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6396A -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6396A
CN1676396A CNA2004100746028A CN200410074602A CN1676396A CN 1676396 A CN1676396 A CN 1676396A CN A2004100746028 A CNA2004100746028 A CN A2004100746028A CN 200410074602 A CN200410074602 A CN 200410074602A CN 1676396 A CN1676396 A CN 1676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under spoiler
support
vehicle body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46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8827C (zh
Inventor
宍倉康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Acces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Acces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Access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Acces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6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6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8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8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8Side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60R2013/046Foot bo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该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由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时作业性优良。通过托架(16)将侧下阻流板(12)安装到车身(14)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A)中,托架(16)在车身前后方向形成长条状,在托架(16)的上部设有同车身粘接的双面胶带(15)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支承侧下阻流板(12)的支承部(18),在侧下阻流板(12)上形成有通过朝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而同托架(16)的支承部(18)结合的安装部(20)。

Description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在通过在车身的侧门框的外侧面安装托架的下端部,在该托架的上端部同侧门框之间设有缝隙,将保护装置的上缘插入该缝隙使其被侧门框的上缘部挂卡住而安装到侧门框上的侧门框保护装置安装结构中,一方面在上述托架的上端部设置将其进一步向上方延长后朝外侧弯折的弯折片部,另一方面在上述保护装置的内侧面上以在车身前后方向隔开一定间隔配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条肋部,在这些肋部的上端设置卡定部,使挂在上述托架的上端部的保护装置的肋部的卡定部卡定在上述托架的弯折片部为特征的侧门框保护装置的安装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8-5872号公报)。根据该侧门框保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由于一方面在安装在侧门框的外侧面上的托架的上端部设置弯折片部,一方面在上述保护装置的内侧面配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条肋部,在这些肋部的上端设置卡定部,使挂在上述托架的上端部的保护装置的肋部的卡定部卡定在上述托架的弯折片部,因此即使向保护装置施加外力而被朝上推,肋部的卡定部被托架的弯折片部挂住,其结果是不会发生保护装置的上缘从缝隙间脱出而从侧门框上脱落这样的事态。并且,由于该技术方案的安装结构属于简单的结构,除了不会招致成本上升、不会损害外观之外,由于在组装作业上也只需从上方推入即可,因此作业性优良。
然而,作为上述以往技术的侧门框保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由于托架的下端部通过点焊被固定在车身的侧门框的外侧面上,因此存在着经由托架安装作为侧门框保护装置的侧下阻流板的作业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设计的,以提供一种通过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时作业性等优良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为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手段。
即,技术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是通过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在车身前后方向形成为长条状,在上述托架的上部设有同车身粘接的粘接部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支承上述侧下阻流板的支承部,在上述侧下阻流板上形成有通过使其朝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而同上述托架的支承部结合的安装部。
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中,在将通用的上述托架粘接到车身下左右侧部时,上述托架的支承部通过将上述侧下阻流板朝同一方向移动而同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结合,能够支承上述侧下阻流板。
另外,技术方案3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所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托架的支承部为了能与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的上侧或者下侧结合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在上下方向间隔开地形成。
另外,技术方案4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上述托架的支承部为了能从宽方向夹住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并与之结合而具有在宽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支承片。
另外,技术方案5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的任一项的发明中,上述托架由多个至少具有一个上述支承部的托架部分组合而成。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是通过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托架在车身前后方向形成长条状,在托架的上部设有同车身粘接的粘接部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支承侧下阻流板的支承部,在侧下阻流板上形成有通过朝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而同托架的支承部结合的安装部,由于将托架粘接到车身上的粘接部设置在托架的上部,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时,粘接部的的剥离负荷是朝下方向作用的,因而能确保安装了侧下阻流板时的强度。而且,由于侧下阻流板对于托架是通过朝车身的前后方向移动而组装上的,在安装侧下阻流板时粘接部的剥离负荷朝车身的前后方向作用,因而能够确保在安装侧下阻流板时的强度。而且,由于托架对于车身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对于车身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对车体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改善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上的作业性。而且,由于托架对于车身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对于车身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对车体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避免伴随在车身上加工而产生的对于车身的锈迹等的处理。而且,由于托架对于车身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对于车身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对车体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在拆卸侧下阻流板时防止对车身外观的损伤。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托架的支承部,在对于车身下左右侧粘接通用的托架时,通过将侧下阻流板朝同一方向移动而同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结合,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的托架的支承部,由于在将通用的托架粘接到车身下左右侧部时,通过使侧下阻流板朝同一方向移动而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托架能够通用地粘接到车身下左右侧部,由于能够使通用地粘接到车身下左右侧的托架成为通用的,因而相对于车身下左右侧部使用不同部材的托架的制作等的成本,能够防止用于托架的制作等的成本的增加。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托架的支承部,是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保持规定的间隔、在上下方向间隔开形成,使得能与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的上侧或者下侧结合,因而能够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托架上时产生的托架同侧下阻流板之间上下方向上的间隙变小,能够防止托架和侧下阻流板出现活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托架的支承部,具有多个在宽方向上间隔开的支承片,使得能从宽方向夹住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并与之结合,通过配置在托架上的多个支承片夹住并支承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因而能够承受对侧下阻流板施加的宽方向上的负荷,提高安装强度。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述的发明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上述托架由多个至少具有一个上述支承部的托架块组合而成,因而能够根据不同的车辆组合多个托架块形成托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a、图3b是表示图2的托架以及侧下阻流板的俯视图。
图4a、图4b是表示图2的托架以及侧下阻流板的立体图。
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7a、图7b是表示图6的托架以及侧下阻流板的俯视图。
图8a、图8b是表示图6的托架以及侧下阻流板的立体图。
图9a、图9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托架块的正面图。
图14是托架块的剖视图,图14a是图13的W-W线的剖视图,图14b是图13的X-X线的剖视图,图14c是图13的Y-Y线的剖视图,图14d是图13的Z-Z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安装状态下支承部和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16是安装状态下支承部和安装部的正面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后侧支承片和安装部的结合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后侧支承片和安装部的结合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5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侧下阻流板12安装到了车辆1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侧下阻流板12被安装在车辆10的下左右侧面。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A的图。托架16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通过双面胶带15等粘接在车身14的下侧部上。在托架16上在多个位置形成有支承侧下阻流板12的支承部18。在侧下阻流板12上在多个位置形成有同托架16的支承部18结合的安装部20。侧下阻流板12,在与托架16的多个位置的支承部18相对应的多个位置的安装部20同托架16的多个位置的支承部18结合后,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安装到车身14上。
图3a是表示托架16的俯视图。托架16形成大致的窄长矩形板状。在托架16上,在纵长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在多个位置形成有支承部18。
图3b是表示侧下阻流板12的俯视图。托架12形成为后部开口的大致的长方形盒状。在侧下阻流板12上,在纵长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在多个位置形成有能够同托架16的支承部18结合的安装部20。
图4a是表示托架16的支承部18的邻近区域的立体图。托架16主要由托架主体22、第1支承部24、以及第2支承部26构成。托架主体22形成大致的窄长矩形板状。在托架主体22的里面(内面)贴有双面胶带15。第1支承部24在从托架主体22的规定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同时向左方向延伸。向第1支承部24的左方向延伸的基端部25形成为朝左前方向倾斜。向第1支承部24的左方向延伸的中央部28形成同托架主体22大致平行。向第1支承部24的左方向延伸的前端部30形成从第1支承部24的中央部28朝左前方向倾斜。第2支承部26同样地在从第1支承部24向下方延伸的托架主体22的规定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同时向右方向延伸。向第2支承部26的右方向延伸的基端部32形成为朝右前方向倾斜。向第2支承部26的右方向延伸的中央部34形成为同托架主体22大致平行。向第2支承部26的右方向延伸的前端部36形成为从第2支承部26的中央部34朝右前方向倾斜。而且,在托架主体22同支承部18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加强筋36。并且,在向第1支承部24的左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加强筋38。而且,在向第2支承部26的右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加强筋40。
图4b是表示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邻近区域的立体图。侧下阻流板12主要由侧下阻流板主体42、和能够同托架16的支承部18结合的安装部20构成。侧下阻流板主体42形成为后部开口的大致的长方形盒状。在侧下阻流板主体42的前部的里面形成有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由安装部主体45、以及上肋部46、下肋部48构成。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主体45以具有内部空间的方式形成在侧下阻流板主体42的前部的里面上。在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主体45的后部的内面上,形成有上肋部46以及下肋部48。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形成为在右端以及左端具有开口的形式。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右端的开口部47形成为相对于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左端的开口部43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开口幅度更大的形状。
托架16的第1支承部24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通过将托架16的第1支承部24的前端部30插入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开口部47的上肋部46以及下肋部48之间而结合。
另外,在车身14的侧部的相反侧,同样地托架16的第2支承部26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结合。
图5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托架16粘接在车身面板44上,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结合在托架16的支承部18上的状态下,托架16的支承部18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结合的部位的剖视图。在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后内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上肋部46、以及下肋部48。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上端部形成中央部同侧下阻流板主体42间隔开、前后部厚度较薄的形状。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下端部,以相对于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其他的部位的前后方向的厚度而言较薄的厚度同侧下阻流板主体42接合在一起。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上肋部46以及下肋部48之间,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后部形成在上下方向间隔开的形状。在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上肋部46以及下肋部48之间,托架16的第1支承部24的后面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的后部的前面以接触的状态结合着。另外,对车身面板44的下部进行了底涂层49处理。
图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托架16粘接在车身面板44上,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结合在托架16的支承部18上的状态下规定位置的剖视图。侧下阻流板主体42的下端部,通过螺栓50a以及螺母50b的螺扣连接等固定在从车身14延伸设置的车身托架50上。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通过托架16将侧下阻流板12安装到车身14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12安装结构A,由于托架16在车身14前后方向形成为长条状,在托架16的上部设置有作为同车身14粘接的粘接部的双面胶带15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有支承侧下阻流板12的支承部18,在侧下阻流板12上形成有通过朝车身14前后方向移动而同托架16的支承部18结合的安装部20,由于在托架16的上部设置有将托架16粘接到车身14上的双面胶带15,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12时,双面胶带15的剥离负荷是朝下方向作用的,因而能确保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12时的强度。而且,由于侧下阻流板12对于托架16是通过朝车身14的前后方向移动而安装上的,在安装侧下阻流板12时双面胶带15的剥离负荷朝车身14的前后方向作用,因而能够确保在安装侧下阻流板12时的强度。而且,由于托架16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16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使将侧下阻流板12安装到车身14上的作业性变好。并且,由于托架16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16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在车身14上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避免对于伴随在车身14上加工而产生的车身14的锈迹等的处理。而且,由于托架16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16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在拆除侧下阻流板12时防止对车身14外观的损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托架16的支承部18,在将通用的托架16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上时,通过使侧下阻流板12朝同一方向移动而同侧下阻流板12的安装部20结合,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12的托架16的支承部18,由于在将通用的托架16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上时,通过使侧下阻流板12朝同一方向移动而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12,托架16能够通用地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由于能够使通用地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的托架16成为通用的,因而相对于车身14下左右侧部使用不同部材的托架16的制作等的成本,能够防止用于托架16的制作等的成本的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托架16粘接在没有进行过底涂层49处理的部位,相比粘接到进行过底涂层49处理的部位的情况,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至图9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结构相同的结构,通过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B的图。托架52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通过双面胶带15粘接在车身14的下侧部上。在托架52上在多个位置形成有支承侧下阻流板54的支承部56。在侧下阻流板54上在多个位置形成有同托架52的支承部56结合的安装部58。侧下阻流板54在与托架52的多个位置的支承部56相对应的多个位置的安装部58同托架52的多个位置的支承部56结合后,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安装到车身14上。
图7a是表示托架52的俯视图。托架52形成大致的窄长矩形板状。在托架52上,在纵长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在多个位置形成有支承部56。
图7b是表示侧下阻流板54的俯视图。侧下阻流板54形成后部开口的大致的细长的长方形盒状。在侧下阻流板54上,在纵长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在多个位置形成有能够同托架52的支承部56结合的安装部58。
图8a是表示托架52的支承部56的邻近区域的立体图。托架52大致由托架主体60、第3支承部62、以及第4支承部64构成。托架主体60形成大致的窄长矩形板状。在托架主体60的里面贴有作为粘接部的双面胶带15。第3支承部62形成有从托架主体60的规定位置向下方、与托架主体60平行延伸的延伸部62a、从第3支承部62的延伸部62a的前端部朝前方以大致直角弯折后延伸的弯折部62b、从第3支承部62的弯折部62b的前端部进一步与托架主体60平行地朝下方弯折后延伸的弯折部62c。第3支承部62的弯折部62b的左右两端部,形成为从基端部朝上方倾斜。而且,第3支承部62的弯折部62c的左右两端部形成为从基端部朝前方倾斜。第4支承部64形成有从托架主体60的规定位置向下方、与托架主体60平行延伸的延伸部64a、从第4支承部64的延伸部64a的前端部朝前方以大致直角弯折后延伸的弯折部64b、从第4支承部64的弯折部64b的前端部进一步与托架主体60平行地朝上方弯折后延伸的弯折部64c。第4支承部64的弯折部64b的左右两端部,形成为从基端部朝下方倾斜。而且,第4支承部64的弯折部64c的左右两端部形成为朝前方倾斜。
图8b是表示侧下阻流板54的支承部58的邻近区域的立体图。侧下阻流板54大致由侧下阻流板主体66、和能够同托架52的支承部56结合的安装部58构成。侧下阻流板主体66形成后部开口的大致长方形盒状。在侧下阻流板主体66的前部的里面上形成有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以具有内部空间的方式形成在侧下阻流板主体66的前部的里面上。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形成为在右端以及左端具有开口的形式。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右端的开口部59形成为相对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左端的开口部57,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开口幅度大的形状。在侧下阻流板54的后部形成有切口部58a。
托架52的第3支承部62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通过托架52的第3支承部62的弯折部62c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开口部59插入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下内面、以及托架52的第4支承部64的弯折部64c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开口部59插入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上内面而结合。
另外,在车身14的侧部的相反侧,同样地托架52的第3支承部62以及第4支承部64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
图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托架52粘接在车身面板44上,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在托架52的支承部56的第4支承部64上的状态下,托架52的支承部56的第4支承部64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的部位的剖视图。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上端部形成为中央部同侧下阻流板主体66间隔开、前后部厚度较薄的形状。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下端部以相对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其他的部位前后方向的厚度而言较薄的厚度同侧下阻流板主体66接合。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后部形成为具有开口部58a。托架52的第4支承部64结合在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开口部58a的上端部上。另外,在车身面板44的下部进行了底涂层49处理。
图9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托架52粘接在车身面板44上,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在托架52的支承部56的第3支承部62上的状态下,托架52的支承部56的第3支承部62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的部位的剖视图。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上端部形成中央部同侧下阻流板主体66间隔开、前后部厚度较薄的形状。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下端部,以相对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其他的部位前后方向的厚度而言较薄的厚度同侧下阻流板主体66接合。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后部形成为具有开口部58a。托架52的第3支承部62结合在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开口部58a的下端部上。另外,在车身面板44的下部进行了底涂层49处理。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托架52粘接在车身面板44上,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在托架52的支承部56上的状态下规定位置的剖视图。侧下阻流板主体66的下端部,通过螺栓50a以及螺母50b的螺扣连接等固定在从车身14延伸设置的车身托架50上。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通过托架52将侧下阻流板54安装到车身14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54安装结构B,由于托架52在车身14前后方向形成长条状,在托架52的上部设置有作为同车身14粘接的粘接部的双面胶带15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有支承侧下阻流板54的支承部56,在侧下阻流板54上形成有通过朝车身14前后方向移动而同托架52的支承部56结合在一起的安装部58,由于在托架52的上部设置有将托架52粘接到车身14上的双面胶带15,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54时,双面胶带15的剥离负荷是朝下方向作用的,因而能确保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54时的强度。而且,由于侧下阻流板54对于托架52是通过朝车身14的前后方向移动而安装上的,在安装侧下阻流板54时双面胶带15的剥离负荷朝车身14的前后方向作用,因而能够确保在安装侧下阻流板54时的强度。而且,由于托架52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52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在车身14上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改良将侧下阻流板54安装到车身14上的作业性。并且,由于托架52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52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在车身14上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避免对于伴随在车身14上加工而产生的车身14的锈迹等的处理。而且,由于托架52对于车身14是粘接固定的,在将托架52对于车身14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在车身14上进行焊接等加工,能够在拆卸侧下阻流板54时防止对车身14外观的损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托架52的支承部56,在将通用的托架52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上时,通过使侧下阻流板54朝同一方向移动而同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结合,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54的托架52的支承部56,由于在将通用的托架52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上时,通过使侧下阻流板54朝同一方向移动而能够支承侧下阻流板54,托架52能够通用地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部,由于能够使通用地粘接到车身14下左右侧的托架52成为通用的,因而相对于车身14下左右侧部使用不同部材的托架52的制作等的成本,能够防止用于托架52的制作等的成本的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托架52的支承部56,是在车身14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在上下方向间隔开形成,使得能与侧下阻流板54的安装部58的上侧或者下侧结合,因而能够在将侧下阻流板54安装到托架52上时产生的托架52同侧下阻流板54之间上下方向上的间隙变小,能够防止托架52和侧下阻流板54出现游动。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托架52粘接在没有进行过底涂层49处理的部位,与粘接到进行过底涂层49处理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至图19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所示结构相同的结构,通过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11以及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侧下阻流板的安装结构C的图。托架71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通过双面胶带(双面胶带)15粘接在车身14的下侧部上。上述托架71由多个托架块72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排列构成,在各托架块72上分别形成有支承侧下阻流板91的支承部73,在本例中,在1个托架块72上设置有1个支承部73。
在侧下阻流板91上在多个位置形成有同托架71的支承部73结合的安装部92。侧下阻流板91,在与托架71的多个位置的支承部73相对应的多处的安装部92同托架71的多处的支承部73结合后,以车身14的前后方向为纵长方向安装到车身14上。
图13是构成托架71的托架块72的正面图,该托架块72主要由托架块主体74、第5支承部75以及第6支承部76构成。而且由这些第5支承部75以及第6支承部76构成上述支承部73。上述托架块主体74形成大致的窄长矩形板状,在其纵长方向的两侧上,形成有从中央侧朝上下方向变宽的搭接部77、77A,通过在一方的搭接部77的基端部上设置阶梯部78,使这一方的搭接部77A的里面同托架块主体74的中央侧的表面对合。而且,在托架主体74的里面贴有作为粘接部的双面胶带15。并且,由于搭接部77、77A是在相互之间上下、左右进行位置调整后接合的,因此能够提高托架71的形成自由度,而通过调整搭接部77、77A在纵长方向上的搭接量,就能够进行左右方向(纵长方向)的位置调整,而且由于搭接部77、77A形成从中央侧朝上下方向变宽状,因此通过调整上下方向上的搭接量,就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并且,搭接部77、77A相互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粘接等接合成一个整体,由于搭接部77、77A相互之间是面接触,因此能够通过粘接等进行牢固的接合。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图14中左侧的第5支承部75同图14中右侧的上述第6支承部76是左右对称的结构,这些支承部75、76分别具有同上述托架块主体74在上下方向空开间隔K而平行延伸的前侧支承片79、和同该支承片79在上下方向空开间隔K而平行延伸的后侧支承片80,托架块主体74的中央侧与外侧支承片79的上下尺寸几乎相等,而内侧支承片80的上下尺寸构成比外侧支承片79小。
而且,如图14c等所示,在托架块主体74同外侧支承部79、79的连接位置上形成有宽方向的阶梯状部81的同时,在前侧支承部79、79同后侧支承部80、80的连接位置上形成有宽方向的阶梯状部82,通过上述阶梯部81,托架块主体74同外侧支承部79、79在宽方向间隔开,通过上述阶梯部82,外侧支承部79、79同内侧支承部80、80在宽方向间隔开。另外,托架块主体74和后侧支承部80、80位于几乎相同的平面上。另外,上述宽方向指的是托架71的前后方向。
而且,上述第5支承部75的外侧支承部79的前端部83,形成朝左前方向倾斜,上述第6支承部76的外侧支承片79的前端部83,形成朝右前侧倾斜,上述前端部83的角部倒角成弯曲状。而且,上述内侧支承片80的前端形成弯曲状。
并且,在托架块72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加强筋84,该加强筋84朝前侧形成凸状。而且,在前侧支承片79上,在上下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左右方向的加强筋85,该加强筋85朝前侧形成凸状。而且,在后侧支承片79上,在上下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左右方向的加强筋86,该加强筋86朝后侧形成凸状。另外,这些加强筋84、85、86通过对构成托架块72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提高形成加强筋所在位置的截面性能。
如图11、图15~图19所示,侧下阻流板91主要由侧下阻流板主体93、和能够同托架71的支承部73结合的安装部92构成。侧下阻流板主体93形成后部开口的大致的长方形盒状。图11是从里面侧观察到的侧下阻流板91的图,上述安装部92作为一体地形成在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前部的里面上。
上述安装部92具有连接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前部里面的上下的安装部主体94、和在该安装部主体94的左右方向一侧(在图16中为左侧)朝前侧一体地设置的肋部95,形成片状的上述安装部主体94,在安装状态下与上述托架71平行。在上述肋部95上形成有卡入上述前侧支承片79的左右方向的卡入孔96,与该卡入孔96相对应,在上述安装部主体94的前面上形成有左右方向的结合凹部97,该结合凹部97同上述前侧支承片79的后面结合,在该结合凹部97的上下中央形成有结合到上述加强筋85内的突条部97a。而且,上述托架块72由弹簧钢等具有弹性的板材形成。并且,如图19所示,上述结合凹部97具有沿着上述支承片79的卡入方向接近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倾斜,由此,当前侧支承片79卡入到结合凹部时,侧下阻流板91就被拉向车身14一侧,如图17所示,能够防止在车身14与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上缘之间产生缝隙,使密封件101能紧贴在车身14上。
而且,如图17的安装状态所示,在前侧支承片79的后面与结合凹部97接触的状态下,上述后侧支承片80的前面与安装部主体94的后面接触。即前侧支承片79与后侧支承片80从宽方向夹住安装部92的安装部主体94而结合。并且,上述卡入孔96的上缘部96a和下缘部96b从上下夹住前侧卡定片79,限制该前侧卡定片79的上下位置。而且,在上述安装部主体94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在图16以及图18中为右侧)上,形成有从后侧向前侧倾斜的引导缘部94a。另外,如图17所示,最好将托架块主体74通过双面胶带15粘接固定在车身14的几乎垂直的外面,在固定到车身14的固定状态下,上述托架片72上端侧的托架片主体74固定在车身14上,作为下端侧的后侧支承片80一侧变成自由端。
另外,图中的101是设置在车身14与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上缘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密封件。
而且,托架71是组合托架块72、72而形成的,对准侧下阻流板91的安装部92、92...,将预先在搭接部77、77A通过点焊、粘接等接合而成的托架71,使用双面胶带15粘接固定在车身14的安装位置。或者也可以在车身14上打上作为安装位置的基准的印记(未图示),对准该印记,通过设在托架块主体74的里面的双面胶带15将托架块72从右侧粘接固定到车身14上,在右侧的托架块72的搭接部77的前面上,以使搭接部77A的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左侧的托架块72,再粘接固定到车身14上,象这样排列多个托架块72、72...而形成托架71。另外,搭接部77、77A相互之间通过粘接等进行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将每一个的支承部73、73...,与侧下阻流板91的安装部92、92...相对应,将托架块72、72...对齐位置进行固定。固定了托架71后,在车身14左右方向的一方,将安装部92对准支承部75,将侧下阻流板92朝左右方向移动,将安装部92结合在支承部75上。此时,通过引导缘部94a,安装部主体94能够顺利地插入支承片79、80之间。通过这种结合,前侧支承片79卡入卡入孔96,通过前侧以及后侧支承片79、80夹住安装部主体94,侧下阻流板91通过托架71被安装固定在车身14上。另外,在车身14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将安装部92结合到支承部76上。
在这样的安装结构中,由于在托架71的上部设置有将托架71粘接到车身14上的双面胶带15,所以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91时,双面胶带15的剥离负荷是朝下方向作用的,因而能确保在安装了侧下阻流板91时的强度。而且,对于下方向的负荷,上缘部96a卡定在前侧卡定片79上能够可靠地支承。并且,如图17的箭头所指的那样,如果向侧下阻流板91的下侧施加使之接近车身14侧方向的外力,该外力由后侧支承片80承受,由于托架块72具有弹性,因而不会象以往那样负荷集中在安装结构的一个部分上,而能够吸收上述外力。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图5以及图10所示的车身托架,即使有轮胎溅起的水、或者弹起的石子碰到侧下阻流板主体93的下面,这种冲击可以由托架71吸收,能够防止上述物体碰到车上时发出的打击音、和防止上述冲击直接传导给车身14。而且,同以往使用卡箍固定等的情况相比,由于是在侧面支承片79的后面同安装部主体94的前面进行面接触的同时,后侧支承片80的前面同安装部主体94的后面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安装结构。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由于托架71的支承部73具有在宽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支承片79、80,能够将侧下阻流板91的安装部92的安装部主体94从宽方向夹住地结合,能够通过配置在托架71上的多个支承片89、90夹住并支承侧下阻流板91的安装部92,因此能够承受朝向侧下阻流板91的宽方向的负荷,提高安装强度。
而且,在这样的本实施例中,由于托架71由多个至少具有一个支承部79、80的托架块72组合而成,因而能够根据不同的车辆排列多个托架块形成托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例如,实施例1以及2的托架,也可以由弹簧材料形成。而且,也可以是安装部一体地成形在侧下阻流板上,也可以在侧下阻流板主体上通过适当的手段固定安装部。

Claims (5)

1.一种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是经由托架将侧下阻流板安装到车身下侧部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在车身前后方向形成长条状,在上述托架的上部设有同车身粘接的粘接部的同时,在下部设置支承上述侧下阻流板的支承部,在上述侧下阻流板上形成有通过使其朝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而同上述托架的支承部结合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将通用的上述托架粘接到车身下左右侧部时,上述托架的支承部通过将上述侧下阻流板朝同一方向移动而同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结合,从而能够支承上述侧下阻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的支承部为了与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的上侧或者下侧结合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的支承部为了从宽方向夹住上述侧下阻流板的安装部并与之结合而具有在宽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支承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由多个至少具有一个上述支承部的托架块组合而成。
CNB2004100746028A 2004-03-31 2004-09-07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793/2004 2004-03-31
JP2004101793 2004-03-31
JP2004206473A JP3829332B2 (ja) 2004-03-31 2004-07-13 サイドアンダースポイラー取付構造
JP206473/2004 2004-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6396A true CN1676396A (zh) 2005-10-05
CN100488827C CN100488827C (zh) 2009-05-20

Family

ID=3313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460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27C (zh) 2004-03-31 2004-09-07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44075B2 (zh)
JP (1) JP3829332B2 (zh)
CN (1) CN100488827C (zh)
GB (1) GB241263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051B (zh) * 2005-12-27 2010-05-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轮整流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45465B (zh) * 2006-03-28 2010-05-26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汽车的导流装置
CN101712301B (zh) * 2008-09-29 2013-02-27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侧下扰流板安装结构
CN11029402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面结构
CN110758578A (zh) * 2019-10-30 2020-02-07 吉林大学 一种卡车侧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6231B2 (ja) * 2005-07-26 2008-11-26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サイドアンダースポイラー
EP2537713B1 (en) * 2005-11-22 2014-09-17 Honda Motor Co., Ltd. Resin-made vehicular garnish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he garnish structure
JP4260159B2 (ja) * 2005-11-28 2009-04-3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US7857352B2 (en) * 2008-03-28 2010-12-28 Bushwacke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vehicle body accessories on corresponding vehicle bodies
US8262154B2 (en) * 2009-11-30 2012-09-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ide door structures
DE102009058504B4 (de) * 2009-12-16 2023-07-1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llerverkleidung
JP4940314B2 (ja) * 2010-01-15 2012-05-3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自動車玩具
US8651554B1 (en) 2010-02-26 2014-02-18 Lund, Inc. Vehicle shield
US9004575B2 (en) 2010-08-03 2015-04-14 Gary Alan Grandominico Aerodynamic skirt assembly
US8635776B2 (en) 2011-07-01 2014-01-28 Tiercon Corp. Body hanger kit bracket
US8534744B2 (en) * 2011-09-01 2013-09-1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Pillar garnishments, interior garnishment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lignment of interior garnishment assemblies
CA2795076C (en) 2011-11-10 2017-01-10 Roderick M. Dayton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system
US9878600B2 (en) 2015-10-30 2018-01-30 Lund, Inc. Vehicle hood shield and bracket system
CN108657297A (zh) * 2018-06-29 2018-10-16 宁波汇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汽车侧尾翼
US11225213B2 (en) 2018-10-26 2022-01-18 Lund, Inc. Vehicle body shield
USD898640S1 (en) 2018-10-26 2020-10-13 Bushwacker, Inc. Vehicle fender flare
US11220161B2 (en) 2018-10-26 2022-01-11 Lund, Inc. Window deflector assembly with mounting clips
USD906202S1 (en) 2018-10-26 2020-12-29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CA187177S (en) 2018-10-26 2020-10-22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USD906200S1 (en) 2018-10-26 2020-12-29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3747A (en) * 1970-12-09 1972-11-28 Illinois Tool Works Molding clip
US4011635A (en) * 1975-11-26 1977-03-15 Usm Corporation Retainer clip
US4393560A (en) * 1980-06-28 1983-07-19 Kabushiki Kaisha Togo Seisakusho Clip for retaining a windshield molding in an automobile
US4878273A (en) * 1987-10-23 1989-11-07 Hoover Group, Aluminum Products Division Metal trim attaching system
BR9206280A (pt) * 1991-07-17 1995-11-14 Decoma Int Inc Peça de acessório para automóveis
JPH085872A (ja) 1994-06-23 1996-01-1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83020A (en) * 1996-01-04 1998-07-21 Ronald D. Kress Mounting clip
US7165371B2 (en) * 2000-10-13 2007-01-23 Altia Hashimoto Co., Ltd. Automobile molding and fastener theref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051B (zh) * 2005-12-27 2010-05-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轮整流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45465B (zh) * 2006-03-28 2010-05-26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汽车的导流装置
CN101712301B (zh) * 2008-09-29 2013-02-27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侧下扰流板安装结构
CN11029402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面结构
CN110294028B (zh) * 2018-03-23 2022-06-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面结构
CN110758578A (zh) * 2019-10-30 2020-02-07 吉林大学 一种卡车侧裙
CN110758578B (zh) * 2019-10-30 2021-02-09 吉林大学 一种卡车侧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12633B (en) 2008-01-16
US7144075B2 (en) 2006-12-05
JP2005313860A (ja) 2005-11-10
GB2412633A (en) 2005-10-05
JP3829332B2 (ja) 2006-10-04
GB0419305D0 (en) 2004-09-29
US20050218695A1 (en) 2005-10-06
CN100488827C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6396A (zh)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CN1208165C (zh) 结构体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CN1903612A (zh) 侧下扰流板
CN1590194A (zh) 车身结构
CN1590195A (zh) 车身结构
CN1733541A (zh) 塔连接杆结构
CN1830714A (zh)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JP5817791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4767882B2 (ja) 車両の車体板材の接合構造
CN201849552U (zh) 汽车总装用装车门夹具
CN100339248C (zh) 燃料箱
CN1636818A (zh) 护罩的支承结构及组装方法
CN201553202U (zh) 车辆框架和紧固装置
CN1919657A (zh)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CN101061031A (zh)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CN206155059U (zh) 一种控制臂与副车架的安装结构
KR101220372B1 (ko) 자동차 현가장치의 서브 프레임
CN108820106A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JP2008049944A (ja) 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CN1231384C (zh)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CN20860262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KR101638840B1 (ko) 헤드램프 고정장치
CN202574376U (zh) 轻型载货汽车车架变速器上部横梁
CN208760803U (zh) 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
CN201619612U (zh) 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安装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7