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315A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315A
CN102959315A CN2011800310178A CN201180031017A CN102959315A CN 102959315 A CN102959315 A CN 102959315A CN 2011800310178 A CN2011800310178 A CN 2011800310178A CN 201180031017 A CN201180031017 A CN 201180031017A CN 102959315 A CN102959315 A CN 102959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charge tube
support
rib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0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水泰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9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14Adjustable mounting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6Signs formed by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防止或抑制把持放电管的构件弹性变形时放电管破裂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具备:放电管(28),其在两端部设有电极,具有按U字状弯曲的弯曲部;背光源底座,其具有底面,在底面的表面侧收纳放电管(28);灯夹(30),其具有安装到背光源底座的底面的主体部(30a)和设于主体部(30a)并弹性地把持放电管(28)的弯曲部的灯橡胶(30b);以及第1支架(20),其覆盖放电管(28)的弯曲部。第1支架(20)具有突出设置于第1支架(20)的内侧的肋(20a)。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肋(20a)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并且与灯夹(30)的灯橡胶(30b)分开。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显示装置所用的背光源装置的一例,已知将放电管(例如U形管)配置为光源的背光源装置,上述放电管具有:管部;设置在管部的两端部的电极;以及管部以电极指向相同方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在该背光源装置中,有时通过安装到背光源底座的灯夹等弹性地保持放电管的弯曲部,由此将放电管安装到背光源底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弹性地保持放电管,要求用于防止与放电管的振动相伴的晃动的构成。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背光源装置,其具备:在两端部设有电极的U形管;收纳U形管的背光源底座;安装到背光源底座且保持U形管的弯曲部的灯夹;以及覆盖U形管的弯曲部的支架。在该背光源装置中,在支架的内侧突出设置有肋。并且,成为在U形管的弯曲部被灯夹保持并被支架覆盖的状态下,支架的肋在U形管的弯曲部附近与U形管的一部分抵接的构成。因此,利用支架的肋限制U形管的移动,防止与U形管的振动相伴的灯夹的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4887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装置中,由于与放电管的发光相伴的热等,灯橡胶有时发生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用肋限制U形管的移动,由此,灯橡胶的自由度消失,有可能由弹性变形带来的应力集中于被灯橡胶保持的放电管的弯曲部而使放电管破裂。另外,即使假定采用使支架的肋与灯橡胶抵接从而防止与放电管的振动相伴的晃动的构成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灯橡胶发生了弹性变形时,灯橡胶被肋限制从而灯橡胶的自由度消失、放电管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把持放电管的构件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破裂的照明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备:放电管,其具有管部和该管部弯曲的弯曲部;底座,其具有底面,在该底面的一面侧收纳上述放电管;放电管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到该底座的上述底面的主体部和设于该主体部并弹性地把持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的弹性把持构件;以及支架,其覆盖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该支架具有突出设置于该支架的内侧的肋,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肋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并且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分开。
根据上述照明装置,在放电管的弯曲部被支架覆盖的状态下,放电管安装构件在其主体部被支架的肋保持,另一方面,不限制放电管安装构件的弹性把持构件。因此,在放电管的弯曲部被支架覆盖的状态下,能边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边释放在放电管安装构件的弹性把持构件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产生于弹性把持构件的应力。由此,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弹性把持构件的应力向放电管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破裂。
可以是,上述支架具有多个上述肋,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多个上述肋抵接到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
根据该构成,多个肋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由此能有效地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
可以是,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多个上述肋分别配置在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的两侧。
根据该构成,在弹性把持构件的两侧能有效地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
可以是,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上述肋以该肋的多个部位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
根据该构成,肋的多个部位与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抵接,由此能有效地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的顶端部成非尖锐形状。
根据该构成,肋的顶端与支架的主体部以面来抵接,因此,能使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的肋稳定。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随着靠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而顶端变细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大致圆锥状。或者也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大致棱锥状。
根据该构成,肋的顶端与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以点来抵接,因此,在肋的顶端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时,放电管的弯曲部不会成为障碍,能易于使肋的顶端抵接。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2个板正交的形状。
根据该构成,肋的截面为成十字状的形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的肋稳定。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板状,且是向与该肋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的形状。
根据该构成,肋的截面为弯曲的形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的肋稳定。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圆筒状。
根据该构成,肋的截面为环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的肋稳定。
可以是,支架的上述肋的顶端部成两股状。
根据该构成,能使肋以该肋的至少2点与支架的主体部抵接,能提高与支架的主体部抵接的肋的稳定性。
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具有2个腿的拱状,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放电管通过上述肋的两腿之间。
根据该构成,将肋设为拱状,由此能使放电管通过肋的两腿之间。
可以是,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成上述拱状的上述支架的上述肋的两腿的底面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
根据该构成,将肋设为拱状且使其两腿的底面与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抵接,由此能以肋的两腿分别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能有效地保持放电管安装构件。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通过将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从其两侧夹持来把持该弯曲部。
根据该构成,能利用放电管安装构件的弹性把持构件有效地把持放电管的弯曲部。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把持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的中央部。
根据该构成,能通过放电管安装构件的弹性把持构件来边使放电管的弯曲部保持均衡边把持放电管的弯曲部。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为板状。
根据该构成,能将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易于安装到底座的底面。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为棱锥台状。
根据该构成,与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为板状的情况相比,能增大主体部的厚度,因此,能使主体部稳定地安装到底座的底板。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具有让上述肋插入的凹部。或者也可以是,上述支架的上述肋在其底面具有凹部,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具有插入到上述肋的上述凹部的凸部。
根据该构成,能使肋固定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主体部,能使抵接到主体部的肋难以从主体部分开。
可以是,上述底座收纳多个上述放电管,在上述底座的上述底面安装有多个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上述支架覆盖多个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
根据该构成,能在底座中收纳多个放电管,能利用多个放电管安装构件来把持各放电管的弯曲部。
可以是,上述支架具有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该支架覆盖的状态下让上述放电管通过的槽部。
根据该构成,能使放电管通过支架的槽部。
可以是,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该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侧缘与上述底座的上述底面抵接。
根据该构成,能通过使支架的侧缘抵接到底座的底面来使支架载置于底座的底面。
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包括U形管。或者也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在俯视时成コ字状。或者也可以是,上述放电管成蛇行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放电管为S形管。或者也可以是,上述放电管包括L字管。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安装有各种方式的放电管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弹性把持构件的应力向放电管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破裂。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还可以表现为具备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另外,将该显示面板设为使用了液晶的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也是新颖且有用的。另外,具备上述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也是新颖且有用的。根据上述显示装置和电视,能实现显示区域的大面积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在放电管安装构件的弹性把持构件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破裂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从表侧看背光源装置24的俯视图。
图4示出安装第1支架20前的背光源装置24的沿着竖直方向切断的截面图。
图5示出图4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6示出安装第1支架20后的与图4对应的截面图。
图7示出图6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8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20后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放大立体图。
图9示出从表侧看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124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120后的放电管128的弯曲部128b的放大立体图。
图11示出从表侧看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220后的放电管228的弯曲部228b的放大立体图。
图13示出从表侧看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的俯视图。
图14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320后的放电管328的弯曲部328b的放大立体图。
图15示出在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5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6示出在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7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7示出在实施方式6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5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8示出在实施方式6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7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9示出在实施方式7中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620后的放电管628的弯曲部628b的放大立体图。
图20示出在实施方式8中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720后的放电管728的弯曲部728b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在各附图中被描述为共用的方向。其中,Y轴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另外,只要无特别限制,则在上下记载中以竖直方向为基准。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以夹着的方式收纳该显示装置D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台座S。
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在此,将图2所示的上侧设为表侧,将该图下侧设为里侧。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作为整体成横长的方形,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6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24,它们由成框状的外框12等一体地保持。
接着,说明液晶面板16。液晶面板16为以下构成:透明的(具有高透光性的)一对玻璃基板在隔着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层(未图示)。在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其中,显示图像所必需的图像数据、各种控制信号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基板供给到源极配线、栅极配线以及相对电极等。此外,在两玻璃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振板(未图示)。
接着,说明背光源装置24。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24具备框架14、光学构件18、背光源底座22。背光源底座22成在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6侧)开口的大致箱型。具体地,背光源底座22例如由铝类材料等金属制成,包括:俯视成矩形的底板22a、从底板22a的两长边的各外缘立起的侧板22b、从底板22a的两短边的各外缘立起的侧板22c。框架14成框状,沿着内缘支撑液晶面板16。光学构件18配置在放电管28的表侧。
构成光学构件18的扩散板18a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构件中分散混合光散射颗粒而成,具有使从放电管28出射的光扩散的功能,并且还兼有使放电管28的出射光反射的光反射功能。另外,配置在扩散板18a的表侧的光学片18b从扩散板18a侧起按顺序层叠有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振板,具有使从放电管28出射、透过扩散板18a的光成为面状光的功能。在光学片18b的表侧设置液晶面板16,该光学片18b被扩散板18a和液晶面板16夹持。
在背光源底座22内(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表侧)收纳有反射片26、3根放电管28、一对支架(第1支架20和第2支架21)。另一方面,在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上,沿着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一方(图2的右侧)侧缘按等间隔设有3个灯夹30,沿着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另一方(图2的左侧)侧缘按等间隔设有2个接地端子32和4个中转连接器34。后面详细地说明灯夹30的构成。
中转连接器34和接地端子32贯通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而安装到该底板22a。中转连接器34在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里侧与配置在底板22a的里侧的电源基板25连接。电源基板25是用于将电力供给到各放电管的电路,在其一部分组装有用于施加各放电管28的电压的变压器(未图示)。另一方面,接地端子32在背光源底座22的里侧与背光源底座22电连接。
反射片26由合成树脂制成,其表面为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以沿着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表面覆盖其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敷设。并且,能使从放电管28出射的光反射到扩散板18a侧。另外,在反射片26中,在与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灯夹30、接地端子32以及中转连接器34重叠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口26a、26b、26c。并且,在反射片26敷设于底板22a的表面的状态下,灯夹30、中转连接器34以及接地端子32贯通这些开口26a、26b、26c而分别在反射片26的表侧露出。
图3示出从表侧看背光源装置24的俯视图。3个放电管28包括冷阴极管,包括:管部28c;设置在管部28c的两端部的一对电极28a;以及管部28c以一对电极28a指向相同方向的方式按U字状弯曲的弯曲部28b。各放电管28如图3所示,在各管部28c的轴线方向与背光源底座2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收纳在背光源底座22内。另外,各放电管28在相互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沿着背光源底座22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并列地配置。相邻的放电管28之间的间隔、即排列间距大致相等。
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中央部28b1(参照图6)安装到设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灯夹30。设置在各放电管28的两端部的电极28a的顶端部成金属盖状,嵌入、电连接到设置在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中转连接器34或接地端子32。由此,各放电管28处于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和反射片26稍微浮起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背光源装置24时,设置在3个放电管28的各电极28a中的位于内侧的4个电极28a连接到中转连接器34,位于外侧的2个电极28a连接到接地端子32。背光源底座22由金属制成并被接地,因此,连接到接地端子32的电极28a保持为接地电位。
一对支架20、21中的第1支架20覆盖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第2支架21覆盖放电管28的两端部(电极28a)。各支架20、21由呈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成沿着背光源底座22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大致箱型。另外,各支架20、21具有能在其表面侧分别载置扩散板18a和液晶面板16的面。此外,后面详细地说明第1支架20的构成。
接着,说明灯夹30和第1支架20的构成。图4示出将对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第1支架20前的背光源装置24在灯夹30的外侧(图3的灯夹30的右侧)沿着竖直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A-A截面的截面图,示出将对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第1支架20前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沿着水平方向切断的放大截面图。图6示出对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第1支架20后的、与图4对应的截面的截面图。图7是图6的B-B截面的截面图,示出将对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第1支架20后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沿着水平方向切断的放大截面图。图8示出从斜上方看对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第1支架20后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放大立体图。
灯夹30如图4至图8所示,包括主体部30a和灯橡胶30b。主体部30a由合成树脂制成(例如由聚碳酸酯制成),表面呈光的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另外,主体部30a成板状,其板面沿着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由螺钉等安装到该底板22a。灯橡胶30b由橡胶制成,表面呈光的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另外,如图5等所示,灯橡胶30b以能将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中央部28b1(参照图6)从其表里夹持的形状构成。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中央部28b1从灯橡胶30b的内侧侧方安装到灯橡胶30b,被灯橡胶30b弹性地把持。
第1支架20成大致箱型,如图4至图8所示,包括上面23a、一对第1侧壁23b、23b以及一对第2侧壁23c、23c。上面23沿着背光源底座22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与底板22a平行地延伸。一对第1侧壁23b、23b从上面23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端部朝向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倾斜而向下方延伸。一对第2侧壁23c、23c从上面23的竖直方向(Y轴方向)的端部朝向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向下方延伸。第2侧壁23c与背光源底座22的长边侧的侧壁22b平行。利用该第1侧壁23b及第2侧壁23c形成有能在第1支架20的内侧收纳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及各灯夹30的空间。
第1侧壁23b的侧缘20b和第2侧壁23c的侧缘在同一面上,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平行。此外,在第1侧壁23b或第2侧壁23c中设有未图示的安装销。另一方面,在背光源底座22的与该安装销对应的位置设有未图示的安装孔。并且,成为能通过将第1支架20的安装销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安装孔来将第1支架20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构成。
在第1支架20的上面23a,在其内侧(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相对的一侧)突出设置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多个板状的肋20a。肋20a成为其板面与背光源底座22b的长边侧的侧壁22b平行的拱状(参照图5、图7、图8)。因此,各肋20a在其下侧具有2个腿。各肋20a的2个腿的下端位于相同的高度,其底面20a1相对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平行。
各肋20a的2个腿的底面20a1设于比第1侧壁23b的侧缘20b稍(灯夹30的主体部30a的厚度的量)高的位置。另外,各肋20a的2个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夹30的主体部30a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宽度,大于放电管28的直径。另一方面,相对的一对第1侧壁23b、23b的侧缘20b、20b之间的距离大于灯夹30的主体部30a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宽度。因此,以灯夹30的主体部30a位于一对第1侧壁23b、23b的侧缘20b、20b之间的方式使第1支架20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反射片26)抵接时,各肋20a的2个腿的底面20a1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的表面30a1抵接(参照图7)。
灯夹30通过其主体部30a与第1支架20的肋20a抵接来利用肋20a保持而防止晃动。此外,各肋20a的2个腿之间的距离大于放电管28的直径,因此,在灯夹30被第1支架20保持的状态下,能使放电管28通过各肋20a的2个腿之间(参照图8)。
多个肋20a以第1支架20位于灯夹30的灯橡胶30b的Y轴方向两侧的方式,沿着Y轴方向对每个灯夹30设有一对地设有合计三对。即以相对于1根放电管28配置一对肋20a的方式设置。并且,各肋20a的2个腿能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因此,成为灯夹30的主体部30a与一对肋20a在合计4点处抵接并被保持的构成。
另外,一对肋20a之间的距离大于灯夹30的灯橡胶30b的竖直方向(Y轴方向)的宽度。并且,在一对肋20a的各腿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的状态下,一对肋20a与灯橡胶30b分开(参照图6)。
另外,如图8所示,在第1侧壁23b中的位于内侧的一方侧缘20b中形成有槽部20c(在图4、图6中省略图示)。槽部20c的宽度形成为大于放电管28的直径。因此,在灯夹30被第1支架20保持的状态下,能使放电管28通过槽部20c。因此,当用第1支架20覆盖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时,放电管28不会成为障碍。此外,虽在图2中省略了图示,但第2支架21也设有同样的槽部,在用第2支架21覆盖放电管28的电极28a时,放电管28不会成为障碍。
而且,在将第1支架20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的情况下,在安装有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灯夹30的灯橡胶30b的上方,以灯橡胶30b位于一对肋20a之间的方式定位第1支架20(参照图4和图5)。然后,从第1支架20被定位后的状态起,放下第1支架20。这样,在放电管28通过各肋20a的2个腿之间的状态下,各肋20a的2个腿的底面20a 1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同时第1支架20的第1侧壁23b的侧缘20b及第2侧壁23c的侧缘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反射片26)抵接。由此,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和灯夹30被第1支架20覆盖,能将第1支架20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
并且,各肋20a的2个腿的底面20a1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由此灯夹30被肋20a保持,防止或抑制与放电管28的振动相伴的灯夹30的晃动。此时,灯橡胶30b与各肋20a分开。因此,即使在灯橡胶30b因为热等而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灯橡胶30b的自由度,能使因为弹性变形而产生于灯橡胶30b的应力向外部释放。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灯夹30在其主体部30a处被第1支架20的肋20a保持,另一方面,不限制灯夹30的灯橡胶30b。因此,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能边保持灯夹30,边释放灯夹30的灯橡胶30b弹性变形时产生于灯橡胶30b的应力。由此,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灯橡胶30b的应力向放电管28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28破裂。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在第1支架20中设有多个肋20a。并且,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多个肋20a抵接到灯夹30的主体部30a。因此,多个肋20a抵接到灯夹30的主体部30a,由此能有效地保持灯夹30。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设于第1支架20的多个肋20a分别配置在灯夹30的灯橡胶30b的两侧的构成。因此,能在灯橡胶30b的两侧有效地保持灯夹30。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覆盖的状态下设于第1支架20的肋20a以肋20a的2个部位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的构成。因此,肋20a的2个部位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由此能有效地保持灯夹30。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第1支架20的肋20a成具有2个腿的拱状,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放电管28通过其两腿之间的构成。因此,将肋20a设为拱状,由此能使放电管28通过其两腿之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成拱状的肋20a的两腿的底面20a 1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的构成。因此,将肋20a设为拱状,使其两腿的底面20a1与灯夹30的主体部30a抵接,由此能以肋20a的两腿来分别保持灯夹30,能有效地保持灯夹30。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灯夹30的灯橡胶30b通过将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从其两侧夹持来把持弯曲部28b的构成。因此,能利用灯夹30的灯橡胶30b有效地把持放电管28的弯曲部。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灯夹30的灯橡胶30b把持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中央部的构成。因此,能利用灯夹30的灯橡胶30b边保持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的均衡边把持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灯夹30的主体部30a成板状。因此,能易于将灯夹30的主体部30a安装到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背光源底座22收纳有3根放电管28。另外,在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安装有3个灯夹30。并且,支架20将3根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分别覆盖。因此,能在背光源底座22中收纳3根放电管28,能利用3个灯夹30把持各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在第1支架20中设有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让放电管28通过的槽部20c。因此,能使放电管28通过第1支架20的槽部20c。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成为在放电管28的弯曲部28b被第1支架20覆盖的状态下,第1支架20的侧缘20b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抵接的构成。因此,通过使第1支架20的侧缘抵接到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来将第1支架20载置于背光源底座22的底板22a。
<实施方式2>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2。图9示出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124的俯视图。图10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120后的放电管128的弯曲部128b的放大立体图。实施方式2的放电管128的形状、肋120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9、图10中,对图3、图8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1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124中,如图9所示,收纳在背光源底座122内的各放电管128俯视成コ字状。并且コ字状的放电管128的弯曲部128b的中央部被灯橡胶130b把持。即使在放电管128成为该形状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灯橡胶130b的应力向放电管128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128破裂。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124中,如图10所示,第1支架120的肋120a成为随着靠近灯夹130的主体部130a而顶端变细的圆锥状。因此,肋120a的顶端与灯夹130的主体部130a以点来抵接,在肋120a的顶端抵接到灯夹130的主体部130a时,放电管128的弯曲部128b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易于使肋120a的顶端抵接到灯夹130的主体部130a。
<实施方式3>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3。图11示出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224的俯视图。图12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220后的放电管228的弯曲部228b的放大立体图。实施方式3的放电管228的形状、肋220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11、图12中,对图3、图8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2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中,如图11所示,收纳在背光源底座222内的各放电管228俯视成S字状。并且,S字状的放电管228的弯曲部228b的中央部被灯橡胶130b把持。即使在放电管228成为该形状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灯橡胶230b的应力向放电管228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228破裂。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中,如图12所示,第1支架220的肋120a成为随着靠近灯夹230的主体部230a而顶端变细的四棱锥状。因此,肋220a的顶端与灯夹230的主体部230a以点来抵接,在肋220a的顶端抵接到灯夹230的主体部130a时,放电管228的弯曲部128b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易于使肋220a的顶端抵接到灯夹230的主体部230a。
<实施方式4>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4。图13示出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324的俯视图。图14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320后的放电管328的弯曲部328b的放大立体图。实施方式4在放电管328的形状、肋320a的形状以及背光源装置324是边光型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13、图14中,对图3、图8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3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中,如图13所示,在背光源底座322内,沿着背光源底座322的外缘收纳有2根L字状的放电管328。各放电管328的弯曲部328b被灯夹330的灯橡胶330b把持,被支架320覆盖。并且,在被2根L字状的放电管328包围的背光源底座322的中央部,收纳有引导从放电管328出射的光的导光板321。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24中,采用导光板321和光学构件配置于液晶面板的正下方并且作为光源的放电管328配置在导光板321的侧端部侧而成的、所谓的边光方式(侧光方式)。即使是该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防止或抑制产生于灯橡胶330b的应力向放电管328传递,能防止或抑制放电管328破裂。
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中,如图14所示,在放电管328的弯曲部328b被第1支架320覆盖的状态下,支架320的肋320a成为从第1支架320的内侧朝向灯夹330的主体部330a延伸的2个板正交的形状。由此,肋320a的截面成为成十字状的形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灯夹330的主体部330a的肋320a稳定。
<实施方式5>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5。图15示出在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5对应的放大截面图。图16示出在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7对应的放大截面图。实施方式5在灯夹430形成有肋420a所插入的凹部430a2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15、图16中,对图5、图7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4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5的背光源装置中,在灯夹430的主体部430a中的肋420a的两腿的底面420a1所抵接的位置形成有凹部430a2。并且,成为在灯夹430被第1支架420覆盖的状态下,肋420a的两腿的底面420a 1插入到该凹部430a2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将肋420a固定到灯夹430的主体部430a,能使抵接到主体部430a的肋420a难以从主体部430a分开。
<实施方式6>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6。图17示出在实施方式6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5对应的放大截面图。图18示出在实施方式6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7对应的放大截面图。实施方式6在灯夹530中形成有插入到肋520a的凸部530a2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17、图18中,对图5、图7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5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6的背光源装置中,在灯夹530的主体部530a中的肋520a的两腿的底面520a1所抵接的位置形成有凸部530a2。而且,在肋520a的两腿的底面520a1中形成有与主体部530a所形成的凸部530a1卡合的凹部520a2。并且,成为在灯夹530被第1支架520覆盖的状态下,主体部530a的凸部530a2插入到肋520a的两腿的底面520a1的凹部520a2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将肋520a固定到灯夹530的主体部530a,能使抵接到主体部530a的肋520a难以从主体部530a分开。
<实施方式7>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7。图19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620后的放电管628的弯曲部628b的放大立体图。实施方式7的肋620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19中,对图8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6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7的背光源装置中,肋的形状成为在放电管628的弯曲部628b被第1支架620覆盖的状态下,从第1支架620的内侧朝向灯夹630的主体部630a延伸的板状。而且,肋620a成为向与肋620a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9的X-Y平面方向)弯曲的形状。由此,肋620a的截面成为弯曲的形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灯夹630的主体部630a的肋620a稳定。
<实施方式8>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8。图20示出从斜上方看安装第1支架720后的放电管728的弯曲部728b的放大立体图。实施方式8的肋720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在图20中,对图8的附图标记添加了数字700的部位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8的背光源装置中,肋720a的形状成为在放电管728的弯曲部728b被第1支架720覆盖的状态下,从第1支架720的内侧朝向灯夹730的主体部730a延伸的圆筒状。由此,肋720a的截面成环状,因此,能有效地使抵接到灯夹730的主体部730a的肋720a稳定。
记载了实施方式的构成与本发明的构成的对应关系。背光源底座22、122、322、422、522是“底座”的一例。灯橡胶30b、130b、230b、330b、430b、530b是“弹性把持构件”的一例。灯夹30、130、230、330、430、530是“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一例。第1支架20、120、220、420、520是“支架”的一例。
下面,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只要是肋与灯夹的主体部抵接且与灯橡胶分开的构成即可,不限定肋的形状等。
(2)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还能适当改变放电管的形状、根数等。
(3)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能适当改变设于第1支架的肋的数量、形状、配置、肋与灯夹的主体部抵接的形态等。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冷阴极管用作放电管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使用了其它种类的放电管的构成。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面板示例了使用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还能用于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本发明还能用于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
上面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它们不过是示例,而不限定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上面示例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的内容。
另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点单独地或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有用性,不限于申请时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所示例的技术能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的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有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TV:电视接收装置;Ca、Cb:机箱;T:调谐器;S:台座;10:液晶显示装置;12:外框;14:框架;16:液晶面板;18:光学构件;20、120、220、420、520、620、720:第1支架;20a、120a、220a、320a、420a、520a、620a、720a:肋;20b:侧缘;20c:槽部;21:第2支架;22、122、222、322、422、522:背光源底座;22a:底板;22b:(长度方向的)侧板;22c:(宽度方向的)侧板;23a:上面;23b:第1侧壁;23c:第2侧壁;24、124、224、324:背光源装置;28、128、228、328、428、528:放电管;28a、128a、228a、328a:电极;28b、128b、228b、328b、428b、528b:弯曲部;28c、128c、228c:管部;30、130、230、330、430、530、630、730:灯夹;30a、130a、230a、330a、430a、530a、630a、730a:主体部;30b、130b、230b、330b、430b、530b、630b、730b:灯橡胶;320:支架

Claims (31)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放电管,其具有管部和该管部弯曲的弯曲部;
底座,其具有底面,在该底面的一面侧收纳上述放电管;
放电管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到该底座的上述底面的主体部和设于该主体部并弹性地把持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的弹性把持构件;以及
支架,其覆盖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
该支架具有突出设置于该支架的内侧的肋,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肋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并且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具有多个上述肋,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多个上述肋抵接到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多个上述肋分别配置在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上述肋以该肋的多个部位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的顶端部成非尖锐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随着靠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而顶端变细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大致圆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大致棱锥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2个板正交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板状,且是向与该肋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为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从上述支架的内侧朝向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延伸的圆筒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的顶端部成两股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成具有2个腿的拱状,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放电管通过上述肋的两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上述支架覆盖的状态下,成上述拱状的上述支架的上述肋的两腿的底面与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通过将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从其两侧夹持来把持该弯曲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弹性把持构件把持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的中央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为板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为棱锥台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具有让上述肋插入的凹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上述肋在其底面具有凹部,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的上述主体部具有插入到上述肋的上述凹部的凸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收纳多个上述放电管,
在上述底座的上述底面安装有多个上述放电管安装构件,
上述支架覆盖多个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具有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该支架覆盖的状态下让上述放电管通过的槽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电管的上述弯曲部被该支架覆盖的状态下,上述支架的侧缘与上述底座的上述底面抵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包括U形管。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在俯视时成コ字状。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成蛇行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为S形管。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管包括L形管。
2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利用来自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的光来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了液晶的液晶面板。
31.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29或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1800310178A 2010-06-25 2011-05-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Pending CN1029593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5133 2010-06-25
JP2010-145133 2010-06-25
PCT/JP2011/061845 WO2011162065A1 (ja) 2010-06-25 2011-05-24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315A true CN102959315A (zh) 2013-03-06

Family

ID=4537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0178A Pending CN102959315A (zh) 2010-06-25 2011-05-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8651A1 (zh)
CN (1) CN102959315A (zh)
WO (1) WO20111620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520A (zh) * 2013-04-26 2013-08-14 德清易成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架用稳定器的摩擦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3912A (ja) * 2002-03-11 2003-09-1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バックライト
CN2638099Y (zh) * 2003-07-07 2004-09-01 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灯管背光源模块的改良
CN1603911A (zh) * 2004-06-03 2005-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组件
CN1641446A (zh) * 2004-01-14 2005-07-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CN1645209A (zh) * 2005-02-02 2005-07-27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管定位结构
JP200721404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Sharp Corp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1253445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JP2009048873A (ja) * 2007-08-21 2009-03-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20100157203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Cold cathode discharge tub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9621A (ja) * 1993-12-03 1995-06-23 Meitaku Syst:Kk 面光源装置
JP3041873U (ja) * 1997-03-26 1997-10-03 ハリソン電機株式会社 冷陰極放電灯及び冷陰極放電灯を装着するための反射ケース
KR101001973B1 (ko) * 2004-04-12 2010-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JP2011216185A (ja) * 2008-07-30 2011-10-27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3912A (ja) * 2002-03-11 2003-09-1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バックライト
CN2638099Y (zh) * 2003-07-07 2004-09-01 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灯管背光源模块的改良
CN1641446A (zh) * 2004-01-14 2005-07-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CN1603911A (zh) * 2004-06-03 2005-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组件
CN1645209A (zh) * 2005-02-02 2005-07-27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管定位结构
CN101253445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JP200721404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Sharp Corp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048873A (ja) * 2007-08-21 2009-03-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20100157203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Cold cathode discharge tub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520A (zh) * 2013-04-26 2013-08-14 德清易成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架用稳定器的摩擦片
CN103244520B (zh) * 2013-04-26 2015-12-23 德清易成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架用稳定器的摩擦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62065A1 (ja) 2011-12-29
US20130088651A1 (en)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079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ED module thereof
CN102667312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3012812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10213620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71341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281497B2 (en) Lamp holder comprising lamp-clamping pins and being mounted at a variable rotation angle on the lamp housing surface
CN10247244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47244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84461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803823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30814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449379A (zh) 光源单元、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以及光源单元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223936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US896414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884366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21810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05284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P243165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202972587U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P223690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10008149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91071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KR1014021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119453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2959315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