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3976A -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3976A
CN1683976A CNA2005100642625A CN200510064262A CN1683976A CN 1683976 A CN1683976 A CN 1683976A CN A2005100642625 A CNA2005100642625 A CN A2005100642625A CN 200510064262 A CN200510064262 A CN 200510064262A CN 1683976 A CN1683976 A CN 168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acklight assembly
supporter
electrode
lam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4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3976B (zh
Inventor
姜商敏
朴钟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3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83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39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75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ring-shaped fluorescent light sources
    • F21V19/0095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ring-shaped fluorescent light sources of U-shaped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compact fluorescent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2C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灯的移动以提高显示质量的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灯单元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覆盖部件在对应于弯曲部分的区域及对应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区域中的某一区域形成,灯支撑部件固定灯单元的弯曲部分。因此,固定了与两个1字形灯产生相同光的U字形或C字形灯,解决了因外部冲击等原因灯移动而产生的灰度的变化或灯的开启不理想的弊端。

Description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 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防止灯的移动以提高显示质量的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显示装置是用户通过图像认识信息处理装置处理过的数据的装置。显示装置之一的液晶显示器利用根据所施加的电场改变光透射比的液晶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器不能自发光,利用调整来自外部光量的受光元件,因此其需要单独的光源,即,需要背光源组合体。背光源组合体根据光源的位置分为边缘(Edge)型和直下型。
边缘型背光源组合体具有在导光板的侧面安装光源-灯单元的结构。因而,边缘型背光源组合体主要适用于如折叠式及台式电脑等显示面积较少的液晶显示器。
另外,直下型背光源组合体是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而重点开发的结构,其在扩散光的扩散板下部排列一列一个以上的灯,向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面照射光。这种直下型背光源组合体可以利用多个灯,因此比边缘型背光源组合体具有可以确保高灰度的优点。
直下型背光源组合体具有并排多个1字形灯的结构。此时,上述1字形灯由多个固定部件固定。即,上述1字形灯由分别形成于邻接两个端部区域的至少两个以上固定部件固定。
因而,并排多个1字形灯的背光源组合体需要多个固定部件。例如,当并排六个1字形灯时,至少需要12个以上的固定部件。
像这样,具有上述1字形灯的背光源组合体需要很多的固定部件,因此具有其背光源组合体的制造成本上升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用少数的固定部件防止灯移动的背光源组合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灯单元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覆盖部件形成于对应于弯曲部分的区域及对应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某一区域;面板引导部件容纳利用来自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灯支撑部件固定灯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灯单元具有形成于第一侧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第一覆盖部件形成于对应弯曲部分的区域上,并具有插入弯曲部分的第一插入孔;第二覆盖部件形成于对应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区域,插入第一及第二电极;面板引导部件容纳利用来自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灯支撑部件固定灯单元的弯曲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多个灯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接纳容器由第一至第四边组成,并且位于多个灯的下部,用于接纳多个灯;第一覆盖部件接触于接纳容器的第一边,并且具有插入多个灯中的一部分灯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第一插入孔群;第二覆盖部件接触于面对第一边的第二边,并且具有插入多个灯中的剩余灯的第一及第二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多个灯支撑部件固定多个灯的弯曲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及第二电极,包括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上具有弯曲部分的灯单元、形成于对应弯曲部分的区域及对应于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上的覆盖部件、接纳利用来自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的面板引导部件、固定灯单元弯曲部分的灯支撑部件,显示单元具有通过来自背光源组合体的光显示图像的有效显示区域及从外部围绕有效显示区域的非有效显示区域。
这种背光源组合体及其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通过灯支撑部件固定产生与两个1字形灯相同光的U字或C字型灯,从而可以解决因外部冲击等原因移动灯而产生的灰度变化或不能正常启动灯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灯支撑部件详细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1-1′线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灯支撑部件的其它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是灯的弯曲部分插入到第一覆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灯的热电极及冷电极插入到第二覆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9是详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灯单元                    200:反射板
210a、210b、210c:灯支撑部件   212:支撑体
212a:孔                       212b:开口部
214:第一固定单元              216:第二固定单元
300:模板(mold)框架            400:扩散板
50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及显示装置。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包括灯单元100、反射板200、第一接纳容器300(以下简称模板框架)、扩散板400、第二接纳容器500(以下简称底盘)、第一覆盖部件600及第二覆盖部件610。
在这里,灯单元100在一端形成热电极(未示出),另一端形成冷电极(未示出),其包括:产生光的第一灯110、第二灯120及第三灯130;围绕第一灯11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一灯固定器(holder)112及第二灯固定器114;围绕第二灯12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三灯固定器122及第四灯固定器124;分别围绕第三灯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五灯固定器132及第六灯固定器134。
此时,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在同一侧形成热电极及冷电极。即,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曲线部分,即呈具有曲线部分的U字或C字型,所以在同一侧形成热电极及冷电极。因此,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分别可以得到使用两个1字形灯的效果,从而通过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得到使用6个1字形灯的效果。
在这里,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具有C字型。即,用曲线连接C字型灯的开头弯曲部分和末端弯曲部分,而用垂直于1字型的两个灯的直线部分连接U字型灯的开头弯曲部分和末端弯曲部分。
而且,灯单元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灯11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一灯电线116及第二灯电线118、分别连接在第二灯12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三灯电线126及第四灯电线128、分别连接在第三灯120热电极及冷电极上的第五灯电线136及第六灯电线138。
此时,因为第一灯11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第一及第二灯电线116、118具有相同的长度,因为第二灯12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也形成于同一侧,第三及第四灯126、128具有相同的长度。而且,因为第三灯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第五及第六灯电线136、138具有相同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例举了形成3个U字或C字型灯的情况,但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多种形式组成。
上述反射板200形成于灯单元的下部,以反射来自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光中泄漏到下部的光,并且向上部射出。在这里,反射板200包括与底面形成规定角度的第一倾斜面210及第二倾斜面220。
而且,反射板200进一步包括防止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移动的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上述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形成于面对形成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侧的对面一侧的反射板200区域。即,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在对应于开头弯曲部分和末端弯曲部分的中心区域的反射板200形成。此时,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形成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相同个数的3个。
图2是图1所示的灯支撑部件详细立体图,而图3是沿着图2的1-1′线的截面图。
参照图2及图3,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包括支撑体212及形成于支撑体212的第一固定单元214及第二固定单元216。
在这里,支撑体212起到固定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作用。而且,第一及第二固定单元214、216起到将支撑体212固定于反射板200及底盘500的作用。
上述支撑体212具有固定厚度,呈长方形状,并且包括具有固定直径W1的孔212a。在上述孔212a的一侧形成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弯曲部分中心的开口部212b。因而,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随着弯曲部分通过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的开口部212b插入到孔中而被固定。
此时,优选地,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即,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由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形成。
上述孔212a的直径W1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外径W3相同或比其稍微小。在这里,孔212a的直径W1比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直径稍微小时,可以更加正确地固定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
而且,开口部212b的形成宽度W2小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外径W3。但是,灯支撑部210a、210b、210c由上述的弹性材料形成,因此开口部212b的形成宽度W2容易撑开,从而可以使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通过。
上述第一固定单元214在支撑体212的底面的一部分中具有规定宽度,并且向两侧延伸,以增加支撑体212与反射板200之间的接触面。此时,支撑体212与第一固定单元214呈反T字型。而且,支撑体212和第一固定单元214具有大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直径的高度h。
而且,第二固定单元216是从第一固定单元214的底面延伸规定长度的固定杆。此时,第二固定单元216具有随着形成于反射板200的第一贯通孔202和形成于底盘500的第二贯通孔502上施加规定力量而被插入的粗细度。
因此,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通过依次插入到第一及第二贯通孔202、502的第二固定单元214,固定在反射板200及底盘500上,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随着弯曲部分插入到固定体212的孔212a中而被固定。
上述第二固定单元216进一步包括具有以轴方向为基准对称的箭头形状的脱离防止部件。因而,第二固定单元216插入到第一及第二贯通孔202、502后,通过脱离防止部件从反射板200及底盘500不脱离。
而且,第二固定单元216形成钩状,可以将灯支撑部210a、210b、210c固定在反射板200及底盘500上。
另外,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由形成于与反射板200接触的粘合面的双面胶带或粘合剂被固定。
具有如上结构的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也可以由多种形态组成。
图4是图1所示的灯支撑部件的其它形状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灯支撑部件220包括:具有固定厚度,并且呈长方形状的支撑体222;形成于支撑体222上面一侧,并且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圆柱面中一部分接合的灯固定器224;从形成于支撑体222上面其它侧的支撑凸起及支撑体222的背面凸起,将支撑体222固定在反射板200及底盘500上的固定单元228。
在这里,灯固定器224起到固定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作用。上述支撑体222及固定单元222、228起到在反射板200及底盘500固定灯固定器224的作用。
而且,支撑凸起226具有固定高度形成,可以缓解第一覆盖部件600施加的冲击,以防止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损坏。
另外,灯支撑部件220不仅形成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也形成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直线部分。因而,灯支撑部件220的灯固定器224固定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支撑凸起226使位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上部的扩散板400和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之间的保持一定间隔。
再次参照图1,第一覆盖部件600形成于灯单元100的一侧,而第二覆盖部件610形成于面对上述一侧的其它侧。
即,第一覆盖部件600在对应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的区域形成,而第二覆盖部件610在对应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区域形成。
上述第一覆盖部件600呈具有固定接纳空间的空心的长方形状。即,第一覆盖部件600的截面具有′口′字形状。
而且,第一覆盖部件600包括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即,具有插入开头弯曲部分和末端弯曲部分的第一插入孔群605。上述第一插入孔群605包括相当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个数两倍的6个插入孔,即第一插入孔605a、第二插入孔605b、第三插入孔605c、第四插入孔605d、第五插入孔605e及第六插入孔605f。
另外,第二覆盖部件610也具有与第一覆盖部件相同的形状。即,第二覆盖部件610呈具有固定接纳空间的空心的长方形状,其截面具有′口′字形状。
而且,第二覆盖部件610包括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615。第二插入孔群615包括第七插入孔615a、第八插入孔615b、第九插入孔615c、第十插入孔615d、第十一插入孔615e及第十二插入孔615f。
在上面例举了形成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的情况,但也可以只形成第一覆盖部件或第二覆盖部件。
图5是灯的弯曲部分插入到第一覆盖部件的立体图,而图6是灯的热电极及冷电极插入到第二覆盖部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5及图6,第一覆盖部件600与对应于灯单元100一侧的底盘500的一边接触,而第二覆盖部件610与对应于灯单元100的另一侧的底盘500的另一边接触。
在第一覆盖部件600的第一至第六插入孔605a、605b、605c、605d、605e、605f中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开头弯曲部分和末端弯曲部分。由此,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弯曲部分容纳到第一覆盖部件600内部的接纳空间。
而且,随着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容纳到第一覆盖部件600内部的接纳空间,固定曲线部分的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也位于第一覆盖部件600内部的接纳空间。
因而,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位于第一覆盖部件600内部的接纳空间,因此具有与6个1字形灯按照一定的间隔并排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在这里,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形成间隔为20.6mm左右,形成各灯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一端和另一端间的间隔也是20.6mm左右。因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有6个1字形灯以20.6mm左右的间隔排列的形状。
像这样,使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位于第一覆盖部件600内部的接纳空间内,不让曲线部分露在外部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由曲线部分发射的光亮的线条。
而且,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因为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曲线部分位于第一覆盖部件600的内部接纳空间内,为了防止第一覆盖部件600施加的冲击损坏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如图3所示,其具有大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直径的固定高度h形成。
另外,第二覆盖部件610的第七至第十二插入孔615a、615b、615c、615d、615e、615f中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即,在第七及第八插入孔615a、615b中插入第一灯110的第一及第二灯固定器112、114;在第九及第十插入孔615c、615d中插入第二灯120的第三及第四灯固定器122、124。在第十一及第十二插入孔615e、615f中插入第三灯130的第五及第六灯固定器132、134。
而且,在底盘500的其它边内部形成第一反相器550、第二反相器560、第三反相器570。即,在邻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其它边内部形成第一至第三反相器550、560、570。
第一反相器550与连接于第一灯11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一及第二灯电线116、118连接,第二反相器560与连接于第二灯12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三及第四灯电线126、128连接。而且,第三反相器570与连接于第三灯13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五及第六灯电线136、138连接。
因此,第一反相器550向第一灯110施加规定的电源电压,第二反相器560向第二灯120施加规定的电源电压,第三反相器570向第三灯130施加规定的电源电压。
此时,第一至第三反相器550、560、570向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热电极施加电源电压,向冷电极施加接地电压。另外,第一至第三反相器550、560、570可以分别向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施加正电压及负电压。
如上所述,向与6个1字形灯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施加电压的反相器有3个。因此,本发明与以往用6个反相器向6个灯施加电源电压相比,使用减少了一半个数的反相器,即使用3个反相器。
再次参照图1,扩散板400形成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的上部,并且扩散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产生的光。
底盘500接纳反射板200、灯单元100及扩散板400。此时,底盘500包括插入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的第二固定单元216的第二贯通孔502。
另外,在扩散板400上部可以进一步形成重新扩散来自扩散板400的光的扩散薄片,以及包括提高正面灰度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聚光薄片的光学薄片。
模板框架300形成于扩散板400的上部,将扩散板400推向底盘500,引导将位于上部的显示面板(未示出)。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例举了在灯单元100与底盘500之间形成反射板200的情况,但可以在底盘500内部形成反射光的反射物质代替反射板200。同时,将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固定在底盘500上。
另外,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例举了单独形成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600、610与模板框架300的情况,但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600、610与模板框架300也可以形成一体。
即,在模板框架300的一侧形成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曲线部分的插入孔,其它侧形成插入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插入孔。由此,模板框架可以具有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600、610的功能。
实施例2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分解立体图。在这里,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成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包括:灯单元700;反射板800,形成于灯单元700下部,固定灯单元700;底盘1000,接纳反射板800及灯单元700;扩散板400,形成于灯单元上部扩散灯单元700产生的光;以及模板框架300,形成于扩散板400上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进一步包括形成于灯单元700一侧对应区域的第一覆盖部件900及对应于对应区域对面的第二覆盖部件910。即,第一覆盖部件900与底盘1000的第一短边接触,第二覆盖部件910与面对底盘1000的第一短边的第二短边接触。
在这里,灯单元700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覆盖部件900上插入热电极及冷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灯群700a和在第二覆盖部件910上插入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二灯群700b。
第一灯群700a包括第一灯700、第二灯720及第三灯730,第二灯群700b包括第四灯740、第五灯750及第六灯760。此时,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而且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也形成于同一侧。也就是说,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呈至少两个部分以上弯曲的U字或C字形状,因此,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
而且,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并排平行于底面上的X轴,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也并排平行于底面上的X轴。而且,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和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以垂直于X轴的Y轴为基准左右对称。
第一覆盖部件900包括插入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一插入孔群905。在这里,第一插入孔群905包括:第一插入孔905a、第二插入孔905b、第三插入孔905c、第四插入孔905d、第五插入孔905e及第六插入孔905f。
而且,第二覆盖部件910包括插入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915。在这里,第二插入孔群915包括:第七插入孔915a、第八插入孔915b、第九插入孔915c、第十插入孔915d、第十一插入孔915e及第十二插入孔915f。
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900、910的细部结构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且,在与底盘1000的第一覆盖部件900接触的第一短边内部形成分别向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提供电源电压的反相器(未示出),在与第二覆盖部件910接触的第二短边内部形成分别向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提供电源电压的反相器(未示出)。
反射板800在对应于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的曲线部分的区域形成,其包括防止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移动的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在这里,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的个数为与灯的个数相同的六个。
而且,在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中三个810a、810b、810c在对应于第一至第三灯710、720、730曲线部分的区域的第一列形成,剩余三个820a、820b、820c在对应于第四至第六灯740、750、760曲线部分的区域的第二列形成。此时,第一列及第二列平行于Y轴。
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包括支撑体212及形成于支撑体212上的固定单元214。此时,因为支撑体212、第一及第二固定单元214、216的详细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省略其详细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不仅可以防止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的移动,也可以防止扩散板400的下垂。即,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的支撑体212具有规定的形成高度h。在这里,形成高度h大于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的直径,因此,可以与形成于第一至第六灯710、720、730、740、750、760上部的扩散板400保持一定间隔。
而且,在反射板900和底盘1000形成依次插入灯支撑部件810a、810b、810c、820a、820b、820c的第二固定单元216的第一贯通孔(未示出)及第二贯通孔1002。
模板框架900形成于反射板400上部,将扩散板400推向底盘1000。而且,模板框架900引导将要形成于上部的显示面板(未示出)。
在这里,反射板800、底盘1000及模板框架300的细部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3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分解立体图,在这里,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成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包括:灯单元1100;反射板1200,形成于灯单元1100下部,固定灯单元1100;底盘1300,接纳反射板1200及灯单元1100;第一覆盖部件1400,与底盘1300的第一长边接触;第二覆盖部件1410,与面对第一长边的底盘1300第二长边接触;扩散板400,形成于灯单元1100上部;以及模板框架300,形成于扩散板400上部。
在这里,第一灯单元1100包括:在第一覆盖部件1400上插入热电极及冷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灯群及在第二覆盖部件1410上插入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二灯群。
第一灯群包括:第一灯1110、第二灯1120、第三灯1130、第四灯1140及第五灯1150,第二灯群包括:第六灯1160、第七灯1170、第八灯1180、第九灯1190及第十灯1195。此时,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的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即,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的至少两个以上部分呈弯曲的U字或C字型,因此热电极及冷电极形成于同一侧。
而且,第一至第五灯1110、1120、1130、1140、1150并排平行于底面上的Y轴,第六至第十灯1160、1170、1180、1190、1195也并排平行于Y轴。而且,第一至第五灯1110、1120、1130、1140、1150和第六至第十灯1160、1170、1180、1190、1195以垂直于Y轴的X轴为基准左右对称。
第一覆盖部件1400上形成插入第一至第五灯1110、1120、1130、1140、115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一插入孔群1405。在这里,第一插入孔群1405包括:第一插入孔1405a、第二插入孔1405b、第三插入孔1405c、第四插入孔1405d、第五插入孔1405e、第六插入孔1405f、第七插入孔1405g、第八插入孔1405h、第九插入孔1405i及第十插入孔1405j。
而且,在第二覆盖部件1410形成插入第六至第十灯1160、1170、1180、1190、1195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1415。此时,第二插入孔群1415包括:第十一插入孔1415a、第十二插入孔1415b、第十三插入孔1415c、第十四插入孔1415d、第十五插入孔1415e、第十六插入孔1415f、第十七插入孔1415g、第十八插入孔1415h、第十九插入孔1415i及第二十插入孔1415j。
在与第一覆盖部件1400接触的底盘1300第一长边内部形成分别向第一至第五灯1110、1120、1130、1140、1150提供电源电压的反相器(未示出)。而且,在与第二覆盖部件1410接触的底盘1300第二长边内部形成分别向第六至第十灯1160、1170、1180、1190、1195提供电源电压的反相器(未示出)。
反射板1200形成于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下部,不仅反射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的泄漏光,还可以防止第一至第十1110、1120、1130、…、1195的移动。即,反射板1200包括在对应于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曲线部分的区域形成的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
在这里,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形成与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95相同个数的十个。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中五个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在对应与第一至第五灯1110、1120、1130、1140、1150曲线部分的反射板1200区域形成第一列,剩余五个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在对应于第六至第十灯1160、1170、1180、1190、1195曲线部分的反射板1200区域形成第二列。此时,第一列及第二列以X轴为基准准左右对称。
等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如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括支撑体212及形成于支撑体212上的第一及第二固定单元214、216。此时,支撑体212、第一及第二固定单元214、216的细部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如同第二实施例,不仅可以防止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的移动,可以防止扩散板400的下垂。即,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的支撑体212具有规定的形成高度h。在这里,形成高度h大于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的直径,所以可以与形成于第一至第十灯1110、1120、1130、…、1195上部的扩散板400保持一定间隔。
而且,在反射板1200和底盘1300形成依次插入灯支撑部件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的第一及第二固定单元214、216的第一贯通孔(未示出)及第二贯通孔1402。在这里,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与灯支撑部件个数相同。
如上,说明了适用于液晶显示器射出光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多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适用于射出单独人工光的多种光射出装置,例如,用于户外广告板背面的背光源组合体、各种灯单元等。
图9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单元2000及与图1具有相同结构的背光源组合体2100。在这里,显示单元2000包括形成液晶显示器画面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2010;提供显示图像的数据信号的数据印刷电路板2020;提供显示图像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栅极印刷电路板2030;按照液晶显示器的水平线类别将来自数据印刷电路板2020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2010的数据驱动芯片2040;将来自栅极印刷电路板2030的栅极驱动信号依次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2010的栅极驱动芯片2050。
在这里,液晶显示面板2010分为显示图像的有效显示区域和从外围围绕有效显示区域的非有效显示区域。
而且,液晶显示面板2010包括TFT基片2012、面对TFT基片2012并形成有滤色器(未示出)和共同电极(未示出)的滤色器基片2014、以及介入于TFT基片2012和滤色器基片2014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背光源组合体2100包括灯单元100、反射板200、模板框架300、扩散板400、底盘500、第一覆盖部件600及第二覆盖部件610。在这里,其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第一及第二覆盖部件600、610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2010的非有效显示区域。即,第一覆盖部件600在对应于灯单元100曲线部分的区域形成,第二覆盖部件610在对应于灯单元100的热电极及冷电极的区域形成。
因而,插入到第一覆盖部件600的第一插入孔群605的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曲线部分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内,插入到第二覆盖部件610的第二插入孔群615的第一及第三灯110、120、130热电极及冷电极也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内。
反射板200包括在对应于第一至第三灯110、120、130曲线部分的区域形成以支撑曲线部分的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因而,灯支撑部件210a、210b、210c也位于第一覆盖部件600的内部接纳空间内,因此形成于非有效显示区域内。
在像这样组成的背光源组合体210的模板框架300上部形成显示单元200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组合体具有如图1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将图1所示的背光源组合体作为组成元件的的液晶显示器,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还可以将根据第二至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作为组成。
如上例举了液晶显示器进行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其适用于用单独的人工光显示图像的多种显示装置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括固定具有同一侧形成热电极及冷电极的U字或C字型的多个灯弯曲部分的灯支撑部件。
而且,多个灯排列成曲线部分由覆盖部件从外部围绕或以底面上的X轴或Y轴为基准左右对称。
本发明通过灯支撑部件固定与两个1字形灯产生相同光的U字或C字型灯,因此可以解决由外部冲击等的灯移动导致的灰度变化或不能正常开启灯等弊端,以提高用户对背光源组合体的可信度。
而且,本发明中灯的曲线部分位于覆盖部件内部且不暴露于外部,因此可以防止在曲线部分产生光亮线条,以提高显示质量。
而且,本发明中等支撑部件具有大于灯直径的形成高度,可以使与形成于灯上部的扩散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光的均匀灰度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9)

1.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包括:
灯单元,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
覆盖部件,在对应所述弯曲部分的区域及在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面板引导部件,接纳利用来自所述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以及
灯支撑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形成于所述灯单元的弯曲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单元包括多个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呈U字型或C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纳所述多个灯的接纳容器,其由第一至第四边组成,并且位于所述多个灯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
第一覆盖部,与所述接纳容器的第一边接触,包括插入所述多个灯弯曲部分的第一插入孔群;
第二覆盖部,与所述接纳容器的第二边接触,并且包括插入所述多个灯的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
第一覆盖部,与所述接纳容器的第一边接触,并且包括插入所述多个灯中的一部分灯的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插入孔群;以及
第二覆盖部,与所述接纳容器的第二边接触,并且包括插入所述多个灯中的剩余灯的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边为大于第三及第四边长度的长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边为小于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的长度的短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具有大于所述多个灯直径的形成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插入所述灯单元弯曲部分的插入孔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插入所述灯单元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插入孔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灯单元下部形成以反射泄漏光的反射板,
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于固定所述灯单元;
第一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形成规定宽度,增加与所述支撑体的所述灯反射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固定单元,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底面凸起,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形成具有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一侧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板进一步形成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为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被固定的固定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接纳所述灯单元及所述反射板的接纳容器,所述接纳容器包括插入贯通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贯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所述反射板支撑所述灯单元;
固定器,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面的一侧,固定所述灯单元;以及
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的背面凸出,将所述支撑体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面的另一侧以缓解所述覆盖部件冲击的支撑凸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灯单元的上部,以扩散由所述灯单元产生的光的扩散部件,
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所述反射板支撑所述灯单元;
固定器,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面的一侧,固定所述灯单元;
支撑凸起,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面的其它侧,使所述灯单元与所述扩散部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及
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凸起,将所述支撑体固定在所述反射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由弹性物质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面板引导部件一体化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分别施加正电压及负电压。
23.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包括:
灯单元,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
第一覆盖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区域形成,具有插入所述弯曲部分的第一插入孔;
第二覆盖部件,在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区域内形成,插入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
面板引导部件,接纳利用来自所述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以及
灯支撑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灯单元的弯曲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灯单元下部,以反射泄漏光的反射板,
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于固定所述灯单元;
第一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形成规定宽度,增加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灯反射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
第二固定单元,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底面凸起,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形成具有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一侧开口。
26.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包括:
多个灯,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
接纳容器,由第一边至第四边组成,位于所述多个灯的下部,接纳所述多个灯;
第一覆盖部件,与所述接纳容器的所述第一边接触,具有插入所述多个灯中的一部分灯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第一插入孔群;
第二覆盖部件,与面对所述第一边的所述第二边接触,具有插入所述多个灯中的剩余灯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第二插入孔群;
面板引导部件,接纳利用来自所述灯单元的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面板;以及
灯支撑部件,用于固定所述多个灯的弯曲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边为大于所述第三边及第四边长度的长边。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边为小于所述第三边及第四边长度的短边。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灯的下部,以反射泄漏光的反射板,
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于固定所述灯;
第一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形成规定宽度,增加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灯反射板之间的接触面;以及
第二固定单元,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底面凸起,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形成具有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一侧开口。
3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引导部件,具有形成于第一侧的第一及第二电极,其包含在面对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具有弯曲部分的灯单元、在对应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区域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的覆盖部件、固定所述灯的灯支撑部件、扩散来自所述灯的光的扩散部;
图像显示面板,接纳利用来自所述灯的光显示图像;以及
显示单元,具有由所述背光源组合体产生的光显示图像的有效显示区域及围绕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有效显示区域。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支撑部件形成于所述灯单元的弯曲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单元包括具有U字或C字形状的多个灯。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插入所述灯单元弯曲部分的插入孔群。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包括插入所述灯单元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极的插入孔群。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对应于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组合体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灯单元的下部,以反射泄漏光的反射板,
所述灯支撑部件包括:
支撑体,用于固定所述灯单元;
第一固定单元,从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形成规定宽度,增加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灯反射板之间的接触面;以及
第二固定单元,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底面凸出,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形成具有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一侧开口。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上形成贯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为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底面凸出插入到所述贯通孔而被固定的固定杆。
CN2005100642625A 2004-04-12 2005-04-12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39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24830 2004-04-12
KR1020040024830A KR101001973B1 (ko) 2004-04-12 2004-04-12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10-2004-0024830 2004-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3976A true CN1683976A (zh) 2005-10-19
CN1683976B CN1683976B (zh) 2010-08-18

Family

ID=3518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6426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3976B (zh) 2004-04-12 2005-04-12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243571A1 (zh)
JP (1) JP4676231B2 (zh)
KR (1) KR101001973B1 (zh)
CN (1) CN1683976B (zh)
TW (1) TWI4037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326B (zh) * 2007-11-26 2010-06-02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灯管模块及其背光模组
CN102683144A (zh) * 2011-03-17 2012-09-19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狭缝电极和具有该狭缝电极的带电粒子束发生装置
CN104181726A (zh) * 2013-05-24 2014-12-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6114975A1 (ja) * 2005-04-20 2008-12-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用ランプ
US7806544B2 (en) * 2005-05-19 2010-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232476B1 (ko) 2005-12-27 2013-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4140639B2 (ja) 2006-05-12 2008-08-2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18251B1 (ko) * 2006-07-25 2013-10-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일체형 램프소켓,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표시장치
KR101290284B1 (ko) * 2006-08-01 2013-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몰드,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 장치
US20080055836A1 (en) * 2006-08-25 2008-03-06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artment control
JP5305629B2 (ja) * 2007-10-15 2013-10-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00124066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Yu-Chu Lin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lighting device
KR20110111029A (ko) * 2010-04-02 2011-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소켓,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CN102959315A (zh) * 2010-06-25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9879844B2 (en) * 2015-05-12 2018-01-30 Tadd, LLC Support structure for horizontally extending 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7512A (ja) * 1987-11-24 1989-05-30 Toshiba Electric Equip Corp 照明器具
JPH0772476A (ja) * 1993-09-02 1995-03-17 Harrison Denki Kk 照明装置
JPH0845327A (ja) 1994-07-29 1996-02-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10126A (ja) * 2000-01-31 2001-08-03 Sharp Corp ランプホルダ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0640987B1 (ko) * 2000-10-14 2006-1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190692C (zh) * 2001-03-29 2005-02-23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背后照明设备
JP2002311418A (ja) * 2001-04-17 2002-10-23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11417A (ja) * 2001-04-17 2002-10-23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41347A (ja) * 2001-05-18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69343B1 (ko) * 2001-08-16 2005-02-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JP3964643B2 (ja) * 2001-09-28 2007-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0698034B1 (ko) * 2001-11-09 2007-03-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직하형 백 라이트
US20030142487A1 (en) * 2002-01-29 2003-07-3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TW200302948A (en) * 2002-01-31 2003-08-16 Kazuo Kohno Backlight lighting unit
US6641281B2 (en) * 2002-04-09 2003-11-04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Lamp tube support structure
JP3616612B2 (ja) * 2002-05-27 2005-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支持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567291B (en) * 2002-07-19 2003-12-21 Au Optronics Corp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TWI246574B (en) * 2002-07-22 2006-01-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tube-like lamp thereof
TW593924B (en) * 2002-07-22 2004-06-2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tube-like lamp thereof
JP4179982B2 (ja) * 2003-01-24 2008-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37704B1 (ko) * 2003-02-12 2010-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TWI255371B (en) * 2003-05-13 2006-05-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591300B (en) * 2003-06-19 2004-06-1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TWI227351B (en) * 2003-08-20 2005-02-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light module
KR100962637B1 (ko) * 2003-09-18 2010-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272429B (en) * 2003-10-30 2007-02-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JP4155969B2 (ja) * 2004-01-14 2008-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KR101014183B1 (ko) * 2004-07-21 2011-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326B (zh) * 2007-11-26 2010-06-02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灯管模块及其背光模组
CN102683144A (zh) * 2011-03-17 2012-09-19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狭缝电极和具有该狭缝电极的带电粒子束发生装置
CN102683144B (zh) * 2011-03-17 2014-11-19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狭缝电极和具有该狭缝电极的带电粒子束发生装置
CN104181726A (zh) * 2013-05-24 2014-12-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2150A (en) 2006-04-16
JP2005302721A (ja) 2005-10-27
CN1683976B (zh) 2010-08-18
KR101001973B1 (ko) 2010-12-17
JP4676231B2 (ja) 2011-04-27
KR20050099668A (ko) 2005-10-17
TWI403796B (zh) 2013-08-01
US20100284171A1 (en) 2010-11-11
US20050243571A1 (en) 2005-11-03
US8459828B2 (en)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3976A (zh)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CN163961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262868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58113C (zh)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35422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308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3797C (zh) 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80295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961276A (zh) 便携式显示装置
CN1758116A (zh)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815320A (zh) 支承构件、背光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515937A (zh) 导引光束的方法、光导设备、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90079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11890A (zh) 显示面板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461965A (zh) 背光组件以及带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55959A (zh)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
CN1403852A (zh) 导光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601356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851540A (zh) 光学组件、光学棱镜、背光源组合体、及显示装置
CN101044427A (zh)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908763A (zh) 光生成单元、具有该光生成单元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469168A (zh)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55375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617025A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CN1800942A (zh) 导光板,包含它的背光装置,以及包含它的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1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