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6631A -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6631A
CN1726631A CNA2003801057420A CN200380105742A CN1726631A CN 1726631 A CN1726631 A CN 1726631A CN A2003801057420 A CNA2003801057420 A CN A2003801057420A CN 200380105742 A CN200380105742 A CN 200380105742A CN 1726631 A CN1726631 A CN 1726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ircuit
load
signal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5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5494C (zh
Inventor
山田智康
岛田雅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en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6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6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54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54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通过NMOS(22)的导通和截止,直流电压E0被充入到电容器(24)中,将DC/DC变换电路(30)向负载L供给的直流输出电压V0充入到电容器(34)中。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判别负载L是轻负载状态还是非轻负载状态,输出信号(S40)作为判别信号。当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输出“L”的信号作为表示是轻负载状态的信号时,期间设定电路(41)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输出“L”的信号。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被供给“L”的信号(S41),将“L”的控制信号(S25)输出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因此,在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时,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

Description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了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图11是表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电路图。
在该开关电源装置中,具有设在与交流电源1相连的全波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Power Factor Improvement Circuit)、和设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输出端的DC/DC变换电路。由于开关电源装置包括功率因数改善电路,所以能够减小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电解电容器的电容。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包括线圈3、N沟道型MOSFET(以下称为NMOS)4、二极管5、电容器6、以及PFC部控制电路7。
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中,NMOS 4根据PFC部控制电路7输出的控制信号来导通和截止,在线圈3中重复流过开关电流。开关电流与全波整流电路2产生的脉动电压的瞬时值成正比。通过流过开关电流,在线圈3中积蓄能量,该能量经二极管5成为直流电压之后充入电容器6。
DC/DC变换电路包括变压器8、NMOS 9、二极管10、电容器11、DC/DC部控制电路12、以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13。
DC/DC部控制电路12是控制NMOS 9的导通和截止的电路,DC/DC部控制电路12的输出端子与NMOS 9的栅极相连。输出电压检测电路13是检测电容器11的充电电压并提供给DC/DC部控制电路12的电路。
在该开关电源装置中,还设有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4和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4被连接在DC/DC部控制电路12上。在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4和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PFC部控制电路7之间配备了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用于使PFC部控制电路7起动或停止。
在该开关电源装置中,NMOS 4根据PFC部控制电路7产生的控制信号来导通和截止。在NMOS 4导通时,在线圈3中流过开关电流而积蓄能量。在NMOS 4截止的期间,该能量经二极管5供给到电容器6,对电容器6进行充电。对电容器6以比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更高的电压E0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NMOS 9根据DC/DC部控制电路12向NMOS 9的栅极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导通和截止。在NMOS 9导通时,从电容器6向变压器8的初级线圈8a流过开关电流而积蓄能量。在NMOS 9截止时,该能量经二极管10充入到电容器11中。在电容器11中,充入了用于向负载16提供的直流电压V0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直流电压V0的电平,将表示直流电压V0的电平的电压信号供给DC/DC部控制电路12。DC/DC部控制电路12根据从输出电压检测电路13提供的电压信号,来产生用于设定使NMOS 9导通和截止的定时的控制信号。NMOS 9根据该控制信号来导通和截止。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4根据该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输出表示负载16的负载状态是轻负载还是重负载的检测结果。
在检测结果表示是重负载时,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使PFC部控制电路7产生控制信号来使开关工作继续,将其结果所得的能量充入到电容器6中。
相反,在检测结果表示是轻负载时,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使来自PFC部控制电路7的控制信号固定在低电平(“L”),使开关工作停止。由此,开关电流产生的能量停止充入到电容器6中。如果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停止工作,则功耗相应降低。在此状态下,只有DC/DC变换电路工作。
这样,在现有的搭载了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中,有根据负载的状态使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停止工作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11975号公报)。
如前所述,在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在负载16轻的情况下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停止工作,所以能够降低功耗。但是,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开始起动,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预定电压,需要一定的起动时间,所以如果轻负载和重负载交替重复,则产生问题。参照图12来说明其内容。
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课题的时序图。
在负载16的功耗多、负载16重时,负载16中流过的负载电流I0增加,在负载16的功耗少、负载16轻时,负载16中流过的负载电流I0减少,电容器11的充电电压V0将会变动。DC/DC部控制电路12产生使得输出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的电压恒定的控制信号,设定NMOS 9导通和截止的定时。
这里,如果例如在时刻t1负载16低于预定值,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变化。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4根据该占空比来检测负载16的状态,在负载16轻的期间内,产生例如低电平(以下称为“L”)的信号S14。在产生“L”的信号S14的期间内,由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5将从PFC部控制电路7向NMOS 4提供的控制信号固定在“L”,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停止。即,NMOS 4停止开关。
由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停止,所以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降低。如果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仍旧停止,则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大致为全波整流电路2产生的脉动电压的有效值E1
即使在时刻t2负载16再次变重、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开始工作,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预定电压,也需要一定的起动时间。在此期间,开关电源装置的负载重,所以从时刻t2起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急剧下降。充电电压E0从其后的时刻t3起缓慢上升。
在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完全上升之前,如果负载16在时刻t4再次变轻,则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再次停止工作,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从此时的电压起开始下降。
如上所述,如果负载16变轻的状态和变重的状态交替出现,则产生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大幅度跌落的期间t12~t13、t15~t16、t17~t18。假设电压值E2[V]为用于保持DC/DC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V0恒定的最低限度需要的电压,则在期间t12~t13、t15~t16、t17~t18中,电容器6的充电电压E0低于该充电电压值E2[V],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降低(デイッ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即使负载变动,也能够维持输出电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观点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部(20,50),被起动后对充电元件(24、54)进行充电;
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根据上述充电元件(24,54)的第1直流电压来生成第2直流电压,将生成的第2直流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以及
工作控制部(40,41,42,70,71,72,80,90,100),起动上述充电部(20,50),并且判别上述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施加上述第2直流电压的上述负载(L)的状态是否为轻负载状态,当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时,在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向上述充电元件(24,54)充电的工作。
本发明第2观点的电源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包括:
充电部(20,50),被起动后对充电元件(24、54)进行充电;以及
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根据上述充电元件(24,54)的第1直流电压来生成第2直流电压,将生成的第2直流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判别上述负载(L)是否为轻负载状态的步骤;以及
当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后,在经过了上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DC/DC部控制电路、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及负载状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期间设定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DC/DC变换电路30的输出电压的状态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期间设定电路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负载状态检测电路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的另一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课题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DC/DC变换电路30、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期间设定电路41、以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向负载L供给直流电压V0
全波整流电路2对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向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施加脉动电压。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被连接在全波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是通过将开关电流控制成追从脉动电压来改善功率因数的电路。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是非绝缘型的,包括线圈21、NMOS 22、二极管23、电容器24、以及PFC部控制电路25。
线圈21的一端被连接在全波整流电路2的正极上,线圈21的另一端被连接在开关元件——NMOS 22的漏极和二极管23的阳极上。NMOS22的源极被连接在全波整流电路2的负极上。二极管23的阴极被连接在作为充电元件的电容器24的一个电极上,电容器24的另一个电极被连接在全波整流电路2的负极上。
PFC部控制电路25是用于向NMOS 22供给控制信号S25、来控制整个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定时控制电路25a。定时控制电路25a是生成向NMOS 22供给的控制信号S25的电路,其输出端子如图1所示,被连接在NMOS 22的栅极上。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成为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输出电压。
NMOS 22在从PFC部控制电路25输出的控制信号S25的电平成为高电平(以下称为“H”)后导通,在控制信号S25的电平成为低电平(以下称为“L”)后截止。NMOS 22导通和截止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开始工作,对电容器24进行充电。
电容器24是DC/DC变换电路30的输入电解电容器,是由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充电的充电元件。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被充到全波整流电路2施加的脉动电压的峰值附近。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大致成为脉动电压的有效值。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工作后经过了起动时间后,用比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更高的电压对电容器24进行充电。设此时的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为电压E1
DC/DC变换电路30是用于对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输出电压E0进行电压变换、将该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的电路。DC/DC变换电路30通过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来稳定向负载L供给的电压。DC/DC变换电路30包括变压器31、NMOS 32、二极管33、电容器34、DC/DC部控制电路35、以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
变压器31具有相互电磁耦合的初级线圈31a和次级线圈31b,初级线圈31a的一端被连接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二极管23的阴极和电容器24的一个电极的连接点上。
在变压器31的初级线圈31a的另一端上,连接着NMOS 32的漏极。NMOS 32的源极被接地在电容器24的另一个电极上。
在变压器31的次级线圈31b的一端上,连接着二极管33的阳极。二极管33的阴极被连接在电容器34的一个电极上。电容器34的另一个电极与次级线圈31b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变压器31的初级线圈31a和次级线圈31b之间的匝数比被设定成:即使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成为工作所需的最低电压,也能够维持DC/DC变换电路30向负载L施加的输出电压。
该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的最低电压由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压的最低输入电压、负载L的负载状态、电容器24的电容值、余量(マ一ジン)等来决定。设该最低电压为E2。
NMOS 32是由N沟道型MOSFET组成的开关元件,NMOS 32的栅极与DC/DC部控制电路35的输出端子相连。
DC/DC部控制电路35是用于对DC/DC变换电路30进行PWM控制的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控制信号产生部35a。控制信号产生部35a用于根据从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输出的信号的电平来设定占空比(dutyratio),生成设定了该占空比的控制信号S35。占空比是以1个周期为总期间时的、“H”期间与总期间之比。DC/DC部控制电路35将控制信号产生部35a生成的控制信号S35供给到NMOS 32。NMOS 32在DC/DC部控制电路35输出的控制信号S35成为“H”后导通,在控制信号S35成为“L”后截止。
二极管33用于对次级线圈31b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电容器34用于对从二极管33输出的整流电压进行平滑来生成直流电压V0。该直流电压V0是DC/DC变换电路30的输出电压,并且成为开关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在电容器34的一个电极和二极管33的阴极的连接点上,连接着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例如如图2所示,由串联连接的电阻36a、36b构成。电阻36a的一端被连接在电容器34的一个电极和二极管33的阴极的连接点上,电阻36b的一端接地。电阻36a及电阻36b的连接点成为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的输出端子。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将由电阻36a和电阻36b分压出的直流电压V0的分压信号输出到DC/DC部控制电路35。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期间设定电路41、以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用于判别负载L的状态是否为轻负载状态,如果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则在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使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向电容器24充电的工作。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是根据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来检测负载L的负载状态、输出表示负载L是否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的电路。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如图2所示,被连接在DC/DC部控制电路35的输出端子上,取得由DC/DC部控制电路35的控制信号产生部35a生成的控制信号S35。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包括串联的电阻40a及电阻40b、电容器40c、比较器40d、以及基准电源40e。电阻40a的一端被连接在DC/DC部控制电路35的输出端子上,电阻40b的另一端接地。电阻40a和电阻40b的连接点被连接在电容器40c的一个电极和比较器40d的输入端子(+)上。电容器40c的另一个电极接地。
在比较器40d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上,连接着基准电源40e。该基准电源40e的基准电压是为了判别负载L是轻负载状态还是非轻负载状态而预先设定的电压。
比较器40d从输出端子输出表示供给到输入端子(+)的电压和供给到输入端子(-)的基准电源40e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的信号S40。
如果负载L的负载电流小,则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变小,供给到输入端子(+)的电压变低。如果供给到输入端子(+)的电压低于基准电源40e的电压,则比较器40d从输出端子输出“L”的信号S40。比较器40d的输出端子成为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的输出端子,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将该“L”的信号S40作为表示成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L的消耗电流增大,则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增大。因此,供给到比较器40d的输入端子(+)的电压上升。供给到输入端子(+)的电压达到大于等于基准电源40e的电压后,比较器40d从输出端子输出“H”的信号S40。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将该“H”的信号S40作为表示成为非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
期间设定电路41是在从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输出了“L”的信号S40作为表示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时,设定定时并输出表示成为轻负载状态的“L”的信号S41的电路。
期间设定电路41如图3所示,包括NMOS 41a、电容器41b、恒流源41c、以及施密特触发电路41d。
NMOS 41a是用于导通后使电容器41b放电的N沟道型MOSFET,向其栅极供给来自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的信号S40。NMOS 41a的源极接地。NMOS 41a在从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向其栅极供给了“H”的信号S40后导通,在供给了“L”的信号S40后截止。
电容器41b用于设定向施密特触发电路41d供给的信号的电平,NMOS 41a的漏极被连接在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上。电容器41b的另一个电极接地。
恒流源41c用于对电容器41b进行充电,被连接在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和NMOS 41a的源极的连接点上。
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输入端子被连接在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上。施密特触发电路41d比较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的电压Vc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比较结果来输出输出信号S41。施密特触发电路41d具有2个阈值Vth1、Vth2。阈值Vth1是用于在电压Vc从低处上升时进行比较的阈值。阈值Vth2是用于在电压Vc从高处下降时进行比较的阈值。当信号S40的电平从“H”转移到“L”,电压Vc从低处超过阈值Vth1时,则带“非”门(インバ一タ)的施密特触发电路41d输出“L”的信号S41。当信号S40的电平从“L”转移到“H”,电压Vc从高处超过阈值Vth2时,施密特触发电路41d输出“H”的信号S41。
阈值Vth1被设定成比阈值Vth2高(Vth1>Vth2)。通过这样设定2个阈值Vth1、Vth2,施密特触发电路41d在输入的电压Vc和输出的信号S41的信号电平之间具有迟滞,不受噪声等的影响而稳定地工作。
其中,电容器41b的电容值和恒流源41c的电流供给能力被设定成:使得从NMOS 41a截止开始到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的电压超过阈值Vth1为止的时间T成为预先设定的时间。
时间T根据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开始起动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的输出电压即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达到电压E1为止的起动时间及功耗的降低效果来设定,在实用上最好为100μsec~10sec。
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是这样的电路,其在从期间设定电路41输出了“L”的信号S41时,使定时控制电路25a停止将控制信号S25输出到NMOS 22而使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
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如图4所示,包括PMOS 42a。PMOS 42a是P沟道型MOSFET,向其栅极输入期间设定电路41的信号S41。PMOS42a的源极被连接在PFC部控制电路25的输出端子上,PMOS 42a的漏极接地。PMOS 42a在向其栅极提供了“L”的信号S41后导通。PMOS 42a导通后,PFC部控制电路25输出的控制信号S25成为“L”,NMOS 22截止,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
接着,说明该开关电源装置的工作。
全波整流电路2在从交流电源1供给了交流电压后,对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而向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施加脉动电压。
如果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PMOS 42a截止,则PFC部控制电路25将定时控制电路25a生成的交替成为“H”、“L”的控制信号S25输出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
向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NMOS 22的栅极供给控制信号S25,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NMOS 22根据控制信号S25的电平来导通和截止。
如果控制信号S25成为“H”,则NMOS 22导通,在NMOS 22导通的期间内,在线圈21中流过开关电流而积蓄能量。如果控制信号S25成为“L”,则NMOS 22截止,在NMOS 22截止的期间内,电流根据导通期间内积蓄的能量经二极管23流过电容器24。电容器24由该电流来充电,对施加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上的脉动电压进行平滑。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用比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更高的电压对电容器24进行充电。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成为电压E1
DC/DC部控制电路35开始工作,向NMOS 32的栅极供给“H”或“L”的控制信号S35。
在控制信号S35为“H”时,NMOS 32导通,在NMOS 22导通的期间内,从电容器24向变压器31的初级线圈31a流过开关电流而积蓄能量。
在控制信号S35为“L”时NMOS 32截止,在NMOS 32截止时,电流根据导通期间内积蓄的能量,经次级线圈31b及二极管33流向电容器34。电容器34由该电流来充电,对二极管33的整流电压进行平滑。电容器34被以用于向负载L供给的直流电压V0进行充电。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用电阻36a及36b来生成与直流电压V0成正比的电压,将表示直流电压V0的电平的信号提供给DC/DC部控制电路35。DC/DC部控制电路35根据从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提供的信号的电平来进行PWM控制。
即,如果直流电压V0略微高于预先设定的电压,则DC/DC部控制电路35略微减小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如果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略微变小,则直流电压V0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压V0略微低于预先设定的电压,则DC/DC部控制电路35略微增大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如果略微增大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则直流电压V0上升。这样,直流电压V0被控制成为预先设定的电压,大致恒定。
随着负载L中流过的负载电流I0的增减,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或者成为非轻负载状态。随着该负载状态的变化,直流电压V0也略微变化。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根据DC/DC部控制电路35产生的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来检测负载L的负载状态。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的电阻40a及电阻40b对“H”和“L”重复的控制信号S35的电平进行分压。电容器40c由该控制信号S35的分压信号来充电,对该分压信号进行平滑。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将电平平滑过的信号供给到比较器40d的输入端子(+)。
比较器40d比较从电容器40c提供的信号的电平和从基准电源40e提供的基准电压。
如图5所示,在时刻t2~t3,在负载L中流过恒定的负载电流I0,提供给比较器40d的输入端子(+)的电容器40c的信号电平高于基准电压后,比较器40d输出“H”的信号S40。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将该“H”的信号S40作为表示负载L是非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
如果供给到期间设定电路41的NMOS 41a的栅极的信号S40的电平是“H”,则NMOS 41a导通。NMOS 41a导通后,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接地,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大致成为0。供给到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信号的电平在阈值小于等于Vth1,所以施密特触发电路41d将“H”的信号S41供给到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
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PMOS 42a,在向其栅极供给了“H”的信号S41后截止。PMOS 42a截止后,PFC部控制电路25将定时控制电路25a生成的控制信号S25输出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用比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更高的电压对电容器24进行充电,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成为电压E1
到了时刻t3,负载L中流过的负载电流I0减少后,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变小。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变小、从电容器40c提供的信号的电平低于基准电压后,比较器40d输出的信号S40的电平从“H”变成“L”。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将该“L”的信号S40作为表示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信号,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
供给到期间设定电路41的NMOS 41a的栅极的信号S40的电平从“H”变成“L”后,导通着的NMOS 41a截止。NMOS 41a截止后,电容器41b由恒流源41c的电流来充电,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从0起上升。
即使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上升,如果在超过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阈值Vth1前的时刻t4返回到非轻负载状态,则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也将“H”的信号S40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然后,期间设定电路41的NMOS 41a在向其栅极供给了“H”的信号S40后导通,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仍旧未超过阈值Vth1,电容器41b再次接地。因此,施密特触发电路41d将“H”的信号S41继续供给到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PMOS 42a。
PMOS 42a仍旧截止,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NMOS 22根据PFC部控制电路25输出的控制信号S25的电平来导通和截止。这样,即使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如果在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T前切换到非轻负载状态,则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仍旧继续工作。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继续工作,到了时刻t9,负载L中流过的负载电流I0减少,比较器40d的输入端子(+)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后,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同样将“L”的信号S40作为表示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信号,输出到期间设定电路41。
期间设定电路41的NMOS 41a截止,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从0起上升。即使从时刻t9起经过时间T,到了时刻t10,如果非轻负载状态继续,则电容器41b的充电电压Vc超过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阈值Vth1。
供给到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信号的电平超过阈值Vth1后,施密特触发电路41d将“L”的信号S41供给到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
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PMOS 42a在向其栅极供给了“L”的信号S41后导通。PMOS 42a导通后,PFC部控制电路25将“L”的控制信号S25供给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NMOS 22在向其栅极供给了“L”的控制信号S25后仍旧截止。即,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后,功耗相应降低。然后,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降低。
在时刻t11,负载L成为非轻负载状态的情况下,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开始工作。在负载L成为非轻负载状态的情况下,开关电源装置的负载增大,所以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进一步降低。但是,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停止工作的时刻t10的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成为电压E1,所以即使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开始工作,充电电压E0也不会降低到小于等于电压E2。因此,DC/DC变换电路30能够维持输出电压V0,将大致恒定的输出电压V0施加到负载L上。
然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开始工作后,经过了起动时间后,对电容器24进行充电,使充电电压E0上升到电压E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即使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在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T之前,也使起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继续工作。
因此,即使负载L重复轻负载状态和非轻负载状态,也能够防止电容器24的充电电压E0达到小于等于DC/DC变换电路30的最低工作电压E2,能够将DC/DC变换电路30的输出电压V0维持在预先设定的电压上。因此,能够防止负载L的误操作。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图。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搭载了使用线圈21的非绝缘型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的开关电源装置,但是可以搭载各种功率因数改善电路。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DC/DC变换电路30使用了变压器31,但是也可以搭载不使用变压器的DC/DC变换电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搭载绝缘型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50和升压型的DC/DC变换电路60,并且包括负载状态检测电路70、期间设定电路71、以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72。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50包括变压器51、NMOS 52、二极管53、电容器54、以及PFC部控制电路55。
在对交流电源1产生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全波整流电路2的正极上,连接着变压器5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在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上连接着NMOS 52的漏极。NMOS 52的源极被连接在全波整流电路2的负极上。
在变压器5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上,连接着二极管53的阳极,在二极管53的阴极上连接着电容器54的一个电极。电容器54的另一个电极与变压器5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一起接地。在NMOS 52的栅极上连接着PFC部控制电路55的输出端子。PFC部控制电路55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PFC部控制电路25同样的电路。
DC/DC变换电路60包括线圈61、NMOS 62、二极管63、电容器64、DC/DC部控制电路65、以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66。
线圈61的一端被连接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50的电容器54和二极管53的连接点上。在线圈61的另一端上,连接着NMOS 62的漏极和二极管63的阳极。二极管63的阴极被连接在电容器64的一个电极上。电容器64的另一个电极与NMOS 62的源极一起接地。在电容器64的两个电极间连接着负载L。
DC/DC部控制电路65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DC/DC部控制电路35同样的电路,DC/DC部控制电路65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NMOS 62的栅极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66是与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6同样的电路,被连接在电容器64的一个电极和二极管63的阴极的连接点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66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DC/DC部控制电路65上。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70、期间设定电路7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72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期间设定电路4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分别同样的电路,同样连接。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50根据PFC部控制电路55产生的控制信号使NMOS 52导通和截止。在NMOS 52导通时,在变压器51的初级线圈中流过开关电流。通过流过该开关电流,在变压器51中积蓄能量,在NMOS52截止时,该能量经变压器51的次级线圈及二极管53被充入到电容器54中。
DC/DC变换电路60的NMOS 62根据DC/DC部控制电路65产生的控制信号的电平来导通和截止,在NMOS 62导通时,在线圈61流过开关电流。通过在线圈61流过开关电流,在NMOS 62截止的期间内,线圈61中积蓄的能量经二极管63积蓄到电容器64中。电容器64中积蓄的能量成为向负载L供给的直流输出电压V0
负载状态检测电路70、期间设定电路7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72与第1实施方式的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期间设定电路4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分别同样工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搭载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50及DC/DC变换电路60,但是负载状态检测电路70、期间设定电路7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72与第1实施方式的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期间设定电路41及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分别同样工作。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抑制了向负载L提供的直流输出电压V0的变动,能够防止负载L的误操作等。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其变形例有以下几种。
(1)本发明并不限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50,可以是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50不同的升压型的开关电源电路,也可以是倍压整流电路。
(2)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DC/DC变换电路30、60,也能够应用于各种搭载DC/DC变换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
(3)图3的期间设定电路41包括施密特触发电路41d,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包括直流电源41e及比较器41f,来取代施密特触发电路41d。
图7是期间设定电路41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在此情况下,将电容器41b的一个电极和NMOS 41a的漏极的连接点连接在比较器41f的输入端子(-)上,将直流电源41e连接在比较器41f的输入端子(+)上即可。此外,也可以按照比较器41f的输出来改变直流电源41e产生的基准电压,与设有施密特“非”门即施密特触发电路41d的情况同样,具有迟滞。
(4)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施密特触发电路的期间设定电路41,在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的输出信号S40和期间设定电路41的输出信号S41之间设置迟滞,稳定地切换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中的充电的实施和停止。相反,也可以在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中设置施密特触发电路等具有迟滞的电路,稳定地切换功率因数改善电路20中的充电的实施和停止。
(5)在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中,根据控制信号S35的占空比来判定是轻负载状态还是非轻负载状态,但是也可以采用根据直流输出电压V0来判定的结构、或根据反馈信号来判定的结构。
(6)采用了用PMOS 42a来构成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将控制信号S25固定在“L”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用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产生的信号来激活、或者去活PFC部控制电路25的结构。
(7)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可以变更为下面的图8所示的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
图8是负载状态检测电路40的变形例——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的电路图。
该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包括导通期间比较电路80A和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0B。
导通期间比较电路80A由延迟型触发器(フリップフロップ)(以下称为D-FF)81构成。向D-FF 81的数据输入端子D输入从DC/DC部控制电路35向NMOS 32的栅极提供的控制信号S35。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成为该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的输出端子,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输出表示负载L为轻负载状态还是非轻负载状态的信号S40。
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0B包括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和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以及切换开关电路84。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是与未图示的内部振荡器等产生的周期波信号同步、产生具有第1基准期间(T1)的宽度的脉冲信号P1的电路。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是与该周期波信号同步、而且产生具有比第1基准期间短的第2基准期间(T2)的宽度的脉冲信号P2的电路。
切换开关电路84包括二输入“与”门84a、二输入“与”门84b、以及二输入“或”门84c。“与”门84a的一个输入端子被连接在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的输出端子上,“与”门84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被连接在D-FF 81的反相输出端子 Q上。“与”门84a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或”门84c的一个输入端子上。
“与”门84b的一个输入端子被连接在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的输出端子上。“与”门84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被连接在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上。“与”门84b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或”门84c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上。“或”门84c的输出端子成为切换开关电路84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D-FF 81的时钟端子上。
下面说明负载状态检测电路80的工作。
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与未图示的振荡器产生的周期波信号同步,来产生脉宽为T1的脉冲信号P1。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与该周期波信号同步来产生脉宽为比T1短的T2的脉冲信号P2。
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和反相输出端子 Q分别输出逻辑电平互补的信号。在D-FF 81的反相输出端子 Q为“H”时,切换开关电路84的“与”门84a使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产生的脉冲信号P1通过。在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为“H”时,“与”门84b使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产生的脉冲信号P2通过。“或”门84c求“与”门84a、84b的输出信号的逻辑“或”,提供给D-FF 81的时钟端子。即,切换开关电路84在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为“H”时选择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将其输出信号提供给D-FF 81的时钟端子,在D-FF 81的反相输出端子 Q为“H”时,选择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并将其输出信号提供给D-FF 81的时钟端子。
D-FF 81在时钟端子的电平下降时,锁存DC/DC部控制电路35提供给NMOS 32的栅极的控制信号S35的信号电平的状态。
例如,在D-FF 81的反相输出端子 Q为“H”时,切换开关电路84选择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向D-FF 81的时钟端子提供脉冲信号P1。在脉冲信号P1下降时,如果是控制信号S35为“H”、NMOS 32导通着的状态,则D-FF 81锁存“H”,从正相输出端子Q输出“H”。
如果控制信号S35在脉冲信号P1下降以前为“L”,则D-FF 81锁存“L”,从正相输出端子Q输出“L”。即,D-FF 81比较NMOS 32导通的期间和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产生的期间,将其结果表示为信号S40。在负载L为轻负载状态时,NMOS 32截止的定时早,所以信号S40成为“L”。在负载L为非轻负载状态时,NMOS 32截止的定时晚,所以信号S40成为“H”。
在D-FF 81的正相输出端子Q为“H”时,切换开关电路84选择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向D-FF 81的时钟端子提供脉冲信号P2。在脉冲信号P2下降时,如果是控制信号S35为“H”、NMOS 32导通的状态,则D-FF 81锁存“H”,正相输出端子Q的电平成为“H”。如果控制信号S35在脉冲信号P2下降以前为“L”,则D-FF 81锁存“L”,输出正相输出端子Q的电平。
即,D-FF 81比较NMOS 32导通的期间、和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产生的期间,输出表示其结果的信号S40。在负载L为轻负载状态时,NMOS 32截止的定时早,所以信号S40成为“L”。在负载L为非轻负载状态时,NMOS 32截止的定时晚,所以信号S40成为“H”。
其中,通过使第1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2设定的期间(T1)比第2基准期间产生电路83设定的基准期间(T2)长,切换开关电路84在选择切换时具有迟滞。
(8)图4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通过使PMOS 42a导通、使PFC部控制电路25的输出端子接地,而使开关元件——NMOS 22停止开关工作。在该方法中,驱动PFC部控制电路25的未图示的控制电源接地,损耗很大。为了防止这种损耗,也可以采用下面的图9及图10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90、100。
图9是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变形例——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90的电路图。
该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90包括“非”门91、3个NPN型晶体管92、93、94、2个PNP型晶体管95、96、以及恒流源97。从期间设定电路41向“非”门91的输入端子输入信号S41。“非”门91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在晶体管92的基极上。晶体管92的发射极接地。
晶体管92的集电极、晶体管93的集电极及基极、以及晶体管94的基极被连接在恒流源97上。晶体管93、94的发射极一起接地。晶体管93、94构成电流镜电路。
晶体管94的集电极被连接在晶体管95的集电极及基极、以及晶体管96的基极上。晶体管95、96的发射极被共同连接在电源上。晶体管95、96构成电流镜电路。晶体管96的集电极被连接在PFC部控制电路25的驱动电流Ibias输入端子上。
在图9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90中,如果从期间设定电路41提供的信号S41的电平高,则“非”门91输出“L”,晶体管92截止。由此,晶体管93及晶体管94的基极电压上升,晶体管93及晶体管94导通。即,由晶体管93、94组成的电流镜电路导通。由于晶体管94导通,所以晶体管95及晶体管96的基极电压下降,由晶体管95及晶体管96组成的电流镜电路导通。由此,驱动电流Ibias经晶体管96流入到PFC部控制电路25中。被提供了驱动电流Ibias的PFC部控制电路25开始工作,产生使NMOS 22导通和截止的控制信号S25。
如果从期间设定电路41提供的信号S41的电平低,则“非”门91输出“H”,晶体管92导通。由于晶体管92导通,所以晶体管93及晶体管94的基极电压降低,由晶体管93、94构成的电流镜电路成为截止状态。由于晶体管94截止,所以构成电流镜电路的晶体管95、96的基极电压上升,晶体管96截止。由于晶体管96截止,所以驱动电流Ibias不流入到PFC部控制电路25中,PFC部控制电路25停止工作。即,控制NMOS 22的导通截止的控制信号S25被固定在“L”,NMOS 22停止导通和截止。
在该图9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90中,通过不使PFC部控制电路25的内部的驱动电流Ibias流入到PFC部控制电路25中,来停止NMOS22的导通和截止,所以能够大幅度抑制PFC部控制电路25中的功耗。
图10是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42的另一变形例——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00的电路图。
该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00由电阻101、NPN型晶体管102、电阻103、以及PNP型晶体管104构成。从期间设定电路41向电阻101的一端输入信号S41。电阻101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晶体管102的基极上。晶体管10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102的集电极被连接在电阻103的一端上。电阻103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晶体管104的基极上。
晶体管104的发射极被连接在电源上,晶体管104的集电极被连接在PFC部控制电路25的电源端子上。晶体管104成为切断向PFC部控制电路25供给的电力的开关。
在期间设定电路41输出的信号S41的电平高时,晶体管102是导通状态,使晶体管104的基极电压下降。因此,晶体管104是导通状态,向PFC部控制电路25供给电力,PFC部控制电路25工作。由此,NMOS22导通和截止。如果期间设定电路41的输出信号S41的电平降低,则晶体管102截止,晶体管104截止。在此状态下,不向PFC部控制电路25供给电力,PFC部控制电路25不工作,NMOS 22不导通和截止。
在该图10的PFC导通截止切换电路100中,晶体管104切断PFC部控制电路25的电源,所以能够将PFC部控制电路25中的功耗抑制到最小限度。
本发明以2002年12月2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2-373027为基础,在本说明书中包含其整个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作为参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使用电源装置的产业领域。

Claims (8)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部(20,50),被起动后对充电元件(24、54)进行充电;
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根据上述充电元件(24,54)的第1直流电压来生成第2直流电压,将生成的第2直流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以及
工作控制部(40,41,42,70,71,72,80,90,100),起动上述充电部(20,50),并且判别上述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施加上述第2直流电压的上述负载(L)的状态是否为轻负载状态,当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时,在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向上述充电元件(24,54)充电的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开始、到上述工作控制部(40,41,42,70,71,72,80,90,100)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工作为止的时间,是根据从上述充电部(20,50)被起动开始、到上述第1直流电压达到上述充电部(20,50)在非轻负载状态下工作时的电压为止的起动时间来预先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作控制部包括:
负载状态检测部(40,70,80),检测上述负载(L)的负载状态,输出表示上述负载(L)是否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
输出定时设定部(41,71),在从上述负载状态检测部(40,70,80)输出了表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时,设定并输出从输出该判别信号时起的定时;以及
工作停止部(42,72,90,100),在从上述输出定时设定部(41,71)输出了表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时,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向上述充电元件(24,54)充电的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由包括开关元件(32)的开关电源电路构成;
上述负载状态检测部(40,70,80)取得使上述开关元件(32)导通和截止的控制信号,根据取得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判别上述负载(L)是否成为轻负载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定时设定部(41,71)具有用于与从上述负载状态检测部(40,70,80)输出的判别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的2个阈值,通过将第1阈值设定成比第2阈值高,而具有迟滞;所述第1阈值用于与表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所述第2阈值用于与表示上述负载(L)成为非轻负载状态的判别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充电部(20,50)是功率因数改善电路,该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包括:
上述充电元件(24,54);
线圈(21,51);
开关元件(22,52),由上述工作控制部(40,41,42,70,71,72,80,90,100)来控制而重复导通/截止的开关工作,向上述线圈(21,51)中重复流入与上述线圈(21,51)的输入电压对应的开关电流;以及
二极管(23,53),对根据上述线圈(21,51)中积蓄的能量而流过的开关电流进行整流,并供给到上述充电元件(24,5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开始、到上述工作控制部(40,41,42,70,71,72,80,90,100)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工作为止的时间,被设定在100μsec至10sec的范围内。
8.一种电源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包括:
充电部(20,50),被起动后对充电元件(24、54)进行充电;以及
直流电压生成部(30,60),根据上述充电元件(24,54)的第1直流电压来生成第2直流电压,将生成的第2直流电压施加到负载(L)上;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判别上述负载(L)是否为轻负载状态的步骤;以及
当判别为上述负载(L)成为轻负载状态后,在经过了上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使上述充电部(20,50)停止工作。
CNB2003801057420A 2002-12-24 2003-12-09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54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3027/2002 2002-12-24
JP2002373027 2002-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631A true CN1726631A (zh) 2006-01-25
CN100505494C CN100505494C (zh) 2009-06-24

Family

ID=3267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57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5494C (zh) 2002-12-24 2003-12-09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72018B2 (zh)
JP (1) JP4229068B2 (zh)
KR (1) KR100685241B1 (zh)
CN (1) CN100505494C (zh)
WO (1) WO2004059822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069A (zh) * 2010-03-18 2010-08-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
CN101902137A (zh) * 2009-05-29 2010-12-01 索尼公司 电源装置
CN101938161A (zh) * 2010-09-13 2011-01-05 凃杰生 具电力转换的交换式充电装置
CN102291017A (zh) * 2006-07-12 2011-12-21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高压电源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40485B (zh) * 2008-07-28 2012-07-25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
CN103812345A (zh) * 2014-01-20 2014-05-21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
CN104184348A (zh) * 2013-05-22 2014-12-03 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对不同负载均能维持高转换效率的电源供应系统
CN105515418A (zh) * 2014-10-08 2016-04-20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轻负载的pfc停机电路
CN103227559B (zh) * 2012-01-31 2017-05-10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形成具有断开模式的开关模式电源控制器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07852091A (zh) * 2015-07-06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针对负载轮廓的自动模式优化的电压调节器
CN110401347A (zh) * 2018-04-24 2019-11-01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直流电源装置
CN111830424A (zh) * 2019-03-29 2020-10-27 捷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状态检测装置
CN113629654A (zh) * 2021-08-04 2021-11-09 深圳市英锐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电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4987B2 (ja) * 2005-12-28 2011-09-21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1398548B (zh) * 2007-09-28 2010-05-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US20090241592A1 (en) * 2007-10-05 2009-10-0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electronic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950206B2 (en) 2007-10-05 2015-02-1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electronic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895003B2 (en) 2007-10-05 2011-02-2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ibration protection in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9541907B2 (en) 2007-10-08 2017-01-1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parameters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8448459B2 (en) 2007-10-08 2013-05-2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arameters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8459053B2 (en) 2007-10-08 2013-06-1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539786B2 (en) 2007-10-08 2013-09-2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verheat of a compressor
US20090092502A1 (en) * 2007-10-08 2009-04-09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418483B2 (en) 2007-10-08 2013-04-16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arameters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KR100967048B1 (ko) * 2007-12-07 2010-06-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부하 전류의 변화에 따라 출력 전압을 가변하는 직류 전원장치
US7995359B2 (en) 2009-02-05 2011-08-09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 unregulated dormant mode with an event counter in a power converter
US7952895B2 (en) 2008-05-29 2011-05-31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 unregulated dormant mode in a power converter
KR100975925B1 (ko) * 2008-07-25 2010-08-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어댑터 전원장치
US8766548B2 (en) 2008-11-03 2014-07-01 Gt Biomescilt Light Limited AC to DC LED illumin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
US8035307B2 (en) * 2008-11-03 2011-10-11 Gt Biomescilt Light Limited AC to DC LED illumin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5509454B2 (ja) * 2010-05-27 2014-06-04 ダイヤモンド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とこれを利用する充電器
US9357598B2 (en) 2010-12-09 2016-05-31 Indice Semiconductor Inc.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and device
JP5757785B2 (ja) * 2011-05-19 2015-07-29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2545632A (zh) * 2012-01-09 2012-07-04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的驱动电路
JP5920075B2 (ja) * 2012-07-13 2016-05-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5920076B2 (ja) * 2012-07-13 2016-05-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TWI474593B (zh) * 2012-09-06 2015-02-21 Fsp Technology Inc 具功率因數校正與脈寬調變機制的電源供應裝置及其方法
US9955547B2 (en) * 2013-03-14 2018-04-2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Charging an input capacitor of a load control device
JP6206162B2 (ja) * 2013-12-19 2017-10-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A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ac/dc変換方法
JP6001587B2 (ja) 2014-03-28 2016-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10622979B2 (en) * 2018-08-20 2020-04-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lay cell
CN109245526B (zh) * 2018-09-21 2024-04-12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US11206743B2 (en) 2019-07-25 2021-12-2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gies, Inc. Electronics enclosure with heat-transfer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7014A (en) * 1991-01-09 1994-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witching DC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3041842B2 (ja) 1994-03-31 2000-05-15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共振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JP3517849B2 (ja) 1994-10-11 2004-04-12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直流電源装置
US5949226A (en) 1995-04-10 1999-09-07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 DC/DC converter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on and improved efficiency
JPH11252931A (ja) * 1998-02-27 1999-09-17 Canon Inc 高圧電源装置
JP2000139075A (ja) * 1998-10-30 2000-05-16 Nec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1157450A (ja) * 1999-11-19 2001-06-08 Sanken Electric Co Ltd 直流電源装置
JP4462734B2 (ja) * 2000-08-10 2010-05-12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駆動信号供給回路
JP2002171692A (ja) * 2000-12-06 2002-06-14 Hitachi Ltd 直流電源装置
US6487098B2 (en) * 2001-02-01 2002-1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circuit that eliminates an inrush current limit circuit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017B (zh) * 2006-07-12 2014-12-10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高压电源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91017A (zh) * 2006-07-12 2011-12-21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高压电源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40485B (zh) * 2008-07-28 2012-07-25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
CN101902137A (zh) * 2009-05-29 2010-12-01 索尼公司 电源装置
CN101902137B (zh) * 2009-05-29 2014-08-06 索尼公司 电源装置
CN101795069A (zh) * 2010-03-18 2010-08-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
CN101938161A (zh) * 2010-09-13 2011-01-05 凃杰生 具电力转换的交换式充电装置
CN101938161B (zh) * 2010-09-13 2014-04-23 凃杰生 具电力转换的交换式充电装置
CN103227559B (zh) * 2012-01-31 2017-05-10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形成具有断开模式的开关模式电源控制器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04184348A (zh) * 2013-05-22 2014-12-03 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对不同负载均能维持高转换效率的电源供应系统
CN104184348B (zh) * 2013-05-22 2017-04-12 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系统
CN103812345A (zh) * 2014-01-20 2014-05-21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
CN103812345B (zh) * 2014-01-20 2016-04-27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
CN105515418A (zh) * 2014-10-08 2016-04-20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轻负载的pfc停机电路
CN105515418B (zh) * 2014-10-08 2019-07-12 电力集成公司 用于轻负载的pfc停机电路
CN107852091A (zh) * 2015-07-06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针对负载轮廓的自动模式优化的电压调节器
CN110401347A (zh) * 2018-04-24 2019-11-01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直流电源装置
CN110401347B (zh) * 2018-04-24 2024-04-16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直流电源装置
CN111830424A (zh) * 2019-03-29 2020-10-27 捷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状态检测装置
CN113629654A (zh) * 2021-08-04 2021-11-09 深圳市英锐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电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9654B (zh) * 2021-08-04 2023-09-15 深圳市英锐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电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5494C (zh) 2009-06-24
KR100685241B1 (ko) 2007-02-22
KR20050085544A (ko) 2005-08-29
US20060056210A1 (en) 2006-03-16
US7272018B2 (en) 2007-09-18
JPWO2004059822A1 (ja) 2006-05-11
JP4229068B2 (ja) 2009-02-25
WO2004059822A1 (ja) 2004-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6631A (zh)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CN1204679C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249904C (zh) 开关电源
CN1040272C (zh) 逆变装置
CN1241317C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860671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262384C (zh) 具有减少开关损耗的元件的电弧加工电源
CN1885704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138332C (zh) 功率转换装置以及使用它的空调机
CN1992494A (zh) 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控制电路
CN101060285A (zh) 一种实现隔离高频开关dc-dc变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677824A (zh) 开关电源控制用半导体装置
CN1780512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用半导体电路及具有它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CN1521930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121276A (zh) 电动机运行控制器和绝缘型双向直流电压转换器
CN1623270A (zh) 电源装置启动方法、电源装置的启动电路及电源装置
CN1906839A (zh)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
CN1024619C (zh) 中性点钳位的电力逆变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596503A (zh) 开关电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34846A (zh) 电容器充电装置
CN1713498A (zh) Dc-dc变换方法及其变换器
CN1365181A (zh) Dc-dc变换器
CN1906837A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848652A (zh) 开关电源装置和开关方法
CN1264271C (zh) 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