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9271A -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9271A
CN1739271A CNA200480002240XA CN200480002240A CN1739271A CN 1739271 A CN1739271 A CN 1739271A CN A200480002240X A CNA200480002240X A CN A200480002240XA CN 200480002240 A CN200480002240 A CN 200480002240A CN 1739271 A CN1739271 A CN 1739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phas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22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田浩嗣
齐藤义行
柴田修
末永宽
堺贵久
梅井俊智
秋田贵志
水口裕二
胜田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9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9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2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 H04L7/033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using the transition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to control the phase of the synchronising-signal-generating means, e.g. using a phase-locked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2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 H04L7/033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using the transition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to control the phase of the synchronising-signal-generating means, e.g. using a phase-locked loop
    • H04L7/0334Processing of samples having at least three levels, e.g. soft deci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信号接收器(11)通过双绞线电缆(31)接收模拟信号。A/D转换器(12)将该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相位检测单元(14)检测数字信号的相位,并且生成接收定时信号。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根据接收定时信号控制用于发送处理单元(16)输出数字信号的定时,使得接收信号(点A)与发送信号(点D)的相位相差预定度数。发送处理单元(16)依照该定时输出通过对从连接设备(20)输入的数据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数字信号。D/A转换器(17)将该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信号发送器(18)通过双绞线电缆(32)发送该模拟信号。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其它装置进行无线电通信,本发明还涉及由该装置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有大量对于网络的研究,在网络中连接了多个设备,例如音频设备、导航设备或者信息终端设备,以用于在这些设备之间进行大量信息的高速通信,该信息例如是数字化视频和音频数据或者计算机数据。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已经广泛提出了用于进行数字数据传输的车载网络。在车内网络中,例如将环型拓扑用作物理拓扑,以及在该环型拓扑中将多个节点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单向环型LAN以统一设备之间的连接。用于上述环型LAN的信息系统的通信协议的一个实例是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对于MOST,一帧接一帧地进行MOST网络上的数据传输,使得帧在一个反向上从一个节点顺次通信到另一节点。
顺便提及,在汽车中提供环型LAN的情况下,辐射噪声会造成安装在该汽车上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故障。同样,需要在没有受到来自另一设备辐射的噪声的影响的情况下正确地发送数据。因此,在使用MOST的常规环型LAN中,MOST通信协议是光通信的前提,并且通过光纤缆使节点相互连接,以便提高噪声抗扰性,同时防止电磁波的出现。另一方面,存在一种技术,其利用电信号通过不昂贵的电缆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双绞线电缆或者同轴电缆,并且能够以减少的辐射噪声和增加的噪声抗扰性进行超过20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例如在国际公开WO02/30079小册子中公开了这种技术。
参照图10和11,介绍一种利用环型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节点通过不昂贵的双绞线电缆相互连接。图10是表示利用环型网络的常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100a的详细结构的简图。
在图10中,常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多级数据传输装置100a到100n,其中每个节点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数据传输装置100a到100n通过由双绞线电缆构成的传输路径130a到130n连接成环型。而且,连接设备110a到110n分别连接到数据传输装置100a到100n,以用于交换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注意,在典型的硬件结构中,数据传输装置100a到100n及其各自的连接设备110a到110n整体设置。
因为所有数据传输装置100a到100n的结构相同,所以将数据传输装置100a的结构作为代表实例进行描述。在图11中,数据传输装置100a包括信号接收器101、A/D转换器102、接收处理单元103、发送处理单元104、D/A转换器105和信号发送器106。
发送处理单元104从连接设备110a接收数字数据串。然后,发送处理单元104以预定位数的间隔向数字数据串分配码元(symbol),并且生成具有映射为预定信号电平的各个码元的数字信号。D/A转换器105将发送处理单元104中生成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典型的数字发送器106为差分驱动器,其根据通过D/A转换器105中的转换而获得的模拟信号生成具有正和负极性的两个模拟信号,并且通过双绞线电缆130a将它们输出到数据传输装置100b。
另一方面,典型的信号接收器101为差分接收器。其通过双绞线电缆130n从数据传输装置100n接收具有正和负极性的两个模拟信号,并且通过差分操作将它们重新形成一个模拟信号。该A/D转换器102将通过信号接收器101中的重建而获得的模拟信号转变为具有由预定信号电平表示的码元的数字信号。接收处理单元103根据A/D转换器102中的转换而获得的数字信号生成数字数据串(反向映射)。所生成的数字数据串输入到连接设备110a。
众所周知,当通过双绞线进行差分传输时,由于双线的信号振幅差,同模电流流到地,并且出现如图12所示的同模信号。同模信号造成辐射噪声的出现。而且,在具有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中,利用相同的时钟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使得在来自用于接收数据的双绞线电缆的接收同模信号与来自用于发送数据的双绞线电缆的发送同模信号之间出现串扰,从而导致辐射噪声的增加。
常规上,已经将利用用于数据传输的双绞线电缆来构建网络的技术用于汽车以外的领域中。因此,不需要特别考虑由于接收同模信号与发送同模信号之间的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的影响。因此,在常规数据传输系统中,每个数据传输装置没有处理由于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与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之间的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的方法。
然而,在使用双绞线电缆在汽车中构建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的情况下,由于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的影响就不能忽略。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的空前的技术,来减少由于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进行远程通信的情况下,例如利用双绞线电缆进行差分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该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由于接收路线与发送路线之间的串扰生成的辐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其它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器、信号处理单元、发送器和相位控制单元。
该接收器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其它装置发送的信号。该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发送数据与接收器接收的接收信号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发送器将信号处理单元中生成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该相位控制单元调整该发送信号的相位,以将接收器接收的接收信号与将要由发送器发送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定为预定值。
典型的相位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接收信号的相位的相位检测单元,用于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的定时以根据相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生成发送信号的定时控制单元。而且,该相位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通过将信号处理单元中生成的发送信号延迟预定量来调整其相位的相位调整单元。
如果传输路径是双绞线电缆,该相位控制单元将该预定值设为用于减少辐射噪声的相位差,该辐射噪声是由于用于接收的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同模信号与用于发送的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同模信号之间的串扰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该预定值优选为90度或者270度。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其它装置进行远程通信。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另一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步骤,根据发送数据与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接收信号相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的生成步骤,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的设定步骤,以用于将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接收信号与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为预定值,以及将设定步骤中进行了相位调整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的发送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半导体基底上集成了用于通过不同的发送和接收传输路径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电路。该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用于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其它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用于根据发送数据与接收电路接收的接收信号相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信号处理电路生成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的发送电路,以及用于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以将接收电路接收的接收信号与将要由发送电路发送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为预定值的相位控制电路。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整到预定值。这样,通过设定该预定值,使得可以期待包含在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中的噪声成分与包含在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中的噪声成分之间的消除效果,就可以减少由于传输路径之间的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
而且,根据通过检测接收信号而获得的相位来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因此,不论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的状态如何,可以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恒定地固定在预定值。
而且,通过进一步包括能够调整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相位调整单元,就可以调节由于用于实际产品中的部件差异、接收信号线和发送信号线的路由等等造成的产品质量变化。
而且,即使将双绞线电缆用于传输路径,也可以减少由于双线之间的振幅差造成的同模信号引起的辐射噪声。
此外,通过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整到90度或270度,不论同模信号的极性如何,都可以全面地减少辐射噪声。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于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解释由图1中的发送处理单元16进行的映射处理的表格;
图3是表示由图1中的D/A转换器17输出的模拟信号的示例性波形的简图;
图4是表示在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示例性同模信号的简图;
图5是表示在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示例性同模信号的简图;
图6是表示在图1中的数据传输装置10中的多个信号之间的关系的简图;
图7是表示由图1中的数据传输装置10进行的用于调整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0的另一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相位调整单元41的详细结构的简图;
图10是表示使用环型网络的常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数据传输装置100a的详细结构的简图;
图12是用于解释由双绞线电缆的双线之间的振幅差造成的同模信号的简图。
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作构成一种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该系统采用电信号,通过例如MOST的环型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参照图10)。而且,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作构成一种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该系统用于利用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与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相互分开。
下文中,通过以用于构成基于MOST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为例子,将描述由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0连接到用于交换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的连接设备20,还通过用于接收数据的双绞线电缆31和用于发送数据的双绞线电缆32连接到其它数据传输装置(未示出)。
在图1中,该数据传输装置10包括:信号接收器11和A/D转换器12,它们构成了接收器;接收处理单元13和发送处理单元16,它们构成了信号处理单元;相位检测单元14和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它们构成了相位控制单元;以及D/A转换器17和信号发送器18,它们构成了发送器。
首先,描述数据传输装置10的每个元件的概述。
典型的信号接收器11为差分接收器,其通过双绞线电缆31从另一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具有正和负极性的两个模拟信号,并且通过差分操作将它们重新构成一个模拟信号。A/D转换器12将信号接收器11中通过重新构成而获得的模拟信号转变为具有预定采样频率的数字信号。根据用于在发送处理单元16中映射的码元之间的间隔确定该预定频率,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接收处理单元13确定A/D转换器12中通过转换而获得的数字信号,并且根据该确定生成数字数据串。将所生成的数字数据串输入到连接设备20。相位检测单元14检测A/D转换器12中通过转换而获得的数字信号的相位,并且将检测结果作为接收定时信号输出到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
该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根据相位检测单元14提供的接收定时信号控制从发送处理单元16输出数字信号的定时,使得接收信号(点A)与发送信号(点D)的相位相差预定度数。发送处理单元16从连接设备20接收数字数据串。然后,在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的控制下,发送处理单元16以预定位数的间隔向该数字数据串分配码元,从而生成数字信号,其中每个码元映射到预定的信号电平。尽管在该图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通常利用整形滤波器(例如数字滤波器)以预定间隔通过内插生成码元之间的信号电平。D/A转换器17将发送处理单元16中生成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典型的信号发送器18为差分驱动器,其根据D/A转换器17中通过转换而获得的模拟信号生成具有正和负极性的两个模拟信号,并且将它们通过双绞线电缆32输出到另一数据传输装置。
这里,参照图2和图3简要描述由发送处理单元16进行的示例性映射处理。图2是表示并行数据、要被映射的码元值B(k)与直接位于码元值B(k)之前的码元值B(k-1)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图3示出了模拟信号的示例性波形,D/A转换器17将在发送处理单元16中映射的数字信号转变为该模拟信号。
首先,将数字数据串以2位并行数据的形式输入到发送处理单元16,该2位并行数据例如为“00”或“01”。发送处理单元16依照图2中的排列根据前一码元值B(k-1)与该并行数据之间的关系将所获得的并行数据的码元值B(k)映射到8个值中的一个,这8个值是+7、+5、+3、+1、-1、-3、-5或-7。以下将描述该映射方法的具体实例。
例如,当前一码元值B(k-1)为-1,并且将并行数据“00”输入到发送处理单元16时,则当前的码元值B(k)为+7。当前一码元值B(k-1)为+5,并且将并行数据“01”输入到发送处理单元16时,当前的码元值B(k)为-1。这样,将数字数据串映射为正和负交替的码元值。该码元值按照上述方式交替地具有正和负值,从而可以生成如图3所示的模拟信号。
接着,参照图4和图5描述使接收信号(点A)与发送信号(点D)相位相差预定度数的具体方法。首先,描述预定相位差。图4和5是表示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同模信号的实例的简图。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由于双线之间的振幅差造成双绞线电缆中出现导致辐射噪声的同模信号。当接收侧和发送侧的同模信号的主要频率成分相同或几乎相同时,由于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增加。
因此,在本发明中,减小作为接收同模信号与发送同模信号的和的信号(下文中称作“总同模信号”),以便减少辐射噪声。该思想如下。
考虑用于接收的双绞线电缆31中大信号振幅的极性与用于发送的双绞线电缆32中大信号振幅的极性相同的情况(图4)。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同模信号与发送同模信号被生成为具有相同极性。因此,为了使总同模信号最小化(以相互抵消),可以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预定相位差设为180度。
考虑用于接收的双绞线电缆31中大信号振幅的极性与用于发送的双绞线电缆32中大信号振幅的极性不相同的相反情况(图5)。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同模信号与发送同模信号的极性相反。因此,为了使总同模信号最小化(以相互抵消),可以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预定相位差设为0度。
因此,用于使总同模信号最小化的预定相位差根据双绞线电缆31和32中的信号状态而变化。因此,如果将预定相位差设为180度或者0度,则当极性之间的关系出乎预料地变为不希望的状态时,总同模信号出现不利的增长。因此,在本发明中,为了不增加总同模信号,将预定相位差设为90度(或者270度)。
注意,如果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噪声信号与包含在发送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在极性和相移方面具有不变和固定的关系,则可以根据该关系设定预定的相位差。
接着描述的是用于确保以上确定的接收信号(点A)与发送信号(点D)之间的预定相位差所要考虑的几点。
在接收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11与实际检测接收信号的相位的相位检测单元14之间出现如图1所示的从点A到点B的延迟时间E。而且,在输出发送信号的发送处理单元16与实际输出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器18之间出现如图1所示的从点C到点D的延迟时间F。因此,考虑到延迟时间E+延迟时间F,相位检测单元14确定实际由以下等式控制的相位差x,
x=90×(2a-1)-延迟时间E-延迟时间F
(其中a=任意正整数,x≥0)
接着,将参照图6描述由相位检测单元14进行的对数字信号的相位检测,以及由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进行的定时控制。图6是表示数据传输装置10中信号之间关系的简图。为了说明简便,图6表示了没有出现延迟时间E和延迟时间F的情况。图7是表示由数据传输装置10进行的用于调整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信号接收器11接收接收信号(图6(a))。通过信号接收器11中的差分处理以及A/D转换器12中的转换处理将该接收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图6(b))。相位检测单元14首先从该数字信号中提取时钟成分信号(图6(c))(步骤S71),排除数据成分。利用带通滤波器容易实现这种提取。接着,相位检测单元14检测所提取的时钟成分信号的零交叉点,并且生成在零交叉点处反向的时钟脉冲(图6(d))(步骤S72)。该时钟脉冲作为接收定时信号从相位检测单元14传递到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
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从相位检测单元14接收该接收定时信号,并且根据另外提供的开始传输输出的指令(图6(e)),按以下方法生成发送定时信号(步骤S73):当时钟再现处理单元(未示出)根据已经发送了该接收信号的另一数据传输装置的时钟再现了本数据传输装置10的时钟时,即当完成了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处理的初始化操作时,发出开始传输输出的指令。
当接收到开始传输输出的指令时,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检测接收定时信号首次反向时的定时,即上述时钟成分信号的第一零交叉点(图6(d)中的箭头)。然后,发送定时生成单元15生成发送定时信号(图6(f)),该发送定时信号提供了首先在一个时间点处映射的以及随后以码元之间的间隔为间隔进行的影射的定时,所述时间点对应于从所述测得的定时开始持续了将要实际控制的以上相位差x的时间延迟。在图6的实例中,将测得的定时与发送定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定为从码元位置到零交叉点的90度相位差与实际将要控制的90度相位差的和(=180度)。注意,不要求发送定时信号为如图6(f)所示的触发脉冲信号。例如,可以使用从测得的定时开始以预定增量计数的计数器,使得发送处理单元16仅在规定的计数值时间执行处理。
发送处理单元16依照从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提供的发送定时信号,以码元为基础通过映射从连接设备20输入的数字数据串生成数字信号(图6(g))(步骤S74)。通过D/A转换器17中的转换处理将所生成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图6(h)),并且将其作为发送信号从信号发送器18发送到另一数据传输装置。
利用这种处理,将接收信号(图6(a))与发送信号(图6(h))之间的相位差设为90度(或270度)。
在设计思路中,利用相位检测单元14和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可以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保持在需要的值,即90度(或270度)。然而,实际上,如果由不同的制造商制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装置,由于所使用的部件、接收信号线和发送信号线的线路安排的差异等会出现产品质量的变化。因此,如果仅仅唯一地由相位检测单元14和传输定时生成单元15调整该相位差,则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可能不会保持在需要的值。
因此,在如下所述的另一实施例中,实际上将接收信号输入到所制造的数据传输装置,使该装置输出发送信号以精确调整该相位差,从而适应产品质量的变化。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上述数据传输装置10的相位控制单元中附加提供相位调整单元41。图9是表示图8中的相位调整单元41的详细结构的简图。
如图9所示,该相位调整单元41包括:由多个串联的D触发器(DFF)91构成的移位寄存器;和选择器92。将从发送处理单元16输出的数字信号的数据输入到第一D触发器91。每个D触发器91以预定频率的时钟工作,并且在输出输入数据之前将其延迟一个时钟。根据需要的相位调整精度或范围可以自由地设定时钟的频率和D触发器91的个数。选择器92接收从每个D触发器91输出的数据和绕过D触发器91的数据,并且依照由例如调整该数据传输装置40的操作者提供的选择信号来有选择性地输出任意一个数据。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以一个时钟单位的精度延迟输入数据。因此,例如如果实际测得的发送信号相对于接收信号的相位差为比90度提前两个时钟,则操作者向选择器92提供用于选择来自第二D触发器91的输出数据作为输出的选择信号。
已经通过实例描述了以上实施例,在该实例中,在发送处理单元16与D/A转换器17之间插入图9所示的采用数字处理的相位调整单元41,以便调整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的相位。然而,不必由数字处理来进行相位调整,还可以由模拟处理来实现相位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将包括与要处理具体情况一致的模拟电路的相位调整单元插在D/A转换器17与信号发送器18之间,或者将其插入信号发送器18的输出级中。而且,可以在处理发送信号的一侧进行相位调整,而不是在处理接收信号的一侧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将包括依照处理具体情况的数字或模拟电路的相位调整单元插在信号接收器11的输入级与相位检测单元14的输入级之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整到预定值。因此,通过设定该预定值,使得可以预期达到在包含在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中的噪声成分与包含在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中的噪声成分之间发生消除效果,就可以减少由于该传输路径之间的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而且,根据通过检测接收信号而获得的相位来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因此,不论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如何,可以将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恒定地固定为预定值。尤其是当双绞线电缆用于传输路径时,可以减少由于双线之间的振幅差引起的同模信号造成的辐射噪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该预定值设为90度或者270度,而不论该同模信号的极性如何,可以防止高电平的总同模信号的出现。因此,可以全面减少设备中出现的辐射噪声。
尽管已经通过将双绞线电缆31和32用于传输路径的情况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这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可以用于任意系统,只要该系统处理在接收侧和发送侧上包含频率相同或几乎相同的噪声成分的发送信号。
同样,已经通过这样一个示例性情况描述了以上实施例,在该示例性情况中,数据传输装置10(或40)用于构成使用电信号来通过MOST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然而,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将模拟电信号用于从信号接收器11的信号接收到信号发送器18的信号发送的所有处理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A/D转换器12和D/A转换器17。
典型的是,按照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并商品化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上述的功能分别由集成在半导体基底上的电路来实现。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前面的说明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许多其它的修改和变型。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例如通过不同的发送和接收传输路径与另一装置进行远程通信的情况,并且尤其用于减少由于例如接收路线与发送路径之间的串扰而生成的辐射噪声的情况。

Claims (7)

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另一装置进行远程通信,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另一装置发送的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发送数据与该接收器接收的接收信号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
发送器,用于将该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和
相位控制单元,用于调整该发送信号的相位,以将接收器接收的接收信号与将要由发送器发送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置为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该相位控制单元包括:
相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接收信号的相位;和
定时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相位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的定时以生成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
该相位控制单元还包括相位调整单元,该相位调整单元通过将信号处理单元中生成的发送信号延迟预定量来调整其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
该传输路径是双绞线电缆,并且
该相位控制单元将该预定值设为用于减少由于用于接收的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同模信号与用于发送的双绞线电缆中生成的同模信号之间的串扰造成的辐射噪声的相位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
该预定值优选为90度或者270度。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另一装置进行远程通信,该方法包括:
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另一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步骤,
根据发送数据与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接收信号相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的生成步骤,
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的设定步骤,用于将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接收信号与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为预定值,以及
将设定步骤中进行了相位调整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的发送步骤。
7、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半导体基底上集成了用于通过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不同传输路径与另一装置进行远程通信的电路,该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
接收电路,用于通过用于接收的传输路径接收从另一装置发送的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发送数据与接收电路接收的接收信号相同步地生成发送信号;
发送电路,用于将信号处理电路生成的发送信号通过用于发送的传输路径发送到另一装置;以及
相位控制电路,用于调整发送信号的相位以将接收电路接收的接收信号与将要由发送电路发送的发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为预定值。
CNA200480002240XA 2003-06-02 2004-02-10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Pending CN17392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6682 2003-06-02
JP156682/2003 2003-06-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9271A true CN1739271A (zh) 2006-02-22

Family

ID=3350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2240XA Pending CN1739271A (zh) 2003-06-02 2004-02-10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50820A1 (zh)
EP (1) EP1631029A1 (zh)
JP (1) JP4393458B2 (zh)
KR (1) KR20060034204A (zh)
CN (1) CN1739271A (zh)
CA (1) CA2510627A1 (zh)
WO (1) WO20041100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469A (zh) * 2009-11-30 2011-06-01 Tdk株式会社 无线馈电装置、无线电力接收机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3389091A (zh) * 2013-08-01 2013-11-13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模拟加速度计输出信号传输装置
US8829729B2 (en) 2010-08-18 2014-09-09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375426A (zh) * 2014-10-15 2015-02-25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内信号间的相位信息处理和延迟控制电路
TWI498002B (zh) * 2013-04-10 2015-08-21 Vivotek Inc 影像轉換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9602B2 (en) 2004-07-28 2012-03-20 Rockstar Bidco, LP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high bit rate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twisted pair cables
ITMI20051286A1 (it) * 2005-07-08 2007-01-09 Alcatel Italia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mappare-demappare in segnale tributario in-da trame di trasporto
US20070058705A1 (en) * 2005-09-13 2007-03-15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transmit a data stream
EP2350697B1 (en) 2008-05-23 2021-06-30 Baker Hughes Ventures & Growth LLC Reliable downhol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8229421B2 (en) 2010-03-22 2012-07-24 Wavemark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bile device location
CN102264026B (zh) * 2010-05-25 2016-06-22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音讯处理装置及音讯处理方法
US20130211706A1 (en) * 2010-08-13 2013-08-15 Wavemarket,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cessor readable media for traffic flow measurement
JP5633273B2 (ja) * 2010-09-21 2014-1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771544B8 (en) * 2011-10-25 2018-10-24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High-speed downhole sensor and telemetry network
US9510152B2 (en) 2014-04-11 2016-11-29 Location 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location measurements
BR122020020284B1 (pt) 2015-05-19 2023-03-28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Método para coletar dados de perfilagem durante manobra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de fundo de poço
US10218074B2 (en) 2015-07-06 2019-02-2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Dipole antennas for wired-pipe systems
JP6187717B1 (ja) * 2017-02-24 2017-08-3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評価方法、複合評価方法、評価装置、および複合評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9894A (ja) * 1983-09-12 1985-04-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システム
US5864592A (en) * 1992-11-03 1999-01-26 Pairgain Technologies, Inc. Timing recovery system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transceivers
JPH08256138A (ja) * 1995-03-17 1996-10-01 Sharp Corp クロック抽出回路
KR100297721B1 (ko) * 1998-10-29 2001-08-07 윤종용 반도체 장치간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송신회로 및 수신회로
DE10354558B4 (de) * 2003-11-21 2006-10-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s Sendetaktsignals und eines Empfangstaktsignals für eine Sende- und Empfangsvorrichtung
US7321613B2 (en) * 2003-12-31 2008-01-22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impedance matching compensation for a serial point to point link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469A (zh) * 2009-11-30 2011-06-01 Tdk株式会社 无线馈电装置、无线电力接收机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US8729735B2 (en) 2009-11-30 2014-05-20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8829729B2 (en) 2010-08-18 2014-09-09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WI498002B (zh) * 2013-04-10 2015-08-21 Vivotek Inc 影像轉換裝置
CN103389091A (zh) * 2013-08-01 2013-11-13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模拟加速度计输出信号传输装置
CN104375426A (zh) * 2014-10-15 2015-02-25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内信号间的相位信息处理和延迟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93458B2 (ja) 2010-01-06
EP1631029A1 (en) 2006-03-01
US20060050820A1 (en) 2006-03-09
CA2510627A1 (en) 2004-12-16
KR20060034204A (ko) 2006-04-21
JPWO2004110005A1 (ja) 2006-07-20
WO2004110005A1 (ja) 200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9271A (zh)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227833C (zh) 多速率转发器系统、多速率接收机和多速率发射机电路
CN100342645C (zh) 用于信道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193560C (zh) 在数字数据链路中实施信道校正的方法和设备
CN1149791C (zh) 数据通信装置、接口、调制解调器和方法
HUE029116T2 (en) Synchronize signals for multiple data languages
CN1656766A (zh) 自适应预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302499A (zh) 奈奎斯特滤波器及其方法
CN1791120A (zh) 用于优化数据传送的硬知识产权块设计的技术
CN1864120A (zh) 具有集成能量的lan(局域网)和在相同线路上的信息发送
EP1615399A3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531807A (zh) 用于反向复用的方法
CN102724015B (zh) 传送数据的方法
CN1905543A (zh) 可编程调节串行数据信号占空比的电路和方法
CN1518846A (zh) 通信方法、设备以及信号
CN1918811A (zh) 用于均衡和串扰减轻的方法和装置
CN1265790A (zh) 数据和电源的电缆接口
CN1620030A (zh) 在医疗设备的不同组成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方法
JP2014522204A (ja) 回路装置および信号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JP3535870B2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データ伝送装置
US20040076435A1 (en) Control unit for transmitting audio signals over an optical network and methods of doing the same
JP6126602B2 (ja) 回路装置および信号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302629C (zh) 一种多信号复用处理过程中时钟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262110C (zh) 电视摄像机和视频装置间的信号传输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297092C (zh) 起停同步式通信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