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2084A -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2084A
CN1752084A CN 200510029052 CN200510029052A CN1752084A CN 1752084 A CN1752084 A CN 1752084A CN 200510029052 CN200510029052 CN 200510029052 CN 200510029052 A CN200510029052 A CN 200510029052A CN 1752084 A CN1752084 A CN 1752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nes
reaction
amine compound
heterocycle
ethylhex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290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波
吴谊群
顾冬红
干福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5100290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52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752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2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芴类衍生物具有通式(I),其中:R代表C2~C12直链或支链的烷基;X代表S,O或NH;D代表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

Description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芴类衍生物,特别是一种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1931年,Gpper-Mayer就在理论上预言了双光子吸收过程的存在(参考文献:[1]Gppert-Mayer,M.Ann.Phys,1931,9:275-294),双光子吸收过程是在强激光场作用下,介质分子通过一个虚中间态同时吸收两个光子而达到激发态的过程,其跃迁几率与入射光强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双光子吸收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三维光信息存储(参考文献:[2]B.H.Cumpston,S.P.Ananthavel,Stephen Barlow et al.Nature,1999,398:51-54;参考文献:[3]Parthenopoulos DA,Rentzepis P M.Science,1989,245:843-845)、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参考文献:[4]Denk W,Strickler J.H.,Webb W.W.Science,1990,248:73-76)、频率上转换激光器(参考文献:[5]He G S,Yuan L,et al.J.Apply.Phys,1997,81(6):2529-2537;参考文献:[6]He G S,Xu G C,et al.Opt.Lett,1995,20(5):435-437)、光限幅和光稳幅(参考文献:[7]Spangler C W.J.Mater.Chem.,1999,9:2013-2020)、三维微加工(参考文献:[8]Zhou W,Kuebler S M,et al.Science,2002,296:1106-1109)、光动力医疗(参考文献:[9]Fisher A M R,Murphree AL,Gomer C J.Laser surge Med,1995,17:2-31)等方面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近,芴类衍生物的大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已经有专利报道(参考文献:[10]Bruce A.Reinhardt,Jayprakash C.Bhatt,Lawrence L.Brott,StephenJ.Clarson.US Patent,US5770737,1998-6-23;[11]Bruce A.Reinhardt,Ramamurthi Kannan,Lawrence L. Brott,Stephen J.Clarson.US Patent,US5859251,1999-01-12),并且由于芴类化合物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光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最有希望获得应用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因此,开拓具有新结构的芴类衍生物成为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含有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应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和高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具有下述通式(I):
其中:R代表C2~C12直链或支链的烷基;X代表S、O或NH;
D代表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所述的胺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首先通过Suzuki反应,将杂环连接到芴环的两侧,通过溴化反应将溴连接到杂环上,然后与含有D基团的胺化合物在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乌尔曼(Ullmann)缩合反应,使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取代溴原子与杂环相连而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本发明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①芴环的烷基化反应
②二溴芴是经过烷基芴的溴化反应制得,其反应式为:
Figure A20051002905200062
③通过Suzuki反应,将杂环连接到芴环的两侧,其反应式为:
④通过溴化反应将溴连接到杂环上,其反应式为:
Figure A20051002905200064
⑤最终化合物的生成是通过乌尔曼缩合反应制得,其反应式为:
Figure A2005100290520006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在普通溶剂中,如正己烷、氯仿、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的溶解性能好,便于使用。该染料容易发出荧光,可以同聚合物配合用作发光材料,并且该染料有望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以进行三维存储、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频率上转换激光器和光限幅等其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2,7-二[4-(N-咔唑)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吸收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发明,但它们不应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2,7-二[5-(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如下:
<1>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将芴(34克,0.205mol),氢氧化钾(56克,1.0mol),碘化钾(3.4克,0.02mol)加入到150ml DMSO中,搅拌溶解,然后逐滴加入(2-乙基己基)溴(96ml,103.5克,0.536mol),使温度上升到25℃,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分离、洗涤、干燥后浓缩,然后减压下蒸馏得到粗产物。在硅胶上柱状层析进一步提纯得到9,9-二(2-乙基己基)芴,74.4克,产率93%;
<2>2,7-二溴-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将上述步骤<1>中制备的9,9-二(2-乙基己基)芴(18.35克,0.047mol),碘(0.12克,0.47mmol)加入到170ml二氯甲烷中,搅拌。将溴(5.18ml,0.1mol)溶到20ml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将重量百分比为15%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30分钟,分离有机层,洗涤干燥,过滤浓缩,减压蒸馏得到2,7-二溴-9,9-二(2-乙基己基)芴,21.4克,产率83%。
<3>2,7-二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将上述步骤<2>中制备的2,7-二溴-9,9-二(2-乙基己基)芴(0.55克,0.001mol),2-噻吩硼酸(0.299克,0.0023mol),(PPh3)4Pd(0)(0.012克,0.01mmol)溶于5ml甲苯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3ml 2M的Na2CO3溶液,回流4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用苯萃取三次,然后用水冲洗几次,减压、蒸馏、分离、浓缩。粗产物在硅胶上柱状层析进一步提纯得到2,7-二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0.36克,产率65%。
<4>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将上述步骤<3>中制备的2,7-二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0.75克,1.36mmol)溶于10ml 1∶1的氯仿和醋酸中,然后加入NBS(0.48克,2.72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夜,反应结束后用氯仿萃取,减压、蒸馏、分离、浓缩。粗产物在硅胶上柱状层析进一步提纯得到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0.78克,产率80%。
<5>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将上述步骤4中制备的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7.13g,0.01mol)溶到25-30ml的1,2二氯苯中,在室温温度下加入碳酸钾(13.75g,0.1mol),碘化钾(3.83g,0.023mol),铜(2.68g,0.042mol),碘化铜(2.0g,0.105mol),18-冠醚-6(1.27g,0.0048mol),溶液变为橙色,然后加入二苯胺(8.48g,0.05mol),在氮气保护下180℃反应2天。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减压、蒸馏、分离、洗涤、干燥、浓缩。粗产物在硅胶上柱状层析进一步提纯得到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4.09克,产率46%。
实施例2: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如下:
<1>9,9-二乙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实施例1中的步骤1,不同的是将(2-乙基己基)溴改为溴乙烷(40ml,58.4克,0.536mol),得到9,9-二乙基芴,43.26克,产率95%。
<2>2,7-二溴-9,9-二乙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2,不同的是将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9,9-二乙基芴(10.44克,0.047mol),得到2,7-二溴-9,9-二乙基芴,15.2克,产率85%。
<3>2,7-二噻吩-9,9-二(2-乙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3,不同的是将2,7-二溴-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溴-9,9-二(2-乙基)芴(0.38克,0.001mol),得到2,7-二噻吩-9,9-二(2-乙基)芴,0.25克,产率65%。
<4>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4,不同的是将2,7-二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噻吩-9,9-二(2-乙基)芴(0.52克,1.36mmol),得到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芴,0.59克,产率80%。
<5>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5,不同的是将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芴(5.44g,0.01mol),得到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芴,3.32克,产率46%。
实施例3: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如下:
<1>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1,不同的是将(2-乙基己基)溴改为十二烷基溴(130ml,133.6克,0.536mol),得到9,9-二(十二烷基)芴,104克,产率90%。
<2>2,7-二溴-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2,不同的是将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9,9-二(十二烷基)芴(23.62克,0.047mol),得到2,7-二溴-9,9-二(十二烷基)芴,25.46克,产率82%。
<3>2,7-二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3,不同的是将2,7-二溴-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溴-9,9-二(2-十二烷基)芴(0.66克,0.001mol),得到2,7-二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0.43克,产率65%。
<4>2,7-二(4-溴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4,不同的是将2,7-二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0.91克,1.36mmol),得到2,7-二(4-溴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0.90克,产率80%。
<5>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的合成
该步骤同例1中的步骤5,不同的是将2,7-二(4-溴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改为2,7-二(4-溴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8.25g,0.01mol),得到2,7-二(4-(二苯胺)噻吩)-9,9-二(2-十二烷基)芴,4.60克,产率46%。
实施例4:2,7-二[4-(N-咔唑)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五中的二苯胺改为N-咔唑(8.36g,0.05mol)。产率45%。本实施例2,7-二[4-(N-咔唑)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吸收曲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5:2,7-二[4-(二甲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五中的二苯胺改为二甲胺(2.25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6:2,7-二[4-(二乙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五中的二苯胺改为二乙胺(3.66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7:2,7-二[4-(二丁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二丁胺(6.46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8:2,7-二[4-(吡咯烷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吡咯烷(3.56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9:2,7-二[4-(甲基(羟乙基)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甲基(羟乙基)胺(3.76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10:2,7-二[4-(乙基(羟乙基)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乙基(羟乙基)胺(4.46g,0.05mol)。产率53%。
实施例11:2,7-二[4-(N-苯基-1-萘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N-苯基-1-萘胺(10.96g,0.05mol)。产率44%。
实施例12:2,7-二[4-([4-甲氧基二苯胺]噻吩)-9,9-二(2-乙基己基)芴的合成
合成步骤同例1,不同的是将步骤5中的二苯胺改为4-甲氧基二苯胺(9.96g,0.05mol)。产率46%。
实验表明,本发明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上述实施例,在普通溶剂中,如正己烷、氯仿、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的溶解性能好,便于使用。该染料容易发出荧光,可以同聚合物配合用作发光材料,并且该染料有望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以进行三维存储、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频率上转换激光器和光限幅等其他应用。
尽管对本发明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按本发明的思想作各种变化和修正,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是显然的,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具有下述通式(I):
其中:R代表C2~C12直链或支链的烷基;X代表S,O或NH;
D代表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所述的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子吸收苯基芴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
首先通过Suzuki反应,将杂环连接到芴环的两侧,通过溴化反应将溴连接到杂环上,然后与含有D基团的胺化合物在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乌尔曼缩合反应,使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取代溴原子与杂环相连而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A2005100290520002C3
结构式中:R代表2-12个碳原子数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X代表S,O或NH;D代表胺化合物的氨基基团,所述的胺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A2005100290520003C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①芴环的烷基化反应
Figure A2005100290520003C2
②二溴芴是经过烷基芴的溴化反应制得,其反应式为:
③通过Suzuki反应,将杂环连接到芴环的两侧,其反应式为:
④通过溴化反应将溴连接到杂环上,其反应式为:
⑤最终化合物的生成是通过乌尔曼缩合反应制得,其反应式为:
Figure A2005100290520003C6
CN 200510029052 2005-08-24 2005-08-24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752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9052 CN1752084A (zh) 2005-08-24 2005-08-24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9052 CN1752084A (zh) 2005-08-24 2005-08-24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084A true CN1752084A (zh) 2006-03-29

Family

ID=3667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29052 Pending CN1752084A (zh) 2005-08-24 2005-08-24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5208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6744A (zh) * 2016-11-15 2017-08-1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含芴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1843A (zh) * 2017-12-14 2018-06-2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含咔唑基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87020A1 (en) * 2022-03-30 2023-10-0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Monomer and light-emitting polym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6744A (zh) * 2016-11-15 2017-08-1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含芴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1843A (zh) * 2017-12-14 2018-06-2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含咔唑基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87020A1 (en) * 2022-03-30 2023-10-0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Monomer and light-emitting polym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4848B (zh) 一种基于水凝胶的固态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2297B (zh) 一种三元稀土配合物及其在制备高强度杂化发光水凝胶中的应用
CN110156749B (zh) 一种非对称9,10-双噻吩基蒽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52084A (zh) 含杂环的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725A (zh) 四芳基芘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电致发光器件
Maegawa et al. Transparent and visible-light harvesting acridone-bridged mesostructured organosilica film
Lin et al. Rationally designed helical nanofibers via multipl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fabrication and modulation
CN109096179A (zh) 一种芳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25634A (zh) 新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724251B (zh) 光响应聚合物凝胶因子、光响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218919C (zh) 芴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2643517B (zh) 液晶环氧/蒙脱土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587252A (zh) 多光子吸收苯基芴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29A (zh) 一种具有双发色团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444586A (zh) 二氢吲哚螺吡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184B (zh) 一种吡喃喹啉杂化香豆素类的荧光染料
CN1305925C (zh) 一种软硬多嵌段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0295040B (zh) 一种9,10-噻吩/呋喃基蒽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492163B1 (ko) 수용성 광전소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460680A (zh) 金属-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脂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687066A (zh) 带有鸟嘌呤功能侧基的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9184B (zh) 一种提高荧光聚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的方法及应用
CN1087745C (zh) 曙红-联吡啶钌类复合光敏剂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5850993B (zh) 一种手性两亲性近红外aza-BODIPY染料及制备方法
CN110272446B (zh) 共轭树枝状蒽醌二胺类荧光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