b,在该后部20b的外周面与筒状支撑体28的后部28b的内周面之间夹设轴承33、34。
而且,外侧驱动轴20的前端部从简状支撑体28的后端向后延伸设置,在外周面上一体形成PTO驱动齿轮20c。35是PTO驱动齿轮支撑轴承。
这样一来,因为将内侧驱动轴19分割形成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并且在外侧驱动轴20内连动连接两个分割驱动轴段30、31,故与现有技术,也就是将内侧驱动轴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到外侧驱动轴的前端部的后方位置,经由筒状的联轴节弄成对接于PTO系统输入轴的基端部的状态而在同一轴线上连动连接的现有技术相比,在前后方向上连接离合器箱17与主变速箱53,即使在将内外侧双重驱动轴体18插通这些离合器箱17和主变速箱53内时也可以消除主变速箱53在前后方向上加长这样的问题。
而且,将离合器箱17与主变速箱53作为集合(assembly)而连接时的组装作业,或解除连接而进行的维修作业等变得容易。
进而,因为将内侧驱动轴19的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分割位置配置于离合器箱17与主变速箱53的连接部附近,所以使主变速箱53在前后方向上缩短,可以实现机体的紧凑化,并且使主变速箱53的组装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缩短,可以实现组装单元的物流成本的降低,结果,向外订货后可以一次进货众多的单元。
此时,因为将在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嵌合用突段30a套筒嵌合于在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基端部上形成的基端侧嵌合用凹部31a中装卸自如地连动连接,故可以高精度地组装连动连接分割形成的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与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
此外,跨越外侧驱动轴20的外周面与筒状支撑体28的外周面而前后滑动自如地嵌合行走用筒状动作体36,在该行走用筒状动作体36的后部连动连接行走用离合器作用杆37的基端部,另一方面,在该行走用筒状动作体36的前端缘部上设有离合器作用片36a,对着行走用离合器21的从动臂21a接近配置该离合器作用片36a。38是杆支轴。
这样一来,如果转动操作行走用离合器作用杆37,则行走用筒状动作体36向前滑动,离合器作用片36a推压从动臂21a,该从动臂21a转动而行走用离合器21进行动力切断动作。
此外,在行走用筒状动作体36的外周面上前后滑动自如地嵌合PTO用筒状动作体39,在该PTO用筒状动作体39的后部连动连接PTO用离合器作用杆40的基端部,另一方面,在该PTO用筒状动作体39的前端缘部上设置离合器作用片39a,对着PTO用离合器22的从动臂22a接近配置该离合器作用片39a。41是杆支轴。
这样一来,如果转动操作PTO用离合器作用杆40,则PTO用筒状动作体39向前滑动,离合器作用片39a推压从动臂22a,该从动臂22a转动而PTO用离合器22进行动力切断动作。
变速箱部4,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筒状的变速箱45内,从前向后依次配置主变速机构46与副变速机构47与差速机构48,并且在该变速箱45中装卸自如地安装爬行(creep)变速部49,连动连接于设置在该爬行变速部49上的爬行变速机构50,形成主变速、副变速、乃至爬行变速所进行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此外,在上述外侧驱动轴20与后述的PTO变速部6之间夹设PTO系统传动机构52。
而且,变速箱45一分为二形成为内置主变速机构46的主变速箱53,和内置副变速机构47与差速机构48的箱主体54,主变速箱53由连接螺栓56a而将前端缘部装卸自如地连接于上述离合器箱17的后端缘部,并且箱主体54由连接螺栓56b经由支撑壁形成体55而装卸自如地连接于主变速箱53的后端缘部。
因此,下面,按此顺序说明主变速箱53、主变速机构46、箱主体54、副变速机构47,以及差速机构48的构成。
〔主变速箱〕
主变速箱53,如图5和图6中所示,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前部内周面上形成内部支撑壁57,在该内部支撑壁57与上述支撑壁形成体55之间夹设主变速机构46,由该主变速机构46进行多挡(在本实施例中5挡)的前进变速操作、和后退切换操作。
〔主变速机构〕
主变速机构46,如图5和图6中所示,在内部支撑壁57的中央部经由上述轴承25支撑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前端部(后端部),在位于该轴承25的后方的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前端部外周面上一体形成第五速齿轮31c,并且在该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的后端面上形成前端侧嵌合用凹部31d,在该前端侧嵌合用凹部31d中,绕其轴线转动自如地嵌合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变速主轴58的基端面(前端面)向前突出地形成的嵌合用突段58a,另一方面,经由轴承59将该主变速主轴58的前端部(后端部)绕其轴线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壁形成体55的中央部。
而且,在主变速主轴58上,从基端部侧向前端部侧依次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同轴地、且绕着主变速主轴58的外周面旋转自如地安装着第四·第三·第二·第一速齿轮60、61、62、63和后退切换齿轮64。
此外,在主变速主轴58上,安装着配置于第五速齿轮31c与第四速齿轮60之间的第三变速体65,配置于第三速齿轮61与第二速齿轮62之间的第二变速体66,以及配置于第一速齿轮63与后退切换齿轮64之间的第一变速体67。
这里,各变速体65、66、67具备连动连接于主变速主轴58的轴侧连动连接片65a、66a、67a,连动连接于前后邻接的各齿轮的前·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b、65c、66b、66c、67b、67c,以及在各轴侧连动连接片65a、66a、67a与各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b、65c、66b、66c、67b、67c之间在轴线方向滑动自如地花键嵌合的滑动连接片65d、66d、67d。
而且,各滑动连接片65d、66d、67d能够滑动操作到位于各轴侧连动连接片65a、66a、67a上的中立位置,滑动位于各轴侧连动连接片65a、66a、67a与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b、66b、67b之间而连动连接两者的前方滑动移动位置,以及滑动位于各轴侧连动连接片65a、66a、67a与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c、66c、67c之间而连动连接两者的后方滑动移动位置中的某一个。
此外,在内部支撑壁57与上述支撑壁形成体55之间,经由前·后部轴承68、69支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变速副轴70,在该主变速副轴70的外周面上同轴地且旋转自如地安装第一·二·三挡齿轮体71、72、73。
而且,在第一变速齿轮体71上一体形成的前部齿轮71a与后部齿轮71b分别与第五速齿轮31c与第二速齿轮60啮合,此外,在第二变速齿轮体72上一体形成的前部齿轮72a与后部齿轮72b分别与第三速齿轮61与第二速齿轮62啮合,此外,在第三变速齿轮体73上一体形成的前部齿轮73a啮合于第一速齿轮63,另一方面,在该第三变速齿轮体73上一体形成的后部齿轮73b经由铰支于支撑壁形成体55的反转齿轮74啮合于后退切换齿轮64。75是反转齿轮支轴,76是设置在主变速箱53内的轴支撑体。
进而,在内部支撑壁57与上述支撑壁形成体55之间,如图5~图7中所示,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动体支轴80前后滑动自如地架设于上述主变速主轴58的正上方位置处,并且将前后方向延伸的杠杆连动轴81平行而前后滑动自如地架设于上述滑动体支轴80的右侧方位置,使从该杠杆连动轴81的前部向左侧突出设置的接合片82的前端部配合于设置在滑动体支轴80的前部的被接合片83,另一方面,在延伸设置到壳体主体54内的杠杆连动轴81的后端部设置作用承受片84,使在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接合于该作用承受片84。97是作用承受片安装销。
而且,如图2中所示,在壳体主体54的顶棚部54c上设置摆动支撑体86,如图6中所示,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铰支于设置在该摆动支撑体86上的摆动支撑片87,使该主变速杆85成为在前后左右方向上摆动操作自如,将在该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的下端插通在顶棚部54c上形成的杠杆插通孔88中,使之配合于上述作用承受片84。89是杠杆中立复位用弹簧。
此外,如图5和图7中所示,在滑动体支轴80的中途部,具有侧方开口部90而嵌合后视形成C字形的滑动限制体91,并且从滑动体支轴80在半径方向上通过侧方开口部90而使滑动作用片92突出。
而且,在滑动体支轴80上,从后向前依次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安装第一·第二·第三滑动体95、94、93,并且第三滑动体93配置于滑动限制体91的前方,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滑动体95、94配置于滑动限制体91的后方。
而且,各滑动体95、94、93具有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滑动体支轴80的凸台部95a、94a、93a,从各凸台部95a、94a、93a向左右侧下方延伸而形成的拨挡叉(shift fork)95b、94b、93b,以及从各凸台部95a、94a、93a向滑动限制体91延伸而形成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4c、93c。
而且,第一·第二·第三滑动体95、94、93的各拨挡叉95b、94b、93b分别连动连接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变速体67、66、65的滑动连接片67d、66d、65d。
此外,第一·第二·第三滑动体95、94、93的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4c、93c,通过使滑动体支轴80绕轴线转动来使滑动作用片92与滑动限制体91在想要的方向上转动,而使滑动作用片92配合于想要的一个滑动作用承受片,使该滑动作用承受片连动于滑动体支轴80的前后滑动地滑动动作,并且使在滑动限制体91上突出设置的限制片91a、91b的至少一方接合于其他两个滑动作用承受片,两个滑动作用承受片可以限制连动于滑动体支轴80的前后滑动的滑动动作。96是为了限制滑动限制体91的轴线方向的动作而在壳体主体54的顶棚部54c上下垂设置的限制用突段。
主变速机构46是如上所述而构成的,在以下中就所述主变速机构46的变速操作(第一变速操作~第五变速操作和后退切换操作)进行说明。
(第一变速操作)
在使主变速杆85大致垂直立起的状态下向后转动操作,使其转动操作力传递到在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作用承受片84→杠杆连动轴81→接合片82→被接合片83→滑动体支轴80,使该滑动体支轴80向前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前的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一滑动体95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凸台部95a→拨挡叉95b,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5b的第一变速体67的滑动连接片67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前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7a与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7b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三变速齿轮体71的前部齿轮71a→主变速副轴70→第一变速齿轮体73的前部齿轮73a→第一速齿轮63→第一变速体67的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7b→滑动连接片67d→轴侧连动连接片67a→主变速主轴58,成为第一变速。
此时,滑动作用片92接合于第一滑动体95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a、91b接合于第二·第三滑动体94、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93c,两个滑动体94、93的动作受到限制。
(第二变速操作)
向右侧转动操作主变速杆85,使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以摆动支撑片87为支点向左侧转动,使其转动力传递到作用承受片84→杠杆连动轴81→接合片82→被接合片83→滑动体支轴80,使该滑动体支轴80如图7的后视图中所示那样顺时针转动,并且经由滑动作用片92使滑动限制体91也顺时针转动。
接着,进一步向前转动操作向右侧转动操作的主变速杆85,使滑动体支轴80向后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后的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二滑动体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凸台部94a→拨挡叉94b,使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4b的第二变速体66的滑动连接片66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后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6a与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6c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三变速齿轮体71的前部齿轮71a→主变速副轴70→第二变速齿轮体72的后部齿轮72b→第二速齿轮62→第二变速体66的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6c→滑动连接片66d→轴侧连动连接片66a→主变速主轴58,成为第二变速。
此时,滑动作用片92接合于第二滑动体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b接合于第一·第三滑动体95、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3c,两个滑动体95、93的动作受到限制。
(第三变速操作)
向右侧转动操作并且向后转动操作主变速杆85,使滑动体支轴80向前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前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二滑动体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凸台部94a→拨挡叉94b,使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4b的第二变速体66的滑动连接片66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前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6a与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6b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一变速齿轮体71的前部齿轮71a→主变速副轴70→第二变速齿轮体72的前部齿轮72a→第三速齿轮61→第二变速体66的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6b→滑动连接片66d→轴侧连动连接片66a→主变速主轴58,成为第三变速。
此时,滑动作用片92接合于第二滑动体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b接合于第一·第三滑动体95、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3c,两个滑动体95、93的动作受到限制。
(第四变速操作)
向左方转动操作主变速杆85,以摆动支撑片87为支点使在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向右侧转动,将其转动力传递到作用承受片84→杠杆连动轴81→接合片82→被接合片83→滑动体支轴80,使该滑动体支轴80在图7的后视图中逆时针转动,并且经由滑动作用片92使滑动限制体91也逆时针转动。
接着,进一步向前转动操作向右侧转动操作的主变速杆85,使滑动体支轴80向后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后的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三滑动体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3c→凸台部93a→拨挡叉93b,使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3b的第三变速体65的滑动连接片65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后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5a与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c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三变速齿轮体71的后部齿轮71b→第四速齿轮62→第三变速体65的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c→滑动连接片65d→轴侧连动连接片65a→主变速主轴58,成为第四变速。
此时,滑动作用片92接合于第三滑动体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3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a结合于第一·第二滑动体95、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4c,两个滑动体95、94的动作受到限制。
(第五变速操作)
向左侧转动操作并且向后转动操作主变速杆85,使滑动体支轴80向前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前的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三滑动体95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凸台部95a→拨挡叉95b,使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5b的第三变速体67的滑动连接片67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前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7a与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7b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三变速齿轮体67的前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5b→滑动连接片67d→轴侧连动连接片65a→主变速主轴58,成为第五变速。
此时,滑动作用片92接合于第三滑动体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3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a接合于第一·第二滑动体95、94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94c,两个滑动体95、94的动作受到限制。
(后退切换操作)
在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下向前操作主变速杆85,使其转动操作力传递到在主变速杆85的下端部上形成的作用片85a→作用承受片84→杠杆连动轴81→接合片82→被接合片83→滑动体支轴80,使该滑动体支轴80向后滑动。
于是,滑动体支轴80的向后滑动力传递到滑动作用片92→第一滑动体95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凸台部95a→拨挡叉95b,使连动连接于该拨挡叉95b的第三变速体67的滑动连接片67d从中立位置滑动到后方滑动移动位置,轴侧连动连接片67a与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7c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
结果,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前部分割驱动轴段3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第五速齿轮31c→第三变速齿轮体71的前部齿轮71a→主变速副轴70→第一变速齿轮体73的后部齿轮73b→反转齿轮74→后退切换齿轮64→第三变速体67的后齿轮侧连动连接片67c→滑动连接片67d→轴侧连动连接片67a→主变速主轴58,该主变速主轴58反转,成为后退切换。
此时,滑动作用片92结合于第一滑动体95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5c,并且滑动限制体91的限制片91a、91b接合于第二·第三滑动体94、93的滑动作用承受片94c、93c,两个滑动体94、93的动作受到限制。
〔壳体主体〕
壳体主体54,如图2、图8和图11中所示,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内周面中途部上形成轴支撑壁100,在该壳体主体54内,在上述轴支撑壁100的前方位置上配置副变速机构47,并且在该轴支撑壁100的后方位置上配置着差速机构48。
而且,在位于轴支撑壁100的前方位置的壳体主体54上,在右侧壁54b上形成开口部101,经由该开口部101装卸自如地安装着后述的爬行变速部49,并且在底部54d上形成开口部102,经由该开口部102安装着后述的前车轮驱动用动力取出部103,这些爬行变速部49与前车轮驱动用动力取出部103分别连动连接于副变速机构47。
此外,在位于轴支撑壁100后方的壳体主体54上,如图9中所示,在左右侧壁54a、54b上分别形成开口部104、104,经由各开口部104、104连通连设后轴箱8、8,在各后轴箱8、8中插通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后车轴105、105,各后车轴105、105连动连接于差速机构48。
而且,在位于轴支撑壁100后方的壳体主体54上,如图8中所示,在顶棚部上形成维修用的开口部106,由装卸自如的盖体107盖住该开口部106,在该盖体107的后部上向上鼓出地形成提升臂支撑体108,在该提升臂支撑体108的上部上插通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撑轴线向左右方向的提升臂支轴109,在该提升臂支轴109的左右侧端部上安装着左右一对提升臂110、110的基端部。
进而,如图8中所示,在壳体主体54的后端上形成的开口部111上安装着PTO变速部6。
此外,如图2和图8中所示,在壳体主体54的左右侧壁的后下部上,向外侧突出设置下连杆连接销112、112,更将左右一对下连杆13、13的前端部经由下连杆连接销112、112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壳体主体54。
〔副变速机构〕
副变速机构47,如图8中所示,经由行星齿轮机构115而将副变速轴116连动连接于上述主变速主轴58的前端部(后端部)而构成,主变速主轴58的前端部向后延伸而成为构成行星齿轮机构115的一部分的太阳齿轮117,另一方面,副变速轴116配置于与主变速主轴58同一轴线上,并且使中途部经由轴承119支撑于设置在壳体主体54内的轴支撑体118,而且,经由轴承120使前端部(后端部)支撑于上述轴支撑壁100。
行星齿轮机构115,在上述支撑壁形成体55上,由轴线向前后方向的安装螺栓123安装配置于形成为环状的太阳齿轮117的外周的前后一对齿圈支撑体121、122,在两个齿圈支撑体121、122间两点支撑齿圈124,在该齿圈124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行星齿轮125,并且使各行星齿轮125啮合于齿圈124与太阳齿轮117双方,另一方面,在前后一对齿圈支撑体121、122的内周缘部间经由前后一对轴承126、127安装行星齿轮架128,在该行星齿轮架128上一体地连动连接多个行星齿轮125而构成。
而且,行星齿轮架128,将后端缘部向后侧的轴承127后方延伸设置而形成筒状的齿轮形成片129,在该齿轮形成片129的内周面上形成内齿130。
进而,在太阳齿轮117的外周面与副变速轴116的基端部(前端部)114的外周面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花键嵌合筒状的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在该移动齿轮支撑体132的前部外周面上一体成形前部移动齿轮133,并且在后部外周面上一体成形后部移动齿轮134。
而且,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在壳体主体54内的右侧,配置轴线向前后方向的叉支轴135,在该叉支轴135上前后滑动自如地安装着拨挡叉136的基端部137,并且使该拨挡叉136的前端部138接合于移动齿轮支撑体132。
此外,在壳体主体54的右侧壁上形成开口部111,在该开口部111上装卸自如地安装着盖体,在该盖体139上,形成轴线向左右方向的凸台部140,在该凸台部140中插通杆支轴141,在该杆支轴141的外侧端部上安装着副变速杆142的基端部,并且在该杆支轴141的内侧端部上安装着连动臂143的基端部,经由冠盘(coma)144将上述拨挡叉136的基端部137连接于该连动臂143的前端部。
这样一来,通过将副变速杆142在前后方向上转动操作,而能够使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在前后方向上变速动作,进行副变速操作。
也就是说,如果向后转动副变速杆142,则经由杆支轴141连动臂143向前转动,经由冠盘144连接于该连动臂143的前端部的拨挡叉136向前滑动,接合于该拨挡叉136的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向前移动。
此时,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在跨越太阳齿轮117的外周面与副变速轴116的基端部(前端部)114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下被移动,经由该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太阳齿轮117与副变速轴116成为连动连接的状态(主变速主轴58与副变速轴116直接结合的状态)。
因而,在该移动位置处,动力从在主变速主轴58上一体成形的太阳齿轮117经由移动齿轮支撑体132而传递到副变速轴116。
此外,如果使副变速杆142向前转动,则经由杆支轴141连动臂143向后转动,经由冠盘144连接于该连动臂143的前端部的拨挡叉136向后滑动,接合于该拨挡叉136的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向后移动。
而且,移动齿轮支撑体132从太阳齿轮117的外周面脱离,移动到副变速轴116的基端部(前端部)114的外周面上,并且前部移动齿轮133啮合于在齿轮形成片129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内齿130。
因而,在该移动位置处,在主变速主轴58上一体成形的太阳齿轮117的转动力,传递到啮合于该太阳齿轮117的行星齿轮125→行星齿轮架128→在该行星齿轮架128上一体成形的齿轮形成片129的内齿130→移动齿轮支撑体132的前部移动齿轮133→移动齿轮支撑体132→副变速轴116的基端部114。
此时,经由行星齿轮机构115被减速的动力从主变速主轴58传递到副变速轴116,进行副变速。
前车轮驱动用动力取出部103,如图2和图8中所示,由安装螺栓161将取出部箱160安装于壳体主体54的底部上形成的开口部102,在该取出部箱160内经由前后一对轴承162、163架设轴线向前后方向的前车轮驱动轴164,在该前车轮驱动轴164的中途部安装输入齿轮165,在该输入齿轮165与安装于副变速轴116的后部的输出齿轮166之间夹设第一·第二中间齿轮167、168而构成。
这里,第一中间齿轮167经由轴承170而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后述的PTO系统传动轴169,并且第二中间齿轮168,将齿轮支轴173架设于向壳体主体54内突出地形成的前后一对齿轮支撑片171、172,经由轴承174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该齿轮支轴173。
而且,使输出齿轮166与第一中间齿轮167与第二中间齿轮168与输入齿轮165串联地啮合而连动连接。
此外,前车轮驱动轴164,使前端部175向取出部箱160的前方突出,使该前端部175经由传动轴等连动连接于设置在前轴箱上的输入轴(未画出)。
这样一来,副变速轴116的转动力传递到安装于该副变速轴116的输出齿轮166→第一中间齿轮167→第二中间齿轮168→输入齿轮165→前车轮驱动轴164→传动轴等→输入轴→前车轴→前车轮7、7,进行四轮驱动行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输入齿轮165花键嵌合于前车轮驱动轴164的中途部,能够移动到啮合于第二中间齿轮168的位置与解除啮合的位置,并且由移动操作机构(未画出)从取出部箱160的外部进行该输入齿轮165的移动操作。
这样一来,如果进行使输入齿轮165啮合于第二中间齿轮168的移动操作,则如前所述可以进行四轮驱动行走,另一方面,如果进行使输入齿轮165从第二中间齿轮168解除啮合的移动操作,则可以进行仅后轮驱动的两轮驱动行走,根据作业条件进行四轮驱动行走与两轮驱动行走的切换操作,高效率地进行作业。
〔差速机构〕
差速机构48,如图8和图9中所示,夹设于上述副变速轴116与左右一对后车轮105、105之间,在向轴支撑壁100的后方延伸的副变速轴116的前端部(后端部)上,一体地形成输出用倾斜(bevel)齿轮180,另一方面,在各后车轮105、105的基端部上安装着后车轴输入齿轮181、181,使输出用倾斜齿轮180经由差速机构48连动连接于各后车轴输入齿轮181、181。
也就是说,差速机构48,在差速器壳182的外周面上,安装着啮合于上述输出用倾斜齿轮180的大减速齿轮183,另一方面,在差速器壳182内,经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小差动齿轮支轴184旋转自如地安装着前后一对小差动齿轮185、185,并且经由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大差动齿轮支轴186、186而安装着左右一对大差动齿轮187、187,使各大差动齿轮187、187啮合于两个小差动齿轮185、185。
而且,在一体成形于差速器壳182的左右侧部的筒状连通连接片188、188上,装卸自如地嵌合轴线向左右方向的左右一对筒状轴支撑体189、189而成为能够连通连接,通过各筒状连通连接片188、188中在各筒状轴支撑体189、189中,插过并且支撑上述大差动齿轮支轴186、186,在从各大差动齿轮支轴186、186的筒状轴支撑体189、189突出的部分上,分别安装与上述后车轴输入齿轮181、181啮合的传动齿轮190、190,进而,各大差动齿轮支轴186、186的前端部,装卸自如地连接于后述的制动器部191、191的行走用制动器192、192。
这样一来,传递到副变速轴116的转动力,传递到一体地形成于该副变速轴116的前端部(后端部)的输出用倾斜齿轮180→大减速齿轮183→差速器壳182→小差动齿轮支轴184→各小差动齿轮185、185→各大差动齿轮187、187→各大差动齿轮186、186→各传动齿轮190、190→各后车轴输入齿轮181、181→各后车轴105、105→各后车轮9、9。
此外,左右一对筒状轴支撑体189、189,从外侧方嵌合于壳体主体54的左右侧壁54a、54b上形成的安装用开口部194、194,并且由安装螺栓195、195装卸自如地安装,差速器壳182装卸自如地架设于两个筒状轴支撑体188、188间。
而且,各筒状轴支撑体189、189,在取下安装螺栓195、195后,通过从安装用开口部194、194向外侧方拉出,可以从壳体主体54取下,此时,各大差动齿轮支轴186、186也可以与各筒状轴支撑体189、189一体地从差速器壳182拉脱而取下。
因而,装卸自如地架设于两个筒状轴支撑体189、189间的差速器壳182,在取下各筒状轴支撑体189、189后,可以从在壳体主体54的顶棚部上形成的维修用的开口部106取出。
此外,制动器部191,在制动器壳196内配置行走用制动器192,可以经由制动器作用片197由制动器操作杆198来制动器制动·解除操作该行走用制动器192。199是铰支于制动器壳196的制动器杆支轴。
而且,制动器壳196以跨越状态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壳体主体54的侧壁与后轴箱8的外周面基部之间,通过从它们取下该制动器壳196,而可以与该制动器壳196一体地从大差动齿轮支轴186的前端部取下行走用制动器192。
这样一来,差速机构48,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如图9(a)中所示那样,使大减速齿轮183从右侧方啮合于输出用倾斜齿轮180而安装的状态,与如图9(b)中所示,将差速机构48弄成上下翻转左右调换的状态,使大减速齿轮183从左侧方啮合于输出用倾斜齿轮180而安装的状态。
因而,可以根据连接于拖拉机A的作业机或作业形态,通过选择差速机构48的安装形态,简单地变更该拖拉机A的前进方向(主要的作业方向)。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和图11就PTO变速部6的构成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PTO变速部6,如图8、图10和图11中所示,将PTO箱20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在壳体主体54的后端上形成的开口部111,在该PTO箱200内配置PTO变速机构201。
而且,PTO箱200由以收容于壳体主体54内的状态而配置的前部箱形成体202、和以从壳体主体54向后鼓出的状态所配置的后部箱形成体203来形成,在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前端周缘部上一体成形法兰状的安装片204,使该安装片204从后方接触于壳体主体54的后端缘部,并且由轴线向前后方向的安装螺栓205来安装。
这样一来,因为在形成于壳体主体54的后端的开口部111上装卸自如地安装PTO箱200,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收容于该PTO箱200内的PTO变速机构201的组装作业或维修作业。
这里,在上述提升臂支撑体108的后部与壳体主体54的后端缘部的上部之间,安装着用来铰支·连接上连杆12的前端部的上连杆支架206,该上连杆支架206由面接触于提升臂支撑体108的后部与壳体主体54的后端缘部的上部而由安装螺栓210安装的板状的安装座207,与从该安装座207的后面向后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板状的铰支·连接片208、208来形成。209是连接孔。
而且,安装座207的下部从后方接触于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安装片204而成为重合状态,并且由安装螺栓205一并紧固地安装于壳体主体54的后端缘部。
此外,在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左右侧壁上,向外侧方突出设置作为提升臂安装部的提升缸支轴211、211,在各提升缸支轴211、211与上述提升臂110、110的中途部之间夹设置在上下方向上伸缩动作的提升缸212、212。213是提升缸连接销,214是提升缸铰支连接片。
这样一来,因为在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左右侧方位置上,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伸缩动作的左右一对提升缸212、212,并且经由提升缸支轴211、211使各提升缸212、212的下端部支撑于后部箱形成体203,所以使两个提升缸212、212成为竖直或大致竖直地配置的姿势变得容易,可以缩短各提升缸212、212的行程,可以实现各提升缸212、212的小型化,还可以减小功率损失。
而且,因为各提升缸212、212的下端部经由提升缸支轴211、211而支撑于后部箱形成体203,所以可以牢固地支撑各提升缸212、212。
此外,例如,通过减小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左右宽度,将左右一对提升缸212、212配置于后部箱形成体203的左右侧方位置,并且配置于壳体主体54的左右宽度内,可以增大升降连杆机构向该壳体主体54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
接下来,就PTO变速机构201进行说明,该PTO变速机构201,如图8中所示,在PTO箱200内,分别经由轴承223、224、225、226、227、228转动自如地支撑轴线向前后方向的输入轴220与变速轴221与PTO轴222,输入轴220,使前端部240从在PTO箱200的前壁上形成的输入轴突出部239向前突出,另一方面,PTO轴222使前端部242从在PTO箱200的后壁上形成的PTO轴突出部241向后突出。
而且,在输入轴220上设置输出齿轮229,另一方面,在变速轴221上同轴地安装大直径输入齿轮230与第一变速齿轮231与第二变速齿轮232,使上述大直径输入齿轮230啮合于上述输出齿轮229。
此外,在PTO轴222上,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移动自如地花键嵌合移动齿轮体233,并且经由轴承234旋转自如地安装输入齿轮235,在移动齿轮体233上设置大直径移动齿轮236与小直径移动齿轮237,另一方面在输入齿轮235的前面上形成上述小直径移动齿轮237所插入并啮合的插入啮合齿轮238。
这样一来,由未画出的PTO变速操作机构使移动齿轮体233进行使大直径移动齿轮236啮合于上述第一变速齿轮231的第一PTO变速操作,和使小直径移动齿轮237插入·啮合于插入啮合齿轮238的第二PTO变速操作。
此外,输入轴220的前端部240,如图3中所示,经由PTO系统传动轴169连动连接于上述外侧驱动轴20而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52,在该PTO系统传动机构52与上述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之间夹设切换机构146,由该切换机构146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动力传递,并且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
这样一来,由PTO系统传动机构52可以将与发动机15的转数成比例的转数传动到PTO轴222(第一PTO系统传动),另一方面,可以由切换机构146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动力传递,并且通过进行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可以将比例于车速的转数传动到PTO轴222(第二PTO系统传动)。
此时,因为第一PTO系统传动与第二PTO系统传动共用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下游侧部,故可以简化结构,可以实现变速箱45的紧凑化,并且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消减。
下面,参照图3和图8,更具体地说明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构成。
也就是说,PTO系统传动轴169,如图3中所示,在变速箱45内,从前部向后部使轴线在前后方向配置,该PTO系统传动轴169在前后方向上连接第一~第四分割传动轴245、246、247、248而形成。
而且,第一分割传动轴245,如图3和图5中所示,经由轴承249、250转动自如地架设于离合器箱17的后壁27与上述内部支撑壁57之间,在该第一分割传动轴245的中途部上设置输入齿轮244,使该输入齿轮244啮合于PTO驱动齿轮20c。
此外,第二分割传动轴246,如图3和图5中所示,经由轴承251将中途部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支撑壁形成体55,并且将前端部经由第一筒状连接体252连接于上述第一分割传动轴245。
第三分割传动轴247,如图3和图8中所示,经由轴承253将中途部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轴支撑壁100,并且将前端部经由切换机构146连接于上述第二分割传动轴246。
这里,切换机构146,如图8中所示,具备设置在作为行走系统传动轴的副变速轴116上的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设置在作为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的第二分割传动轴246的前端部(后端部)的PTO系统传动齿轮148,以及作为设置在与上述第二分割传动轴246同一轴线上的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的第三分割传动轴247上的移动齿轮体149。
而且,移动齿轮体149,将滑动片151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安装于第三分割传动轴247的基端部(前端部)150,在该滑动片151上设置与PTO系统传动齿轮148啮合的PTO系统侧移动齿轮152,以及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啮合的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153而形成。
这里,移动齿轮体149的移动操作,虽然没有画出,但是可以由设置在驾驶部5等的手柄等的切换操作来进行。
这样一来,通过向前移动操作上述移动齿轮体149,可以使PTO系统侧移动齿轮152啮合于PTO系统传动齿轮148,并且可以解除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与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153的啮合,另一方面,通过向后移动操作移动齿轮体149,可以解除PTO系统传动齿轮148与PTO系统侧移动齿轮152的啮合,并且可以使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153啮合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有选择地进行切换操作。
此时,因为仅靠使移动齿轮体49在第三分割传动轴247上在轴线方向上滑动就可以进行切换机构146的切换操作,所以可以将该切换机构146紧凑地配置于副变速轴116与第二分割传动轴246和第三分割传动轴247之间,根据这一点也可以实现变速箱45的紧凑化。
第四分割传动轴248,如图3和图8中所示,将前端部经由单向离合器255连接于上述第三分割传动轴247的后端部,并且使后端部154经由第三筒状连接体256连接于上述输入轴220的前端部240。
这里,单向离合器255由安装于第三分割传动轴247的后端部的前部离合器形成体257,与安装于第四分割传动轴248的前端部的后部离合器形成体258来形成,使在前部离合器形成体257的后面上突出设置的啮合片259,与在后部离合器形成体258的前面上突出设置的啮合片260啮合成前后相对状态,在正转时两个啮合片259、260接合而第三·第四分割传动轴247、248一体地在正转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在逆转时两个啮合片259、260不接合。
这样一来,在采用第一PTO系统传动形态的场合,通过向前移动操作切换机构146的移动齿轮体149,使PTO系统侧移动齿轮152啮合于PTO系统传动齿轮148。
于是,从发动机15传递到外侧驱动轴20的动力,传递到一体成形于该外侧驱动轴20的PTO驱动齿轮20c→输入齿轮244→第一分割传动轴245→第一筒状连接体252→第二分割传动轴246→PTO系统传动齿轮148→PTO系统侧移动齿轮152→第三分割传动轴247→单向离合器255→第四分割传动轴248→第二筒状连接体256→输入轴220。
此外,在采用第二PTO系统传动形态的场合,通过向后移动操作切换机构146的移动齿轮体149,使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153啮合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
于是,从发动机15传递到内侧驱动轴19的动力,传递到主变速主轴58→行星齿轮机构115→副变速轴116→行走系统传动齿轮147→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153→第三分割传动轴247→单向离合器255→第四分割传动轴248→第二筒状连接体256→输入轴220。
而且,在PTO变速机构201被第一PTO变速操作时,传递到输入轴220的动力,传递到输出齿轮229→大直径输入齿轮230→变速轴221→第一变速齿轮231→移动齿轮体233的大直径移动齿轮236→PTO轴222,可以由该PTO轴222取出动力而驱动各种作业机。
此外,在PTO变速机构201被第二PTO变速操作时,传递到输入轴220的动力,传递到输出齿轮229→大直径输入齿轮230→变速轴221→第二变速齿轮232→输入齿轮235→移动齿轮体233的小直径移动齿轮237→PTO轴222,可以由该PTO轴222取出动力而驱动各种作业机。
此时,即使在PTO用离合器22被切断操作时,虽然各种作业机也靠惯性力来驱动,结果,PTO轴222也被旋转,但是即使其动力传递到输入轴220→第三筒状连接体256→第四分割传动轴248,也因为在该第四分割传动轴248与第三分割传动轴247之间夹设了单向离合器255,所以动力不从第四分割传动轴248传递到第三分割传动轴247。
这里,因为单向离合器255设置在切换机构146的下游侧,所以即使在第一PTO系统传动与第二PTO系统传动的任何一种传动形态中,动力也不从PTO轴222逆流地传递到以主变速机构46为首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因而,可以可靠地防止行走系统传动机构51被损伤等问题的发生。
特别是,如图12中所示,在单离合器规格的离合器部3中,因为使设置在第一分割传动轴245上的输入齿轮244啮合于设置在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上的PTO驱动齿轮300,所以在切断操作行走用离合器21之际,可以由单向离合器255可靠地防止动力逆流地传递到第一分割传动轴245→输入齿轮244→PTO驱动齿轮300→后部分割驱动轴段31→主变速主轴58。
而且,通过在壳体主体54内设置单向离合器255,在进行图8中所示的行走用离合器21与PTO用离合器22的双离合器规格,与图12中所示的仅行走用离合器21的单离合器规格的相互规格的变更之际,变速箱45内作为共同部分维持原样,仅靠更换离合器部3,就可以简单地进行规格的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主体54的后部,装卸自如地安装具备PTO轴的PTO变速部6,并且使设置在该PTO变速部6上的输入轴220的前端部240,经由第二筒状连接体256装卸自如地连接于作为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下游侧端部的第四分割传动轴248的前端部(后端部)154。
这样一来,因为将PTO变速部6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第二筒状连接壳体主体256,所以通过从壳体主体54取下该PTO变速部6,可以容易地进行该PTO变速部6内的维修。
此时,因为设置在PTO变速部6上的输入轴220装卸自如地连接于作为PTO系统传动机构52的下游侧端部的第四分割传动轴248,所以通过从该第四分割传动轴248取下输入轴220,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6的取下作业,并且通过将输入轴220连接于该第四分割传动轴248,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6的安装作业。
而且,因为在PTO变速部6内不设置切换机构146,所以可以简化该PTO变速部6内的结构,紧凑地形成该PTO变速部6,根据这一点还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6的装卸作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因为使主变速副轴70与反转齿轮支轴75与PTO系统传动轴169集中配置于主变速主轴58和副变速轴116的下方,所以可以实现变速箱45的紧凑化。
工业实用性
(1)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中,在变速箱内,设置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之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之间的PTO系统传动机构、以及夹设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切换机构,通过该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并且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
这样一来,由PTO系统传动机构可以将与发动机的转数成比例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第一PTO系统传动),另一方面,可以由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并且通过进行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可以把比例于车速的转数传动到PTO轴(第二PTO系统传动)。
此时,因为第一PTO系统传动与第二PTO系统传动共用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故可以简化结构,可以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并且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消减。
(2)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中,切换机构具备构成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设置在行走系统传动轴上的行走系统传动齿轮,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设置在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PTO系统传动齿轮,以及配置于与上述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同一轴线上而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设置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移动齿轮体,移动齿轮体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片,在该滑动片上设置形成与PTO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PTO系统侧移动齿轮,和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通过使上述滑动片滑动,使有选择地切换PTO系统传动齿轮与PTO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和行走系统传动齿轮与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成为可能。
这样一来,因为仅靠使移动齿轮体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就可以进行切换机构的切换操作,故可以把该切换机构紧凑地配置于行走系统传动轴与上·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之间,根据这一点也可以实现变速箱的紧凑化。
(3)在第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中,在变速箱中装卸自如地安装具备PTO轴的PTO变速部,并且使设置在该PTO变速部上的输入轴装卸自如地连接于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
这样一来,因为将PTO变速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变速箱,所以通过从变速箱取下该PTO变速部,可以容易地进行该PTO变速部内的维修。
此时,因为设置在PTO变速部上的输入轴装卸自如地连接于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所以通过从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取下输入轴,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的取下作业,并且通过将输入轴连接于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的安装作业。
而且,因为在PTO变速部内不设置切换机构,故可以简化该PTO变速部内的结构,紧凑地形成该PTO变速部,根据这一点还可以轻松地进行PTO变速部的装卸作业。

Claims (3)

1.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在变速箱内,设置夹设于发动机与车轴之间的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夹设于发动机与PTO轴之间的PTO系统传动机构、以及夹设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切换机构,通过该切换机构在中途部切断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并且使连接该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与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部的切换操作成为可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构成行走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行走系统传动轴上的行走系统传动齿轮、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PTO系统传动齿轮、以及配置于与所述上游侧PTO系统传动轴同一轴线上而设置在构成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的移动齿轮体,其中,
移动齿轮体在下游侧PTO系统传动轴上滑动自如地在轴线方向上安装有滑动片,在该滑动片上设置形成有与PTO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PTO系统侧移动齿轮、和与行走系统传动齿轮啮合的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
通过使所述滑动片滑动,而能够有选择地切换PTO系统传动齿轮与PTO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和行走系统传动齿轮与行走系统侧移动齿轮的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在变速箱中装卸自如地安装具备PTO轴的PTO变速部,并且使设置在该PTO变速部上的输入轴装卸自如地连接于PTO系统传动机构的下游侧端部。
CN03826517.6A 2003-05-23 2003-07-17 拖拉机 Pending CN1771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46786A JP2004345568A (ja) 2003-05-23 2003-05-23 トラクタ
JP146786/2003 2003-05-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1147A true CN1771147A (zh) 2006-05-10

Family

ID=3347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6517.6A Pending CN1771147A (zh) 2003-05-23 2003-07-17 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84580B2 (zh)
JP (1) JP2004345568A (zh)
CN (1) CN1771147A (zh)
AU (1) AU2003255139A1 (zh)
WO (1) WO200410376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292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柳州市宏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拖拉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2338A1 (en) * 2003-10-03 2005-05-12 Leblanc James C Sr Power plant and driveline for vehicles
KR100631107B1 (ko) * 2005-06-14 2006-10-02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트랙터의 4륜구동 전환장치
JP5035866B2 (ja) * 2005-10-04 2012-09-2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における動力伝達装置
WO2010002370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Deere & Company Compact transmission for a work machine
US9079491B2 (en) * 2013-03-28 2015-07-14 Kubota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US11660959B2 (en) * 2019-12-19 2023-05-30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and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3912A (en) * 1970-05-25 1973-05-22 Kubota Ltd Transmission for farm tractor
JPS497652Y1 (zh) * 1970-07-30 1974-02-22
US3789700A (en) 1972-04-04 1974-02-05 Usm Corp Positive drive roller planetary wave generator
JPS5315880Y2 (zh) * 1973-03-08 1978-04-26
JPS5315880A (en) 1976-07-28 1978-02-14 Hitachi Metals Ltd Automatic atmospheric pressure tester
JPS5467847A (en) * 1977-11-10 1979-05-31 Kubota Ltd Running speed change gear for tractor
JPS5536134A (en) * 1978-08-31 1980-03-13 Kubota Ltd Agricultural tractor
JPS55177542U (zh) * 1979-06-08 1980-12-19
JPS5738939A (en) 1980-08-19 1982-03-0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Catalyst for treatment of nitrogen oxide and its production
JPS57100647A (en) 1980-12-15 1982-06-22 Tanashin Denki Co Tape fast-forwarding device
JPS643871Y2 (zh) * 1981-04-22 1989-02-01
JPS6225561Y2 (zh) * 1981-04-22 1987-06-30
JPS6024292B2 (ja) 1981-09-10 1985-06-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ロ−タリ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S5844225U (ja) * 1981-09-11 1983-03-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ダブルクラツチ型ミツシヨンのpto装置
JPS60103022U (ja) * 1983-12-20 1985-07-1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用ミツシヨン
US4727759A (en) * 1985-08-27 1988-03-01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a tractor
US4881417A (en) * 1987-04-13 1989-11-21 Kubota Lt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JPS6465721A (en) 1987-09-03 1989-03-13 Sanyo Electric Co Method for making wire of superconductor
JPH0737973Y2 (ja) * 1987-10-21 1995-08-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歩行型農作業機
JPH0764203B2 (ja) * 1989-04-17 1995-07-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のpto軸装置
US5339703A (en) * 1990-02-07 1994-08-23 Kubot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KR930008957B1 (ko) * 1991-03-11 1993-09-17 금성전선 주식회사 농용트랙터의 트랜스미션
JPH05162550A (ja) * 1991-12-16 1993-06-29 Kubota Corp トラクタのpto伝動構造
JP2956740B2 (ja) 1993-06-24 1999-10-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金属イオン捕捉材の製造方法
US5913950A (en) * 1996-01-08 1999-06-22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for a working vehicle
JP4666743B2 (ja) 2000-10-20 2011-04-0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20030044002A (ko) * 2000-10-20 2003-06-02 얀마-노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량용 동력전달장치
US6986295B2 (en) * 2003-05-21 2006-01-17 Kubot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for work vehicle having PTO fun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292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柳州市宏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拖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55139A1 (en) 2004-12-13
US7484580B2 (en) 2009-02-03
JP2004345568A (ja) 2004-12-09
US20060272867A1 (en) 2006-12-07
WO2004103760A1 (ja) 2004-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14893Y (zh) 传动装置
CN1273001C (zh) 步行式的工作机
CN1170702C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1063478A (zh) 多级变速行星齿轮系
CN1626852A (zh)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CN1584366A (zh) 自动变速器
CN1940344A (zh) 减速器、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滚子轴承以及曲轴的制造方法
CN101045451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状态切换控制装置
CN1418297A (zh) 用于地面车辆尤其是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CN1932259A (zh) 发动机
CN1426513A (zh) 离合器组
CN1394262A (zh) 带减速器马达系列
CN101066675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状态切换控制装置
CN1488867A (zh) 动力传动装置
CN1247394C (zh) 汽车离合器
CN1771147A (zh) 拖拉机
CN1973597A (zh) 联合收割机
CN1500048A (zh) 履带拖拉机
CN1751555A (zh) 水田作业车
CN1854560A (zh) 用于牵引车的变速器
CN100351115C (zh) 拖拉机
CN1734125A (zh) 自动变速装置的六速动力系
CN2820598Y (zh) 拖拉机
CN1771146A (zh) 拖拉机
CN1469820A (zh)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51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